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朱薪羽[2](2021)在《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古镇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古镇将旅游业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能力。韩城古城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给古代城市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旅游业发展对韩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威胁,以及如何在古城远景发展中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手法,如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多学科交叉,梳理了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演变方式,同时分析了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对于古城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对韩城古城的整体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明确古城从定址至今所经历的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其次,根据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总结与梳理确定了古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即山水环境、空间轮廓、道路骨架、城市轴线、功能布局、标志节点、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对古城自古至今所经历的不同规划阶段的分析将韩城分为四个规划发展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规划参与阶段、总体调整阶段和发展复兴阶段,通过梳理其在空间轮廓与城市布局上所出现的变化来推敲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上位规划的关系。本文同时还通过对古城旅游开发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探索古城空间形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的作用关系,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的作用,在肯定了旅游开发建设使古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其作用原因使本文达到引导旅游开发建设向对古城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统领、统筹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性四项原则,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协同方式进行定义,同时以此为基底构建其管理原则与具体保护方式。然后从古城空间形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提炼与发展原则、坚守历史文脉原则、性能贴合原则四项原则,然后以此为基底提出重塑古城格局、优化古城轮廓、构建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四项策略,以期引导古城旅游开发方式,促进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进而实现双赢。
陈少辉[3](2021)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往往忽视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损毁,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损失,也有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人必须慎重解决的社会问题。国外从上世纪60年引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概念。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国内各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不少成果。但是,相关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策略。为此,本文结合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深入探究。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三坊七巷街区的历史和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获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为论文实证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跟踪观察,不断获取新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扩大认识,丰富佐证材料,形成动态研究。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三坊七巷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福州城市历史发展的标志。她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等诸多美誉,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留福州历史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增强三坊七巷街区活力的有效举措,也是提升福州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理论和旅游管理理论,实地考察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三坊七巷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策。首先,分析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资源构成及其重要价值,着重概述了三坊七巷在中国近代思想、近代海军、近代工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接着,考察分析三坊七巷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过去,三坊七巷曾遭遇城市道路扩建的拆毁,房地产开发的冲击,缺乏管理维护的损毁。现在,保护管理机制还有缺失,街区风貌保护缺乏古韵,部分古建筑修缮后失去历史真实,传统生活风貌的保护重视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深度,旅游开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有缺陷。然后,研究阐述三坊七巷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原则、方法和措施。最后,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针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庞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等特征提出保护思路、保护模式和相关保护措施。第一,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保护思路。坚持正确的保护思路,有利于落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政策,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有利于提高街区居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二,提出街区整体保护模式和建筑分级分类保护模式。整个街区的保护采用“分区块、小规模、渐进式”的总体保护模式。实施这种保护模式可以对街区的各个区块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便于拆迁改造工程的运作,有利于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街区肌理的保护,也有利于修缮资金的循环周转。街区建筑的保护采用“分级分类保护,赋予多样性功能”的模式进行修复、修缮和改造。实施分级分类保护,有利于提高保护实效,保留珍贵的历史遗存,传承历史文脉;赋予多样性的功能,有利于推动街区的活态发展。第三,针对街区实际,提出系列保护措施。提出完整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分级分类保护街区的历史建筑,重点保护名人故居和名人史料,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原居民,保留传统商市风貌等方面的相关举措。