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

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

一、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马晶晶[1](2021)在《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环境监测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总污染源的控制与环境质量的评价。要达到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要求,需要从环境监测指标和环境质量的生态系统监督两方面做起,逐步完善过程,把握整体监测发展趋势,从而改善环境和居民生存生态空间的状态。因此,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以温州市瓯海区的环境监测为例,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的典型,阐释了地方监测工作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之道。本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阐释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站和第三方监测机构等基本概念和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以及在监测站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普通市民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部分从多角度分析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对比了国内多地在基层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其对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解决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是鉴于目前地方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善,而国内这方面尤其是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期望通过研究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推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为提高监测样本数据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希望能对提高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在应对开放性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所裨益,并为研究环境监测及相关政府管理工作的其他学者提供参考。

李颖泉[2](2020)在《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抑尘剂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大气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大气颗粒物不仅自身属于污染物,同时,由于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还是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载体,在大气与地表、水体物质能量循环中具有重要环境指示作用。针对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兰州曾经是我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来,甘肃省、兰州市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治理兰州市大气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及西北荒漠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制约,加上兰州市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尽合理,兰州市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大气颗粒物依然是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兰州市针大气颗粒物的治理措施主要依靠网格化管理+洒水降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更高效抑尘新技术的支持。因此,针对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化学组分、可能来源、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可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研究系列抑尘剂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技术可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控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收集兰州市历年大气颗粒物及气象因子数据,研究其历年、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及一天内的时空分布规律;采集生物制品所(BPI)、铁路设计院(RDI)、职工医院(SWH)、兰苑宾馆(LYH)和兰州大学(LZU)五个主城区监测点不同季节的PM2.5、PM10样本,分析PM2.5、PM10中5种阴离子(F-、Cl-、NO3-、SO32-、SO42-),6种阳离子(Li+、Na+、NH4+、K+、Mg2+、Ca2+),10种重金属铜(Cu)、镉(Cd)、铅(Pb)、铁(Fe)、锰(Mn)、锑(Sb)、钒(V)、钴(Co)、砷(As)、汞(Hg)元素的成分组成与含量特征;评价了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通过该研究掌握兰州市环境空气中PM2.5、PM10的成分组成与含量特征,以期分析总结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本研究在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采用系列抑尘剂控制无组织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的具体措施。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在春冬两季较为严重,PM2.5污染在冬季更严重,PM10污染在春季更严重。PM2.5、PM10浓度月分布特征表现为“U型”。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型”。PM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为:SWH>LYH≈BPI>RDI>LZU;PM10浓度空间分布总体为:BPI>LYH>SWH>RDI>LZU。兰州市冬季的PM2.5与PM10的平均浓度之比为0.75,说明冬季因集中供暖大量燃料燃烧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高;而春、夏、秋季均小于0.5说明颗粒物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散堆料场等扬尘。(2)以气象因子为自变量,PM2.5和PM10浓度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兰州市PM2.5和PM10浓度与风速和大气压呈负相关;与大气温度、大气湿度总体呈正相关。而兰州市冬季静风率高,逆温现象严重,不利于大气颗粒污染物扩散,是兰州市冬季空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主要受城市排放等内因影响较大。(3)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在冬季污染较严重,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城关区和西固区。水溶性无机阴离子浓度大小总体排序为:SO42-﹥NO3-﹥Cl-﹥SO32-﹥F-,水溶性无机阳离子浓度大小总体趋势为:Na+﹥Ca2+﹥K+﹥NH4+﹥Mg2+﹥Li+。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形成的二次污染,土壤源次之。土壤源对PM10的影响比PM2.5更大。(4)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冬春季高于夏秋季,Pb、Sb和Cd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其它重金属均无风险。兰州市PM2.5中重金属浓度大小排序为Pb﹥V﹥Fe﹥As﹥Cu﹥Mn﹥Hg﹥Co≈Cd﹥Sb;PM10中重金属浓度大小排序为Pb﹥Fe﹥V﹥As﹥Cu﹥Mn﹥Cd﹥Hg﹥Co﹥Sb。PM2.5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扬尘和工业排放;PM10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工业排放和交通运输排放。(5)系列抑尘剂是解决无组织源颗粒物污染的有效方法。复合粘结型抑尘剂适用于煤炭、矿粉等大宗散堆粉料储运抑尘,喷洒抑尘剂后煤粉的风蚀率均小于0.2%。复合吸水保湿型抑尘剂适用于城镇铺装道路抑尘,喷洒道路抑尘剂后3 d内,近路面PM10和PM2.5浓度比未喷洒对比路段分别降低约20%和13%。速溶型结膜抑尘剂简化了抑尘剂乳液制备流程,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施工现场,在风速20 m/s、吹蚀时间5 min条件下,风蚀率为0.14%。复合型固沙剂适用于局部沙化土地治理,不影响植物生长。

