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克耶族的风俗习惯

缅甸克耶族的风俗习惯

一、缅甸克耶族人风俗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魏晓敏[1](2020)在《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缅关系与缅甸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当中缅关系良好时,缅甸华侨华人社团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机会和政策环境就会比较宽松,其发展就会比较兴旺;反之则比较萧条。二战后,中缅关系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战后初期,两国迅速建交,胞波友谊逐渐升温,缅甸采取了宽松的华人政策,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活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着;奈温军政府时期,恰逢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缅两国关系跌至低谷,华侨华人群体成为被缅甸当局针对的对象,众多粤籍华侨华人在排华事件中丧失性命,社团的各项事业也在混乱的时局中被迫中断;中缅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重获生机,展现良好的势头。

王驰[2](2020)在《基于实验人文地理学的老姆登村怒族居民地方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境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展演是边境民族村落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也对实现民族认同,保障边境地区繁荣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而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需依靠原生居民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保护的自觉性,而居民的地方认同通过凝聚在空间中的文化以“被塑造”和“反哺”的形式对提高居民文化自觉性产生重要作用。通过营造虚拟的地理环境、制定合理的实验设计并以被试的实验行为表达来研究相关地理学问题的实验人文地理学方法与地方认同研究有很多契合点,而该方法目前还没有关于地方认同的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研究意义。本文以云南怒江边境民族村寨老姆登村为研究地,以实验人文地理学法为主方法,对本地主体民族怒族居民的地方认同进行研究,并建立其与当地文化保护的结构关系,对其地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依具体实地情况,以实验人文地理学为主方法,辅以模具制作、音视频采集等方法及Breakwell地方认同维度理论、Proshanky地方认同功能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实验内容、制度、被试者选取及分组设计,并根据相关实验原则对实验设计进行效度检验和校正,在实验实施和数据处理阶段采用单人入户实验结合计算机展示讲解的方式进行,并用实时录音的方式记录相关实验访谈内容,经分析结论如下:(1)简易操作、趣味理解、贴合当地文化生活是实验人文地理学应用于少数民族居民地方认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实验人文地理学应用于更偏向人的态度、情感等主观维度的研究方向时,应充分汲取实验心理学在实验设计、效度校验等方面的科学内容。(2)用人们面对地方变化时采用的Proshanky地方认同适应和表达的功能反映来进行分析,是居民地方认同研究新的切入点。(3)老姆登怒族居民对老姆登产生了一定的地方认同且自效感维度影响最大。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这三个特征对村民的地方认同没有产生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均收入、居住自然村位置这四个方面与怒族居民的地方认同呈正相关关系。与自己联系密切的同尺度空间他者发展与自己的对比也会对地方认同产生影响,其中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联系密切的内部空间在对比中得到较好的发展。(4)老姆登怒族居民对老姆登的整体熟悉度不高,对地方变化越熟悉的居民对地方下的各种变化适应力越好。村内不同的怒族群体对老姆登有不同的感知倾向点,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矛盾和心理焦虑的感知特征。(5)老姆登怒族居民对地方性的理解影响着他们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要求和价值的需求,而是否加强自我身份的认同及满足个人价值的需求是对老姆登主要空间景观产生不同情感评价的根本原因,而对自我和地方的认同主要受村中主要景观背后体现出的怒族文化意义符号影响。(6)从文化内涵的文化生态、文化保障、文化传承、文化表征及文化振兴维度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意识维度和价值维度可分别与Proshanky的地方认同特征和Breakwell的地方认同维度融合建立地方认同下的民族村寨保护关系结构图。最后依研究结论,从自然保护、村民利益保障、怒族文化保护方面提出对村落文化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王涛[3](2020)在《基于多功能视角下边境乡村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以云南泸水片马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乡村新功能悄然兴起。但乡村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乡村病”也逐渐凸显,特别是边境乡村,统一乡村发展规划使得功能区无序发展、定位模糊;过分注重自然环境整体性研究,忽视多民族地区农户微观主体行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采用多功能理论从多民族共生角度出发,选取片马村为研究区,结合多学科理论方法,采用PRA和“3S”技术相结合,对研究区进行走访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从乡村“功能--结构--微观主体”对多民族共生区居住空间功能演化特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农户发展需求和实地情况,改善和协调乡村内外部功能结构,实现多民族地区乡村居住空间的优化。通过对片马村居住空间功能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片马村居住空间演变轨迹特征,大致可分为2个时间点和6个发展阶段,包括口岸关闭前(停滞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平稳扩张阶段、飞速发展阶段)和口岸关闭后(衰退阶段、空心化阶段)。居住空间逐渐趋于交通干道、缓坡地带及平整耕地区扩张,随着口岸关闭与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居住空间空心化问题越发严重,居住空间结构协调度逐渐降低,有待进一步重新调整与优化。(2)依据土地利用的方式与效率,片马村功能区联系强度不高,空间差异性明显。(1)农业生产空间功能区主要由中部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张,集中于山地缓坡及河谷地带,与水稻、玉米、林果经济等作物产区基本协调一致;(2)非农生产功能区呈现“一横三纵”的空间分布格局,集中分布于缓坡地带;(3)生活功能区由点状逐渐连成片状,集中分布于中部及南北两端的缓坡地带,与居住用地、生产活动范围基本一致;(4)社会文化功能区由散乱点状逐渐连成条带状,集中分布于中部缓坡地带,与生活、生产用地等活动范围基本吻合;(5)固边守土功能区整体呈现以交通要道为廊道逐渐形成“一横三纵”重点区及次要空白区,重点区集中分布于缓坡地带,次要空白区地势高差悬殊,与人类活动为主的重点区、生态空间次要区分布范围基本协调一致;(6)生态空间功能区整体呈现由面状逐渐破碎化,生态空间高值区北部、中部减少趋势加剧,减少区主要是缓坡地带,与人类活动范围基本一致。(3)多功能空间协调度与村落生产、生活配套空间基本一致,并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特征,中部和北部地区协调度高于南部地区,整体协调度有所提高,但矛盾相对突出。各区在协调发展的同时,生活用地保持以生产用地增长的趋势,逐步侵占生态空间,虽然部分地区协调性增强,但石漠化、撂荒地等土地退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人地关系愈加紧张。