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钟静文[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验证关键交集蛋白靶点与药物活性成分的结合活性,对接复合物稳定性及匹配结合的作用强度。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中检索已发表并验证过的文献报道筛选五子衍宗丸主要化学成分,并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平台上查询相应化学成分靶点基因的Gene Symbol,得到有效成分对应的蛋白质靶点信息。使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五子衍宗丸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获得其中较为重要的活性成分与靶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Pubmed Me SH词表检索获得疾病关键词“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在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搜索卵巢早衰的潜在靶点,并在Drug Bank数据库查询临床防治卵巢早衰的一线西药作用靶点作为补充,得到卵巢早衰疾病潜在靶点。获取药物与疾病相交集的靶点,运用Cytoscape3.6.0构建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疾病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识别其内在的蛋白质Module,对各个PPI网络内评分前三的Module进行分析,并对候选基因靶点进行KEGG及GO分析,运用Metascape平台筛选其中的关键通路及核心机制后使用Cyto Scape 3.6.0构建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靶点-生物通路网络图,筛选出Degree值前五的靶点节点和化合物节点作为核心蛋白靶点和核心活性成分化合物,在RCSB PDB数据库中查找关键靶点的PDB ID,获得它们的晶体结构,运用Application中的Docking模块对关键靶点的结构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根据靶点蛋白复合物中的配体部位选择对接的活性位点,运用SYBYL X2.1分子力学程序Minimize对活性成分配体小分子结构进行优化得到稳定构象。运用SYBYL X2.1软件的Surflex-Dock功能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用打分函数Total Score展现出来。运用Pymol软件将对接验证结果进行可视化,绘制其3D模式图,运用Proteins plus在线绘图工具绘制其2D模式图。结果:1.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成分主要活性化合物为:槲皮素、山奈酚、beta-谷甾醇、鞣花酸和黄豆黄素;主要作用靶点为:PGR、NCOA2、PTGS2、PPARG、RELA。2.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进程为:活性氧代谢过程、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癌症的途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细胞衰老、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靶点主要功能富集为:蛋白激酶结合、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激酶活性、蛋白质均二聚活性、核受体活性。3.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验证了大部分关键蛋白靶点与药物活性成分的结合活性较好,对接复合物稳定,匹配结合作用较强。结论:本研究发现五子衍宗丸对卵巢早衰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ROS水平,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抑制细胞凋亡作用,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卵泡成熟、激素生成和成功受精(2)影响激素受体表达,提高细胞粘附力,提高受精卵着床能力(3)减轻炎症介质对卵巢的损害(4)抑制脂质过度氧化,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延缓卵巢衰老,调节免疫功能(5)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抗骨质疏松。
何雪蒨[2](2021)在《大豆慢生型根瘤菌TetR-like蛋白Blr7023调控大豆异黄酮外排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细菌多重耐药外排泵(multidrug efflux pump)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将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一组转运蛋白,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肠杆菌和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菌中。多重耐药外排泵对土壤细菌以及与植物互作的细菌如共生菌亦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本研究以大豆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USDA110)为研究对象,以一处新发现的对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应答特征的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bll7019-blr7023为切入点,以功能域定位分析、突变体构建以及基因表达分析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了TetR-like蛋白家族成员Blr7023调控根瘤菌对大豆异黄酮的外排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根瘤菌多重耐药外排泵与根际竞争性结瘤的耦合关系提供重要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通过凝胶迁移率(EMSA)实验,确定了Blr7023蛋白的结合位点位于bll7022-blr7023基因间区域。进一步的DNase I足迹分析实验表明,Blr7023蛋白与该基因间区的回文序列(AAATAAACTATACCGTATATTTTCTTT)发生特异性结合,且金雀异黄酮genistein会显着干扰这种结合。此外,利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5’-RACE)技术确定了基因bll7022和blr7023的转录起始位点分别位于blr7023基因推定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第76个碱基和第35个碱基,并且前者与回文序列发生重叠。2、构建了blr7023缺失突变体,bll7022-lac Z和blr7023-lac Z转录融合体;野生体菌株中基因bll7022和blr7023的启动子活性主要受到genistein的强烈诱导,但是前者均低于后者,这可能与bll7022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回文序列内有关,另一方面,blr7023突变体中,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均显着增强,且不受异黄酮添加的影响,表明Blr7023蛋白对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的表达起阻遏作用,负调控相邻外排泵系统结构基因bll7019-bll7021的表达,对大豆异黄酮作出响应。3、相较于野生株,Δblr7023缺失突变株的固氮酶活性和竞争性结瘤能力显着降低,但突变株中的结瘤基因关键正调节子基因,nod D1和nod W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重要结瘤基因nod Y基因表达却显着降低。相反,突变株胞外genistein含量高于野生株,说明Blr7023的失活消除了其对多重耐药外排泵编码基因bll7019-bll7021转录的抑制,从而促进了genistein外排,破坏细菌体内genistein的稳态,进而影响大豆-根瘤菌结瘤固氮能力。
王天亮[3](2020)在《大豆bHLH类转录因子GmbHLH3和GmPIF1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蛋白、植物油和次生代谢产物如异黄酮等。而大豆生长和品质形成受转录因子的调控。bHLH转录因子是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逆境响应、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激素信号传导等方面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豆bHLH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较少。本研究筛选到2个与大豆品种吉林32籽粒发育协同表达基因,并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这两个转录因子分别与拟南芥中AtbHLH3和At PIF1同源,命名为GmbHLH3和Gm PIF1。AtbHLH3和At PIF1分别被证实参与了JA信号应答和光应答途径,且均参与了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但在大豆中,GmbHLH3和Gm PIF1功能尚未明晰。因此,本实验探究GmbHLH3和Gm PIF1转录因子对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作用以及分别在JA途径中的调控作用和光应答过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从大豆品种吉林32中克隆得到GmbHLH3基因,CDS全长1521 bp。蛋白序列分析发现,其含有MYC结构域、bHLH结构域和核定位信号。进化树分析证实,GmbHLH3与拟南芥中的AtbHLH3、AtbHLH13和AtbHLH17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GmbHLH3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显示,GmbHLH3在大豆品种吉林32中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未成熟胚中的表达水平随胚的发育而升高。2.利用大豆发根系统,分析过表达及干扰GmbHLH3和Gm PIF1基因对大豆发根异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发根相比,过表达GmbHLH3和Gm PIF1基因均可显着提高异黄酮总量;干扰GmbHLH3和Gm PIF1基因均可显着降低异黄酮的积累。其中,过表达GmbHLH3,显着提高了大豆黄素的含量。尽管过表达Gm PIF1基因显着提高了异黄酮的总量,但转化发根的异黄酮各组分含量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利用q RT-PCR分析GmbHLH3和Gm PIF1转化发根中黄酮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过表达GmbHLH3株系中,Gm PAL1、Gm4CL、Gm C4H、Gm CHI1B1、Gm IFS2和Gm F3H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Gm CHI1A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过表达Gm PIF1转化根系中,Gm PAL1、Gm CHI1B1和Gm IFS2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进一步将GmbHLH3和Gm PIF1过表达于拟南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转化株系种子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过表达GmbHLH3和Gm PIF1的拟南芥株系种子的黄酮总量显着高于对照。综合转化发根及拟南芥的结果,推断过表达GmbHLH3和Gm PIF1转录因子能促进拟南芥种子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3.利用q RT-PCR分析GmbHLH3转录因子在ABA、Na Cl、ET、高温、低温、SA、PEG和Me JA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转录模式,结果表明,GmbHLH3对不同处理的响应不同,其中在Me JA处理的24 h内,GmbHLH3的转录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且在处理3 h时具有转录峰值。4.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证实GmbHLH3转录因子在酵母中没有转录自激活活性,且GmbHLH3蛋白与其同源蛋白AtbHLH3、AtbHLLH13和GmbHLH3a共转入酵母后能在SD/-Ade/-His/-Leu/-Trp/3-AT四缺筛选培养基上生长;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分析,GmbHLH3蛋白与AtbHLH3、AtbHLLH13和GmbHLH3a蛋白共转入烟草瞬时表达后能观察到YFP荧光信号。这些结果表明,GmbHLH3蛋白能与AtbHLH3、AtbHLLH13和GmbHLH3a互作。5.将GmbHLH3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在5μM和25μM Me JA处理条件下,过表达GmbHLH3拟南芥的根长均显着长与野生型。在25μM Me JA处理条件下,过表达GmbHLH3拟南芥中,病原体应答基因At PDF1.2、创伤应答基因At VSP1、At LOX2和At TAT1的表达水平降低。6.利用Me JA处理5周龄的拟南芥离体叶片时发现,与对照相比过表达GmbHLH3减缓了叶片衰老,且衰老促进基因At SAG29、At AZF2和At WRKY22和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At SGR、At NYC1、At CLH1、At PPH和At PAO的转录水平降低,衰老抑制因子At MKP2的转录水平升高。7.