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刚,王爱媛[1](2021)在《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潜力及发展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人口比例过高,城镇化水平虽然发展水平较快,但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共服务水平和相关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城镇化水平的建议,包括政治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城镇化建设壁垒、合理规划,通过建设城市群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李晓鹏[2](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梁梦宇[3](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赵世秀[4](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毕欣程[5](2020)在《公平正义思想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认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而公平正义是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价值追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尤其是近年来提出的特色小镇的建设,全面而深刻地秉承了城乡发展公平正义的思想,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新的发展点。如何从公平正义思想的视角分析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特色小镇建设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粮仓与工业基地,城乡问题较为显着,同时,吉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起步较早,具有一定代表性。基于此,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从公平正义思想的视角出发,构建城乡融合评价指标系统,科学分析吉林省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并将城乡融合与特色小镇建设相联系,为吉林省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建议。具体的,本文首先从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以及空间正义思想来论述公平正义思想,对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说明。其次,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与公平正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以及特色小镇对城乡融合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吉林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存问题及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之后基于吉林省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乡融合评价指标系统,从结果看出2000年以来吉林省城乡融合综合发展趋势向好,三个子系统的城乡融合得分也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以2017年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城乡融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地区间发展并不均衡:长春、吉林两市在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最后构建ARDL模型对吉林省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融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实施对于城乡融合进程的影响系数为0.53,说明吉林省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实施对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促进了城乡融合进程。同时城乡融合的进程受其自身内生性的影响,前期的城乡融合建设成果对后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基于公平正义思想,对吉林省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路径建议。
李印作[6](2020)在《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城镇化作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镇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接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纽带,要想实现农村的发展就需要充分释放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活力与创新力。传统城镇化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大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城市道路交通拥趸、住房与租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但可以解决传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还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条件,总之,农村城镇化有望成为促进县域增长的新高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本文在整理了大量农村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现状、农村城镇化案例及模式的分析,梳理出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各个模式的特点。选取了人均GDP、城镇化率等12个与农村城镇化相关的指标,搜集了详尽的数据,运用熵权法对吉林省的9个市(州)进行了纵向对比,得出了吉林省各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的结论。借鉴了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的经验,得出了对吉林省的启示。最后,通过前文定向与定量研究,为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对策。
季红颖[7](2020)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已明显滞后,城镇化速度趋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无法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陷入困境。东北三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动力系统缺乏协同发展等,因此我们亟需从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出发,来找到适合东北三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理论、演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动力进行测度,并对动力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来度量其动力协同效应,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快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目前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利益分化,迫切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及其协同效应,以充分发挥及释放动力机制的内生效应。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阐述新型城镇化及其内涵、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效应概念;以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概念。梳理了城镇化动力发展理论、演化经济理论、系统理论与协同发展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理论框架。基于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滞后,质量不高,亟需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动力系统及其运行原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及协同发展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及评价。对东北三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横向比较及纵向梳理,并分析了其城镇化空间格局,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各地级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及比较。第五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在测度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分析动力时空演化特征,评价动力作用及其绩效,探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结构及动力特点,以此明确动力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完善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第六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来测度其协同效应,分析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是否存在协同,影响方向和力度如何,区域间的差异有多大,为合理分析和预测东北三省未来新型城镇化动力格局新变化提供依据,从而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协同体制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对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选取了2000-2017年数据,得到如下基本结论:一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中有升,趋势向好发展,但各省之间、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呈现出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逐渐提升、市场动力趋于增强、政府动力波动性大、综合动力趋于平缓等特点。三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已逐渐演变为内源和外向动力、政府和市场动力共同作用的多元动力,空间演化差异性显着。四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中动力结构并不均衡,动力绩效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五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向好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六是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中存在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外向动力作用较小、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动力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释放协同效应推动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即切实保障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完善动力体制,对管理体制及投资体制进行改革;第三,释放协同效应,注重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动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协同发展、发挥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四,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问题、重视城镇信息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五,推动城镇化的多规融合,从规划滞后转向规划超前、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第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营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胡宁[8](2020)在《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早所以带来了城镇化的发展和进步,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东北经济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出现了很多不适,和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发展也开始逐渐放缓。