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面:针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特征,提出文化遗产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要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基础,围绕街区的文化主线开发旅游产品,并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让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良性互动。其一,提出文化遗产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适合采用非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把管理权和经营权统一于遗产管理单位。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的模式,有效协调资源的配置和保护。其二,提出三坊七巷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突出明清古建筑、坊巷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俗的文化主线,体现地方特色。其三,提出开发具有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其四,提出注重构建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形成品牌产品、重要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布局,从而提高街区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五,提出开发夜色旅游和串联临近街区推送旅游精品线路的构想,拓展旅游市场。总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阐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系列对策,为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其研究成果对于三坊七巷街区的有效保护和文化传承,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月[4](2020)在《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型历史街区是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为主体的文化遗产类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更在于两者在时空历史上的长期积淀与合并,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的空间结构与场所精神。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社会经济进程、文化商品化浪潮以及普遍“绅士化了的”城市发展战略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避免了大规模物质更新的街区,依旧陷入了“物质空间衰败-原住居民流失-旅游商业扩张-生活空间萎缩-原住居民继续流失”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物质性干预为主,缺乏应对活态遗产兴衰周期的社会发展政策。面对数量庞大的危旧民居与老年贫困人口,仅靠有限的保护资金“外部输血”,无法扭转地方社会的整体衰落趋势。如何通过社会维度的保护干预管理及其介入标准体系的构建,为恢复和强化地方社会的“内部造血”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基于10个综合研究案例的社会调查分析与内在规律探索,引入并改造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IA)体系。并且,通过1个深入研究案例的实证应用,论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这不仅包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影响“监测、分析与管理”,而且还包括日常的遗产监测与维护。最终,通过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维护,重构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效互惠机制,以期实现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而言:(1)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提取居住型历史街区作为地方社群日常生活场所的“人口、住房、设施、产业、关系”5大要素。然后,横向分析各要素的类型与特征,纵向归纳各要素的历史演化规律。最后,引入与5大要素相对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提出针对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在解析其共性化“生命历程”的基础上,构建其作为开放式“小型人居系统”的“社会+空间”演化模型。(2)在体系构建部分:首先,基于10个案例的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保护干预策略设计、以及地方社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得出“保护干预-社会结果”的“SIA框架”;其次,通过既有经验借鉴、专业术语衔接与居民需求调查,构建“SIA指标矩阵”、“SIA指标简表”以及“SIA指标详表”。这分别对应保护规划评估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SIA工作“检查表”;最后,将一般性的SIA程序与保护规划过程相结合,深化每一个步骤的SIA内容,解析参与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SIA的主体与机制。同时,基于全范围的文献检索与方法评述,梳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菜单。并基于对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选取其中的“情景规划”和“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方法适用性改造。(3)在实证研究部分,应用本文构建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对平江历史街区开展规划实施前的“方案评价”与规划实施后的“绩效评价”。首先在方案评价中,聚焦旅游开发背景下,不同的设施布局方案与游客步行交通可能对住区安宁造成的影响。具体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大数据采集、GIS软件与智能体仿真软件,模拟两个备选方案的设施布局与穿越式交通情况,从而辅助最优方案的选择。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还提出了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安宁化的规划设计策略;其次在绩效评价中,聚焦历史保护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具体基于“迁居行为”与“迁居意愿”相分离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指标评价与多元回归模型的技术方法,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与迁居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然后,分析政府与居民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得出地方居民丧失通过市场机制快速改善自身住房条件的“机会成本”的结论。最后,回归生命周期理论,得出降低自主更新动力、阻碍要素健康流动、固化路径依赖的产权制度壁垒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产权制度创新下的人口疏散和引入策略,以及基于“更新单元”划定的规划行动计划、社会政策保障与空间设计示例。(4)在结论与展望部分,首先,总结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效果、主要社会影响产生的机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与机制的社会发展政策。其次,归纳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提炼了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要素与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证案例的方案评价与绩效评价中,从而论证了该技术方法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充实研究案例、完善技术方法与拓展研究内容的展望,并提出对典型案例进行长期跟踪的研究计划,以期形成从“截面”到“历时”的深入研究案例。
