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下进口配额机电产品有关事项的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程建[1](2014)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视阈下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对非投资,在学界是一个比较新的、未曾深入涉及的领域,也是一个有着巨大实践意义的命题。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同时,非洲人民也要实现非洲梦,本文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对非投资,并寻找中国梦和非洲梦的结合点,以求共同梦想的实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经济全球化思想。从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均作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核心范畴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价值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中,毛泽东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绘制了行动蓝图,江泽民全面实施战略,胡锦涛深化思想内涵,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及框架。目前,中国的投资模式在非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并不十分完美。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中国的对非投资是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国对非的资本输出是不是“新殖民主义”?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实施对非投资战略。对非投资属于中非经贸合作,在本质上应该属于“南南合作”的范畴,不单纯是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的关系,更不是什么“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的一种双边关系。中非合作始终秉承政治上独立自主、在经济上共同发展的原则,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外延和深化。中国对非投资的根本动因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符合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双方的经济发展需求,既有利于中国开拓海外市场、缓解资源能源短缺,也有利于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中国的对非投资一贯坚持不干涉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不排他原则,且具有一定的结构特性。据数据统计,在中国的对非投资中,制造业、金融业和建筑业占到60%以上,与能源和资源相关的产业只有30%,这说明我们的绝大多数投资集中在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显着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这些数据说明,相对于西方国家,我们实施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西方的“新殖民主义”截然不同。勿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对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利用和充分发展。本文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揭示了历史和当代的全球化问题,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判断中非合作的机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还从考察非洲复兴的历程与机遇以及中国对非战略合作的转变入手,从中分析和归纳出中国政府对非投资新举措的必然性,从而得出中非合作存在广泛、全面的互补性,中非合作处于最佳战略合作期的结论。中非之间悠久的合作历史、长期友好的伙伴关系、政治上的互信和互助、经济上的互补和依赖、文化上的沟通和融合、发展上的相似和契合等等,都为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非合作、特别是中国对非投资,提供了无可估量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性,这在中非投资方面的负面作用随着合作的深入不断显现。中非投资合作发展迅猛,但并不代表尽善尽美,快速并不代表“健康”和“可持续”。首先,在国际上我们面临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其次,在非洲我们还面临着政治多变、经济落后和文化冲突上的挑战;第三,我们自身也面临着缺乏宏观指导、监管服务体系滞后、投资主体能力较差和企业社会责任薄弱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资本逻辑的理论上,在全球化思想对国际竞争势力博弈的启示上,在对学习和吸收外国经验的意义上,以及在实现中国梦与非洲梦的紧密相连上,都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实务操作层面,在对非投资的政策建设和机制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对非投资飞速发展,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挑战,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要面对的客观现实,需要我们科学、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我们于混沌中认识机会、于冲突中解决问题。
拉海·法拉(RAHAL Farah)[2](2014)在《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新形势下,非洲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非洲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非洲拥有雄厚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都为未来非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除此之外,非洲作为世界商品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世界资本的投资场所,其战略地位也日显重要。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和平与发展已渐成主流,政治局势总体上趋向相对稳定的态势,这些都为中非之间政治与经贸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所以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和非洲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非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对双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非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非洲大陆不仅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资源和能源、而且为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当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尤其是在应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快速崛起时,非洲友好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力量。21世纪中非关系能否更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不仅如此,还会直接影响非洲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发展以及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因此,进一步研究中非关系的发展前景,并且提出有效的战略对策,除此之外,全面研究中非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对中非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大问题:非洲国家将如何充分利用中非合作带来的机遇来削弱贫困,促进发展;非洲国家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双边合作以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欧美对非洲的贸易战略与中非贸易战略相比是否略胜一筹;中非贸易战略和欧美对非洲的贸易战略有哪些不同之处。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对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的相关文献做了详细的综述,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了中非经贸关系的理论基础并做出了评价。第三章概述了在各历史阶段中中非经贸关系经历的变化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相关因素,并且探讨了欧美对中非贸易的反应,以及如何确保中非贸易优势,此外,本章还通过对北非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绩效。第五章提出了中非经贸关系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非经贸往来对非洲乃至欧美的影响。第六章提出了促进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对策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徐雅雯[3](2012)在《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合作组织经过10年的发展,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较成立之初有了很大地提升,有效地推进了上合组织区域一体化进程。这10年来,成员国之间推进了海关、质检、金融、交通运输、投资促进等方面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也加强了在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同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不断扩大,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系统研究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与投资便利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这个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系统研究上海合作组织10年来贸易与投资便利化进程取得的成就,梳理存在的问题,理清未来的工作重点,有助于下一阶段提升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激活区域经济活力,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国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相关问题,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其次,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推进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合作机制也是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新探索。