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心,王金斌,李秀芹[1](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旨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进行提升,旨在对受教育者的政治品质、思想修养与道德品质进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到的主要的思想矛盾以及矛盾的解决方法,社会生活当中所可能会出现的变化以及应对变化的主要策略。
袁一平[2](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左士辉[3](2021)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始终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焦点。在新时代,欲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使人民健康水平继续向高提升,就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握好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之间的关系,不能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卫生与健康工作、忽略人民健康需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对卫生与健康事业进行统筹谋划,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将卫生与健康事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棋局,以期人民健康水平的显着提高、卫生与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能够既为卫生与健康事业增光,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彩。引言部分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为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重要基础。正文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背景。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是在新时代对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的情形下,基于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二个部分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形成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健康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健康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健康思想为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有益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十八大以来的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接续推进不但意味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在不断前进,是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确立的现实依据。第三个部分着重论述了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本文从目标、主题、方针、任务四个方面解读了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坚持党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领导、实施人民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健康中国战略基本原则。第四个方面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总结。表明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意义。结论部分: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出本文最终结论。对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和确立、主要内容、时代价值进行高度凝练、高度总结,是本文的总观点。
程姗姗[4](2021)在《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物质层面需求极大满足,但经济科技发展和人文精神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出现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较大程度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这些现象折射出当代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目标及衡量标准出现偏差,人的价值实现陷于困境,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人的价值学说视域下探究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意义重大。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及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特性。关于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黑格尔人学思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幸福观。这些先哲思想为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提供理论来源,而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论认知前提。关于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创造性、辩证性、社会历史性、多样性则是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的主要特性。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思想自传入中国起便扎根中国土壤不断得以继承发展,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发展主要总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实现主体的满足。马克思强调不管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作用于“人”本身,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人的解放等都是这一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其二,以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价值实现。马克思指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体现我国对人的价值实现所需的客观条件的重视。其三,以价值实现主体的努力引领人的价值实现。马克思人的价值学说指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主观条件的满足,主观条件即人本身,一个人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如树立爱国主义理念、理想人格建立及树立个人奋斗精神等。其四,将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强调人的价值实现的标志是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新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向往等均是我国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与原因。其中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性,主要体现在过度重视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以及过度看重价值的物质层面而无视其精神层面。其二,人的价值实现主客观条件不协调性,我国存在自然环境污染、社会环境污化等问题。其三,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固化,单一或固定的职业与行为被人们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固有途径。其四,人的价值实现目的功利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只为功利而无视社会价值,甚至做出危害社会与国家的违法行为。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的原因则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生产力发展桎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桎梏人的价值实现;第二,西方价值观冲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价值观被带入中国,西方完全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对国人价值实现产生消极影响;第三,价值实现主体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人们关于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思维取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的解决举措,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展开阐释。第一指重视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作用,以集体主义作为个人价值导向的主旋律、将“增加个人收入”作为个人价值导向的具体内容等;第二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从和谐、法治、爱国、爱岗敬业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指树立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思维取向,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既关注社会价值也关注自我价值,既重视人的价值的物质层面也重视精神层面,但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优先选择集体利益。本篇论文以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为前提,总结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理论上讲,本文对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对马克思人的价值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作总结论述,也为当前国人价值实现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此外,本文对促进我国社会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王秀芳[5](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姚春林[6](2020)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文关怀出发,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被破除,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力量总体薄弱,高校在校学生数量较少,特别是工科院校占比较低,难以满足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服务国家建设的角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新中国初期的重点任务。该时期党和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校接管改造、颁布政策法令措施、进行院系调整、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等一系列蕴含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对高校师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并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从实际效果和历史意义看,在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下,逐步确立了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升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保障了高校与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延续性,有效巩固了新政权。