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sdaq股市聚焦(论文文献综述)
谷沁恩[1](2021)在《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研究:方法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维持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各国政府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作为自身金融政策的主要目标。近年来频发的金融危机事件表明,由于全球金融系统内部高度的关联性,金融市场之间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尤为明显。因此,减弱金融系统自身脆弱性,减少金融风险累积的可能性,提高自身金融系统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是当前政府应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管理目标。同时,对市场之间风险传染关系的关注也引起了各国政府风险监管部门对市场之间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金融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同时给出了金融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测度方法,进而选取清洁能源市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给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具体而言,首先,本文对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金融市场风险、风险传染、网络效应、风险管理等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相关理论分析,对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其次,本文给出了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风险测度及风险传染关系分析、传染网络的构建传染路径分析、网络效应的多维测度和整体分析等方面;最后本文选取清洁能源市场作为实证对象进行市场之间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实证分析。根据所做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清洁能源市场的股票收益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热能市场、风能市场、太阳能市场、燃料电池市场、生物能市场的收益率时间序列均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且呈现尖峰后尾、自相关等特点。考虑到了传统线性计量模型的适用性,本文采用不同维度的BEKK模型来测度清洁能源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关系。不同维度的风险传染关系测度结果表明,对于清洁能源市场,高维下的风险传染关系相较于低维更加复杂。在风险传染关系分析的前提下,本文使用多维分析方法进行风险传染网络的构建,确定了风险传染网络中的要素构成后进行传染路径的方向检验、传染强度检验和传染路径有效性检验,最终完成传染网络的再优化与关键市场的识别。对于清洁能源市场,燃料电池市场的风险传染网络最为复杂,表明如果燃料电池市场的爆发风险,风险容易通过市场间相互关联网络传染给其他市场,其他清洁能源市场也容易受到来自燃料电池市场的冲击。相较而言,地热能的风险传染网络较为简单,表明其他清洁能源市场不容易受到来自地热能市场的冲击。根据实证结果,风险监管部门应该着重关注燃料电池市场、太阳能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关风险管理和风险调控政策,避免这些市场的波动引发整体金融市场的震荡。
陈瑾[2](2021)在《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发展,由诸多能源市场间的关联影响与关键因素相互交叉而导致的波动溢出现象日趋明显,并进一步表现为网络扩散现象,即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若无法及时有效并全面测度和应对这类因市场间或市场外扰动所产生的波动溢出及其延续的网络扩散现象,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或经济风险甚至是危机。尽管已有文献详细探讨了能源市场两两波动溢出效应,但立足网络视角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进行全面测度、识别和管理的系统研究尚少。另外,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一体化性等特征,故从单一趋势对能源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片面性。鉴于此,文章将分别从整体趋势、极端趋势以及动态趋势三个视角出发,系统研究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尝试从多维度出发,探讨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及其衍生的网络效应,进而展示不同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现象与市场联动反应,进而帮助政策制定者识别和监管相关市场。此外,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风险传染机制,文章还将研究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的网络动态演化,并通过实证捕获溢出关键路径和中心节点,以便开展最终的多层次节点管理研究。整体而言,全文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识别风险传染、预测风险传染、降低风险传染,并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如下:整体趋势下,文章在对不同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识别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波动溢出网络,对市场之间溢出效应进行系列对比,从而了解了各市场间溢出关系,识别了关键市场。上述研究更趋向于横向地比较各市场间的波动溢出,而基于所构建的波动溢出网络,进一步分析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则倾向于纵向比较不同能源市场在各时期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也揭示了能源市场间长期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明晰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其有效控制波动溢出效应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起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现象在近3年来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政策制定者应特别关注石油、风能和水能市场,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研究还揭示了由多派系向单派系的转变现象,反映了近10年来同质化的网络演化趋势,该同质化网络演化趋势也表明能源市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可能会迅速蔓延,并对整个波动溢出网络产生影响。尽管发生概率低,能源市场间极端波动溢出则更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文章在识别和测度关键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能源市场的尾部相依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派系分析法对极端风险扩散进行了多视角研究。而考虑到2019年年底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文章还集中探讨了从2019年至2020年能源市场间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都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所以,文中着重分析了能源市场下尾部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更强,特别是市场繁荣期,这也反映了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不对称性特征。在极端波动的溢出网络中,水能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基于此,各国都在疫情期间采取措施,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以防止溢出风险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事物的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不同的市场、国家和经济体在改变和发展的同时,易对相关联的对象产生波动影响和传导,而这类现象又具体表现为经济个体间的动态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文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能源市场间固定不变的波动溢出,还需要补充研究能源市场间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动态波动溢出。