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单株种植及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汤复跃,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陈渊[1](2022)在《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文中指出为促进广西鲜食大豆品种的引进、改良、选育和生产,采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引进的8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达到采摘标准,且能正常成熟收获种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种的15个性状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91.28%;各品种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表明,综合得分大于0的品种依次为苏鲜豆22、上海青、苏鲜豆21号和南农46,因子得分表明浙鲜16和浙鲜19可作为早熟上市鲜食大豆品种推广。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地区与鲜食玉米带状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有苏鲜豆22、上海青、苏鲜豆21号、南农46、浙鲜16和浙鲜19,其中浙鲜16和浙鲜19可作为早熟上市品种种植。
贾志锋[2](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苏金成[3](2021)在《不同镉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涉及重金属污染的企业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以及农药、化肥不合理的使用,导致镉在农田中不断累积,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镉污染。土壤镉污染不仅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修复与治理受镉污染的农田土壤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太仓市某镉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该农田镉污染情况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将该镉污染农田分为轻中度污染区和重度污染区,对轻中度镉污染区采用原位钝化修复、农艺调控措施、低积累品种筛选等单项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对重度镉污染区则选用植物修复技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该农田镉污染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土壤pH为5.76~7.23,镉全量为0.51 mg/kg~2.21 mg/kg,有效态镉含量为 0.26 mg/kg~1.08 mg/kg。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划分标准,该农田为安全利用类。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发现70个点位均受到镉污染,其中25个点位受到轻度污染,31个点位受到中度污染,14个点位受到重度污染,根据不同污染程度的点位所在位置,将研究区划分为轻中度镉污染区和重度镉污染区。(2)针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结果如下两季水稻原位钝化镉污染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两次施加钝化剂后土壤pH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H升高范围在0.23~0.91,其中钙镁磷肥150 kg/亩处理对pH升高效果最好,处理后pH为7.12。两次施加钝化剂后水稻籽粒镉含量范围在0.04 mg/kg~0.16 mg/kg,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稻谷中镉限量指标0.2 mg/kg。两次施加钝化剂后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水稻籽粒富集系数,有效态镉含量的降低范围在24.00%~68.89%,对有效态镉含量降低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氯铝酸钙600 kg/亩,其次钙镁磷肥150 kg/亩,处理后有效态镉含量降低64.44%,钙镁磷肥150 kg/亩对水稻籽粒富集系数降低效果最好,钝化两次后水稻籽粒富集系数为0.04,比对照降低91.13%。添加钙镁磷肥和凹凸棒土对水稻产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钙镁磷肥150 kg/亩对水稻产量的增加效果最好,氯铝酸钙用量为600 kg/亩时会降低水稻产量。农艺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可以提高土壤pH,与处理前相比最高提高0.12,淹水和1 kg/亩叶面硅肥对土壤pH的提高效果最好,处理后pH为6.65。淹水处理可降低有效态镉含量,与处理前相比降低范围在0.07 mg/kg~0.09 mg/kg,淹水和2 kg/亩叶面硅肥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处理后有效态镉含量为0.22 mg/kg,比处理前降低了 24.14%。喷施叶面硅肥可提高水稻产量,淹水会降低水稻产量,非淹水和2 kg/亩叶面硅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效果最好,处理后水稻产量为563 kg/亩,比对照处理提高5.43%。淹水和2 kg/亩叶面硅肥处理后水稻籽粒镉的转运系数为0.05,比对照处理降低54.55%,对水稻籽粒镉转运系数的降低效果显着。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结果表明,苏香粳100籽粒镉含量和富集系数均最低,籽粒镉含量为0.17 mg/kg,籽粒富集系数为0.30。南粳46的水稻产量最高,为534 kg/亩,苏香粳100次之,为507 kg/亩。联合修复技术结果表明,钝化联合水肥管理可提高土壤pH和水稻产量,但与单施钝化剂相比,效果不显着。联合修复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水稻根系和籽粒富集系数,优于单项修复技术。(3)针对重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结果如下玉米和高粱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种玉米品种的单株富集系数范围在0.32~0.64,登海11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单株富集系数为0.64。6种玉米品种的单株总干重范围在226.14 g~272.53 g,其中苏玉10的单株总干重最大,为272.53 g,先玉335的单株总干重最小,为226.14 g。2种高粱品种中,铁牛的单株总干重和单株富集系数均大于战虎,其单株总干重和单株富集系数分别为252.44 g 和 1.35。植物修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和高粱单株镉含量的范围在1.07 mg/kg~1.98 mg/kg。菌剂处理和大豆间作处理均可提高玉米和高粱各部位的干重和富集系数,菌剂和大豆间作处理与单种玉米相比分别提高了11.56g和0.08,与单种高粱相比分别提高了 12.95 g和0.13。玉米、高粱单种时单株镉累积量分别为0.37 mg、0.38 mg,按照每公顷种植9万株玉米、高粱计算,则每公顷玉米、高粱可吸收镉33.3 g、34.2 g。
