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14000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晶[1](2021)在《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化工园区是产业共生网络的一种实用形式,旨在促进参与其中的化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化工园区化已经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化工园区为产业共生带来了经济规模和机会,并且避免了分散化化工厂带来的分散分布环境风险,但是同时也可能导致了重大危险源的聚集和事故损失的潜在多米诺效应。化工园区需要适当的管理方法来减轻园区中的环境风险。为了减轻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中的环境风险,本文主要进行了两部分工作:减轻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的持续改进策略和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拟。第一部分开发了一个综合框架,制定风险削减路径图,实施持续改进策略,以减轻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首先运用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识别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安全和操作管理、化学品储存和运输中存在的风险,然后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分层次的指标体系对所识别的风险点进行归类。接下来,采用最佳-最差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每个风险点的临界值。根据风险点临界值、风险防控成本和防控策略实施周期对风险防控策略进行评估和确定其优先次序,建立环境风险削减路径图。最后,以某一医药工厂为例,验证了所提架构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削减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的最佳对策。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园区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随着化工行业园区化的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风险削减的重要方法需要有适应性的新投保方案。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了化工企业、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考虑产值、风险水平、相关政府政策和保险产品的相互作用,设计了三种不同的保险方案,包括单个公司投保、多企业投保和化工园区整体投保。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模拟一段时间内的趋势。以某化工园区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化工园区内企业作为单一公司投保时,单个公司的风险程度低于化工园区整体的风险程度,但不利于化工园区的整体风险管理。当化工园区内多个企业联合投保时,承包范围较大,风险点较为统一,风险降低的程度是最大的,但是其保费与园区整体投保相比要高。当化工园区整体投保时,承保区域覆盖全面,园区中的风险点可以统一管理,降低了化工园区风险管理的难度,保费最低,化工企业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完成环境风险的转移,但其对营业收入的正面影响最小。企业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佳的保险方式。结合风险削减策略和环责险,综合考虑企业内部风险削减和企业外部风险转移两个方面,达到了预期的风险削减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陈晨[2](2021)在《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曾环求[3](2020)在《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与环境负荷增大的双重压力。在应对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高速公路领域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是必然趋势,公路的绿色施工及评价是建设绿色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起步较晚,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特点及要求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各省份要求及区域特点开展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论文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建立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体系,为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提供参考。论文围绕着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开展了如下研究:(1)从绿色施工及其评价出发,总结了绿色施工的内涵、原则、要点、理论依据,以及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内容、作用,提炼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内涵。(2)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构建方法,建立了包含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施工综合管理3个方面的初选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克朗巴哈系数与效度比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优化,建立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意义。(3)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行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将评价等级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4)以海南省万洋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改进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完善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推动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有积极作用,亦可为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提供参考。
武剑锋,叶陈刚[4](2019)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本文以沪深两市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认证前后企业的环境绩效表现。最终得出结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提升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且对环境绩效的增加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环境敏感型行业、有较大认证覆盖规模的企业,通过认证后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增长幅度更为突出;持有最权威的ISO认证标识、通过2015版ISO14000新标准的企业,没有发现优先于其他认证企业排污费维度的环境绩效改善。文章也未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环保投资维度的环境绩效。
李敏[5](2020)在《汽车电子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设计及应用 ——以晟泰克汽车电子企业为例》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领域的坏境问题正引发国人对于工业生产行为的关注,我国高耗能、高排放量总体经济快速增长模式下的环境压力正形成企业稳步发展的外部阻碍。保护环境,全面实现再生能源发展,应是世界总体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越来越严格的立法背景下,企业面临环境污染的压力日益加剧,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增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失衡,及生物学丰富性退化问题,招致应当采纳一种控制系统办法,即建立及施行环境管理机制就是有利于可以继续稳步发展的环境支柱。环境管理体系引入了生命周期的概念。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这一系列过程。充分考虑整个生命周期进展对于坏境引发的影响,继而找出削弱或打消这些影响的保护措施。这就是一种适应可以继续稳步发展策略要求的崭新环境管理体制。本文着眼于汽车电子行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并对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装配过程作为实证案例以及它的环境绩效进行阐述说明。叙述了根据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自身特点,从建立环境方针、体系策划、实施及操作、持续改进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过程。为今后涉及汽车电子产品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价值。
