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视奔驰的历史与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苗欣蕊[1](2021)在《新媒体技术下汽车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时代中,物质带给人们富足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压力,参观汽车博物馆就是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汽车博物馆是记载历史的场所,也是提高人类素养的地方。工作之余徜徉在汽车博物馆里,既放松了精神,又增长了见识。汽车博物馆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波澜起伏的史诗。在这部长篇巨作中,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为汽车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设计谱写了新的篇章。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也为汽车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纵观它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新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的建设中有优势,也略有不尽如人意的瑕疵。通过查阅、研究和案例分析,新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中的辅助作用,前景远大。论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对新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细致地研究和探讨,并对展陈空间设计、新媒体技术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汽车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必要性显而易见。有关技术分析也做了大量的查阅和汇总。结合实际案例阐述新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中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论文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建设中的可行性和技术性。根据具体设计方案,归纳和总结出新媒体视域下汽车博物馆建设中应用成果。总结整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希望自己的阐述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到以后的实践工作中,为我国的汽车博物馆设计与建设略尽微薄之力。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唐琨[3](2020)在《汽车造型的透明性设计风格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汽车产品的研发流程,是以汽车车身、底盘和发动机为导向的,设计风格是这种导向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而无人驾驶技术促进社会高效率运行,提高交通便利性和安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使用场景。本文以无人驾驶汽车为设计目标,以设计方法理论和设计风格探讨作为切入点,研究符合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外饰设计。本文以“透明性设计”(Transparency)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透明性设计风格”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表达与运用。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搜集整理、相关设计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的方法,通过对“透明性设计”理论的研究,汽车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呈现方式、汽车设计风格与技术的关系、以及“透明性设计风格”的提出。研究未来电动汽车“透明性设计风格”的表达,并通过汽车造型设计实践,初步验证理论成果的可行性。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和设计案例分析方法,分析无人驾驶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对汽车内外饰设计、交互设计和功能设计影响。针对“透明性设计”的含义,探究“透明性设计”和无人驾驶汽车设计的逻辑关系,分析其设计原则和表现手法,界定了“边界”、“几何体”、“空间”关系。通过设计风格演变案例分析对比,表明造型设计主要体现在“现象的透明性”,提出符合无人驾驶汽车造型设计表达特点。其次,重点研究了汽车造型的透明性设计风格。通过分析汽车外饰造型风格与透明性风格的历史关系,认为传统“线性”和“分离”的汽车内外饰造型设计流程,并不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缺乏“透明性”,提出了基于透明性的“一体化”汽车内外饰造型设计流程,包括“图底交叠”、“空间维度的模糊性”和“表现空间的层化”等设计理念。设计实践来源于吉利汽车上海设计中心企业实习项目:吉利汽车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子品牌“几何汽车”。根据吉利汽车提出的探索下一代无人驾驶汽车的要求,采用全新的设计风格对方案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家族基因性,前瞻性,创新性,同时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在项目设计上的结合。作者在分析理解吉利汽车的方案设计需求后,对设计的项目进行了前期的分析与调研,确立了设计的方向,使用的对象用户,以及用户的需求,并展开对应的研究。本文以未来新型无人驾驶汽车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透明性设计”设计风格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展开新的设计思考与方法,并在新的设计方案中采用新的设计风格。在设计实践中经过了设计的背景、设计的前期调研、使用用户群体定位、前期草图发散探索、数字模型的探索设计,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全方位的展示。此次设计方案为吉利汽车探索下一代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方向提供了新的内外饰造型设计思路与新的设计风格的理论支持。
