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从生活满意度观照老年人生活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袁书华[1](2021)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工潮的伴生群体,最初是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出现的,研究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结构健全的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确实处于不利境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其各项权益的实现和保护是他们自身及其家庭无法单独面对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支持。因此,对于外出务工家庭将儿童留守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儿童福利政策的角度进行回应和解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儿童福利进行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已有的关于福利和儿童福利的研究多侧重客观福利制度和状况,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整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数。二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研究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数量较少。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儿童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现状,尤其是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同时揭示主观福利提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在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质性研究则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获取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主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福利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山东省LY县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获取了调查样本,通过滚雪球抽样获取了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以往研究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关于客观福利、主观福利及两者关系的五个假设,通过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在主观福利方面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内容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教育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方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资金福利和保护性服务福利方面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照顾性服务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获取的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从国家、社区和志愿组织获取的福利在两个群体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最终发现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通过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对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的福利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本研究对各福利供给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家庭面临“物质在场、亲情缺失”的福利供给困境,扩展家庭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供给困境;农村社区面临空心化和村委公共事务庞杂无暇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志愿组织面临整体力量薄弱和个体志愿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困境;国家则主要面临福利转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晰及难整合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转型期农村家庭的非农化生产模式和现行的城市公共服务政策的二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单个农民工家庭所能解决的范畴;国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重现金补贴、轻服务保障使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村两委“重行政、轻服务”的现状使农村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发挥平台作用,农村公共文化衰落使社区缺乏互助精神和凝聚力;社会组织处于与政府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对政府部门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和行政依赖影响其福利递送效果。针对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困境及原因,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进行了政策思考:首先,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要以需要满足为导向、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其次,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根据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取向,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保障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再次,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要落实好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和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农村社区儿童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和学校儿童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和民众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最后,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助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本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采用广义福利概念,除了借鉴以往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研究内容外,同时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揭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和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现状及困境进行探讨,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探讨多元主体的福利供给机制。
冯婉婉[2](2021)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人口结构快速变化、人口高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维护老年人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均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阐述基本养老保险和生活质量的有关概念、理论和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尽管在退休后老年人领取养老金能够对其晚年生活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但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在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生活质量影响这一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并且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类型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差异化影响及其产生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较为缺乏。基于此背景,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的数据,通过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t回归模型,以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社会支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生活质量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基本养老保险类型进行分析与比较,并进一步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客观健康和心理健康分别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这三个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对自评健康状态的影响系数为负。分城乡、不同年龄阶段和受教育水平来看,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分类型来看,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对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均不显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均具有一定提升作用,对低龄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中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在不同类型的基本养老保险中,居民养老保险的影响作用仍不显着;基本养老保险对低学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表现出显着正向的关系,对高学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具有显着性。对基本养老保险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表明,个人收入和社交频率在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为进一步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要逐步缩小不同类型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待遇差距;同时加大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不同方面的关注,加大对养老保险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家庭支持的辅助作用,帮助我国平稳进入“人口健康老龄化”时期。