分析黑暗下处理5 d和7 d后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表型,发现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下胚轴比野生型显着增长,子叶展开角度显着减小,且在黑暗5d时,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顶端弯钩角度显着大于野生型。检测暗处理2-7 d的拟南芥中的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发现Pchlide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Pchlide含量高于野生型。利用q RT-PCR分析5 d黄化苗叶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过表达Gm PIF1株系中叶绿素合成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At HEMA1、At GUN5、At LHCB6和At PSAE1转录水平降低,而Pchlide代谢基因At PORC转录升高。8.将1-7 d黄化苗转入白光3 d后调查绿化率,结果表明,黑暗培养4 d以上后,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绿化率要高于野生型。4-7 d的黄化苗见光后植株中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且过表达Gm PIF1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利用q RT-PCR分析5 d黄化苗见光1 h时,过表达Gm PIF1株系中叶绿素合成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At HEMA1、At GUN5、At LHCB6和At PSAE1转录水平比野生型升高。9.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Gm PIF1蛋白短截体与Gm PHYA和Gm PHYB短截体的互作。结果表明,Gm PIF1蛋白序列全长能与Gm PHYA和Gm PHYB短截体互作,但Gm PIF1的短截体不再能与Gm PHYA和Gm PHYB互作。综上,大豆GmbHLH3和Gm PIF1基因分别与大豆JA响应及形态建成中起作用,且均参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研究结果可丰富人们对大豆bHLH转录因子的认知,也可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段雪梅[4](2020)在《大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等营养物质,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植物肉”,在农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大豆发育过程中次生代谢的产物。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大豆异黄酮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生长因子活性和激素分泌等。研究发现其药理作用丰富,如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症等,是目前医疗领域研究的潜在抗癌物质。因此选育高异黄酮大豆品种对于医疗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除由其合成分解过程中相关酶基因决定外,还受到MYB类转录因子的调控。MYB型转录因子是功能最为多样的一类转录因子,目前已有研究证实MYB转录因子参与了植物中苯丙烷次级代谢途径的调控,黄酮类代谢途径就是其分支之一。研究表明,MYB类转录因子可以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的积累,但也有研究证实GmMYB39基因的过表达会抑制大豆异黄酮的合成[1]。MYB类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广泛,其功能涉及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以及植物次生代谢等多方面。这些先前的研究成果为GmMYB12B2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实验室原有的转基因植株基础上运用Elisa、Western blot、Sou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完成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完成了GmMYB12B2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对GmMYB12B2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成熟大豆种子异黄酮的含量。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South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抗除草剂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当中,且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Western blot证实目标蛋白和抗除草剂蛋白都已在大豆中稳定表达;ELISA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株系的目标蛋白表达量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其中MYB-1和MYB-2达到了非转基因株系的5倍以上,MYB-3达到了非转基因株系的3倍以上。2.qRT-PCR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豆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胚中表达量较高,在茎叶中的表达量偏低;同一植株中在胚发育前期表达量大致随着胚的成熟而升高,但在30天胚中的表达量有所下降,在40天胚中表达量又再次回升。3.对目标产物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MYB-1和MYB-2转基因植株异黄酮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有显着提高,分别为4.07mg/g和4.75mg/g,其中MYB-2株系与野生型相比提高了约1.82倍,主要是大豆苷与染料木苷提高较为显着,分别提高了1.77倍和1.90倍。表明在大豆中过表达GmMYB12B2基因,有助于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4.对GmMYB12B2转基因大豆和受体对照大豆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YB-1株系在株高和底荚高度上与对照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MYB-2在株高上与对照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与转基因植株其余农艺性状表现均为差异不显着。
王艳玲[5](2020)在《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然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一问题是伴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开始出现的。临床上出现严重耐药菌的感染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多黏菌素这一古老的抗生素,然而质粒携带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mcr-1)的出现,迅速引起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为它使得多黏菌素作为治疗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冲破。如果临床上出现同时携带mcr-1和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s-1,ndm-1)等基因的“超级细菌”感染将会面临“无抗可用”,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急需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或制定新的抗耐药菌感染策略。我国科学家于2015年首次报道了位于质粒上的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检测并报道了mcr-1基因的存在,由此可见mcr-1已经出现了全球流行的趋势。mcr-1基因序列全长1626 b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mcr-1基因与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的相似性高达63%,MCR-1耐药酶具有和磷酸乙醇胺相同的生物学作用。MCR-1是位于质粒上的可快速水平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酶,其快速广泛的传播将导致细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程度进一步加深,耐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耐药酶抑制剂联合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效果的评价是进行临床试验的必要前提。通过改良棋盘法从本实验室天然化合物库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协同效果的MCR-1酶抑制剂,其中本研究以染料木素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耐药酶抑制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染料木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毒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染料木素产品投入临床使用,其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研究至今无人报道。本研究首先对本实验室收集的mcr-1阳性菌进行基因鉴定和耐药性鉴定,然后通过棋盘法MIC试验、杀菌曲线试验、生长曲线试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多黏菌素药敏检测等试验验证了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即染料木素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所有mcr-1阳性受试菌株的抗菌活性。当染料木素为32μg/mL时,对不同MCR-1阳性菌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了染料木素并非通过抑制MCR-1耐药酶的表达来提高多黏菌素的抗菌活性的。此外,本研究应用实验室构建菌株E.coli W3110(pUC19-mcr-3)进行了多黏菌素与染料木素协同试验验证,发现染料木素同样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MCR-3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LDH检测试验和粘附试验确定了染料木素在32μg/mL浓度条件下对各种不同来源的细胞无潜在细胞毒性,同时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由细菌造成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mcr-1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并应用染料木素和多黏菌素E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检测小鼠的死亡率、菌落定植、炎性因子和病理变化等判断染料木素是否可增强多黏菌素E对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染料木素(50 mg/kg)和多黏菌素E(10 mg/kg)单独治疗后,小鼠死亡率未见显着提高,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未见改善,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植数也没有显着降低,而染料木素(50 mg/kg)联合多黏菌素E(10 mg/kg)治疗后,小鼠存活率显着提升,小鼠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着的改善。因此,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具有显着的体内外协同抗耐药菌作用。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阐明了染料木素与MCR-1耐药酶之间的互作机制,确证了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结合位点。其中,介导MCR-1与染料木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为GLY-282、THR-283、TYR-287、ASN-482和ARG-490。通过氨基酸残基突变对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染料木素通过结合至MCR-1的酶催化活性区域附近,抑制MCR-1的功能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恢复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疏水性试验和MPNP检测试验进一步确证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恢复MCR-1阳性菌的膜表面电负性。综上所述,染料木素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携带MCR-1耐药酶的肠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有望为多黏菌素治疗临床耐药肠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王敏[6](2020)在《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女性从卵巢功能出现减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特殊生理变更时期,称为围绝经期。