一、呼和浩特地区露地草莓的最佳栽植时期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妮[1](2021)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设施栽培草莓品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莓具有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点,生产上盲目引种栽培,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章姬’、‘妙香3号’、‘甘露’、‘隋珠’、‘红颜(CK)’为试验材料,在阿克苏地区进行设施草莓品种比较研究。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通过对不同草莓品种成活率、缓苗期、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抗病虫害能力、果实品质和产量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草莓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筛选出适宜新疆阿克苏地区设施栽培且综合性状优良的草莓品种,以期提高设施草莓栽培的效益,为优质草莓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引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抗性:5个草莓品种种苗定植成活率无显着性差异,均在88.90%以上,‘红颜’成活率最低;缓苗期差异不大,在相继5d内完成缓苗;白粉病感病率在0%-13.33%之间,‘妙香3号’白粉病抗性最好,其次为‘隋珠’、‘章姬’;抗虫性方面‘妙香3号’、‘甘露’、‘红颜’优于‘隋珠’和‘章姬’。(2)物候期:5个草莓品种中‘隋珠’生育期为113d,为极早熟品种,12月中旬可上市;‘妙香3号’、‘甘露’为早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119d、126d,12月下旬可上市;‘章姬’、‘红颜’为中早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149d、154d,1月下旬上市。(3)植物学特性:5个草莓品种株高差异较显着,‘隋珠’最高为22.70 cm;叶柄长、叶长、叶宽、叶面积差异显着,‘红颜’叶柄长、叶长、叶宽、叶面积均最大,分别为12.30 cm、16.25 cm、11.41cm、135.45 cm2;冠幅差异较显着,由大到小依次为:‘红颜’>‘隋珠’>‘甘露’>‘章姬’>‘妙香3号’。(4)果实品质:5个草莓品种外观形状差异不大,色泽多为红色;平均单果重在15-21.05 g,‘妙香3号’最大;果实硬度在0.23-0.2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89-15.54%;可溶性糖在7.31-10.46%;可滴定酸在0.37-0.73%;蛋白质含量在3.73-5.39 mg/g;黄酮含量在0.58-0.69 mg/g,总酚含量在4.06-5.34 mg/g。(5)产量特性:折合亩产‘妙香3号’(1.87 t/667 m2)>‘甘露’(1.62 t/667 m2)>‘章姬’(1.41 t/667m2)>‘红颜’(1.33 t/667 m2)>‘隋珠’(1.29 t/667 m2)。(6)模糊综合评价:‘妙香3号’>‘甘露’>‘隋珠’>‘红颜’>‘章姬’。(7)经济效益:亩效益‘妙香3号’(11.22万元)>‘甘露’(10.64万元)>‘隋珠(8.96万元)’>‘章姬’(8.35万元)>‘红颜’(7.67万元)。‘妙香3号’、‘甘露’、‘隋珠’、‘章姬’是适合新疆阿克苏地区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中‘妙香3号’最佳,其次为‘甘露’、‘隋珠’、‘章姬’。‘妙香3号’可作为首选品种,早熟、丰产、白粉病和蚜虫抗性高;‘甘露’早熟、营养含量高、较丰产、红蜘蛛抗性高;‘隋珠’极早熟、固酸比高、口感优;‘章姬’中早熟、较丰产。
姜良宝[2](2020)在《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花(Prunus mume Sieb.&Zucc.)作为传统名花,深受国人喜爱。梅花自古栽培分布于黄河以南,在更北地区种植则受低温的限制。基于持续的耐寒品种选育和区域试验工作,对梅花耐寒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梅花响应越冬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对7个梅花品种进行了多年多区域的田间评价,对4个梅花品种进行了低温胁迫生理实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送春’为材料,在三个试验点的越冬时期三个时间点分别取样进行了转录组学研究,系统阐述了梅花越冬过程中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评价结果表明,参试远缘杂交品种中‘燕杏’梅耐寒性最强(-31.4℃),‘送春’(-29.1℃)、‘丰后’和‘淡丰后’次之,‘美人’梅耐寒性最弱。低温胁迫生理实验表明,‘送春’、‘美人’梅、‘三轮玉蝶’和‘小红朱砂’的耐寒性依次减弱。胁迫过程中,‘送春’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都低于‘小红朱砂’,表明耐寒性强的品种膜损伤程度更低。梅花可通过提高细胞可溶性糖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响应低温胁迫。(2)选择耐寒性较强且在三个试验点越冬表现有差异的‘送春’为材料测序,进行秋季落叶始期、冬季内休眠终期、春季萌动始期三个时间点和北京、赤峰、公主岭三个试验点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在冬季取样日三个取样地点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总量(5813)要远多于秋季取样日(3559)和春季取样日(3445),表明冬季时三个试验点间有最大转录差异,这与温度因子相符。冷锻炼时期,北京、赤峰、公主岭三地的转录组中分别有1559(6.4%)、727(3%)、2410(10%)个差异表达基因;脱锻炼时期,三地的转录组分别有3517(14.5%)、4177(17.3%)、4691(19.1%)个差异表达基因,脱锻炼时期有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响应,表明脱锻炼阶段不应被简单看作冷锻炼的相反阶段。(3)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梅花在感受越冬期间的低温信号后,通过Ca2+信号转导系统和MAPK级联转导信号,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通路通过信息交流影响信号转导,从而快速激活一系列转录因子(ICE、CBF、WRKY和Hsf等),调控下游与低温诱导蛋白(Pm LEAs、HSP83)、淀粉和多糖代谢(BGLU42、GNS1、XYL1、CEL1)、光合作用(pbs A)、保护酶代谢(GLO1、CAT1)和脂类代谢(ADS3)等有关的基因的上调或下调表达,调节了细胞的稳定性、低温下的光适应、活性氧平衡和膜脂组分等,促进了‘送春’对越冬低温的适应性。‘送春’具备在北京、赤峰和公主岭三地露地越冬的分子基础。(4)JAZ蛋白是茉莉酸信号通路、赤霉素信号通路和ICE-CBF信号通路信息交流的核心节点。在梅花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个TIFY家族成员,有8个属于JAZ亚家族。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m JAZ2和Pm JAZ4在脱锻炼时期三地共同差异下调表达,表明JAZ蛋白可能对梅花适应越冬低温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Pm TIFY基因(12个)在秋季或冬季高表达,表明Pm TIFY的基因功能可能和响应低温胁迫有关。