王鑫[3](2020)在《陕北典型区域臭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臭氧是大气的重要微量成分,但是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增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陕北地区臭氧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分析陕北地区臭氧污染分布及其气象成因对于该地区防治臭氧污染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2016-2018年陕北典型区域延安市和榆林市臭氧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臭氧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包括两种前体物与四种气象因子。研究发现延安市和榆林市臭氧浓度月变化和日变化均表现出单峰值和单谷值特征。在月变化中,延安市的臭氧浓度最高值出现在6月,而榆林市的臭氧浓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主要与当地污染源以及气象因子变化规律差异关系密切;延安市和榆林市臭氧浓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2月。除延安市1月臭氧平均浓度高于榆林市外,其余月均臭氧浓度延安市均低于榆林市,这种差异在夏季(6、7、8月)比冬季(12、1、2月)更明显。在日变化中,延安市和榆林市的臭氧浓度均表现出午后浓度高,凌晨浓度低的特征;延安市和榆林市的臭氧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6点,最低值均出现在7点(北京时间),延安市的小时平均臭氧浓度均低于榆林市,这种差值在夜间比日间更明显。从臭氧浓度在两个地区的超标时次来看,榆林市多于延安市,从2016年至2018年,延安市的超标时次呈现降低趋势,而榆林市的超标时次却呈现出了增加的趋势。臭氧浓度在当地的变化既可能与当地前体物密切相关,又可能与影响之生消或扩散的气象因子相关,本研究根据延安市和榆林市臭氧浓度与其前体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气象因子(气温、温度露点差、海平面气压、风向、风速)的相关性,发现延安市和榆林市臭氧浓度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浓度均显着负相关(p<0.05),表明臭氧污染与当地污染源排放密切相关。此外,延安市和榆林市臭氧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高浓度臭氧主要出现在低海平面气压值、高温、温度露点差小(高湿)的天气。延安市的臭氧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强弱排序为:海平面气压>气温>温度露点差>风速>风向;榆林市臭氧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强弱排序为:海平面气压>气温>风向>温度露点差>风速。太阳辐射是臭氧生成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因此夏季的高温均与两个地区臭氧浓度显着正相关,而由于榆林市的特殊山地地形配合低海平面气压条件下空气辐合运动更有利于形成臭氧污染在榆林市区的堆积,因此,臭氧浓度与海平面气压和气温的相关性在榆林市强于延安市。整体而言,延安市和榆林市污染源排放的前体物与臭氧浓度密切相关,海平面气压变化导致的近地面层内空气运动辐合辐散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的最主要气象因子。因此,治理陕北地区臭氧污染应根据气象因子的变化状况进而限制污染源的排放。

林遵杰[4](2020)在《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炼了一些国内外文献的观点,界定了环境监测、基层环境监测站、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行政监督理论、戴明循环等理论基础,用来探索研究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这个特定对象,希望探索出能够促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更好地履职尽责和更快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本次探讨也希望能够加强人民对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认识,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站点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际参考和应用价值。对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做了综述。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全面管理和管理改进三个方面。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很多,如行政监督理论等,相关研究正在深入和丰富起来。但是,运用这些理论针对环境监测站管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政府职能转变,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需要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解读、匹配,需要后续继续研究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在如何提高管理方面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还引入了基本运用于企业管理的PDCA循环,再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提出了改进原则和改进措施,对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原先的管理目标做了重新修订,设计改进方案,建立了全面管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该方案进行了评估。本文最后提出了从优化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强内外部质量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保证适宜的检测环境、加大人员培训等几方面改进措施。

王宗颖[5](2020)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监测简言即是对环境生态圈的观察与研究,具言之,即是通过运用专门手段,如经济、法律、专项技术、行政等方法,就环境中各项数据指标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等系列活动,通过分析与预测以求达到预期目的——为环境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作为对环境科学管理和执法监督之根底,环境监测正是为切实处理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污染纠纷等问题提供技术依据,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保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面对层出不穷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我国在不断努力进行探索,诸多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正是我国政府对规制环境监测领域数据造假之境况做出的努力。诚然,在环境监测领域相关法律、技术等系统且全面完善前,现实方面的问题仍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并妥善探寻符合国情的解决路径。比如,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处罚力度较轻、处罚标准模糊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规范细化标准,提升处罚力度是遏制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数据的监管主体不明确,带来了多部门同时监管或监管空缺的问题,需要明确环境监测监管的主体,厘清所负监管的范围赋予相应的职权;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主体的分配不合理,应当在法律规范中对涉案监测数据造假每一环节的主体的责任进行细分;另外在我国环境监测机构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基层环境监测站现状与当前监测工作不匹配等问题上,需要通过法律等制度规范,建立统一准入的标准,确保环境监测方具备相应的监测资质与水平。在法律上如何进一步对环境监测活动进行规制,减少甚至消灭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并在立法上予以完善。本文针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概况共分四部分进行探究:第一部分,简言之,即对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等文义进行概述。对环境监测之概念、性质及意义进行厘清。同时依据一定标准对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了妥善归类与划分,并对行为产生之原由进行必要的探究与分析。