金晶[4](2021)在《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具有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地力、获得高产等优势。湖北恩施地区传统的“薯/玉/豆”模式由于株行距较小、品种选择不合理,导致产量和效益低下,资源利用效率差。在前期对玉米、大豆带宽行比和品种筛选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基于经济和资源利用,改善并进一步优化该地区的“薯/玉/豆”种植模式,以期实现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恩施地区推广种植。设计田间试验2个。试验1为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适宜密度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方式,分别为复合种植1(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2:3,小区面积36m2),复合种植2(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1:3,玉米为1行1穴2株,小区面积36m2),单作玉米(种植12行,行距0.6m,小区面积36m2),副区为玉米密度,分别为2000、2400、2800、3200株/亩,小区面积36m2。单作大豆行距0.4m,5000株/亩,小区面积36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39个处理。试验2为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优化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马铃薯/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生姜、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饲草油菜/玉米/生姜、饲草油菜/玉米等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同时,在恩施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和三岔乡三元村等地区,开展种植模式示范验证试验,设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传统单行套作、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玉米和凤头姜单作等处理,验证“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在恩施地区的可适性。试验结果表明:1.在密度试验中,复合种植1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复合种植2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2.在模式试验中,模式2即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最高,为30437kg/hm2,模式3即油菜/玉米/大豆的产量最低,为16186kg/hm2,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相差14251kg/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为88377元/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投比最高,为8.45,饲草油菜/玉米/大豆的产投比最小,仅为1.96。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光能、温度、降水利用率最高,其成本最高,其次是马铃薯/玉米/生姜,因此,适合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为马铃薯/玉米/生姜。3.在示范推广试验中,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模式在来凤县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产量、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为单作模式的2倍左右。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在三元村种植成效显着,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传统模式高52.01%和32.9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湖北恩施地区,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2800株/亩左右,作物可以获得高产;在“薯/玉/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将优化后的“薯/玉/豆”模式(2.4m带宽,玉豆行比为2:3,玉米种植密度为2800株/亩)在恩施其他生产区示范种植,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传统模式的2倍左右,专家一致认定,该模式在恩施地区可以大量推广种植。
李鹏宇[5](2021)在《基于垄沟集雨模式的轮作冬油菜-夏玉米适播期及适播密度研究》文中指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油菜种植呈现出“北移西扩”的趋势,北方地区冬油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冬油菜与夏玉米在部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轮作的可行性越来越高。与冬油菜传统种植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而垄沟集雨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显着,可有效缓解干旱缺水问题。因此,针对北方广大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基于垄沟集雨模式下冬油菜-夏玉米轮作的播期及密度研究,对于提高该地区光热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丰富北方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大田实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播期及密度对冬油菜和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水热环境,生理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并以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旨在获得适合关中地区的冬油菜-夏玉米轮作生产模式,以期为该地区的冬油菜和夏玉米种植以及进一步研究该轮作模式下作物对水、肥、气、热等的响应状况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垄沟集雨覆膜栽培可显着改善冬油菜和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水热状况,促进了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覆膜提高了冬油菜和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耗水量,显着提高了生育前期的0~25cm深度土层的土壤温度。在生理生长方面,冬油菜和夏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地上干物质量和根系干质量增加。相较于平作,成熟期冬油菜的分枝数、角果数和千粒重增加,(9月22日播)产量增加了39.1%~55.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1.2%~64.7%;夏玉米行粒数、穗粗、穗长和百粒重增加,产量增加了39.4%~81.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9.4%~82.0%。(2)垄沟集雨覆膜栽培冬油菜的适播密度要低于平作。增加种植密度,冬油菜个体间的竞争加剧,耗水量增加,土壤温度降低,株高、茎粗和根系干质量下降,主根长、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地上干物质量增加,成熟期的分枝数、角果数和千粒重降低。而覆膜冬油菜长势更优,积累的地上干物质也更多,增加了对有限水肥资源的消耗,相较于平作冬油菜个体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本研究表明,垄沟集雨覆膜种植冬油菜的适播密度为10万株/hm2(产量为4658.7kg/hm2);平作冬油菜的适播密度为15万株/hm2(产量为3252.3kg/hm2)。(3)正常播期夏玉米收获后可采用垄沟集雨覆膜的方式复播冬油菜,可保证晚播冬油菜安全越冬,提高冬油菜产量。播期推迟,限制了冬油菜苗期的干物质积累,使成熟期的单株分枝数和角果数减少,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下降。覆膜显着提高了冬油菜越冬后返青期的土壤含水量,并且随着播期的推迟,覆膜冬油菜越冬后的土壤含水量显着增加。较高的土壤水分含量保证了冬油菜越冬后的快速增长,降低了播期推迟所带来的产量损失。播期由B1(9月22日)推迟为B3(10月12日)时,P1(平作)越冬率仅为30%,产量下降了66.9%,而P2(垄沟集雨覆膜)可以安全越冬,产量下降了28.05%。(4)冬油菜-夏玉米轮作模式下,覆膜夏玉米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要优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并且适宜种植密度也相应提高。种植密度的增加,限制了夏玉米个体的生长,使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降低,耗水量增加;灌浆期的茎粗和单株叶面积下降,但株高、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地上干物质量增加;成熟期的行粒数、穗长、穗粗和百粒重下降。播期提前,夏玉米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和灌浆期日均温增加,灌浆期延长,同一密度处理下的百粒重显着增加。B1(5月28日播)夏玉米在10万株/hm2时获得最高产量,为12522.5 kg/hm2;B2(6月15日播)夏玉米在7.5万株/hm2时获得最高产量,为11492.0 kg/hm2。(5)基于垄沟集雨覆膜栽培的轮作冬油菜-夏玉米,土壤水热状况得到改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显着提高。本研究认为,在关中地区于9月下旬采用垄沟集雨覆膜的方式播种冬油菜,冬油菜可于5月下旬收获,后采用垄沟集雨覆膜的方式播种夏玉米,夏玉米可于9月中下旬收获。冬油菜和夏玉米密度均控制在10万株/hm2,可获得最高产量。