控制条件下Pm JAZs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达研究表明,Pm JAZ2和Pm JAZ6表达受低温胁迫的诱导。本研究首次对越冬梅树进行转录组学研究,结合田间评价和室内控制条件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和转录变化模式,提出了冷锻炼/脱锻炼时期梅花低温响应基因差异表达事件的假设模型,为梅花耐寒品种选育和北移驯化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毕传成[3](2020)在《尖叶石竹和欧石竹生物学习性研究》文中指出尖叶石竹(Dianthus spiculifolius Schur)和欧石竹(Dianthus carthusianorum L.)是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石竹属(Dianthus)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可露地越冬,管理简单,观赏价值高,是未来极具应用前景的观赏花卉和地被资源。本试验以二年生尖叶石竹和欧石竹越冬植株及2019年采集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在哈尔滨地区圃地栽培的两种石竹的物候特征、营养器官形态、花部形态进行调查,以及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进行了初步测试,以期为它们在哈尔滨地区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物候特征:尖叶石竹植株群体的绿色期持续时长约300 d,欧石竹绿色期持续时长约240 d;在5月上旬和中旬,尖叶石竹和欧石竹植株群体相继开始进入花期,前者花期持续时间约70 d,而后者花期长达190 d,均具备良好的观赏性;在当年的12月中旬和次年的2月下旬,欧石竹和尖叶石竹先后进入枯黄期,二者相继进入枯黄期的时间相差两个多月;根据对不同月份扦插苗在温室内开花情况的调查,明确秋季低温是影响尖叶石竹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而欧石竹花芽分化受低温影响较小。(2)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两种石竹实生苗的根系较扦插苗根系更为发达、适应性更强,尖叶石竹扦插苗根系的生长适应性较优于欧石竹;茎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二者实生苗的茎生长密集且茎节处膨大,均可生出细根;叶片及表面气孔器的外气孔大小均有不同,叶片边缘存在不同形状的锯齿。欧石竹叶片较尖叶石竹宽大、茎下端的叶片也较先枯萎,在电镜下观察发现,尖叶石竹锯齿端呈圆钝状,欧石竹锯齿细小尖锐呈刺状,叶片上的气孔器均为长卵形,欧石竹气孔器的外气孔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尖叶石竹。(3)花部形态观测:两种石竹均为花顶生,边缘膜质,表面常被细微短毛,花色、花喉部图案、花器官特征统计值及花粉形态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尖叶石竹的花色及花喉部图案较欧石竹更为丰富;尖叶石竹花器官各统计值均大于欧石竹;在电镜下观察发现,二者花粉粒形状均为圆球形,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花粉外壁纹饰和萌发孔特征。尖叶石竹以瘤状纹饰为主,孔膜上着生4-6颗小刺,而欧石竹则以刺状为主,孔膜上着生5-7颗小刺。(4)种子萌发特性:两种石竹种子在形态和颜色上无明显差异,尖叶石竹的种子千粒重和含水量均小于欧石竹;尖叶石竹和欧石竹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范围分别在10-28℃和10-16℃,当萌发温度分别为22℃和16℃时,二者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达到最好;对比东北地区常见的四种土壤,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它们的种子和幼苗在土壤p H偏中性的草炭土中生长状态更好。(5)耐盐碱性比较: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二者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也有不同:尖叶石竹为盐碱混合>盐>碱,欧石竹为盐>盐碱混合>碱;盐碱环境下培养的两种石竹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和根长均受到生长抑制,处理后的幼苗叶片颜色变浅至透明白色。综上所述,因二者在哈尔滨地区均具有能够露地越冬、花期持续时间长、管理粗放并且对栽种土壤条件的要求不高等显着优势,故均适合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为提高成活率和观赏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应优先选择扦插育苗。尖叶石竹的绿色期较长,而欧石竹的花期较长,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在盐碱土壤绿化中还应谨慎选用。
苏翰英[4](2019)在《丛枝菌根真菌与磷肥互作对连作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草莓连作障碍是阻碍草莓生产的主要难题之一,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有效改善草莓的连作障碍。因此,本研究首先以不同栽培类型“红颜”草莓根系和根围土壤因子为研究对象,探寻不同栽培类型土壤对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影响,明确影响栽培地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土壤因子。在此基础上,以盆栽的形式,六年重茬土为基质,“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对其采用AMF和磷肥互作(2种AMF,4个磷梯度)处理,测定不同处理连作草莓的丛枝菌根侵染状况、生长指标、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酶活性等指标。主要结论如下:2、不同栽培条件下,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显着差异,侵染率表现为露地>大棚>温室,调查区域露地草莓菌根侵染率最高,为41.59%。3、施磷量能够显着影响连作的草莓菌根侵染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草莓菌根侵染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磷量50 mg/kg时3种菌剂处理方式草莓菌根侵染率最高,其中(灭菌重茬土+接种G.m+施磷量50mg/kg)处理菌根侵染率最高,为68.20%。施磷量50 mg/kg的草莓菌根侵染率显着大于施磷量为100 mg/kg的草莓菌根侵染率,施磷量为100mg/kg的草莓菌根侵染率显着大于施磷量为0 mg/kg和200 mg/kg的草莓菌根侵染率。4、接种AMF能够提高草莓的抗重茬能力,改善连作草莓的果实品质,缓解草莓连作障碍。无论是重茬土还是灭菌重茬土接种AMF均能够明显促进草莓的生长、提高草莓果实的糖酸比、提高草莓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根围土壤酶活性、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灭菌重茬土接种效果明显要优于重茬土的接种效果,不同AMF的接种效果不同,接种G.m对连作草莓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G.m+G.e,最后是G.e。5、灭菌重茬土为基质,施磷量50 mg/kg+G.m对连作草莓的防治效果最明显。(灭菌重茬土+接种G.m+施磷量50mg/kg)处理的连作草莓各项指标在所有处理中最佳。综上,实际生产中推荐施磷量50 mg/kg+接种G.m配合太阳能灭菌来防治草莓的连作障碍。
