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力事业部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钢[1](2011)在《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的历史来说,中国企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成长迅速,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这些创业企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创业者进行个人创业的模式很难再延续,更多的企业寻求通过组织变革来改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向公司创业的模式进行转变。而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策略与手段是实现组织变革的核心管理工具,能够在组织变革过程中以战略的视角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角色行为”进行管理、控制、规划、甄选和规范化的训练。本研究力图在我国大量企业面临创业模式转换的现实背景下,通过科学的方法识别出那些适合现阶段我国创业企业进行组织变革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并且由于创业企业经常采取主动性的、冒险的、创新性的行动,经常会激起竞争对手反击。因此,本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创业特征和前人研究中较少考虑到的动态竞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总结了这类组织变革中的创业企业所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策规律,为我国更多此类创业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具体、明确和更接近管理实践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系统的对组织变革、创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动态竞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界定了本研究所需的相关概念,并借鉴了测量创业导向和动态竞争的量表工具;然后通过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技术,归纳了用于测量特定情境中人力资源实践行为策略的初级量表条目和理论维度,初步构建了相关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使用量表开发技术自主开发多维量表;之后运用多元方差分析技术对对动态竞争情境因素与创业导向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组合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最终使用对应分析方法,在双因素构建的多类情境中,分别总结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策反应机制的规律。本研究按照研究设计拟定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三个研究结论,并提出两种管理政策建议:结论一: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体现为5类关键性的策略,分别为:员工招聘与选择策略;薪酬与奖励策略;工作设计与人力资源计划策略;绩效评价策略;培训与开发策略。自主开发用于测量本研究特定情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的成熟量表具有5个维度及20个条目。结论二: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的5类关键性的策略同时受到企业创业导向因素(内因)和动态竞争因素(外因)的影响。结论三:成功实施组织变革的创业企业在高、中、低创业导向构建的三类情境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策时所采取的策略和策略组合的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A、A-M、A-M-C三类动态竞争情境所构建的情境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策时所采取的策略和策略组合的类型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政策建议一: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策时,可以使用创业导向测量工具对自身和多家主要竞争对手的创业特征进行比较,界定自身创业特征的类型是属于同行业中高、中、低创业导向中的哪种类型。(1)如果企业自身是属于高创业导向的类型,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非常积极的“员工招聘与选择策略”和非常积极的“工作设计与人力资源计划策略”;(2)如果企业自身是属于中创业导向的类型,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实行非常积极的“薪酬与奖励策略”和非常积极的“培训与开发策略”;(3)如果企业自身是属于低创业导向的类型,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只实行非常积极的“绩效评价策略”。政策建议二: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策时,可以使用“察觉—动机—能力”(A、A-M、A-M-C)动态竞争理论框架对自身所处的动态竞争情境进行判别,界定自身所处的动态竞争情境类型是更接近A、A-M、A-M-C中的哪种类型。(1)如果企业自身是接近“已经明确察觉到对手行动”(情境A)的类型,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非常积极的“培训与开发策略”;(2)如果企业自身是接近“已经察觉到了竞争对手企业的行动,并且发现对自身企业有威胁”(情境A-M)的类型,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非常积极的“工作设计与人力资源计划策略”和非常积极的“绩效评价策略”;(3)如果企业自身是接近“已经察觉到了竞争对手企业的行动,并且发现对自身企业有威胁,企业也有充分的能力进行反击”(情境A-M-C)的类型,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采取非常积极的“员工招聘与选择策略”和非常积极的“薪酬与奖励策略”。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1)研究选取中国创业企业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作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管理现象入手通过归纳法进行理论研究,并进行量表开发。随后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大规模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原创性。(2)本研究使用情境分析及动态竞争的研究视角,来研究中国创业企业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的组合成功实施组织变革的管理问题,在研究设计和技术路线上具有一定的的创新性。
