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技术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职业技术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职技高师“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剑锋,周娜,罗雯[1](2021)在《“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中职学校师资需求与供给研究——基于河北省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文中认为为加强"十四五"时期中职学校师资供给,调查了河北省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数量、学历、素质和结构等需求情况。结合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的分析,确认"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将呈现出专业结构持续调整、总体规模稳定增长、学历层次逐步提升、综合素质逐步提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等趋势。为满足河北省中职教育发展的师资需求,需要调整中职学校师资供给体系,具体包括扩大培养规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层次结构、调节专兼结构、提升职业能力等5个方面。

吕慧芬[2](2019)在《基于三所本科院校职教专硕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职教专硕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教师的,作为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源,对于社会以及中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职教专硕培养起步晚,在发展中难免存在不同的问题,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例不均衡,教师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对于高层次的职教师资的迫切需求,同时现有研究中缺乏对于职教专硕的研究。通过对职教专硕的研究,可以得出现有职教专硕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视角下,对职教专硕的培养提出改善建议,并在改善现有职教专硕的培养的基础上,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也有助于丰富现有理论资料。职教专硕的培养模式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得出现有职教专硕培养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以不足之处为出发点,运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及比较法得出在现有职教专硕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现有职教师资专硕培养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以三所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对职教专硕培养现状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得出现有职教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总结出现有职教师资专硕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通过现有职教专硕培养存在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与通过对三所本科院校的比较,得出现有职教专硕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职教专硕的培养还不够深入,在后续的研究中会不断完善。

陈任[3](2019)在《“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教师资的“母机”,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实施则关系到职教师范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补齐云南职教师资培养“短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和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优势,2017年云师大职教学院创新“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将高职高专多个专业背景的学生编在同一班。目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实施,但各培养环节还在不断探索中,国内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改进和实施课程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在综述已有研究基础上,从中观层面研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施现状以及改进策略。首先,界定相关核心概念,阐述课程体系研究的课程论基础、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本科层次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其次,介绍了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及创新之处,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调查,发现当前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职业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部分课程目标没有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沿袭传统模式,课程之间衔接不太紧密,课程内容需进一步聚焦,专业选修课课程资源有限;课程实施中部分环节难落实,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授课中与职业教育教学现实需要结合程度不够,专业实践课实施效果尚有提升空间,终结性评价手段亟需改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课程体系改进策略:基于人才培养单位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包括水平和领域两维度的培养规格,引导师生认知培养目标内涵;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下设置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突出第一、二专业实践教学;在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加大见习实习环节指导力度,灵活选择课程评价方式;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谢莉花,唐慧[4](2018)在《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邵丽珍,马建富[5](2017)在《职技高师供给侧改革: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文中认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承载着为职业教育发展培养专业师资的使命。职技高师正面临发展的困境。但随着中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对高水平师资需求趋旺等,仍有继续适度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必要性。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技高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中需要正确定位、谋划新的发展思路,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和社会服务功能;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模式特色和管理特色,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李欣旖,刘晶晶,闫志利[6](2017)在《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需求视阈下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技高师作为职业教育师资来源的主体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社会经济需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职技高师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师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是为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政企培训部门提供师资支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职技高师师资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完善,办学定位依然模糊、师资结构仍不合理、生源素质仍然低下、师范生职业倾向仍不明晰,学科专业建设仍显弱化。因此,要确定我国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取向,明晰办学定位与规模,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改革招生政策与机制、统筹课程结构与实践教学、设置特色化专业学科,完善职业标准体系构建,凸显职技高师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梁杰[7](2015)在《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三性合一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也日益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完善中等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提升师范性、技术性和学术性的整合度,是各职技高师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立足于中等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问题,以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师范性、技术性和学术性有机整合,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一流专业化师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法。首先,通过调查发现在中等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提升学术性、弱化技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相互分离;师范性、学术性纷争不止的问题,并就“三性分离”问题做以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分析。其次,分析了美国“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德国“双阶段+两次国家考试”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英国“三段融合,三方参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日本“双专业学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以及我国现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并总结经验,指出不足之处。最后,文章在分析、总结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从三性合一的视角重新建构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从培养主体多元化、课程整合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评价综合化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奠基石,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做保障,教育梦便无法达成。可以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希冀本研究能为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帮助与启迪。

任新平,黄萍[8](2013)在《职技高师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建设特色师资队伍是职技高师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职技高师特色师资的标准与培养方式等关键性问题,旨在探索职技高师特色师资培养有标准可寻的、有可操作性的新路径。

刘君义,甄国红,王硕[9](2013)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校—企—校开放的教育平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既要求师范性,又强调专业性,因此,对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文章在分析了基于校—企—校开放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校—企—校开放教育平台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即"平台+模块"式"校—企—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而提出了保障其顺利运行的措施。