杭进峰[4](2020)在《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文化丰富、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多重作用下,当代博物馆建设越来越关注一种多元复合化的综合体验。一方面,博物馆建筑空间的需求升级,成为人们感知文化艺术、获得体验的“关联容器”。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激发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强化了观众的知觉体验。在博物馆空间多元化和展陈多样化的发展驱动下,博物馆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如苏州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通过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化考虑,从而带来了“1+1>2”的震撼体验效果。回顾国情,我国正历经从聚焦建设经济技术“硬实力”,走向注重增强国际文化话语“软实力”的阶段,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包括博物馆建筑和展陈促成新颖的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于博物馆设计而言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整合设计的思维方法为切入,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课题。在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课题的缘起,并对实践中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矛盾提出了三个课题的现实着力点:空间组织与展陈规划的体系脱离、空间形态与展陈手段方式的配合问题、空间元素与展陈媒介的相互冲突问题,其也成为了文章架构整合框架的线索。第二、三章梳理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发展脉络及当代特征,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建筑学空间建构、博物馆学展陈设计的视野归纳出空间构成、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为整合框架的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引入整合设计思维及方法,从回应现实着力点的角度,搭建出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不同层面的整合框架,并提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与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引。论文第五、六章为核心章节,以大量的设计案例和自身实践论述了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层面整合设计策略,建立了组织层面“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塑形层面“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物质元素层面“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一体化”、“环境光与展示光协同一体”三个子领域的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并提出了连贯思维、多角度切入设计的方法模型策略。论文主要形成以下研究成果:从实践建构的角度解析了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和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并成为指向博物馆空间构成及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结合整合思维方法,提出了研究组织、塑形、物质元素研究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并指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导;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策略,并建立了方法模型。本文的整合设计研究,希望能够从设计实践的角度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博物馆的综合体验。
邴波[5](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卜水灵[6](2020)在《自媒体平台下的汽车借势广告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告作为企业商品宣传的一种形式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语言作为广告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经济化、传播范围广、超时空等特点。市场经济化条件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类商品如何从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体现在广告上表现为借势广告地崛起。借势广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利用所“借”之势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近年来借势广告的崛起也催生了借势广告语。而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行业,其发展经历了官方化、集团化到大众化这一模式地转变,因此通过研究这一模式转变在广告语宣传上的呈现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汽车这一行业,基于借势,对广告与语言高度融合的汽车借势广告语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简单地阐述,重点在于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将搜集到的993条汽车借势广告语分为借势于名人、借势于品牌、借势于节、借势于流行文化、借势于热点事件五类。