鉴于此,文章立足时变Copula对9个国际能源市场间的动态波动溢出进行了识别和测度,立足所得出的动态波动溢出系数构建了动态波动溢出网络。通过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别基于人工识别和曼-肯德尔识别,挖掘了动态波动溢出的趋势点。基于上述趋势点,进一步在凝聚子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市场近十年的波动溢出情景演化趋势。研究发现,非可再生能源的动态波动溢出在十年间相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较弱,原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不易受其它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而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和太阳能市场的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明显强于非可再生能源。另外,水能市场在十年间的影响力较强,而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则不易受其它市场波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可再生能源之间呈现较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这也表明其联系更为紧密,也容易受市场冲击引发系统性风险。根据上述不同趋势下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和情景演化分析,并结合所得结论,文章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节点管理具体对策与其它建议。例如,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方面推行有效的政策机制,在不同趋势下灵活抑制关键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与网络影响,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甚至是经济危机。另外,鼓励能源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是实现其能源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能源企业应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能源产量和价格,并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应关注不同趋势下能源市场的变化,灵活制定投资策略。同时关注不同派系下的能源市场,以分散投资风险。文章研究的内容具备数据、实证和结果支撑,更加具备可信性。通过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系统研究,能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和能源投资者在能源行业的相关经济管理和参与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况淑红[3](2021)在《S公司科创板IPO财务估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创板横空出世,吸引了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登陆,也有众多海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S公司201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公司后,为进一步支持其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的战略需求,决定在临港成立研发及生产中心,面对巨大的融资需求S公司启动了科创板IPO的战略计划。IPO定价是新股发行的焦点问题,预估股票价值是IPO定价的重要步骤,合理定价不仅可以提高定价效率促使企业顺利上市,尽可能降低IPO发行抑价,也是公司顺利筹集资金的重要保障。符合公司的股票定价模型有利于公司建立长效的市值管理机制,让股票价格反映公司内在价值。本文根据S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市盈率,中国资本市场的行业市盈率及对标半导体设备公司及同行业公司的市盈率水平,选取了对标公司、竞争公司及同行业公司的上市披露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找出驱动市盈率变动因子,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市盈率预估模型,预估S公司发行定价市盈率,再基于市盈率估值模型计算出股票预估值。将S公司的股票估值与对标公司进行对比,分析股票估值差异的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了S公司的股票估值的合理性。本文为S公司建立的财务估值模型为推进后续IPO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冷静[4](2021)在《超越审计纠纷:中概股危机何解?》文中提出一、新一轮中概股危机爆发的背景2020年注定是人类现代史上极其不同寻常的一年,不仅写满了各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下的抗争与成就、苦痛与牺牲,也伴随着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巨幅震荡,深刻影响和制约国际经贸往来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接连出现。这一年里,全球经济发展走势堪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2020年里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年增幅为1.9%),
刘俏[5](2020)在《A股市场离好的资本市场有多远?》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探索中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三十年,并成就了一个世界第二大的资本市场。本文作者刘俏教授深度聚焦A股市场,对市场表现、功能以及问题根源等多个维度加以剖析,最后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好的股票市场这一重要课题与难题之上。作为在金融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刘俏教授的此篇深度智库文章对于我们的A股市场无疑具有着启发与前瞻的深刻意义。
许轩志(Hsuan-ChihHsu)[6](2020)在《开放外资如何影响境内外股市动态相关性 ——以中国台湾经验为例》文中指出国内金融开放进程走到目前,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是越来越少。但在未来的持续发展,更进一步的开放,是否会影响境内外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是本文所想研究的。而台湾地区因证券市场发展较早,对外资的开放也较大陆提前,加上两岸过往在金融业上从管制到开放的背景较相似,认为这将对未来大陆完全开放外资后的影响有参考意义。本文将聚焦在外资开放的进程是否会改变境内外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透过实证得到在各个开放进程间,台湾加权指数对各所选指数动态相关性有显着的差异。透过对各阶段与各指数之动态相关系数分析,可以知道对外开放的步伐越大,对境内股市与境外股市的相关性影响越大,与相同物理地区的股市间的动态相关系数上升幅度最为明显,且在完全放开对外资限制后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建议投资人而言在进行国际投资组合配置时需考量所投资股市在持续对外开放过程中,动态相关性改变所带来的影响。需配合本身风险偏好在国际投资组合的配置或者投资标的的选择,并注意动态相关性提升所带来的风险分散效果降低。对政府决策而言,其在政策制订时同时亦需考量国际资本移动,并在持续对外资开放的过程中,持续关注境内外股市的联动性,严防国际金融风险事件传染至境内股市。
张清[7](2019)在《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层股权结构是股权结构设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企业进行融资过程中,设计相应股权结构可以让企业家继续掌控公司控制权,让企业家精神得以在企业延续下去。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控制权问题,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进行控制权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企业家要发挥社会网络的作用,就需要考虑是否动用社会网络,是否需要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体系。企业家可以通过双层股权结构安排和企业家社会网络作用的影响来掌控实际控制权,并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研究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企业家实际控制权问题,我们构建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理论模型。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是否产生显着影响?