曹莎[3](2020)在《四川省山丘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与农村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更是高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4亿。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水平都超过城镇地区,老龄化表现出严峻的“城乡倒置”形势。但是,由于养老体制不健全,家庭养老仍是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即通过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来满足老人的养老保障。比如四川省山丘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当地政府对农村养老的支付能力更有限,造成老人对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有更强的依赖性。因此,家庭结构对老人获得代际支持,提高福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隔代化等变迁都在改变传统的代际支持模式,给农村地区老人的家庭养老方式带来挑战,影响老人的健康状况。老年健康是老年福利的重要组成,对农村地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可以在中国农村地区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社会现状下,为完善家庭养老模式,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提出可参考的建议。这对提高农村地区老年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健康地理学为理论基础,从多学科交叉角度出发,利用四川省山丘区农户调研数据,从居住安排、子女情况和劳动力迁移结构三个角度刻画农村老人的家庭结构,以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照料来测算老人所获得代际支持,并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综合自评健康三个维度来度量老人的健康水平。在对四川省山丘区农村老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健康水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多重中介模型探究代际支持在老人家庭结构及其健康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尝试性地构建老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健康水平的耦合框架;最后对农户家庭微观层面调整代际支持和政府宏观层面补充社会支持,以提高农村老人健康和福利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四川省山丘区农村老人的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健康状况的特征明显。(1)就家庭结构而言,隔代化和空巢化已经成为四川省山丘区农村家庭的主要趋势,占比分别为37.78%和37.04%;老人的多子化和儿子偏好特征突出;劳动力迁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的常态。(2)就代际支持而言,老人获得情感支持状况好于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3)就老年健康状况而言,样本老人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大部分样本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均较好。(2)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之间相互关系显着。(1)就家庭结构和代际支持而言,居住安排,尤其是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人获得代际支持的影响显着;子女数量与老人获得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显着相关,但与生活照料无显着相关关系;子女的性别结构与老人获得经济支持无显着相关关系,但与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显着相关;劳动力迁移与老人获得代际支持显着相关。(2)就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而言,代际支持与老人健康水平显着相关。(3)就家庭结构和老年健康而言,居住安排与老人健康水平显着相关;子女数量与老人生理健康和自评健康显着相关,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不显着;有儿子与老人健康水平无显着相关性,但有女儿和老人健康水平显着相关;劳动力迁移与老人健康状况显着相关。(3)代际支持在家庭结构和老年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1)代际支持在居住安排和老年健康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显着。在老人居住安排及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7.23%和24.33%),而在老人居住安排及其自评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52.78%)。(2)代际支持在老人的子女数量与其生理、心理和自评健康水平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显着,且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分别为-11.16%、27.14%和13.97%,而在老人的子女性别结构与其健康水平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不显着。(3)代际支持在家庭劳动力迁移和老人健康水平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显着。具体来讲,代际支持在家庭劳动力迁移和老人生理健康、自评健康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11.33%和-34.85%),而在家庭劳动力迁移和老人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53.59%)。此外,居住安排和老年健康间最显着的是生活照料路径,子女数量和老年健康间最显着的是经济支持路径,劳动力迁移和老年生理健康间最显着的是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路径,和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间最显着的则是情感支持路径。(4)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的耦合机制明确。当三者放在同一结构关系中时,家庭结构对老年健康并没有显着的影响,但对代际支持有显着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34。同时,代际支持则对老年健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69。此外,在三个要素的内部,影响老人家庭结构的主要载荷因子是老人的子女情况;影响代际支持水平的主要载荷因子是情感支持,其次是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的载荷系数最小;影响老人健康状况的主要载荷因子是自评健康,其次是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载荷系数最小。
丁雪萌[4](2020)在《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地区差异显着等特点,加之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附加效应,导致我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同时也使得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日益恶化,集中反映为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给与养老需求之间的错配。虽然我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政策制定与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与优化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然而老年人口数量与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其对照护服务与养老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家庭少子化与核心化的发展趋势,家庭照料方面人力供给资源的不断下降,致使养老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矛盾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供需视角,选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方即老年人群体,以及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方即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个层面探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均衡问题。因此,本研究遵循以下逻辑范式:(1)本文首先基于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具体将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形式划分为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1)整体角度,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家庭、社区与机构三个供给主体层面构建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评价体系,剖析我国地区间长期照护服务资源分配是否均衡有效;(2)分步评价,本文首次尝试基于CLASS数据库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下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供需信息的挖掘,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与评价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状况,弥补了国内供需角度层面关于长期照护服务整体评价的空白。(2)其次,本文的实证分析逻辑框架是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在有效需求理论即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下,确定了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应该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因此本文的分析侧重点在于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并且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将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长期照护服务方式全部融合进了一个实证分析框架,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主要是鉴于长期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具有非常相似特点的基础,即它们的使用都是以“消费能力”为中心的个人选择行为,因此本文参考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安德森行为模型(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同时结合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其中,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框架下的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个人行为),是环境特征、个人特征和养老效果综合影响的结果。