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

土地整治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

一、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朝阳[1](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李俊峙[2](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林珂[3](2020)在《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转型、“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喷涌而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等概念相继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下,创新的城市空间类型不断涌现。街道作为城市中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网络型公共空间系统之一,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街道空间的复杂程度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增加,参与街道空间营造的利益方也更为多元,博弈与诉求关系更为复杂。要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应该探讨更为“灵活”而“精明”的方式。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管控机制也趋向于“理性地突破”现有体制框架。因此,明确街道设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诉求,建构“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新模式及其与之相匹配的实现机制,提供更具激励性和包容性的政策环境,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不断增多的不确定性;引入城市设计视角,激发街道作为多维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特征,建立多元博弈和多专业协同工作模式,实现街道设计的理念创新、多元参与、动态适应和精明管控,是当前城市空间高品质发展的迫切需求。首先,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对街道发展的历史和空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街道设计理念的演变趋势;通过对比国内外中心区街道发展现状,总结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问题,以及当前环境和政策条件对街道空间发展的不适应性。指出共享和创新是街道设计发展的内在需求,并明确共享和创新空间类型及其价值取向。其次,通过21世纪初的福田中心区中22,23-1街坊城市设计实证案例的研究,结合持续的现场观察和使用者调查,从街道设计的实施成效、街道环境评测以及街道空间使用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城市设计介入街道层面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时代局限性。再者,通过对2014年至今的广州琶洲西区互联网城市设计项目进行实证研究,从街道设计管控机制、街道空间整合优化,以及街道设计管控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多元参与、多维整合以及动态管控是新时代中心区街道设计的发展演进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实现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策略体系:多元共享(参与)的街道设计模式、多维复合的街道设计创新策略、动态适应和精确管控的街道设计实施机制等。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马历鹏[5](2020)在《基于公众参与的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文中认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规划实施评估是对规划实施一段时期的综合检测,是城市规划工作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被赋予了法律依据,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公众参与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评估,发现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保障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发现规划实施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公众参与规划缺失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这样对皋兰县现有的城乡总体规划和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提出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和措施。本文选取了规划相关专家、政府相关人员、普通民众和利益关系人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分析法,通过对公众参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内容、途径、指标构建体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公众参与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从实施效果、实施机制、公众参与规划评估研究分析,发现公众参与的皋兰县城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优化对策。研究发现,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中及实施评估应从方法、过程、内容、体系上多方面着手解决,建议将公众参与扩展到总体规划实施及评估全过程,多价值综合考量,精炼评估指标,并建立专家与公众共同评估的评估体系,保障评估的公正与科学。

徐硕[6](2020)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农户参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在倡导公众参与的社会背景下,农户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户参与却流于形式,农户参与途径缺失。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种土地整治活动,对保持耕地总量和质量的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研究范围具体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农户,探索农户参与项目规划可能采取的途径和信息处理方法,为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乃至各类土地整治规划农户参与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参考公众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知理论、项目治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研究区内9个村庄的农户展开调查,考察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利用交叉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了影响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的主要因素。利用选择实验法和混合线性模型,对农户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选择差异分析和异质性来源分析,最终提出了详细的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实施路径,并提出建议和措施。详细结论如下:(1)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工作的主观积极性不高,在219个受访的农户中仅有半数表示愿意参与规划,以农业生产为主、受教育水平中等的中老年人参与积极性较高,年长的农民和年轻的非务农成员参与积极性低。农户对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的认知水平较低,仅有半数表示知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但对于规划内容了解片面,认为村委会直接决定规划的走向。(2)影响农户参与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年均农业纯收入以及农户对项目规划的认知情况。低龄的受访者通常都是学生或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他们几乎不从事任何农业生产,并且对土地政策不关注。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大,农户参与的意愿也逐渐增加。