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既有中俄这样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国,也有综合实力弱下的中亚小国,这些国家不仅经济实力差距悬殊,各国国家内部发展也不平衡,而且又都是新兴与发展中的经济体。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区域内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目标,不能照搬欧盟、北美的模式,需要各成员国探索地区合作的新模式。本选题尝试研究在区域内构建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机制,发挥大国与小国互动协作,提高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的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得益于本区域内不断推进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成效,以及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所进行的务实合作。因此,上合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直接关系到上合组织成员国2015年能否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202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但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依然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大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力度,改善区域贸易投资环境,仍是今后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的重点。这就需要上海合作组织各国通过削减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制等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继续加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国际运输通道体系建设,简化海外人员进出国境手续,提高本国政府工作效率,积极鼓励外资进入并保障外资的合法权益来创造一个政局稳定的投资环境。中方要加大投入,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推动合作领域的扩大。只有通过不断加深的经济合作才能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进而实现上海合作组织的自由贸易区目标。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只有加强成员国间的合作,才能切实解决各国自身存在的问题。除了要加强能源方面的对话和合作外,还要加强在高科技通信领域内创新型的合作项目,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国际型的物流中心,构建区域金融合作体系,为多边合作提供金融支持。未来,上海合作组织便利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促进金融合作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进程。本文采取总论与分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揭示了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发展进程及未来前景。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交易成本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只有清楚把握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总体状况和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法律框架与机制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两个便利化的深入发展。本文着眼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建设与发展,分别研究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便利化基础、障碍和发展前景,研究投资便利化成绩、问题及各国为促进投资便利化所开展的务实合作。最后,既提出上海合作组织便利化水平提升的总体规划,也提出我国促进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上海合作组织10年来贸易与投资便利化进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上海合作组织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如何有效地发挥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便利化建设中的策略,从而更快地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提出问题,认为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上海合作组织开展经济合作的首要任务,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同时,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等。第三章主要介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通过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成果和问题,得出结论认为,当前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依然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便利化建设,才能扩大贸易和提高区域生产能力,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区域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第四章重点阐述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法律基础与机制化建设。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区域组织法律制度建设的过程。为此,深入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法律基础与机制化建设,为本文搭建总的制度框架和机制平台。第五章着重于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便利化进程分析。利用定量方法,系统研究区域贸易便利化已取的成就和存在的制约因素,评价区域贸易便利化的绩效,并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挑战与前景。第六章则侧重上海合作组织投资便利化发展状况分析。定量分析区域投资便利化的水平,分析了各国为提升企业投资环境所实行的政策改革以及各国为此所开展的多边或双边性的务实合作。第七章主要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是融贸易与投资为一体的经贸合作平台。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加速区域内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的重要平台。为此,本章重点分析上合组织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条件和发展路径。第八章论述了中国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措施。本部分详细勾勒出如何以中国为主导,采取恰当的措施,实现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共同发展。第九章给出本文的结论。本部分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上海合作组织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规划。未来,上海合作组织便利化建设,应着力于完善制度化建设,加强金融合作可持续发展,并同时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本文的研究方法为:第一,历史演进的、动态的研究方法。本文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总结和归纳上海合作组织近10年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历程,研究其中发展变化的规律,最后前瞻性的分析了上合组织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建设的条件和发展路径。第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与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阐述,定性研究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时还充分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来描述和说明有关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明确阐释所研究现象的内在规律,尤其是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测量上海合作组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便利化水平。第三,制度分析的方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提升,必将涉及到这些国家多方面的制度变革。因此,本文应用制度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效应以及路径选择,得出便利化措施的效果与各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次序有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前景分析上具有前瞻性,不仅在政策取向上提出创新性思路,而且对未来上海合作组织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做了有根据的规划。第二,不仅使用定性方法进行,而且还通过定量分析法测量上海合作组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弥补了国内研究的不足。第三,系统总结了上海合作组织10年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经验与问题,提出了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制度化建设的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由于个别国家,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数据可得性差,所以本文在论述时难以涵盖该国数据,计算、分析及政策建议的给出均因此而受到一定的限制限制。第二,由于作者本人学识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对于上合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研究可能有不全面和欠缺之处。