第二部分,笔者首先将我国境内有关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为出发点,通过当前境内之立法及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检索相关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之案例进行梳理,最终总结了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方面立法司法正在以及预期面临的问题。例如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罚方面之缺陷、监管主体交叉混乱、责任主体不明晰、环境监测机构专业技术水平的优劣、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现状以及监测工作不匹配等问题。第三部分,对域外相关环境监测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了探究,总结和归纳各国关于环境监测方面立法的特点,通过对域外立法制度的优势分析,力求在结合域内具体境况的基础上探求合理出路,并提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建议或思路。第四部分,即是对我国环境监测法律规制方面提出各项完善建议。具言之,立足我国的立法情况和实践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结合域外先进的经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主要包括对相关法律法规之完善、统一域内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强化与承担、地方数据监测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与强化、环境监测改革方向社会化等方面。为完善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效规制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提供微薄之力。

何振[6](2020)在《福建省环境空气含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性质活泼且来源极其复杂。同时OVOCs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因此对环境空气OVOCs的研究对了解其污染特征、大气化学作用及其来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8年5月和10月,在我国福建省八市一区(共选取了11个有代表性的观测站点)展开对环境空气OVOCs观测实验,并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采样方法做出了优化,选取了16种环境空气OVOCs物质作为目标物种进行分析。并利用后向气流轨迹模型、OBM模型等多种数据处理手段,结合国控点常规6项污染物数据,对福建省环境空气OVOCs的时空变化、成分分析、对臭氧的影响等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进行讨论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环境空气OVOCs采样方法做出了优化,首先对环境空气OVOCs采样器做出优化,使其可以连续自动进行采样,大大减少换样频率,相对于传统采样器更加省时省力;此外,还通过多次模拟实验,综合考虑实验科学性和成本等因素,调整了最佳的采样时间为2h,采样流速为0.8L/min,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福建省观测期间八市一区环境空气OVOCs的平均浓度范围为5.59-21.24 ppbv,结果表明福建省环境空气OVOCs整体浓度水平要略低于北京、广州等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且沿海城市环境空气OVOCs浓度要普遍大于内陆城市。通过对省会城市福州市在2018年5月和10月强化观测发现,福州市环境空气OVOCs浓度5月份要高于10月份,利用OBM模型对福州市5月观测结果进行模拟计算,模型结果显示,福州市光化学反应和移动源的一次排放均对其甲醛浓度有着重要的贡献,人为源VOCs中的炔烃类物质是其关键的前体物,NOx则对甲醛的生成有着抑制作用。(3)福建省观测期间八市一区环境空气OVOCs主要组成成分以甲醛、乙醛和丙酮为主,且环境空气OVOCs平均浓度日变化最高值多出现在中午或午后太阳辐射较强的时段,表明了大气光化学反应对环境空气OVOCs浓度的贡献。观测期间,福建省各城市环境空气OVOCs浓度于臭氧浓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随着环境空气OVOCs浓度逐渐升高,可能又作为臭氧前体物继续参与到大气光化学反应中,导致大气臭氧浓度的升高。(4)环境空气OVOCs大气寿命较短,较难通过气流进行区域传输,但其前体物可能通过区域传输来影响输送城市的环境空气OVOCs浓度。基于分析结果对福建省各城市环境空气OVOCs来源解析表明,福建省八市一区环境空气OVOCs主要受人为源排放,以及区域传输、天然源和人为源排放的VOCs光化学反应二次生成的共同影响。本研究最终初步获得我国环境空气较为清洁的福建省八市一区环境空气OVOC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特征,对消除福建省环境空气OVOCs污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进而对降低其臭氧污染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福建省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环境空气质量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福建省环境空气OVOCs的研究对我国多数重污染地区有着前瞻性和重要意义。

殷松[7](2020)在《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测度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灰霾天气频繁爆发,灰霾区域性特征日益强化。河北地区成为中国灰霾污染的严重区域,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大气环流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加之区域协同发展,灰霾在多个城市间的依存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形态,这也意味着单边治霾措施有效性势必会趋于下降,需要针对区域性关联调整现行灰霾防控机制。因此,对河北地区灰霾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为该区域协同治理和空气质量整体改善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基于2013年和2017年河北省11所城市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小时PM2.5浓度值数据,利用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考察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地区灰霾浓度值和浓度值变化在空间上存在显着依存关系,相邻区域灰霾空间近邻关系明显高于远距离的区域。(2)河北灰霾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性,南部地区主要变现为高高状态,北部地区表现为低低状态,并且随着灰霾浓度的降低,灰霾空间相关性减弱。(3)周边区域与目标城市灰霾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相关性强的两地区关联度较高,空间近邻关系更好。(4)综合来看,邯郸市、邢台市与石家庄市三市之间的灰霾空间近邻关系优于其他地区,保定沧州和廊坊三市、衡水与沧州两市间灰霾空间近邻关系次之,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灰霾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近邻关系。鉴于此,认为在当前区域灰霾治理和联防联控机制进程中,治霾的覆盖范围不能一味盲目追求大范围,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地理距离与行政关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同时,依据各城市实际情况合理推进京津冀协同治理进程,推行各种方式的协同治理方案,建立能够支持其长期运作的治理系统。