受教育程度低的村民,对新事物接受和理解能力受限,并且了解项目的渠道更窄,因此不愿意参与规划。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对政策的把握和对项目的理解更深,知道项目会给自己的农业生产带来便利,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更愿意参与规划。承包流转土地、种植果园大棚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农业收入比例高,参与规划的意愿强烈。农户对规划的认知对农户参与规划的意愿有着显着的影响,农户认知程度越高,参与意愿越强烈。(3)研究区农户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更倾向于选择道路工程,硬化道路需求最为强烈;其次倾向于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对土地平整工程的需求度最低。影响农户对规划方案选择的因素包括:农户的种植结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农业年均纯收入。种植结构对工程选择的影响最显着,主要种植作物不同,农户用水方式不同对道路的需求也不同。年龄大的农户更关心灌溉水源的类型,更倾向于新建井和泵站,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用于道路建设。纯农业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道路硬化需求最为强烈。(4)提出了“项目选址立项——成立规划协调小组——宣传科普——土地利用障碍因素收集——制定规划方案选择集——确定规划方案——公示——实施规划”的一套适宜农户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路径框架。建议成立规划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农户提供信息、制定方案、修改方案、表决方案等一系列工作,保障农户全程参与、全程反馈、有章可循、有径可走。

廖菁菁[7](2020)在《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实现途径研究 ——以上海杨浦创智片区政立路580弄社区为例》文中认为过去二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导致了城市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城镇与乡村、传统与创新的多元对立抗衡,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社会单元,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作为一种创新治理方式,赋予城市公民自主营造生活环境的主权。目前,国外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实践已较为成熟,但西方社会环境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并不能完美地植根于中国体系,要探索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模式机制,需要研究特定环境背景下的公众参与实践全过程。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上创新性地将“公众参与”作为社区微更新实践研究的核心关注,将上海四叶草堂的“创智片区社区花园系列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政立路580弄社区”为实证研究个例,通过文献整理、实地勘察、社会调查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全面化探讨了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实现途径。厘清了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各阶段进程及内容作用,分析了公众参与开展的必要条件、主要形式、运作机制及模式类型,并结合实践个例,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多中心治理”等核心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实践论证,最终提出了适合国内背景的公众参与实现途径:(1)政府应将权利下放,通过政策支持,提供基本保障;(2)专业者主导,要以系统性的思路,构建统筹全局的片区规划体系,与城市更新联动以修复场所关系;另外,要分阶段、重过程地逐步落实发展目标;其次,识别重要的空间枢纽点以激活社区微更新具有重要的触媒作用。(3)社会组织链接,建立多元协作的公众参与机制。搭建整合各方资源的公众参与平台并将参与的全过程公开透明化;另外,要扎根社区、持续驻地开展社区培育;(4)以居民为主体,是社区绿色自治的内生性力量。内部组织通过建构多层级的结构体系与长效更新的可持续管理机制,促进社区自治精细化、规范化发展。其中,政府赋权是实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前提与基本保障;专业者建立统筹全局的规划体系是社区治理实现系统化、全面化发展的整体方向指导;培育社区内生动力是实现社区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公众参与的社区微更新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社区共同体建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社区“自生长”,实现核心的价值目标。

冯学涛[8](2020)在《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文中指出在国家把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时期,提升空间发展、推动空间治理成为重要举措。空间治理通过资源的空间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均衡发展。当下,城市发展由“追量”转向“求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行政单元逐渐成为国家推进空间治理的关键平台。社区建设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空间资源合理分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空间治理视角作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社区规划具有现实意义。以往社区规划大多注重物质空间环境的营造但对人的精神追求及社区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当下的社区规划除了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空间生活需要以外更应该成为一种集邻里关系、居住环境、文化情感、社区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规划。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示范城市,其城市建设也走在国内前沿并率先进入城市发展转型阶段,本文从深圳第一“城中村”——白石洲社区入手进行实证研究,白石洲社区人员构成及产权关系复杂、改造过程漫长、空间状态零乱的特征对其开展实证研究在城市转型发展时期具有现实意义。以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中所涉及到的人口、文化、土地、产业、环境等核心要素为实证研究内容,从社区空间特征入手对其在物质空间环境层面的规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区规划所涵盖的非物质层面所需的发展要素进行研究,总结了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及其运作机制。鉴于白石洲社区规划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模式下所形成的正负空间效应,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探索,尝试引用空间治理作为理论支撑,同时受多中心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起“政府—市场—公众”空间治理理论模型并进行空间效应评价。通过对空间治理模型的分异,演化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政企合作的双轮驱动型、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三种社区规划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理论分析和模式探索。在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下深入探讨了社区规划在申报、审批、出让及建设实施阶段下的多元主体制衡机制。本次课题研究将空间治理、传统社区规划理念与我国率先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的深圳白石洲社区相融合进行实证分析和规划模式探索是本文的亮点。分析认为社区物质空间规划与非物质要素共同发展是社区转型的必然要求;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下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将是未来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探索重点。

