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遵义市秋粮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洪宇廷[1](2021)在《基于vine-copula模型的区域产量保险费率厘定 ——以贵州遵义烤烟业为例》文中认为
赵航[2](2021)在《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典型喀斯特区域的特征表现为:地势起伏大,土质脆弱性,石漠化程度严重(岩石裸露面积多),径流的输沙能力较大(坡面侵蚀输沙为一非饱和非平衡输沙过程,也即径流下泻过程冲刷剥蚀的泥沙都能被挟带下移)。其特殊地貌造成水土流失程度严重,给产流产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该地区产流产沙特性,利用径流小区实验和SWAT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分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完善“贵州省水土流失危害分类分级标准”,运用SWAT模型对标准的定性化转变为量化。研究表明:(1)以乌江流域遵义段的乌江渡水文站、长坝水文站和湄潭水文结合水系图划分为三个研究区域,建立了乌江流域遵义段的SWAT模型,并以纳什效率系数Ens评估了SWAT模型对于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貌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乌江渡、长坝、湄潭水文站的径流模拟的Ens分别为0.87、0.91、0.93。现场观测到长坝区水土流失程度较为严重,因此模拟了长坝水文站区的泥沙过程,Ens为0.87。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研究区有较好的模拟效果,误差一部分来源于水库调度和建设用地的水土流失。基于泥沙模拟结果进行了研究区土壤侵蚀估算,结果显示长坝水文站区的侵蚀程度严重,因此是水土保持重点区域。(2)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的结果显示为:a)对遵义某径流小区做出实验分析,得出林地的减流减沙作用远远大于耕地。b)通过SWAT模型对四种土地利用情景的模拟,得出退耕还林情景能有效降低坡面径流量c)分析了长坝区退耕还林效应,估算出泥沙总量减少了171.6万吨,表明退耕还林起到了较强的减沙作用。减少了经济损失,减缓了水土流失的速度。(3)本文运用SWAT模型分析了长坝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完善“贵州省水土流失危害分类分级标准”,做出了岩溶地区土壤允许流失量和侵蚀强度分级标准、非岩溶地区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和土壤侵蚀潜在威胁分析。对长坝区进行了土壤侵蚀潜在威胁分析,结果显示为该区的坡耕地占比因子对水土流失敏感性最大。以上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较好模拟出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的径流和泥沙模拟。基于SWAT模型,分析出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文响应和贵州退耕还林的效应,退耕还林措施能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现象。在“贵州省水土流失危害分类分级标准”项目基础上,运用SWAT模型对标准做出了定性向定量的转化。
张洁[3](2021)在《气候因子协同影响下贵州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Veget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是指植被单位水分所产生的同化物质的量,是反映植被耗水与其本身干物质之间的关系、评价植被生长适宜程度的综合生理生态指标。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连接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两个关键过程。贵州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类型,该区出现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现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0.4%,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植被的生态用水。本文利用MODIS数据(全称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获得的MOD16A2GF(ET)和MOD17A2HGF(GPP)求取植被WUE,并从中国气象数据网、地理空间数据云、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上分别获取贵州省气象数据、高程数据和土壤类型图。通过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贵州省2000-2019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及年均尺度上植被WUE的时空差异性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对不同高程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协同反应做系统的探讨,以了解贵州省植被WUE的分布状况和主要气候影响因子。以期为贵州省合理开展生态恢复工程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用的科学参考价值,以提高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结论有:(1)贵州省近20年来植被WUE春季为1.86g C·mm-1·m-2,夏季为1.97g C·mm-1·m-2,秋季为2.00g C·mm-1·m-2,冬季为1.07g C·mm-1·m-2,年均为1.72g C·mm-1·m-2,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年均>冬季。其中秋季和冬季植被WUE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植被WUE变化速率春季为0.0104g C·mm-1·m-2·a-1,夏季为-0.0152g C·mm-1·m-2·a-1,秋季为0.0025g C·mm-1·m-2·a-1,冬季为0.0088g C·mm-1·m-2·a-1,年均为0.0023g C·mm-1·m-2·a-1,变化速率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年均。其中夏季植被WUE呈减小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和年均尺度上呈增加趋势。四季及年均尺度上,植被WUE在黔西呈增加趋势,黔东、黔南及黔北少部分地区呈减小趋势。(2)春季、秋季、冬季和年均不同植被WUE由大到小为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水田>旱地,夏季为混交林>阔叶林>灌丛>针叶林>旱地>水田>草地。夏季的各植被和秋季的混交林都成减小趋势,其余季节各植被都成增加趋势。(3)不同高程下,春季、夏季和年均植被WUE值随高程的升高而增加,秋季和冬季植被WUE值随着高程的升高而减小。海拔越高,植被WUE受气候因子的作用越强,协同作用越明显。500-1000m的冬季和1500-2000m的春季植被WUE只受气温的影响,且气温对1500-2000m高程下植被WUE的影响强度高于500-1000m高程下的植被WUE。2000-2500m下,秋季植被WUE受气温和气压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气压;冬季植被WUE受风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风速>日照时数>降雨量。