第三部分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汽车借势广告语与其他行业广告语、一般汽车广告语在语言运用上的共同点以及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言运用上的个性特点。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音运用上与其他行业广告语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押韵、谐音、音节对称;在词汇运用上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喜用实词、巧用人称代词;在语法运用上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喜用陈述句、偏爱短句、乐用整句。汽车借势广告语与一般汽车广告语在语音运用上的共同点表现为:多押洪韵、灵活运用叠音;在词汇运用上的共同点表现为:灵活使用外语词、契合地区特点用词、妙用数字词。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言运用上的个性特点在于:突出利用语音借势;突出利用词汇借势、巧妙使用身份词;语法运用上体现了基于原型构式的仿拟类推、体现借势的词类活用。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表达策略。该部分主要从修辞格的运用策略、语言表现风格上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修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偏爱对偶、乐用仿拟、拟人、巧用拆词、双关、引用、排比。语言表现风格上主要从展现汽车产品高大、自由奔放等形象的豪放;含蕴无限深意将广告主的功利性与对消费者的尊重完美融合的含蓄;以品牌自嘲、品牌互嘲、品牌群嘲的方式凸显幽默三个方面探讨了汽车借势广告语在语言表现风格上的策略。第五部分探讨了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作用、问题与规范化。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助推产品、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建构身份认同、推销生活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加速语言的传播与发展五个方面。此外还从广告语用字、用语的不规范性、趋同性导致广告语缺乏辨识度、借势过于强硬、时效性与语境性导致广告语寿命缩短、表达晦涩四个方面分析了汽车借势广告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对广告语言的审查力度、广告创作者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借势与品牌文化相融合的建议。
刘绍勇[7](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昕璐[8](2020)在《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伴随着工业革命快速增长,从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到如今的再城市化,对城市的关注点已经从“增量”转到了城市“存量”,而城市“存量”在当代城市中出现的不适应性,推动了旧城改造相关问题的研究。在2015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在海南调研时,首次提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即“城市双修”)的意见,这对城市转型发展、城市问题治理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旧城改造提出了新的方向,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结合城市触媒理论,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本文以“城市双修”之“城市修补”为背景,以“城市触媒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城市设计中物质与非物质触媒元素的分析,以武汉青山红房子8、9号街坊改造为例,从功能结构、街区风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街区进行量化分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设计中的触媒元素设计提供一定数据支撑,使设计的触媒元素在城市空间中能更好地实现触媒反应,更好地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修补”。首先对城市设计中的触媒元素进行拆解,以“点、线、面”的物质形态及“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意象、社区文化”的非物质形态为基础,在之后的量化中,以功能结构、街区风貌、空间结构为框架,来更充分地量化分析各部分及其相互影响力。其中,功能结构的研究结合典型案例的POI数据及其可视化的分析来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相关数据的参考;街区风貌,通过构建街区风貌的内容框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统计与量化分析;空间结构则基于空间句法,以Depthmap软件为手段,对街区的连接值、深度值、视域整合度、集聚系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综上之结论为设计提供依据,完成武汉青山红房子8、9号街坊改造的城市设计。
冯珊[9](2020)在《基于审美体验理论的美术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例》文中提出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体验式经济不断发展,体验互动式的艺术展览形式也受到观展者的喜爱,现代人在美术馆中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与学习知识,还期望获得特殊的美好体验,即对审美体验的追求。观展者审美体验的激发不仅依靠展览作品,还要依靠于美术馆中进行的整体观展活动。美术馆建筑空间不单纯是展示作品的容器而存在,空间本身对于观展者审美体的激发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美术馆建筑的定位展开思考,探寻美术馆中审美体验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联系。首先,本文对审美体验的理论以及体验发生的机制进行梳理,从审美主体出发,结合美术馆中观展活动的特点提出美术馆中审美体验的发生结构,同时反向推导出审美客体也就是建筑空间在发生结构中的作用以及激发要素。然后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研与采访问卷的方法使理论与实际相互对照,具体分析其在审美体验发生结构中的激发要素,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策略的提出。美术馆建筑设计应当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强调美术馆的建筑不应该只是关注展示功能的实现、建筑技术的创新或者形象的象征等方面,建筑空间本身的审美特性不可或缺,有利于观展者整体审美体验的发生。
