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视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

华视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

一、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论文文献综述)

和力传播集团创新实验室[1](2021)在《金融品牌如何做年轻化传播?》文中认为"品牌年轻化"是品牌传播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无数品牌在尝试通过年轻化的传播方式抓住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心智,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患上了"年轻化传播焦虑症"。

邱泽南[2](2021)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构成要素研究 ——以广州长隆乐园为例》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重心逐渐转移到对自我幸福感的实现上,因此,旅游业作为一种关联民生幸福的产业,研究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对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提高游客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题乐园是深受我国旅游者青睐的一种旅游景区,市场规模较大,游客群体众多,对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关注的研究主题有二:一是主题乐园的游客幸福感构成要素有哪些?二是根据主题乐园游客幸福感的构成模型,主题乐园能够在哪些方面切实提高游客幸福感?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旅游幸福感”、“主题乐园”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旅游幸福感的概念和前人研究进行了综述;再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旅游幸福感的组成要素。选取了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乐园——广州长隆主题乐园作为案例地,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从大众点评、携程网等代表性点评网站爬取了2018年到2020年的点评信息1.5万条,并按照严格的评判标准仔细甄选甄别,选取8415条点评作为研究材料。围绕“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的主题,通过开放性编码,对研究材料进行仔细研读,最终获得118个相关的概念类别,并通过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对其进行进一步抽象化和分类比较,获得27个初始范畴、8个类属、3个主要类属,最后根据游客出游的时间线作为类属关系,构建出了主题乐园旅游幸福感的模型,模型通过了饱和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在主题乐园旅游的幸福感获得主要来源于三个时间段的不同体验——旅游前的期待感、旅游时的体验感和旅游后的分享欲。游客在旅游前的期待感主要由旅游动机带来的期待感和出行准备过程中的惊喜感构成,包括文化品牌、市场宣传带来的旅游动机和园区购票时提供的特别优惠等;而旅游时的体验感构成要素较多,包括园区配套设施带来的安定感、旅游需求的满足感、客观因素带来的情绪体验、游玩体验的丰富感和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其中在本研究的案例地中,入园游玩人数、高价饮食是园区体验的主要消极因素;在旅游结束后,游客还能通过分享评论满足他们的表达和分享欲望,从而使旅游者幸福感进行提炼和升华。根据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模型,文中还从主题乐园能够落实的措施角度,为主题乐园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针对提高游客旅游前的幸福感,主题乐园能够通过建设主题乐园文化品牌来提高旅游前的期待感,以及优化定价策略来为游客出行准备过程提高惊喜感。针对旅游过程中主题乐园提供的游客体验感,主题乐园能够通过提高对游客旅游需求的敏锐度,提高游客的旅游需求满足感;优化主题乐园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来为游客提供游玩过程中的安定感;在游玩设备的设置过程,也可以充分考虑结合科技和体验感两个方面,设置出能够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多次进院游玩的游玩项目;通过系统培训和园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特殊情况的应对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旅游者幸福感损害程度最高的排队问题,主题乐园也可以通过对旅游承载力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从而规避客观因素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因此,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立足于我国主题乐园的发展现状,对旅游者幸福感的组成模型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从理论层面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的内部结构,能够作为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主题乐园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同类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丰富主题乐园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日后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方向。从实践层面上,我国作为世界主题乐园的第二大市场,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市场的发展、主题乐园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建议和发展思路,助力我国主题乐园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主题乐园游客的旅游者幸福感。