高于2500m的黔西地区,秋季植被WUE受风速、气温和气压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风速>气压;冬季植被WUE受日照时数、风速和降雨量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日照时数>风速>降雨量。年均植被WUE受到日照时数和气压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日照时数>气压。(4)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差异明显。不同土壤类型下,只有黄壤的冬季、黄棕壤的秋季和冬季受到气候因子的影响最明显。其中黄壤的冬季只受气温的影响。黄棕壤下的秋季植被WUE主要受气温和气压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气压;黄棕壤下的冬季植被WUE主要受气温、风速和降雨量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风速>降雨量。
杨洁,钟航,王顺杰,王成,姜飞,崔波[4](2020)在《关于遵义辣椒种植特征与产品推广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遵义是全国产辣椒量较大的一个市,其所产辣椒香、辣而不刺激且含有极为丰富的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遵义辣椒品种数十种,通过试验筛选出产量最高的红鹰七号和湘冠4号以及抗病能力最强的正椒6号,分析了主要病害及气象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为防止极端灾害性天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大范围修建大棚进行种植,便利的物流使得遵义辣椒市场一步一步扩大至全国乃至世界。
张红伟[5](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敖芹,韦美静,刘霞,孙俊丽,姚熠[6](2019)在《气象条件对遵义市茶树主要虫害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确定茶树品种的生产布局以及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达到以预防为主、将虫害危害程度降至最低的目的,2018年在湄潭县西河乡、湄江镇、石莲乡系统观测了茶树主要虫害发生情况,统计了同期气象要素,对比分析了虫害气象诱因指标。结果表明,当旬平均气温达到17℃、相对湿度为75%时,蓟马开始发生发展;当春季出现高温连晴少雨10 d左右、再降至适宜气温20~24℃时,蓟马在短时间内繁殖和暴发;当平均气温在20~26℃、相对湿度为70%~85%时,适宜小绿叶蝉生长;夏季高温干旱对茶树虫害的生存繁殖不利,虫口量减少甚至无虫害发生。
付阳阳[7](2019)在《自然地理环境对县域贫困化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省连片特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贫困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全国划分为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这些区域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甚至是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区、石漠化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较大,其中,贵州省的片区贫困县有65个,分别属于滇桂黔石漠化区、武陵山区和乌蒙山区,该区域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且石漠化面积大。因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性作用所导致的贫困,是贵州省片区贫困县重要的致贫原因。因此,科学揭示自然地理环境对贵州省片区贫困县贫困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对有效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已有的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化影响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贵州省贫困现状及自然环境本底状况,以贫困发生率为因变量,并选取表征地形、气候、水资源、道路条件和土地条件的19个指标作为自变量。首先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2011-2015年贵州省片区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的空间格局特征;其次,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测度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贫困化空间分异的影响,据此诊断出主导因素,并进行交互探测,讨论其交互作用;然后,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主导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主导因素效应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最后依据行政区划等级,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执行多级探测,对研究区进行贫困化地域类型划分,并结合贵州省片区贫困县扶贫开发进展,有针对性的提出扶贫建议。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贵州省片区县2011-2015年的贫困发生率空间分布特征与多年贫困发生率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且在研究时段内贵州省片区县的贫困发生率在空间上的变化态势呈现出比较稳定的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研究区贫困发生率呈现出自南部向北部递减,自东部、西部向中心区域递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2)贵州省片区县贫困化状况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其中,高-高聚集地区发生在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部分地区,低-低聚集地区分布在贵州省的中部区域,且在研究时段内,显着性的区域逐渐增加,说明各区县的局部依赖性增强;(3)影响贵州省县域贫困化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人均林地面积、路网密度、坡度。各主导因素交互作用结果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两种作用类型,且各因素相互作用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各因素单独作用时的影响力。不同主导因子对区域贫困化的效应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但不同等级效应水平呈西北-东南条带状分布;(4)根据地理探测器多级探测结果,研究区可划分为四种贫困化地域类型区:水资源约束型、土地资源约束型、交通条件约束型和地形条件约束型,并根据核心主导因子数量,进一步划分为单因子主导区域、双因子主导区域和多因子主导区域。可针对不同类型区,进行精准扶贫分类指导。