刘美武[4](2011)在《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实证分析联合国机制、国际金融机制、经合组织等三大国际减贫机制对非洲援助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援助为何无法实现国际机制的减贫目标。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对非洲贫穷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方发展援助,但非洲仍然无法按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国际减贫机制的重叠结构导致非洲无法实现减贫目标。为了论证文章的研究结论,首先建立了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机制是社会有序生活的运行方式,其主要结构包含主体、本体、客体三个部分,机制的功能集中体现为社会治理。本文先把机制的分析层面上升到国际关系领域,论证了国际机制的主体、客体、本体分别是国际行为体、问题领域、国际治理。接着,本文建构了重叠国际机制理论,从问题领域的重叠、行为体重叠、治理重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国际机制的重叠结构降低了机制的效能,必须重构国际机制的重叠结构。其次,建立了研究的实证基础。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梳理出了非洲减贫的三类国际机制:联合国机制、国际金融机制、双边援助机制。在此基础上,从问题领域、行为体、治理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这三类国际机制及其次级机制,系统发掘了这些国际机制对非洲减贫的援助事实,详细分析了国际机制的对非援助的效果,指出了援助效果与减贫目标存在差距。再次,本文将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以上三类国际机制在问题领域、行为体、治理等三方面的重叠情况,指出这三类国际机制在“贫穷的认定标准”、“身份与角色”、“减贫手段”等存在冲突与矛盾,影响了援助的有效性,导致国际机制无法实现减贫目标。接着,本文提出了治理重叠国际减贫机制的解决方案。由于重叠减贫机制影响援助有效性,“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重叠结构危害减贫机制的效能。在分析了产生重叠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从“厘定贫穷标准”、“协调援助工具和援助机构”、“统一决策机制”等方面重构国际减贫机制的重叠结构,发挥各种国际机制的减贫效能,促进千年发展目标按期实现。最后,本文从服务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层面深化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国对非援助日益广泛,引起了国内外密切关注。为此,本文提出一要在问题领域把最不发达国家认定标准确定为贫穷的标准,二要在援助行为体方面构建规范的援非体系,三要在援助本体方面不断丰富援助形式,实物援助与经验传播并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援非机制,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减贫目标。
石峡[5](2009)在《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及前景》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鼓励我国边境地区积极发展与我国毗邻国家间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国家近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扶持、鼓励边境贸易和边境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富民强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
余健[6](2007)在《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产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外贸公司客户群体丧失,业务量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贸公司能在国际招标中频频中标,不但能减少由于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给外贸公司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能反映出外贸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和优势,给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国内关于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策略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对其研究对于外贸公司提高中标率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湖南国发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从操作层面上研究其如何提高机电产品国际投标中标率的问题。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国际投标和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认为湖南国发公司有必要加强机电产品的国际投标研究。其次,通过对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现状的考察,发现了公司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湖南国发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投标的理论,构建了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的策略,并提出了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策略的具体实施建议。
李相熔[7](2007)在《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韩国、加拿大三国无论是在自然资源、文化、外交,还是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若干共同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表现在:(1)在文化方面,三国都比较崇尚和平,并倾向于采取温和政策来解决国内外各种社会问题。(2)虽然三国明显属于外向型经济,但对外经济贸易的依赖度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比较大。(3)虽然经济上都对外资有所戒备,但外资在金融领域和工业领域对三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影响都比较大。(4)三个国家的经济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不同之处表现在:(1)中国和韩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属于“东方威权主义”类型,而加拿大则属于相当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2)三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差异迥然,例如中国和韩国的人均自然资源非常贫乏,而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则极为丰富,地大物博且人口稀少。(3)三个国家的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去甚远。中国属于过渡型经济,或者说处于“转轨期”;韩国也正处于产业升级的特殊时期,东南亚金融风暴后,韩国的经济贸易体制的更新换代进展神速,相反加拿大经济不存在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尽管NAFTA对于贸易体制有很大的冲击,且没有类似于中韩的历史包袱。经济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决定了三国长时期内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值得有关人士更多地发掘和实现三国“合作竞争”的巨大潜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及全球化,21世纪的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各方面的交流。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加拿大、韩国三国之间的交流及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刘超杰[8](2006)在《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围绕国际政治中的制裁进行研究,重点是从理论上研究制裁和分析总结中国反制裁的措施与经验。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正文分七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找出论文研究的思路:首先从理论上研究制裁,其次用案例论证,最后重点放在中国反制裁研究上。第一章主要说明和论述与论文有关的两个主要问题。重点说明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是国际政治中的制裁;对比说明世界经济中的制裁,以区别它和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的不同;分别阐述国际政治中制裁与世界经济中制裁两个不同概念的特征。简单叙述中外古代的制裁,以期使论文在时间上有一个连贯性。第二章主要辨析和论述制裁的诸多内容。重点从理论上研究政治制裁、外交制裁、经济制裁、文化制裁、军事制裁和法律制裁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实践上阐述,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制裁目的不同、被制裁国不同等,如何实施这些制裁。第三章重点探讨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试图论证每个指标在评价效果上的作用及宏观把握指标体系对评价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的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重点研究制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制裁对制裁国与被制裁国及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依据理论和现实,论证制裁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专门分析联合国的制裁。重点研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制裁,在制止战争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恢复民主政体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六章专门讨论美国的制裁。重点研究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为了维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和称霸世界,对与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家进行的制裁;分析美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如何拿起制裁大棒恃强凌弱的。第七章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用浓重的笔墨分析和研究两大阵营对峙期间美国等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和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等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对两大阵营对峙期间的制裁,重点分析美国等国对中国制裁的过程及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对中国制裁变化的原因;探讨在对中国的制裁过程中,美国与其盟国既合作又斗争的深刻原因;重点研究面对长达20多年的制裁,中国如何采取措施打破孤立和制裁的。对北京政治风波后的制裁,重点研究美