王思成[9](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杨娱[10](2019)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古树名木是我国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北京的古树名木是记载首都历史的史籍,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也是保存数量和类别最多的大都会,加强北京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公民社会发展迅速,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热情也逐渐兴起。这既顺应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民主的进步。但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矛盾问题。一方面,北京市古树名木多、散、广、杂,面临管护资金、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公众参与,且公众参与意识逐渐兴起,想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当前北京市古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处于初级阶段,虽参与意识兴起,但绝大多数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公众并未全面有效地参与。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满足北京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需要,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公众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研究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拓展的知情行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3)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形式,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4)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初步构架;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霍夫兰说服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法进行了机制的具体构建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5)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举办古树保护论证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对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6)为提高参与水平,从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中得出,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成效并不显着,公众参与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完善。(2)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发现:①当前公众参与形式的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并未提供公众参与良好的客观环境,导致当前公众在参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遇到诸多问题。②公众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情感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参与行为意向有待于进一步提升。③基本认知、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直接影响。此外,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通过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间接影响。④为提升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应首要考虑增强基本认知和参与情感,其次是进一步促使价值及重要性认知、管护认知向参与行为意向的转化,同时,应不断增强信息认知。(3)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中得出:①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对社会力量的调动不足、对社会资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专门性的非政府组织少、公众参与形式少的问题。②在从个人、非政府组织、精英、企业、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六个方面界定了参与的主体和从参与领域和参与范围界定了参与的客体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关键公众接触、由公众发起的接触、公众调查、多媒体参与、各种参与活动、公众会议、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非政府组织。每一方面均包括多个具体公众参与形式。各形式间相互融合,一个参与事项,往往涉及两个及以上形式。③通过对新型参与形式进行有效性检验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对于古树名木保护产生作用,且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参与到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形式创新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4)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中得出:①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公众参与教育机制、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从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构建法治机制;从大众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构建教育机制;从经济激励、榜样激励、内容激励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公益性资金投入方面构建资金投入机制;从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和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方面构建信息沟通机制;从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估、决策反馈阶段构建合作机制。②在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有效性检验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产生作用,且愿意参与到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③在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对北京市40 721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概算,得出综合价值为137.66亿元。为使价值得以延续,应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中投入足够的资金。④通过构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以“公开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这一项目为例,分析其适用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共决策。(5)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得出,当前公众参与主体尚未全面参与到项目中,影响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结果。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从公众参与的视角来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进行研究,为古树名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在研究内容上,涉及到了公众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参与形式的创新、参与机制的构建、参与的监测与评估,对参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运用上,对知情行理论进行了拓展,将拓展的知情行理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及霍夫兰说服理论在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丰富了现有研究。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城市设计