陈静[2](2011)在《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选择家族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应该认识到家族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不能完全抹杀家族制的可操作性和它业已取得的成绩。而对于任何一个具有明确发展目标的企业而言,做大做强是其梦寐以求的愿望。小的家族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适应企业内在发展需要的“蜕变”。家族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同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许多方面是迥然相异的。例如,家族企业的发展机制是什么?制度创新的制约因素何在?其间存在怎样的规律性?在领导权的代际变更中,如何进行权力交接?如何掌管家族企业以克服生命周期?如何变革企业制度实现持续发展?家族企业在民营企业队伍中功不可没,它的存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家族制企业发展到今天,与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家族企业自会感到许多压力,而制度环境变化的压力也许会是首当其冲的。前进、徘徊、抑或倒退,这是每个家族企业都必须做出的抉择。而能够持续向前的,只属于那些能够正视变化,敢于进行制度创新,应付未来各种挑战的企业。要应变成功,关键在于企业能够否保持对制度环境的竞争性态势,能否创造一种向上的活力,能够造就一种适时变革的主动创新精神。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企业发展的规律,家族企业必须在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用人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突破家族企业原有的相对封闭的圈子,从非规范的管理向现代企业的制度化管理进行转化。与此同时,还必须改善企业存在的社会环境,为家企业顺利实现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经过了制度创新改造的家族制企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会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本文旨在家族企业相关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理论分析、规范性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家族企业的界定,分析家族企业的特征,指出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必要性,进而得出家族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中,要想成长壮大持续发展,必须向现代公司转型,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探讨了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中主要涉及两个方向:体制创新和内部机制创新,并结合部分案例为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孔寅[3](2010)在《基于组织架构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国有煤炭产业整合重组的政策背景出发,通过论述煤炭企业重组现状,揭示我国国有煤炭企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管理控制问题。通过引入组织架构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提出建立以组织架构为基础面向企业战略目标的的管理控制体系,其中包括授权机制即组织结构设计、公司治理、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基本的要素机制,以及管理控制的保障体系即企业道德文化机制。为了确定管理控制要素机制对管理控制对象的影响程度,本文应用实证分析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自变量即管理控制要素和因变量即管理者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对于管理者来讲,最重要的管理控制要素是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炭企业重组的现状和实际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组织架构的管理控制体系,并分别对组织结构设计、公司治理结构、绩效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本文最后将正在筹建的山东煤炭大集团作为应用案例,通过分析其组建背景和企业现状,对未来将要成立的集团管理控制提出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管理控制体系和方案。
张斌[4](2007)在《企业进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企业起源于社会,除其经济功能之外,企业也承担了部分社会职能,并随着组织协调机制的演进,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在现代分工体系中,企业组织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其内部结构与企业之间的外部关联呈现出网络化趋势。企业是人工自然的缔造者,企业的工业化生产是促使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演化的基本方式。在企业与自然的整个生产体系中,嵌入性生态生产方式是企业生态化的根本。本文首先运用仿生化的研究方法,在企业现实的社会、经济、自然三维空间内研究进企业进化的基本规律,即企业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生产的生态化问题。首先,根据企业的社会属性,以组织协调机制演化为线索,对企业与社会协同演化及企业社会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其次,在经济维度内,从分工协调角度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组织间的关系,研究其内部、外部网络化的过程;最后,从人工自然与企业生态生产角度研究企业的生态化进程,提出了嵌入性生态生产方式的有关问题,并运用界面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企业生态设计、生产的原则、方法,进而对企业的适应性生态行为做深入研究。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变迁是企业进化的根本。在进行了规范化的“企业:自然―经济―社会”协同进化研究之后,文章进而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对企业进化的历史阶段、演化过程做出专门研究。首先,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进行阶段性分析;然后,运用“技术―经济”范式对企业的进化阶段做出划分,将其划分为原生态企业、古典企业、现代企业和后现代企业;最后,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对人类历史上企业的进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