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是否产生显着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目前针对实际控制权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选择从企业家社会网络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并综合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针对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分析,可以完善控制权理论和企业家成长理论等,可以为今后互联网企业发展指明发展的方向。首先进行文献梳理与评述。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双层股权结构、实际控制权、企业家社会网络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控制权理论、企业家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进行评述,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为构建理论模型奠定理论基础,以便我们进行后续研究。其次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针对阿里巴巴、京东和小米三家典型的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多案例分析,深入分析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企业家社会网络与实际控制权之间的关系。得出本文主题之间的初步关系命题,分别是:双层股权结构选择对企业家掌握实际控制权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控制权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变量;企业家社会网络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变量;企业家社会网络是影响实际控制权的重要变量。再次构建理论模型。在我们针对阿里巴巴、京东、小米三家公司多案例分析基础上,剖析了文章主题中三个方面的关系,构建了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本文针对美国中概股公司进行实证检验。一方面,对本研究设计的公司样本进行初步分析,考察双层股权结构下的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在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针对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考察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着实际控制权。从更深层次看,股东大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董事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经理层控制权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政治连带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弱,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商业连带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弱,但它们对企业绩效提升有着一定作用,因此,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有一定影响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隐性或间接发挥出来,用以提升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企业家成长。通过对双层股权结构下的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归纳总结出相关研究结论。国家要重视特殊股权制度的建立,允许企业设立双层股权结构形式;企业家要重视社会网络的构建,发挥企业家社会网络的作用;企业家要重视实际控制权在企业内各层面之间的安排,发挥实际控制人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作用;外界需要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的监督管理,让实际控制人在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法律法规下发挥其作用。
刘志霞[8](2019)在《基于市值管理的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绩效研究 ——以亚威股份并购无锡创科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全流通股出现,所有股东都是同股同权,此时所有股东追求的利益趋于一致,即股东权益最大化。而结合中国暂时不太成熟且弱势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进行企业市值管理的意识将会逐渐增强,并积极追求公司外部市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协同作用,而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市值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绩效,不仅能够增高且协同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及外在市值的水平,而且还能维持甚至提高公司全体股东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但是,如何合理、科学、有效地选择并利用市值管理手段已成为上市公司所关注的重点课题。而并购作为企业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愈来愈受到广大上市公司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像机床工业行业这种传统的、相对落后的行业,完全依靠企业内生式的自我发展几乎不可能满足企业的规模扩张需求及企业新增市场的需求,要想成为行业巨头,就必须依靠并购重组等方式所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来转变企业战略定位,从而来迎合时代及市场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场外资本市场尤其是新三板市场的建设也在迅猛地进行快速发展。企业并购特别是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新三板企业的并购数量及交易规模的大小均呈现逐年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自2012年-2017年末,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共发生400多例并购事件,涉及交易总金额已达到955亿元。基于近年来我国取得重大进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新经济新常态建设在我国正在迅猛开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并购新三板企业对主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在研究了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理论以及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绩效综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此次上市公司亚威股份并购新三板企业无锡创科源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本案例从国家政策、行业状况、公司战略、并购标的四个层面详细的分析此次并购的动因,接着是从此次并购活动影响市值管理的路径来进行全面分析,分别从并购的环境、并购活动的有效性及并购动因来深入分析此次并购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即企业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最后是构建市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全面详细的从市值管理绩效的三方面来分析此次并购所产生的影响。根据研究案例分析得出,并购重组确实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三方面的企业能力,进而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实施并购重组也会有潜在的风险存在,如果并购后期企业整合不善,也会对企业市值管理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选择并购目标公司时,企业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定位,来选取最佳的并购对象。通过此案例的分析,希望能为其他企业也计划利用并购重组的途径来提升市值管理绩效的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