        1.2.2 公共空间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3.1.3 德国:规划建造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3.1.6 小结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3.2.5 小结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3.3.1 成果编制阶段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4.1.3 “实施性”目标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5.2.2 现状问题梳理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5.4 管控效果分析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5.5 小结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相关概念
        1.5.1 村庄规划
        1.5.2 共同缔造
        1.5.3 乡村治理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2.3 问题成因分析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3.1.5 经验借鉴总结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3.2.5 经验借鉴总结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3.3.1 实践过程
        3.3.2 实践方法总结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4.1.1 实用性原则
        4.1.2 整体性原则
        4.1.3 村民主体原则
        4.1.4 多方参与原则
        4.1.5 小事入手原则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4.6.1 设立监督组织
        4.6.2 制定监督机制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4.7.1 设立评比方法
        4.7.2 制定奖励机制
    4.8 工作流程总结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5.1 村庄基本情况
        5.1.1 自然条件
        5.1.2 人口结构
        5.1.3 村庄文化
        5.1.4 村庄产业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5.3.3 小结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发展背景下街道设计的演化趋势
        1.1.2 “共享”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1.1.3 “创新”的时代背景及内涵
        1.1.4 城市设计的多维视野和方法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城市中心区
        1.2.2 街道设计
        1.2.3 共享和创新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研究
        1.3.1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3.2 街道设计研究新进展
        1.3.3 现有研究述评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
    2.1 时间维度的街道设计演进
        2.1.1 封建社会时期
        2.1.2 文艺复兴时期
        2.1.3 工业革命时期
        2.1.4 现代主义时期
        2.1.5 后现代主义时期
    2.2 空间维度的街道设计演进
        2.2.1 马车的街道
        2.2.2 小汽车的街道
        2.2.3 步行者的街道
    2.3 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问题总结
        2.3.1 我国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问题总结
        2.3.2 国外中心区街道设计发展经验介绍
        2.3.3 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趋势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空间类型研究
    3.1 共享导向的街道空间类型
        3.1.1 共享廊道空间
        3.1.2 共享地块公共空间
        3.1.3 共享建筑公共空间
    3.2 创新导向的街道空间类型
        3.2.1 街道空间网络创新
        3.2.2 街道空间立体创新
        3.2.3 街道空间触媒创新
第四章 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的街道设计及其实施导控..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
    4.1 城市设计背景
        4.1.1 项目基本情况
        4.1.2 城市设计介入时机
    4.2 街道设计管控与实施成效
        4.2.1 街道网络
        4.2.2 街道界面
        4.2.3 街道景观设计
        4.2.4 骑楼连廊
    4.3 街道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4.3.1 街道环境要素评价
        4.3.2 公众使用问卷调查
    4.4 总结与反思
        4.4.1 城市设计视角和方法在街道设计中的作用
        4.4.2 现代城市设计体系下街道设计的时代局限性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享和创新导向的街道设计实践..琶洲西区互联网集聚区城市设计
    5.1 城市设计背景
    5.2 地区城市设计总师制度
        5.2.1 地区城市设计总师制度简介
        5.2.2 街道设计层面实施管控机制
    5.3 街道空间整合优化
        5.3.1 街道网络整合
        5.3.2 开放空间整合
        5.3.3 街道界面整合
    5.4 共享和创新导向下的街道设计管控
        5.4.1 地块公共空间共享
        5.4.2 建筑公共空间共享
        5.4.3 共享的立体街道系统
    5.5 发展趋势总结
        5.5.1 “单一主导——多元参与”演进
        5.5.2 “线性设计——多维设计”演进
        5.5.3 “标准导控——动态管控”演进
第六章 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6.1 多元参与的街道设计创新模式
        6.1.1 发挥城市设计的协同和管控职能
        6.1.2 建立多元参与博弈的机制和平台
        6.1.3 提供鼓励共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6.2 多维复合的街道设计创新策略——以中山总部经济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
        6.2.1 面的维度:构建立体复合的街道公共网络
        6.2.2 线的维度:形成共享和服务连续的公共空间廊道
        6.2.3 点的维度:营造互联共享的公共空间核心
    6.3 动态适应和精确管控的街道设计机制
        6.3.1 搭建权责明确的设计架构
        6.3.2 实施动态适应的街道设计导控
        6.3.3 建立实施保障和监管体系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街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公众参与的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着更高要求
        1.1.2 我国城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痼疾显着
        1.1.3 公众参与城乡总体规划重要性凸显
        1.1.4 皋兰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客观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保障城镇健康发展
        1.2.2 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1.2.3 以人为本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市总体规划
        1.4.2 城乡统筹总体规划
        1.4.3 公众参与及规划评估
第二章 公众参与城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2.1 国外规划实施评估
        2.1.1 国外规划评估的理论研究
        2.1.2 国外规划实施中公众参与相关研究
    2.2 国内规划实施评估