胡乃民[5](2006)在《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及鞍钢集团公司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出现了监事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特别是“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巴林银行事件”等等,让人们看到了西方体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揭示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人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性。同时,企业集团还存在多法人、多种联系纽带、多层次组织、多样化经营、多功能、多国化等六大基本特点,依靠“市场准则+组织准则”配备资源以降低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存在“道德风险”和内部“寻租”活动等特征。因此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不仅要解决这些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有中国国有企业特点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共性的代理、多法人联合体即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出资人的监督是客观要求,子公司实际需求来自母公司的“外力”监督。如何有效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监督机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各种监督资源有效整合途径,发挥整体监督合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国有企业改制子公司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建立改制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如何强化对参股子公司的监控,如何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一般规律要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国有资本监督运营体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委会包括纪委会、职代会、工会“老三会”如何融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新三会”,如何使融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老三会”继续发挥不可替的代作用和优势是值得认真研究和积极实践的问题。如何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完善有国有企业特色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传统的监督方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需要进行有益的尝试。 鞍钢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健康发展,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管理和监督都有创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本论文以这个生动的事例作样本,探索国有和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监督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计,力图选择重要而又贴近我国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借鉴现代西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理论,总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经验,提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有效监督的理论框架、制度框架和具体渠道、办法。特别是创建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对我国深化国有企
樊群[6](2005)在《基于流程的KN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戏剧性的重塑市场并改变着企业运作方式。大多数行业都面临着供过于求,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自下而上危机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顾客的需求多样化不断增加,也让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不仅是再面临本土的竞争,也会暴露在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如何适应现状,提高自身在经济大潮中搏击的能力,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入手,阐述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组织结构与变革等相关理论,分析了KN 公司的现状、存在问题,指出了KN 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然后,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的原理和方法,针对目前KN 公司主要核心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及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从企业导向到顾客导向的转变,摒弃了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组织模式,构建了一种以流程为中心的高效、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本文的研究期望能有助于KN 公司的发展,以及同行业企业对类似问题解决。
初叶萍[7](2004)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展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日益显着。为了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组织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汽车工业的影响的研究框架,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动机、方式、模式、市场结构、行为及绩效进行了全面及系统的分析,从而达到了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影响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及评价。本文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将实证研究和理论总结相结合,在方法上以数学统计和模型分析为主要手段,在理论上以产业组织的SCP理论框架为指导,深入探讨跨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文章在回顾与评价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理论相结合,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有关影响理论特别是对东道国的市场影响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而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提供了理论指导。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世界上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外资在中国汽车工业所占的比重已超过40%。从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量、结构、进入方式及合作模式中可得出,跨国汽车企业已占有我国汽车工业的近半壁江山,中外合资企业是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汽车行业主要形式,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我国传统的汽车生产基地。通过对跨国公司主要合资项目的分析,归纳出跨国公司与我国汽车企业的合资方式分为三种模式:一缆子型、局部型和混合型。在对跨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当中,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来展开分析。