程前[6](2021)在《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密植高产的首要条件是适宜种植密度和理想株型品种的配置,玉米的耐密性与株型密切相关,密度过大会导致单株玉米生长受抑,光合生产能力下降,最终造成群体减产。探究种植密度与不同株型品种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互作效应,可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和品种株型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选用春玉米品种京科968(968、常规株型)和京科Y968(Y968、改良株型)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D1、D2和D3分别为60000、75000和90000株/hm2),分析不同密度下两种株型春玉米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揭示了密植条件下株型改变对春玉米冠层光合性能及根-冠协调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密度下改良株型与常规株型间株高和穗位高无显着差异。两种株型春玉米茎粗与密度均呈负相关,Y968的茎粗均大于968;两种株型玉米主根条数、根干物重和根冠比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Y968的根条数、根干重和根冠比在各密度均大于968,分别增加6.9%、7.4%和15.6%。2.密度与两种株型春玉米单株叶面积呈反比,与群体叶面积指数呈正比。随着种植密度增大,Y968和968的单株叶面积均减小,968减小的幅度较大;群体叶面积指数均增大,且Y968增大幅度较大。两种株型春玉米随种植密度增大光合有效辐射均递减,其中Y968下降幅度较小,且密度越大,两种株型春玉米间光合有效辐射差异越大。两种株型春玉米在低密度情况下SPAD无显着差异,随种植密度增大,Y968穗位叶SPAD下降幅度较小,968穗位叶SPAD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低密度情况下,两种株型春玉米净光合速率随生育期推进均递减,968降幅大于Y968;高密度情况下,两种株型春玉米净光合速率之间差异显着增大。3.随种植密度增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递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递增。两年数据表明,与968相比,Y968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D1密度无显着差异,在D2和D3密度分别提高4.3%和10.9%。Y968穗长、穗粗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且降幅小于968。两种株型春玉米的产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Y968在各密度下的产量均大于968,高密度情况,Y968较968增产达10.1%。4.综合分析不同密度下两种株型春玉米的植株形态、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改良株型玉米在高密度条件下比常规株型玉米易于形成较小的茎叶夹角,从而增大光能截获量,促进群体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及光合性能提高。此外,合理的根系形态有利于根冠协调,有效提高了群体光合生产效率和保持稳定物质生产能力,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冯露[7](2021)在《集约化奶牛养殖场沼液还田氮磷高效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高效利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氮磷养分是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本文以某公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沼液储存-施用过程中的氮磷养分变化,结合土柱淋溶和盆栽实验,确定沼液养分高效利用的施用方法和施用量,分析沼液田间施用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确定氮磷养分高效利用的调控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沼液储存-施用过程中沼液养分变化沼液储存半年后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COD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总磷下降幅度最大,达90.64%,硝态氮下降幅度最小,为26.84%;沼液储存6个月后不同深度养分差异明显,总氮含量和p H值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而硝态氮和COD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氨氮和总磷含量上、下层较高,中间层较低;沼液从储存池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不同施用位置沼液各指标变异系数介于0.48%-67.13%之间,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储存时间和储存深度。(2)沼液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对下渗液的影响沼液连续施用多次和增加单次沼液施用量,均会增加下渗液总磷、总氮、硝态氮、氨氮含量,当单次沼液施用量为理论施肥量时,下渗液养分含量增加速度较慢,淋溶次数和单次沼液施用量增加会使养分渗出速度加快。为避免沼液施用下渗液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施用中应当注意减少沼液连续施用次数和单次沼液施用量,控制在合理施肥量内。(3)沼液施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青贮玉米施氮肥量在80%理论需氮量即可获得较高产量,追肥可以增加青贮玉米产量、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累积量、速效磷和全磷的利用率,使用追肥和适当提高理论施肥量可以获得更高产量。在满足理论施肥量的前提下,沼液替代化肥比例为60%~70%时青贮玉米的产量最高,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在60%~70%时土壤速效磷含量较大,土壤碱解氮在70%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处理下含量最高,土壤全磷、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在80%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处理下含量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在100%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处理时最大,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在60%~80%范围内可以取得较好的青贮玉米产量,同时增加土壤养分。(4)沼液田间施用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奶牛养殖场沼液田间施用2年后,土壤p H值整体变化范围不大,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全钾含量减少,土壤中Ni、Zn、Mn、Fe、Cu含量增加,Pb含量无明显变化。按照该区域目前的沼液施用方式,土壤氮磷养分增加、钾含量减少,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但均未超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沼液当前的施用量可以满足青贮作物氮磷需求,同时能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但钾肥的施用不足,建议保持定期监测避免沼液施用量过大,及时调整沼液用量和适当补充钾肥。