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后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变,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精神等症状,此阶段也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高发时期,而合理的膳食则有助于延缓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雌激素样等作用,它们以多靶点的方式调节着人体新陈代谢,对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压异常是否与膳食中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量有关却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拟以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文献整合现有植物化学物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膳食频率问卷调查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番茄红素、花色苷、叶黄素、大豆异黄酮等)的摄入量,探讨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和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从而为指导围绝经期女性合理摄入植物化学物,获得最大健康益处提供支持。实验目的通过调查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摄入情况,分析各种营养素及膳食摄入量,探讨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的相关性,为围绝经期女性合理饮食提供一定的指导。实验方法1.收集2017-2018年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共504例围绝经期女性,其中247例合并有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例组),257例无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照组)。2.参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模式,并通过预调查以及咨询专家等方式制定食物频率调查问卷。3.收集其个人相关资料,内容包括:(1)年龄、教育背景、是否吸烟、饮酒等基本特征;(2)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的测量;(3)血糖、血压、血脂的测量;(4)采用24 h回顾法和调整的膳食频率问卷进行统计,患者参照《回顾性膳食调查辅助参照食物图谱》回顾过往一年的饮食摄入情况,调查员根据膳食频率调查问卷量表统计日平均饮食摄入量,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和已收集的植物化学物数据库换算出患者日平均膳食营养素与植物化学物摄入量。4.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二组之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二组之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2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以日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由低到高四分位法分为四个等级,以摄入量低组作为参数组,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总能量后,获得不同营养素摄入水平对于血压、血脂的相对危险度(odd ration,OR),检验水准选择?=0.05。实验结果1、植物化学物数据库: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我国发表的食物中植物化学物含量的文献以及参考USDA、EFSA相应的食物数据库,整理建立适用于本次调查计算用的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番茄红素、花色苷、叶黄素、大豆异黄酮)数据库,本次数据库中我们建立了常见谷类、豆类、蔬菜、坚果、水果、油类中植物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和菜油甾烷醇)、花色苷、叶黄素、番茄红素和大豆异黄酮含量。通过建立好的植物化学物数据库为后期膳食调查中植物化学物摄入量计算提供依据。2、基本资料:参与膳食调查的围绝经期女性共有504人,其中病例组247例,对照组257例。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4.55±4.93岁和53.41±4.67岁,其中年龄在≤50岁分别占23.5%和28.0%,年龄在51-59岁之间分别占60.3%和50.5%,年龄在≥60岁分别占16.2%和12.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教育背景普遍不高,在小学教育及以下分别为55.9%和56.8%,初中教育背景分别占31.2%和28.8%,大学教育背景分别占13.0%和14.4%;研究对象吸烟和饮酒现象较为少见,大多数都不吸烟和不饮酒,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吸烟和不饮酒分别占98.4%和99.6%;研究对象膳食补充剂摄入情况也相对较少,其病例组和对照组不摄入膳食补充剂分别占96.8%和95.7%;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MI分别为24.76±3.26kg/m2和23.56±2.92 kg/m2,病例组和对照组中BMI≥24分别占57.2%和43.2%,BMI在18.5-23.9之间分别占39.3%和54.9%,BMI<18.5分别占2.8%和1.9%。通过对研究对象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教育背景、吸烟、饮酒以及膳食补充剂摄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01)。3、各类食物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蔬菜每日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69.99g和204.43g,病例组、对照组蔬菜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300-500g),且对照组高于病例组(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豆制品类每日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4.26g和4.79g,均低于推荐摄入量(25-35g),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3);两组围绝经期女性在水果、肉制品类、奶制品类、蛋制品类、鱼虾类、谷物类以及食用油、盐类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能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摄入量4.1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女性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25g),病例组患者膳食纤维的每日平均摄入量(11.04±4.79g)低于对照组(12.76±5.6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胆固醇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维生素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800?g RAE),病例组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中位数(567.41?g RAE)高于对照组(490.59g R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100mg),病例组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中位数(82.37mg)低于对照组(91.2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维生素E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矿物质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钾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1851.27mg,低于推荐摄入量(2000mg),而对照组钾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2133.82高于推荐摄入量(2000mg),且病例组患者钾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矿物质中钙、磷、钠、镁、铁、锌、硒、铜、锰元素等元素的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植物化学物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花色苷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0.39mg)低于对照组(0.9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大豆异黄酮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6.10mg)低于对照组(7.8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病例组叶黄素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1085.19g),低于对照组(1546.6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甾醇和番茄红素每日平均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构成比5.1能量食物来源构成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中能量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肉制品类、豆类、鱼虾类以及其他,其中病例组能量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41.7%,26.6%,10.4%,8.3%和13%,对照组中构成比分别为40.3%、19.7%、12.5%、13.4%和14.1%。能量的食物来源构成比之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56,P=0.041)。5.2蛋白质食物来源构成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蛋白质食物主要来源于豆类、谷物类、动物性食物类及其他,病例组的蛋白质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20.3%、3.6%、51.8%和24.3%,对照组构成比分别为25.7%、4.7%、40.6%和29%。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构成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76,P=0.032)。5.3脂肪食物来源构成比病例组脂肪食物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构成比分别为58.7%和41.3%,对照组的构成比分别为46.3%和53.7%。病例组中脂肪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对照组脂肪性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脂肪食物来源构成比来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87,P=0.015)。5.4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碳水化合物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薯类、蔬菜类以及其他。病例组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64.4%、21.3%、8.6%和5.7%,对照组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构成比分别为56.2%、23.5%、13.5%和6.8%。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构成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667,P=0.681)。