于丽萍[10](2020)在《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对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内涵进行研究:导言部分首先提出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然后对“风景”、“话语”等概念做出界定,在完成现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张承志西北风景话语的研究状况,并进一步明确论文思路和选题意义。第一章从宏观上把握20世纪80年代前后张承志的西北漫游,对其西北风景书写的缘起和进入西北风景的方式进行梳理。将重点放在西北风景书写缘起问题的讨论上,凸显西北风景对于张承志的内在意义,即张承志是如何在深入西北风景的过程中,在疾痛与健康的更迭中找到一种良性“循环”并进行自我疗愈。该部分试图通过对风景话语的讨论来丰富理解张承志的角度,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风景讨论的方式。第二章以风景与心灵的关系为视点,将张承志西北风景中的“人”放在特定的观察范围内,结合作者独特的历史观重点讨论人何以构成风景?风景中蕴含着何种渐趋成熟的心灵传承力量?张承志在理解风景与心灵的关系时用感官小心触碰着历史“真相”,在进入风景内部的心灵史以后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这也正是触发他后来对于信仰等问题持续思考的关键所在。张承志通过不断行走和独立思考,在“风景话语化”和“话语风景化”的双向聚合中把握住了言说风景的合理形式。第三章以风景与信仰的关系为视点,从“神圣的风景”和“在中国信仰”两个方面讨论张承志西北风景话语中隐含的表述媒介和信仰问题。风景图像架构起一种新的表述媒介,成为他超越世俗理想的无形寄托,潜在的风景特征则被张承志赋予了多重意涵,最大限度地撑开了文本的表述空间。可以说从“进入”到“消失”于西北风景的过程中,信仰为张承志的风景书写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使他可以携带着强大的情感寄托轻盈地行走在争论的边缘。最重要的是,张承志试图建立一种关系去理解生活在这种信仰庇佑下的共同体凭借何种精神力量来对抗严酷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这种力量恰恰是中华民族在应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问题时能够借鉴的精神资源。第四章以风景与记忆的关系为视点,记忆附着在张承志的风景话语上并作用于他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之中。张承志在进入西北乃至更广阔的世界之后其文学写作更善于从恰当的记忆角度切入风景,使观看行为和观看对象具备高度互通性。这部分重点讨论文明内部发言人问题和张承志对于古迹问题的现实思考,包括他对于风景包容性、多样性的期许,并将张承志在天山风景中找到的“夏台形式”纳入其中进行考察,意在说明张承志对于“生存美学”的独特诠释。可以说,记忆和历史为张承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为现实问题的把握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从风景与心灵、信仰、记忆之关系的讨论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对清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呼唤,还是对人道主义和民间信仰的肯定,这些话语的型塑都是基于张承志持续且深入的风景旅行,风景在他那里具有了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能够平衡文学创作、美学理想和现实批判的认知装置。借助风景话语张承志想要唤起人们对民间信仰和他者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文明古迹的保护意识和对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等等。可以说,张承志的风景观念凝结着厚重的“民族意识”,他对于风景的讨论实际转化成了一种从现实出发并且朝向未来的行动精神。
二、透视奔驰的历史与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视奔驰的历史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技术下汽车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
(一)课题背景 |
(二)课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述 |
(一)展陈空间 |
(二)新媒体技术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博物馆综合研究 |
(二)新媒体技术研究 |
四、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理论框架 |
第二章 汽车博物馆相关内容概述 |
一、汽车博物馆基本概念 |
(一)汽车博物馆的职责与功能 |
(二)汽车文化理念 |
(三)汽车博物馆社会意义 |
二、汽车博物馆发展脉络梳理 |
(一)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国内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国内外汽车博物馆对比和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博物馆实例调研与空间设计分析 |
一、国内外汽车博物馆实例调研 |
(一)丰田博物馆 |
(二)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
(三)上海汽车博物馆 |
二、汽车博车博物馆普遍的展陈方式和空间布局 |
(一)展陈方式 |
(二)空间布局 |
三、汽车博物馆设计策略 |
(一)主题传递明确 |
(二)布展方式多样化 |
(三)时代性与文化性统一 |
四、汽车博物馆现存问题 |
(一)设计展陈主题雷同、创意低下 |