(4)从微观主体农户需求意愿来看,农户个体特征与农户家庭特征是影响农户参与居住环境整治意愿行为的主要变量,其显着性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户环境认知特征与政策环境特征是显着影响农户参与居住环境整治意愿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下的农户居住空间内、外部及社会环境处于正向关系,外部居住环境、内部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机理分析的正向性作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姜志刚[4](2020)在《井浅河深:黄河下游村落中的亲家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解晓磊[5](2019)在《新世纪以来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与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云南在面向东南亚开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实现了对外开放蓬勃式发展,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悄无声息者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尤其是沿边开放的佼佼者。云南省委、省政府清晰定位,审时度势,全力以赴投入对外开放战略中,深入贯彻把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作为发展云南的有利背景。因此,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云南题材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凭借云南优越的地缘优势和亲缘优势走向世界,尤其走进“一带一路”倡议友好的东南亚国家,在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云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睦邻友好以及加强东南亚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不忘炎黄根本,爱国爱乡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云南题材电视剧对外传播最便利、关系最密切的的东南亚地区。据调查,海外3000万华侨华人中90%是在东南亚,东南亚华侨华人已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一大群体。加之大批云南人因各种原因移居东南亚,因此本文研究对象为东南亚华侨华人,通过前期在A高校、泰国曼谷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A校东南亚留学生焦点小组的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受众分析,深度探索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存在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基于此思路,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紧紧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有利条件,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加快融入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步伐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与东南亚国家友好交往,不断发展宣传本省的文化、政治等。第二章概述了云南题材电视剧在东南亚的传播历程。第三章在梳理云南题材电视剧传播历史的基础上,对新世纪以来的云南抗战题材电视剧、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主要类型加以研究,并结合具体文本对电视剧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四章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的基础上,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观看电视剧后对剧中文化的认知、接受情况,并调查分析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第五章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分析云南题材电视剧在东南亚传播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有针性的对外传播解决方案。一方面,以期未来云南题材电视剧在海外传播产生一定的裨益,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进”东南亚和“走向”世界的步伐;另一方面,拉近与海外华侨华人的心理距离,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归属感以及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邹念琴[6](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杨菁[7](2017)在《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研究 ——基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云南边境教育担负着独特的使命。因此,云南边境学校秉承“走出去、引进来、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吸引了大量的缅籍学生来华就读,给云南边境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调查区域,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具体而言,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交代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及述评和研究设计等内容。第二部分从理论上讨论了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的分析框架。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云南边境教育的相关性,提出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基于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分析框架,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为促进睦邻友好与文化交流、推动边境教育对外开放、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边境教育质量提高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根据数据的统计分析、访谈结果的梳理得出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带来的挑战,具体包括带来教育管理问题、凸显边境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增加边防管理难度和存在家校合作难题四个方面。第五部分为结语。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针对目前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带来的问题提出政策思考。

阎莉[8](2018)在《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语言规划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五年来,聚焦“一带一路”语言话题的语言规划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主动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形成的学术焦点,已取得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以语言资源的应用为出发点,相关研究较多地聚焦我国汉语资源的开发和外语资源的建设,对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及其所面临语言问题的探讨略显不足。当前,“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构建了我国与周边中亚国家间新的语言生活,凸显了新疆核心区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中值得关注的跨境语言现象。核心区跨境语言凝聚着跨境族群,承载着多元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国家资源,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国际沟通、民族认同、经济支撑、安全维护等多维度的社会功能。