杨琬莹[3](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杨丽丽[4](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龙[5](2020)在《中学新手数学教师情绪测量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管情绪体验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教师情感受事物作用的外在表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行为、师生交际以及教师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知等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方面,但相关学者除了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身份、数学焦虑、职业倦怠等进行一般性的研究之外,极少关注数学教师的情绪,特别是数学教师的即时情绪。此外,目前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身份的研究也多是理论性的,或者通过问卷的方式从专业知识技能的视角展开的,鲜有研究者从情绪的视角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对新手数学教师的日常情绪进行即时采集,通过完成以下目标,尝试填补这一空白:(1)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的情绪进行测量;(2)识别情绪类型——即时地识别中学新手数学教师课堂上的日常情绪体验;(3)识别情绪激发条件——识别与中学新手数学教师课堂上的日常情绪体验相对应的情绪激发条件;(4)讨论收集到的不同新手数学教师的情绪和情绪激发条件的共同点和差异。本研究通过收集15位样本新手数学教师的自述报告录音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师情绪和情绪激发条件。受访教师被要求在为期2个星期的时间内,在每天下课之后按照笔者提供的半结构化自述报告提纲汇报自己当天所经历的情绪经验并提交报告录音。此后笔者在本土数据的支持下,沿用前人修正OCC理论的原则,修正了OCCr理论提出OCCrr情绪层次结构理论,使之更具逻辑性和易用性,该理论包括一个情绪层次结构模型(本研究中称之为情绪树)和与之对应的情绪分类标准。此后,笔者通过OCCrr情绪层次结构模型对受访教师的情绪数据进行读取,并在完成所有的自述报告的情绪读取工作之后对受访教师有一次访谈,对读取的数据进行校正,最后对所采集到的相关数据汇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研究的新手数学教师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欣赏、期许、惊喜、喜爱、懊恼、生气、担忧、惊吓和恨恶等,并且主要表现为两组情绪对——“欣赏/生气”和“满意/懊恼”。(2)受访教师在每节课上普遍具有较高的情绪波动水平,平均每节课4次以上的情绪体验,也即新手数学教师每节课平均体验2次积极情绪和2次消极情绪。(3)此外,性别、学历、任教性质(正式教师、顶岗教师、代课教师)等因素对新手数学教师的情绪体验影响不大,然而教师的任教区域(学校所处地域)、任教学校是否新建以及任教年限对新手数学教师的情绪体验有较大影响。(4)教师的情绪主要受到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影响,表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课堂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等方面。(5)性别、任教性质等因素对新手数学教师的情绪激发条件影响不大,学历、任教区域、任教年限和任教学校是否新建对数学教师的情绪激发条件影响较大。(6)新建学校内任教的新手数学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消极情绪体验,且多是由学校相关的诸因素激发的。

张佳慧[6](2020)在《基于业主需求的写字楼物业服务设计关键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物业行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积极拓展多业态服务领域,写字楼物业成为非住宅领域的重点开拓对象。业主满意度决定了物业服务的价值,当业主需求未被满足时将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物业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类型,现有研究大多分开进行需求或服务研究,较少探讨两者之间路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写字楼服务设计的案例研究,剖析基于需求进行服务设计的关键因素及路径识别,将有助于物业企业资源利用和获取竞争优势。本文选取物业行业写字楼业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用访谈法对写字楼业主需求的特性进行研究,并基于案例研究识别业主需求转化为服务属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取出基于不同需求进行服务设计的理论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本文(1)通过对物业服务四十余年的发展,将物业服务演变过程总结为专业化、全程化、多元化、平台化和圈层建设五个阶段。(2)基于KANO模型,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将写字楼业主需求划分为基础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惊喜型需求,并基于用户需求、商业价值和资源能力协同的服务设计基础对不同需求进行服务设计案例研究,归纳在对不同类型业主需求进行服务设计时,应该匹配的企业关键因素能力与资源。在理论上,研究结果为探讨企业在基于业主需求进行服务设计中的需求落地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拓展了服务设计在接触服务中的理论基础,描绘了需求识别、需求转化到服务落地的实现路径。在实践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企业更快实现需求服务落地,更好的为业主提供服务,最终提升业主满意度及品牌忠诚度。

余云露[7](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杨秀秀[8](2020)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研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日益突显。同时,教研员也被赋予了众多的角色,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教研员的职责越来越庞杂,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模糊。外在的多重角色赋予使得教研员无论是对于其自身,或是对其所在的教研组织,都存在着身份认同的困扰。针对教研员身份冲突与抉择的难题,教研员的身份建构问题逐步进入到研究者的讨论视野。本研究以后结构主义取向作为理论视野,聚焦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这一主题,参照后结构主义关于身份研究的观点,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法作为研究策略。在研究中首先梳理了身份建构的概念和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访谈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以W市B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的身份建构历程、关键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首先,从身份建构的历程来看,教研员的身份建构经历了角色转换、适应与重建的动态过程。