6、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相关性6.1宏量营养素摄入量与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相关性在调整了研究人群基本信息因素(年龄、BMI、吸烟、饮酒等)和总能量对各项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混杂因素干扰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能量(OR=2.81,CI0.46-17.08)、蛋白质(OR=0.67,CI 0.07-6.58)、脂肪(OR=0.9,CI 0.24-3.29)、碳水化合物(OR=0.64,CI 0.14-3.02)、膳食纤维(OR=0.74,CI 0.13-4.41)以及胆固醇(OR=0.9,CI 0.27-2.97)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2维生素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A的第四分位(OR=3.8,CI 3.53-15.8)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而维生素B1(OR=2.95,CI 0.7-12.5)、维生素B2(OR=1.36,CI 0.29-6.52)、烟酸(OR=0.45,CI 0.08-2.43)、维生素C(OR=0.73,CI 0.19-2.77)以及维生素E(OR=0.6,CI 0.15-2.4)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3矿物质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膳食中矿物质摄入量如钙(OR=0.69,CI0.20-2.34)、磷(OR=0.51,CI0.06-4.16)、钾(OR=0.23,CI 0.03-1.67)、钠(OR=1.46,CI 0.70-3.02)、镁(OR=2.16,CI 0.39-12.04)、锌(OR=3.98,CI 0.45-34.9)、硒(OR=0.91,CI0.16-5.32)、铜(OR=0.35,CI 0.07-1.83)和锰(OR=1.00,CI 0.2-4.93)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甾醇和花色苷的第四分位分别为(OR=1.56,CI 3.53-15.8)和(OR=0.22,CI 0.10-0.51),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大豆异黄酮(OR=0.52,CI 0.24-1.12)、叶黄素(OR=0.57,CI 0.23-1.41)以及番茄红素(OR=0.63,CI 0.27-1.47)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无明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血压和血脂影响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病例组中的围绝经期妇女在蔬菜、豆制品类等膳食摄入量低于对照组,而肉制品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可能与膳食中上述食物摄入量有关,适当提高蔬菜的摄入,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对降低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两组围绝经期妇女在能量来源构成比、脂肪来源构成比有显着性差异,病例组的能量、脂肪主要来源于肉类,而对照组能量、脂肪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可见血压血脂异常的围绝经期女性膳食结构不均衡,应保持合理饮食。2、两组围绝经期女性在膳食纤维摄入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病例组低于对照组,膳食纤维在饮食中主要来源于全谷类、杂豆、薯类以及蔬菜等,说明围绝经期女性适当增加上述食物对降低血压血脂具有一定的意义。3、植物甾醇与花色苷的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膳食中保持上述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降低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压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熊鼎[7](2020)在《大豆异黄酮对草鱼生长及瘦素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0、10、50、100、500、1000 mg/kg)对草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及瘦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鱼的末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效率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的提高显着上升(P<0.05),在添加水平为100和500 mg/kg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大豆异黄酮的添加量为100 mg/kg时草鱼的末重、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最高水平,在大豆异黄酮的添加量为500 mg/kg时草鱼的饲料效率达最高水平。2、大豆异黄酮能提高草鱼的免疫功能。养殖试验后我们对草鱼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为期七天的攻毒试验。取草鱼脾和肾以荧光定量法检测各免疫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的提高,攻毒前草鱼肾脏INF-γ2和IL-12p40 m RNA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100和500 mg/kg组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后INF-γ和IL-12p40 m RNA表达水平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INF-γm RNA在100和500 mg/kg组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IL-12p40 m RNA在500 mg/kg组时有最高表达水平(P<0.05);攻毒前草鱼肾脏M-CSF2、IL-4和IL-6 m RNA在500 mg/kg组时表达水平最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攻毒后M-CSF2、IL-4和IL-6 m RNA表达水平均呈现出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M-CSF2 m RNA在500 mg/kg组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IL-6 m RNA表达水平在100和500 mg/kg组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试验组IL-4 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500mg/kg组时有最高表达水平(P<0.05);攻毒前草鱼肾脏各组间TNF-αm RNA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攻毒后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100和500mg/kg组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我们还观察了草鱼脾脏各免疫基因在攻毒前后的m RNA表达,并取得了相似的试验结果。我们还研究了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抵抗能力的影响,我们发现添加大豆异黄酮的饲料能提高草鱼的嗜水气单胞菌抵抗能力,100和500 mg/kg组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攻毒试验结束时,0、10、50、100、500和1000 mg/kg组鱼的7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47.92±5.51%、54.17±2.08%、56.25±3.61%、60.42±5.51%、64.58±2.08%和58.33±2.08%。3、大豆异黄酮能提高草鱼的血清与肝脏抗氧化能力,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后,大豆异黄酮对草鱼肝脏与血清SOD活性均有显着的影响。草鱼的SOD活性随大豆异黄酮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先上升的后下降的趋势,当大豆异黄酮的添加水平为500 mg/kg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草鱼的CAT活性随大豆异黄酮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趋势,当大豆异黄酮的添加水平为100-1000 mg/kg时,草鱼血清CAT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500 mg/kg组有最大值,当大豆异黄酮的添加水平为10-1000 mg/kg时,草鱼肝脏CAT活力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100 mg/kg组有最大值;草鱼血清GSH-Px活力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50-1000 mg/kg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100 mg/kg组有最高活力,草鱼肝脏GSH-Px活力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上升的后下降的趋势,在500 mg/kg组有最大值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草鱼血清AKP活力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100-1000mg/kg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100 mg/kg组有最大值,大豆异黄酮对草鱼肝脏AKP的活力无显着影响。4、大豆异黄酮能影响由瘦素介导的JAK2-STAT信号通路,对其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有显着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取草鱼脑和肠,以荧光定量法检测瘦素信号通路上各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草鱼脑瘦素(Lep)与肠道瘦素受体(Lep-R)的表达,随着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当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为100-1000mg/kg时草鱼脑Lep与Lep-R m RNA表达显着上调(P<0.05);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草鱼脑Lep-R的表达,各试验组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为100 mg/kg时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草鱼肠道JAK2、STAT1、STAT2、STAT3和Pep T1 m RNA的表达,且均呈现出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100 mg/kg组时JAK2 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TAT1m RNA在100和1000 mg/kg组时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TAT2 m RNA在100和500 mg/kg组时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TAT1和STAT2均在100 mg/kg组时相对表达水平最高。STAT3与Pep T1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在10-1000 mg/kg组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TAT3与Pep T1 m RNA分别在500和100 mg/kg组时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此外,我们对草鱼活体注射了不同水平的大豆异黄酮(0、4、6、8、10μg/g),发现短期大豆异黄酮刺激也会影响瘦素信号通路上下游基因的m RNA表达,且其m RNA表达模式与养殖试验结束后所测得的结果相似。
王佳[8](2020)在《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文中提出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乳腺癌的新型天然化学预防剂和用于治疗的新型天然化学增强剂是当前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人们食用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的豆类食品。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大豆、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分子结构与动物雌性激素比较相似,被称作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化学结构为双酚,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诱导产生弱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研究表明,豆类发芽后,异黄酮含量会明显增多,尤其鹰嘴豆,其发芽前后异黄酮含量可增加100倍,因此,发芽可作为富集鹰嘴豆总异黄酮的方法。鹰嘴豆豆芽中含有更高含量的总异黄酮成分,但其它化学成分复杂,简单的提取工艺达不到更高的质量标准,需纯化去除粗提物中含有的大量蛋白、多糖、脂肪酸、鞣质等杂质。本研究以鹰嘴豆短期发芽后摘取的芽部位干燥物为原料,确定鹰嘴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25∶1,乙醇体积分数60%;对粗提得到的鹰嘴豆异黄酮进行纯化,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大孔树脂HPD-300为填料,取异黄酮含量为3.05 mg/m L豆芽提取水溶液,以每小时2倍体积的速率吸附,上样量为4.5倍体积,先用6倍体积纯化水、再用5倍体积20%乙醇洗脱除杂,最后用95%乙醇溶液以每小时2倍体积的速率用6倍体积洗脱,收集95%乙醇溶液洗脱部位,浓缩、干燥后即得;通过HPLC/QTOF-MS分析,从鹰嘴豆异黄酮中发现29种化学成分;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推测出鹰嘴豆异黄酮中可能存在的14种化学成分;经与标准品比对,确定了含量较高的4种成分为刺芒柄花苷、印度黄檀苷、芒柄花素、鹰嘴豆素A。本研究为鹰嘴豆异黄酮的研究提供技术参数和物质基础。从鹰嘴豆豆芽中提取的异黄酮能显着抑制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浓度为32.8μg/m L的鹰嘴豆异黄酮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48小时后,采用RNA-seq得到其m RNA和Lnc RNA表达谱,经stringdb进行蛋白质互作关系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进行基因与Lnc RNA共表达分析,以q RT-PCR技术、HPA数据进行核心基因表达的验证。