周婉婉,卢双盈[10](2011)在《职技高师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学科专业建设是职技高师高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是职技高师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属性。学术性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根基;师范性解决"为何教"的问题,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职业性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定位要求。为实现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职技高师要建设多领域、多层次研究基地,发展高质量科研课题研究,建设多层次重点学科;建设优秀师资团队和课程体系;重视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二、职技高师“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技高师“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中职学校师资需求与供给研究——基于河北省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职学校师资需求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
        1.专业需求
        2.数量需求
        3.学历需求
        4.素质需求
        5.结构需求
二、中职学校师资需求趋势的分析
    (一)专业结构持续调整
    (二)总体规模稳定增长
    (三)学历层次逐步提升
    (四)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五)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三、中职学校师资供给的调整策略
    (一)扩大培养规模,满足中职学校师资的数量需求
    (二)调整专业结构,满足中职学校师资的专业需求
    (三)优化层次结构,满足中职学校师资的学历需求
    (四)调节专兼结构,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求
    (五)提升职业能力,满足中职学校师资素质需求

(2)基于三所本科院校职教专硕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基本研究概况
        二、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价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职教师资
        二、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三、职教专硕
        四、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系统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三所院校基本情况介绍
        一、A学校
        二、B学校
        三、C学校
        四、调查的目的、对象及问卷形式
    第二节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研究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三、访谈小结
        四、职教专硕培养所取得的成就
第四章 职教专硕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第一节 职教专硕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培养目标教育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本科课程衔接度差
        三、培养过程中教学、科研、实践环节不是很完善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主体单一
    第二节 职教专硕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衔接弱
        二、教师数量不够,教师自身素养的差异化
        三、学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第五章 职教专硕培养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二、加强培养目标教育
    三、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整合
    四、完善培养过程中教学、科研、实践环节
    五、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多元主体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B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C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D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E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访谈记录(学生)
    附录F 职教专硕培养现状访谈记录(教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关于国外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国内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理论建构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职教师资培养
        二、“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三、课程
        四、课程体系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课程设置制度的研究
        一、课程体系实证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二、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论研究
        三、本科层次中职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制度要求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一、相关理论与政策制度研究在本文中的运用
        二、本研究的框架建构与阐述
第三章 “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及其“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二、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班
        三、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二节 云师大职教学院“专升本”双专业培养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一、文本分析
        二、学生问卷调查
        三、师生访谈
    第三节 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特色不鲜明,各门课程没有形成“合力”
        二、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部分课程内容不聚焦
        三、课程实施各环节衔接不紧密,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
        四、校校、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第四章 云师大“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第一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一、在了解实际情况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
        二、建立系统全面有侧重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多途径使师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第二节 改革现有课程设置,灵活选择课程内容
        一、树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二、依据培养规格改革课程设置
        三、协调课程中理、实学时分配
        四、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实用性
    第三节 关注课程实施过程,采取多元评价手段
        一、能力本位观指导下实施课程
        二、加强对见习实习环节的指导
        三、因“课”制宜开展终结性评价
    第四节 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一、加强校校、校企合作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师生访谈提纲
    教师访谈提纲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C:师生访谈记录
    教师访谈记录
    学生访谈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一) 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发展历史
    (二) 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特点
        1. 兼具覆盖性和调节性的专业设置
        2. 吸引更广泛的职业技术师范生源
        3. 拥有较为专业稳定的教育者队伍
        4. 享有较为优越的实训与实习资源
        5. 彰显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精神文化
二、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问题
    (一) 运行体制不健全, 难以保证培养培训的有效衔接
        1.缺乏有效政策保障, 综合性大学的教师培养被边缘化
        2. 教育目标设定割裂, 培养与培训缺乏统筹管理机制
    (二) 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 难以贯穿职教教师整个成长路径
        1. 专业设置规范化缺乏有效政策文件指导
        2. 专业设置难以体现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
    (三) 课程教学缺乏特色, 难以培养出符合教育发展的专业教师
        1. 课程建设上理实分离, 极少体现三性融合
        2. 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内容未实现衔接
    (四) 教师教育者队伍偏理论化, 缺少理实一体化师资力量
        1. 专业化的教学与研究队伍力量薄弱
        2. 对职教教师发展特有规律认识不足
三、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的建构
    (一) 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
    (二) 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
    (三) 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四) 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

(5)职技高师供给侧改革: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技高师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 专业师资的“亟需”数量大大减少
    (二) 办学层次定位滞后于学历需求层次提升
    (三) 办学理念踯躅于学界的争论以及实践的困惑
二、不忘初心, 继续适度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一)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依然有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
    (二)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思路
    (一) 继续坚持职教师资培养功能, 但必须转换重点, 提升重心
    (二) 不断强化职教师资的培训功能, 深化培训服务体系构建和能力建设
    (三) 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展现社会服务的引领与导向能力
四、彰显特色, 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一) 过程特色:积极推进“院-企-校”三方协同办学
    (二) 模式特色:积极试行“4+2”专业+硕士模式
    (三) 管理特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的“双元教学协同管理”模式