教研员基本上由优秀教师演变而来,且主要受外部因素的驱动才树立了他们作为教研员的身份,做教研员是一个自我摸索与逐渐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员对身份进行了选择与重构。其次,教研员个体自身和外部情境共同作用于他们作为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过程,教研员身份发展的变化过程就是教研员个体在与自我和外界环境之间互动以寻求工作价值的过程。一方面,教研员从社会情境中,包括了在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组织环境、重要他人中建构教研员的群体身份,寻求教研员群体特有的工作价值。另一方面,教研员通过与自我互动,对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进行反思和确认,寻求自我内心所真正认可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再次,虽然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教研员作为推动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人员,强调教研员应该发展其作为课程领导者的身份,但是实际中教研员自我建构的核心身份仍是教师指导者,偏向于依赖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和开展其它教研工作,与课程改革呼吁的教学研究者存有一段距离;最后,面对政策制度的规定与安排,教研员作为积极的能动者,在结构制约当中也只能表现出非常有限的能动性。而这种强结构和弱个体会共同作用于教研员的身份承诺。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教研员身份建构的内涵,提出了建构教研员身份的可能性建议,具体包括:从“我是谁”的角度,建议教研员可以通过合作自传的方式,在自我的故事叙事中进一步感知和追问自己的身份,思考自我的身份建构走向何处,研究者在其中扮演者合作者与倾听者的角色,记录和理解教研员的身份建构故事,最终形成文本交给教研员本人,作为自我认知与反思的工具,并且这也能成为其他教研员的身份镜像;从“我要做什么”的角度,建议教研员要基于工作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形成“实践中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此外,从教研员身份发展的角度,建议教研员在实践中从工具理性重归交往理性,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教研员会以寻求价值认同作为自己的身份建构路径,在这其中也更有助于教研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和构建自己的专业身份。

秦北[9](2020)在《归心》文中指出叶明义飞机从纽约起飞的时候,叶明义还在想,也许北美的原住民真是从亚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地面的物体在舷窗里变小,化作线条和网格,还有不规则的色块。陆地的模样越来越像显微镜下他钻研了一辈子的半导体芯片。陆地与半导体本来也是同质的。岩石、沙砾里富含的硅元素,提纯,生长成单晶硅棒,再

刘金哲[10](2019)在《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各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众的精神生活水平,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为公众提供一定的精神寄托。本文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使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归纳演绎四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旨在提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并总结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本文提出的相关理论拓展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理论的广度和深度,而相关设计策略可以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者提供参考与指导,使其创作出提供丰富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提出问题、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和提出策略。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类型、设计原则和发展现状以及情感体验的概念、层次、描述和特征的理论梳理,提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描述方法和设计原则;第三部分为调研分析,通过实地调研18座国内外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来提出当今城市公共艺术的现存问题,通过306份网络问卷调查公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满意度和情感需求,并通过对优秀城市公共艺术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方法,为后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与参考;第四部分为提出策略,以唐纳德·诺曼提出的情感体验三个层次为框架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策略,其中本能层次设计策略包括形态塑造、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设计,行为层次设计策略包括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具有互动娱乐功能的装置公共艺术、传达多感官刺激信息的城市公共艺术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反思层次设计策略包括传承地域文化、蕴含城市记忆和表达人际情感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希望本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能够对城市公共艺术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发,使其设计出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提升城市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质量,从而提升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为我国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二、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品牌如何做年轻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品牌年轻化传播现状
二、年轻化的定义及特征
    (一)年轻化的定义
    (二)年轻化的特征
三、金融品牌怎么做年轻化?