李相坤[8](2020)在《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的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必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这些措辞严谨、目标明确的语句都表明了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态度。同时,环境监测数据对生态环境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政府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还是企业排污许可义务的承担,甚至公众环保知情权的保障,都需要真实的、有效的环保监测数据的推动。但是通过电视新闻、网络媒体等途径曝光的“环境监测数据失真”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真实、在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2016年西安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件”之后,在环境监测数据上做文章的事情依旧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基层政府环境监测数据失真过程中采取的消极策略性行为的模式差异选取了三个案例:一是空间策略。河南平顶山政府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通过将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公里范围内运营、的加油站进行搬迁,搬迁完成前需要将运营时间更改为每天的19时到次日8时,通过空间上的策略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二是时间策略。山东临沂兰山区为了应对上级“将五天内排名倒数2位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免职”的检查而将物流园区内的企业统一停工停产,通过时间上的策略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三是数据策略。西安市长安区的环境监测站的站长授意和指使工作人员用纱布堵塞监测站的监测探头、朝监测探头洒水、删除监测站的视频。通过直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操纵而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本文认为基层政府制定的空间策略、时间策略以及数据策略,其本质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将监测数据进行人为的改变。本文将这些试图通过采取人为行为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从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的行为称为消极策略性行为。本文就基层政府在环保治理中为了环境监测数据排名实行的消极策略性行为进行了研究。而基层政府采取消极策略性行为的直接表现便是意识不强、敷衍应付,履职不力、注重形势,政策不当、缺乏评估,执法不严、以罚代管。本文认为,导致基层政府采取消极策略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政策约束软化、指导效能衰减,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度的滞后性和政策内容的不清晰,给基层政府的治理工作带来困境;二是组织制度结构悖论、行政行为失当,基层政府在我国的行政制度内向上与上级政府及同级政府部门间形成共谋,向下、向体制外,在面对社会主体的违法行为时采取以罚代管;三是基层政府的认知偏差、治理效果甚微,无论是角色定位为上级政策的执行者和政策执行的监督者、还是对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与经济发展的紧迫性之间的工作侧重,还是向上负责的政府间关系与满足公众需求的与社会主体的关系的界定,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四是考核目标设置多样、激励动机冲突,追寻政治晋升而注重经济增长,为了规避“一票否决”而加大污染治理,多方位的考核给基层政府造成利益冲突。本文最后针对以上原因,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整个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由内到外提出如何矫正基层政府的消极策略性行为的意见。首先,应当构建因地制宜的涉及多领域、多主体的多元网格化区域合作;第二,按照博弈模型分析的结论,设定与企业利润相关的违法惩罚和教育、管理结合的责令改正,提高违法成本,明确责任落实;第三,精炼基层政府等其他主体的业务能力,完善考核机制;第四,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包含基层政府内部监督、中央环保督查和外部协作监督的常态化长效督察机制。

宋雪燕[9](2020)在《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和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提出随着大气环境问题逐渐由单一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光化学并存的复合型污染转变,O3污染在云南省日益显着。云南省土地覆盖类型多样,植被覆盖率高,多地区光化辐射较高,O3污染的形成和催化条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形成原因复杂。为探究O3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地域性成因,基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自动监测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克里金差值、逐像元线性趋势分析、空间离散系数、时空演化树、Kolmogorov-Smirnov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线性拟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等方法,以云南省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背景,对云南省O3污染的特征值、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O3与土地覆盖类型及大气污染因子(PM10、PM2.5、SO2、CO、NO、NO2、NOx、VOCs)、气象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团传输)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云南省臭氧污染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O3浓度峰值多出现于夏季不同,云南省O3浓度月季峰值出现在春季(3-5月),而日峰值出现时间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似,通常出现于14:00-17:00;地域性分区特征表现为云南省O3浓度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北部(昭通市)O3浓度高,迪庆州的O3污染情况与其他州/市明显不同;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O3浓度也较高。O3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局部区域中草本和树木比例平衡的生态系统更有利于促进O3的生成和积累,而非单纯受植被盖度的影响,各土地覆盖类型下O3的平均浓度大小存在差异:农田/植被(86μg·m-3)>落叶林(83μg·m-3)>耕地(82μg·m-3)>城市和建筑(81μg·m-3)=稀树草原(81μg·m-3)>湿地(79μg·m-3)>多树草原(77μg·m-3)=混交林(77μg·m-3)>典型草原(76μg·m-3)>常绿阔叶林(75μg·m-3)>常绿针叶林(74μg·m-3)>低植被覆盖地(67μg·m-3)=灌丛(67μg·m-3)。O3与大气污染因子的关系表现为云南省O3污染的发生与高浓度的颗粒物(PM10、PM2.5)和VOCs(乙烯、丙烯等)在强光化学反应条件下受强交通源环境催化密切相关,且O3对大气污染因子的相应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以VOCs表现最为显着,秋季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最大,为245.35,而冬季最小(82.43);O3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则表现为局地气象条件对O3的影响存在时空特异性和分段性特征,当云南省温度区间为16-24℃、气压区间为783.2-833.2hPa、相对湿度区间为40%-50%、风速区间为2-2.5m/s且风向西南-西风向时最易发生O3污染且云南省气团受东南亚和其北部四川地区影响极大,这些地区的生物质燃烧产生的O3和前体物也会随气团输送对云南省O3浓度增大造成显着影响。综上,云南省O3污染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和地域性分区特征,土地覆盖类型、颗粒物、VOCs、局地气象条件对云南省O3污染的发生均有一定贡献,但贡献较小,对云南省O3污染起关键作用的环境因子为强光化学反应条件和气团输送,且交通源对云南省O3污染的贡献比工业源更大。

陈忠[10](2020)在《漕桥河水环境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太湖流域水质日趋恶化,加剧了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漕桥河作为太湖西部主要入湖河道之一,位于宜兴市东北部,西起滆湖,途径徐家荡,在上游与武宜运河交汇于宜兴闸口处,在下游宜兴分水处又与太滆运河相交,最后经百渎港汇入太湖,是宜兴市北部连接滆湖和太湖的重要引排通道。本研究对漕桥河的水环境概况、经济社会概况、两岸土地利用现状、河道功能状况、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水生态现状等漕桥河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漕桥河河道周边的水环境情况。通过对主要考核断面水质情况、沿程水质变化、支浜水质情况的分析,全方位了解漕桥河水系的水质情况。从而看出了水质历年来有好转趋势,但与上级下一步的考核要求仍有差距。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漕桥河流域的主要存在问题。特别是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负荷较大,畜禽养殖、围网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急需治理,支浜污染问题严重、水质亟待改善,上游来水及支浜汇水直接导致河道水质变差,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艰巨,要进一步注重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依据水质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治理措施与对策,对5个控制单元分别提出整治任务,也对水质改善提出重点工程,旨在达到水环境改善、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的目的。本论文通过漕桥河水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基于河道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漕桥河河道整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寻找出漕桥河目前的存在问题,就漕桥河的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有参考借鉴意义的调查分析报告,以提升漕桥河入湖水质为根本,进一步改善太湖湖体水质。