张丽君[6](2019)在《铁路工程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形势下,铁路作为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大力发展铁路行业的同时,部分项目未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其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施工阶段是铁路工程项目产生污染及消耗资源的主要阶段,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则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文章以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作为研究目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掌握铁路工程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背景,指出了本研究理论与现实意义。以此为基础,介绍铁路工程绿色施工及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等相关理论,并分析了铁路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查阅,分析总结铁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构建铁路工程绿色施工初步评价体系。除此之外,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已建立的指标体系不断优化改进,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模糊物元理论建立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最后与实例结合,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兰渝铁路施工阶段进行评价,证明了模糊物元模型对铁路工程绿色施工水平进行评价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乔真紫[7](2018)在《企业自愿性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虽然在控制污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被批评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即传统环境规制可能导致低效率,以及在长期可能阻碍企业技术创新。而“波特假说”表明,适当的环境规制设计能够引致“创新补偿”效应,使企业创新带来的收益形成了对部分或全部合规成本的补偿,从而激励企业创新,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近几十年来,自愿性环境规制因其灵活性和自主性的特性,越来越体现出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优势,其中一大优势即可能使“创新补偿”效应得以实现。本文正是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角度对“波特假说”进行验证,以ISO 14000环境管理标准为例,研究自愿性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自愿性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产生机制做出了探讨,同时对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做出了详实的计量分析。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充分考虑了地区、行业、企业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综合运用了对因变量采取替代变量、与政府环境规制作对比、工具变量法、Heckman选择模型等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充分的稳健性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ISO 14000环境管理标准认证刺激了投入和产出双方面的企业创新,即自愿性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研发投资(创新投入)和专利数量(创新产出)双方面的增长;(2)相较于传统的政府环境规制,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起到了更显着的促进作用;(3)总的结论为自愿性环境规制可能带来“波特假说”提出的“创新补偿”效应,对“波特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成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关注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自愿性环境规制,并从这一新的层面对“波特假说”的核心思想“创新补偿”效应做出验证;同时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自愿性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同时对变量和模型的多样化选择使计量结果更加可信;本文对于自愿性环境规制在发展中国家的推行具有借鉴性意义,对发展中国家政府引导自愿性环境规制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对于企业实行自愿性环境规制,均提出了政策建议。
周婷婷,邵海琴,王凯[8](2017)在《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阻滞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管理体系(EMS)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改进酒店企业的环境行为。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星级酒店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阻碍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阻碍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因素共有7项,按总体均值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实施与维护费用高昂(3.58)、缺乏专业指导(3.48)、外部环境不成熟(3.39)、缺乏知识、技能和人才(3.27)、缺乏认知(3.22)、缺乏内部支持与协助(3.21)、缺乏效用(2.89);各阻滞因素对不同类型酒店产生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就星级而言,五星级酒店所受影响整体小于三、四星级酒店;就经营时间而言,经营时间不超过5年的酒店所受影响整体小于经营时间超过5年的酒店。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苗泽华,张圣泉,郑浩,杨喆[9](2015)在《制药企业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制药企业作为健康产业,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我国作为药品原料生产大国,其立体污染对人体健康及区域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容轻视。解决制药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是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制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态规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相辅相成。推进制药企业清洁生产,必须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重视药品生态设计。不仅要重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还要在制药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方面苦练内功。
杨德志[10](2014)在《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华亭煤业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产能从不足400多万吨增加到1700多万吨,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矿区虽然采取了法律手段及环境“评审”和治理措施,但仅靠这些方法,还不足以为一个矿区提供可持续的环境管理保证。本文基于结构化、系统化的方法,借鉴国际科学先进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原理,创新性构建具有华亭煤业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从预防污染的思想出发,结合华亭煤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持续运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即华亭煤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概念、原理论述,华亭煤业环境管理现状分析,环境管理体系初始评审、体系文件编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环境体系运行、合规性评价、保持改进,煤炭资源合理化开采与节能减排措施,污染预防、治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评审与改进等,为华亭煤业环境管理建立了持续的自我完善机制。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研究,为系统解决华亭煤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系统化的方法和预防污染的途径,为“两型”社会建设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对矿区未来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从事煤炭生产的单位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管理途径。
二、ISO14000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O14000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影响 |
1.2 我国化工安全事故分析 |
1.3 我国化工园区的发展进程 |
1.4 国内外环境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环境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环境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2 环境风险管理方法 |
2.1 环境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
2.2 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