        2.2.1 国内规划评估的理论研究
        2.2.2 国内规划评估实践研究
        2.2.3 我国公众参与评估城乡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2.3 对于我国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的启发
        2.3.1 公众应享有规划决策权利
        2.3.2 加强公众规划知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2.3.3 健全公众参与法律保障体系
第三章 公众参与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3.1 公众参与评估对象
        3.1.1 城乡规划参与技术人员
        3.1.2 政府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
        3.1.3 普通群众
        3.1.4 利益关系人
    3.2 公众参与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评估基本原则
        3.2.1 绩效原则
        3.2.2 公共政策原则
        3.2.3 代表性指标原则
        3.2.4 动态变化性原则
    3.3 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主要内容
        3.3.1 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3.3.2 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机制评估
        3.3.3 公众参与皋兰城乡统筹总体规划评估
    3.4 公众参与下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4.1 评估指标因子研究
        3.4.2 评估指标量化
        3.4.3 指标权重优化
        3.4.4 评分标准
        3.4.5 评估结果计算与分级
第四章 公众参与视角下皋兰县城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4.1 皋兰县城乡总体规划基本情况
        4.1.1 规划范围
        4.1.2 规划期限
        4.1.3 发展定位
        4.1.4 主要职能
        4.1.5 人口与用地规模
    4.2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4.2.1 经济及社会发展
        4.2.2 建设用地布局
        4.2.3 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
        4.2.4 底线控制
        4.2.5 基础设施建设
    4.3 规划实施机制
        4.3.1 规划编制机制
        4.3.2 规划管理运行
        4.3.3 公众参与机制
    4.4 公众参与规划情况评估
        4.4.1 问卷基本情况
        4.4.2 问卷调查结果
第五章 公众参与的皋兰县城乡总体规划评估结果分析与总结
    5.1 综合评估结果及原因分析
        5.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及原因分析
        5.1.2 规划实施机制评估结果及原因分析
        5.1.3 参与规划评估结果及原因分析
        5.1.4 综合评估结果
    5.2 评估总结
        5.2.1 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突出成就
        5.2.2 公众参与的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评估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公众参与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问卷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农户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户与农户参与
        2.1.2 农户参与路径
        2.1.3 高标准农田
        2.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2 理论基础
        2.2.1 公众参与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认知理论
        2.2.4 项目治理理论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问卷调查与访谈
        3.2.2 Logistic回归模型
        3.2.3 混合线性模型
第4章 农户认知与参与意愿分析
    4.1 农户认知分析
    4.2 农户整体参与意愿分析
    4.3 样本统计与交叉意愿分析
        4.3.1 农户性别及年龄
        4.3.2 职业与受教育程度
        4.3.3 家庭人口数、耕地面积与耕地块数
        4.3.4 年均农业纯收入与年均总收入
        4.3.5 村委情况及农户认知
    4.4 农户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模型选择
        4.4.2 变量定义
        4.4.3 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视角下的农田利用障碍与规划方案选择
    5.1 信息收集与水平确定
    5.2 制定规划方案选择集
    5.3 异质性选择估计分析
    5.4 异质性来源分析
        5.4.1 模型选择
        5.4.2 变量定义
        5.4.3 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参与项目规划实施路径
    6.1 农户参与规划流程设计
    6.2 农户参与下规划设计
        6.2.1 土地利用布局
        6.2.2 土地平整工程
        6.2.3 灌溉与排水工程
        6.2.4 道路工程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实现途径研究 ——以上海杨浦创智片区政立路580弄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时期:老旧社区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
        1.1.2 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创新治理方式
        1.1.3 社区花园:有效的实现途径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实证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聚焦社区:社区微更新相关研究
        2.1.1 研究框架相关概念明晰
        2.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3 未来趋势:核心关注社区可持续性
    2.2 共治基础:公众参与相关研究
        2.2.1 相关概念明晰
        2.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3 公众参与核心特征
        2.2.4 国内社区治理的公众参与现状与困境
    2.3 实现途径:社区花园相关研究
        2.3.1 相关概念明晰
        2.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3 国内社区花园主要形式
    2.4 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及社区花园的概念辨析
        2.4.1 社区微更新为公众参与提供实践平台
        2.4.2 公众参与是社区微更新的内在要求与机制
        2.4.3 社区花园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微更新形式
    2.5 本章小结
3 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机制研究
    3.1 核心研究理论
        3.1.1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3.1.2 多中心理论
        3.1.3 社区自治理理论
        3.1.4 社区赋权理论
    3.2 动力体系:政策、利益需求与认同驱动
        3.2.1 政策制度驱动
        3.2.2 利益需求驱动
        3.2.3 社区认同驱动
    3.3 核心关注:社区绿色自治
    3.4 模式类型:不同主体驱动的典型参与模式
        3.4.1 政府主导型:英国
        3.4.2 居民自治型:美国
        3.4.3 混合型:日本
        3.4.4 对比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整体规划:创智片区社区微更新总体规划实践
    4.1 创智片区社区治理建设历程
        4.1.1 社区治理1.0阶段:综合知识型社区建设(2000-2013年)
        4.1.2 社区治理2.0阶段:渐进式社区微更新(2014-2017年)
        4.1.3 社区治理3.0阶段:多元共建社区自治(2018年至今)
    4.2 社区规划师介入社区微更新