勾娜[5](2020)在《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街区是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现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等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也是颇值得注意的。本文选择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七个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即长沙市太平街、潮宗街,岳阳市洞庭南路、陆城南北正街,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沙湾历史街区,永州市柳子街。本文在界定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各街区及其资源,认为其历史文化、教育、科学价值,是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其次,从理念影响、价值驱动、需求推动的角度论述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再次,从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认为其开发利用模式有两种:政企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其中,政企主导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永州柳子街)和企业主导型(凤凰古城历史街区和沙湾历史街区);政企合作型可分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型(长沙太平街、潮宗街和岳阳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政府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型(岳阳陆城南北正街)。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行阐述,并总结了这些街区开发利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本文综合考察,认为七个街区的开发利用有如下问题: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协调;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针对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趋势,为问题解决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从开发利用入手,为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马莉[6](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西部特昭盆地的特克斯县,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山区县。近年来,特克斯县以全域旅游、全域绿色为发展方向,旅游业发展速度及质量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并入选2016年11月公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名单,特克斯县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尽管特克斯县旅游业发展势头好,但在2019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中未能入围。这说明,特克斯县域旅游发展与全域旅游理念要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契机下,文章基于当前大众旅游和“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及相关要求,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等,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展开研究,以期推动特克斯县全域旅游发展及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全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从宏观层面梳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阐述县域经济、县域旅游、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对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进行分类及评价,并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游客感知及经济贡献五个方面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及相关要求分析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承上启下,从全局出发分析特克斯县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提出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原则引领后续旅游开发工作。第六章通过上述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把握,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全产业”融合和“全领域”联动两条开发路径及其具体实施措施。第七章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支撑保障体系,全方位为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基础。第八章结论与展望。经调研得知,特克斯县具有优质而丰富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类型多样,涵盖8个主类,26个亚类,49个基本类型,约120个代表资源,全域旅游发展潜力大。旅游产品集聚,政府、企业、居民的参与度与游客满意度均较高,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大,全域旅游发展是大势所趋。由于特克斯县域旅游总体开发力度不足;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够;资源利用缺乏统筹规划;旅游管理体系渗透力弱,导致其旅游开发存在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执行力水平略显不足等问题。为解决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问题,提出“全产业”融合及“全领域”联动两条县域旅游开发路径,通过把握资源、产品、市场、技术和政策因素,加强产业融合,促进“文化业围绕旅游创特色,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工商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提质量”的全产业融合开发态势,未来要积极实现“融合共生”,将旅游融入不同的产业形成新业态,走“旅游+”的发展之路,并列举了“旅游+农牧业、文化业、工业、康养、环保、体育、互联网”等融合开发途径,进而提出通过县际政府联动、旅游企业联动、景区资源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共生式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并从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人才与营销、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旅游安全与监管四个层面完善旅游开发保障体系。研究对于特克斯县全域旅游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颜冰[7](2020)在《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旅游业持续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具有提升群众幸福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和谐、提供经济增长动能等作用的旅游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其中,作为人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遗产旅游,也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迎来跨越式发展机遇。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由于经济基础较好,邹城市启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工作较早,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以孟府孟庙、峄山、上九山古村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精品景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对传统模式下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逐渐失去兴趣,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对邹城市来说,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也存在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文化遗产市场化开发不充分、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不突出等问题。