2.3 环境风险管理与BWM |
2.4 环境风险管理与环责险 |
2.5 环境风险管理与系统动力学 |
3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削减的持续改进策略 |
3.1 持续改进集成框架 |
3.1.1 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分析 |
3.1.2 分级指标体系与BWM |
3.1.3 综合指数R |
3.1.4 路径图 |
3.2 环境风险改进策略的分析过程 |
3.3 案例分析 |
3.3.1 生产过程描述 |
3.3.2 确定风险类别、风险点及临界值 |
3.3.3 风险缓解路径图 |
3.3.4 灵敏度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4 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
4.1 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框架 |
4.1.1 影响投保的因素及利益相关者 |
4.1.2 投保情景 |
4.1.3 风险评价 |
4.1.4 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5 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 |
4.2 案例分析 |
4.2.1 化工园区概况 |
4.2.2 确定投保情景 |
4.2.3 确定风险点及临界值 |
4.2.4 仿真模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理论基础 |
2.1 绿色施工 |
2.1.1 绿色施工内涵 |
2.1.2 绿色施工定义 |
2.1.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原则 |
2.1.4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要点 |
2.1.5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理论依据 |
2.2 绿色施工评价 |
2.2.1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概念 |
2.2.2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内容 |
2.2.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作用 |
2.3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建设现状分析 |
2.3.1 海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环境 |
2.3.2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原则 |
2.3.3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要点 |
2.4 理论基础对本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及目标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目标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方法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构建方法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
3.3.2 构建评价指标备选库 |
3.3.3 构建评价指标筛选框架 |
3.3.4 评价指标初选及优化 |
3.3.5 评价指标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6 评价指标含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4.1.2 层次分析法原理 |
4.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 |
4.1.4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方法确定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 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
4.3.1 评价等级说明 |
4.3.2 评价等级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证与分析 |
5.1 工程背景 |
5.1.1 工程概况 |
5.1.2 项目建设特点 |
5.1.3 生态环境影响 |
5.2 综合评价 |
5.2.1 单因素指标评价 |
5.2.2 多指标综合评价 |
5.3 评价结果及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初选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B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检验调查问卷 |
附录C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等级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三、研究样本与变量定义 |
(一)研究样本 |
(二)环境绩效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通过ISO14000系列认证与环境绩效相关分析 |
(二)通过ISO14000系列认证与环境绩效增长的相关分析———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维度 |
(三)企业所属行业与环境绩效增长的相关分析———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维度 |
(四)ISO14000认证标识与环境绩效增长的相关分析———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维度 |
(五)覆盖规模与环境绩效增长的相关分析———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维度 |
(六)2015新认证标准前后与环境绩效增长的相关分析———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维度 |
五、研究结论 |
(5)汽车电子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设计及应用 ——以晟泰克汽车电子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
2.1 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
2.2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 |
2.3 ISO14000 系列标准的分类 |
2.4 国内外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 |
第三章 汽车电子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设计及障碍分析 |
3.1 汽车电子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设计 |
3.1.1 建立环境方针 |
3.1.2 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
3.1.3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及操作 |
3.2 汽车电子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障碍性分析 |
3.2.1 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动力不足 |
3.2.2 企业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缺乏资金 |
3.2.3 企业用于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人才储备不够 |
3.2.4 企业缺乏环境管理意识 |
3.2.5 企业所在市场环境的机制不够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例应用—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4.1 企业简介 |
4.1.1 企业基本概况 |
4.1.2 生产工艺及主要污染环节介绍 |
4.2 晟泰克汽车电子主要环境因素控制 |
4.3 晟泰克公司的环境绩效指标评价 |
4.3.1 评价方法介绍 |
4.3.2 晟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
4.3.3 效益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
4.3.4 评价结果 |
4.3.5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铁路工程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当前铁路工程绿色施工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
2.1 铁路工程施工特点 |
2.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 |
2.2.1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含义 |
2.2.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特点 |
2.3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 |
2.3.1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含义 |
2.3.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动态改进机制 |
2.4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压力-状态-响应理论 |
第三章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及思路 |
3.1.1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2.1 确定评价目标 |
3.2.2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 |
3.3 基于专家意见法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整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指标筛选 |
3.4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建立 |