孙菲菲[9](2019)在《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为“场外市场”)是一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区域金融的直接融资发展。这对于直接融资中的基础性经济金融、结构化产业融资发展、区域经济融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体系发展的意义重大。场外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建设功能完善立体覆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十九大之后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中对场外市场的关注还显不足,对于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构建缺乏理论化的总结和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选题定位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性功能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点,中美场外市场的功能类比和功能差异,并检验制度要素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调节作用,从而归纳出对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遵循比较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国际场外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经验总结出一般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特征,归纳场外市场发展的动因、过程、调节因素以及结果,并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首先,美国和中国在国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全产业链和多区域的大国经济结构,场外市场的规模也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次,中美两国在制度要素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有助于检验制度环境对于场外市场的调节作用。由此,本文通过对两国场外市场发展和发展特点以及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功能构建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方面,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和计量检验,从而最后归纳出本文关于中美场外市场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场外市场在发展动因和制度设计上有整体相似性和诸多特征区别。美国的场外市场发展动因之一是企业对挂牌市场的分层需求,而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则受到了流动性需求的推动。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发现中国场外市场在规模上迅速赶超美国,但交易的活跃度、挂牌企业规模和和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中国场外市场企业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市值均远小于美国,且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高于美国;再次,本文还发现中美两国场外市场在功能上呈现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场外市场都具有信息发现功能、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功能,但两国场外市场在平滑风险、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对公司治理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场外市场作用的差异源自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而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场外市场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理论化的归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对中国场外市场功能完善发展的建议:中国场外市场在不断完善现有规则之外,应探索除财务绩效和规模之外的分层标准,并在制度环境支持的地区率先进行尝试,最大化发挥当下场外市场的作用。长期而言应对制度环境进行完善,如增加司法投入和资源、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市场的风险文化、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其他金融制度(如银行和主板市场)与场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如升降板制度),可以更好地释放场外市场的潜力。
李金甜[10](2019)在《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文中认为近年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2018年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等制度。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立足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证券交易机制,交易机制是决定市场价差的决定性因素。新三板市场自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以来,交易机制设计一直着力于兼顾包容性与差异性,以满足市场内不同层次企业的多元化需求。2014年8月-2018年1月,新三板市场实行的一直是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并行的交易制度,自2018年1月份以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新三板,下文亦简称“股转系统”)推出竞价交易制度,至此新三板开始实行做市商制度与集合竞价并行的交易制度。已有对做市商制度的研究文献多认为,作为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商能够稳定市场、实现价格发现职能,在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环境下,做市商制度能否适应新三市场环境、发挥预期效应呢?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有何局限性,对新三板市场有何推进作用呢?这些都成为我们检验制度适用性和有效性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企业与做市商之间的互动、做市商的做市效果等方面,对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第一,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与制度发展,新三板交易机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机制、流动性及声誉理论相关经典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了新三板制度背景、交易机制变革,并对多种交易方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优势和不足。通过以上归纳和论述,首先,明晰了本文研究的制度环境,了解国内外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不足,提出研究话题的价值和可行性;其次,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深入理解企业行为,多维评价做市商做市效果提供了研究依据;再次,通过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新三板主要制度发展历程,有助于本文理解和解释相关制度影响因素。对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进行梳理以及对多种交易方式的比较,为本文分析企业选择做市交易的微观动因,进而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提供重要的制度依据。第二,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先对做市商制度实施后,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微观动因进行了检验。以在2015年-2016年期间陆续选择做市转让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视角和做市商视角对交易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从企业主动选择视角,基于企业提升流动性诉求分析,研究是否质量较好的企业更易受益于做市商流动性提供服务,是否更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质量较好的企业选择做市后是否也更受做市商偏好;从做市商主动选择视角,纳入做市商声誉变量,检验声誉较好的做市商是否更偏好高质量的企业,为了对比证券企业在履行不同职责时的行为差异,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检验高质量的主办券商是否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企业。以上实证分析兼顾了市场内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行为,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了较好的证据。