    (一)金融行业营销特点分析
    (二)金融品牌做年轻化的方法论

(2)基于扎根理论的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构成要素研究 ——以广州长隆乐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国民追求自我幸福感
        1.1.2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关联民生幸福
        1.1.3 旅游体验研究发展的趋势:旅游与幸福感紧密相关
        1.1.4 主题乐园旅游发展趋势:高幸福感旅游的代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幸福与幸福感研究现状
        2.1.2 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现状
        2.1.3 主题乐园旅游研究现状
    2.2 文献评述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构成模型
    3.1 研究设计
        3.1.1 案例地选取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2 资料搜集和整理
    3.3 文本分析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性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4 主题乐园旅游幸福感的模型构建
    3.5 模型饱和度检验
第4章 广州长隆乐园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分析
    4.1 旅游前的期待感
        4.1.1 旅游动机的期待感
        4.1.2 出行准备的惊喜感
    4.2 旅游时的体验感
        4.2.1 园区配套设施带来的安定感
        4.2.2 旅游需求的满足感
        4.2.3 客观因素带来的情绪体验
        4.2.4 游玩体验的丰富感
        4.2.5 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4.3 旅游后的分享欲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题乐园旅游幸福感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5.1 强化出行前的期待感:加强园区文化品牌建设
    5.2 营造出行准备中的惊喜感:优化产品定价策略
    5.3 夯实园区设施带来的安定感:优化配套设施和服务
    5.4 提升游客的旅游需求满足感:做好需求细化和获取
    5.5 缓解接待超容带来的消极体验:重视游客容量管理
    5.6 创新丰富园区游玩体验:加大科技技术的应用力度
    5.7 完善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强化园区应急管理服务能力
    5.8 激发分享评价的表达欲:定期举办分享评论有奖活动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3)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4)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5)中学新手数学教师情绪测量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学教育研究的学界关注
        1.1.2 数学教育研究的实践需要
        1.1.3 选择新手数学教师的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论文结构——研究开展流程
    1.5 创新点
2 研究现状
    2.1 核心概念阐释
        2.1.1 教师专业身份
        2.1.2 教师情绪
        2.1.3 数学教师情绪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教师的专业身份
        2.2.2 数学教师的专业身份
        2.2.3 教师的情绪
    2.3 国内研究综述
        2.3.1 教师专业身份
        2.3.2 数学教师专业身份
        2.3.3 教师情绪
3 方法论
    3.1 OCCrr理论框架
        3.1.1 OCCrr理论框架及相关概念界定
        3.1.2 OCCrr理论方法
    3.2 OOP思想方法-继承方法
    3.3 经验采样方法(ESM)-事件取样法
    3.4 半结构化访谈调查方法
    3.5 半结构化问卷调查方法
4 数据采集框架与数据采集
    4.1 第一轮研究对象选择
    4.2 第一轮数学教师情绪采集框架及数据采集
        4.2.1 第一轮数学教师情绪采集框架
        4.2.2 数据采集及第一轮数学教师结构化访谈
    4.3 教师情绪层次结构理论和情绪采集框架修正
        4.3.1 OCCrr情绪层次结构理论
        4.3.2 情绪读取流程
        4.3.3 新的数学教师情绪采集提纲
    4.4 第二轮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数据采集
5 正式数学教师情绪数据(第二轮)结果及分析
    5.1 第二轮受访数学教师
    5.2 采访录音转码和编码和对编码进行分析
    5.3 数学教师情绪采集结果
        5.3.1 情绪数据原始整体报告
        5.3.2 情绪数据精简化整体报告
        5.3.3 数学教师情绪激发条件报告
        5.3.4 个体教师情绪数据报告
    5.4 小结
6 结论
    6.1 问题解决
        6.1.1 如何即时测量数学教师情绪——测量框架?