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巨大,研究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破解开发难题,实现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系统理论、旅游区位理论、旅游者行为理论和遗产活化理论为指导,在对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全面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对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形象定位、空间布局、产品及重点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策划、线路设计等方面深入研究了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魏唯一[8](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黄晓春[9](2019)在《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名城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其作为一项从城市角度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历史文化名城亦是一座城市,具有一般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尤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其文化、经济功能更为凸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面临着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急需在保护的基础上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采取新理念、新模式、新措施促进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共生,这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荆州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境内楚文化遗产、三国文化遗产、水文化遗产分布广泛,被誉为“三国文化之乡”、楚文化的发祥地和“鱼米之乡”,现存明清时期的古城墙更是保存较为完整,被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经济、艺术和科研价值。本文以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为研究对象,在厘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荆州个案,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路径。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研究背景与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点。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概念和关系研究,厘清了历史文化名城概念以及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第二部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的梳理;第三部分为荆州个案剖析,归纳总结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问题;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更新保护与旅游开发观念和规划、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多样化、科技提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智慧化水平、形象塑造增强城市独特魅力等四个方面,推动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反思了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展望。
侯研娜[10](2019)在《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遗的保护和开发不仅能带动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社会的长久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也有重要意义。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关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项目的保护和开发上,缺少区域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总体研究。本文以成都市15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文化空间理论、文化生态学理论、空间分析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既而探究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最后结合成都市非遗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呈“金字塔形”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呈集聚阶梯性特征;(2)成都市非遗总体空间分布呈高度聚集型,主城区集中分布为主,周边市区县分布较少,各市区县在数量上分布不均衡;(3)空间集聚模式为点状模式与带状模式相结合,主要包括高密度核心区1个,点状次聚集区6个,带状聚集区1条;(4)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缓冲区分析,在以5km为缓冲区半径形成的区域内共有非遗项目91项,占非遗总数的59.86%,表明成都市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分布表现出正相关性;(5)成都市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交通运输、河流、文化源流、人口变迁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成都市非遗项目有78.95%位于海拔450-550m内;84.2%的非遗集聚在主要公路两侧2500m之内;63.83%的非遗项目分布在2km的河流缓冲区半径内。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角度,结合成都市非遗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成都市非遗旅游开发的空间格局为:一心、两带、四区的总体规划构架。针对成都市非遗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宣传非遗价值,强化非遗保护;优化开发布局,促进全域旅游;挖掘非遗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主题线路等对策来深化全域旅游发展,提升非遗旅游品质。有效延展旅游产业链条,使非遗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
1.1.2 旅游开发建设发展及影响 |
1.1.3 韩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空间形态要素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与演变 |
2.1 韩城的概述 |
2.1.1 区位环境 |
2.1.2 自然环境 |
2.1.3 对外交通 |
2.2 历史沿革 |
2.2.1 隋唐时期——始置韩县,州治暂迁 |
2.2.2 宋元时期——边疆重镇,桢州治所 |
2.2.3 明清时期——全面发展,解状盛区 |
2.2.4 民国时期——藩篱陕北 |
2.2.5 建国以后——历史名城 |
2.3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2.3.1 抱负阴阳的山水格局 |
2.3.2 缓慢扩张的平面轮廓及北高南低的天际线 |
2.3.3 三横两纵,枝状互通的道路骨架 |
2.3.4 “龙抬头”式的城市轴线 |
2.3.5 一轴多心的功能布局 |
2.3.6 标志节点 |
2.3.7 传统民居 |
2.4 古城空间形态演变 |
2.4.1 自然发展阶段 |
2.4.2 规划参与阶段 |
2.4.3 总体调整阶段 |
2.4.4 发展复兴阶段 |
2.5 小结 |
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
3.1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
3.2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
3.2.1 韩城古城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
3.2.2 韩城古城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
3.2.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分析 |
3.3 韩城古城开发建设对古城的积极作用 |
3.3.1 旅游开发着眼古城空间形态活力恢复 |
3.3.2 旅游开发延续古城文化价值在空间上的体现 |
3.3.3 旅游开发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 |
3.3.4 旅游开发促进对古城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态保护和功能置换 |