陈海喜[8](2019)在《贵州省山区草地资源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全文通过“3S”技术获取全省草地数据,并将草地数据与地貌、坡度、坡向、降水、温度、岩性、土壤等地理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探讨草地在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分布状况,为草地的规范管理提供直接参考。同时通过合理选取适合贵州情况的生态价值评价指标,对全省草地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为全省草地生态负债表编制提供参考,并就各地理环境因子对草地生态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全省共有草地11526.92km2,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6.54%,平均图斑面积小、破碎度大,且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西北部、东南部。境内草地类以灌草型为主,占总草地面积的56.54%。第二,在空间分布上,坡向对草地分布影响相对较小,各坡向上草地面积分布相对均匀,其余地理环境因子对草地分布影响较大,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草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第三,全省草地总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为359.35×108元,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依次是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畜产品价值>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价值>废弃物降解价值>营养物质循环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草产品价值,其中以提供草产品及支持畜牧业生产的直接经济价值才50.30×108元,而其所创造的间接生态价值达309.05×108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6.01%,是草地直接经济价值的6.14倍,表明全省草地生态系统除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直接的经济价值外,还具备更大的生态维护价值。从各草地类角度分析,全省草地类单位面积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依次是:山地草甸类>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人工草地。第四,各地理环境因子对单位面积草地生态服务价值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地貌>土壤类型>坡度>温度>降水>土层厚度>坡向>岩性。
秦微[9](2019)在《贵州省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空间耦合遥感分析》文中提出草地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掌握贵州省草地资源空间分布、石漠化和退化状况,是稳定完善草地承包经营制度,严格落实草地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基本草地保护,科学经营管理草地资源的重要依据。目前,针对草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草地种类多样化,地类更为复杂,分布零散,林灌草混合生长。贵州是石漠化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整个西南喀斯特区石漠化面积最多的省份,同时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开展喀斯特山区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监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草地样方调查和7月9月30m分辨率的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技术规程》和《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泽化的分级指标》标准监测贵州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的空间关系;自然背景、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三个大方面因子进行驱动力分析,利用降维的方式研究贵州省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主要驱动力。(1)贵州省草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南部,黔东南和黔南草地面积最多,占全省草地面积的40.22%,分布有全省草地64.23%的天然草地,黔北黔中分布面积最少,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4%。贵州省草地石漠化占全省草地面积的7.07%,草地退化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5.39%,贵州并无重度草地石漠化,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黔北、黔西和黔西南。(2)分别对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指数进行自相关分析,随着空间阈值距离的升高,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的Moran I指数呈现对数函数规律下降,六盘水下降率较快,表示该地区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分布较为多样化,随着距离的升高,空间耦合性极不显着,黔东南州大部分属于非喀斯特地区,下降率较为平稳,表示该地区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较为均一,随着空间的升高,空间耦合性衰减缓慢。通过LISA聚集图分析,得出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HH聚集模式主要体现在黔北、黔西和黔西南区域,反映出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区域,LL聚集模式主要体现在黔东南和黔南区域,反映出草地质量较好区域。(3)在深入研究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的驱动力基础上,采用贵州岩性、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存栏量、超载率和耕地占比共11个驱动力指标,构建驱动力强度指标体系,不同驱动力因子体现出不同草地石漠化指数和草地退化指数特征。通过GIS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出贵州省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驱动力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岩性、坡向、年平均降雨量、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度。