姚思扬[5](2019)在《‘红颜’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文中认为本次试验以温室内当年生‘红颜’草莓(Fragaria ananassa‘Benihoppe’)幼嫩匍匐茎的茎尖、茎节及草莓根茎处芽为试验材料,经过外植体的灭菌、初代诱导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五个阶段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红颜草莓的组培快繁体系。研究表明:试验采用了不同于前人研究的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进一步提高了诱导率和增殖系数,获得了良好的生根指数和移栽成活率。初步优化了红颜草莓的快繁体系,为今后组培生产育苗提供了理论实践基础。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灭菌时间的筛选,得出了最佳的灭菌方法。三种外植体的最佳灭菌处理皆为75%酒精消毒30s,0.1%HgCl2消毒7min,该方案下,既达到了很好的杀毒效果,又不会消毒过度毒害植株。其中茎尖的最佳成活率为91.1%,芽的最佳成活率为55.53%,茎节的成活率为62.23%。2、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草莓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浓度。三种外植体中草莓茎尖为最佳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3mg·L-1NAA+0.3 mg·L-1 IBA,诱导率可达92%。其次是草莓茎节,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16-BA+0.2 mg·L-1NAA+0.2 mg·L-1IBA,诱导率可达74.67%。诱导效果最差的为草莓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16-BA+0.3 mg·L-1NAA+0.3mg·L-1IBA,诱导率可达65.33%。在草莓茎尖与芽的诱导试验中,四种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力大小为基本培养基>6-BA>IBA>NAA。在草莓茎节的诱导中,四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为基本培养基>6-BA>NAA>IBA。四种因素中,对不定芽诱导影响力最大的是基础培养基的种类。通过单因素验证试验可知,在不定芽诱导试验中,6-BA起主导作用,NAA与IBA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三者搭配使用,可达到最佳的诱导效果。3、继代增殖试验研究发现:蔗糖是草莓增殖的最佳碳源,最佳浓度为30g·L-1。植株叶色翠绿色,长势健壮。单因素试验中,6-BA的最佳浓度为0.50mg·L-1,增殖系数为5.1。GA3的最佳浓度为0.11mg·L-1时,增殖系数为4.13。IBA的最佳浓度为0.08mg·L-1,增殖系数为3.47。响应面对植物激素浓度的优化试验结果为MS+0.56 6-BAmg·L-1+0.11 mg·L-1GA3+0.08 mg·L-11 IBA,最佳增殖系数14.06。其中6-BA对增殖系数的影响极显着,GA3、IBA的影响显着,6-BA与GA3的交互作用对植株增殖系数有显着性影响。为保证植株的最佳生长状态,最佳继代培养时间为40d,最佳继代转接次数为4次。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30g·L-1蔗糖+0.4 mg·L-1IBA,其中三种因素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力大小为:基本培养基>IBA>蔗糖。在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1.0g·L-1活性炭,可达最佳生根效果,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6.93,平均根长6.57cm,生根指数为45.53,植株健壮,根系发达。5、炼苗移栽试验中,最佳栽培基质为:V(草炭土):V(蛭石):V(珍珠岩)=2:1:1,组培苗成活率可达100%,且植株生长健壮。
苏翰英,崔磊,乔建磊,李怡,张立楠,王连君[6](2018)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以吉林农业大学草莓基地的"红颜"草莓根系和根围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栽培类型土壤和不同生育时期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地温和相关土壤因子,调查栽培地草莓的丛枝菌根侵染率,研究不同栽培类型土壤和不同生育时期对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类型土壤的草莓菌根侵染率表现为露地>大棚>温室,不同生育时期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表现为盛花期>盛果期>生长末期>现蕾期,露地盛花期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最高,为41. 59%;不同生育时期影响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的主要因子不同,现蕾期和盛花期的主要因子分别是土壤电导率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温度能够影响草莓不同生育时期的菌根侵染率;适宜的温度促进草莓丛枝菌根真菌侵染,高温降低了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草莓的连作会降低草莓菌根侵染率。
刘禹廷[7](2016)在《呼和浩特市几种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引种栽培30-40年云杉属树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云杉属树种的物候特性以及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还对其叶抗旱性进行解剖分析,以及对不同云杉属树种的花粉活性进行测定,通过不同树种间的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其引种适应性,为该属树种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云杉属树种物候期与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光照和降雨量相关性不显着。说明该属树种物候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受光照和降雨影响相对较小。(2)云杉属树种叶抗旱适应性强弱排序为:鳞皮云杉>白云山≥西伯利亚云杉>北美蓝云杉>青扦>欧洲云杉>红皮云杉>粗枝云杉>川西云杉>紫果云杉>青海云杉>白扦>天山云杉。说明了鳞皮云杉和白云杉等树种叶抗旱适应性相对较强,白扦和天山云杉等树种叶抗旱适应性相对较弱。(3)对云杉属树种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欧洲云杉、紫果云杉、川西云杉和红皮云杉综合生长状况最好,白扦、青海云杉、天山云杉、北美蓝云杉、青扦、粗枝云杉和西伯利亚云杉生长状况相对较好,鳞皮云杉和白云杉综合生长状况相对一般,13种云杉属树种均无病虫害感染。(4)通过对6种云杉属植物花粉进行活性检测,其花粉活性大小依次为:白扦>紫果云杉≥青海云杉>欧洲云杉>鳞皮云杉>粗枝云杉,且6种云杉属植物花粉生活力维持时间为50-60d,其中白扦花粉生活力维持时间相对较长,粗枝云杉花粉生活力维持时间相对较短。(5)云杉属树种对于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均表现较好,其中欧洲云杉、紫果云杉引种适应性为优,等级为Ⅰ级,其次为白扦、红皮云杉、粗枝云杉、川西云杉、青海云杉、北美蓝云杉和鳞皮云杉适应性为良,等级为Ⅱ级,青扦、天山云杉、西伯利亚云杉和白云杉适应性为中,等级为Ⅲ级。
