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林,刘浩,汤智,刘志豪,贺璐,黄超文[1](2020)在《手牵足蹬法复位结合夹板、分骨垫外固定治疗前臂骨干骨折46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前臂骨干骨折使用手牵足蹬法复位结合自制夹板、分骨垫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8年10月,新鲜闭合性前臂骨干骨折且均未见血管、神经损伤症状的46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6~45岁,平均年龄8.6岁。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结合自制夹板、分骨垫外固定方法治疗;观察骨折复位、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根据末次随访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31例,3例患者复位后发生再移位,改为手术治疗。失访1例,其余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32周的随访,平均25.2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6.3周。末次随访疗效评价优36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7.7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有医源性损伤等不良情况。结论:早期应用手牵足蹬法复位结合自制夹板、分骨垫外固定治疗前臂骨干骨折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疗效优良,是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廖文杰,甘求恩,陈伟兵,张燕文[2](2019)在《夹板外固定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夹板外固定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40例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手法复位后给予夹板外固定,试验组手法复位后钛制弹性髓内针固定。随访10周后,比较两组功能恢复、X线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8周X线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10周两组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可以有效固定儿童尺桡骨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快、治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陈浩,李敏英,潘俊曦,李绍烁,万鹭超,孙汉桥,赵京涛[3](2018)在《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22-A型骨折》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弹性髓内钉在儿童骨干骨折治疗中不断普及,少有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骨折的研究。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对成人前臂22-A型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前臂22-A型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共21例,35处骨折,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定期拍摄X射线片并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前臂功能康复训练。采用Andserson法评估前臂骨折后患者肢体功能,记录骨折愈合情况、肘、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调查患者对手术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并记录原因。结果与结论:(1)21例患者中Andserson功能评分优16例,占76%;满意3例,占14%;2例不满意,占10%;(2)腕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72±4)°提高至末次随访(181±3)°,肘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02±18)°提高至(124±13)°,前臂旋转活动度由术前平均(84±11)°提高至(155±13)°,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3)在21例随访患者中13例对手术效果满意,5例一般满意,2例患者因出现肢体功能受限、1例因为钉尾激惹对手术效果不满意,不满意率为14%;(4)结果提示,弹性髓内钉修复成人前臂22-A型骨折效果肯定,临床应用可根据患者骨折类型灵活选用。
余占洪,李素香,谢文伟,余颖锋,曾兴栋[4](2013)在《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为38岁。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9例;桡骨双段骨折2例,10例为尺桡骨单骨折。初次手术内固定选择:尺桡骨均采用钢板内固定5例;桡骨应用钢板,尺骨克氏针内固定4例;尺桡骨均应用克氏针内固定者3例。骨折不愈合后二次手术全部病例采用7~9孔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12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尺骨骨折不愈合11例,其中5例钢板内固定者4例断裂,1例松动,7例克氏针固定者6例不愈合;桡骨骨折不愈合1例为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随访3~12个月之内。二次内固定治疗后无内植物折断、失效等病例发生。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0个月。