(二)无建馆持续发展意识 |
(三)借鉴与具体操作无法融合 |
(四)缺乏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技术在汽车博物馆中的应用 |
一、新媒体技术概况 |
(一)新媒体技术分析 |
(二)表现特点 |
(三)艺术表达 |
二、汽车博物馆中常见的新媒体技术 |
(一)虚拟现实技术 |
(二)增强现实技术 |
(三)多点触控屏幕技术 |
(四)虚拟成像技术 |
三、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设计原则 |
(一)尊重可行性原则 |
(二)尊重信息传播性原则 |
(三)尊重技术辅助设计原则 |
四、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汽车博物馆展陈空间的研究价值 |
(一)市场价值——提高汽车博物馆的竞争力 |
(二)艺术价值——提升展陈空间的艺术氛围。 |
(三)文化价值——科技改变媒介,媒介更新人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设计实践 |
一、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概述 |
(一)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简介 |
(二)原始展馆存在问题 |
二、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一)虚拟展厅设计 |
(二)多媒体交互半景画展厅设计 |
(三)智能化交互展示设计 |
三、改造后展馆功能特点分析 |
(一)空间设计理念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
(二)从功能空间转变为体验空间 |
(三)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表达形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汽车造型的透明性设计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项目的来源 |
1.4 项目设计任务书要求 |
1.5 项目时间节点与流程安排 |
1.6 设计研究方法 |
1.7 关于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
第2章 透明性设计与无人驾驶汽车设计 |
2.1 透明性设计的概念解析 |
2.1.1 透明性设计的概念 |
2.1.2 透明性设计的设计原则 |
2.1.3 透明性设计的表现手法 |
2.1.4 透明性设计的案例研究 |
2.2 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发展 |
2.2.1 国外无人驾驶汽车发展 |
2.2.2 国内无人驾驶汽车发展 |
2.2.3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总趋势 |
2.3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与汽车内外饰设计 |
2.3.1 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外饰设计 |
2.3.2 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内饰设计 |
2.3.3 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交互设计 |
2.3.4 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功能设计 |
2.4 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的“透 明性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造型的透明性设计风格 |
3.1 汽车外饰造型风格与透明性风格的历史关系 |
3.2 汽车内饰造型风格与透明性风格的关系 |
3.3 基于透明性风格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
3.3.1 传统“线 性”的汽车内外 饰造型设计流程 |
3.3.2 传统“分 离”的汽车内外 饰造型设计流程 ——案例 分析 |
3.3.3 基于透明性的“一 体化”汽车内外 饰造型设计流程 |
3.4 汽车造型透明性设计风格的设计方法 |
3.4.1 透明性设计风格的设计表现手法 |
3.4.2 透明性风格介入汽车造型设计的过程 |
3.4.3 汽车造型设计风格的突破和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实践 |
4.1 吉利汽车品牌的简介与发展历史 |
4.1.1 吉利汽车品牌的简介 |
4.1.2 吉利汽车品牌的发展历史 |
4.2 前期设计调研 |
4.2.1 吉利汽车针对设计方案所提出的创新设计理念 |
4.2.2 概念车设计方案要求 |
4.2.3 设计背景与概念 |
4.2.4 产品使用群体目标定位 |
4.3 初期设计概念探索 |
4.3.1 设计概念草图探索 |
4.3.2 第一轮草图绘制评审与反馈意见 |
4.3.3 第二轮草图绘制评审与反馈意见 |
4.3.4 第三轮草图绘制评审与反馈意见 |
4.4 数字模型设计制作 |
4.4.1 初期数字模型大型面探索 |
4.4.2 数字模型第一轮修改意见 |
4.4.3 数字模型第二轮修改意见 |
4.4.4 数字模型第三轮修改意见 |
4.4.5 数字模型设计阶段小结 |
4.5 最终设计造型整体展示 |
4.5.1 最终外饰造型设计展示 |
4.5.2 最终功能设计展示 |
4.5.3 人机工程学尺寸示意图 |
4.6 实体比例模型设计制作 |
第5章 项目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展板 |
附录B 作者与展板合照 |
致谢 |
(4)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当代博物馆建设中所呈现的趋势——多元复合的综合体验 |
1.1.1.1 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营造趋势 |
1.1.1.2 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的不断涌现 |
1.1.2 当代博物馆实践案例启示 |
1.1.3 研究课题的提出——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 |
1.1.4 研究课题的着力点——三个现实矛盾 |
1.2 课题的语义辨析 |
1.2.1 当代博物馆 |
1.2.2 博物馆空间构成 |
1.2.3 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展陈模式 |
1.2.4 整合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博物馆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2 博物馆展陈的研究现状 |