3.4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
3.4.1 山水格局破碎,空间轮廓界限模糊 |
3.4.2 传统轴线断裂,部分街巷消失 |
3.4.3 古城公共空间肌理出现空白 |
3.4.4 民居院落部分拆除,居民外迁,传统形制受损 |
3.4.5 假历史街区建设影响古城空间形态 |
3.5 旅游开发影响古城空间形态的原因 |
3.5.1 旅游开发建设推动古城空间功能置换 |
3.5.2 旅游开发致使古城活动主体改变,推动古城空间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4 旅游开发模式下韩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
4.1 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旅游开发优化原则 |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4.1.2 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与发展 |
4.1.3 坚守历史文脉传承 |
4.1.4 性能贴合、适度开发 |
4.1.5 平衡古城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 |
4.2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基本目标 |
4.2.1 强调古城的真实性 |
4.2.2 以完整性为原则修复古城空间 |
4.2.3 实现古城可延续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
4.3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
4.3.1 山水环境重塑策略案例——汝南古城 |
4.3.2 城墙格局展示利用案例——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
4.3.3 轴线强化策略案例分析——成都锦里 |
4.4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
4.4.1 修补古城山水格局 |
4.4.2 完善古城防御格局 |
4.4.3 明晰古城空间轮廓界限 |
4.4.4 强化古城轴线,构建商业体系 |
4.4.5 完善街巷结构,构建停车与慢行系统 |
4.4.6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古城院落空间 |
4.4.7 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规范性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结论 |
5.2 研究内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3)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 |
(一)遗产旅游理论 |
(二)有机更新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
(二)国内成功经验借鉴 |
(三)启示 |
第3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概况 |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起源与发展 |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起源 |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对中国近代的深远影响 |
(一)中国思想史方面:先进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
(二)中国文学史方面:译介大量西学名着使国人大开眼界 |
(三)中国近代海军史:孕育中国近代海军 |
第4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构成及价值分析 |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界定 |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构成 |
(一)明清古建筑文化 |
(二)坊巷名人文化 |
(三)地方戏曲文化 |
(四)传统手工技艺 |
(五)百年老字号商铺 |
(六)独特的民俗文化 |
三、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价值分析 |
(一)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二)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
(三)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
第5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 |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二)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现状 |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街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二)街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 |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对策 |
(一)加强街区旅游开发的系统规划 |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三)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
(四)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管理机制 |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六)培养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
第7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问题: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地方社会衰落 |
1.1.2 思想转型:重视原住民权利与地方社会发展 |
1.1.3 研究兴起:历史保护干预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际遗产保护思想变迁 |
1.2.2 我国历史保护体系演化 |
1.2.3 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
1.2.4 总结评述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社会影响 |
1.3.2 社会影响评价 |
1.3.3 居住型历史街区 |
1.4 研究案例选择 |
1.4.1 选择标准 |
1.4.2 选择结果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属性与生命周期规律 |
2.1 社会空间属性解析 |
2.1.1 本质属性:地方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所 |
2.1.2 固有属性:地方社会活力的生命周期性 |
2.1.3 特有属性:地方社会演变的系统开放性 |
2.2 社会空间要素的横向类型与特征 |
2.2.1 评价要素提取 |
2.2.2 核心人口要素 |
2.2.3 主体住房要素 |
2.2.4 配套设施要素 |
2.2.5 嵌套产业要素 |
2.2.6 结构性关系要素 |
2.3 社会空间要素的纵向历史演化规律 |
2.3.1 人口要素的周期性迁移与置换 |
2.3.2 物质要素的周期性老化与更新 |
2.3.3 产业要素的周期性升级与淘汰 |
2.3.4 关系要素的周期性聚散与重组 |
2.4 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
2.4.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2.4.2 人口变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2.4.3 物质老化:建筑与设施的寿命 |
2.4.4 产业兴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4.5 住区更新:邻里生命周期理论 |
2.5 生命周期理论构建 |
2.5.1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共性历程 |
2.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
2.6 第二章小结 |
第三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框架 |
3.1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历史保护SIA原理 |
3.1.1 历史保护干预:延长或恢复街区的优势生命阶段 |
3.1.2 社会影响评价:辅助保护干预维护地方社会发展 |
3.1.3 技术方法体系:指标监测、问题分析、干预管理 |
3.1.4 框架构建思路:问题调查、目标制定与策略设计 |
3.2 基于“问题”调查的SIA分析要素提取 |
3.2.1 案例调查概述 |
3.2.2 人口红利流失的分析要素 |
3.2.3 住房条件恶化的分析要素 |
3.2.4 设施供给不足的分析要素 |
3.2.5 产业盲目扩张的分析要素 |
3.2.6 关系治理困境的分析要素 |
3.3 基于“目标”制定的SIA监测要素提取 |
3.3.1 社会可持续发展 |
3.3.2 人口可持续活力的监测要素 |