牛琳[8](2015)在《植物分类园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逐渐加深,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稀有濒危植物的呼声也日渐增高,植物园的建设与研究势在必行。植物分类园,作为植物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学专家学者的科研实验阵地,是野外种质资源采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场所,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权威专业平台。本文首先对植物园、植物分类园的实质内容、发展演变进行线索梳理,总结归纳出植物分类园的特性及范畴。通过对国内外植物分类园的研究,确定其规划的基本步骤,即首先选择符合植物园规划发展方向的分类系统,其次根据植物园总体规划的目标进行种质资源收集,科学的选址、确定展示规模,因地制宜的规划分类园的空间结构,根据植物特性来搭配种植植物,使分类园既拥有科学性,又满足美观性的原则。最后,结合晋中植物园分类园的实例来思考我国植物分类园的规划建设情况,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议。
姬常平[9](2013)在《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引种栽培与繁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 L.)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有髯鸢尾”的泛称。德国鸢尾花姿奇特,花色丰富,叶片挺拔,株型紧凑,观赏价值较高,群体功能较强,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是久负盛名的观赏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在医药食品、盆栽观赏、切花生产、园林绿化等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人们迫切希望获取更多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德国鸢尾植株,来满足各方面的大量需求。通过对德国鸢尾‘Apache Warrior’、‘Dusky Evening’、‘Edith Wolford’、‘Going My Way’、‘Nibellungen’、‘Red Zinger’、‘Immortality’、‘Fire Cracker’和‘October Sun’等9个品种开展引种栽培(土壤、肥料、水分、光照、温度、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繁殖技术(分株繁殖、组织培养和杂交亲和性等)和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德国鸢尾规范栽培技术和快速繁殖技术,筛选出适合在哈尔滨地区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德国鸢尾,以期为德国鸢尾的引种驯化和种苗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其在黑龙江省园林应用空白的填补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的鸢尾属植物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推广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引种自荷兰的9个多年生德国鸢尾品种,经过2011-2013年间的栽培试验,有‘ApacheWarrior’、‘Dusky Evening’、‘Edith Wolford’、‘Going My Way’、‘Nibellungen’和‘Red Zinger’等6个品种获得了初步成功。(2)德国鸢尾喜腐殖质丰富、排水性良好的微碱性(pH=7.0-7.2)轻壤土或沙壤土。栽植前,不可施用大量基肥,但需在开花前和开花后各追施一次二磷酸盐。德国鸢尾耐干旱,畏积水,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可以根据生长态势对德国鸢尾进行灵活的摘叶或摘花修剪。在哈尔滨地区,德国鸢尾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以软腐病和蛴螬(铜绿丽金龟或东北大黑鳃金龟子的幼虫)危害较为严重。(3)在哈尔滨地区,6个德国鸢尾品种呈现出稳定的生长节律,花期比较一致,能够大量开花,但均未见结实。德国鸢尾分株繁殖的成活率较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进行大量繁殖,且最佳繁殖时间是根系活动即将开始之前,即秋季休眠后(9月份最好)或春季萌芽前(4月份最好)。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具有开花能力的植株,并且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较低。(4)德国鸢尾组培快繁的最佳外植体是幼嫩叶片。德国鸢尾‘Edith Wolford’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NAA0.20mg/L+2,4-D0.25mg/L+6-BA1.00mg/L;德国鸢尾‘ApacheWarrior’和‘Nibellungen’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NAA0.50mg/L+2,4-D0.10mg/L+6-BA1.50mg/L;德国鸢尾‘Dusky Evening’、‘Going My Way’和‘Red Zinger’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NAA0.80mg/L+2,4-D0.50mg/L+6-BA2.00mg/L。以幼嫩叶片和根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属于器官发生途径中的间接器官发生一类;在初代培养试验筛选出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而最佳生根培养是1/2MS+NAA0.2mg/L。以新生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幼嫩叶片和根尖组织培养试验相比较,在脱分化和再分化阶段,直接形成具有大量粗壮不定根的健壮组培苗,属于器官发生途径中的直接器官发生一类。组培苗经过室内炼苗后,移栽至高温灭菌的草炭土中,成活率为84%。(5)德国鸢尾生长速度较快,无性繁殖能力较强,用于园林绿化见效迅速。既可以作为盆栽植物摆放观赏,也可以作为高档切花切叶美化环境,或用于基础片植绿化、花坛丛植点缀或花境行植镶边等均可行。
冯坤蓉[10](2013)在《三种追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鸡心’草莓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草莓品种“鸡心”为试材,以水及传统追肥尿素为对照,研究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和根施两种施用方法下,不同浓度的CM菌肥(1:800,1:500,1:200)、容大丰生态肥(1:800,1:500,1:200)及石化菌(1:90,1:60,1:30)作为追肥对露地草莓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水相比较,CM菌肥可明显提高草莓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各项指标,根施及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均为1:500,与叶面喷施相比,根施效果更好。与对照尿素相比较,浓度为1:500的CM菌肥作为追肥根施可明显促进草莓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2.