本文对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列宁知识分子理论及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出发,分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基础,探讨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初步规划、实施举措和内容拓展。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研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政治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社会形态演变与过渡、政治体制初创、阶级关系和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经济基础,包括多元的经济形态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文化基础,包括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进行了梳理。首先,梳理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从《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到“包下来”政策,从“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到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其次,研究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包括教师工资补助、学生补贴、建设投入与扶持等措施。再次,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进行了评析。首先,总结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布局更加成熟等方面。其次,探讨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及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工作存在过于简单化、苏联印记过于浓厚、过于强调政治因素等诸多不足。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一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和精神,是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思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这主要体现在坚定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师资队伍的成长发展等方面。同时,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无论是新中国初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境遇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结语简要回顾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未来深化研究作了前瞻与展望。
张贝丽[7](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刘娟[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文关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倡导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一直以来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并且,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文关怀的不断加强。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在人文关怀理念的不断强化之下,切实将高校思政课打造成充满深度与广度、温暖学生心灵、培育高尚品质、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专业的学识、有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内涵和主要内容的阐述。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其次,是理论依据与指导原则的论述。一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人文关怀思想、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人文关怀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二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指导原则,主要有,平等对话原则、积极引导原则、沟通理解原则、“三贴近”原则。再次,是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一是目前取得的成果;二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三是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最后,是对如何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方法研究。一是人文关怀教育理念;二是人文教育环境;三是人文关怀方式方法;四是人文关怀机制。
王洪健[9](2020)在《基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道德教育策略探论》文中认为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到来,我国如今的道德教育对人才培育的任务也是越来越繁重,培育社会中有用的人才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明确主题。马克思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它在关于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等方面,这些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论述,马克思人学思想和道德教育的落脚点都是以人为主,从这一点上看来,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的关键所在,这两者的结合,也为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研究视角。本文直接切入主题,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进行展开介绍,从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进行论述,在充分理解掌握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同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能够充分地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理论指导。本文分析了我国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国在道德教育方面所呈现的问题主要是人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内容存在缺陷、方法的单一、价值定位偏颇等所呈现的显性因素和隐性教育缺失。因此从这些问题出发,着重提出以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作为指导,对道德教育提供方法上的一些指导。首先是根据人的主体地位来确定道德教育的主题,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其次是根据人的主体性需要对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改进,加强自我教育;再次是根据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及多样性来定位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最后是根据人所具有的社会性来改善道德教育的环境,对社会宏观环境和校园微观环境进行全面改善;因此,在完善以上各方面问题后,根据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与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对道德教育的指导意义。
余亮亮[10](2020)在《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缺乏意义感、价值感的现象日益增多,这一状况也反映出高校人文教育的不足。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高校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本身,忽视了课程的人文性,其重要原因是课程价值取向出现了偏颇。本文以课程价值取向为视角,综合运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深入剖析了高校课程忽视人,缺少人文性的现状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首先,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文章建构了一个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即个人与社会两种取向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三个层面的体现,以及两种取向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其次,文章针对多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文本分析,探讨了当前高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即课程目标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中通识性与专业性的二元对立,课程实施中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成长等。此外,还从课程价值观念、学校教育、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探讨了当前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出现偏颇的原因。再次,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提出了解决课程价值冲突的对策,即以人文为目标,融合个人与社会两种取向的人文引领和谐取向,并对这种和谐取向的具体内涵、特征与价值作了深入阐释。最后,探讨了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价值取向的实践路径。即课程目标应致力于培养整全人,课程内容应凸显人文理念,课程实施应体现人文性。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偏颇的表现与原因基础上,提出了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价值取向,并构建了相关的实践路径,对高校课程价值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到的思想矛盾以及矛盾的解决方法 |
四、社会生活可能会出现的变化以及应对这种变化的主要方法 |
(2)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动因 |
1.1.2 现实动因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脉络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外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系统分析法 |
3.历史研究法 |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背景 |
(一)新时代对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
1.人民的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 |
(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面临新问题 |
1.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化 |
2.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与健康服务供给矛盾凸显 |
二、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确立依据 |
(一)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确立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恩格斯的健康思想 |