马丹[9](2006)在《中美对外贸易体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100多年来,美国长期处于世界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强国地位,并且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功能完备、反应快捷的对外贸易体制。国家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化以及贸易主体(对外贸易企业)通过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而确立竞争优势的不懈努力是美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特征;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过去20多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对外贸易管理的单一化和集中化以及对外贸易企业的结构多元化是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特征;总之,中美两国分别实行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外贸易体制。随着中美两国之间对外贸易交往的不断发展,各种与贸易相关的问题频繁发生,这不仅对中美两国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可能对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甚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同时也有着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博士论文以《中美对外贸易体制比较研究》为题,共分五章。第一章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简要分析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和特征;第二章则结合现有主要国际贸易理论对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进行简要比较和分析;第三章则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相关职权配置进行完整地介绍和比较,并结合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特征,对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则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面回顾,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特别是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法)的差异和主要特征;第五章则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回顾,研究比较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竞争优势的确立对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沙伦赛[10](2005)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老挝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关联》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也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能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快速发展,这不仅符合东盟各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并有利于维护东亚地区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繁荣。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可以说建立进程已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在2002年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早期收获类产品的降税计划就已从2004年起开始执行。除此之外,双方还共同签署了《原产地规则》、《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等法律文件,并共同制定了一些规则和制度。这将为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在今年7月全面正式启动降税进程扫除了障碍。本论文根据中国与东盟双方所共同签署的一些法律文件和共同制定的相关规则和制度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此外将通过介绍老挝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关联,对缩小老挝与其他东盟发达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实现自由贸易区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深入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到底怎样建立和建立什么样的自由贸易区问题,这部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关于怎样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其实就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哪些法律依据问题,通常自由贸易协定是以关贸总协定第24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向世贸组织通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同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法律依据,第一是根据关贸总协定第24条及其谅解的规定,第二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关于经济一体化的规定。此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可以根据“授权条款”和关贸总协定第四部分关于“贸易与发展”的规定。关于建立什么样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其实就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参照和借鉴哪一种模式和制度、应制定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应怎样制定和完善等问题。根据《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制定关税减让规则、原产地规则、争端解
二、关于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下进口配额机电产品有关事项的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下进口配额机电产品有关事项的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视阈下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
1.1.2 “中国梦”与“非洲梦”是相通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重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科学抽象法 |
1.4.2 矛盾分析法 |
1.4.3 理论联系实际 |
1.4.4 历史分析方法 |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沿革 |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
2.2.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2.2.2 资本 |
2.2.3 国际分工 |
2.2.4 世界市场 |
2.2.5 国际价值 |
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
2.3.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沿革 |
2.3.2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在中非合作方面的实践化 |
2.3.3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在中非合作方面的当代问题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发展 |
3.1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
3.1.1 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阶段 |
3.1.2 中国对非援助的特点 |
3.1.3 中国对非援助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
3.2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历程 |
3.2.1 对非洲投资的探索起步阶段 |
3.2.2 对非投资的稳步推进阶段 |
3.2.3 对非投资的快速多元发展阶段 |
3.3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现状 |
3.3.1 投资规模 |
3.3.2 投资区域 |
3.3.3 投资领域 |
3.3.4 投资主体 |
3.3.5 投资模式 |
3.4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动因 |
3.4.1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动因 |
4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机遇 |
4.1 非洲的复兴 |
4.1.1 非洲复兴历程 |
4.1.2 非洲复兴的机遇 |
4.2 中国对非战略合作转变 |
4.2.1 中非战略合作背景 |
4.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非新战略 |
4.3 中国政府对非投资的新举措 |
4.3.1 建立中非合作的常态机制 |
4.3.2 中国政府更加重视非洲经济特性 |
4.3.3 中国政府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
4.3.4 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中非合作各领域相对均衡、协调发展 |
4.3.5 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中非合作体系与国际体系之间的联系 |
4.4 中非广泛、全面的互补性 |
4.4.1 中国资源短缺现状需要非洲补充 |
4.4.2 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带给中非合作的机会 |
4.4.3 非洲边缘化给中国带来的机会 |
4.4.4 非洲巨大的市场容量 |
4.4.5 中非双方都有扩大和深化合作的需求和愿望 |
4.5 中非合作最佳战略机遇期 |
4.5.1 中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移的高潮期 |
4.5.2 中国技术和资本输出需求旺盛 |
4.5.3 中国正处于国民精神的上升期 |
4.5.4 世界其他经济体非洲战略机遇的丧失 |
5 中国对非投资面临的挑战 |
5.1 国际社会的挑战 |
5.1.1 挑战与质疑 |
5.1.2 驳斥及证明 |
5.2 非洲因素 |
5.2.1 非洲政治因素 |
5.2.2 非洲经济因素 |
5.2.3 非洲文化和法律因素 |
5.3 中国因素 |
5.3.1 中国对非投资宏观上缺乏规划和指导 |
5.3.2 中国对非投资监管和服务体系滞后 |
5.3.3 中国对非投资主体管理、技术能力差 |
5.3.4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
5.3.5 中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