二、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简评
    1.5 创新与不足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环境监测及构成要素
        2.1.2 环境监测站
        2.1.3 第三方监测机构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行政监督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
    3.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实体及其运作状况
        3.1.1 瓯海区环境监测站
        3.1.2 瓯海区的第三方监测机构
    3.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调查
        3.2.1 调查基本情况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4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4.1.1 环境监测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
        4.1.2 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4.1.3 环境监测队伍方面的问题
        4.1.4 第三方监测机构方面的问题
    4.2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财政投入滞后
        4.2.2 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清晰
        4.2.3 人才引进方式单一,待遇缺乏吸引力
        4.2.4 缺少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扶持
5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5.1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
    5.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
6 改进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6.1.1 突破监测工作场地范围局限
        6.1.2 优化实验室运行环境
        6.1.3 增加监测仪器和设备
    6.2 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
        6.2.1 明确管理方式和定位
        6.2.2 约束具体工作细节
        6.2.3 建立统一监测数据的核定标准
    6.3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善待遇
        6.3.1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6.3.2 改善待遇留住人才
        6.3.3 加大培训和再教育力度
    6.4 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发展,探索竞争与合作的新思路
        6.4.1 多措并举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发展
        6.4.2 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监测站职员状况调查表
附录2 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环境监测了解情况调查表
附录3 第三方监测机构职员状况调查表
致谢

(2)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抑尘剂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概述
        1.2.1 大气颗粒物概述
        1.2.2 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
        1.2.3 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
        1.2.4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
        1.2.5 大气颗粒物的形成、传输与去除
        1.2.6 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2.7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
    1.3 抑尘剂研究现状概述
        1.3.1 抑尘剂的作用机理、分类及适用范围
        1.3.2 复合型抑尘剂
    1.4 研究区域概况及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2 实验与方法
    2.1 大气颗粒物历史数据与样品采集
        2.1.1 采样仪器和滤膜
        2.1.2 采样点位及采样方法
    2.2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测定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样品测定
    2.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2.3.1 仪器和试剂
        2.3.2 样品测定
    2.4 系列抑尘剂乳液性能表征与抑尘效果测定
        2.4.1 仪器和试剂
        2.4.2 系列抑尘剂乳液性能表征
        2.4.3 系列抑尘剂抑尘效果测定
    2.5 样品质量保证与控制
    2.6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建模
    2.7 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来源分析
    2.8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2.9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2.10 数据处理与计算
3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3.1.1 不同季节PM_(2.5)浓度的分布特征
        3.1.2 PM_(2.5)浓度历年分布特征
        3.1.3 PM_(2.5)浓度月分布特征
        3.1.4 PM_(2.5)浓度的日分布特征
    3.2 PM_(10)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2.1 PM_(10)浓度的季节分布特征
        3.2.2 PM_(10)浓度的年分布特征
        3.2.3 PM_(10)浓度的月分布特征
        3.2.4 PM_(10)浓度的日分布特征
    3.3 PM_(10)中PM_(2.5)的浓度占比
    3.4 小结
4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4.1 PM_(2.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4.1.1 与风速的相关性
        4.1.2 与大气压的相关性
        4.1.3 与大气湿度的相关性
        4.1.4 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
    4.2 PM_(10)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2.1 与风速的相关性
        4.2.2 与大气压的相关性
        4.2.3 与大气湿度的相关性
        4.2.4 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
    4.3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建模
    4.4 小结
5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
    5.1 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1 PM_(2.5)中阴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2 PM_(2.5)中阳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3 PM_(10)中阴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4 PM_(10)中阳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2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来源解析