2.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健康理念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健康思想 |
(二)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确立的现实依据 |
1.新中国成立后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有益探索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 |
3.十八大以来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接续推进 |
三、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 |
(一)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 |
1.战略目标 |
2.战略主题 |
3.战略方针 |
4.战略任务 |
(二)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原则 |
1.坚持党领导卫生与健康事业 |
2.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
3.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 |
四、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价值 |
(一)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价值 |
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健康思想 |
2.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3.成为新时代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系统方案 |
(二)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价值 |
1.指引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健康指南 |
2.推动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3.助推全球卫生与健康治理的重要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 |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来源 |
1.黑格尔人学思想 |
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
3.空想社会主义人的幸福观 |
(二)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内容 |
1.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
2.人的价值实现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
3.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
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 |
(三)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特性 |
1.创造性 |
2.辩证性 |
3.社会历史性 |
4.多样性 |
二、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一) “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实现主体的满足 |
1.社会主要矛盾演变 |
2.人的解放 |
(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价值实现 |
1.明确“三个有利于”标准 |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3.秉持“五大发展理念” |
(三)确定价值实现主体的努力方向——引领人的价值实现 |
1.树立爱国主义理念 |
2.理想人格建立 |
3.树立个人奋斗精神 |
(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人的价值实现理想目标 |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2.培育“四有”新人 |
3.美好生活向往 |
三、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与原因 |
(一)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 |
1.人的价值实现缺乏辩证性 |
2.人的价值实现主客观条件不协调性 |
3.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固化 |
4.人的价值实现目的功利化 |
(二)我国人的价值实现的当代困境的原因 |
1.生产力发展桎梏 |
2.西方价值观冲击 |
3.价值实现主体认知偏差 |
四、我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解决举措 |
(一)重视生产力对人的价值实现基础作用 |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作用 |
1.和谐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诉求 |
2.法治,人的价值衡量纠差的强制制度保证 |
3.爱国情感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
4.爱岗敬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
(三)树立人的价值实现的辩证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初期界定 |
(二) “人文”“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内涵界定 |
(三) 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 |
四、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四)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五) 比较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 列宁知识分子理论 |
(三) 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 |
(四)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实践基础 |
(一) 党局部执政时期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二) 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教育及人文关怀 |
三、新中国初期党确立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战略地位 |
(一) 人文关怀的需求是人的一种自发的精神需求 |
(二) 旧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要素的缺失 |
(三) 确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战略 |
四、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初步规划 |
(二)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内容 |
(三)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内涵拓展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政治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 |
(二) 新中国初期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过渡 |
(三) 新中国初期政治体制的初步创建 |
(四) 新中国初期阶级关系的变化 |
(五) 政治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经济基础 |
(一) 多样的经济形态是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背景 |
(二) 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面临巨大困难 |
(三) 经济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文化基础 |
(一) 新中国初期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 |
(二) 思想文化多元性 |
(三) 文化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践推进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 |
(一) 《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彰显人文关怀 |
(二) “包下来”政策增强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感,落实关怀政策 |
(三) 思想改造运动提高知识分子觉悟,体现思想关怀 |
(四) “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 |
(五) 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体现政治关怀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 |
(一) 教师工资补助尽显人文关怀 |
(二) 学生补贴尽显人文关怀 |
(三) 加强高校建设投入与扶持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 |
(一) 师生培训和思想改造 |
(二) 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
(三)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评析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 |
(一) 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和确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
(二) 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
(三)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布局更加成熟、合理 |
(四)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不足 |
(一) 工作过于简单化 |
(二) 工作有苏联印记 |
(三) 工作过于强调政治因素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 |
一、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发展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 |
(二)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彰显人文关怀 |
(三) 邓小平从人文关怀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 |
(四)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新 |
(五)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
(六) 习近平对人文关怀理论发展的新高度 |
二、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 |
(一) 始终坚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 |
(二) 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
(三) 注重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 |
(四) 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
三、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
(一) 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 |
(二)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三) 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
(四) 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
一、课题 |
二、论文 |
致谢 |
(7)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
1.1 时代背景 |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
1.2 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
小结 |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小结 |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
小结 |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环境责任公平 |