第三,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本文在样本选择、指标选取、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拓展,以全面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净效应。为深度剖析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纳入企业拥有的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以及券商声誉变量,分别评价三者对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作用。在对券商声誉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和做市商声誉对比分析,同时为前文有关券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提供证据。第四,结合前文实证设计及研究结果,利用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这一特殊现象,采用制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的动因及后果。从新三板企业选择和做市商选择角度,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证据,实证分析企业退出做市后的流动性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前文中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发现:第一,首先,做市转让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既有企业基于流动性需求的主动选择,也有做市商基于风险考虑的精挑细选。一方面,高质量的企业在选择做市后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协议转让的局限性,获得更多投资者认可,因此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另一方面,纳入券商声誉因素后,从做市商视角的分析结果发现,高声誉的做市商倾向于选择高质量企业做市,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互选效应”,而主办券商因职责范围不同,加上数量较为匮乏,因此高声誉主办券商与高质量企业之间不存在显着的“互选效应”;第二,通过采用DID模型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本文发现做市商制度能减少买卖价差、降低交易成本及股票的波动性,但是降低了股票的交易规模,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存在“流动性缺陷”,纳入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指标后的结果显示,三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缺陷”: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也即拥有做市商数量越多的企业,转为做市转让后流动性会越好;企业市值越大的企业,转为做市后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流动性也会更好;拥有高声誉做市商的企业转做市后,流动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相比之下,主办券商由于不直接参与股票的交易活动,其声誉对股票流动性基本无显着影响。以上结论证实了做市商数量、交易风险及做市商声誉等问题是影响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分析新三板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这一现象,本文发现:从制度动因上分析,由于原有做市商制度的局限性,为控制股权分散、限制“三类股东”买入、方便国有券商退出(个别企业)使IPO之路更加顺利,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做市转让。一些企业面临股权收购、大股东增持、减持,由于做市商制度下不易实现大宗交易,企业不得不转为协议转让;从企业微观动因分析,由于做市交易无法满足企业的流动性诉求,因此主动选择退出做市转让,实证研究发现退出后这些企业的交易规模、企业价值和股票价格都显着提升,这也印证了前文关于企业对做市交易主动选择的微观动因;从做市商视角分析,新交易制度实施后,同时伴随着新三板市场行情急速下跌,做市商的主动退出使得部分企业被迫退出做市转让,印证了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动因。通过从企业、做市商双重视角剖析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并多维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政策效果,对检验新三板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结合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因素的深度剖析,为理解和解释新三板市场企业和做市商行为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效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情下的交易机制研究,对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做市商制度在新兴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Nasdaq股市聚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sdaq股市聚焦(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研究:方法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金融风险传染理论、模型与实证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视角的风险传染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网络模型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金融市场风险概念界定 |
二、风险传染概念界定 |
三、系统风险管理概念界定 |
四、网络效应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现象的理论分析 |
一、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现象展示 |
二、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理论解释 |
三、传染要素界定与传染特征分析 |
第三节 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界定、特征与理论解释 |
一、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界定 |
二、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特征 |
三、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理论解释 |
第四章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测度 |
第一节 金融市场风险测度及其传染关系分析 |
一、风险测度方法及其适应性 |
二、基于风险测度的风险传染关系分析 |
第二节 传染网络构建与传染路径分析 |
一、传染网络构建与网络要素计算 |
二、传染路径的方向检验、强度计算与有效性检验 |
三、传染网络再优化与关键市场识别 |
第三节 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多维测度与整体分析 |
一、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多维测度方法 |
二、风险传染网络效应的整体分析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统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二节 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分析与传染网络构建 |
一、相关性分析与市场风险测度 |
二、传染网络构建及其要素分析 |
三、传染路径计算、传染网络优化与关键市场识别 |
第三节 能源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测度 |
一、网络效应的多维测度计算 |
二、网络效应的整体分析 |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建议 |
一、结果分析 |
二、管理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波动溢出现实背景 |
1.1.2 国际能源市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研究趋势分析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市场波动溢出的相关研究 |
2.1.2 尾部风险的识别与测度 |
2.1.3 能源市场风险与波动溢出概述 |
2.1.4 网络分析方法与情景演化视角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3.1 概念界定和理论解释 |
3.1.1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
3.1.2 能源市场波动与波动溢出分析 |
3.1.3 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性与演化性分析 |