潘利文,朱暖暖,杨豫龙,刘天学[8](2021)在《适宜机械化玉米-大豆间作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机械化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的生产效益,为优化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设置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M)、玉米大豆行比2∶4间作(2/4I)和玉米大豆行比4∶4间作(4/4I)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4I和4/4I模式均具有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24和1.15;与单作相比,间作成本降低、产值增加、经济效益显着提高;间作还降低了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综合比较两种间作模式的产量和效益,2/4I模式优势优于4/4I。
杨建波,黄冬霞,凌健珍,刘芸渟,吴秋云,陈华[9](2021)在《新鲜玉米秸秆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究新鲜玉米秸秆在南方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单薯质量、商品薯数量比率、薯长径和长短径比有显着影响,其中单薯质量和薯长径对鲜薯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通径系数分别达到258.5和88.7。黑膜下覆盖3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和商品薯数量比率分别可达82.95 mm、1.62、0.153 kg、20 528 kg·hm-2和42.0%,黑膜下覆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分别可达82.91 mm、1.62、0.157 kg、19 369 kg·hm-2和41.5%,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则分别为82.36 mm、1.60、0.146 kg、15 102 kg·hm-2和32.5%。与膜下覆土栽培处理相比,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无显着差异,仅商品薯数量比率显着降低,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鲜薯产量、商品薯数量比率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显着降低。可见,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表现与常规覆土栽培无明显差异,通过机械化进行膜下覆盖3~6 cm厚新鲜粉碎玉米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可实现冬种马铃薯的高效生产。
张桓语[10](2021)在《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玉米沈农T100为材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密度(D1:6万株/hm2、D2:6.75万株/hm2、D3:7.5万株/hm2、D4:8.25万株/hm2)和肥料(F1:750kg/hm2)、F2:900kg/hm2、F3:600kg/hm2)。通过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光合指标及产量的测定,研究了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究沈农T100最适的密度和施肥量,为沈农T100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沈农T100最适肥密组合为施肥750kg/hm2+6.75~7.5万株/hm2。增密对沈农T100穗粒数、百粒重和干物质重呈降低趋势。增肥对沈农T100穗粒数、百粒重和干物质重呈增加趋势。2.密度为6~7.5万株/hm2时沈农T100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此外密度为6万株/hm2时茎粗、茎秆强度及抗倒伏能力优于其他密度处理。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和茎秆强度降低,倒伏率呈增加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穗位高和倒伏率均呈增加趋势,且增肥条件下沈农T100对密度的敏感程度更高。3.沈农T100在密度为6万株/hm2时有较高水平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密度为6.75~7.5万株/hm2时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较低的中下层透光率。增密对沈农T100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群体冠层透光率呈现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增肥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现增加趋势,而胞间CO2呈现降低趋势。
二、玉米单株种植及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单株种植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生育期 |
1.4.2 农艺性状 |
1.4.3 产量 |
1.4.4 口感评价 |
1.4.5 综合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在广西的生育期及农艺性状表现 |
2.2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及口感表现 |
2.3 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4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 |
2.4.1 主成分分析 |
2.4.2 综合评价 |
2.5 效益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不同镉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来源 |
1.1.1 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 |
1.1.2 农田土壤镉污染来源 |
1.2 农田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
1.2.1 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2 镉对农田作物的影响 |
1.3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
1.3.1 低积累品种筛选 |
1.3.2 农艺调控措施 |
1.3.3 钝化修复措施 |
1.3.4 生物修复措施 |
1.3.5 联合修复技术 |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镉污染现状调查及区域划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样品采集和制备 |
2.1.3 样品分析 |
2.1.4 农田镉污染程度划分依据 |
2.2 研究区点位结果与分析 |
2.3 研究区镉污染程度划分结果 |
第3章 轻中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研究 |
3.1 原位钝化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
3.1.1 引言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2 农艺调控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
3.2.1 引言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讨论 |