4.1.2 环境利用公平 |
4.1.3 环境价值公平 |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
小结 |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
小结 |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
小结 |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
7.1.1 理论意义 |
7.1.2 实践价值 |
7.1.3 局限性 |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
2.1.1 人文关怀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 |
2.2.1 基本维度:生命关怀 |
2.2.2 主体维度:人格关怀 |
2.2.3 目的维度:价值关怀 |
2.2.4 方向维度:成长关怀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2.3.1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选择 |
2.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求 |
2.3.3 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与指导原则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
3.1.2 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人文关怀的重要论述 |
3.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指导原则 |
3.2.1 平等对话原则 |
3.2.2 积极引导原则 |
3.2.3 沟通理解原则 |
3.2.4 “三贴近”原则 |
第4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取得的成果 |
4.1.1 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
4.1.2 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
4.1.3 课堂活力逐步显现 |
4.1.4 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加强 |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
4.2.1 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需要深化 |
4.2.2 人文关怀的环境建设需要不断完善 |
4.2.3 人文关怀的方法需要与时俱进 |
4.2.4 人文关怀的能力需要大力提升 |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
4.3.1 高校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
4.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文化氛围缺失 |
4.3.3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素质有待完善 |
4.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新时代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策研究 |
5.1 增强教育者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
5.1.1 坚持立德树人 |
5.1.2 坚持全面发展 |
5.1.3 坚持学生为本 |
5.1.4 坚持尊重差异 |
5.2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环境 |
5.2.1 优化社会环境 |
5.2.2 优化校园环境 |
5.2.3 优化家庭环境 |
5.2.4 优化网络环境 |
5.3 完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 |
5.3.1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5.3.2 大力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教育水平 |
5.3.3 强化人文关怀的实践作用 |
5.3.4 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教育 |
5.4 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机制 |
5.4.1 完善运行机制 |
5.4.2 完善保障机制 |
5.4.3 完善考核机制 |
5.4.4 完善协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道德教育策略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外“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综述 |
2.国内外“道德教育”的研究综述 |
3.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跨越学科研究法 |
2.分析与综合统一法 |
3.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内容 |
2.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1.人的本质理论 |
2.人的价值理论 |
3.人的需要理论 |
4.人的主体性理论 |
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二)道德教育的界定 |
1.道德教育的含义 |
2.道德教育的特征 |
3.道德教育的功能 |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
1.研究对象一致 |
2.研究目标相同 |
3.价值定位无异 |
4.哲学基础性指导 |
5.理论实践与深化 |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策略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主体地位不明及原因 |
1.忽视主体地位 |
2.忽视个性特点 |
(二)内容存在缺陷及原因 |
1.与生活实际不相契合 |
2.不重视人的精神需求 |
3.以抽象理论内容为主 |
(三)方法存在缺陷及原因 |
1.片面灌输的方法 |
2.缺乏双向互动法 |
(四)价值定位偏颇及原因 |
1.偏重工具性价值 |
2.忽视个人的价值 |
(五)教育环境问题及原因 |
1.社会环境 |
2.校园环境 |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对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注重主体性地位 |
1.重视主体地位 |
2.重视个性发展 |
(二)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
1.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
2.以自由发展为目标 |
3.以全面发展为内容 |
(三)调整道德教育方法 |
1.加强实践活动 |
2.注重双向互动 |
(四)重视人的价值定位 |
1.关注人的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 |
2.强调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实现 |
(五)改善道德教育环境 |
1.改善社会宏观环境 |
2.改善校园微观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的学术论文和研究 |
致谢 |
(10)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大学生缺乏意义感、价值感现象日益普遍 |
二、“人”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 |
三、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偏颇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课程价值取向选择与构建的研究 |
二、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趋势研究 |
三、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分类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价值取向 |
二、课程价值取向 |
三、人文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校课程价值取向概述 |
第一节 课程价值的内涵 |
一、课程价值的概念 |
二、课程价值的分类 |
第二节 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分类 |
一、高校课程培养目标:个人—社会维度 |
二、高校课程设置: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
三、高校课程实施:个性—共性维度 |
第三节 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 |
一、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取向相互冲突 |
二、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取向相互融合 |
三、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选择 |
第三章 当前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存在偏颇 |
第一节 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偏颇的表现 |
一、人才培养目标忽视了人发展的全面性 |
二、课程设置忽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 |
三、课程实施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
第二节 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偏颇的原因 |
一、课程价值取向选择的单一与失衡 |
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突出 |
三、社会本位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四章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价值取向的合理性 |
第一节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价值取向内涵 |
一、什么是人文引领的和谐取向 |
二、为什么要以人文来引领课程 |
三、人文引领的和谐取向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 |
一、对人的探讨贯穿在课程的始终 |
二、强调人文引领的课程的和谐共进 |
三、人文引领的课程的和谐相融 |
第三节 人文引领的课程能重拾人的意义 |
一、深化学生对我我关系的认识:增强生命意义感 |
二、提高学生对人我关系的认识:从小我走向大我 |
三、促进学生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整全发展的人 |
第五章 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价值取向的实现 |
第一节 高校课程目标突出人 |
一、课程应以培养自我实现的整全人为目标 |
二、专业课程目标应具有明确的人文理念 |
第二节 高校课程内容凸显人文理念 |
一、优化通识课程中的人文课程设置 |
二、提升专业课程的人文性 |
第三节 高校课程实施体现人文性 |
一、课程实施应基于人的特性 |
二、课程实施要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
三、注重隐性课程的人文熏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J]. 王新心,王金斌,李秀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2)
- [2]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研究[D]. 左士辉.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 程姗姗.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5]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6]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D]. 姚春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7]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8]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 刘娟.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0)
- [9]基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道德教育策略探论[D]. 王洪健.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10]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余亮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