5.3.6 中国企业忽视当地劳工法规 |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向非洲投资的当代意义 |
6.1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向非洲投资的理论意义 |
6.1.1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理论 |
6.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与国际竞争势力的博弈 |
6.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
6.1.4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6.2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向非洲投资的实践意义 |
6.2.1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的政策及机制建设现状 |
6.2.2 中国对非投资的政策性建议 |
6.2.3 中国对非投资的机制建设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中非经贸关系发展驱动力的研究 |
1.2.2 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对非洲的影响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发展中非经贸关系的理论依据 |
2.1 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分类及其特征 |
2.1.1 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 |
2.1.2 国际经济合作的分类 |
2.1.3 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 |
2.2 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依据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 |
2.3.1 南南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
2.3.2 南南合作的现实性 |
2.3.3 南南合作的基本目标 |
2.3.4 南南合作的主要领域和组织机构 |
2.3.5 南南合作的前景 |
第3章 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
3.1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 |
3.1.1 1956年至1977年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 |
3.1.2 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 |
3.1.3 21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 |
3.2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
3.2.1 双方贸易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
3.2.2 中非经济合作方式与领域进一步扩展 |
3.2.3 中非合作制度化、经常化 |
3.2.4 明确中非合作战略目标 |
第4章 中非经贸关系的主要领域分析 |
4.1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起源和形式 |
4.1.1 概述 |
4.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历史观 |
4.1.3 中国援助的类型 |
4.1.4 援助政策在中国的制定 |
4.2 中国投资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
4.2.1 中国对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 |
4.2.2 中国与其它国家在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相似点和不同点 |
4.3 主要国家在非洲的竞争战略 |
4.3.1 中非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 |
4.3.2 中国与非洲的全球贸易 |
4.3.3 中非贸易发展趋势 |
4.3.4 中国在非的制造业与工业化进程 |
4.3.5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北非为例 |
4.3.6 欧洲国家在非洲的贸易战略 |
4.3.7 美国在非洲的贸易战略 |
4.3.8 欧盟与美国在非洲的的贸易战略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展中非经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
5.1 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产生的影响 |
5.1.1 中非洲经贸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
5.1.2 对非洲贸易条件的影响 |
5.1.3 对非洲个别行业的影响 |
5.1.4 中国对非洲的潜在影响 |
5.1.5 中国在非洲商品行业的增长的影响 |
5.1.6 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影响 |
5.2 中国对北非国家经济的影响 |
5.2.1 对方非洲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
5.2.2 对非洲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
5.2.3 对非洲电子及通信行业发展的影响 |
5.2.4 中国贸易竞争力对北非制造业的影响 |
5.2.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北非就业的影响 |
5.3 中国在非洲的经贸活动:对美国的影响 |
5.3.1 总体情况 |
5.3.2 美国在非洲的利益与政策 |
5.3.3 中国在非洲对美国的影响 |
5.3.4 给美国带来的契机 |
5.4 中国在非洲的经贸活动:对欧盟的影响 |
5.4.1 总体情况 |
5.4.2 欧盟和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冲突 |
5.5 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其它新兴大国对非洲的影响 |
第6章 进一步发展中非经贸关系的对策 |
6.1 概述 |
6.2 中非双方应采取的共同对策 |
6.2.1 扩大新兴工业市场准入与增加出口能力 |
6.2.2 创造就业机会与减少青年失业 |
6.2.3 优化管理与经济政策 |
6.2.4 推动中非合作论坛的实施 |
6.2.5 最大化中非合作利益 |
6.2.6 三角模式法 |
6.3 中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
6.3.1 促进非洲工业发展 |
6.3.2 提高非洲农业生产力 |
6.3.3 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
6.3.4 扩大对非洲投资的范围 |
6.3.5 加强对非洲区域一体化的支持 |
6.3.6 扩大对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覆盖面 |
6.4 非洲国家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
6.4.1 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 |
6.4.2 扩大出口加工产品 |
6.4.3 增加当地采掘工业的数量 |
6.4.4 工会组织者应该学习中文 |
6.4.5 加快最低工资立法和其它劳动立法 |
6.4.6 协调区域与大陆发展 |
6.4.7 提高工业中联盟领导和谈判者能力 |
6.4.8 大力发展生产力 |
6.4.9 用发展的眼光寻求对外直接投资 |
6.5 北部非洲国家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1.1 关税同盟理论 |
2.1.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1.3 共同市场理论和协议性分工理论 |
2.1.4 自由贸易协定相关理论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
2.3.2 西方自由贸易理论 |
3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 |
3.1 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就 |
3.1.1 成员国间货物贸易规模扩大,互补性日趋增强 |
3.1.2 成员国间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效显着 |
3.2 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与障碍因素 |
3.2.1 成员国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分歧制约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
3.2.2 成员国之间贸易投资不足制约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
3.2.3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合作开展 |
3.2.4 多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交叉并存削弱区域经济合作动力 |
3.2.5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
4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法律基础与机制化建设 |
4.1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法律基础建设与发展 |
4.1.1 制定贸易投资便利化法律文件的宪法性基础 |
4.1.2 有关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法制建设进程 |
4.2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机制化建设 |
4.2.1 机制化建设的组织架构 |
4.2.2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官方性机制化建设进程 |
4.2.3 半官方或非官方性的机制化建设 |
5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便利化进程分析 |
5.1 贸易便利化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 |
5.1.1 贸易便利化的有利条件 |
5.1.2 贸易便利化的制约因素 |
5.2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便利化比较及水平测算 |
5.2.1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便利化比较 |
5.2.2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 |
5.3 推进贸易便利化的现状及措施 |
5.3.1 成员国加强海关现代化建设及合作 |
5.3.2 区域内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
5.3.3 成员国促进标准一致化及合作 |
5.3.4 成员国强化金融领域合作 |
5.3.5 成员国推进电子商务领域合作 |
5.3.6 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建设 |
6 上海合作组织投资便利化发展状况分析 |
6.1 投资便利化的现实基础和投资障碍 |
6.1.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且领域深化拓展 |
6.1.2 投资便利化水平测量 |
6.1.3 上合组织各国投资便利化制约因素 |
6.2 成员国投资需求与吸引外资政策 |
6.2.1 成员国投资需求分析 |
6.2.2 成员国吸引外资政策 |
6.3 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合作 |
6.3.1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交通运输合作的重要意义 |