但是,当前我国对新疆核心区跨境语言的多重资源价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致使它们尚无法较为理想地发挥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作用。因此,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生态发展趋向,如何开发其资源价值,增强其社会功能,并使其成为构建国家周边语言能力的要素等便成为我国语言规划研究中的新话题,而我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语言规划实践也必然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跨境语言的视角对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语言规划进行研究,以助推未来的规划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可以实例的形式为我国的语言规划学提供学科资料和经验依据,有助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规划学的纵深发展。在实践意义方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跨境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国家周边语言能力的提升及区域和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此外,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在维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拓展国家在境外核心区的国际利益、促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世纪90年代,语言规划研究出现了生态学转向。语言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关注语言生态系统中各语言的资源属性和功能地位,倡导语言多样性和多语能力建设,着眼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语言规划理论的拓展方面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在语言规划的实践领域可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认为,可借鉴语言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审视我国的本土语言现象,开发国家跨境语言资源,解决语言生活中的新问题,指导国家当前的语言规划,以应对全球化给少数民族语言带来的语言生态危机,促进多语环境下区域乃至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语言规划理论及语言生态学理论,从语言规划的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一带一路”核心区的跨境语言规划,具体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1)“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具有怎样的现实基础?即核心区跨境语言在境内外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生态现状,主要包括其社会功能和活力等级。(2)为什么要对“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进行规划?即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有哪些,以及如何从语言生态学的视角对其予以解读。(3)如何对“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进行规划?即以语言规划的生态观为指导,制定核心区跨境语言未来规划实施的方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作为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现实基础,各跨境语言在境内外的生态现状各异,但整体而言我国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活力等级要低于境外相同的民族语言,且内弱外强的态势均在逐渐深化。首先,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我国境内的社会功能差异化较大,因此语言生态位的多寡、等级现状和发展趋向各不相同。在区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分别以省区语言、群体语言和家庭语言为主;在领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在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等方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程度不一,部分跨境语言的上述主要社会功能呈逐步衰减态势,面临语言生态位丧失的可能。核心区跨境语言中的主体民族语言在中亚各国的社会功能相对较为整齐,因此语言生态位的多寡和等级现状差异不大,但俄语生态位的多寡和等级稳中有变。在区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分别以国际语言、国语和官方语言为主;在领域范围内,各主体民族的语言作为国语在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呈逐步增强态势,而俄语作为非主体民族语言的上述主要社会功能表现各异,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其次,从语言的活力等级来看,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我国的整体活力处于差异较大的不同等级,半数具有活力,半数活力堪忧;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中亚各主体民族国家的活力等级差异不大,均具有活力,且整体活力优于我国。第二,当前的规划动机、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和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构成了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主要驱动要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为未来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理据。首先,跨境语言国际性工具价值的提升及其不安全现象的产生和民族认同功能的凸显构成了当前的主要规划动机,也是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和显性动力因素,与我国同中亚各国之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语言生态环境因素紧密关联。其次,我国国家层面的语言意识形态以语言资源理念、语言文化软实力论、语言经济意识和语言服务导向为特征,以“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彰显了指导跨境语言规划的语言规划观,其形成受到国内外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我国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主要是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战略大局,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具有明显的多变量特征,且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规划基于语言而不囿于语言的内涵和导向。第三,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实施方略主要包括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确立、规划目标体系的构建和规划实施内容的制定。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生态价值取向和目标体系分别是规划内容实施将要遵循的主线和方向性指引。首先,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实质是构建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的语言命运共同体,通过增强各跨境语言区域和领域范围内的社会功能,在促进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其多维度社会功能的扩展、融合和统一,以提升语言生态位的等级现状和稳固性。