肖俊[10](2018)在《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文中认为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应用于各地特色农产品的研究及气象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作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插值运算,生成了可应用于多种方式的气候资源相关分析研究的基础图层,并进行了分析和应用举例。本文使用了贵州省83个气象台站站点信息和1981—2010年气候资料,通过ANUSPLIN软件进行数据插值,在ACRGIS10.0平台上完成了专题图的制作,生成了贵州省平均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降水日数等多种农业气候资源要素不同时间尺度(主要为逐月、四季和年)的精细化分布图层,并对常用气候资源要素分布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选取了10个气候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按权重系数进行图层叠加,得到了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区划。全省综合区划得分大部分在0.350.75之间,总体呈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其中,省西部和北部海拔较高处综合得分≤0.45,南部低热河谷地带综合得分>0.65,其余地区综合得分0.460.65。之后,以已有作物指标的西葫芦和难以获取指标的韭黄为例,分别通过指标图层的直接叠加和相似距离计算,完成了二者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在现有全省农业气候资源图层基础上,提取和加工县级专题图,以镇宁自治县为例,得到了该县气候带和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图,以提供政府和农业部门决策参考。
二、影响遵义市秋粮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遵义市秋粮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现状 |
1.2.2 SWA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泥沙和石漠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气候条件 |
2.1.3 研究区水文条件 |
2.1.4 地质地貌情况 |
2.1.5 研究区植被特点 |
2.1.6 研究区土壤特点 |
2.2 研究区基础资料处理 |
2.2.1 地形数据 |
2.2.2 土壤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气象数据 |
第三章 遵义市乌江流域径流泥沙模拟 |
3.1 SWAT水文模型原理 |
3.1.1 水文过程模型 |
3.1.2 土壤侵蚀模型 |
3.2 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
3.2.1 子流域的划分 |
3.2.2 水文响应单元分析 |
3.2.3 水文模型的运行 |
3.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SWAT模型校准和验证 |
3.4.1 径流的校准和验证 |
3.4.2 泥沙的校准和验证 |
3.5 输沙量与径流的回归分析 |
3.6 土壤侵蚀估算 |
3.7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 |
4.1 径流小区实验 |
4.1.1 径流小区参数 |
4.1.2 数据分析 |
4.1.3 降雨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
4.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情景建立 |
4.3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模拟结果分析 |
4.4 时间推移下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影响 |
4.4.1 乌江流域遵义段2025 年土地利用预测模拟 |
4.4.2 长坝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 |
4.4.3 退耕还林效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贵州省水土流失危害分类分级标准 |
5.1 岩溶地区土壤允许流失量和侵蚀强度分级 |
5.2 非岩溶地区侵蚀强度分级 |
5.3 土壤侵蚀潜在威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6.2.1 存在的问题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气候因子协同影响下贵州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括 |
2.2 数据来源 |
2.2.1 MODIS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其他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的预处理 |
2.3.2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3.3 逐像元趋势分析 |
2.3.4 相关性分析 |
2.3.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三章 贵州省GPP、ET及WUE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 GPP、ET精准度检验 |
3.1.1 GPP精度性检验 |
3.1.2 ET精度性检验 |
3.2 ET、GPP年内、年际变化特征 |
3.2.1 ET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
3.2.2 ET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
3.2.3 GPP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
3.2.4 GPP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
3.3 WUE年内、年际变化特征 |
3.3.1 贵州省WUE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
3.3.2 贵州省WUE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
3.3.3 贵州省不同植被WUE时间变化特征 |
3.4 WUE空间格局成因 |
3.5 不同植被类型WUE差异探究 |
第四章 植被WUE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
4.1 贵州省气候因子时空特征分析 |
4.1.1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4.1.2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4.1.3 气压时空变化特征 |
4.1.4 风速时空变化特征 |
4.1.5 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 |
4.1.6 相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
4.2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
4.2.1 贵州省高程分类 |
4.2.2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分布特征 |
4.2.3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4.3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