3.3.3 住房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
3.3.4 设施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
3.3.5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要素 |
3.3.6 关系可持续治理的监测要素 |
3.4 “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SIA管理要素提取 |
3.4.1 人口引导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2 住房修缮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3 设施更新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4 产业发展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5 关系治理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5 基于综合可持续发展的SIA管理要素补充 |
3.5.1 遗产地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
3.5.2 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 |
3.6 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框架构建 |
3.7 第三章小结 |
第四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指标 |
4.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类型与思路 |
4.1.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2 SIA指标体系的三种类型 |
4.1.3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2 既有经验借鉴:SIA相关的指标体系 |
4.2.1 SIA相关指标体系概述 |
4.2.2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结构分类 |
4.2.3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内容梳理 |
4.3 专业术语衔接:相关文献、法规与标准 |
4.3.1 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簇分析 |
4.3.2 相关法律法规的高频词汇排列 |
4.3.3 相关技术标准的专业术语提取 |
4.4 居民需求研究:需求调查、分析与评估 |
4.4.1 第一步:基于问卷的需求调查 |
4.4.2 第二步:基于理论的需求分析 |
4.4.3 第三步:价值导向的需求评估 |
4.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指标体系设计 |
4.5.1 规划实施评估:基于指标穷尽的“SIA指标详表” |
4.5.2 五年一评估:基于指标筛选的“SIA指标简表” |
4.5.3 一年一体检:基于指标整合的“SIA指标矩阵” |
4.6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重点指标量化 |
4.6.1 控制性指标:居住用地面积比重≥40% |
4.6.2 控制性指标:产业用地面积比重≤30% |
4.6.3 引导性指标:居住用地总面积≥12 公顷 |
4.6.4 引导性指标:60 岁以上人口比重≤35% |
4.6.5 引导性指标:社会住房数量比重≤50% |
4.6.6 引导性指标:户均住房使用面积≥30m~2 |
4.7 第四章小结 |
第五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方法 |
5.1 SIA方法体系的应用原则、类型与步骤 |
5.1.1 SIA的五项基本原则 |
5.1.2 SIA的三种应用类型 |
5.1.3 SIA的六大核心步骤 |
5.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与内容 |
5.2.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 |
5.2.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内容 |
5.3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与机制 |
5.3.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 |
5.3.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机制 |
5.4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技术方法 |
5.4.1 保护规划适用的SIA技术方法菜单 |
5.4.2 SIA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 |
5.5 方案评价技术:“情景规划”方法 |
5.5.1 “情景规划”方法的原理概述 |
5.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情景规划” |
5.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人口迁居“情景规划” |
5.5.4 其他适用的情景规划方案模拟技术菜单 |
5.6 绩效评价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
5.6.1 “成本‐收益”分析的原理概述 |
5.6.2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界定 |
5.6.3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梳理 |
5.6.4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摊 |
5.6.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权重 |
5.7 第五章小结 |
第六章 实施前评价:旅游开发对住区安宁的影响预测 |
6.1 基线研究:保护与开发历程及其实施情况 |
6.1.1 保护区划定与现状摸底(1980 年代) |
6.1.2 旅游主导的复兴策略(1990‐1999 年) |
6.1.3 先导试验性工程实施(2000‐2010 年) |
6.1.4 用地调整与商业扩张(2011 年至今) |
6.2 影响识别:居民态度调查与社会空间变化 |
6.2.1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调查 |
6.2.2 居民通勤交通与街巷空间的变化 |
6.2.3 居民休闲游憩与公共空间的变化 |
6.3 影响限定: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确定 |
6.3.1 正面与负面旅游影响综述 |
6.3.2 住区设计原则与法律规范 |
6.3.3 游客步行与旅游线路规划 |
6.3.4 主客冲突的规划设计策略 |
6.4 影响分析:数据搜集与情景规划关键因素 |
6.4.1 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与仿真软件 |
6.4.2 基于大数据热力图的设施布局分析 |
6.4.3 基于规划设计标准的设施规模分析 |
6.4.4 基于大数据核密度的人流高峰分析 |
6.5 影响评价:步行仿真与情景规划方案模拟 |
6.5.1 路径选择概率与现状模拟 |
6.5.2 多方案模拟、对比与选择 |
6.6 策略设计: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管制 |
6.6.1 动静分区:旅游设施集中与交通管制 |
6.6.2 文化交互: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共享 |
6.6.3 交通管制:住区安宁化与旅游标识体系 |
6.7 第六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后评价:保护规划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实证 |
7.1 基线研究:人口规划历程及其实施效果 |
7.1.1 新城建设与古城人口疏散(1980‐1999 年) |
7.1.2 旅游开发与街区人口搬迁(2000‐2017 年) |
7.1.3 古宅修缮与街区人口腾退(2018 年至今) |
7.2 影响识别:社会空间变化与典型案例分析 |
7.2.1 街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整体变化 |
7.2.2 典型案例的社会空间演化分析 |
7.3 影响限定:实施前后对比与研究问题提出 |
7.3.1 规划实施前的地方社会状况(1988 年) |
7.3.2 规划实施后的地方社会状况(2018 年) |
7.3.3 基于前后对比的主要社会影响限定 |
7.3.4 历史街区相关的人口迁居研究综述 |
7.4 影响分析:人口自发迁居的主导因素 |
7.4.1 理论与方法:迁居决策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 |
7.4.2 迁居行为分析:住房产权与交易制度壁垒的决定性作用 |
7.4.3 迁居意愿分析:住房条件及是否有旅游收入的显着因素 |
7.4.4 人口演化趋势:本地老年贫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聚居 |
7.5 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得”与“失” |
7.5.1 公共部门的成本与收益 |
7.5.2 地方居民的成本与收益 |
7.5.3 补偿地方居民损失的机会成本 |
7.6 策略设计:以“外部输血”促“内部造血” |
7.6.1 问题分析:内在更新动力丧失且流动性受阻 |
7.6.2 整体策略:产权制度创新,人口双向引导 |
7.6.3 基础工作:建立信息系统,划定更新单元 |