6.3.2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现状 |
6.3.3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交通运输合作中现存的问题 |
6.3.4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交通投资合作的方向 |
6.4 能源领域的投资合作 |
6.4.1 成员国之间能源合作成效显着 |
6.4.2 成员国间能源投资合作存在的问题 |
6.4.3 能源投资合作与发展 |
6.5 科技与环保领域的投资合作 |
6.5.1 信息和电信技术领域合作 |
6.5.2 环境保护领域的投资合作 |
6.6 农业领域的合作 |
6.6.1 农业领域投资合作的重要意义 |
6.6.2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的成果 |
6.6.3 农业领域投资合作存在的问题 |
6.6.4 农业领域合作的方向及举措 |
7 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建设 |
7.1 现代自由贸易区的含义及性质 |
7.2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
7.3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路径 |
8 中国推进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措施 |
8.1 加大中方投入,持续推动合作领域扩大 |
8.2 中方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力度 |
8.2.1 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 |
8.2.2 加快区域大通关建设 |
8.3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人民币区域内国际化进程 |
8.3.1 加强与区内金融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 |
8.3.2 加快区域能源金融合作进程 |
8.3.3 主动倡导建立区域制度化汇率协调合作机制 |
8.3.4 拓宽本币流出和回流渠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援助为何无法实现减贫目标 |
(一) 穷非洲 |
(二) 援助非洲 |
(三) 千年发展目标无法实现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观点:重构国际减贫机制的重叠结构,实现非洲千年发展目标 |
四、主要创新和突破 |
五、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国际机制与重叠国际机制 |
第一节 机制的哲学解读 |
一、机制是公共政治的运行方式 |
(一) 从主体来看,机制是由人创设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
(二) 从本体来看,机制是规范体系 |
(三) 从客体来看,机制的调整对象是人与人的交往关系 |
二、制度发生的路径 |
(一) 社会机制的来源 |
(二) 制度发生的路径 |
三、机制的功能 |
(一) 主体功能 |
(二) 本体功能 |
(三) 客体功能 |
四、机制跨越国境:全球治理 |
(一) 全球问题 |
(二) 全球治理 |
第二节 国际机制 |
一、概念与内涵 |
二、机制要素分析 |
(一) 客体:问题领域 |
(二) 主体:国际行为体 |
(三) 本体:国际治理 |
三、邻属概念的区分 |
第三节 重叠国际机制 |
一、国际机制的重叠 |
二、重叠类型与重叠结构 |
(一) 问题领域重叠 |
(二) 行为体重叠 |
(三) 治理的重叠 |
三、机制重叠影响机制的效能 |
(一) 机制的效能标准 |
(二) 机制重叠的影响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非洲减贫的国际机制 |
第一节 联合国机制 |
一、联合国大会 |
(一) 千年发展目标 |
二、联合国秘书处 |
(一) 《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 |
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一) 机制特征 |
(二) 援助机制的要素 |
第二节 国际金融机制 |
一、世界银行 |
(一) 决策权由发达国家掌控 |
(二) 资本是决策的工具 |
(三) 世界银行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权力格局 |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一) 机制功能并非发展援助 |
(二) 内部治理结构由发达国家主导 |
(三) 资本是决策的手段和工具 |
(四) IMF改革没有改变现有的权力格局 |
三、重债穷国动议 |
(一) 历史背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减债程序 |
(四) 提高"重债穷国动议"的效率 |
(五) 债务可持续性框架 |
(六) 债务管理 |
四、国际金融机制的减贫要素分析 |
(一) 问题领域 |
(二) 行为体 |
(三) 本体:治理贫穷 |
第三节 国际双边援助机制 |
一、机制特征 |
(一) 援助国独立决策 |
(二) 协商一致进行决策 |
(三) 成员国捐款是主要经费来源 |
(四) 经合组织是发展援助的技术中心 |
(五) 援助需要达到国际指标 |
(六) 报告程序保证了援助的真实性 |
(七) 审核程序保证了援助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
二、机制要素分析 |
(一) 问题领域 |
(二) 行为体 |
(三) 治理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重叠的国际减贫机制 |
第一节 问题领域的重叠:何为贫穷 |
一、联合国机制对贫穷的界定 |
二、国际金融机制对贫穷的界定 |
三、双边援助机制的穷国标准 |
第二节 行为体:身份与角色 |
一、援助国 |
(一) 联合国机制 |
(二) 国际金融机制 |
(三) 双边援助机构:经合组织 |
(四) 地区组织 |
(五) 国际跨组织机制 |
二、受援国 |
(一) 联合国机制的受援国资格:低收入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
(二) 多边国际援助机制——国际金融机制:低收入国家和重债穷国 |
(三) 双边援助机构——经合组织:最不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
第三节 治理:减贫的途径 |
一、发展方案 |
(一) 联合国机制 |
(二) 国际金融机制 |
(三) 地区组织 |
(四) 国际跨组织机构 |
二、发展援助 |
(一) 联合国机制的援助体系 |
(二) 国际金融机制的援助体系 |
(三) 双边援助国际机制 |
(四) 其他地区机制 |
三、减债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重叠的效能与治理 |
第一节 重叠减贫机制影响援助有效性 |
一、援助有效性 |
二、"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 |
三、重叠结构危害减贫机制 |
第二节 探析重叠产生冲突的原因 |
一、功能与价值的冲突 |
二、援助标准相互冲突 |
三、行为体身份重叠 |
四、机制治理手段不一 |
第三节 重构国际减贫机制的重叠结构 |
一、厘定贫穷标准 |
二、协调援助工具 |
三、理顺援助机构之间的关系 |
四、统一决策机制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的对非援助 |
第一节 中国的对非政策 |
一、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 |
二、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进 |
(一) 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
(二) 务实合作全面推进 |
(三)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
三、中非合作论坛是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机制 |
(一) 政治互信是中非合作的基础 |
(二) 经贸合作是中非合作的主要领域 |
(三) 人文交流是中非合作的新动力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
一、对非援助概况 |
二、对非援助工具 |
三、对非援助机制 |
四、中国援助政策的嬗变路径 |
(一) 从意识形态到注重实效 |
(二) 从反殖反霸导向到经贸利益导向 |
(三) 从单边承诺到互惠互利 |
五、援助的新变化 |
(一) 人力资源培训 |
(二) 出口关税减免 |
(三) 技术输出 |
(四) 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区) |
(五) 设立中非发展基金 |
第三节 健全中国援非机制 |
一、外界对中国援非的批评 |
二、对外界批评的回应 |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援非机制 |
(一) 问题领域 |
(二) 援助行为体:援助国与受援国 |
(三) 援助本体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一 英文缩写简表 |
附录二 非洲国际减贫机制的受援国 |
后记 |
(5)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边境贸易的界定和管理形式 |
(一) “边民互市贸易”。 |
(二) “边境小额贸易”。 |
二、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适逢诸多机遇 |
(一) 广西有漫长的中越边境线。 |
(二) 广西边境贸易可享受国家多重优惠政策 |
(三) 广西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四) 中越“边贸通”电子结算业务开启了中越边境贸易电子结算新时代。 |
(五) 中越边境贸易得到了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 |
三、广西边境贸易前景展望 |
(一) 健全和创新边境合作协调机制。 |
(二) 加强经济区域内沿边与内地的合作, 形成边贸发展整体优势。 |
(三) 实施出口产业升级战略, 鼓励创汇农业、服务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为其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 |
(四) 积极做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凭祥—同登边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建设。 |
(6)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研究基础及操作流程 |
2.1 国际招投标概述 |
2.1.1 国际招投标适用范围 |
2.1.2 国际招投标方式 |
2.1.3 国际招投标遵循基本原则 |
2.2 国际投标理论研究回顾 |
2.2.1 Friedman 模型 |
2.2.2 Gates 模型 |
2.2.3 Hanssman-Rivett 模型 |
2.2.4 Casey-Shaffer 模型 |
2.2.5 Willenbrock 模型 |
2.2.6 其它模型 |
2.3 机电产品的国际招投标操作流程 |
2.3.1 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范围 |
2.3.2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流程 |
第3章 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湖南国发公司概况 |
3.2 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现状 |
3.3 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管理分析 |
3.3.1 优势和机遇 |
3.3.2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体系的构建 |
4.1 投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投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投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4.1.3 投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4.2 投标前的策略 |
4.2.1 收集招标信息的策略 |
4.2.2 分析投标机会的策略 |
4.2.3 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 |