根据前臂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骨折端缺损较多、过早的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尺桡骨特殊的解剖及近尺桡关节和远尺桡关节在前臂旋转中承受不同的扭转力,以及尺骨内固定材料抗扭转力不够也是导致尺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孙静[5](2010)在《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所查阅的43篇文献共1010份病例报道以及收集的8份病例进行系统的分析,进一步明确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发生机制、致伤因素、骨折分型、骨折的合并伤、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情况,评价每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期望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法,评估肱骨骨折和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讨论儿童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43篇文献共1010份病例及收集的1999年-2009年间共8份临床病例,对病例的平均年龄、性别比率、致伤因素、受伤机制、骨折分型、治疗方法、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且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明确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年龄、致伤因素、受伤机制、骨折分型、合并伤与治疗方法的选择之间有无关联性。结果:发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率、致伤因素、发病部位、开放性骨折比率与文献报道有一定相关性。由于样本量小,尚不能与文献研究的结果进行全面充分的比较,不能通过统计学的方式明确哪种治疗方法适合于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此种复杂的骨折,亦不能明确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因素、受伤机制、骨折分型及合并伤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关联性。但根据文献报道与临床研究来看,成人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应该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以钢板固定为多。儿童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以非手术治疗或克氏针固定为多。结论:成人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应该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肱骨骨折合理选用钢板、髓内钉、克氏针及外固定支架固定;尺桡骨骨折多以钢板、髓内钉、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以非手术治疗或克氏针固定为主。因为成人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严重而复杂,粉碎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居多,非手术治疗易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肘关节功能障碍;儿童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相比成人较轻,稳定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居多,不宜照搬成人的处理方法,非手术治疗或者克氏针固定已经能满足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需要。
张明元,王建平,徐振华,贺秀元,许永涛[6](2000)在《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分析前臂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 990年来 ,本组收治 60例通过手法复位 ,或者复位后再移位 ,以及开放性骨折或不愈合的前臂骨干骨折患者 ,均行开放复位、加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等方法。结果 :本组 58例获得随访 1 2~ 36个月。骨折均在 6~ 1 6周愈合。肘关节屈伸、腕关节掌屈背伸及前臂的旋转功能正常。结论 :治疗前臂骨干骨折的成功关键是正确处理并掌握其骨折机制 ,诊断要点及处理时机 ,并发症的预防 ,加上牢靠的内外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
赵宏普[7](2002)在《《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孙毅然[8](2020)在《哈尔滨市部分地区犬长骨骨折发病情况调查及治疗探究》文中认为骨折,特别是长骨骨折是犬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发病时往往伴随剧痛,骨形态改变,患部肿胀,患处运动异常和骨摩擦音等症状,轻者导致运动障碍,重者丧失运动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宠物犬饲养规模增大及饲养环境改变,犬长骨骨折的发生呈增高趋势。长骨骨折的发生原因分为疾病性与机械性暴力,临床病例当中机械性暴力骨折所占比例较大,但对于机械性暴力骨折发病状况的报道,因不同地域饲养犬规模不同、犬种不同结果差异性较大,对地区性长骨骨折诊治的帮助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长骨骨折治疗在哈尔滨市地区开展的时间较短,临床中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手术内固定,固定方案主要为加压骨板固定和桥接骨板固定。为了对哈尔滨市地区犬骨折诊疗提供帮助,有必要对犬长骨骨折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进行细致的研究,因此通过对哈尔滨市部分宠物医院临床骨折病例进行统计,获得犬长骨骨折的发病情况,总结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当地宠物医院有效诊治犬长骨骨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是,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门诊共收到病例3565例,机械性暴力骨折病例为203例(5.69%),其中长骨骨折为102例。得出哈尔滨市部分地区犬长骨骨折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发病率为2.86%,占骨折病例的50.24%。患犬平均年龄为1.91±1.93岁(4月龄-10岁)。小于1岁35例(34.31%)、1-8岁(含8岁)65例(63.73%)9岁以上(含9岁)犬2例(1.96%),可见幼犬与成年犬的发病率较高;而老年犬长骨骨折发生较少。骨折发生原因与发病部位关系为,高处跌落病例39例,其中前肢骨折29例,占74.35%,后肢骨折10例,占25.64%;车辆撞击病例31例,其中前肢骨折7例,占22.58%,后肢骨折24例,占77.41%;其他暴力因素导致病例32例,其中前肢骨折13例,占40.62%,后肢骨折19例,占59.37%。