7.6.4 行动计划:更新单元分类,判断优先次序 |
7.6.5 实施保障:人口双向引导,社会政策保障 |
7.6.6 方案设计:住房产权创新,空间设计示例 |
7.7 第七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历史文化名城 |
二、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市场营销理论 |
第二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及文化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长沙市太平街及其文化资源 |
二、长沙市潮宗街及其文化资源 |
第二节 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岳阳市陆城南北正街及其文化资源 |
二、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三、凤凰县沙湾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四、永州市柳子街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第三节 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 |
二、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
第三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用理念的影响 |
一、国际社会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
二、国内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
第二节 实现历史街区经济价值的现实驱动 |
一、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
二、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 |
一、社会生活需求的推动 |
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推动 |
第四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模式 |
一、政企主导型开发利用模式 |
二、政企合作型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一、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二、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三、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特色 |
一、保护街区文化遗产,体现遗产的公共属性 |
二、发挥街区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化 |
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四、整合开发遗产资源,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
第五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
一、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 |
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协调 |
三、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 |
第二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对策 |
一、提升遗产管理效力,彰显开发模式的生命力 |
二、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
三、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概念 |
2.1.1 县域经济 |
2.1.2 县域旅游 |
2.1.3 全域旅游 |
2.1.4 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联 |
2.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禀赋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产业集聚理论 |
第三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及开发现状 |
3.1 特克斯县概况 |
3.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及评价 |
3.2.1 以草原、湖泊、山脉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以周易文化、乌孙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
3.2.3 以社会环境、节事活动为主的社会旅游资源 |
3.2.4 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评价 |
3.3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现状 |
3.3.1 政府主导 |
3.3.2 企业参与 |
3.3.3 居民支持 |
3.3.4 游客感知 |
3.3.5 经济贡献 |
第四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1 旅游产品具备特色吸引力,但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 |
4.1.2 县域旅游经济效益显着,但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
4.1.3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但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
4.1.4 重视旅游改革与创新,但执行力水平略显不足 |
4.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问题的成因 |
4.2.1 旅游总体开发力度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发展结构失衡 |
4.2.2 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够,导致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
4.2.3 资源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
4.2.4 旅游管理体系渗透力弱,导致旅游执行力水平不足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开发原则 |
5.1 特克斯县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5.1.1 是推动特克斯县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2 是推进特克斯县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
5.1.3 是增强特克斯县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5.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分期目标 |
5.2.3 形象定位 |
5.3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原则 |
5.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2 党政统筹原则 |
5.3.3 融合共享原则 |
5.3.4 特色发展原则 |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路径 |
6.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全产业”融合开发路径 |
6.1.1 旅游+农牧业,打造景区周边休闲业态 |
6.1.2 旅游+文化业,突出特色旅游元素 |
6.1.3 旅游+工业,强化产业链延伸 |
6.1.4 旅游+康养,打造高端康养旅游目的地 |
6.1.5 旅游+环保,促进旅游与环保共赢 |
6.1.6 旅游+体育,构建竞技休闲旅游方式 |
6.1.7 旅游+互联网,实现智慧旅游服务 |
6.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全领域”联动开发路径 |
6.2.1 县际政府联动,打破行政壁垒 |
6.2.2 旅游企业联动,增强内生动力 |
6.2.3 景区资源联动,形成优势互补 |
第七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支撑保障体系 |
7.1 旅游政策与法规保障 |
7.1.1 旅游政策保障 |
7.1.2 法律法规保障 |
7.2 旅游人才与营销保障 |
7.2.1 旅游人才保障 |
7.2.2 市场营销保障 |
7.3 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7.3.1 基础设施保障 |
7.3.2 公共服务保障 |
7.4 旅游安全与监管保障 |
7.4.1 旅游安全保障 |
7.4.2 旅游监管保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主要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主要概念 |
2.1.1 文化遗产 |
2.1.2 文化遗产旅游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旅游系统理论 |