转录组结果显示,总共1094个m RNA和378个Lnc RNA表达异常;KEGG通路富集结果揭示了细胞增殖的抑制主要来自上调通路中的细胞凋亡和下调通路中的m RNA拼接异常;表达下调前十的Lnc RNA中的共表达基因主要为HNRNP家族基因,它们通过UBC与凋亡相关基因互作。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减弱RNA的合成来实现的,同时上述过程可能有Lnc RNA参与协同调控。生存分析与q RT-RNA定量结果一致,然而并非每个核心基因都可作为乳腺癌预测的高危因素。上调核心基因中,只有FOS基因的表达上调可显着改善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下调核心基因中,DDX5、DHX9、CCT2基因的表达下调可显着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是通过对互作网络核心基因NME2、FOS、DDX5、TOP2B、CCT2的表达调控来实现的,提示这五个基因可作为作用靶点或临床治疗参考指标,为人类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鹰嘴豆异黄酮为作用因子,建立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并作用于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以RNA-seq法对经鹰嘴豆异黄酮作用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并揭示鹰嘴豆异黄酮对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寻找乳腺癌的新型天然化学预防剂和用于治疗的新型天然化学增强剂提供分子理论依据,为以鹰嘴豆生物学优势作为保健食品或药用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乳腺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王密[9](2020)在《槲皮素调节肉鸡脂质代谢的信号转导机制》文中认为试验挑选480只体况正常且体重无明显差异的1日龄AA肉鸡雏(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6重复,每个重复2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0.00%、0.02%、0.04%、0.06%槲皮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天。本试验通过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肠道粘膜RNA-seq测序分析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AMPK/PPA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测定,研究槲皮素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槲皮素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0.02%、0.04%和0.06%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槲皮素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0.02%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率极显着降低(P<0.01)。0.06%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脂率显着降低(P<0.05),其它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槲皮素对AA肉鸡肉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6%槲皮素组胸肌p H45min极显着增加(P<0.01);0.04%和0.06%槲皮素组腿肌p H45min均显着增加(P<0.05,P<0.01),且0.06%槲皮素组腿肌p H45min值最高;0.04%和0.06%槲皮素组腿肌L*值均显着增加(P<0.05);0.02%和0.04%槲皮素组胸肌剪切力均显着降低(P<0.05,P<0.01),而0.04%槲皮素组腿肌剪切力显着降低(P<0.05);0.04%和0.06%槲皮素组腿肌滴水损失均显着降低(P<0.05)。0.06%槲皮素组鸡肉颜色和嫩度均显着增加(P<0.01,P<0.05),并且颜色和嫩度随着槲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0.04%和0.06%槲皮素组鸡肉多汁性极显着增加(P<0.01),且0.06%槲皮素组鸡肉颜色、嫩度和多汁性评分最高。其他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槲皮素对AA肉鸡血脂和脂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4%和0.06%槲皮素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P<0.01,P<0.05),且0.06%槲皮素组血清TG、TC和LDL-C含量最低;然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0.04%和0.06%槲皮素极显着增加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瘦素(Leptin,LEP)含量(P<0.01),且0.06%槲皮素组ADPN和LEP含量最高。槲皮素对AA肉鸡回肠粘膜脂质代谢的影响: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2%槲皮素组有显着差异的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包括甘油磷脂代谢(P<0.01)、AMPK信号通路(P<0.01)、胆固醇代谢(P<0.0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P<0.01)、胰岛素抵抗(P<0.05)、胆汁分泌(P<0.01)和代谢途径(P<0.05);0.04%槲皮素组有显着差异的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包括胆固醇代谢(P<0.01)、胰岛素抵抗(P<0.05)和脂肪酸代谢(P<0.05);0.06%槲皮素组有显着差异的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包括脂肪消化和吸收(P<0.01)、甘油磷脂代谢(P<0.01)、脂肪酸降解(P<0.05)、代谢途径(P<0.05)和醚脂代谢(P<0.05)。为验证RNA-seq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使用RT-q PCR检测结果和RNA-seq数据显示选择的绝大多数基因的表达模式相似,这表明本转录组测序中基因检测和表达丰度的结果是高度准确的。槲皮素对AA肉鸡AMPK/PPAR信号通路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2%槲皮素组肝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MPKα1、AMPKα2和AMPKβ2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P<0.01,P<0.01,P<0.05,P<0.05),0.04%槲皮素组肝脏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m RNA表达极显着增加(P<0.01);0.06%槲皮素组肝脏肝关键酶B1(Liver kinase B1,LKB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CPT1)、PPARα和AMPKγ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P<0.01,P<0.01,P<0.05,P<0.01);0.04%和0.06%槲皮素组肝脏Apo A1 m RNA表达均显着提高(P<0.05),且0.06%槲皮素组肝脏Apo A1表达最高;0.04%和0.06%槲皮素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 Co A reductase,HMGR)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P<0.05,P<0.01,P<0.01),0.02%、0.04%和0.06%槲皮素组肝脏PPARγ和固醇类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1)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P<0.01,P<0.01;P<0.01),且当槲皮素水平达到0.06%时,肝脏PPARγ和SREBP1 m RNA表达最低。0.04%和0.06%槲皮素组胸肌PKB和AMPKα1 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且当槲皮素水平达到0.06%时,胸肌PKB和AMPKα1 m RNA表达最高;0.06%槲皮素组胸肌CPT1和PPARγm RNA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5,P<0.01);0.06%槲皮素组胸肌HMGR和SREBP1 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0.02%、0.04%和0.06%水平槲皮素组胸肌L-FABP 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P<0.01,P<0.01)。与对照组相比,0.02%槲皮素组肝脏AMPK、PI3K、PKB和CPT1蛋白表达均显着提高(P<0.01,P<0.05,P<0.05,P<0.01);0.06%槲皮素组肝脏LKB1、PI3K、PKB和CPT1蛋白表达均极显着增加(P<0.01);0.02%和0.06%槲皮素组肝脏SREBP1和ACC蛋白表达均极显着降低(P<0.01)。其他基因m RNA表达差异均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可以通过影响脂肪消化和吸收、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降解、代谢途径、醚脂代谢、胆固醇代谢、胰岛素抵抗、脂肪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AMPK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胆汁分泌信号通路来调节脂质代谢,进而降低腹脂率、改善肉品质,其中AMPK/PPAR信号通路是最主要的信号通路之一,槲皮素在肝脏通过LKB1-AMPKγ-PPARα信号通路增加脂质氧化分解,加强脂质从肝脏中转出,减少脂肪沉积;在胸肌通过PI3K-PKB-AMPKα1-PPARγ信号通路增加脂质氧化分解,降低脂质向胸肌中转运,减少脂肪沉积,并存在组织特异性。且最适添加量是0.06%。
周玉雪[10](2020)在《大豆Ⅱ型查尔酮异构酶(CHIs)基因调控结瘤的功能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可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转化为生物可利用氮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在共生体系建立之初,被分泌到根际土壤中,诱导根瘤菌在根部附着,进而共生。大豆异黄酮由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所合成,II型查尔酮异构酶(CHIs)是其合成的重要限速酶,包括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但这些基因对大豆根瘤共生体系建立的功能尚不明晰。本研究基于大豆发根技术体系,获得转化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的复合植株,筛选主要功能基因,解析其在大豆-根瘤菌共生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以大豆Willams82的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克隆大豆II型查尔酮异构酶基因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亲缘关系最近,同属第二亚族,亚细胞定位预测将其定位于核质,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三个基因都保留了CHI折叠的所有催化活性位点残基。2.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基因在大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GmCHI1A在根部表达量最高,GmCHI1B1在胚中表达量最高,GmCHI1B2在花中表达量最高。3.构建植物重组过表达载体pCHF-GmCHI1s,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获得根部高表达GmCHI1A、GmCHI1B1和GmCHI1B2基因的复合植株,根瘤菌侵染处理30天后,对复合植株根瘤与发根等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GmCHI1A使复合植株的根瘤数、根瘤重、根瘤体积显着增加。同时,叶绿素、叶片含氮量、发状根根长、根重、发根数量也显着提高。过表达GmCHI1B1使复合植株的根瘤重、根瘤体积和发状根根长、根重、发根数量显着提高。过表达GmCHI1B2对复合植株的供试表型无显着影响。对过表达GmCHI1A和GmCHI1B1发状根进行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过表达GmCHI1A后,发根中大豆苷、黄豆黄素、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总异黄酮含量均显着提高,过表达GmCHI1B1后,发根中黄豆黄素显着提高,其余测定的异黄酮成分含量均未显着提高。4.构建植物重组干扰表达载体pFGC-GmCHI1A,获得根部低GmCHI1A表达的复合植株。对根瘤与发根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植株在根瘤数、根瘤重、根瘤体积和发根重量、发根数量上显着降低,其它供试表型也有降低,但差异不显着。对异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发根中黄豆黄素含量显着降低,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及总异黄酮含量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着水平。5.定量结果显示,GmCHI1A基因正相关调控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GmCHS8、GmIFS1、GmHID的表达,以及相关结瘤通路基因ENOD40-1、GmNF1α、GmNF5α、pre-miR172C、GmNSP1、GmNSP2的表达。综上,推测II型大豆CHI基因中,GmCHI1A是大豆根部异黄酮合成的主要功能基因,参与了大豆-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建立。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豆固氮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培育高结瘤能力大豆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二、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数据库与软件 |