3.3 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
3.3.1 引言 |
3.3.2 材料与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讨论 |
3.4 联合修复对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研究 |
3.4.1 引言 |
3.4.2 材料与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4.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度镉污染农田修复研究 |
4.1 玉米和高粱镉积累品种筛选 |
4.1.1 引言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讨论 |
4.2 植物修复对重度镉污染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
4.2.1 引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间套作模式的发展 |
1.2.2 种植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
1.2.3 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研究 |
1.2.4 密度对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最佳密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2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
2.4.3 不同种植密度土地当量比(LER)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薯/玉/豆”的多熟复合种植模式构建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设计 |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分析 |
3.4.2 不同种植模式成本、产值及经济效益分析 |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投比分析 |
3.4.4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种植模式示范验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材料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示范点 |
4.4.2 恩施州三岔乡三元村示范点 |
4.5 结论 |
第5章 讨论 |
5.1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LER的影响 |
5.2 种植模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 种植模式资源利用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垄沟集雨模式的轮作冬油菜-夏玉米适播期及适播密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垄沟集雨覆膜种植对土壤水热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种植密度改变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播期改变对冬油菜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5.1 密度改变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 |
1.5.2 播期改变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 |
1.5.3 2 种轮作模式下夏玉米最适播种密度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油菜试验设计 |
2.2.2 夏玉米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环境相关指标则定 |
2.3.2 作物相关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 |
3.1 土壤环境 |
3.1.1 土壤水分 |
3.1.2 土壤温度 |
3.2 作物指标 |
3.2.1 冬油菜生长特征 |
3.2.2 叶绿素 |
3.2.3 根系特征 |
3.3 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 |
4.1 土壤环境 |
4.1.1 土壤水分 |
4.1.2 土壤温度 |
4.2 作物指标 |
4.2.1 生长特征 |
4.2.2 叶绿素 |
4.3 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播期和密度对垄沟集雨覆膜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5.1 生长环境 |
5.1.1 气象因子 |
5.1.2 土壤水分 |
5.1.3 土壤温度 |
5.2 作物指标 |
5.2.1 灌浆期生长特征 |
5.2.2 根系特征 |
5.2.3 产量、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基础地力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株高、茎粗和穗位高 |
2.3.2 主根条数 |
2.3.3 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
2.3.4 叶绿素相对含量 |
2.3.5 净光合速率P_n |
2.3.6 干物质 |
2.3.7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4 指标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的影响 |
3.1.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3.1.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LAI的影响 |
3.1.4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茎叶夹角的影响 |
3.1.5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3.2.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光能截获量的影响 |
3.2.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SPAD值的影响 |
3.2.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4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穗位叶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2.5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6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3.2.7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干物质与产量的影响 |
3.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吐丝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
4.1.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集约化奶牛养殖场沼液还田氮磷高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禽畜养殖场粪尿污染与利用状况 |
1.2.2 沼液还田现状研究 |
1.2.3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 |
1.2.4 综合养分管理国内外发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案 |
2.3.1 沼液氮磷养分变化特征分析 |
2.3.2 土柱淋溶试验方案设计 |
2.3.3 沼液施用盆栽实验方案设计 |
2.3.4 沼液田间施用土壤采样 |
2.4 采样及分析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沼液储存-施用过程中养分变化分析 |
3.1 不同储存条件及深度沼液基本理化性质及差异 |
3.1.1 不同储存条件沼液基本理化性质及差异 |
3.1.2 不同储存深度沼液基本理化性质及差异 |
3.2 田间施用沼液基本理化性质及差异 |
3.2.1 p H、COD、总磷 |