        6.1.2 不同身份组成的新手数学教师情绪是否表现出差异?
        6.1.3 不同身份组成的新手数学教师激发情绪的条件是否表现出差异?
    6.2 建议与讨论
        6.2.1 建议
        6.2.2 讨论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7.1 研究局限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情绪树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业主需求的写字楼物业服务设计关键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核心问题
    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2.1 需求及业主需求的相关研究
        2.1.1 需求的基本内涵及需求演化研究
        2.1.2 业主需求的研究进展
    2.2 写字楼物业服务及服务设计研究
        2.2.1 服务及服务质量
        2.2.2 写字楼物业服务
        2.2.3 服务设计相关研究
    2.3 业主需求在物业服务设计中的重要性
    2.4 研究述评
3 物业服务阶段与业主需求层次的变迁
    3.1 物业服务创新发展阶段
    3.2 业主需求层次构建
    3.3 物业服务各阶段主导需求
4 写字楼服务现状及业主需求分析
    4.1 写字楼物业服务现状
    4.2 业主需求获取研究方法
    4.3 业主需求分析
    4.4 基于Kano模型的业主需求类型识别
        4.4.1 基本型需求
        4.4.2 期望型需求
        4.4.3 惊喜型需求
5 基于需求的服务设计关键因素分析
    5.1 服务体系设计基础
    5.2 基于基本型需求的服务案例
        5.2.1 基本型需求服务设计——以卫生间保洁为例
        5.2.2 基本型服务关键因素及路径识别
    5.3 基于期望型需求的服务案例
        5.3.1 期望型需求服务设计——以会务服务为例
        5.3.2 期望型服务关键因素及路径识别
    5.4 基于惊喜型需求的服务案例
        5.4.1 惊喜型需求服务设计——以雨伞租借服务为例
        5.4.2 惊喜型服务关键因素及路径识别
    5.5 本章小结
6.研究发现与对策建议
    6.1 业主多层次需求类型对比
    6.2 企业基于需求创造价值过程
    6.3 企业基于需求进行服务设计路径模型
    6.4 物业服务企业的对策建议
        6.4.1 夯实基础,提升服务品质
        6.4.2 实现期待,开展增值业务
        6.4.3 提供惊喜,加强场景建设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研员是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新世纪以来拥有多重身份的教研员面临冲突与抉择的难题
        (三)教研员身份相关研究的缺位
    二、研究意义
        (一)丰富关于教研员群体的身份研究
        (二)构建身份建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推动相关理论发展
        (三)有助于促进教研员的身份建构和专业发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身份的概念辨析
    二、身份建构的理论取向
    三、身份建构的分析框架
    四、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
    五、教研员的身份及相关研究
第二章 探讨教研员身份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二、叙事身份理论
    三、结构化理论
    四、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
        (一)教研员
        (二)身份建构
        (三)教研员的身份建构
    三、研究方法
        (一)质的研究取向
        (二)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
        (三)资料分析
    五、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可靠性保障
        (二)研究伦理
第四章 教研员的专业身份建构历程
    一、Y教研员的身份建构之路
        (一)身份记忆:幸福的从教时光
        (二)身份开端:拉力与推力双管齐下
        (三)身份发展:凭经验指导教师,否认自身的专业领导者身份
        (四)身份期望:在兼顾工作与生活中引领教师走语文素养之路
        (五)小结:理性选择与两条腿走路
    二、E教研员的身份建构之路
        (一)身份记忆:比较顺利的教师生涯
        (二)身份开端:勉为其难的接受任命
        (三)身份发展:做一行爱一行的“职场菜鸟”
        (四)身份期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小结:被动上岗与任务导向
    三、T教研员的身份建构之路
        (一)身份记忆:从体育老师做到副校长
        (二)身份开端:直接服从领导的安排
        (三)身份发展:比较享受现在作为专业人员的工作状态
        (四)身份期望:回应课改期待,做拥有专业话语权的教研员
        (五)小结:行先于思与情感能量
第五章 教研员身份建构的真实图像
    一、角色认知
        (一)顺应结构的自我定位:以教学研究为重的业务人员
        (二)政策导向的任职条件:专业素养要高,服务意识要强
        (三)存有分歧的价值认同:“石头扔进大海”与“做嫁衣”
        (四)带有歧视的待遇地位:不合理的职称评定与较低的工资水平
    二、情感体验
        (一)偏于薄弱的情感基础:外部因素主导的择业动机
        (二)正负交织的情感体验:慢慢理解和接受了这个身份
        (三)略显微弱的情感承诺:做好本职工作,平衡多重身份
    三、行为倾向
        (一)行政权威渐退中的变化:通过个人实力指导教师
        (二)站稳脚跟的关键:保持公正特别重要
        (三)制度上的盲区: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在自我摸索中熟悉工作
        (四)多元职能赋予的应对策略:组建中心组团队
        (五)服膺于社会和体制:最有压力的是考试
第六章 影响教研员身份建构的因素分析
    一、自我认知
        (一)在原初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建构新身份
        (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对身份进行选择与重塑