1.1.2 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获取及相关靶点筛选 |
1.1.3 构建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靶点”网络 |
1.1.4 卵巢早衰疾病靶点筛选 |
1.1.5 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疾病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1.1.6 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靶点功能及生物通路的富集分析 |
1.1.7 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靶点-生物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
1.2 结果 |
1.2.1 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 |
1.2.2 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靶点”网络 |
1.2.3 卵巢早衰疾病靶点 |
1.2.4 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靶点-卵巢早衰靶点PPI网络 |
1.2.5 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靶点功能及生物通路的富集分析 |
1.2.6 五子衍宗丸成分-卵巢早衰靶点-生物通路网络图 |
二、基于分子对接方法验证五子衍宗丸有效成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三、分析与讨论 |
3.1 五子衍宗丸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3.2 中医对卵巢早衰病名的认识 |
3.2.1 卵巢早衰的病因 |
3.2.2 卵巢早衰的病机 |
3.2.3 卵巢早衰的中医治疗 |
3.3 西医对卵巢早衰的认识 |
3.3.1 卵巢早衰的病因 |
3.3.2 卵巢早衰的治疗 |
3.4 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应用 |
3.5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3.6 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分析 |
3.6.1 槲皮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
3.6.2 山奈酚的作用机制分析 |
3.6.3 β-谷甾醇的作用机制分析 |
3.6.4 鞣花酸的作用机制分析 |
3.6.5 黄豆黄素的作用机制 |
3.7 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主要交集蛋白靶点作用分析 |
3.7.1 PGR作用机制分析 |
3.7.2 NCOA2 作用机制分析 |
3.7.3 PTGS2 作用机制分析 |
3.7.4 PPARG作用机制分析 |
3.7.5 RELA作用机制分析 |
3.8 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8.1 活性氧代谢过程与卵巢早衰的关系 |
3.8.2 对脂多糖的反应与卵巢早衰的关系 |
3.8.3 细胞凋亡、增殖分化与卵巢早衰的关系 |
3.9 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 |
四、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致谢 |
(2)大豆慢生型根瘤菌TetR-like蛋白Blr7023调控大豆异黄酮外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共生固氮 |
1.2 细菌多重耐药外排泵 |
1.3 TetR-like家族转录因子 |
1.4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1.2 菌株和质粒 |
2.1.3 引物序列 |
2.1.4 培养基的制备 |
2.1.5 溶液的制备 |
2.1.6 细菌的培养 |
2.1.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 遗传材料构建方法 |
2.2.1 缺失突变体Δblr7023 的构建 |
2.2.2 功能回复株c-Δblr7023 的构建 |
2.2.3 lac Z转录融合菌株的构建 |
2.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
2.5 Blr7023蛋白体外表达纯化 |
2.6 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 |
2.7 DNase I足迹分析实验(DNase I footprinting assay) |
2.8 接种实验 |
2.8.1 接种步骤 |
2.8.2 大豆结瘤能力的评估 |
2.8.3 固氮酶活的测定(乙炔还原法) |
2.9 根瘤的显微观察 |
2.10 竞争性结瘤实验 |
2.11 高效液相色谱 |
2.12 根瘤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
2.13 5’-RACE实验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3.1 菌株与质粒的构建 |
3.1.1 缺失突变体Δblr7023的构建 |
3.1.2 功能回复株c-Δblr7023的构建 |
3.1.3 bll7022、blr7023启动子区域的lacZ转录融合菌株构建 |
3.1.4 结瘤基因nodY的lacZ转录融合菌株构建 |
3.2 Blr7023蛋白与bll7022-blr7023基因间回文序列的结合 |
3.2.1 Blr7023蛋白与bll7022-blr7023基因间序列结合反应 |
3.2.2 DNase I足迹分析实验(DNase I footprinting assay) |
3.2.3 回文序列缺失后的EMSA实验 |
3.2.4 5’-RACE实验确定bll7022和blr7023 转录起始位点 |
3.3 Blr7023负调控编码相邻多重耐药外排泵系统基因 |
3.3.1 bll7022和blr7023启动子在野生体B.d110中的表达模式 |
3.3.2 bll7022和blr7023启动子在Δblr7023突变体中的表达模式 |
3.3.3 Blr7023负调控bll7019-bll7022 基因的表达(qRT-PCR) |
3.3.4 菌体外genistein蓄积动态变化 |
3.2.5 生长曲线测定 |
3.4 接种实验 |
3.4.1 接种结果 |
3.4.2 根瘤切片观察 |
3.4.3 固氮酶活性 |
3.4.4 竞争性结瘤实验 |
3.5 Blr7023失活对结瘤基因的影响 |
3.5.1 结瘤基因nodY的表达模式 |
3.5.2 结瘤基因正调控因子nodD1与nodW的表达模式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4.1 讨论 |
4.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豆bHLH类转录因子GmbHLH3和GmPIF1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种类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 |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 |
1.2 bHLH类转录因子概述 |
1.2.1 bHLH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
1.2.2 bHLH_MYC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互作机制 |
1.2.3 bHLH_MYC类转录因子的功能 |
1.2.4 bHLH_PIF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互作机制 |
1.2.5 bHLH_PIF类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1.2.6 其他含有保守蛋白质结构的bHLH类转录因子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GmbHLH3和Gm PIF1 转录因子对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宿主菌及载体 |
2.1.3 酶及试剂 |
2.1.4 实验仪器设备 |
2.1.5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6 引物及序列 |
2.2 方法 |
2.2.1 RNA提取 |
2.2.2 cDNA的合成 |
2.2.3 PCR扩增 |
2.2.4 PCR回收与纯化 |
2.2.5 PCR产物与p MD18-T载体连接 |
2.2.6 目的片段产物与表达载体连接 |
2.2.7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8 冻融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
2.2.9 质粒的提取 |
2.2.10 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1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 |
2.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 RNA的表达量 |
2.2.13 载体构建 |
2.2.14 亚细胞定位 |
2.2.15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与鉴定 |
2.2.16 拟南芥pif1突变体恢复株系的获得 |
2.2.17 农杆菌K599感受态的制备 |
2.2.18 农杆菌K599感受态的转化 |
2.2.19 大豆发根转化 |
2.2.20 CTAB法提取大豆发根DNA |
2.2.21 发根中异黄酮的提取 |
2.2.22 发根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23 检测发根中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催化酶的转录水平 |
2.2.24 拟南芥黄酮的提取 |
2.2.25 制作黄酮的标准曲线 |
2.2.26 GmbHLH3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GmbHLH3 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结构特征 |
2.3.2 GmbHLH3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 |
2.3.3 GmbHLH3 在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4 GmbHLH3 基因CDS全长的获得 |
2.3.5 GmbHLH3 烟草亚细胞定位 |
2.3.6 GmbHLH3和Gm PIF1 转基因大豆发根的获得 |
2.3.7 GmbHLH3和Gm PIF1 转基因大豆发根的异黄酮含量分析 |
2.3.8 GmbHLH3和Gm PIF1 对转基因大豆发根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分析 |
2.3.9 GmbHLH3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与鉴定 |
2.3.10 拟南芥pif1突变体恢复株系的获得 |
2.3.11 GmbHLH3和Gm PIF1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中黄酮的含量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GmbHLH3 转录因子在JA应答途径中的作用 |
3.1 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宿主菌及载体 |
3.1.3 酶及试剂 |
3.1.4 实验仪器设备 |
3.1.5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
3.1.6 引物及序列 |
3.2 方法 |
3.2.1 GmbHLH3 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
3.2.2 载体构建 |
3.2.3 酵母双杂交 |
3.2.4 双分子荧光互补 |
3.2.5 拟南芥根长的测定 |
3.2.6 拟南芥叶片衰老分析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GmbHLH3 的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
3.3.2 GmbHLH3 蛋白与同源蛋白的酵母双杂互作分析 |
3.3.3 GmbHLH3 蛋白与同源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
3.3.4 GmbHLH3 过表达缓解Me JA对拟南芥根伸长的抑制 |
3.3.5 GmbHLH3 抑制JA诱导的拟南芥叶片衰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GmPIF1转录因子在光应答中的作用 |
4.1 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宿主菌及载体 |
4.1.3 酶及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1.5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6 引物及序列 |
4.2 方法 |
4.2.1 下胚轴长度、子叶展开角度和弯钩度的测量 |
4.2.2 光漂白测定及Pchlide和叶绿素水平测定 |
4.2.3 酵母双杂交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过表达GmPIF1基因对拟南芥表型的影响 |
4.3.2 GmPIF1与光敏色素的互作机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大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基因技术发展与转基因作物 |