与对照水相比较,浓度为1:500的容大丰生态肥叶面喷施及根施,浓度为1:800的容大丰生态肥根施,均可明显促进草莓各项指标的提高,根施及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均为1:500。与对照尿素相比较,浓度为1:500的容大丰生态肥作为追肥根施可明显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对丙二醛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效果与尿素持平。3.与对照水相比较,石化菌菌液可明显促进草莓各项指标的提高,根施及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均为1:60。与对照尿素相比较,浓度为1:60的石化菌菌液作为追肥根施可明显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及植株脯氨酸含量,对植株体内丙二醛含量、SOD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与尿素持平。4.综合比较三种追肥效果,CM菌肥最优。三种追肥在适宜的浓度及施用方法下,均可减少或替代传统追肥尿素的使用,在生产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呼和浩特地区露地草莓的最佳栽植时期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和浩特地区露地草莓的最佳栽植时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阿克苏地区设施栽培草莓品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 |
1.1.1 世界草莓生产发展概况 |
1.1.2 我国草莓的生产发展历史、现状 |
1.1.3 新疆草莓栽培现状 |
1.2 草莓的生长发育特征及适应性 |
1.2.1 草莓的物候期研究 |
1.2.2 草莓的生长发育特征 |
1.2.3 草莓的适应性 |
1.2.4 草莓果实的经济性状与丰产性 |
1.2.5 设施栽培草莓引种表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4 栽培管理方式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定植成活率测定 |
2.5.2 缓苗期测定 |
2.5.3 物候期调查 |
2.5.4 植株生长特性测定 |
2.5.5 外观品质调查测定 |
2.5.6 内在品质测定方法 |
2.5.7 产量测定方法 |
2.5.8 田间抗病虫害性调查 |
2.6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6.1 试验仪器 |
2.6.2 试验试剂 |
2.7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草莓品种的成活率及物候期调查 |
3.1.1 不同草莓品种成活率比较 |
3.1.2 不同草莓品种缓苗期比较 |
3.1.3 不同草莓品种物候期比较 |
3.2 不同草莓品种植株生长特性比较 |
3.2.1 不同草莓品种叶片形态及花色比较 |
3.2.2 不同草莓品种株高比较 |
3.2.3 不同草莓品种叶柄长度比较 |
3.2.4 不同草莓品种叶长、叶宽、叶面积比较 |
3.2.5 不同草莓品种冠幅比较 |
3.3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性状比较 |
3.3.1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
3.3.2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内在品质比较 |
3.4 不同草莓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3.5 不同草莓品种田间抗病虫害性调查 |
3.5.1 不同草莓品种田间白粉病抗性调查 |
3.5.2 不同草莓品种田间红蜘蛛及蚜虫发生情况调查 |
3.6 不同草莓品种模糊综合评价 |
3.7 不同草莓品种经济效益分析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草莓品种的成活率、缓苗期及物候期 |
4.1.2 不同草莓品种植株植物学特性 |
4.1.3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 |
4.1.4 不同草莓品种产量 |
4.1.5 不同草莓品种抗病虫性 |
4.1.6 不同草莓品种经济效益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引言 |
1.1 植物耐寒性时空动态变化 |
1.1.1 时间序列上植物越冬的冷锻炼/脱锻炼过程 |
1.1.2 空间分布上植物对不同环境的冷适应 |
1.2 植物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理 |
1.2.1 植物感知冷信号 |
1.2.2 参与冷信号转导的信使分子 |
1.2.3 ICE-CBF低温信号途径 |
1.2.4 不依赖于CBF的低温信号途径 |
1.2.5 冷响应基因的研究 |
1.3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植物低温胁迫响应 |
1.3.1 转录组学研究的试验设计 |
1.3.2 低温诱导的转录变化 |
1.4 梅花耐寒性研究进展 |
1.4.1 梅花耐寒性特点 |
1.4.2 梅花耐寒机制的研究 |
1.5 梅花的北移驯化和区域试验 |
1.5.1 历史时期梅花的分布范围及北移驯化的尝试 |
1.5.2 耐寒梅花品种在“三北”地区的区域试验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梅花品种的耐寒性评价和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田间试验方法 |
2.1.4 低温胁迫下梅花的生理响应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试验点梅树越冬的田间评价 |
2.2.2 人工控制条件下梅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2.3 讨论 |
2.3.1 梅花在“三北”地区的露地越冬 |
2.3.2 低温胁迫对梅花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3 ‘送春’在北京、赤峰、公主岭三地的越冬性差异 |
2.4 小结 |
3 基于RNA-seq的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点基本情况 |
3.1.3 试验点的日温度测定 |
3.1.4 取样点选择 |
3.1.5 取样部位与方法 |
3.1.6 测序流程与方法 |
3.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方法 |
3.1.8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RT-qPCR验证实验 |
3.1.9 室内控制条件下梅花ICE和 CBF基因低温响应的表达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越冬期间的日温度变化 |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2.5 冷锻炼和脱锻炼时期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鉴定与分析 |
3.2.6 转录组数据的RT-qPCR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梅花TIFY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低温响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多物种TIFY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4.1.2 系统进化分析 |
4.1.3 基因结构和Motif分析 |
4.1.4 染色体定位 |
4.1.5 基因复制分析 |