        4.2.1 现状概况
        4.2.2 目标定位
        4.2.3 规划实践
    4.3 本章小结
5 试点项目:政立路580弄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公众参与进程
        5.2.1 阶段一:传播理念与扩大参与
        5.2.2 阶段二:确立共识与引导规划
        5.2.3 阶段三:社区培育与共同设计
        5.2.4 阶段四:共同营建与实现自治
        5.2.5 启示一:循序渐进推动参与
        5.2.6 启示二:策源地的触媒作用
    5.3 公众参与模式分析
        5.3.1 参与主体角色权责
        5.3.2 公众参与模式
    5.4 公众参与各阶段适用方法
        5.4.1 认识社区方法
        5.4.2 引导参与方法
        5.4.3 共同设计方法
        5.4.4 后期运维方法
    5.5 公众参与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评价总结:创智片区580弄公众参与微更新实践总结
    6.1 实践成效与评价
        6.1.1 评价体系构建
        6.1.2 空间环境
        6.1.3 睦邻建设
        6.1.4 公众参与
        6.1.5 社区自治
    6.2 尚未解决的问题
        6.2.1 如何兼顾公众参与和项目效率
        6.2.2 专业性与在地性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协调
        6.2.3 如何界定各个阶段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发声”
        6.2.4 社区可持续性仍有待验证
    6.3 实现途径总结
        6.3.1 政府赋权:政策支持提供基本保障
        6.3.2 专业者主导:制定统筹全局的片区规划体系
        6.3.3 社会组织链接:建立多元协作的公众参与机制
        6.3.4 居民主体:绿色自治是社区发展的内生力量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之处
    7.4 未来展望
    7.5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空间治理
        1.2.2 社区
        1.2.3 社区规划
        1.2.4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畴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样本案例与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综述与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2.1 国内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2.1.1 国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2.1.2 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2.2.1 国外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2.2.2 国内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2.2.3 国内社区规划实践分析
    2.3 空间治理视角下规划体系变革与社区规划发展
        2.3.1 社区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2.3.2 社区规划发展方向判定
    2.4 理论解读及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2.4.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2.4.2 多中心、公民社会理论内涵解读及其理论启示
        2.4.3 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及空间效应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
    3.1 深圳白石洲社区现状
        3.1.1 社区概况
        3.1.2 社区发展历史进程
        3.1.3 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与人群构成
    3.2 社区发展瓶颈及空间环境提升
        3.2.1 空间特征分析
        3.2.2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物质环境更新
    3.3 白石洲社区规划机制
        3.3.1 成立社区更新工作坊
        3.3.2 激活动力,推动未来社区产业多元化
        3.3.3 社区规划师推动社区规划进程
    3.4 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分析及其建设成效评价
        3.4.1 社区规划模式分析
        3.4.2 建设成效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探索
    4.1 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1.1 单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4.1.2 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1.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4.2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下的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2.1 双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4.2.2 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2.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4.3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4.3.1 多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4.3.2 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4.3.3 多元主体参与下社区规划平台构建与运作机制
        4.3.4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4.4 空间治理视角下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优化探讨
        4.4.1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化与专业化
        4.4.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全程化参与机制
        4.4.3 强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4.4.4 明晰角色定位,促进多元协同共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关于存量发展阶段下城市转型的方式探讨
        5.1.2 关于服务型、功能型及综合型社区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5.1.3 关于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探讨
        5.1.4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判定
        5.1.5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空间效应最大化的机制探讨
    5.2 主要创新点
        5.2.1 通过实证研究建构社区规划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5.2.2 构建空间治理模型分析社区规划的空间治理效应
        5.2.3 实证研究与理论延伸的融合探讨
    5.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目录及来源
附录 B 社区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逻辑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古树名木的界定
        2.1.2 公众参与的界定
        2.1.3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知情行理论
        2.2.2 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
        2.2.3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2.2.4 霍夫兰说服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3.2 公众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2.3.3 现有研究述评