1.3.3 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整合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综合体验 |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
2.1 博物馆空间的发展脉络 |
2.1.1 原始时代博物馆空间——高堂庙宇,封闭式空间 |
2.1.2 古典时代博物馆空间——庙宇范式化,单一式空间 |
2.1.3 工业时代博物馆空间——现代主义,展示功能为核的空间 |
2.1.4 信息时代博物馆空间——后现代主义,多元开放式空间 |
2.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特征表现 |
2.2.1 博物馆功能构成的复合化特征:社会职能、内部功能的扩列 |
2.2.2 博物馆形态构成的复杂性特征:动态、非线、关联 |
2.2.3 博物馆元素构成的多样性特征 |
2.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要素分析 |
2.3.1 总体布局与空间序列 |
2.3.1.1 空间骨架 |
2.3.1.2 功能体块 |
2.3.2 空间形态 |
2.3.2.1 空间构形:体量尺度、构图比例、围合透空 |
2.3.2.2 空间界面:质感、色彩、透明度 |
2.3.3 空间元素 |
2.3.3.1 点 |
2.3.3.2 线 |
2.3.3.3 面 |
2.3.3.4 体 |
2.3.3.5 空间中的光 |
2.3.4 空间形体之外——场所氛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
3.1 博物馆展陈的发展脉络 |
3.1.1 原始与古典时代博物馆展陈——私人收藏、三位一体式展陈 |
3.1.2 工业时代博物馆展陈——以展柜设计为核、标准化的展陈 |
3.1.3 信息时代博物馆展陈——数字媒体化、多样化的展陈 |
3.2 当代博物馆展陈的特征表现 |
3.2.1 博物馆展陈的内涵、主题性变化 |
3.2.2 博物馆展陈表现方式、手法从单一到多元 |
3.2.3 博物馆展陈元素媒介与技术材料的多样化 |
3.3 博物馆学视野下展陈模式的研究 |
3.3.1 博物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
3.3.2 博物馆学中展陈设计的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 |
3.3.3 博物馆学视野下的展陈设计的工作程序 |
3.3.4 从展陈设计到展陈模式 |
3.4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要素分析 |
3.4.1 展陈纲要 |
3.4.1.1 展陈主题及定位 |
3.4.1.2 展陈叙事结构 |
3.4.1.3 展陈区块 |
3.4.2 展陈表现 |
3.4.2.1 表现媒介 |
3.4.2.2 表现手法 |
3.4.2.3 展陈方式 |
3.4.3 展陈元素 |
3.4.3.1 展品 |
3.4.3.2 展陈设备 |
3.4.3.3 展示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合设计的框架概述 |
4.1 整合思维以及整合设计方法分析 |
4.1.1 整合设计以及整合思维 |
4.1.2 整合设计所需要的方法路径 |
4.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研究框架 |
4.2.1 从设计思维提出博物馆空间和展陈的三个层面理解 |
4.2.2 整合的逻辑框架总述:组织、塑形、物质元素,回应三个现实矛盾 |
4.2.3 整合的层面——组织 |
4.2.4 整合的层面——塑形 |
4.2.5 整合的层面——物质元素 |
4.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的指导原则 |
4.3.1 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关联性探讨 |
4.3.2 整合设计框架下的原则指导总述 |
4.3.3 融合性原则 |
4.3.4 整体性原则 |
4.3.5 一体化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 |
5.1 组织层面的整合设计 |
5.1.1 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组织 |
5.1.1.1 组织层面,流线结构融合的思考维度 |
5.1.1.2 独立单元串联式——连续结构 |
5.1.1.3 单元咬接组合式——接续结构 |
5.1.1.4 立体流动层积式——环绕结构 |
5.1.1.5 并置单元大厅式——匀质结构 |
5.1.1.6 放射单元核心式——核心结构 |
5.1.1.7 小节:骨架流线与展示结构的组织 |
5.1.2 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 |
5.1.2.1 多维展示的公共大厅 |
5.1.2.2 辅助展示的交通空间 |
5.1.2.3 弹性展示的节点空间 |
5.1.2.4 开放展示的研究库房 |
5.1.2.5 整合场地环境的展陈 |
5.2 塑形层面的整合设计 |
5.2.1 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
5.2.1.1 尺度协同 |
5.2.1.2 构形与展示秩序的关联 |
5.2.1.3 情境同构 |
5.2.2 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
5.2.2.1 冲突表现的空间界面 |
5.2.2.2 烘托表现的空间界面 |
5.2.2.3 融合表现的空间界面 |
5.2.2.4 物料信息界面 |
5.2.2.5 符号信息界面 |
5.2.2.6 意象信息界面 |
5.2.2.7 意境信息界面 |
5.3 物质元素层面的整合设计 |
5.3.1 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的一体化 |
5.3.1.1 点元素辅助展示 |
5.3.1.2 线元素辅助展示 |
5.3.1.3 面元素辅助展示 |
5.3.1.4 体元素辅助展示 |
5.3.2 环境光与展示光的协同一体 |
5.3.2.1 光环境整合的要求与原则 |
5.3.2.2 渲染展示氛围的光 |
5.3.2.3 引导展示秩序的光 |
5.3.2.4 表现展品信息的光 |
5.3.2.5 作为展品信息的光 |
5.4 整合的方法模型及相关策略 |
5.4.1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 |
5.4.2 方法模型的思维策略——连贯思维 |
5.4.3 方法模型的操作策略——多角度切入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实践与拓展讨论——以诏安县美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 |
6.1 设计条件和背景概况 |
6.1.1 场地背景概况 |
6.1.2 文化背景探索 |
6.1.3 启动条件 |