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重现了生机和活力。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需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东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转型发展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出现了城镇化发展缓慢,人才外流的现象。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比较多,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2013年国家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当中之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快速启动阶段,1958年到1965年为剧烈波动阶段,1966年到1978年为倒退阶段,1979年到2002年为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为速度放缓阶段。具有这样几个问题,包括城镇化发展质量不优,效率不高;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得出东北地区必须要走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生态城镇化是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对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城镇化的政策基础、人口与社会因素、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经济与产业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方法建立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把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分为三个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产业子系统,得出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再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预测,认为生态城镇化是适合东北地区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对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一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包括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打通城市群交通网络,整合城市群资源,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三是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旅游业。四是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包括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钱佳欣[9](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重视并确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吉林省达成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基础。本文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专家对于城镇化建设的论述为依据,通过走访调研与数据分析总结出吉林省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镇规模体系持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显着;持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多项城镇化试点工作已经启动。虽然成就是不小的,但吉林省新型化建设之路依然漫长。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弱等等问题都制约着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关原因,并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推动产业结构改革,促使三大产业协调共进。具体表现在:完善传统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多种类、全方位的服务业体系,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既要重点推进长吉大都市发展,又要扩大中部城市群规模,同时强化小城镇的独有特征,全力建设中部城市群,打造极具地方特性的小城镇,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真正做到村民市民化,使他们真正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养老、就业、医疗、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权利,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王治臣[10](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柱与根本动力,城市的产业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城市产业结构、规模、类型等方面均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催生了城市支柱产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形成规模不一的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受限于产业发展空间或资源条件的限制,往往将产业集聚区向城市外围蔓延,由此,紧邻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多承载了大城市转移的部分产业功能,导致过度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程度严重不匹配,小城镇面临着协调产镇关系的重要挑战。在城乡统筹的总体背景下,将应用于大城市的产城融合理念延伸至小城镇范畴,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研究立足于产业集聚背景,选取吉林省范家屯镇作为产镇融合规划的实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剖析范家屯镇发展优势与瓶颈,提出各要素融合的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与规划实施策略。以“基础研究—特征梳理—融合测度—实施路径”为思路展开本文研究。“基础研究”——对产业集聚、产镇融合、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促作用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从理论层面,总结出产镇融合发展涉及产业、空间、人居以及生态四个核心要素,为后文展开研究对象特征梳理、测度体系构建、实施策略提出等提供理论支撑。“特征梳理”——以实地调研、部门资料、年鉴统计等数据为基础掌握现状概况,梳理出范家屯镇产业集聚发展进程。对应产镇融合研究的四个核心要素,分析总结三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四方面的现状特征,为融合测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融合测度”——借鉴相关政策、规范标准中与产镇融合发展相关的内容并参考类似指标体系,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3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最终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范家屯镇产镇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目前范家屯镇处于产镇融合的起步阶段。梳理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面临的实际性问题,为规划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实施路径”——以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为导向。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人居保障以及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产镇融合规划策略,包括多产联动的复合化产业提升、多元功能一体的城镇空间优化、城乡协同共进的人居生活改善以及三生空间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策略,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吉林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潜力及发展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潜力分析 |
(一)城镇化提升空间大。 |
(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二、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
(一)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二)实现农村工业化。 |
(三)为农村现代化提供资金和设备。 |
(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
三、促进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的措施 |
(一)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
1.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
2.逐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3.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
(二)提升城市群辐射作用。 |
1.做强长吉大都市圈辐射周边城镇。 |
2.做优特色小城镇。 |
(三)提高公共设施建设水平。 |
(2)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
1.2.7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财政支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财政支出理论 |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
7.2.1 机理分析 |
7.2.2 数理分析 |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公平正义思想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
二、特色小镇及其与城乡融合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吉林省城乡融合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公平正义 |
二、城乡融合发展 |
三、特色小镇 |
第二节 公平正义思想——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 |
二、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
三、空间正义思想 |
四、城乡融合进程中公平正义思想的体现 |