        (三)在自我能力评价的前提下对身份进行探索与呈现
    二、重要他人
        (一)作为支持或阻碍系统的家人职业观
        (二)作为关键事件的教师对教研员的认可
        (三)作为榜样力量的优秀教研员个人事迹
    三、互动情境
        (一)组织环境对教研员身份建构的支持与制约
        (二)教研员对制度安排的顺应与抵制
        (三)影响深远的社会文化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反思
    一、主要研究发现
        (一)教研员的身份建构经历了角色转换、适应与重建的过程
        (二)教研员的身份建构是自我与外界互动中寻求工作意义的过程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自我建构的核心身份仍是教师指导者
        (四)结构制约下的教研员身份建构表现出相当有限的能动性
    二、建构教研员身份的可能性建议
        (一)合作自传:借助研究者推动“传主”的身份构建
        (二)基于实践的反思:形成“实践中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重归交往理性:寻求价值认同的身份建构
    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公共艺术与情感体验的理论研究
    2.1 城市公共艺术的理论概述
        2.1.1 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
        2.1.2 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
        2.1.3 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
        2.1.4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2.2 情感体验的理论概述
        2.2.1 情感体验的概念
        2.2.2 情感体验的层次
        2.2.3 情感体验的描述
        2.2.4 情感体验的特征
    2.3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
        2.3.1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的概念
        2.3.2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的描述方法
        2.3.3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调研与分析
    3.1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实地调研
        3.1.1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研目的、对象与计划
        3.1.2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研现状与问题
    3.2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问卷调查
        3.2.1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查问卷设计
        3.2.2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案例分析
        3.3.1 本能层面的情绪体验设计
        3.3.2 行为层面的感觉体验设计
        3.3.3 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4.1 基于本能层次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1.1 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态塑造设计
        4.1.2 城市公共艺术的色彩搭配设计
        4.1.3 城市公共艺术的材质选择设计
    4.2 基于行为层次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2.1 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新媒体公共艺术设计
        4.2.2 具有互动娱乐功能的装置公共艺术设计
        4.2.3 传达多感官刺激信息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设计
    4.3 基于反思层次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3.1 传承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3.2 蕴含城市记忆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3.3 表现人际情感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内外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调研现状表
附录2 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满意度与需求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品牌如何做年轻化传播?[J]. 和力传播集团创新实验室. 国际品牌观察, 2021(28)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主题乐园旅游者幸福感构成要素研究 ——以广州长隆乐园为例[D]. 邱泽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5]中学新手数学教师情绪测量的实证研究[D]. 王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业主需求的写字楼物业服务设计关键因素分析[D]. 张佳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D]. 杨秀秀.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归心[J]. 秦北. 当代, 2020(02)
  • [10]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D]. 刘金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华视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