在市场结构(S)的分析当中,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得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提高了市场集中度、提高了市场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规模经营并对产业内部组织结构有改善的作用;在市场行为(C)的分析当中,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促进了汽车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垄断而产生反竞争<WP=4>行为。在研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定价行为时,利用力学中的库仑定律对技术转移的压力、动力及阻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各个不同阶段,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的不同表现方式;在市场绩效(P)的分析当中,首先以微观经济学的主导厂商模型为出发点,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汽车行业后,成为了占有垄断地位的主导厂商,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如果不重视培养自已的主导厂商,跨国公司有可能在其所在的行业内占有极高的产出份额甚至垄断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将逐步从市场上退出,而这又意味着中国自主的生产能力将逐步减弱,自主的产出水平将逐步降低。其次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转递与溢出效应的分析当中,引用了芬德瑞与王建业的模型,说明了FDI与技术传递有互补的关系,国际技术传递这种获得性技术可以缩小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但却即不能“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赶超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引用了刘小辉与王成刚所作实证研究,他们对FDI流向中国的十个行业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表明FDI是技术传递的重要渠道,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传递是显着正相关的。在20世纪90年代并购重组这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方式成为了跨国直接投资的越来越普遍的方式。本文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的兼并重组为案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汽车行业并购重组方式、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此次兼并重组给我国国有企业改造带来的启示,同时对并购重组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最后本文给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与启示,同时给出了本文的后续性研究设想,在关于市场行为的研究中,应引入博弈论方法来对跨国公司的竞争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在实证研究当中,对约束性前提研究不够等等,这些都留待后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董哲[8](2002)在《动力事业部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文中认为本刊讯为进一步学习宣传修改后的(工会法),动力事业部工会日前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来自20个车间工会干部踊跃发言,畅谈学习(工会法)的体会和认识,
二、动力事业部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力事业部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章 节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关键概念界定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
2.1 组织变革理论文献回顾 |
2.1.1 组织变革的研究背景 |
2.1.2 组织变革的概念、内容和情境 |
2.1.3 组织变革的分类研究 |
2.1.4 组织变革的理论研究框架 |
2.1.5 组织变革的实践研究框架 |
2.1.6 组织变革文献回顾小结 |
2.2 创业理论文献回顾 |
2.2.1 创业 |
2.2.2 内创业(公司创业) |
2.2.3 创业导向 |
2.2.4 内创业与组织变革 |
2.2.5 创业文献回顾小结 |
2.3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文献回顾 |
2.3.1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政策与管理实践 |
2.3.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容和维度 |
2.3.3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 |
2.3.4 创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
2.3.5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文献回顾小结 |
2.4 动态竞争理论文献回顾 |
2.4.1 竞争行为与响应的相关研究 |
2.4.2 先动者优势的相关研究 |
2.4.3 合作竞争的相关研究 |
2.4.4 多点竞争的相关研究 |
2.4.5 战略集团的相关研究 |
2.4.6 区域集群的相关研究 |
2.4.7 动态竞争文献回顾小结 |
2.5 本章 研究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3.3 研究方法 |
3.4 实验手段 |
3.5 技术路线 |
3.6 关键技术说明 |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业企业组织变革中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的定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的 |
4.3 研究设计 |
4.4 研究样本 |
4.4.1 调研甄别卡的设计 |
4.4.2 样本描述 |
4.5 访谈过程 |
4.5.1 访谈方法 |
4.5.2 访谈提纲 |
4.6 访谈资料分析 |
4.6.1 访谈资料分析的方法 |
4.6.2 访谈资料分析的过程 |
4.7 本章 研究小结 |
4.7.1 本章 研究结论 |
4.7.2 本章 研究局限 |
第5章 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的案例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假设 |
5.3.2 案例选择与资料收集 |
5.4 案例分析 |
5.4.1 案例一:(A)动态竞争情境下的KS 集团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 |
5.4.2 案例二:(A-M)动态竞争情境下的SD 集团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 |
5.4.3 案例三:(A-M-C)动态竞争情境下的QWDF 集团消费电子事业部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 |
5.5 本章 研究小结 |
第6章 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的问卷设计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设计 |