4.1.6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低温逆境的表达分析 |
4.1.7 基于RT-qPCR的梅花JAZ基因低温响应的表达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梅花和拟南芥、苹果、杏的TIFY基因家族的成员鉴定 |
4.2.2 梅花和拟南芥、苹果、杏的TIFY系统进化分析 |
4.2.3 梅花TIFY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 |
4.2.4 梅花TIFY基因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复制分析 |
4.2.5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4.2.6 基于RNA-seq的梅花TIFY基因表达分析 |
4.2.7 基于RT-qPCR的梅花JAZ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特色与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尖叶石竹和欧石竹生物学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地被植物园林应用情况 |
1.2.1 地被植物概述 |
1.2.2 国内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研究现状 |
1.3 生物学研究方法概述 |
1.3.1 物候生物学 |
1.3.2 营养器官形态学观测 |
1.3.3 开花生物学 |
1.3.4 种子萌发特性 |
1.4 两种石竹研究进展 |
1.4.1 尖叶石竹研究进展 |
1.4.2 欧石竹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两种石竹物候期及生长动态观测 |
2.2.2 两种石竹营养器官解剖及形态观测 |
2.2.3 两种石竹花器官解剖及单花生长动态观测 |
2.2.4 两种石竹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适应性研究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种石竹物候期及生长动态观察调查结果 |
3.1.1 植株群体物候期及生长动态观察 |
3.1.2 植株扦插苗物候期观察 |
3.2 两种石竹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 |
3.2.1 根系特征观察 |
3.2.2 茎特征观察 |
3.2.3 叶片特征观测 |
3.3 两种石竹花形态解剖及开花动态 |
3.3.1 花器官综合特征 |
3.3.2 花器官解剖和单花生长动态观察 |
3.3.3 花粉形态超微观察 |
3.4 两种石竹种子萌发及生长适应性研究 |
3.4.1 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过程 |
3.4.2 种子千粒重、含水量及吸水性测定 |
3.4.3 不同温度对两种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4 不同土壤基质对两种石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5 不同盐碱环境对两种石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两种石竹的景观应用特点 |
4.2 两种石竹在实际生长和应用的注意事项 |
4.3 两种石竹的推广应用可行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丛枝菌根真菌与磷肥互作对连作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防治草莓连作障碍的主要方式及研究进展 |
1.1.1 农业防治 |
1.1.2 化学防治 |
1.1.3 生物防治 |
1.2 丛枝菌根真菌在防治草莓连作上的应用前景 |
1.2.1 AMF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2 AMF草莓化感物质和微生物结构的影响进展 |
1.2.3 AMF提高草莓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1.2.4 AMF提高草莓耐盐碱能力的研究进展 |
1.2.5 AMF在抗重金属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6 AMF在耐旱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7 AMF提高草莓抗连作方面的研究 |
1.3 土壤因子对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1.4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露地和保护地栽培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样地及试验材料概况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比较分析 |
2.2.2 草莓不同生育期地温变化分析 |
2.2.3 不同栽培类型草莓土壤因子比较分析 |
2.2.4 草莓菌根侵染率与根围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施磷处理下AMF对连作草莓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 |
3.1.4 植株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测定 |
3.1.5 菌根侵染率测定 |
3.1.6 土壤酶活性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7 生理指标的测定和方法 |
3.1.8 草莓果实品质测定和方法 |
3.1.9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3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4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生长影响 |
3.3.4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5 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F对连作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红颜’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莓概述 |
1.2 草莓常规繁殖方法研究进展 |
1.3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初代诱导培养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继代增殖培养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组培苗生根培养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炼苗与移栽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露地和保护地栽培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地概况 |
1.2 采样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草莓丛枝菌根 (AM) 侵染率比较分析 |
2.2 草莓不同生育时期地温变化分析 |
2.3 不同栽培类型草莓土壤因子比较分析 |
2.3.1 现蕾期和盛花期不同栽培类型草莓根围土壤肥力因子比较分析 |
2.3.2现蕾期和盛花期不同栽培类型草莓根围土壤酶活性比较分析 |
2.4 草莓菌根侵染率与根围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 |