2.2.3 旅游区位理论 |
2.2.4 旅游者行为理论 |
2.2.5 遗产活化理论 |
3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3.1 邹城市旅游概况 |
3.1.1 邹城市概况 |
3.1.2 邹城市旅游开发概况 |
3.2 邹城市文化遗产概况 |
3.2.1 邹城市文化遗产的类型 |
3.2.2 邹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 |
3.3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和调查 |
3.4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
3.4.1 评价系统 |
3.4.2 评价结果 |
4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SWOT分析 |
4.1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
4.1.1 较为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
4.1.2 文化遗产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占比较高 |
4.1.3 开始注重挖掘文化内涵 |
4.2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
4.2.1 “S”(优势)分析 |
4.2.2 “W”(劣势)分析 |
4.2.3 “O”(机遇)分析 |
4.2.4 “T”(威胁)分析 |
4.2.5 结论 |
5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
5.1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 |
5.1.1 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
5.1.2 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 |
5.1.3 突出体验式开发 |
5.1.4 强化科技的运用 |
5.1.5 重视区域旅游合作 |
5.2 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
5.2.1 旅游形象定位 |
5.2.2 空间布局设计 |
5.2.3 旅游产品设计 |
5.2.4 重大项目设计 |
5.2.5 市场营销策划 |
5.2.6 旅游线路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 |
2.1 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
2.1.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
2.1.2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
2.1.3 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 |
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
2.2.1 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与基础 |
2.2.2 旅游开发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
3.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文化遗产 |
3.1 荆州地理区位及历史沿革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历史沿革 |
3.2 荆州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
3.2.1 楚文化遗产 |
3.2.2 三国文化遗产 |
3.2.3 红色文化遗产 |
3.2.4 水文化遗产 |
3.2.5 其他文化遗产 |
4.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 |
4.1.1 保护现状 |
4.1.2 旅游开发现状 |
4.2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保护手段较为落后 |
4.2.2 保护规划范围局限,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
4.2.3 旅游开发较为盲目,旅游产品较为单一 |
4.2.4 旅游形象定位不准,宣传力度不够 |
4.2.5 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
5.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
5.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经验借鉴 |
5.1.1 国外经验借鉴 |
5.1.2 国内经验借鉴 |
5.2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原则 |
5.2.1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 |
5.2.2 整体协调原则 |
5.2.3 以人为本原则 |
5.2.4 创新驱动原则 |
5.3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路径 |
5.3.1 更新观念,注重整体保护与旅游开发 |
5.3.2 模式借鉴,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多样化 |
5.3.3 科技运用,提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智慧化水平 |
5.3.4 形象塑造,增强荆州的独特魅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征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文化空间理论 |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3.3 空间分析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基础背景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社会经济现状 |
3.1.3 历史文化基础 |
3.2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3.2.1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3.2.2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3.2.3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
第4章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
4.1 总体分布特征 |
4.2 空间分布类型 |
4.3 空间分布均衡性 |
4.4 空间集聚分析 |
4.4.1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空间集聚 |
4.4.2 基于历史文化名城(镇)的空间聚集分析 |
第5章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因素 |
5.1 自然地理因素 |
5.1.1 地形地貌 |
5.1.2 水文条件 |
5.2 社会人文因素 |
5.2.1 交通运输 |
5.2.2 人口变迁 |
5.2.3 文化源流背景 |
第6章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布局分析 |
6.1 成都市非遗旅游开发现状 |
6.1.1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多样 |
6.1.2 非遗旅游开发逐步形成规模 |
6.1.3 非遗旅游开发品牌效益显着提高 |
6.2 成都市非遗旅游存在的问题 |
6.2.1 保护机制薄弱,忽视非遗价值 |
6.2.2 产品深度不够,欠缺文化内涵 |
6.2.3 非遗分布不均,资源整合不够 |
6.2.4 非遗开发零散,缺乏整体规划 |
6.3 成都市非遗旅游开发对策 |
6.3.1 宣传非遗价值,强化非遗保护 |
6.3.2 优化开发布局,促进全域旅游 |
6.3.3 挖掘非遗内涵,打造旅游精品 |
6.3.4 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主题线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朱薪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陈少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 陈月. 东南大学, 2020
- [5]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 勾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D]. 马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邹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颜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9]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黄晓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D]. 侯研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