(6)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需求视阈下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职技高师师资人才培养现状
    (一) 办学定位仍然模糊
    (二) 师资比例结构仍不合理
    (三) 生源数量与质量仍然低下
    (四) 师范生职业倾向仍不明晰
    (五) 学科专业建设仍显弱化
三、我国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
    (一) 办学定位与规模明晰性取向
    (二) 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取向
    (三) 招生政策与机制成熟化取向
    (四) 课程结构与实践教学统筹化取向
    (五) 师资专业学科特色化取向
    (六) 职业标准体系完善化取向

(7)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三性合一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
        1.4.1 职技高师
        1.4.2 三性合一
        1.4.3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创新之处
        1.5.3 研究思路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性合一”问题的提出——基于“三性分离”的批判
    2.1 当前职技高师在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三性分离”现状
        2.1.1 提升学术性,弱化技术性
        2.1.2 师范性与技术性相互分离
        2.1.3 师范性与学术性纷争不止
    2.2 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三性分离”原因分析
        2.2.1 历史原因
        2.2.2 现实原因
    2.3 对“三性分离”的批判——相互关系的视角
第三章 国内外职教师资培养经验借鉴——比较视角
    3.1 美国“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3.2 德国“双阶段+两次国家考试”培养模式
    3.3 英国“三段融合,三方参与”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3.4 日本“双专业学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3.5 国内现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3.6 经验总结与不足之处
第四章 “三性合一”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重构
    4.1 培养主体的变革——主体多元化
        4.1.1 职技高师
        4.1.2 企业
        4.1.3 中等职业学校
    4.2 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整合化
        4.2.1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整合
        4.2.2 专业课与师范教育类课程模块整合
        4.2.3 通识教育课与专业、师范教育类课程整合
    4.3 教学模式的变革——理实一体化
        4.3.1 案例教学
        4.3.2 情境教学
        4.3.3 任务驱动教学
        4.3.4 项目教学
    4.4 评价方式的变革——评价综合化
        4.4.1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4.4.2 项目考核与辅助考核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职技高师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何谓特色师资
天职师大特色师资队伍的现状
    (一) 职业实训教师队伍
    (二) 理论教师中的特色师资
特色师资建设的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二) 实训教师队伍数量存在一定缺口, 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 “双证书”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均衡
    (四) 理论教师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体化”师资有待进一步探索。
    (五) 部分“双证书”专业教师职业资格等级标准需要有明确规定。
应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一) 进一步深化特色师资的办学理念
    (二) 加大引进实训教师力度与强化质量建设措施
    (三) 缩短理论教师向“一体化”师资发展的进程, 不断提高其技能水平

(9)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校—企—校开放的教育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企—校开放教育平台的搭建
二、基于校—企—校开放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主体角色定位分析
    (一) 职技高师在课程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角色定位
    (二) 企业行业在课程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角色定位
    (三) 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角色定位
三、基于校—企—校开放教育平台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 “平台+模块”式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二) “平台+模块”式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1.“平台+模块”式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
        2.“平台+模块”式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三) “平台+模块”式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特点
四、基于校—企—校开放教育平台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
    (一) 建立平衡三方利益的长效机制
    (二) 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 建设理实一体的学习场所
    (四) 创建理实一体化考核制度

(10)职技高师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多领域、多层次研究基地
1. 以优秀师资团队为保障
2. 以优质课程体系为基础
3. 以优质教材及教学方法为手段
3. 开展职业指导

四、职技高师“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中职学校师资需求与供给研究——基于河北省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J]. 王剑锋,周娜,罗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基于三所本科院校职教专硕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D]. 吕慧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专升本”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体系实证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D]. 陈任.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建构[J]. 谢莉花,唐慧. 职业技术教育, 2018(10)
  • [5]职技高师供给侧改革: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J]. 邵丽珍,马建富. 职业技术教育, 2017(31)
  • [6]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需求视阈下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取向研究[J]. 李欣旖,刘晶晶,闫志利.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7(03)
  • [7]中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三性合一的视角[D]. 梁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5(03)
  • [8]职技高师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J]. 任新平,黄萍. 职业教育研究, 2013(03)
  • [9]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校—企—校开放的教育平台[J]. 刘君义,甄国红,王硕.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2)
  • [10]职技高师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特征研究[J]. 周婉婉,卢双盈. 职业技术教育, 2011(25)

标签:;  ;  ;  ;  ;  

浅谈职业技术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