        5.2.1 水溶性无机离子相关性分析
        5.2.2 水溶性无机离子主成分分析
    5.3 小结
6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
    6.1 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6.1.1 PM_(2.5)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6.1.2 PM_(10)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6.2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6.2.1 富积因子分析
        6.2.2 相关性分析
        6.2.3 主成分分析
    6.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3.1 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3.2 PM_(10)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4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6.4.1 PM_(2.5)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6.4.2 PM_(10)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6.5 小结
7 系列抑尘剂控制无组织颗粒物污染源应用研究
    7.1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应用于大宗散堆粉料储运抑尘
        7.1.1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
        7.1.2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1.3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抑尘效果
        7.1.4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应用成本分析
    7.2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应用于城镇铺装道路抑尘
        7.2.1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
        7.2.2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2.3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抑尘效果
        7.2.4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应用成本分析
    7.3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应用于建筑施工抑尘
        7.3.1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
        7.3.2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3.3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抑尘效果
        7.3.4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应用成本分析
    7.4 复合型固沙剂应用于局部沙漠化土地治理
        7.4.1 复合型固沙剂
        7.4.2 复合型固沙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4.3 复合型固沙剂固沙效果
        7.4.4 复合型固沙剂应用成本分析
    7.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文中出现的常用专用名字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B 本文图表中英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陕北典型区域臭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2.1 陕北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2.2 陕北气象因子数据
    2.3 分析方法
        2.3.1 分析绘图软件
        2.3.2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2.3.3 线性回归的显着性检验
第三章 陕北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3.1 臭氧数据特征
    3.2 月变化
    3.3 日变化
    3.4 年际变化
第四章 陕北地区臭氧浓度超标特征
    4.1 臭氧超限一级特征
    4.2 臭氧超限二级特征
第五章 陕北地区臭氧浓度对前体物的响应特征
    5.1 臭氧与一氧化碳关系
    5.2 臭氧与二氧化氮关系
第六章 陕北地区臭氧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
    6.1 臭氧浓度与气温关系
    6.2 臭氧浓度与温度露点差关系
    6.3 臭氧浓度与海平面气压关系
    6.4 臭氧浓度与风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申请(授权)专利
    3.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4)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展望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环境监测
        2.1.2 基层环境监测站
        2.1.3 管理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行政监督理论
        2.2.2 戴明循环
第3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现状分析
    3.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基本情况
    3.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体系
        3.2.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文件体系
        3.2.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组织机构及职责
    3.3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外部监管
        3.3.1 万人评议
        3.3.2 S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性检测
        3.3.3 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年度考核
        3.3.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其下级质控中心的能力验证
第4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5章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5.1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原则和思路
    5.2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5.2.1 管理目标分解表
        5.2.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5.3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方案评估
    5.4 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改进的措施
        5.4.1 优化组织机构
        5.4.2 完善管理体系文件
        5.4.3 加强内部控制
        5.4.4 加强外部控制
        5.4.5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5.4.6 加强检测环境条件的控制,增强内务管理
        5.4.7 加大人员再教育力度,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概述
    (一)环境监测概述
        1.环境监测概念
        2.环境监测性质
    (二)环境监测数据的价值
    (三)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类型
        1.篡改监测数据
        2.伪造监测数据
        3.涉嫌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四)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产生的原因
        1.数据弄虚作假成本低获利高
        2.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与政绩
二、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现状及问题