3.2 整体趋势下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一般测度方法 |
3.2.1 市场波动建模及其溢出测度 |
3.2.2 整体趋势下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测度模型及其性质 |
3.2.3 基于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分析 |
3.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3.3.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
3.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3.4 实证分析 |
3.4.1 波动溢出测度与溢出网络构建 |
3.4.2 溢出网络分析和关键市场识别 |
3.4.3 整体趋势下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
3.4.4 立足情景演化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4.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4.1.1 相关概念界定 |
4.1.2 极端趋势下波动溢出特征及其网络现象分析 |
4.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
4.2.1 极端趋势分析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测度 |
4.2.2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情景演化 |
4.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4.3.1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
4.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4.4 实证分析 |
4.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尾部分析 |
4.4.2 尾部分析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 |
4.4.3 新冠冲击与国际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
5.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5.1.1 相关概念界定 |
5.1.2 动态趋势下波动溢出的系列特征分析 |
5.2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
5.2.1 时变Copula模型及其动态波动溢出测度与分析 |
5.2.2 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网络分析 |
5.2.3 趋势点识别下波动溢出网络的演化分析 |
5.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
5.3.1 国际能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格局和网络溢出效应 |
5.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态溢出测度 |
5.4.2 国际能源市场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析 |
5.4.3 人工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
5.4.4 曼-肯德尔法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测度与演化分析的能源市场节点管理 |
6.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3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S公司科创板IPO财务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估值理论与概念 |
1.3.1 估值理论发展 |
1.3.2 估值相关概念 |
1.3.3 估值方法 |
1.3.4 估值方法选择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公司环境分析 |
2.1 公司简介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国内宏观产业政策 |
2.2.2 行业发展现状 |
2.2.3 市场前景分析 |
2.3 SWOT市场环境分析 |
2.3.1 竞争优势 |
2.3.2 竞争劣势 |
2.3.3 成长机遇 |
2.3.4 竞争威胁 |
第3章 公司经营成长分析 |
3.1 经营能力分析 |
3.1.1 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能力 |
3.1.2 存货管理能力 |
3.1.3 固定资产周转能力 |
3.1.4 研发投入能力 |
3.2 财务数据分析 |
3.2.1 盈利能力分析 |
3.2.2 现金流量分析 |
3.2.3 偿债能力分析 |
3.3 经营状况评估及财务问题总结 |
3.3.1 经营状况评估 |
3.3.2 财务问题总结 |
第4章 定价管理及财务估值 |
4.1 定价管理 |
4.1.1 制定定价方案 |
4.1.2 优化财务管理 |
4.2 财务估值 |
4.2.1 市盈率计算 |
4.2.2 每股收益EPS的计算 |
4.2.3 经常性每股收益计算 |
4.2.4 股票估值 |
4.3 IPO后市值及财务管理 |
4.3.1 企业价值预期增加 |
4.3.2 财务指标优化预期 |
4.3.3 IPO后财务管理目标 |
第5章 估值管理及实施保障 |
5.1 定价偏差风险 |
5.1.1 对标公司简介 |
5.1.2 与对标公司股票价值差异 |
5.1.3 股票估值偏差分析 |
5.2 定价管理实施 |
5.3 定价管理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4)超越审计纠纷:中概股危机何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一轮中概股危机爆发的背景 |
二、第一轮中概股危机的教训 |
三、在美中概股的基本面 |
四、中美跨境审计争议的由来 |
五、美方试图解决跨境审计僵局的单边措施 |
六、瑞幸风波后中概股危机的多元化表现与后果 |
1. SEC、PCAOB承压 |
2. 交易所的左右摇摆 |
3. 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制裁 |
4.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立法介入 |
5. ESG议题的相关性 |
七、结论:中概股危机的前景 |
(5)A股市场离好的资本市场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一、乏善可陈的中国股市表现 |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
三、中国资本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
1、“锚”在哪里 |
2、“母公司定价之谜” |
3、R2 |
4、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估值 |
5、中国认沽权证泡沫 |
四、透过“壳价值”看中国股票市场问题的根源 |
1、“壳”为什么有价值 |
2、“壳价值”有多大 |
五、建设好的股票市场 |
1、改革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是关键 |
2、不一样的上市公司 |
结语:哈耶克和中国股市 |
(6)开放外资如何影响境内外股市动态相关性 ——以中国台湾经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国际股票市场间相关性、联动性与共同波动相关研究 |
2.2 外资对境内股票市场影响相关研究 |
2.3 条件相关系数模型发展 |
2.4 台湾外资开放过程 |
2.5 小结 |
第三章 模型与方法 |
3.1 单根检定 |
3.2 波动率模型 |
3.2.1 ARCH效果检定 |
3.2.2 ARCH/GARCH模型 |
3.3 多变量GARCH模型 |
3.3.1 多变量GARCH模型 |
3.3.2 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表示法(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DCC)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资料初步分析 |
4.2.1 叙述统计 |
4.2.2 非条件相关系数 |
4.2.3 趋势分析 |
第五章 动态相关性实证与分析 |
5.1 DCC-GARCH模型建立 |
5.1.1 异方差效应和平稳性检验结果 |
5.1.2 DCC-GARCH模型估计 |
5.1.3 各阶段动态相关系数检定 |
5.2 股票指数动态相关性分析与探讨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双层股权结构 |
1.2.2 实际控制权 |
1.2.3 企业家社会网络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控制权理论 |
2.1.2 企业家社会网络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
2.2.2 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 |
2.2.3 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探索性案例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选择 |
3.1.2 案例选择 |
3.1.3 资料收集 |
3.2 案例介绍 |
3.2.1 阿里巴巴案例介绍 |
3.2.2 京东案例介绍 |