6.1.4 设计方案相关技术图纸 |
6.2 项目方案的复盘思考 |
6.2.1 场地布局 |
6.2.2 内部空间骨架与展示秩序的调配 |
6.2.3 空间形态组织呼应书画人文的展示主题 |
6.2.4 空间界面语言转译诏安书画艺术气质 |
6.3 整合的拓展讨论——新技术、新工具的介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自媒体平台下的汽车借势广告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对象与现状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0.3.1 研究意义 |
0.3.2 研究方法 |
0.4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界定 |
第1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借势类型 |
1.1 借势于名人 |
1.1.1 代言名人 |
1.1.2 应援名人 |
1.2 借势于品牌 |
1.2.1 同类汽车品牌 |
1.2.2 非汽车品牌 |
1.3 借势于节 |
1.3.1 节日 |
1.3.2 节气 |
1.4 借势于流行文化 |
1.4.1 网络流行语 |
1.4.2 热播综艺、电影 |
1.4.3 流行歌歌词 |
1.5 借势于热点事件 |
1.5.1 社会热点事件 |
1.5.2 自身热点事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语言运用特点 |
2.1 汽车借势广告语与其他行业广告语的共同特点 |
2.1.1 语音运用共同点 |
2.1.1.1 押韵 |
2.1.1.2 谐音 |
2.1.1.3 音节对称 |
2.1.2 词汇运用共同点 |
2.1.2.1 喜用名词、动词 |
2.1.2.2 巧用人称代词 |
2.1.3 语法运用共同点 |
2.1.3.1 喜用陈述句 |
2.1.3.2 偏爱短句 |
2.1.3.3 巧用整句 |
2.2 汽车借势广告语与一般汽车广告语的共同点 |
2.2.1 语音运用共同点 |
2.2.1.1 多押洪韵 |
2.2.1.2 灵活运用叠音 |
2.2.2 词汇运用共同点 |
2.2.2.1 灵活使用外语词 |
2.2.2.2 契合地区特点用词 |
2.2.2.3 妙用数字词 |
2.3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个性特点 |
2.3.1 语音个性特点 |
利用同音借势 |
2.3.2 词汇个性特点 |
2.3.2.1 利用词汇借势 |
2.3.2.2 巧妙使用身份词 |
2.3.3 语法个性特点 |
2.3.3.1 基于原型构式的仿拟类推 |
2.3.3.2 体现借势的词类活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表达策略 |
3.1 多样修辞格的运用策略 |
3.1.1 偏爱使用对偶 |
3.1.2 乐用仿拟、拟人 |
3.1.3 巧用双关、引用、拆词、排比 |
3.2 多类语言表现风格的运用策略 |
3.2.1 用豪放风格展现汽车形象 |
3.2.1.1 高大刚强的汽车形象 |
3.2.1.2 自由奔放的汽车形象 |
3.2.2 用含蓄风格展现广告语的隐含义 |
3.2.2.1 镶嵌品牌或展现产品特征 |
3.2.2.2 隐藏商家功利性意图 |
3.2.3 用幽默风格展开品牌嘲讽 |
3.2.3.1 自嘲式幽默 |
3.2.3.2 互嘲式幽默 |
3.2.3.3 群嘲式幽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作用、问题与规范化 |
4.1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作用 |
4.1.1 助推产品、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 |
4.1.2 建构身份认同 |
4.1.3 推销生活方式 |
4.1.4 传播中国文化 |
4.1.5 加速语言的传播与发展 |
4.2 汽车借势广告语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广告语用字、用语的不规范性 |
4.2.2 借势过于生硬 |
4.2.3 趋同性导致广告语缺乏辨识度 |
4.2.4 时效性与语境性导致广告语寿命缩短、表达晦涩 |
4.3 汽车借势广告语的规范化 |
4.3.1 加强广告语言的审查力度 |
4.3.2 广告创作者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
4.3.3 将借势与品牌文化相融合 |
4.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的发展与现状 |
1.1.2 城市改造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
1.1.3 “城市修补”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综述 |
2.1 城市更新的研究概况 |
2.1.1 西方国家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城市更新概况 |
2.2 “城市修补”的相关意见 |
2.2.1 总体要求 |
2.2.2 基本原则 |
2.2.3 主要内容 |
2.2.4 “城市修补”的实践综述 |
2.3 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概述 |
2.3.1 城市触媒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
2.3.2 触媒元素的相关研究 |
2.3.3 城市触媒理论的运作机制 |
2.3.4 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 |
2.4 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 |
2.4.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及发展 |
2.4.2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研究概述 |
第三章 城市设计中触媒元素的构成分析 |
3.1 触媒元素的特性 |
3.1.1 触媒元素不损毁旧的城市元素 |
3.1.2 触媒元素的置入基于城市的差异性 |
3.1.3 触媒元素相对独立 |
3.1.4 触媒元素是多元的 |
3.1.5 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启示 |
3.2 城市设计中的物质触媒元素 |
3.2.1 点要素 |
3.2.2 线要素 |
3.2.3 面要素 |
3.3 城市设计中的非物质触媒元素 |
3.3.1 历史文化 |
3.3.2 城市文化 |
3.3.3 城市意象 |
3.3.4 社区文化 |
第四章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中的量化分析 |
4.1 量化分析的研究思路 |
4.2 功能结构的分析研究 |
4.2.1 POI数据 |