长骨骨折发生原因与骨折类型之间关系为,高处跌落39例中,横骨折24例,占61.53%;斜骨折12例,占30.76%;粉碎性骨折3例,占7.69%。车辆撞击导致的骨折的病例31例,其中横骨折10例,占32.25%;斜骨折8例,占25.80%;粉碎性骨折13例,占41.93%。其他暴力因素导致骨折的病例32例,其中横骨折14例,占43.75%;斜骨折13例,占40.62%;粉碎性骨折5例,占15.62%。对于长骨骨折发生的原因与犬体型之间关系为,高处跌落39例病例,小型犬36例,占92.30%,中型犬3例,占7.69%;车辆撞击31例,小型犬20例,占64.51%,中型犬8例,占32.00%,大型犬3例,占9.37%;其他暴力因素32例当中,小型犬24例,占75.00%,中型犬8例,占25.00%。长骨骨折治疗结果为,28例横骨折分别采用加压骨板固定(14例)和桥接骨板固定(14例),加压骨板固定术后恢复正常行走的平均时间10.85±1.29天,桥接骨板固定术后恢复正常行走平均时间为11.92±1.38天,加压骨板固定术后恢复时间短于桥接骨板固定。运动机能恢复方面加压骨板固定优略优于桥接骨板固定,但桥接骨板固定不仅能恢复运动机能,并且还可基本完成骨折骨组织的结构重建。12例粉碎性骨折皆采用桥接骨板固定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卫其[9](2020)在《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及生物力学的分析》文中提出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健身娱乐等方面,前臂功能有重要作用。外伤致前臂的骨折很常见,占比为11.20%。其骨折治疗需要重建尺桡骨的长度、对线和旋转以达到前臂良好的功能。保守治疗适用基本情况很差的患者。外固定经常出现失败、感染以及愈合不良等情况。微型髓内钉和钢板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内固定方式。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为经典术式。钢板的好处:开放性手术下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加压固定,为早期康复锻炼提供稳定性;可治疗涉及关节面及骨干远端、近端的骨折;无特殊情况,术后可长期保留。选择钢板内固定亦有不足之处:需要充分暴露术野,存在软组织受损大、剥离骨膜较多,骨折端血供减少;偏心固定,钢板下骨质受应力刺激减小,固定段骨质疏松;拆除钢板后,遗留下的螺钉孔有再骨折风险。微型髓内钉有以下优势:骨折处多数闭合复位固定,对血运干扰小;有限切开,皮肤软组织损伤小,术后伤口感染风险降低,所遗留瘢痕小,迎合患者对于术后美观的要求,减轻了创伤对患者心理和精神的打击;髓内中心固定,减小了应力遮挡;弹性固定,骨折端力学刺激,利于骨痂形成;二次取出,对骨质破坏小,易拔出。该方法固定存在不足:不能适用于尺骨近端、远端骨折;若闭合难以复位,需另行切口复位;固定强度差,术后早期为行功能锻炼常需要辅助固定;髓内钉长短不适,可能进入尺骨头,且远端锁定,有造成尺动脉、尺神经副损伤的风险。骨折治疗,Palmer指出重在寻求固定稳定和保护软组织间平衡。上述两种内固定在治疗尺骨骨折中,均有各自的特点。然而,在最佳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从有限元分析的角度进行尺骨生物力学的分析,报道甚少。考虑骨的生物学和力学因素,本研究就临床疗效、有限元生物力学两部分,比较两种内固定,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对比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疗效方面的差异,为临床给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骨科病区收治69例前臂含尺骨骨折患者,分A、B两组。合并桡骨骨折患者,用钢板固定。A组尺骨患者为微型髓内钉组,共计35例,合并桡骨骨折27例;B组尺骨患者为钢板组,共计34例,合并桡骨骨折28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尺骨术区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前臂旋转功能优良率等指标,评价两种内固定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指标: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46.30±6.46分钟、64.53±7.53分钟,平均术中出血23.40±3.74ml、53.31±6.56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60±0.87周、14.69±1.47周,平均切口长度为4.52±0.44厘米、10.55±0.65厘米。上述方面,两组之间相比t值分别为:-10.81、-23.17、-10.58、-45.1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A组在上述指标中优于B组。A组并发症例数为3,发生率8.57%,B组并发症例数为4,发生率为11.76%。前臂Anderson评级,A组优良共计30例,占85.71%,B组优良共计28,占82.35%。以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尺骨骨折中,前臂旋转功能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微型髓内钉和钢板治疗效果相似,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尺骨术区切口长度,微型髓内钉优于钢板,更符合加速康复外科即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理念。第二部分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借助有限元,分析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A1.2尺骨干横断骨折,生物力学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一名,前臂尺骨全长行CT扫描,借助MIMICS17.0软件的阈值分割、兴趣区域提取、区域增长、模型编辑等功能,将尺骨提取出来,重塑正常完整尺骨几何模型。通过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将上述导出的数据处理,进行形态优化,建立尺骨干横断骨折模型,并按照内固定操作手册进行内固定装配。用Hypermesh 13.0软件划分网格,根据CT值得到的骨密度值进行属性赋值。确定边界条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6.14,进行负荷加载,分析相同负荷加载下不同模型应力分布特征及位移变化,得出力学特性更好的固定物。结果:在相同轴向、扭转载荷条件下,两种内固定系统应力分布情况较正常尺骨模型一致,由尺骨远端向近端减小。钢板模型骨折周围应力分布较微型髓内钉大。轴向压缩、牵拉最值,钢板更大。在相同扭矩下,微型髓内钉模型应力分布情况与正常尺骨模型较一致,钢板模型应力集中在钢板侧。微型髓内钉扭矩负荷最值小于钢板。不同载荷条件下,微型髓内钉应力较均匀;钢板中段(骨折处附近)应力集中。在相同轴向载荷条件下,两种内固定模型位移分布情况和正常尺骨较一致,且由尺骨远端向尺骨近端减小,最大值均位于尺骨远端。轴向压缩三组模型最值相似。微型髓内钉轴向牵拉位移最值同正常尺骨相似,小于钢板。在相同扭转载荷条件下,骨折两端,微型髓内钉模型位移分布情况较正常尺骨一致。钢板模型位移分布,骨折远端明显大于前两种模型,骨折近端对比无明显差异。最值比较,微型髓内钉与正常尺骨相似,钢板模型明显大于微型髓内钉模型。结论: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此类型骨折,应力对比,抗轴向压缩、牵拉,钢板力学性更好;抗扭转,微型髓内钉力学性更好。位移对比,微型髓内钉更符合正常尺骨力学结构。