1.2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和安全性 |
1.3 转基因大豆的研究现状 |
1.4 转基因植株鉴定技术 |
1.4.1 翻译水平检测方法 |
1.4.2 转录水平检测方法 |
1.4.3 其它检测方法 |
1.5 MYB转录因子概述 |
1.6 大豆异黄酮简介 |
1.6.1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质 |
1.6.2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
1.6.3 大豆异黄酮的应用价值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检测所需相关药品配方 |
2.2 方法 |
2.2.1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PAT试纸条检测 |
2.2.2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
2.2.3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Western blot检测 |
2.3 结果 |
2.3.1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PAT试纸条检测 |
2.3.2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
2.3.3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Western blot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表达量分析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3 相关引物 |
3.1.4 相关药品配方 |
3.2 方法 |
3.2.1 大豆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3.2.2 Real Time PCR分析 |
3.2.3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蛋白表达量ELISA检测分析 |
3.3 结果 |
3.3.1 Real Time PCR分析GmMYB12B2 基因组织表达特性 |
3.3.2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ELISA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农艺性状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质量性状结果分析 |
4.2.2 数量性状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mMYB12B2 转基因植株目标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异黄酮 |
5.2.2 GmMYB12B2 转基因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5.3 高异黄酮大豆种质资源与育种利用潜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1 我国细菌耐药性现状 |
1.1.1 我国临床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
1.1.2 我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
1.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
1.2.1 产生相关耐药酶 |
1.2.2 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
1.2.3 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
1.2.4 通过主动外排作用 |
1.2.5 形成生物被膜 |
1.3 细菌耐药性与致病性 |
第2章 MCR-1介导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2.1 MCR-1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 |
2.1.1 MCR-1的发现及传播机制 |
2.1.2 MCR-1的流行现状 |
2.1.3 MCR-1介导的耐药机制 |
2.1.4 MCR-1传播造成的危害 |
2.2 多黏菌素研究现状 |
2.2.1 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2.2.2 多黏菌素的特性 |
2.2.3 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情况 |
2.2.4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特点 |
2.2.4.1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特点 |
2.2.4.2 多黏菌素的毒理学特点 |
2.3 多黏菌素耐药菌的防治策略 |
2.3.1 多种抗生素联合策略 |
2.3.2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
2.3.3 MCR-1抑制剂的研究 |
第3章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
3.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
3.1.1 抗癌作用研究 |
3.1.2 抗氧化作用研究 |
3.1.3 抗菌作用研究 |
3.1.4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作用研究 |
3.1.5 异黄酮对脑血管的作用研究 |
3.1.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研究 |
3.2 染料木素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2.1 染料木素抗癌作用 |
3.2.2 抗氧化作用研究 |
3.2.3 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
3.2.4 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3.2.5 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研究 |
第4章 染料木素提取分离和结构改造研究现状 |
4.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4.2 染料木素的构效关系研究现状 |
4.3 染料木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
4.3.1 提取方法 |
4.3.2 纯化方法 |
4.3.3 其它方法 |
4.4 染料木素与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1.1 药品及试剂 |
1.1.1.2 菌株 |
1.1.1.3 相关仪器和设备 |
1.1.2 试验方法 |
1.1.2.1 临床分离mcr-1阳性菌的鉴定 |
1.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1.1.2.3 MCR-1抑制剂的筛选 |
1.1.2.4 统计学分析 |
1.2 试验结果 |
1.2.1 mcr-1阳性菌鉴定结果分析 |
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1.2.3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结果 |
1.2.4 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效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体外协同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药品及试剂 |
2.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1.3 菌株 |
2.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如下: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
2.1.2.2 生长曲线试验 |
2.1.2.3 时间-杀菌曲线试验 |
2.1.2.4 抑菌环试验 |
2.1.2.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染料木素特异性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活性 |
2.2.2 染料木素对受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 染料木素协同多黏菌素对受试菌株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
2.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药敏检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由细菌介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受试菌株与细胞株 |
3.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染料木素对不同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试验 |
3.1.2.2 黏附实验 |
3.1.2.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染料木素的细胞毒性 |
3.2.2 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菌株和试验动物来源 |
4.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
4.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2 方法 |
4.1.2.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4.1.2.2 评价指标 |
4.1.2.3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染料木素提高多黏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
4.2.2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缓解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肺脏组织的损伤 |
4.2.3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降低肺炎克雷伯菌在小鼠肺组织中的定植 |
4.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可显着改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肺脏水肿症状 |
4.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反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机制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药品及试剂 |
5.1.1.2 菌株和仪器 |
5.1.2 方法 |
5.1.2.1 Western blot试验 |
5.1.2.2 MPNP检测试验 |
5.1.2.3 Zeta点位的测定 |
5.1.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分子对接 |
5.1.2.5 MCR-1突变体菌株构建 |
5.1.2.6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重组菌株的MIC检测 |
5.2 结果 |
5.2.1 染料木素对MCR-1表达的影响 |
5.2.2 MPNP检测结果分析 |
5.2.3 Zeta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
5.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相互作用分析 |
5.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子的MIC检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建立植物化学物数据库 |
三、研究内容 |
四、质量控制 |
五、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
结果 |
一、植物化学物数据库 |
二、基本资料 |
三、各类食物摄入量 |
四、能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摄入量 |
五、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合物的食物来源及构成比 |
六、膳食营养素和植物化合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 |
讨论 |
一、各类食物摄入情况 |
二、能量、营养素与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围绝经期妇女对血脂、血压的影响 |
三、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围绝经期妇女血压血脂的相关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叶黄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大豆异黄酮对草鱼生长及瘦素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大豆异黄酮及其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
1.1 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 |
1.2 大豆异黄酮对水产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大豆异黄酮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大豆异黄酮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异黄酮对草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豆异黄酮对草鱼脑和肠道瘦素信号通路上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 |