4.3.1 贵州省土壤类型分布特征 |
4.3.2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分布特征 |
4.3.3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不同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5.1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模型拟合度分析 |
5.2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5.3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模型拟合度分析 |
5.4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六章 不同植被WUE与多种气候因子的协同响应 |
6.1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协同响应 |
6.2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协同响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关于遵义辣椒种植特征与产品推广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不同品种及地区辣椒产量及所含营养的分析 |
1.1 不同品种的辣椒在遵义种植产量的分析 |
1.2 不同地区辣椒及辣椒籽资源的营养分析 |
2 主要病害及气象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
2.1 主要病害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
2.2 气象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
3 遵义辣椒的产业与市场发展 |
4 结语 |
(5)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
2.1.2 土地集约利用 |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5 生态文明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5.1 影响机制分析 |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气象条件对遵义市茶树主要虫害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树虫害分布特点 |
2.1.2 黑刺粉虱、白刺粉虱。 |
2.1.3 小绿叶蝉。 |
2.2 气象因子对茶叶主要虫害发生的影响 |
2.2.1 茶蓟马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2.2.2 小绿叶蝉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2.2.3 黑刺粉虱、白刺粉虱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7)自然地理环境对县域贫困化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省连片特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4.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资源状况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贫困现状 |
2.3.1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现状 |
2.3.2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中的特殊困难 |
3.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县域贫困化空间格局特征 |
3.1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县域贫困化空间异质性格局 |
3.2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县域贫困化空间依赖性格局 |
3.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总体空间依赖性格局特征 |
3.2.3 局部空间依赖性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县域贫困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分析 |
4.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 |
4.1.2 指标选取 |
4.2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县域贫困化空间分异主导因子分析 |
4.2.1 地理探测器模型 |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主导因子识别 |
4.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4.2.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主导因子效应水平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地域类型 |
5.1 贫困化地域类型划分 |
5.2 扶贫政策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致谢 |
(8)贵州省山区草地资源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分类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1.3.4 研究创新点 |
1.3.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畜牧业发展概况 |
2.2 数据获取 |
2.2.1 草地数据获取 |
2.2.2 其他数据收集 |
第三章 草地基本状况分析 |
3.1 草地面积分布 |
3.2 草地地类分析 |
3.3 草地盖度分析 |
3.4 草地生物量分析 |
3.5 各县份草地牲畜负载率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草地空间格局分析 |
4.1 地貌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2 坡度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3 坡向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4 降水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5 温度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6 岩性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7 土壤类型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8 土层厚度对草地分布格局的影响 |
4.9 小结 |
第五章 草地资源评价估算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草地资源评价的理论依据 |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筛选的方法 |
5.1.4 价值核算体系的筛选 |
5.2 直接经济价值分析 |
5.2.1 草产品价值分析 |
5.2.2 畜牧产品价值估算 |
5.2.3 全省草地总经济价值分析 |