6.2.1 量表开发的研究范式 |
6.2.2 本研究量表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 |
6.2.3 量表开发的过程设计 |
6.2.4 量表开发的研究方法说明 |
6.3 样本选择与样本描述 |
6.4 量表开发研究过程 |
6.4.1 量表格式的选择 |
6.4.2 语义差别量表选项两极特征的选择 |
6.4.3 校标问题的设计 |
6.4.4 用于大规模测量的初始量表 |
6.5 数据处理 |
6.5.1 阶段一:23 条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的结果 |
6.5.2 阶段二:20 个条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的结果 |
6.5.3 阶段三:20 个条目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6 本章 研究小结 |
第7章 动态竞争、创业导向因素影响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决策理论模型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多元方差分析研究设计方案 |
7.3.2 测量影响因素的量表使用问题 |
7.3.3 研究样本 |
7.4 研究过程 |
7.4.1 第三组企业样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策略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2 分类变量的处理与多元方差分析研究分组设计 |
7.4.3 多元方差分析过程 |
7.5 本章 研究小结 |
7.5.1 本章 研究结论 |
7.5.2 本章 研究局限 |
第8章 动态竞争、创业导向因素影响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行为决策机制研究 |
8.1 研究目的 |
8.2 研究设计 |
8.2.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8.2.2 数据预处理 |
8.2.3 数据类型与统计软件选择 |
8.3 对应分析过程 |
8.3.1 创业导向与五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行为的对应分析 |
8.3.2 动态竞争与五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行为的对应分析 |
8.4 本章 研究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性 |
9.1.1 研究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2 研究创新性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的观点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的观点综述 |
0.2.2 国内研究的观点综述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 相关理论 |
1.1 产权理论 |
1.2 委托——代理论 |
1.3 制度创新理论 |
1.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 家族企业的概述 |
2.1 家族企业的界定 |
2.2 家族企业的分类 |
2.3 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特征 |
2.3.1 创业期 |
2.3.2 成长期 |
2.3.3 成熟期 |
2.3.4 衰退期 |
3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产权模糊性、绝对一元化、封闭性 |
3.2.2 组织结构僵化、退化 |
3.2.3 家族企业融资困难 |
3.2.4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危机 |
3.2.5 对职业经理人缺少长期激励 |
3.3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3.4 家族企业制度安排的障碍 |
3.4.1 法律环境存在问题 |
3.4.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4.3 儒家文化的制约 |
4 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 |
4.1 模式的选择 |
4.1.1 企业制度 |
4.1.2 企业制度的分类 |
4.2 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 |
4.2.1 产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
4.2.2. 四方制衡机制的建立 |
4.2.3 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
4.3 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内部机制创新 |
4.3.1 家族企业管理层代际传承 |
4.3.2 家族企业文化创新 |
4.3.3 建立与现代公司向适应的组织结构 |
5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环境支持 |
5.1 法律支持 |
5.1.1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家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5.1.2 规范现有家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和操作性 |
5.1.3 完善有利于家族企业发展的法律救济制度 |
5.2 优化市场体制 |
5.2.1 建立完善的资本金市场 |
5.2.2 建立完善的公司接管市场 |
5.2.3 转变资本市场的监管方式 |
5.3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组织架构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现状 |
1.1.1 问题提出 |
1.1.2 问题现状 |
1.1.3 研究重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管理控制理论 |
1.2.2 内部管理控制理论 |
1.2.3 集团管理控制理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组织架构的管理控制体系 |
2.1 组织架构理论综述 |
2.1.1 组织架构的概念和内涵 |
2.1.2 组织架构四要素 |
2.2 基于组织架构的管理控制体系 |
2.2.1 组织架构、战略与管理控制三者的关系 |
2.2.2 管理控制体系构建 |
2.2.3 管理控制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3 管理控制与管理者行为 |
3.1 管理控制与管理者行为 |
3.1.1 管理者行为与管理控制的关系 |
3.1.2 管理者行为现状 |
3.2 管理者行为分类 |
3.2.1 不道德行为 |
3.2.2 呼吁行为 |
3.2.3 退出行为 |
3.3 管理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企业外部因素分析 |
3.3.2 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管理者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
4.1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
4.1.1 自变量 |
4.1.2 因变量 |
4.1.3 基本假设 |
4.1.4 研究设计 |
4.2 问卷测试结果 |
4.2.1 人口变量统计描述 |
4.2.2 相关性分析 |
4.2.3 回归分析 |
4.2.4 独立样本的T检验 |
4.3 研究结论 |
4.3.1 组织结构设计 |
4.3.2 完善治理结构 |
4.3.3 绩效考核体系 |
4.3.4 激励约束机制 |
4.3.5 企业道德文化建设 |