4.2.4 组建投标团队的策略 |
4.2.5 参加标前会议的策略 |
4.3 投标中的策略 |
4.3.1 研究招标文件的策略 |
4.3.2 投标文件编制的策略 |
4.3.3 投标报价编制的策略 |
4.3.4 递送投标文件的策略 |
4.4 投标后的策略 |
4.4.1 开标评标期间的策略 |
4.4.2 签约期间的策略 |
第5章 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的实施建议 |
5.1 拓宽投标信息的来源渠道 |
5.2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5.3 制作出色的投标文件 |
5.4 建立竞争对手资料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B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范围 |
致谢 |
(7)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韩国历史国情概况 |
第一节 历史、人口、地理条件、资源和交通 |
第二节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政治体制 |
第二章 韩国经济发展情况 |
第一节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韩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
第三章 韩国的对外贸易体制 |
第一节 企业管理与贸易体制 |
第二节 市场营销与贸易体制 |
第三节 融资投资与贸易体制 |
第四节 政企合作与贸易体制 |
第四章 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贸易发展战略 |
第二节 韩国贸易发展政策 |
第三节 韩国贸易发展成就 |
第四节 韩国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韩国经济的作用 |
第一节 韩国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韩国贸易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趋势 |
第六章 韩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
第一节 韩国与美国的贸易 |
第二节 韩国与中国的贸易 |
第三节 韩国与国际经贸组织 |
第七章 加拿大历史国情概况 |
第一节 加拿大国情概述 |
第二节 加拿大社会人口及风俗概况 |
第八章 加拿大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加拿大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加拿大的产业结构简介 |
第九章 加拿大贸易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外贸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外贸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
第三节 加拿大外贸政策法规 |
第四节 加拿大的市场情况简析 |
第五节 加拿大的贸易战略 |
第六节 加拿大的外贸成就与不足 |
第十章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体制 |
第一节 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角色 |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对外贸易 |
第十一章 加拿大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加拿大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变动趋势 |
第十二章 加拿大的对外经贸合作 |
第一节 加拿大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
第二节 加拿大与欧盟的经贸合作 |
第三节 加拿大与中国经贸合作 |
第十三章 中国历史及国情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的历史、人口、地理条件、资源和交通概况 |
第二节 中国的政治体制 |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融资投资机制及政企关系 |
第十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绩效评析 |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政策措施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 |
第十六章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贸易对经济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与趋势 |
第十七章 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
第一节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 |
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 |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经贸组织 |
第十八章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和运行绩效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的经济资源和基本条件的比较 |
第二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贸易绩效和体制变革情况比较 |
第四节 中国、加拿大两国经济的外向性和外资依赖度都比较高 |
第五节 外资在两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
第十九章 中、韩两国经济贸易体制和运行绩效比较 |
第一节 两国文化同源,都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集体主义” |
第二节 中韩两国都属“追赶型经济”,都强调经济立国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第三节 中韩两国市场都属“政府主导型”,但中国还是“准新兴市场经济” |
第四节 中韩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导致两国市场经济起飞时机有别 |
第五节 中韩两国都致力于“外向型经济” |
第六节 中韩两国都面临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 |
第二十章 中韩两国面对相同问题,但应对思路政策有别 |
第一节 政府主导型市场体制改革滞后 |
第二节 两国都面临大型企业占用资源过多的问题 |
第三节 两国都面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问题 |
第四节 两国都面临外债、外资和外贸出口等问题的挑战 |
第五节 韩国对外贸易对经济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及启示 |
第六节 韩国外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及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制裁与世界经济中的制裁的异同及特征 |
一、两者之间的异同 |
二、国际政治中制裁的特征 |
三、世界经济中制裁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外古代的制裁 |
一、中国古代的制裁 |
二、外国古代的制裁 |
第二章 制裁内容 |
第一节 制裁方式和内容 |
一、政治制裁 |
二、外交制裁 |
三、经济制裁 |
四、文化制裁 |
五、军事制裁 |
六、法律制裁 |
第二节 研究制裁内容的意义 |
第三章 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 |
一、制裁能力与反制裁能力 |
二、协同他国的联合制裁能力与协同他国的联合反制裁能力 |
三、制裁措施的可行性与反制裁措施的可行性 |
四、制裁目的的实现程度与反制裁目的的实现程度 |
五、制裁收益和损失与反制裁收益和损失 |
第二节 评价的意义 |
第四章 制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第一节 制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制裁对国际政治影响的历史考察 |
二、制裁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实现目的的重要手段 |
三、制裁对国际政治影响的两面性 |
第二节 制裁对制裁国与被制裁国及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 |
一、制裁促使制裁国和被制裁国寻找支持国,国际力量出现分化和组合 |
二、制裁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损失 |
三、制裁给某些国家带来的机遇 |
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制裁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力量大分化大改组时期,制裁有上升趋势 |
二、联合国在制裁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
第五章 联合国的制裁 |
第一节 制裁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
第二节 制止战争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
一、冷战后战争出现了新变化 |
二、对伊拉克的制裁 |
三、对南斯拉夫的制裁 |
第三节 打击恐怖主义 |
一、联合国加强反恐合作 |
二、对利比亚的制裁 |
三、对阿富汗的制裁 |
第四节 恢复民主政体 |
第六章 美国的制裁 |
第一节 因意识形态对立进行的制裁 |
一、因意识形态对立进行制裁的特点 |
二、对古巴的制裁 |
第二节 因利益受损进行的制裁 |
一、对伊朗的制裁 |
二、对叙利亚的制裁 |
第三节 美国今后制裁的重点领域和走向 |
第七章 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后到中美建交前,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
一、美国等国对中国制裁的过程和内容 |
二、中国的反制裁 |
第二节 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
一、美国等国对中国的短暂有限制裁 |
二、中国的反制裁 |
第三节 中国反制裁取得的基本经验 |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美对外贸易体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摘要(英文) |
前言 |
第一章 中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回顾 |
第一节 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一、美国经济工业化建设初期的对外贸易(1900 年以前) |
二、动荡时期的美国对外贸易(1900 年---1945 年) |
三、经济恢复时期至石油危机时期的美国对外贸易(1945 年---1987 年) |
四、经济结构再造时期的美国对外贸易(1987 年---现在)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对外贸易(1949 年---1972 年) |
二、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准备时期的对外贸易(1972 年---1978 年) |
三、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初期的对外贸易(1979 年---1993 年) |
四、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时期的对外贸易(1994 年---现在) |
第三节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比较 |
一、贸易保护是大国经济建立初期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
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与发展对外贸易的关系 |