5.3 间接生态价值分析 |
5.3.1 涵养水源价值估算 |
5.3.2 土壤保持价值估算 |
5.3.3 固碳释氧价值估算 |
5.3.4 净化空气价值估算 |
5.3.5 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 |
5.3.6 废弃物降解价值估算 |
5.3.7 废弃物降解价值估算 |
5.4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评价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生态价值的地理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分析 |
6.1 不同地理环境下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分布状况 |
6.1.1 地貌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6.1.2 坡度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1.3 坡向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1.4 降水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1.5 温度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1.6 岩性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1.7 土壤类型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1.8 土层厚度与草地生态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6.2 地理环境因子对草地生态价值空间异质的影响分析 |
6.2.1 信息熵理论 |
6.2.2 熵权计算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贵州省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空间耦合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草地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气候 |
2.3 社会经济 |
2.4 草地资源情况 |
第3章 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 |
3.1 数据收集 |
3.1.1 数字高程模型 |
3.1.2 Landsat8 OLI_TIRE数据 |
3.1.3 气象数据 |
3.1.4 其他数据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字高程模型处理 |
3.2.2 Landsat8遥感影像处理 |
3.2.3 气象要素数据处理 |
第4章 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遥感监测 |
4.1 草地资源遥感监测 |
4.1.1 草地资源监测 |
4.1.2 草地资源空间分布 |
4.2 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 |
4.2.1 草地石漠化监测指标体系 |
4.2.2 草地石漠化空间分布 |
4.3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 |
4.3.1 草地退化监测指标体系 |
4.3.2 草地退化空间分布特征 |
4.4 草地遥感监测精度分析 |
第5章 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空间自相关耦合分析 |
5.1 空间自相关 |
5.2 基于Arcgis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1 贵州省草地全局自相关分析 |
5.2.2 各地州市草地全局自相关分析 |
5.3 基于GeoDa局部自相关分析 |
5.4 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分析 |
5.4.1 草地石漠化和草地退化相关性分析 |
5.4.2 空间滞后变量LISA分析 |
第6章 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
6.1 驱动力指标选取 |
6.2 驱动力强度指数分析 |
6.2.1 自然背景因子 |
6.2.2 生态环境因子 |
6.2.3 人为活动因子 |
6.3 基于主成分模型的驱动力分析 |
6.3.1 主成分工作原理 |
6.3.2 基于Arcgis的主成分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概况 |
1.2.2 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区域概况 |
2 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
2.1 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 |
2.1.1 热量资源 |
2.1.2 水资源 |
2.1.3 光资源 |
2.2 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区划 |
2.2.1 技术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3 应用实例 |
3.1 蔬菜气候适宜性分析 |
3.1.1 蔬菜气候适宜性概述 |
3.1.2 贵州省西葫芦气候适宜性分析 |
3.1.3 普定县白旗韭黄气候适宜性分析 |
3.1.4 小节 |
3.2 县级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
3.2.1 镇宁自治县概况 |
3.2.2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影响遵义市秋粮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ne-copula模型的区域产量保险费率厘定 ——以贵州遵义烤烟业为例[D]. 洪宇廷.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模型研究[D]. 赵航.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气候因子协同影响下贵州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张洁.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关于遵义辣椒种植特征与产品推广分析研究[J]. 杨洁,钟航,王顺杰,王成,姜飞,崔波. 贵州农机化, 2020(01)
- [5]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气象条件对遵义市茶树主要虫害的影响分析[J]. 敖芹,韦美静,刘霞,孙俊丽,姚熠.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5)
- [7]自然地理环境对县域贫困化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省连片特困区为例[D]. 付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贵州省山区草地资源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研究[D]. 陈海喜.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9]贵州省草地石漠化与草地退化空间耦合遥感分析[D]. 秦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D]. 肖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