3.2.2 总氮、氨氮、硝态氮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沼液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对下渗液的影响 |
4.1 沼液施用量对下渗液的影响 |
4.1.1 沼液施用量对下渗液p H、总磷的影响 |
4.1.2 沼液施用量对下渗液总氮、氨氮、硝态氮的影响 |
4.2 沼液施用频次对下渗液的影响 |
4.2.1 沼液施用频次对下渗液p H、总磷的影响 |
4.2.2 沼液施用频次对下渗液总氮、氨氮、硝态氮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沼液施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施氮总量对玉米植株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1 不同施氮总量对玉米植株生理性状的影响 |
5.1.2 不同施氮总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 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
5.2.1 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对生长期玉米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
5.2.2 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对玉米植株生理性状的影响 |
5.3 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1 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对生长期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2 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对收获后土壤养分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沼液田间施用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 |
6.1 田间沼液施用对土壤养分影响 |
6.1.1 田间沼液施用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
6.1.2 田间沼液施用对土壤p H、有机碳的影响 |
6.2 田间沼液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适宜机械化玉米-大豆间作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1.3.2 土地当量比计算 |
1.3.3 经济效益计算 |
1.3.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大豆间作对产量的影响 |
2.1.1 玉米和大豆产量 |
2.1.2 玉米和大豆单株产量 |
2.1.3 产量构成因子 |
2.2 玉米-大豆间作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2.3.1 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影响 |
2.3.2 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玉米-大豆间作对产量的影响 |
3.2 玉米-大豆间作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 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CO2、N2O排放量的影响 |
(9)新鲜玉米秸秆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指标测定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盖栽培处理对马铃薯形状的影响 |
2.2 不同覆盖栽培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覆盖栽培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
2.4 不同覆盖栽培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10)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密度与施肥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密度与施肥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1.2.3 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因素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株高和穗位高 |
2.3.2 茎粗和茎秆强度 |
2.3.3 倒伏率 |
2.3.4 叶面积指数 |
2.3.5 冠层透光率 |
2.3.6 叶绿素相对含量 |
2.3.7 光合指标 |
2.3.8 干物质积累量 |
2.3.9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的影响 |
3.1.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穗部性状影响 |
3.1.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干物质重的影响 |
3.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株高的影响 |
3.2.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穗位高的影响 |
3.2.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茎粗的影响 |
3.2.4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茎秆强度的影响 |
3.2.5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倒伏率的影响 |
3.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光合指标的影响 |
3.3.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3.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3.3.4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光合参数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2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3 密度与施肥量对沈农T100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玉米单株种植及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J]. 汤复跃,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陈渊. 大豆科学, 2022
- [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不同镉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安全利用研究[D]. 苏金成. 扬州大学, 2021
- [4]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D]. 金晶. 湖北大学, 2021
- [5]基于垄沟集雨模式的轮作冬油菜-夏玉米适播期及适播密度研究[D]. 李鹏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程前. 扬州大学, 2021
- [7]集约化奶牛养殖场沼液还田氮磷高效利用研究[D]. 冯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适宜机械化玉米-大豆间作生产模式研究[J]. 潘利文,朱暖暖,杨豫龙,刘天学. 玉米科学, 2021(01)
- [9]新鲜玉米秸秆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杨建波,黄冬霞,凌健珍,刘芸渟,吴秋云,陈华. 中国瓜菜, 2021(02)
- [10]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沈农T10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张桓语.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