第四章 基于模糊物元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构建 |
4.1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选取 |
4.1.1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4.1.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糊物元可行性分析 |
4.2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模糊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4.2.1 建立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物元 |
4.2.2 建立铁路工程绿色施工隶属度物元 |
4.2.3 关联变换 |
4.2.4 建立铁路工程绿色施工权重物元 |
4.2.5 确定关联度进行评价 |
4.3 铁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案例演算 |
5.1 工程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绿色施工实况 |
5.2 兰渝铁路绿色施工评价 |
5.2.1 确定兰渝铁路绿色施工评价经典域与节域 |
5.2.2 确定兰渝铁路绿色施工评价值物元 |
5.2.3 确定兰渝铁路绿色施工评价隶属度物元 |
5.2.4 确定兰渝铁路绿色施工权重物元 |
5.2.5 兰渝铁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 |
5.3 兰渝铁路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分析 |
5.4 兰渝铁路绿色施工改进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企业自愿性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可能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与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环境规制 |
(一) 环境规制分类 |
(二) ISO 14000认证及其决定因素 |
第二节 环境规制与创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说构建 |
第一节 假说构建 |
(一) 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特性 |
(二) ISO 14000认证的特性 |
(三) 自愿性环境规制与“创新补偿”效应 |
第二节 环境规制模型分析 |
(一) 基础设定 |
(二) 基础均衡模型 |
(三) 新技术均衡模型 |
(四) 自愿性环境规制情形 |
第四章 计量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和主要变量 |
(一) 数据来源 |
(二) 主要变量 |
(三) 回归模型 |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
(一) 核心模型实证检验结果 |
(二) 企业创新替代变量的实证检验 |
(三) 传统政府环境规制影响对比 |
(四) 工具变量估计 |
(五) 选择性偏差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阻滞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 |
1.1 问卷设计与量表开发 |
1.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本特征 |
2.2 因子分析 |
2.3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 |
2.4 结果讨论 |
2.4.1 阻碍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两项关键因素 |
2.4.2 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不成熟 |
2.4.3 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在条件不充足 |
2.4.4 酒店企业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市场认可度心存疑虑 |
3 结论与建议 |
(9)制药企业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制药企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
1.1 制药企业环境污染不容轻视 |
1.2 制药推进清洁生产加强ISO14000管理势在必行 |
1.3 制药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必须有法可依 |
2 环境管理标准与清洁生产的关系 |
2.1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
2.2 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联系与区别 |
3 制药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的措施 |
3.1 改进硬件与软件,推进制药清洁生产 |
3.2 以生态为导,加强制药企业产品生态设计 |
3.3 落实ISO14000管理体系,提高制药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
(10)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案及路径 |
1.4.1 研究方法、路径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4 研究成果 |
2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理论综述 |
2.1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
2.2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理论 |
2.3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特点、作用及意义 |
2.4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运行模式及理解要点 |
2.5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 |
3 华亭煤业环境管理现状 |
3.1 华亭煤业概况 |
3.2 华亭煤业环境管理现状 |
3.3 华亭煤业环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 华亭煤业环境问题解决模式分析 |
4 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4.1 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建立 |
4.1.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培训 |
4.1.2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程序 |
4.1.3 初次环境评审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模型与控制 |
4.2 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运行 |
4.2.1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
4.2.2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宣贯 |
4.2.3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 |
5 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 |
5.1 环境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的原则 |
5.2 煤炭资源合理化开采与节能减排措施 |
5.3 污染预防、治理和清洁生产管理 |
5.3.1 污染预防、治理 |
5.3.2 “三大体系”建设 |
5.3.3 清洁生产审核 |
5.4 环境管理体系保持运行的保障措施 |
5.4.1 保持运行的组织领导 |
5.4.2 保持运行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
5.4.3 保持运行的经费保障 |
5.4.4 保持运行的制度保障 |
6 结果与展望 |
6.1 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
6.2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ISO14000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 王晶晶.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陈晨.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海南省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D]. 曾环求.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武剑锋,叶陈刚. 财会通讯, 2019(25)
- [5]汽车电子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设计及应用 ——以晟泰克汽车电子企业为例[D]. 李敏.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铁路工程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D]. 张丽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企业自愿性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研究[D]. 乔真紫. 南京大学, 2018(09)
- [8]酒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阻滞因素分析[J]. 周婷婷,邵海琴,王凯.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9]制药企业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探析[A]. 苗泽华,张圣泉,郑浩,杨喆. Proceedings of 2015 SS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Information(SSR-SSI 2015 V10), 2015
- [10]华亭煤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研究[D]. 杨德志.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