其次,基于语言生态观的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目标体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特征: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规划目标侧重我国国内语言资源、语言生态和国家语言能力的建设;社会生态环境因素驱动的规划目标侧重国家对外的战略计划和全球利益的实现,但最终指向中华民族在全球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分为跨境语言地位规划、跨境语言本体规划、跨境语言教育规划和跨境语言服务规划四部分,分别从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社会地位、本体结构、学习教育和社会需求等层面保护跨境语言的多样性,使多样化的跨境语言在语言生活中得以保持、提升,并有效发挥其社会功能。本研究的贡献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本文从语言生态学和语言规划的交叉理论视角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生态趋向、资源价值、社会功能等我国本土语言问题进行探讨,跳出了语言规划就是规划语言的传统思维,为语言规划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第二,本文以语言规划的生态观为指导,通过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实施内容的阐述,提出“语言服务规划”这种新的语言规划类型,有助于推动和丰富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第三,本文从语言使用的区域范围和领域范围两个维度提出了语言规划领域中语言社会功能的再划分方式,通过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社会功能的阐释,提出跨境语言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四方面的社会功能可在语言规划领域实现有机融合的观点,为论证语言工具性功能和非工具性功能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贾超芝杉[9](2018)在《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类世界步入了一个需要以文化价值互信互鉴作为合作基础,而不仅仅是依靠功能性需求来进行合作的阶段。求同存异是人们谋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策略,同质性被视为合作的重要基础,而文化的异质性往往被悬置一边。事实上,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累积的不同经验形成了不同文化群体各自进行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这种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促成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合作。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吸引了众多南亚东南亚的跨国商人前来此地进行跨文化贸易。人们为了追求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而选择流动,来昆经商的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亦不例外。自古以来,多条国际商路将昆明与世界各地相连,异域商品源源不断地由跨国商人携带至此地。跨国商人采取各种交通方式来到昆明,而作为当下较为常见的跨界流动方式,航空路线的采用给该群体的异域商业实践带来多样的影响。当他们流动至昆明后,其居住空间的选择从实质上讲是跨国商人对自身与异质性社会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的空间表征。同时,跨国商人根据不同的商品特质在多元的商业节点也展开了多样的贸易实践。南亚东南亚区域内各国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各国商人携带至昆明出售的商品也具有较强的文化异质性。为了克服昆明市消费者对这些异域事物及其文化背景的陌生感,伴随文化展示的国际博览交易会便成为了初来昆明的跨国商人进行商品贸易的空间首选。在场与缺场的异文化因素同时作用于该交易空间,加之跨国商人的跨文化售卖策略,使得博览交易会成为了跨国商人与消费者可以相互体验彼此文化经验世界的综合化现象场。类似的现象场还有专业化的实体店铺空间以及开放化的虚拟网络空间。在跨文化贸易所依赖的多种现象场中,来自不同社会与文化的人群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随着跨国商人与异质性社会的接触逐步加深,他们遇到了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风险与冲突。针对来自异域陌生的跨国商人群体进行适当的管理是必要的,然而由于中方管理者对跨国商人的文化背景认知得不够全面和深入,使得后者在面对异域社会的管理制度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利于商业实践的风险。除此之外,跨国商人在昆明经商时需要与中间人、商业同行和消费者进行必要的交往,由于信息差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往往会导致货物丢失、钱财损失等情况。有基于此,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会通过对时间、货币以及技术的充分运用,调整商品的售卖结构,寻求多元且适合自身的社会网络支持,以此来应对风险,并在风险中寻求新的商业机遇。在与异域他者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也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交换作为根本特征的共同体。虽然该群体由于进入异域社会而与自身所属社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断裂,在语言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表达特征,然而,原有的文化传统依旧固着在他们身上,并在特定的时间得以呈现和表达。与此同时,南亚东南亚诸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成为跨国商人在异域重新整合自身的社会与文化身份的平台。同时,跨国商人通过与异域他者缔结跨国婚姻、组建跨国家庭等方式与异域文化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异质性融合。这群异乡人通过商品贸易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进行链接,也正是依靠着跨文化商业实践,他们在群体内部与群体外部共同形成了一个以相互交换并共享异质性作为重要特征的共同体。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的拓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离不开跨国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跨国商人在世界经济的微观之处创造了新的链接,同时影响了异文化群体间的认知与互动。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作为联结异质性事物的中介者,跨国商人对自我有了一定程度的新认知,并且也在其他社会群体中留下了多元印象。基于此,异质性交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异质性共享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而异质性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断推进着人类的自由发展。从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在昆明的商业实践及文化互鉴可以看出,以异质性作为人类群体相互合作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通过流动来不断推动异质性接触,在多元的现象场中进入彼此的经验世界,在多种风险冲突中逐步交融成具有复杂异质性的共同体,进而达到对于彼此文化价值的尊重与确信,以此来推动不同群体间的进一步合作。人类最终能达到何种文明水平,这依赖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包容并理解彼此的差异,通过运用异质性来进行合作。