五、指标构建与选取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特色小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
一、特色小镇的本质属性 |
二、特色小镇的公平正义思想内涵 |
三、特色小镇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三章 吉林省城乡融合发展现存问题与特色小镇建设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吉林省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有违公平正义思想的问题分析 |
一、城乡利益固化,产业结构布局失衡 |
二、城乡间资源匹配不均,农村人才队伍落后 |
三、城乡就业市场地位不平等,就业区别对待 |
第二节 吉林省特色小镇建设实践探索 |
一、空间布局均衡 |
二、建设规划合理 |
第四章 吉林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一节 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测算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
第三节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吉林省2000—2017年各指标层综合得分变动趋势 |
第五节 吉林省各地级市2017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
第六节 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模型假设 |
二、变量选取 |
三、平稳性检验与滞后阶数的确定 |
四、实证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城乡融合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
一、加快城乡间要素流通 |
二、推进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化 |
三、增强对传统农业的扶持力度 |
四、改善农村人文居住环境 |
五、建立城乡间长效合作机制 |
六、践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后期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城镇化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 |
3.2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 |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土地利用问题突出 |
4.2 农民文化程度低,就业范围窄 |
4.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
4.4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偏离度高 |
4.5 资金缺口大,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国外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 |
5.2 国内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 |
5.3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发展对吉林省的启示 |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
6.1 合理利用闲置建设用地 |
6.2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 |
6.3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 |
6.4 优化产业结构 |
6.5 完善资金保障,拓宽资金来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及其机制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 |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理论 |
一、二元结构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城乡推-拉理论 |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三节 演化及协同理论 |
一、演化经济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协同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与协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运行原理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特征 |
一、多维度动力系统性特征 |
二、内外动力兼备型特征 |
三、主、被动型动力协同性特征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机制 |
一、政府主导型动力机制 |
二、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型动力机制 |
三、多元主体型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机制 |
一、动力整体系统协同机制 |
二、动力来源系统协同机制 |
三、动力主体系统协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阶段性 |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区域差异性 |
第二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演变 |
一、空间结构演变时序特征 |
二、空间结构演变区域差异性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功能定位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评价方法及数据的来源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评价 |
第一节 东北三省城镇化动力演化进程 |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 |
二、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
第二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评价指标体系 |
二、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 |
三、动力时序变化评价分析 |
四、动力空间演化评价分析 |
第三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回归分析 |
一、回归模型的构建 |
二、回归方法与检验 |
三、动力作用结构差异性分析 |
四、动力作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
第四节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作用的绩效评价 |
一、动力作用绩效评价方法 |
二、动力作用绩效结构差异性分析 |
三、动力作用绩效空间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及其指标合成 |
一、新型城镇化动力系统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标合成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一、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
二、新型城镇化动力指数 |
三、动力来源系统耦合协调度 |
四、动力主体系统耦合协调度 |
五、动力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 |
第四节 动力系统耦合协调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 |
一、脉冲响应分析 |
二、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动力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内源动力相对不足 |
二、外向动力作用较小 |
三、中小城市动力结构失衡 |
四、动力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
五、协同体制机制缺失 |
第二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动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二、完善动力体制 |
三、释放协同效应 |
四、转变发展模式 |
五、推动多规融合 |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
1.2.2 城镇化相关的实证研究 |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1.2.4 生态城市的研究 |
1.2.5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概念辨析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城镇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发展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与点轴系统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2.2.6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 |
3.1 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3.1.1 适度集聚性 |
3.1.2 系统性 |
3.1.3 产业特色性 |
3.1.4 动态性 |
3.1.5 生态性 |
3.1.6 人本性 |
3.2 生态城镇化的要素构成 |
3.2.1 人口子系统 |
3.2.2 生态子系统 |
3.2.3 产业子系统 |
3.3 生态城镇化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
3.3.1 人口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2 产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3 人口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
4.1.1 东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启动阶段(1949—1957年) |
4.1.2 东北地区城镇化波动阶段(1958—1965 年) |
4.1.3 东北地区城镇化倒退阶段(1966—1978年) |
4.1.4 东北地区城镇化再次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年) |
4.1.5 东北地区城镇化放缓阶段(2003 至今) |
4.2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城镇化质量不优,效率不高 |
4.2.2 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 |
4.2.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过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2 缺乏创新的黑土地域文化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3 实行多年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4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滞后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基础 |
5.2 人口与社会因素 |
5.2.1 基础设施条件 |
5.2.2 社会保障条件 |
5.2.3 科技与文化条件 |
5.3 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 |
5.3.1 自然资源条件 |
5.3.2 生态环境条件 |
5.4 经济与产业因素 |
5.4.1 农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2 工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3 第三产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6.1 模型方法选择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原始数据选取 |
6.2.2 因子分析优化指标体系 |
6.2.3 熵权法评价指标标准化矩阵构建 |
6.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 |
6.4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4.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
7.1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