2.4.1 现蕾期草莓菌根侵染率与根围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 |
2.4.2 盛花期草莓菌根侵染率与根围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7)呼和浩特市几种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林木引种适应性研究进展 |
1.3.2 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研究进展 |
1.4 云杉属树种资源分布概况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2 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概况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物候期观测 |
3.2.2 叶解剖结构测定 |
3.2.3 生长状况调查 |
3.2.4 花粉活性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云杉属树种物候特性 |
4.1.1 云杉属不同树种物候期比较分析 |
4.1.2 气候变化对云杉属树种物候期的影响 |
4.2 云杉属树种叶抗旱适应性特征分析 |
4.2.1 云杉属树种叶解剖结构特征描述 |
4.2.2 云杉属叶解剖结构差异性分析 |
4.2.3 同种云杉属树种阳面与阴面叶抗旱性方差分析 |
4.3 云杉属树种生长适应性特征分析 |
4.3.1 云杉属树种生长相关性分析 |
4.3.2 云杉属植物花粉活性测定 |
4.4 综合评价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 |
4.4.1 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现状 |
4.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3 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评价结果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植物分类园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4.1 研究范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植物分类园的相关概念 |
2.1 植物园概述 |
2.1.1 植物园的定义、功能 |
2.1.2 植物园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
2.1.3 植物园的类型 |
2.2 植物分类园概述 |
2.2.1 植物分类园的概念 |
2.2.2 植物分类园的功能 |
3. 植物分类园的发展演变及优劣势分析 |
3.1 外国植物分类园发展历程 |
3.1.1 16世纪-18世纪 |
3.1.2 18世纪-20世纪 |
3.1.3 20世纪至今 |
3.2 外国植物分类园的主要特点 |
3.2.1 种质资源丰富 |
3.2.2 重视科研建设 |
3.2.3 园林景观优美 |
3.3 中国植物分类园建设发展 |
3.3.1 古代植物分类园(1840年以前) |
3.3.2 近代植物分类园(1840年至今) |
3.4 中国植物分类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种质资源收集不足 |
3.4.2 展示特色不够鲜明 |
3.4.3 科学性与艺术性不够统一 |
3.4.4 信息引导系统陈旧 |
4. 植物分类园规划分析 |
4.1 植物分类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
4.1.1 植物分类学 |
4.1.2 植物地理学 |
4.1.3 景观生态学 |
4.1.4 环境心理学 |
4.2 植物分类园的体系构建 |
4.2.1 植物分类园分类系统类型研究 |
4.2.2 植物分类园的规划目标 |
4.2.3 影响植物分类园在植物园中确立的因素 |
4.2.4 植物分类园的规划布局 |
4.2.5 植物分类园的植物景观规划 |
4.2.6 植物分类园的标识系统层级建设 |
4.2.7 植物分类园的信息系统建设 |
4.3 小结 |
5. 晋中植物园分类园的规划策略 |
5.1 晋中植物园总体规划 |
5.1.1 项目背景 |
5.1.2 现状分析 |
5.1.3 规划定位与策略 |
5.1.4 总体设计 |
5.2 晋中植物园分类园规划的具体策略 |
5.2.1 分类园总体规划 |
5.2.2 分类园详细设计 |
5.3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引种栽培与繁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鸢尾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2.1 鸢尾属植物引种栽培的研究进展 |
1.2.2 鸢尾属植物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 |
1.2.3 鸢尾属植物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4 鸢尾属植物推广应用的研究进展 |
1.2.5 德国鸢尾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德国鸢尾引种栽培方法 |
2.3 德国鸢尾繁殖方法 |
2.3.1 德国鸢尾分株繁殖方法 |
2.3.2 德国鸢尾组织培养方法 |
2.3.3 德国鸢尾杂交育种方法 |
2.4 原产地自然环境概况 |
2.5 试验地自然环境概况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德国鸢尾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土壤条件对德国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2 不同营养条件对德国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不同水分条件对德国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4 不同光照条件对德国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5 不同温度条件对德国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6 不同修剪方式对德国鸢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7 德国鸢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
3.2 德国鸢尾分株繁殖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2.1 根状茎的质量对德国鸢尾分株苗成活率的影响 |
3.2.2 不同繁殖时间对德国鸢尾分株苗成活率的影响 |
3.2.3 分株操作方法对德国鸢尾分株苗成活率的影响 |
3.2.4 不同管理条件对德国鸢尾分株苗生长的影响 |
3.3 德国鸢尾组织培养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
3.3.2 不同激素浓度对初代培养诱导率的影响 |
3.3.3 不同激素浓度对继代培养增殖率的影响 |
3.3.4 不同激素浓度对生根培养生根率的影响 |
3.3.5 不同炼苗时间和栽培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3.4 德国鸢尾杂交育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4.1 德国鸢尾的形态特征与开花习性 |
3.4.2 开花动态与影响开花的环境因子 |
3.4.3 自交和杂交对德国鸢尾座果率的影响 |
3.5 德国鸢尾的园林应用与绿化效果 |
3.5.1 德国鸢尾的室内应用 |
3.5.2 德国鸢尾的室外应用 |
4 讨论 |
4.1 外植体灭菌时间与溶液浓度的探讨 |
4.2 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再生途径的探讨 |