若能在共享部分价值观的同时依旧不断发掘异质性所包含的潜在价值,那么不同的个体、社会、国家和文化将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曾文强[10](2018)在《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契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迎合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我国体育文化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尤为重要,同时为更好的让我国优秀的体育文化走出去提供原动力,助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是中缅边境上亮丽的风景线,孕育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薄弱,一定程度上阻碍该地域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充分展示“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发挥姐相乡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注入其新血液,增添新活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本文从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为切入点,从多维度、多视角认识中缅边境线上积淀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分析“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以“体育+旅游”的跨界融合为导向,满足“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众日益增长的民族传统体育需求与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不足等问题,为“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提供有利参考及借鉴。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运用体育旅游等相关理论为解读依据,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学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为研究对象,梳理姐相乡、芒秀镇(缅甸)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对“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对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因地制宜的提出对“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与构想,同时“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能增进中缅民间互动,促进两国民众民心相通,促进边境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二、缅甸克耶族人风俗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缅甸克耶族人风俗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评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中缅关系发展回顾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基本概况
    第一节 中缅关系发展回顾
        一、中缅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缅甸政策与在缅华侨华人
    第二节 缅甸粤籍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组织的形成发展
        一、缅甸粤籍华侨华人数量
        二、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二战后中缅建交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第一节 中缅高层互访助推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活动正常化
        一、修缮庙宇会馆,完善章程机制
        二、从家乡认同转为民族国家认同
    第二节 中缅经济关系发展促进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迅速发展
        一、粤籍华侨华人由商转工
        二、超越“三缘”的社团迅速发展
    第三节 缅甸对华友好政策促使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办学、办刊热潮兴起
        一、兴办华校、华刊热潮
        二、中华习俗与粤地民俗的传承
第三章 1964年以来中缅关系恶化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第一节 “国有化运动”导致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丧失原有功能
        一、缅甸的“国有化运动”
        二、粤籍工商社团丧失原有功能
    第二节 “大排华事件”导致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数量锐减
        一、“文化大革命”与“大排华事件”
        二、华文学校成为斗争中心
    第三节 “缅人化”政策打断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正常更替
        一、缅甸的“缅人化”入籍政策
        二、粤籍华团的正常更替被打断
第四章 中缅关系正常化对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影响
    第一节 中缅政治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一、缅甸粤籍华团桥梁作用日益凸显
        二、全球粤籍华团网络形成
    第二节 中缅经济关系恢复与加深强化粤籍华团经济功能
        一、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功能加强
        二、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经济活动国际化
    第三节 友善的华人政策促进缅甸华文教育发展
        一、华文教育的作用发生变化
        二、粤籍华团承载的华文教育功能增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重建瓦城观音古庙 广东同乡会碑文
    附录二 瓦城建筑广东仁济古庙重建碑文
    附录三 武帝庙重建纪功碑
    附录四 缅甸仰光梅氏书室章程
    附录五 缅甸华商商会章程及备忘录
    附录六 瓦城朱家馆章程
后记

(2)基于实验人文地理学的老姆登村怒族居民地方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述评
        1.3.1 地方认同
        1.3.2 实验人文地理学
    1.4 研究内容、方法理论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理论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与局限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局限
第2章 老姆登村相关概述
    2.1 老姆登村地理环境概述
    2.2 老姆登怒族民俗文化概述
    2.3 老姆登村少数民族文旅小镇建设现状概述
第3章 实验前准备工作
    3.1 实验目标的确立
        3.1.1 实验目标确立的依据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设计依据及内容
        3.2.2 实验被测人员的选取及分组设计
        3.2.3 实验制度设计
        3.2.4 实验操作和流程设计
    3.3 实验设计的效度检验和偏差校正
        3.3.1 实验效度检验
        3.3.2 实验偏差校正
第4章 实验实施及数据处理
    4.1 实验实施过程
        4.1.1 实验人文地理学实验原则体现
        4.1.2 被测者基本信息表
        4.1.3 实验具体过程
    4.2 数据处理
        4.2.1 问卷数据处理
        4.2.2 实验数据处理
第5章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分析
    5.1 老姆登怒族村民地方认同差异分析
        5.1.1 老姆登怒族村民地方认同总体分析
        5.1.2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差异分析
    5.2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特征分析
        5.2.1 老姆登怒族居民对老姆登的熟悉度及感知特征
        5.2.2 老姆登怒族居民对老姆登的情感偏好特征
        5.2.3 老姆登怒族居民对老姆登的符号特征
    5.3 老姆登村怒族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对老姆登怒族村落文化建设方面启示