3 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
    3.1 北京市古树名木概况
        3.1.1 古树名木含义及分类
        3.1.2 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类型、分布概况
        3.1.3 北京市古树名木具有的价值
    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概况
    3.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3.4.1 实际参与主体人数少,参与客体有限
        3.4.2 公众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理论分析框架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统计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的预调查及改进
        4.2.3 问卷正式调查与数据搜集
        4.2.4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4.5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相关关系研究
        4.5.1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相关关系研究
        4.5.2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参与情感相关关系研究
    4.6 公众认知和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实证研究
        4.6.1 结构方程模型及原理
        4.6.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
        4.6.3 模型运算、检验和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
    5.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与不足
        5.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
        5.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和不足
    5.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的讨论
        5.2.1 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的问题
        5.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5.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
        5.2.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客体
    5.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分析
        5.3.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的分类
        5.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
    5.4 基于公众调查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参与形式的有效性检验
        5.4.1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作用程度的评价调查
        5.4.2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的参与行为意向调查
    5.5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
    6.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6.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
        6.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
        6.2.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专家访谈
        6.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原则
        6.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
    6.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6.3.1 知情权
        6.3.2 参与权
        6.3.3 监督权
    6.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6.4.1 大众教育
        6.4.2 专业教育
        6.4.3 职业教育
    6.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6.5.1 经济激励
        6.5.2 榜样激励
        6.5.3 内容激励
    6.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
        6.6.1 北京市古树名木价值评估
        6.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构建
    6.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
        6.7.1 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
        6.7.2 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
    6.8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合作机制
        6.8.1 决策制定阶段
        6.8.2 决策执行阶段
        6.8.3 决策评估阶段
        6.8.4 决策反馈阶段
    6.9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和项目决策
        6.9.1 基于公众调查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6.9.2 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研究——以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为例
    6.10 本章小结
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7.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7.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7.2.1 基于专家访谈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7.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7.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案例研究
        7.3.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7.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相关建议
        8.2.1 针对性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
        8.2.2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
        8.2.3 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
        8.2.4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共享和创新导向的中心区街道设计演进研究[D]. 林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基于公众参与的皋兰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D]. 马历鹏. 兰州大学, 2020(01)
  • [6]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的农户参与路径研究[D]. 徐硕.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公众参与社区微更新的实现途径研究 ——以上海杨浦创智片区政立路580弄社区为例[D]. 廖菁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D]. 冯学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杨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土地整治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