    (一)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现状
        1.立法现状
        2.实践现状
    (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典型案例评析
        1.环境监测数据获取源头造假案例
        2.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处理过程造假案例
        3.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造假案例
        4.涉嫌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例
        5.案例评析
    (三)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监管主体不明确
        2.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主体不合理
        3.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处罚力度不够
        4.环境监测机构水平良莠不齐
        5.基层环境监测站现状与当前监测工作不匹配
三、域外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的考察与借鉴
    (一)美国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1.环境监测监管战略
        2.环境监测商业实验室管理
        3.明确严格的处罚体系
    (二)瑞典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1.《环境法典》和独立的环境司法体系
        2.长时间序列的监测模式
        3.多元协调的环境监测主体
    (三)日本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1.环境监测管理主体制度
        2.环境监测市场化运作
        3.地方政府的监管效益
        4.环境直罚主义制度
    (四)域外经验借鉴
四、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制建议
    (一)完善环境监测管理的法律法规
        1.尽快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2.明确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责任主体
        3.强化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法律责任
        4.赋予生态环境部门完整的环境监管权
    (二)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
        1.完善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
        2.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方案
        3.加大环境监测机构违法处罚力度
    (三)明确政府环境责任的承担
        1.提高政府环境责任的可诉性
        2.及时制定和修正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3.推进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四)加强数据监测执法监督机制建设
        1.建立高质量的监测执法监督队伍
        2.建立调查取证机制
        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五)加快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步伐
        1.构建社会化监测主体准入制度
        2.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制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福建省环境空气含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OVOCs的定义及危害
        1.2.2 环境空气OVOCs的来源
        1.2.3 环境空气OVOCs的大气化学作用
        1.2.4 环境空气OVOCs的分析方法
        1.2.5 环境空气OVOCs目前研究的不足
    1.3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性及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观测点位和观测时间
        2.1.1 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站点
        2.1.2 环境空气OVOCs观测站点
    2.2 监测设备与质保/质控
        2.2.1 常规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
        2.2.2 OVOCs采样和分析
        2.2.3 气象数据
        2.2.4 在线监测仪器的质保/质控
        2.2.5 OVOCs采样期间质保/质控
        2.2.6 OVOCs分析过程质保/质控
    2.3 数据处理
        2.3.1 OVOCs反应活性分析
        2.3.2 后向气流轨迹模型
        2.3.3 OBM模型
        2.3.4 比值法
3 环境空气OVOCs采样及分析方法与优化
    3.1 观测实验目标物种的确定与仪器材料
    3.2 环境空气OVOCs采样器优化
    3.3 采样流速的优化
    3.4 观测方案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福建省环境空气OVOCs污染特征
    4.1 OVOCs时空变化特征
        4.1.1 第二期连续观测站点变化特征
        4.1.2 第二期间断观测站点变化特征
        4.1.3 第二期强化观测期间新增站点变化特征
        4.1.4 第一期重点观测期间各站点变化特征
        4.1.5 OVOCs浓度空间变化
    4.2 OVOCs成分分析
        4.2.1 第二期连续观测站点主要成分及污染特征
        4.2.2 第二期间断观测站点主要成分及污染特征
        4.2.3 第二期强化观测期间新增站点主要成分及污染特征
        4.2.4 第一期重点观测期间各站点主要成分及污染特征
        4.2.5 各站点OVOCs成分综合比较
    4.3 OVOCs日变化特征
        4.3.1 第二期连续观测站点日变化特征
        4.3.2 第二期强化观测期间各站点日变化特征
        4.3.3 第一期重点观测期间各站点日变化特征
    4.4 OVOCs对 O_3 的影响分析
        4.4.1 OVOCs与 O_3 的关联关系
        4.4.2 OVOCs对 O_3 的生成贡献
        4.4.3 OVOCs的 OH自由基反应活性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观测的环境空气OVOCs来源分析
    5.1 2018年5月和10月观测期间福建省各站点气团传输分析
        5.1.1 第二期连续观测及间断观测站点气团传输分析
        5.1.2 第二期强化观测期间新增站点气团传输分析
        5.1.3 第一期重点观测期间各站点气团传输分析
    5.2 OVOCs来源分析
        5.2.1 比值法分析
        5.2.2 OBM模型模拟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灰霾相关研究
        1.2.2 灰霾空间测算方法研究
        1.2.3 灰霾空间关系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分析
    2.1 灰霾的认识
        2.1.1 灰霾
        2.1.2 PM2.5
        2.1.3 灰霾污染
    2.2 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
        2.2.1 空间近邻关系
        2.2.2 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
        2.2.3 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影响因素
    2.3 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影响因素
        2.3.1 人口聚集
        2.3.2 工业结构
        2.3.3 能源消耗
        2.3.4 地形地貌
        2.3.5 气象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相关关系分析
    3.1 数据采集、处理、选取
        3.1.1 数据采集
        3.1.2 数据处理
        3.1.3 数据选取
    3.2 河北省近邻城市的选择
    3.3 空间依存关系测算模型
    3.4 河北省灰霾浓度值相关分析
        3.4.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相关分析
        3.4.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相关分析
    3.5 河北省灰霾浓度值变化相关分析
        3.5.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变化相关分析