    6.1 文化生态基底——自然保护方面
        6.1.1 加强村民学习,提高自觉保护老姆登生态环境的意识
        6.1.2 增加老姆登村生态环保景观
        6.1.3 完善老姆登基层环保管理制度
    6.2 .文化保障——村民利益保障方面
        6.2.1 优先建设村民急需的生活设施,增加村民生活便利性
        6.2.2 建立合理的旅游发展利益分配和扶持机制,缩小村内渐大的贫富差距
    6.3 .文化实践——怒族文化具体建设方面
        6.3.1 加强怒族文化学习,了解其它文化特点,创新怒族文化发展形式
        6.3.2 增加老姆登村体现怒族文化元素的地方空间景观
        6.3.3 建立老姆登村怒族文化保护机构,设立怒族文化传承创新奖励制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实验人文地理学研究地方认同的事项注意
        7.1.2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差异特征
        7.1.3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感知特征
        7.1.4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情感偏好和符号特征结论
        7.1.5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影响因素结论
        7.1.6 老姆登怒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村寨文化保护关系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老姆登村怒族据民地方认同调查问卷
    附录B 老姆登怒族居民日常生活轨迹图
    附录C 实验知情允诺书
    附录D 实验说明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结果
致谢

(3)基于多功能视角下边境乡村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以云南泸水片马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乡村多功能研究
        1.3.2 乡村居住空间研究
        1.3.3 多民族乡村研究
        1.3.4 总结性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域
        2.1.1 区位及地理环境
        2.1.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2.1.3 居住空间分布情况
    2.2 数据准备
        2.2.1 数据获取
        2.2.2 问卷设计与调查
        2.2.3 数据处理
第3章 乡村居住空间及多功能时空演化
    3.1 乡村居住空间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1 口岸关闭前
        3.1.2 口岸关闭后
    3.2 乡村居住空间多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2.1 多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3.2.2 多功能模型测度及协调类型划分
        3.2.3 乡村居住空间多功能格局演化
        3.2.4 乡村居住空间多功能协调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乡村居住空间微观主体需求意愿研究
    4.1 基于Tobit模型农户对居住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4.1.1 变量选取
        4.1.2 测度模型构建及变量描述
        4.1.3 结果分析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农户居住空间满意度研究
        4.2.1 变量选取
        4.2.2 测度模型构建及变量描述
        4.2.3 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片马村居住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存在的问题
        5.1.1 居住空间内部结构问题
        5.1.2 居住空间外部结构问题
        5.1.3 居住空间社会环境问题
    5.2 乡村居住空间优化发展原则与目标
        5.2.1 优化原则
        5.2.2 优化思路
        5.2.3 优化目标
    5.3 乡村居住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3.1 多功能视角下的乡村居住空间优化策略
        5.3.2 微观主体需求意愿下乡村居住空间优化策略
    5.4 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新世纪以来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与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学术研究的意义
        (二)社会实践的意义
    二、学术研究综述
        其一:国内研究现状
        其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方法、思路及研究价值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理论、方法及相关术语界定
        (二)研究价值
第一章 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云南题材电视剧的东南亚传播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器
        二、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节 全球化与云南题材电视剧的东南亚传播
        一、全球化背景下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的可能性
        二、全球化背景下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的必然性
第二章 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历程
    第一节 萌芽期:20 世纪90 年代云南题材电视剧的东南亚传播
    第二节 发展期:2001至2009 年云南题材电视剧的东南亚传播
    第三节 爆发期:2010 年至今云南题材电视剧的东南亚传播
第三章 云南题材电视剧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
    第一节 云南抗战题材电视剧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
        一、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民族性的史诗之作——《中国远征军》
        二、家国价值观的体现——《我的团长我的团》
        三、滇西抗战记忆下民族精神的彰显——《滇西1944》
    第二节 古装历史剧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
        一、奇异而神秘的民族风情与文化盛宴——《木府风云》
        二、真善美的传承、异域文化与民族风情的全景展示——《舞乐传奇》
    第三节 现代题材电视剧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
        一、神往的丽江与殉情文化历史——《一米阳光》
        二、打造主流的大众电视文化——《湄公河大案》
第四章 当代东南亚华侨华人对云南题材电视剧中中华文化的认同
    第一节 影响东南亚华侨华人电视剧文化认同的因素
        一、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
        二、网络时代下电视剧消费呈现新趋势
        三、电视剧传播内容
    第二节 东南亚华侨华人对云南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认同
        一、东南亚华侨华人对云南题材电视剧的接受情况
        二、华侨华人对电视剧中的中华文化认知
        三、电视剧对建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所起到的作用
第五章 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题材电视剧自身质量不高、创作类型不足
        二、政府扶持政策出台相对滞后
        三、电视剧宣传不到位,宣传力度不足
        四、传播渠道较为狭隘
    第二节 改善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的建议