燕文海[10](2018)在《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非感染性的四肢长骨骨折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设计个性化方案,提高疗效,降低不愈合发生率。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针对不愈合原因,采用更换不稳定内固定物、保留内固定充分植骨、局部进行生物学刺激并配合中医中药等方式治疗,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55名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结果示术后53例患者平均3.5个月(3-10个月)获骨折愈合,愈合率96.4%,两例因内固定失效再次不愈合。骨折愈合患者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按照相应评分标准,从功能、活动时是否疼痛及活动程度进行评分,其中优49例,中2例,良2例,优秀率达89%。结论造成骨折不愈合因素很多,有的是单一,有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上要根据不愈合的原因设计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术中认真处理骨折端,更换失效的内固定,进行骨折端周围充分自体植骨,术后科学规范的锻炼以及充分利用中医中药优势,辨证施治,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二、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手牵足蹬法复位结合夹板、分骨垫外固定治疗前臂骨干骨折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2.1 复位固定方法 |
2.2 复位后处理 |
2.3 随访与疗效评价标准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手牵足蹬法复位前臂骨干骨折的优势 |
4.2 手牵足蹬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
(2)夹板外固定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试验组 |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2.3 两组术后X线评分比较 |
2.4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2.5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22-A型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4 对象 |
1.4.1 纳入标准 |
1.4.2 排除标准 |
1.4.3 病历资料 |
1.5 方法 |
1.5.1 围手术期处理 |
1.5.2 修复手术方法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一般结果 |
2.3 不满意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3 讨论Discussion |
(4)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前臂尺桡骨的解剖特点 |
3.2 内固定物对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影响 |
3.3 手术技巧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
3.4 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
(5)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
1.肱骨基础理论 |
1.1 肱骨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
1.2 肱骨骨折的损伤机制 |
1.3 肱骨骨折的分类 |
2.尺桡骨基础理论 |
2.1 尺桡骨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
2.2 尺桡骨骨折的损伤机制 |
2.3 尺桡骨骨折的分类 |
3.肘关节解剖 |
3.1 肘关节的关节囊、韧带及骨性标志 |
3.2 肘关节的屈伸肌 |
3.3 肘关节的运动及受到的应力 |
3.4 肘关节的提携角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一般资料 |
2.分型 |
2.1 成人骨折分型 |
2.2 儿童骨折分型 |
3.合并伤及并发症 |
4.诊断 |
5.手术时机 |
6.治疗方法 |
6.1 成人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治疗 |
6.2 儿童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治疗 |
7.治疗结果 |
7.1 成人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治疗结果 |
7.2 儿童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治疗结果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诊断情况 |
3.治疗情况 |
4.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发病年龄、性别与致伤因素差异分析 |
2.骨折部位差异分析 |
3.受伤机制 |
4.诊断 |
4.1 漏诊分析 |
4.2 骨折分型 |
4.3 合并伤的诊断及分析 |
5.治疗 |
5.1 治疗原则 |
5.2 两处骨折治疗的先后顺序 |
5.3 治疗时机的选择 |
6.治疗方法的选择 |
6.1 成人治疗方法的选择 |
6.2 儿童治疗方法的选择 |
7.合并伤及术后并发症 |
7.1 血管、神经损伤的处理 |
7.2 骨折不愈合危险因素分析 |
7.3 肘内翻畸形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浮肘损伤的诊治进展 |
附件二 孙献武疗效标准 |
附件三 改良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 |