        3.5.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变化相关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1 空间自相关测算模型
        4.1.1 全局空间自相关
        4.1.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2 灰霾浓度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4.2.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省城市灰霾的关联关系分析
    5.1 灰色关联分析
    5.2 数据选取和处理
    5.3 河北省灰霾污染的灰色关联分析
        5.3.1 2013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灰色关联分析
        5.3.2 2017年典型月度灰霾浓度值灰色关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的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理论工具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及框架
    (六)研究方法
一、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的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模式
    (一)空间策略
    (二)时间策略
    (三)数据策略
二、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具体表现
    (一)意识不强,敷衍应付
    (二)履职不力,注重形式
    (三)政策不当,缺乏评估
    (四)执法不严,以罚代管
三、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机理分析
    (一)环境政策约束软化,指导效能衰减
    (二)组织制度结构悖论,行政行为失当
    (三)基层政府认知偏差,治理效果甚微
    (四)考核目标设置多样,激励动机冲突
四、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的矫正
    (一)构建多元网格,促进区域合作
    (二)提高违法成本,明确责任落实
    (三)精炼治理能力,完善考核机制
    (四)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常态督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和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臭氧污染的产生及现状
        1.1.2 臭氧污染的危害
        1.1.3 臭氧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数据调查收集
        2.1.2 分析方法
    2.2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
        3.1.1 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3.1.2 臭氧污染发生概况
        3.1.3 时间变化特征
        3.1.4 空间分异特征
    3.2 臭氧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
        3.2.1 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3.2.2 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
    3.3 臭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1 与大气污染因子的关系
        3.3.2 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4 臭氧污染防控
4 讨论
    4.1 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
    4.2 臭氧与土地覆盖类型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5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及奖励
致谢

(10)漕桥河水环境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环境现状
        1.1.1 全国地表水环境现状
        1.1.2 太湖水环境现状
        1.1.3 入太湖河流水质现状
    1.2 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
        1.2.1 国外水治理经验
        1.2.2 国内水治理经验
    1.3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漕桥河水环境现状
    2.1 漕桥河概况
    2.2 经济社会概况
        2.2.1 和桥镇
        2.2.2 万石镇
        2.2.3 周铁镇
        2.2.4 前黄镇
        2.2.5 雪堰镇
        2.2.6 控制单元划分
    2.3 漕桥河两岸土地利用现状
    2.4 河道功能现状
    2.5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
    2.6 水生态现状
    2.7 已整治情况
第三章 漕桥河流域水质情况和污染现状
    3.1 水质情况
        3.1.1 主要考核断面水质情况
        3.1.2 沿程水质变化情况
        3.1.3 支浜水质情况
    3.2 污染源调查及入河量计算
        3.2.1 计算方法
        3.2.2 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结果
    3.3 污染源结构分析
        3.3.1 工业污染源分析
        3.3.2 生活污染源分析
        3.3.3 农业面源污染源分析
    3.4 入湖污染物削减量测算
第四章 漕桥河流域主要存在问题
    4.1 水资源保护问题
    4.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问题
    4.3 水污染问题
        4.3.1 工业污染源
        4.3.2 生活污染源
        4.3.3 农业污染源
        4.3.4 支浜污染
    4.4 水环境问题
    4.5 水生态问题
    4.6 执法监管问题
第五章 治理对策和综合整治方案
    5.1 水污染防治
        5.1.1 加强工业污染整治
        5.1.2 全面落实生活污染治理
        5.1.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5.1.4 深入开展支浜污染整治
        5.1.5 加大船舶污染治理力度
    5.2 水环境治理
    5.3 水生态修复
    5.4 各控制单元综合整治
        5.4.1 控制单元1(和桥镇)整治
        5.4.2 控制单元2(万石镇)整治
        5.4.3 控制单元3(周铁镇)整治
        5.4.4 控制单元4(前黄镇)整治
        5.4.5 控制单元5(雪堰镇)整治
    5.5 水质改善重点工程
        5.5.1 重点工程
        5.5.2 效益分析
        5.5.3 目标可达性分析
第六章 后期保障与维护建议
    6.1 法律法规保障
    6.2 经济政策保障
    6.3 组织协调保障
    6.4 监督管理机制
    6.5 科技支撑保障
    6.6 公众参与保障
    6.7 管理保护目标
第七章 结论
    7.1 水环境现状分析
    7.2 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D]. 马晶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2]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抑尘剂控制技术研究[D]. 李颖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陕北典型区域臭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 王鑫. 西北大学, 2020(02)
  • [4]温州市S区环境监测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遵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 王宗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福建省环境空气含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D]. 何振. 贵州大学, 2020(01)
  • [7]河北省城市灰霾空间近邻关系的测度研究[D]. 殷松. 河北大学, 2020(08)
  • [8]环境监测数据失真中的基层政府消极策略性行为研究[D]. 李相坤. 吉林大学, 2020(08)
  • [9]云南省臭氧污染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和关键环境因子的关系[D]. 宋雪燕. 云南大学, 2020(08)
  • [10]漕桥河水环境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D]. 陈忠. 江苏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环境监测站的污染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