        一、讲述现代故事,注重内容与意义的生产
        二、政府扶持权责分明、落实到位
        三、借助新媒体加大电视剧宣传
        四、拓展与时俱进的立体化营销传播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一)时间
        (二)空间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点
        (二)意义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二、中印东段边界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研究 ——基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一带一路”战略为滇缅教育合作提供了发展契机
        二、近年来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人数与日俱增
        三、本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缅籍学生跨境入学
        二、云南边境教育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关于云南边境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缅籍学生跨境入学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调研点的选取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中缅两国政治交往的关系
        二、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中缅边境地区文化交流的关系
        三、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中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中缅边境地区环境安全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当地教育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二、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当地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
        三、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学校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
        四、缅籍学生跨境入学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能够促进睦邻友好与文化交流
        一、增进中缅边民友谊
        二、维护边疆和谐稳定
        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四、发展边境多元文化
    第二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有利于推动边境教育对外开放
        一、促进边境教育国际化
        二、推动双边教育合作
    第三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能够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一、促进双边经贸往来
        二、为边境地区培养人才
    第四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能够促进边境教育质量提高
        一、帮助教师管理班级
        二、带动班级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挑战
    第一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带来教育管理问题
        一、缺乏相应政策依据
        二、带来学籍管理难度
        三、影响控辍保学工作
    第二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凸显边境学校办学条件不足
        一、加剧校舍资源紧张
        二、造成师资配备不足
    第三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增加边防管理难度
        一、增加出入境管理难度
        二、带来疫情传播风险
    第四节 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存在家校合作难题
        一、家长教育意识薄弱
        二、家访工作较难开展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规划研究
        2.2.1 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研究
        2.2.2 语言资源研究
        2.2.3 语言服务研究
        2.2.4 语言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
        2.2.5 语言文化传播研究
        2.2.6 语言能力建设研究
    2.3 跨境语言研究
        2.3.1 跨境语言本体研究
        2.3.2 跨境语言使用研究
        2.3.3 跨境语言价值研究
        2.3.4 跨境语言规划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引言
    3.2 语言规划理论
        3.2.1 语言规划的内涵演变
        3.2.2 语言规划的类型划分
        3.2.3 语言规划的驱动过程
    3.3 语言生态学理论
        3.3.1 语言生态研究的溯源
        3.3.2 语言生态隐喻学说
        3.3.3 语言生态系统学说
        3.3.4 语言生态位学说
    3.4 基于语言生态学的语言规划研究
        3.4.1 语言规划的生态观
        3.4.2 语言规划的生态模型
        3.4.3 基于语言生态学的跨境语言规划研究框架
    3.5 小结
第4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现实基础
    4.1 引言
    4.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语言景观
        4.2.1 沿线跨境语言概览
        4.2.2 沿线跨境语言的整体特征
        4.2.3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确定及其优势
    4.3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
        4.3.1 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阐释
        4.3.2 跨境语言在境内的社会功能解析
        4.3.3 跨境语言在境外的社会功能解析
    4.4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活力等级
        4.4.1 语言活力与语言社会功能
        4.4.2 跨境语言在境内的活力等级解析
        4.4.3 跨境语言在境外的活力等级解析
    4.5 小结
第5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
    5.1 引言
    5.2 当前的规划动机
        5.2.1 跨境语言国际性工具价值的提升
        5.2.2 跨境语言不安全现象的产生
        5.2.3 跨境语言民族认同功能的凸显
    5.3 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
        5.3.1 语言资源理念
        5.3.2 语言文化软实力论
        5.3.3 语言经济意识
        5.3.4 语言服务导向
    5.4 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
    5.5 小结
第6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实施方略
    6.1 引言
    6.2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确立
        6.2.1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特征
        6.2.2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内涵
    6.3 跨境语言规划目标体系的构建
        6.3.1 语言生态观指导下的规划目标阐释