其理论模型有利于客观评析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匹配有效度,也在一定程度充实了国内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不足。(1)家庭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一即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的分析;(2)社区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二即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的分析,并且从供需角度出发即供给水平与客观需要相结合,探究影响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主观需求的相关因素;(3)机构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结合上述个人行为(行为一: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与行为二: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进而分析对老年人养老效果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分析逻辑有助于将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行为与行为结果将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部分:本部分采用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提供2017年数据),依据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方式所对应的的责任主体,选取了反映我国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34个指标,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从而对其供给能力进行具体的剖析。研究发现:(1)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人口老龄化标准,同时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其长期照护服务的综合供给能力尚未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2)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最占优势,西部地区的供给劣势尤为明显,养老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也极为不均衡;(3)上述结果侧面说明地区经济实力强的省份,其长期照护服务综合供给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更应重视养老服务资源在西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倾斜与分配,以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老年人日益严峻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第二,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受儒家思想以及孝文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九成老年人选择自己家或者子女家养老,而且农村地区老年人选择家庭成员养老的意愿更为强烈。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各类因素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方式的影响,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同时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对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选择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并比较各类因素影响的差异作用。其中老年人子女数量越多,其未来选择家庭照护模式的意愿会更强烈,同时儿子数量对父母未来选择家庭照护的倾向作用显示更强。(2)从供给层面而言,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成员仍然是家庭照护服务的内部供给主体,同时也是老年人选择提供护理服务的首要倾向;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作为家庭养老服务的外部供给主体的作用体现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自身工作、抚养孩童与照顾老人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及其他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因素,家庭照护功能会不断外溢到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中。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失能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老年人高龄化与失能化并存发展的局面,使得青壮年子女面临上有赡养义务、下有抚养责任的负担也会持续加剧。第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我国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呈现“高需求、低利用”的态势,其中加权需求结果显示最高的为“陪同看病”等医疗护理类服务,其次是“老年人服务热线”等精神慰藉类服务,最后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不平衡现状仍然较为严峻,生活照顾类、医疗护理类以及精神慰藉类共三类服务九个项目下,有相应需求但未获供给的老年人比例几乎均超过三成。其中精神慰藉类服务的供需不平衡比例最高,其次则是医疗护理类以及生活照顾类服务。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具体探讨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是基于其自身客观需求产生,还是源于现有供给导向;从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依次探索各因素对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定量影响。(1)倾向因素中,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则更为强烈;有配偶老人相比孤寡老人在社区照护服务方面的主观需求也更低;同时,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表达更为显着。(2)使能因素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现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对老年人关于其的主观需求正向影响显着。(3)需求因素中具体分析了老年人其自身的客观需求状况对社区照护服务的影响作用,其中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明显比健康一般或较差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低;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对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也更显强烈。(2)从供给层面而言,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类型中供给水平最高的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其次是精神慰藉类以及医疗护理类服务,侧面说明生活照顾类服务的供给难度较低,因此社区在该项服务的提供则较为充分。然而,我国社区照护服务模式起步较晚,同时养老床位利用率一直在低水平浮动,说明其服务的使用发展远远滞后于社区养老机构与设施投资扩建。并且社区照护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软硬件环境支持基础薄弱、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与质量结构性严重失衡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等问题限制,使得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第四,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机构照护作为家庭照护的重要补充形式,其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普遍偏低,并且老年人自身与家人关于选择养老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偏见。本部分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并且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行为的最后一环节即老年人的养老效果的实证分析。(1)倾向因素中,居住在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遭受着经济、教育和医疗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使得在晚年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效果满意度显着消极于城市老年人。(2)使能资源中,拥有房产数越多以及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为积极;学历越高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加积极;社会网络支持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有利于促进其精神健康,外在给予的内心安全感将使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老年身份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与压力。(3)需求判断中,机构照护服务意愿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现负向影响,说明选择机构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可能其获得的代际支持较匮乏,同时内心感受到的满足感与充实感也相对较低。因此有效推动积极老龄化进程的首要着力点仍是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应先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进而再去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等矛盾。(2)从供给层面而言,首先,当前养老设施和机构床位的供应远远超过行业需求,并且自2011年开始机构养老的床位利用率却在逐年下降,说明养老床位存在资源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文化程度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极大地限制了养老服务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护理队伍性别、年龄结构的失衡均严重制约养老护理质量的提升。再者,各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综合效率平均为0.944,全国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4,低于平均规模效率0.979;其中,综合效率未达到最佳的省份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各相应地区应重视加强政府部门的养老投入,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同时注重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衡发展。