4.2.2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功能触媒 |
4.2.3 改造案例POI数据的分析及空间分布 |
4.2.4 小结 |
4.3 街区风貌的分析研究 |
4.3.1 街区风貌构成分析 |
4.3.2 文化背景 |
4.3.3 空间布局 |
4.3.4 街道及建筑特征 |
4.4 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 |
4.4.1 空间句法的运用 |
4.4.2 空间结构量化的相关值 |
4.4.3 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
4.4.4 调研对数据的修正作用 |
第五章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 |
5.1 设计思路生成 |
5.1.1 线触媒的置入 |
5.1.2 点触媒的置入 |
5.1.3 触媒元素的立面设计 |
5.1.4 功能的置入 |
5.2 武汉青山红房子8、9 号街坊改造设计成果 |
5.2.1 总平图 |
5.2.2 立面天际线 |
5.2.3 分析图 |
5.2.4 透视图 |
5.3 总结与反思 |
5.3.1 主要结论 |
5.3.2 主要创新点 |
5.3.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图表索引 |
附录 |
(9)基于审美体验理论的美术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美术馆的研究现状 |
1.2.2 审美体验的相关研究 |
1.2.3 建筑体验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审美体验的相关理论 |
2.1.1 审美体验的含义 |
2.1.2 审美体验的发生条件 |
2.1.3 审美体验的本质与特性 |
2.1.4 审美体验的层次 |
2.2 建筑体验的发生机制 |
2.2.1 人的信息接收与处理 |
2.2.2 建筑体验的感知要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术馆中审美体验的发生机制 |
3.1 结构逻辑 |
3.2 点·激发点 |
3.2.1 知觉刺激要素 |
3.2.2 情感联系要素 |
3.2.3 想象引发要素 |
3.3 线·激发点的连续 |
3.3.1 多样的体验 |
3.3.2 事件的发生 |
3.3.3 叙事的模式 |
3.4 面·激发点的综合 |
3.4.1 鲜明的主题性格 |
3.4.2 美术馆性格体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调研分析 |
4.1 基本概况 |
4.2 调研情况 |
4.2.1 调研背景 |
4.2.2 调研方法 |
4.2.3 采访问卷结果 |
4.3 “点”的分析 |
4.3.1 调研结果分析 |
4.3.2 激发要素整理 |
4.4 “线”的分析 |
4.4.1 空间变化 |
4.4.2 行为事件 |
4.4.3 叙事手法 |
4.5 “面”的分析 |
4.5.1 整体印象 |
4.5.2 对各要素的综合把握 |
4.5.3 对美术馆性格的体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对审美体验不足的反思 |
5.1 关于“点”的反思 |
5.1.1 关于体验感不强的分析 |
5.1.2 轻盈的屋顶——打开想象的空间 |
5.1.3 道具的引入——赋予独特氛围 |
5.2 关于“线”的反思 |
5.2.1 关于观展过程中疲劳感的分析 |
5.2.2 休息空间的融入 |
5.2.3 叙事的节奏变化 |
5.2.4 空间的情节连续 |
5.3 关于“面”的反思 |
5.3.1 关于公共性不足的分析 |
5.3.2 削弱边界——环境渗透 |
5.3.3 空间铺垫——意向吸引 |
5.3.4 复合空间——开放活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引申的思考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6.4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10)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张承志作品中的西部书写研究 |
二、从关注“自然”到关注“风景” |
三、“风景”背后的洞见与不见 |
第四节 论文思路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深入浅出”的西北漫游 |
第一节 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缘起 |
第二节 张承志进入西北风景的方式 |
第二章 风景与心灵:建构主体的精神力量 |
第一节 人何以构成风景? |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心灵传承 |
第三章 风景与信仰: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 |
第一节 神圣的风景 |
一、以风景图像为媒介的话语呈现 |
二、由多重风景特征撑开的叙述空间 |
第二节 在中国信仰 |
第四章 风景与记忆:文明内部发言人的召唤 |
第一节 “白图”背后的风景记忆 |
第二节 “抢救仙鹤方案”下的风景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透视奔驰的历史与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技术下汽车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研究[D]. 苗欣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汽车造型的透明性设计风格研究[D]. 唐琨. 湖南大学, 2020(12)
- [4]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D]. 杭进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6]自媒体平台下的汽车借势广告语研究[D]. 卜水灵. 湘潭大学, 2020(02)
- [7]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8]触媒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触媒元素量化研究[D]. 昕璐.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9]基于审美体验理论的美术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例[D]. 冯珊.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10]张承志西北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D]. 于丽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