4.3 德国鸢尾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及克服 |
4.4 植株老化对德国鸢尾园林绿化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三种追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鸡心’草莓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草莓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化肥污染 |
1.3 肥料与植物生长、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
1.3.1 肥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1.3.2 肥料与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
1.3.3 肥料与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
1.4 国内外对新型肥料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肥应用研究进展 |
1.4.2 腐殖酸肥应用研究进展 |
1.4.3 天然源肥料应用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准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准备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草莓植株生长量测定 |
2.3.2 草莓植株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2.3.3 草莓果实品质的测定 |
2.3.4 草莓产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CM 菌肥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1.1 CM 菌肥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1.2 CM 菌肥对草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1.3 CM 菌肥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1.4 CM 菌肥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2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2.1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2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3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2.4 容大丰生态肥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3 石化菌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1 石化菌对草莓生长状况的影响 |
3.3.2 石化菌对草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3.3 石化菌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3.4 石化菌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
3.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
3.4.1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生长的影响比较 |
3.4.1.1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株高的影响比较 |
3.4.1.2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茎粗的影响比较 |
3.4.1.3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植株幅度的影响比较 |
3.4.1.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叶片纵横径的影响比较 |
3.4.2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不同时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比较 |
3.4.2.1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 |
3.4.2.2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比较 |
3.4.2.3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 MDA 含量的影响 |
3.4.2.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植株不同时期 SOD 活性的影响比较 |
3.4.3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品质的影响比较 |
3.4.4 三种追肥最佳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比较 |
3.5 讨论 |
第四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呼和浩特地区露地草莓的最佳栽植时期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阿克苏地区设施栽培草莓品种比较研究[D]. 张妮. 塔里木大学, 2021
- [2]梅花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D]. 姜良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尖叶石竹和欧石竹生物学习性研究[D]. 毕传成.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丛枝菌根真菌与磷肥互作对连作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D]. 苏翰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红颜’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D]. 姚思扬.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露地和保护地栽培草莓丛枝菌根侵染率的比较[J]. 苏翰英,崔磊,乔建磊,李怡,张立楠,王连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7]呼和浩特市几种云杉属树种引种适应性研究[D]. 刘禹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8]植物分类园规划策略研究[D]. 牛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引种栽培与繁殖技术的研究[D]. 姬常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2)
- [10]三种追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鸡心’草莓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D]. 冯坤蓉.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