刘亚芳[5](2020)在《社会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农民工群体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以及加工制造、建筑业、采掘业等各行业中已占从业人数的半数以上,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认识并解决农民工问题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产业结构的限制和农民工群体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在煤矿采掘、非煤矿山开采、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等高危行业工作。因此,认识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一环就在于对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关怀,其中,生活满意度是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维度,人民生活满意度水平已经成为美好生活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因而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来自不同群体的社会支持越多,个体在面对生活难题时越能够更好地应对,进而提高生活满意度。因此,本文拟以高危行业从业群体的代表——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支持对这一群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从而为关怀高危行业农民工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对536名煤矿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入手,展现了煤矿工人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然后以迪纳尔的《生活满意度量表》为工具,对煤矿工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描述分析;最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社会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感知到的主观支持越多,煤矿工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客观支持对煤矿工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具有显着影响;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煤矿工人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同时,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如婚姻状况、年龄也会影响煤矿工人的生活满意度。由此,我们应该从完善原有的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拓宽正式社会支持网、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提高信息支持的质量、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角度提高高危行业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
许昕[6](2021)在《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虽属发展中国家,但其人口老龄化进程几乎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2000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做到既“长寿”又“健康”,即实现“健康老龄化”成为中国政府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不仅来自老年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同时也来自高龄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高龄老人作为老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其身心健康、经济独立性、社会交往更为脆弱,在生活、精神方面更需照料与慰藉,他们的生活现状及满意度理应引起社会的极度关注,特别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成为我国民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全面剖析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研究进展基础上,基于人口转变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生活质量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运用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地理监测数据、环境数据以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等多元化数据,从多尺度视角出发,先从宏观群体尺度构建指标体系,借助Arc GIS、ENVI、Geo Da等软件平台,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把握其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以南京市域为研究案例地,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概念框架,从微观个体尺度对南京市高龄老人的特殊群体——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多维度、多属性特征的综合评判;最后结合地理探测器、Amos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影响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宏微观因素,以全面考察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成因,实现生活质量研究的宏微观结合。全文研究内容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三、四、五、六章节,从宏微观多尺度视角出发,对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其中第三章节概述了现阶段中国高龄老人的结构转变历程、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及区域差异;第四章节从宏观尺度评估了中国高龄老人的环境、健康、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第五章节从微观视角出发对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的不同维度、不同属性特征进行综合评判;第六章节从宏微观结合视角分析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对策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社区层面、个人层面提出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第四部分为第八章节,阐述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高龄人口结构表现出女多男少、乡村多城镇少的特征。人口高龄化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平稳增长期、高速发展期、停滞期。发展速度上,高龄化区域差异日益凸显,由“一”字型格局演变为“点—面”格局,且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存在不一致性。发展程度上,人口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东南向西北扩张态势,且与“胡焕庸线”保持相对一致性。空间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年龄结构惯性推移等因素影响,高龄化的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地区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缩小的主要原因。(2)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总体呈现“东中西梯度地带性”格局,形成以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向中西部渐次递减的空间布局态势,空间热点呈现“团状集聚式”和“带状延伸式”布局模式。构成综合生活质量的环境、健康、经济、社会、文化5个生活质量要素在空间上虽形态各异,但总体符合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形态。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处于生活质量第一梯队。不同要素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值较低,文化生活质量评价值最高。(3)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个体生活质量主要由躯体健康、心理支持、社会经济地位和感官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百岁老人心理支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躯体健康和感官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的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存在显着差异,男性、105岁以上、拥有城镇户口、在婚的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更高。(4)宏观尺度,从人口结构、家庭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4个方面选取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10个假设,其中社会保障维度的“人均社会救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维度的“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家庭规模维度的“平均家庭户规模”5个变量假设成立,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各因素叠加后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区域差异的影响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5)微观尺度,依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从心理支持、社会经济地位、躯体健康、感官能力四个维度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反向验证。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和躯体健康与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显着相关,心理支持与百岁老人生活质量不相关。(6)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经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躯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待改善的问题。未来国家及政府要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方面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政策保障。社区要加强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区环境。此外,高龄老人自身要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再教育,积极参与闲暇社会活动,全方位的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水平。