3.2.3 小米案例介绍 |
3.3 多案例分析 |
3.3.1 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企业家掌控实际控制权 |
3.3.2 股权资本与社会资本作用下的实际控制权争夺 |
3.3.3 企业家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实际控制权 |
3.3.4 企业家实际控制权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
3.3.5 双层股权结构和企业家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效果 |
3.4 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构建 |
4.1 双层股权结构对实际控制权的影响 |
4.1.1 双层股权结构选择的理论解释 |
4.1.2 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发展阶段 |
4.1.3 双层股权结构的选择对实际控制权的影响 |
4.2 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1 实际控制权的衡量和构成 |
4.2.2 股东大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3 董事会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2.4 经理层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3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3.1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构成 |
4.3.2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影响的作用机理 |
4.3.3 企业家社会网络构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双层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
5.1.2 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 |
5.1.3 双层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指标选取 |
5.3 实证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4.2 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豪斯曼检验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1.1 实际控制权各层面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6.1.2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6.1.3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
6.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选取 |
6.3 实证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6.4.2 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豪斯曼检验 |
6.4.3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美国中概股公司中双层股权结构公司概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市值管理的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绩效研究 ——以亚威股份并购无锡创科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新三板的相关研究 |
1.2.2 并购动因的研究 |
1.2.3 市值管理的相关研究 |
1.2.4 并购重组对市值管理绩效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新三板 |
2.1.2 市值管理 |
2.1.3 绩效 |
2.2 市值管理理论 |
2.2.1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2.2.2 公司价值最大化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 市值管理绩效的评价方法 |
2.3.1 回归线性分析法 |
2.3.2 DEA分析法 |
2.3.3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3章 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现状分析 |
3.1 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并购趋势 |
3.2 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出资方式 |
3.3 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并购类型 |
3.4 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动因 |
3.4.1 新三板市场并购政策宽松 |
3.4.2 高新科技新型产业公司分布广泛 |
3.4.3 新三板企业估值偏低 |
第4章 亚威股份并购无锡创科源的并购过程及动因分析 |
4.1 企业简介 |
4.1.1 并购方——亚威股份企业简介 |
4.1.2 被并购方——无锡创科源企业简介 |
4.2 亚威股份并购无锡创科源并购活动描述 |
4.2.1 并购过程概述 |
4.2.2 并购交易价 |
4.2.3 并购交易的资产价值评估 |
4.3 亚威股份并购无锡创科源的并购动因 |
4.3.1 政策制度层面的动因 |
4.3.2 行业层面的动因 |
4.3.3 上市公司战略层面的动因 |
4.3.4 并购标的物层面动因 |
第5章 亚威股份并购对市值管理绩效影响的分析 |
5.1 亚威股份并购影响市值管理绩效的路径 |
5.1.1 并购环境对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 |
5.1.2 并购活动的有效性对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 |
5.1.3 并购驱动力对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 |
5.2 构建市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5.2.1 市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5.2.2 市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5.3 亚威股份并购对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 |
5.3.1 价值创造分析 |
5.3.2 价值实现分析 |
5.3.3 价值经营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良好的兼并收购可以提升企业市值 |
6.1.2 并购新三板企业一定程度能提升市值 |
6.2 建议 |
6.2.1 制定有效的并购战略 |
6.2.2 注重并购后的整合 |
6.2.3 并购选择多种支付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金融结构与比较金融结构 |
1.2.2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
1.2.3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
1.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2.文献综述:比较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 |
2.1 比较金融结构:功能金融观的理论分析 |
2.1.1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2.1.2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功能纬度 |
2.1.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动态演绎 |
2.2 比较金融制度:最适金融结构的理论分析 |
2.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金融结构 |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结构 |
2.2.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 |
2.3 基于比较金融结构的场外市场发展 |
2.3.1 场外市场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
2.3.2 场外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2.3.3 场外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金融体系与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