4.3.6 内部制度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5 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 |
5.1 煤炭企业集团背景及现状 |
5.1.1 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概况 |
5.1.2 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模式 |
5.1.3 煤炭企业集团组建现状 |
5.2 煤炭企业战略目标 |
5.2.1 煤炭企业战略规划现状 |
5.2.2 煤炭企业战略管控重点 |
5.2.3 煤炭企业战略对管理控制的影响 |
5.3 煤炭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
5.3.1 煤炭企业组织结构现状 |
5.3.2 煤炭企业组织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5.3.3 煤炭企业组织结构问卷分析 |
5.3.4 煤炭企业组织整合方式 |
5.4 煤炭企业公司治理 |
5.4.1 煤炭企业公司治理调查 |
5.4.2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5.4.3 煤炭企业治理机制研究 |
5.5 绩效评价 |
5.5.1 煤炭企业评价体系现状 |
5.5.2 企业构建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
5.5.3 常用的指标评价方法比较 |
5.5.4 常用的考核办法 |
5.5.5 煤炭企业考核指标及权重确定 |
5.5.6 绩效考核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5.6 激励与约束 |
5.6.1 煤炭企业激励机制现状 |
5.6.2 煤炭企业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
5.7 企业文化 |
5.7.1 煤炭企业文化现状 |
5.7.2 煤炭企业文化体系特点 |
5.8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背景 |
6.1.1 山东省组建煤炭大集团的背景 |
6.1.2 山东省组建煤炭大集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6.2 案例管理控制模式探讨 |
6.2.1 总体思路及战略规划 |
6.2.2 集团组织结构设计 |
6.2.3 集团治理结构设计 |
6.2.4 集团绩效考核体系 |
6.2.5 集团激励机制设计 |
6.2.6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要点 |
6.3 案例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4)企业进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2 企业进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企业进化思想及相关理论简述 |
1.2.1 经济和管理理论中的企业进化思想 |
1.2.2 企业的生态仿生研究 |
1.2.3 我国的相关研究简介 |
1.2.4 对企业进化研究的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体系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体系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协调机制演进及企业社会化 |
2.1 企业的社会起源 |
2.1.1 企业的本质及其解释 |
2.1.2 企业的社会衍生 |
2.2 企业制度的演进 |
2.2.1 企业制度的演进:合法化机制 |
2.2.2 企业制度演变的历史进程 |
2.3 企业的社会治理 |
2.3.1 企业的社会主题: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 |
2.3.2 企业治理机制的演进 |
2.3.3 企业社会治理的产权依据与治理标准 |
2.4 企业的社会回应:以SA8000 实施为例 |
2.4.1 SA8000 标准 |
2.4.2 企业对SA8000 的回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工演化及企业网络化 |
3.1 分工原理 |
3.1.1 分工效率与分工形态 |
3.1.2 分工下的协作 |
3.2 内部分工变化与企业组织内部网络化 |
3.2.1 企业内部分工及其组织结构 |
3.2.2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典型形态 |
3.2.3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
3.3 社会分工变迁与企业组织外部网络化 |
3.3.1 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企业间关系 |
3.3.2 国际分工演进与全球价值链 |
3.3.3 企业组织网络化 |
3.4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 |
3.4.1 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演变 |
3.4.2 跨国公司外部网络化战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自然及企业生态化 |
4.1 人工自然与人类自然观的演化 |
4.1.1 人工自然及其演化 |
4.1.2 人工自然观的演变 |
4.1.3 人工自然的价值向度与生态尺度 |
4.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生产方式 |
4.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 |
4.2.2 人工自然中的经济嵌入性 |
4.2.3 生态生产力与嵌入性生态生产方式 |
4.3 嵌入性经济循环 |
4.3.1 工业生产的生态界面 |
4.3.2 由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
4.4 环境胁迫与企业生态行为 |
4.4.1 企业生态化中的环境胁迫因子 |
4.4.2 企业生态行为 |
4.5 基于生态界面的企业生态制造系统 |
4.5.1 工业生态系统 |
4.5.2 企业生态界面设计 |
4.6 产业共生体系的新形态:生态工业园 |
4.6.1 由工业园到生态工业园 |
4.6.2 工业共生模式与工业生态园中的企业共生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变迁与企业进化 |
5.1 生产技术的变迁 |
5.1.1 技术与生产技术 |
5.1.2 社会生产技术的演变 |
5.2 生产方式变迁 |
5.2.1 社会生产与生产方式 |
5.2.2 企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
5.3 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创新推动企业进化 |
5.3.1 生产技术体系创新推动企业进化 |
5.3.2 生产方式创新推动企业进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进化阶段 |
6.1 分析范式的确定 |
6.2 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企业进化阶段的划分 |
6.3 社会形态与企业阶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 |
7.1 原生态企业及其向古典企业的演化 |
7.1.1 早期的原生态企业 |
7.1.2 从原生态企业到古典企业 |
7.2 “美国生产体系”与现代企业 |
7.2.1 “美国生产体系”的建立 |
7.2.2 美国现代大企业的崛起 |
7.3 后工业时代的后现代企业 |
7.3.1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
7.3.2 后工业时代的生产体系及其组织形态——后现代企业 |
7.4 企业与社会、自然关系的演变 |
7.4.1 企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责任 |
7.4.2 环境变迁与企业生态转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及鞍钢集团公司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