第二章 对外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
第一节 保护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一、保护贸易理论的思想精髓及其表现形式 |
二、保护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自由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第三节 战略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一、战略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战略贸易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第四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 |
第三章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 |
一、美国国会 |
二、美国总统 |
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
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
五、美国商务部 |
六、美国进出口银行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 |
一、商务部成立之前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变迁及其职权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银行 |
第三节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及其职权的差异比较 |
一、国家管理理念和经济发展现实决定着国家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
二、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确定及相关权力配置比较 |
第四章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法律结构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法律结构 |
一、美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789---1934) |
二、美国《1934 年互惠贸易协定法》 |
三、美国《1962 年扩大贸易法》 |
四、美国《1974 年贸易法》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法律结构 |
一、中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二、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
三、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
第三节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法律结构比较 |
一、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的动态调整差异比较 |
二、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法的内容结构差异比较 |
第五章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体制的贸易主体比较 |
第一节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美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比较 |
第二节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战略比较 |
一、美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战略 |
二、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战略 |
三、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战略比较 |
第三节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比较 |
一、美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 |
二、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 |
三、中美两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比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老挝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形式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与发展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 |
二、区域贸易安排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一、东盟的法律基础 |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及其主要措施 |
三、东盟与区域外国家的关系 |
四、东盟—中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 |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及其意义 |
第一节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
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历程 |
二、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现状 |
三、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法律安排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 |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 |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 |
三、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难题 |
第三节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有意义 |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依据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 |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及其简要内容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基础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二节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依据 |
一、建立自由贸易区与WTO规则的关系 |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依据 |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制度构想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述 |
一、自由贸易区概述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界定 |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制度构想 |
一、确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构想 |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规则 |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合作及其推动措施 |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步骤和进程 |
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几项合作措施 |
第五章 老挝应对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第一节 老挝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系 |
一、老挝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 |
二、老挝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法律安排 |
三、老挝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权利和义务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组织机构制定的法律文件在老挝适用问题 |
一、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一般理论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文件在老挝的适用 |
第三节 继续改革和完善对外经贸体制,应对即将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一、改革开放为融入世界经济所作的努力 |
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涉外经贸体制 |
第四节 老挝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未来发展对策 |
一、同中国和东盟国家加强经贸合作的对策 |
二、发挥老挝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的对策 |
三、制定面向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和法规 |
四、尽快深入研究、熟悉和学会运用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下进口配额机电产品有关事项的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视阈下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D]. 程建. 武汉大学, 2014(06)
- [2]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 拉海·法拉(RAHAL Farah). 辽宁大学, 2014(12)
- [3]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研究[D]. 徐雅雯.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4]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 刘美武. 复旦大学, 2011(12)
- [5]广西边境贸易的发展及前景[J]. 石峡. 东南亚纵横, 2009(01)
- [6]湖南国发公司机电产品国际投标研究[D]. 余健. 湖南大学, 2007(06)
- [7]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D]. 李相熔.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8]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 刘超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9]中美对外贸易体制比较研究[D]. 马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10]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老挝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关联[D]. 沙伦赛.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