        6.3.2 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规划目标
        6.3.3 社会生态环境因素驱动的规划目标
    6.4 跨境语言规划实施内容的制定
        6.4.1 跨境语言地位规划
        6.4.2 跨境语言本体规划
        6.4.3 跨境语言教育规划
        6.4.4 跨境语言服务规划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发现与启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点简介
    五、研究方法
    六、中心论点
第一章 流动:异质性接触
    第一节 跨文化贸易城市的选择
        一、世界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城市——昆明
        二、流动性与来昆贸易
    第二节 流动的路线与方式
        一、古代经昆明的国际商路
        二、21世纪以来经昆明的国际商路
        三、跨越边界的多元流动方式
    第三节 异域社会的多点接触
        一、多样性的居住空间
        二、多层次的商业节点
第二章 中介:现象场的形成
    第一节 作为中介的现象场
    第二节 综合化:博览交易会
        一、昆明的国际博览交易会
        二、异文化的在场与缺场
        三、商品的跨文化售卖策略
    第三节 专业化:实体的店铺
    第四节 开放化:虚拟的网络
第三章 风险:异质性冲突
    第一节 制度化风险的感知
        一、跨境的管制
        二、交易的约束
    第二节 异域陌生人的摩擦
        一、信息差与中间人
        二、不确定的同行信任
        三、未知的消费他者
    第三节 风险中机遇的寻求
        一、时间、货币与技术
        二、商品的结构性调整
        三、社会网络的自反性支持
第四章 交换共同体:异质性交融
    第一节 碎片化的商人个体
        一、多种语言的使用
        二、多元自我的表达
        三、传统文化的固着
    第二节 再整合的文化身份
        一、驻昆明总领事馆
        二、跨国婚姻与家庭
    第三节 异乡人的共同体
        一、异域同乡的内聚
        二、交换他者的耦合
第五章 互联互通:人类之网的新拓展
    第一节 跨国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
        一、世界经济的创新链接
        二、异文化间的认知互动
    第二节 跨国交往与身份认知
        一、跨国商人的自我认知
        二、跨国商人的他者定位
        三、跨国商人的中介性
    第三节 人类之网的异质性交换与共享
        一、异质性交换与全球化
        二、异质性共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异质性的价值与人类自由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所用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用理论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概况
    一、中国边境之乡:姐相乡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文化习俗
    二、缅甸小镇:芒秀镇
        (一)地理区位
        (二)基本概况
    三、特色旅游区:一寨两国
        (一)“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概况
        (二)“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的发展历程
    四、姐相乡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
第三章 “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一)体育旅游项目资源分析
        (二)节庆体育赛事资源分析
        (三)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资源分析
    二、“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优势
        (一)国家政策支持,体育旅游发展迎来春天
        (二)独具吸引力的旅游品牌,特色明显
        (三)旅游创收节节攀升,市场运行稳健
        (四)客源基础稳定,国内外游客增速快
        (五)具有多渠道、多维度的优势旅游资源宣传平台
    三“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两国政府合作力度不够
        (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三)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乏力,缺乏体验式特色体育项目
        (四)节庆体育文化氛围缺失,缺乏国际体育赛事
        (五)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缺失,缺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馆
        (六)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缺乏体育旅游品牌效应
第四章 “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
    一、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两国政府合作、市场导向的原则
        (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发展原则
        (三)坚持区域资源共享,开放合作的原则
    二、建设的思路
        (一)因地制宜,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二)突显特色,打造民族体育旅游精品
        (三)打造品牌,塑造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
        (四)协调统一,坚持区域体育旅游和谐发展
    三、建设的策略
        (一)加大两国政府合作力度,强化政策效能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三)打造主客共欢的体验式项目
        (四)丰富节庆体育文化活动,举办国际体育赛事
        (五)引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馆
        (六)扩大宣传力度,塑造“一寨两国”体育旅游品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四、缅甸克耶族人风俗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战后中缅关系与缅甸粤籍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研究[D]. 魏晓敏. 暨南大学, 2020(07)
  • [2]基于实验人文地理学的老姆登村怒族居民地方认同研究[D]. 王驰.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于多功能视角下边境乡村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以云南泸水片马村为例[D]. 王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4]井浅河深:黄河下游村落中的亲家关系[D]. 姜志刚. 上海大学, 2020
  • [5]新世纪以来云南题材电视剧东南亚传播与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D]. 解晓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缅籍学生跨境入学对云南边境教育的影响研究 ——基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D]. 杨菁.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D]. 阎莉. 西南大学, 2018(05)
  • [9]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D]. 贾超芝杉.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姐相乡“一寨两国”特色旅游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研究[D]. 曾文强. 云南民族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缅甸克耶族的风俗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