1.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的意义 |
1.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需要分析国内外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2 需要完善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 |
1.2.3 需要进行鞍钢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实践案例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公司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关于监督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1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理论 |
2.1.1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1.3 产权理论 |
2.1.4 企业理论 |
2.1.5 制度变迁理论 |
2.1.6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评述 |
2.2 公司治理理论 |
2.2.1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2.2.2 一般公司代理问题与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比较 |
2.2.3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其制衡关系 |
2.2.4 公司外部治理 |
2.2.5 企业集团治理 |
2.2.6 公司治理理论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启示 |
3.1 国际上一些国家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1.1 美国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1.2 德国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1.3 日本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2 我国若干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2.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回顾及经验教训概述 |
3.2.2 我国中央企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发展现状 |
3.2.3 宝钢、鞍钢、武钢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2.5 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现状 |
3.3 国内外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与成因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经验教训与成因分析 |
3.4 国内外公司治理及监督机制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的理论框架 |
4.1 国内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的比较分析 |
4.1.1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途径 |
4.1.2 企业监督机制之监事会设置及其职责作用 |
4.2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建立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
4.2.1 主要理论依据 |
4.2.2 主要原则 |
4.3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监督机制的一个框架 |
4.4 国有参股企业监督机制的一个框架 |
4.4.1 国有改制企业(参股子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
4.4.2 国有改制企业“新三会”与“老三会”有机融合的途径 |
4.4.3 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设计 |
4.5 对子公司 CEO和经营者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
4.5.1 实施薪酬激励的必然性和作用 |
4.5.2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全面薪酬构成和激励组合 |
4.5.3 我国六家国有钢铁企业现行分配制度 |
4.5.4 薪酬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鞍钢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的框架设计与实践 |
5.1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 |
5.2 鞍钢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监督制度体系的构成 |
5.3 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派驻监事会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
5.3.1 创建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背景 |
5.3.2 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
5.3.3 实施派驻监事会制度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
5.4 鞍钢集团参股子公司(改制企业)派出监事及监事会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
5.4.1 鞍钢集团强化对子公司监控的必然性 |
5.4.2 鞍钢集团改制分流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 |
5.4.3 鞍钢集团参股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
5.4.4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有机融合 |
5.5 鞍钢集团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三位一体”监督机制的建立 |
5.5.1 鞍钢集团“三位一体”监督机制的创立背景 |
5.5.2 鞍钢集团“三位一体”监督机制的内涵和实施 |
5.6 鞍钢集团对子公司 CEO和经营者的监督与激励 |
5.6.1 鞍钢集团薪酬存在的主要问题 |
5.6.2 鞍钢集团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 |
5.6.3 建立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鞍钢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实施的评价 |
6.1 全资子公司派驻监事会制度检验和评价 |
6.1.1 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实际实施方式 |
6.1.2 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监事会制度实施的实际效能 |
6.2 参股子公司派出监事制度及“三位一体监督机制检验和评价 |
6.2.1 鞍钢建设集团监事会制度及“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实施和效能 |