附件四 43份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文献报道列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随访结果 |
2 讨 论 |
2.1 对前臂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的认识 |
2.2 开放性骨折是否作一期内固定 |
2.3 对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看法 |
2.4 前臂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原因 |
(8)哈尔滨市部分地区犬长骨骨折发病情况调查及治疗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骨及长骨组成与特性 |
1.1.1 骨的组成与特性 |
1.1.2 长骨组成与解剖结构 |
1.2 长骨骨折定义与分类 |
1.3 长骨骨折发生原因与发病情况 |
1.3.1 长骨骨折发生原因 |
1.3.2 长骨骨折发病情况 |
1.4 长骨骨折症状与诊断 |
1.4.1 临床症状 |
1.4.2 骨折诊断 |
1.5 临床治疗 |
1.5.1 治疗原则 |
1.5.2 骨折固定AO原则与BO原则 |
1.5.3 长骨骨折的治疗 |
1.6 长骨骨折愈合 |
1.6.1 愈合的过程与分期 |
1.6.2 临床愈合标准 |
1.6.3 影响愈合因素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器械及耗材 |
2.2.3 主要实验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发病情况调查 |
2.3.2 手术治疗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骨骨折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
3.1.1 长骨骨折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结果 |
3.1.2 长骨骨折患犬年龄分布 |
3.1.3 长骨骨折患犬体型分布 |
3.1.4 长骨骨折发生原因与骨折类型 |
3.1.5 长骨骨折发生原因与部位 |
3.1.6 长骨骨折发生原因与体型 |
3.2 临床治疗效果指标测定 |
3.2.1 横骨折临床指标观察 |
3.2.2 粉碎性骨折临床指标观察 |
4 讨论 |
4.1 长骨骨折发病情况 |
4.1.1 长骨骨折与患犬年龄关系 |
4.1.2 长骨骨折与患犬体型关系 |
4.1.3 长骨骨折发病原因与骨折类型关系 |
4.1.4 长骨骨折发病原因与部位之间关系 |
4.2 治疗效果 |
4.2.1 术后患处按压痛持续时间 |
4.2.2 术后患肢跛行持续时间 |
4.2.3 术后患处肿胀持续时间 |
4.2.4 术后X线指标意义 |
4.2.5 术后愈合时期ALP监测意义 |
4.3 横骨折加压骨板与桥接骨板比较分析 |
4.4 桥接骨板与粉碎性骨折 |
4.5 本地区犬长骨骨折防治建议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及生物力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前臂尺骨骨折内固定有限元角度生物力学比较及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2.1 骨不连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 治疗方法 |
1.3.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1.3.4 治疗效果 |
1.3.5 典型病例 |
讨论 |
1.骨折的愈合 |
1.1 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的自然过程 |
1.2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 |
2.内固定失效及骨折不愈合原因分析 |
2.1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
2.1.1 全身因素 |
2.1.2 局部因素 |
2.1.3 术后功能锻炼不当 |
2.2 分析 |
3.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
3.1 治疗原则 |
3.2 手术治疗 |
3.3 植骨在治疗骨不连中作用 |
3.4 生物学刺激 |
3.5 中医中药的应用 |
3.6 正确的功能锻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CO理念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手牵足蹬法复位结合夹板、分骨垫外固定治疗前臂骨干骨折46例[J]. 郭永林,刘浩,汤智,刘志豪,贺璐,黄超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07)
- [2]夹板外固定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J]. 廖文杰,甘求恩,陈伟兵,张燕文. 中国医学创新, 2019(22)
- [3]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前臂22-A型骨折[J]. 陈浩,李敏英,潘俊曦,李绍烁,万鹭超,孙汉桥,赵京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11)
- [4]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J]. 余占洪,李素香,谢文伟,余颖锋,曾兴栋. 实用骨科杂志, 2013(05)
- [5]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孙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
- [6]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附60例分析)[J]. 张明元,王建平,徐振华,贺秀元,许永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12)
- [7]《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J]. 赵宏普. 中国骨伤, 2002(12)
- [8]哈尔滨市部分地区犬长骨骨折发病情况调查及治疗探究[D]. 孙毅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微型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及生物力学的分析[D]. 张卫其.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10]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D]. 燕文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