2.1.1 鹰嘴豆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2.1.2 鹰嘴豆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2.1.3 鹰嘴豆研究现状小结 |
2.2 异黄酮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2.2.1 异黄酮作用的分子机制 |
2.2.2 ERs和 GPER1 的介导机制 |
2.2.3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4 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 |
2.2.5 对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 |
2.2.6 大豆异黄酮对活性氧及DNA损伤的影响 |
2.2.7 结论和展望 |
2.3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研究 |
2.3.1 方法论概述 |
2.3.2 最新技术发展情况概述 |
2.3.3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及化学成分分析 |
3.1 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讨论 |
3.2 鹰嘴豆异黄酮的纯化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鹰嘴豆异黄酮的化学成分分析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4 讨论 |
3.4 小结 |
3.4.1 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 |
3.4.2 鹰嘴豆异黄酮的纯化 |
3.4.3 鹰嘴豆异黄酮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章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
4.1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抑制的研究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1.4 讨论 |
4.2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 |
4.3 小结 |
4.3.1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4.3.2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测序 |
4.3.3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通路分析 |
4.3.4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表达LncRNA分析 |
4.3.5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槲皮素调节肉鸡脂质代谢的信号转导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槲皮素的概述 |
1.1.1 槲皮素的简介 |
1.1.2 槲皮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3 槲皮素的生理作用 |
1.2 脂质代谢及调控 |
1.2.1 脂质合成调控 |
1.2.2 脂质分解调控 |
1.2.3 脂质转运调控 |
1.3 影响禽类脂质代谢的关键因子 |
1.3.1 乙酰辅酶A羧化酶 |
1.3.2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
1.3.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
1.3.4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
1.3.5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
1.3.6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1.3.7 脂肪酸转运蛋白 |
1.3.8 脂蛋白分解酶 |
1.3.9 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1.4 黄酮类化合物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
1.4.1 槲皮素 |
1.4.2 葛根素 |
1.4.3 沙棘黄酮 |
1.4.4 柑橘黄酮 |
1.4.5 银杏黄酮 |
1.4.6 大豆异黄酮 |
1.4.7 山楂叶黄酮 |
1.4.8 桑叶黄酮 |
1.5 转录组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
1.5.1 转录组学概况 |
1.5.2 转录组RNA-seq技术 |
1.5.3 RNA-seq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饲粮 |
2.3 饲养管理 |
2.4 指标测定方法 |
2.4.1 生长性能 |
2.4.2 屠宰性能 |
2.4.3 鸡肉品质 |
2.4.4 血液生化指标 |
2.4.5 RNA-seq测序 |
2.4.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7 Western blot |
2.5 数据分析 |
2.5.1 常规数据分析 |
2.5.2 RNA-seq测序数据分析 |
2.5.3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 |
2.5.4 Western blot数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槲皮素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槲皮素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1 槲皮素对AA肉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的影响 |
3.2.2 槲皮素对AA肉鸡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的影响 |
3.3 槲皮素对AA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3.4 槲皮素对AA肉鸡血脂和脂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1 槲皮素对AA肉鸡血脂的影响 |
3.4.2 槲皮素对AA肉鸡脂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
3.5 槲皮素对AA肉鸡回肠粘膜脂质代谢的影响 |
3.5.1 测序数据汇总 |
3.5.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
3.5.3 RT-qPCR鉴定 |
3.6 槲皮素对AA肉鸡AMPK/PPAR信号通路的影响 |
3.6.1 槲皮素对AA肉鸡肝脏AMPK/PPAR信号通路m RNA表达的影响 |
3.6.2 槲皮素对AA肉鸡胸肌AMPK/PPAR信号通路m RNA表达的影响 |
3.6.3 槲皮素对AA肉鸡肝脏AMPK/PPA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7 AA肉鸡肉品质与AMPK/PPAR信号通路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槲皮素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槲皮素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 槲皮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
4.4 槲皮素对血脂和脂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 |
4.5 槲皮素对回肠粘膜脂质代谢的影响 |
4.6 槲皮素对AMPK/PPAR信号通路的影响 |
4.7 AA肉鸡肉品质与AMPK/PPAR信号通路的相关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大豆Ⅱ型查尔酮异构酶(CHIs)基因调控结瘤的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根瘤固氮的研究进展 |
1.1.1 豆科植物固氮生理机制 |
1.1.2 豆科植物固氮分子机制 |
1.1.3 黄酮类化合物对根瘤共生的作用 |
1.2 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及组成 |
1.2.2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 查尔酮异构酶CHI的研究进展 |
1.3.1 查尔酮异构酶CHI的生物化学功能 |
1.3.2 查尔酮异构酶CHI的类型 |
1.3.3 查尔酮异构酶CHI催化反应机理 |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豆Ⅱ型CHI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及菌株 |
2.1.2 工具酶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引物及测序 |
2.2 方法 |
2.2.1 大豆总RNA的提取 |
2.2.2 合成c DNA |
2.2.3 大豆Ⅱ型CHIs基因的PCR扩增 |
2.2.4 PCR产物的回收 |
2.2.5 PCR产物克隆 |
2.2.6 培养基配制 |
2.2.7 制备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
2.2.8 冻融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
2.2.9 大豆Ⅱ型CHIs基因的序列分析 |
2.2.10 大豆Ⅱ型CHI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获得大豆Ⅱ型CHIs基因c DNA全长序列 |
2.3.2 CHI家族基因分析 |
2.3.3 大豆Ⅱ型CHIs表达模式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Ⅱ型CHIs基因对大豆复合植株结瘤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宿主与载体 |
3.1.3 工具酶及生化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PCR引物 |
3.2 方法 |
3.2.1 培养基配制 |
3.2.2 X-Gluc染色液配制 |
3.2.3 II型 CHIs基因过表达重组载体构建 |
3.2.4 Gm CHI1A干扰重组载体构建 |
3.2.5 制备K599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3.2.6 冻融法转化K599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3.2.7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的遗传转化 |
3.2.8 大豆复合植株转基因毛状根诱导结瘤相关性状分析 |
3.2.9 大豆复合植株转基因发根的鉴定和筛选: |
3.2.10 大豆复合植株转基因发根异黄酮含量测定 |
3.2.11 异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12 结瘤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13 根瘤菌感染及根瘤合成信号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14 过表达GmCHI1A根系的特异性表达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豆II型 CHIs基因重组过表达载体构建 |
3.3.2 大豆过表达转基因复合植株表型和生理性状 |
3.3.3 大豆复合植株过表达发根的鉴定和筛选 |
3.3.4 大豆过表达发根异黄酮含量变化 |
3.3.5 异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6 结瘤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7 过表达Gm CHI1A基因特异性验证 |
3.3.8 干扰pFGC5941-GmCHI1A载体验证结果 |
3.3.9 干扰GmCHI1A对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的表型及生理性状分析 |
3.3.10 干扰GmCHI1A大豆转基因复合植株发状根的鉴定和筛选 |
3.3.11 干扰Gm CHI1A对大豆复合植株转基因根系异黄酮积累的影响 |
3.3.12 干扰发状根异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13 干扰GmCHI1A对结瘤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D]. 钟静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大豆慢生型根瘤菌TetR-like蛋白Blr7023调控大豆异黄酮外排机制研究[D]. 何雪蒨. 兰州大学, 2021(09)
- [3]大豆bHLH类转录因子GmbHLH3和GmPIF1的功能分析[D]. 王天亮. 吉林大学, 2020(03)
- [4]大豆GmMYB12B2转基因株系的鉴定与分析[D]. 段雪梅. 吉林大学, 2020
- [5]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艳玲. 吉林大学, 2020(01)
- [6]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D]. 王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大豆异黄酮对草鱼生长及瘦素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熊鼎.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8]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D]. 王佳. 吉林大学, 2020(08)
- [9]槲皮素调节肉鸡脂质代谢的信号转导机制[D]. 王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大豆Ⅱ型查尔酮异构酶(CHIs)基因调控结瘤的功能解析[D]. 周玉雪.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