7.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7.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7.2 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模型数据的来源 |
7.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7.3.1 确定模型系统边界 |
7.3.2 系统动力学SD流图 |
7.3.3 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 |
7.3.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结果及优化调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
8.1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 |
8.1.1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
8.1.2 打通城市群的交通网络 |
8.1.3 整合城市群的资源 |
8.1.4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8.1.5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 |
8.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2.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3 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 |
8.3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统筹发展 |
8.3.1 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城镇化提供土壤 |
8.3.2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特色农业 |
8.3.3 建设生态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 |
8.3.4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产业链 |
8.4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 |
8.4.1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 |
8.4.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政策背景 |
2.现实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观点 |
1.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镇化发展的思想 |
2.列宁有关城镇化发展的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观点 |
1.乡村振兴战略 |
2.新型城镇化 |
(三)相关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观点 |
1.经济学家厉以宁关于城镇化的观点 |
2.社会学家蔡继明等关于城镇化的观点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1.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
2.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融合剂 |
3.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结果 |
4.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成功的重要标志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
1.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3.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
4.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
第四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
(一)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就 |
1.城镇化率显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
2.城镇规模体系不断优化,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
3.城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4.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协调推进 |
5.城镇化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
(二)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基础设施与保障制度不完善 |
2.各城镇间发展不均衡 |
3.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三)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制度体制因素的制约 |
2.区位因素制约 |
3.产业结构的制约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
(一)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城镇化建设壁垒 |
1.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
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3.逐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4.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
(二)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群辐射作用 |
1.做强长吉大都市 |
2.做大中部城市群 |
3.做优特色小城镇 |
(三)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使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
1.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
2.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
3.积极打造功能齐全的服务业体系 |
4.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10)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产业集聚 |
1.3.2 工业型小城镇 |
1.3.3 产镇融合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2.1.1 产业集聚的成因 |
2.1.2 产业集聚的特征 |
2.1.3 产业集聚的进程划分 |
2.1.4 产业集聚的影响意义 |
2.2 产镇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1 产镇融合的内涵解读 |
2.2.2 产镇融合发展阶段划分 |
2.2.3 产镇融合的基本内容 |
2.2.4 产镇融合的现实意义 |
2.3 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
2.3.1 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
2.3.2 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
2.4 小城镇产镇融合案例借鉴 |
2.4.1 成都市石板滩镇 |
2.4.2 昆山市千灯镇 |
2.4.3 金坛市薛埠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范家屯镇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解析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2 范家屯镇产业集聚发展历史进程 |
3.3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现状特征 |
3.3.1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
3.3.2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
3.3.3 公共服务保障现状特征 |
3.3.4 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特征 |
3.4 产镇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构建原则与基本框架 |
3.4.2 指标要素获取与指标甄选 |
3.4.3 指标权重确定 |
3.5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评价 |
3.5.1 参考数据列设计 |
3.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5.3 各层级关联度计算 |
3.5.4 指标体系评判标准 |
3.6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评价结果及问题解析 |
3.6.1 产镇融合总体发展状态 |
3.6.2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层次较低 |
3.6.3 交通优势突出,土地与空间利用粗放 |
3.6.4 就业保障稳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
3.6.5 环境治理初见成效,生态建设不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及策略 |
4.1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 |
4.1.1 范家屯镇发展目标与定位 |
4.1.2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 |
4.2 多产联动的复合化产业提升策略 |
4.2.1 融入区域产业体系与空间网络 |
4.2.2 明确产业定位与引导方向 |
4.3 多元功能一体的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
4.3.1 空间协同的全域城镇化发展 |
4.3.2 协调城镇空间集约融合发展 |
4.4 城乡协同共进的人居生活改善策略 |
4.4.1 居民点迁并整合与新农村社区建设 |
4.4.2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设施保障 |
4.5 三生空间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策略 |
4.5.1 交错互融的圈层式生态网络 |
4.5.2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治理 |
4.6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规划保障措施 |
4.6.1 突出政策引导与保障 |
4.6.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
4.6.3 强化科技与人才队伍建设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吉林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潜力及发展路径分析[J]. 程志刚,王爱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8)
- [2]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4]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5]公平正义思想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毕欣程. 青岛大学, 2020(02)
- [6]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D]. 李印作.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7]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演化及协同效应研究[D]. 季红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钱佳欣.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10]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D]. 王治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新型城镇化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 农村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