6.2.2 鞍钢实业集团监事会制度及“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实施和效能 |
6.3 “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实际运行结果的检验与评价 |
6.3.1 强化了“三位”的各自职能 |
6.3.2 形成了“一体”的整体监督合力 |
6.4 鞍钢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评价综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 |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6)基于流程的KN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设计过程 |
第二章 业务流程再造概述 |
2.1 BPR 的概念 |
2.1.1 业务流程的概念 |
2.1.2 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 |
2.2 BPR 产生背景 |
2.2.1 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2.2.2 管理理论的发展的内在必然趋势 |
2.3 BPR 的效力 |
第三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理论概述 |
3.1 企业组织理论演变 |
3.2 组织结构概论 |
3.3 组织设计原则与方法 |
3.3.1 组织结构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
3.3.2 组织设计的原则 |
3.3.3 组织设计分析流程 |
3.4 组织结构影响因素 |
3.5 组织再造与流程再造的相关性 |
3.5.1 流程再造与组织再造的相关性 |
3.5.2 企业组织再造与流程再造的关联性 |
第四章 KN 公司组织结构再造的诊断与分析 |
4.1 KN 公司概况及现状 |
4.2 流程与组织结构再造背景 |
4.3 原有组织结构分析与诊断 |
4.4 流程再造 |
4.4.1 BPR 的原则 |
4.4.2 BPR 实施的程序与方法 |
4.4.3 原有流程分析 |
4.4.4 KN 公司流程再造思路 |
4.4.3 流程再造内容 |
第五章 KN 公司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 |
5.1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 |
5.1.1 古典组织结构 |
5.1.2 现代组织结构 |
5.1.3 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
5.2 企业组织再造理论 |
5.2.1 企业组织再造的原因与BPR 一致性 |
5.2.2 组织再造的内容 |
5.2.3 组织再造的程序 |
5.3 KN 公司现有组织结构 |
5.3.1 现有组织结构 |
5.3.2 现有组织机构与再造后的关键流程的不适应性 |
5.4 再造目标 |
5.5 再造的指导思想 |
5.6 再造的可行性 |
5.7 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
5.7.1 优化设计思路 |
5.7.2 前后端型组织结构 |
5.7.3 优化设计后的组织结构 |
5.7.4 组织结构优化设计前后组织结构比较 |
5.7.5 优化设计后的组织机构对流程的支持 |
第六章 组织结构再造的配套支撑 |
6.1 再造环境的营造 |
6.1.1 人的观念对再造的阻碍 |
6.1.2 再造环境的营造 |
6.2 人力资源政策 |
6.2.1 招聘 |
6.2.2 培训 |
6.2.3 考评体系 |
6.3 再造队伍的建立 |
6.4 信息技术对再造的支持 |
6.5 运行机制 |
6.6 流程管理体系和机制建立 |
6.7 存在问题 |
6.8 建议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3 理论及文献回顾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目地 |
1.5 主要内容及创新性工作 |
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投资的现状分析 |
2.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及趋势 |
2.2 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2.3 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合资项目 |
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3.1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
3.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进入壁垒的影响 |
3.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
3.4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产业内部结构及组织的影响 |
4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4.1 我国汽车市场竞争行为的特征 |
4.2 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评价 |
4.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 |
4.4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定价行为 |
5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5.1 市场绩效分析之一 ----主导厂商结构模型 |
5.2 市场绩效分析之二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传递及 技术外溢效应 |
6 并购重组发展壮大我国汽车工业 |
6.1 跨国公司在我国并购的动因及类型 |
6.2 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并购重组概况 |
6.3 跨国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研究 |
6.4 并购重组的总体构想 |
6.5 并购重组的政策法律及风险分析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动力事业部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D]. 刘钢. 吉林大学, 2011(08)
- [2]家族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型的制度创新研究[D]. 陈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7)
- [3]基于组织架构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D]. 孔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01)
- [4]企业进化规律研究[D]. 张斌. 吉林大学, 2007(05)
- [5]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及鞍钢集团公司实践研究[D]. 胡乃民. 东北大学, 2006(12)
- [6]基于流程的KN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D]. 樊群.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7]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研究[D]. 初叶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8]动力事业部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J]. 董哲. 工会博览, 2002(01)
标签:组织变革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