3.1 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1.2 英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1.3 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1.4 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3.2 各国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美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2.2 英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2.3 日本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2.4 德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
3.3 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制度要素分析 |
3.4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4.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
4.1 美国场外市场结构 |
4.1.1 OTCBB |
4.1.2 OTC Markets |
4.2 美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
4.2.1 分层体系 |
4.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和转板制度 |
4.2.3 监管体系:NASD监管 |
4.2.4 信息披露 |
4.3 美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中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
5.1 中国场外市场结构 |
5.1.1 新三板 |
5.1.2 四板市场 |
5.2 中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
5.2.1 分层体系 |
5.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 |
5.2.3 监管体系:证监会监管 |
5.2.4 信息披露 |
5.3 中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金融制度量化研究 |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2 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
6.2.1 中美场外市场的规模对比 |
6.2.2 中美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
6.2.3 中美场外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 |
6.3 中美制度环境对场外市场作用的实证分析 |
6.3.1 样本选择、变量选取及度量 |
6.3.2 数理模型构建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场外市场的比较金融制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xD;$#xA; |
abstract$#xD;$#xA;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拓展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 |
1.4.2 定量研究 |
1.4.3 案例研究 |
1.5 本文创新 |
1.5.1 实现交易制度在国内的研究视角创新 |
1.5.2 实现相关研究内容创新 |
1.5.3 突破现有研究设计不足 |
1.6 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
1.6.1 理论价值 |
1.6.2 实际应用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交易机制与市场微观结构 |
2.1.1 市场交易机制 |
2.1.2 基于指令驱动交易机制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2.2 流动性相关理论与发展 |
2.3 交易机制与流动性分析 |
2.3.1 做市商制度与流动性 |
2.3.2 不同交易机制间的流动性比较 |
2.4 声誉理论、金融中介声誉与资本市场 |
2.4.1 声誉理论与影响 |
2.4.2 金融中介声誉与资本市场 |
第3章 新三板市场制度背景及交易机制概述 |
3.1 新三板市场制度背景 |
3.1.1 多层次资本市场概述 |
3.1.2 新三板发展历程与概况 |
3.1.3 新三板市场主要制度发展 |
3.2 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及对比 |
3.2.1 市场交易制度改革 |
3.2.2 新三板市场不同交易方式比较 |
3.2.3 新三板市场券商与职责 |
3.3 新三板交易方式选择趋势 |
第4章 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1 企业特征、企业治理与交易方式选择 |
4.1.2 券商声誉与企业的互选效应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2.4 描述性统计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4.3.1 企业特征、企业治理与交易方式 |
4.3.2 券商声誉与企业质量:互选效应检验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交易方式选择与流动性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计与估计方法 |
5.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
5.2.4 描述性统计 |
5.3 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
5.3.1 流动性初步检验:基于两阶段DID模型的分析 |
5.3.2 基于PSM-DID模型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
5.3.3 基于多期DID模型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因素检验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1.1 做市商数量与流动性效应 |
6.1.2 企业市值与流动性效应 |
6.1.3 券商声誉与流动性效应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数据与样本 |
6.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
6.3 回归结果分析 |
6.3.1 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3.2 企业市值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3.3 主办券商声誉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3.4 做市商声誉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
6.4 本章结论 |
第7章 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动因及后果 |
7.1 退出做市转让:制度动因和微观动因 |
7.1.1 直接终止挂牌 |
7.1.2 IPO申请 |
7.1.3 实现大宗交易 |
7.1.4 估值与流动性 |
7.2 退出做市转让后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 |
7.2.1 数据与样本 |
7.2.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7.2.3 描述性统计 |
7.2.4 退出做市转让与市场效应检验 |
7.2.5 稳健性检验 |
7.3 竞价交易制度下企业退出做市转让:强制退出 |
7.4 本章结论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Nasdaq股市聚焦(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网络效应研究:方法与实证[D]. 谷沁恩.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D]. 陈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S公司科创板IPO财务估值研究[D]. 况淑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4]超越审计纠纷:中概股危机何解?[J]. 冷静.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1)
- [5]A股市场离好的资本市场有多远?[J]. 刘俏. 中国经济评论, 2020(03)
- [6]开放外资如何影响境内外股市动态相关性 ——以中国台湾经验为例[D]. 许轩志(Hsuan-ChihHsu).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2)
- [7]双层股权结构下企业家社会网络、实际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研究[D]. 张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8]基于市值管理的主板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绩效研究 ——以亚威股份并购无锡创科源为例[D]. 刘志霞.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9]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D]. 孙菲菲. 云南大学, 2019(09)
- [10]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D]. 李金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