李蜜[7](2019)在《社会支持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健康长寿在“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健康老龄化。我国学者邬沧萍教授在《健康老龄化的科学涵义和社会意义》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健康老龄化一词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健康长寿”含义近似,不仅体现在老年人预期寿命的提高,还体现在老年人的寿命质量的改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形成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Active Aging:A Policy Framework)报告则提出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积极老龄化要义,其中健康指慢性病和功能衰退两大风险因素保持在较低水平,老年人寿命和生活质量都得到较大提高;保障指家庭、社区和国家在老年人处于弱势状态时,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支持。可见,在老龄人口增多,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人群数量剧增的背景下,动员社会全员力量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在这样一个研究背景下,本文将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服务三个方面,结合健康老龄化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分别就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外部主体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供给进行理论分析,就社会支持缺失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就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自变量包括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因变量包括老年人生活质量,其中生活质量以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予以操作化定义。期望通过研究,明确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会支持因素。具体来讲,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三个层面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老年人获得情感支持能显着提高其生活质量。不论是来自子女的情感支持还是老人通过社交活动获得的情感支持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层面有显着积极影响。(2)经济支持能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子女经济支持利于提升老人心理健康和对生活的满意度,养老金支持对生活质量三维度均有积极影响。(3)日常照料服务显着影响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家庭照料和社会照料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层面均有积极影响,且与社会照料相比,家庭照料对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据此,本文分别就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服务支持的构建给出了相关建议。情感支持方面:弘扬孝文化,继承尊老敬老爱老美德;降低隔代抚育负担,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社区文体设施建设,构建精神需求服务体系。经济支持方面:增强家庭经济供养能力,提升子女经济供养意愿;全面提高保障力度,缩小城乡保障差距;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增强自我经济供养能力。日常照料服务支持方面: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创造就近务工条件;降低家庭照料负担,提高家庭照料质量;树立积极养老观,推行养老“时间银行制度”。
徐雪[8](2019)在《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及养老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了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包括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持、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投入保障。这些具有开拓意义的老龄政策表明,如何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安置老龄人口的养老生活,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的重大问题。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依赖于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持等养老资源的供给与优化配置,因此,养老资源与老龄人口幸福感密切相关。如何科学合理地识别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视角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老龄政策、促进老龄人口幸福感的提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中国是一个尊老孝老的国家,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中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价值多元与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呈逐渐弱化趋势。相对于城市,农村老龄化、家庭养老资源和自我资源弱化趋势更为严峻。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影响,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更为薄弱,养老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对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为现实迫切所需。当前,关于养老资源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养老资源的内涵界定、供求关系及资源配置等方面,中国对养老资源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基于养老资源视角的老龄人口幸福感研究较少,且在幸福感的评价方面其影响因素的选取多以经验确定法为主,这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本文尝试将文本挖掘方法应用于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识别。并通过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厘清影响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关键因素与养老资源的关系。进而,通过对养老资源的相关配置进行实证分析,期望得出具体的数据结论,为完善农村养老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从完善养老资源配置视角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提升。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以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为研究主线,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从养老资源对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社会养老资源对家庭养老资源的替代性研究、城乡养老资源的对比研究三个角度进行述评,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逐层深入展开各部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识别:基于文本挖掘方法。给出基于文献数据识别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基本思路,以及相关文本挖掘方法。首先,对文献数据进行分词,基于文献关键词构建领域词典,作为补充词典应用于基于最大匹配算法的似然导向中文分词,实现对文献中专业领域词汇的识别。其次,对分词之后的文献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网络图谱构建,获得当前老龄人口幸福感和养老资源相关研究的主题、热点以及交互影响因素。最后,利用余弦相似性获得各研究主题的相似词项,基于各主题相似词项的集合丰富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章节的实证研究。(2)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以天津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例,首先,依据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并进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检验及选择。其次,对各影响因素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最后,在分析总体样本的基础上,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厘清影响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及其与养老资源的关系,积极探讨养老资源相关因素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3)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分析。鉴于养老资源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完善养老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提升。首先,对养老资源的供需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养老资源方面尤其是农村养老供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次,基于利他主义分析框架,以天津市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对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基础的“社会养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替代性进行实证研究。期望通过对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现状以及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进行分析,为完善农村养老资源配置,积极发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共同作用提供理论支持。(4)城乡养老资源的对比分析。对于本文实证数据,农村老龄人口中幸福感水平较低群体所占比例显着高于城市。基于实证数据,从经济状况、健康医疗、家庭代际支持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四个方面对城乡老龄人口的养老资源供需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以及养老资源对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的城乡差异,为如何完善农村养老资源配置,降低城乡幸福差距,提升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本文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发现,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住房环境、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孤独感、代际支持对幸福感具有显着影响。通过完善养老资源配置,可以改善农村老龄人口的经济状况和住房环境,为其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支持,为丰富其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载体、降低孤独感。这说明养老资源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完善养老资源配置可以促进其幸福感的提升。(2)通过对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分析发现,农村养老的家庭资源和自我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并呈现加重趋势,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养老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通过对养老保险政策下“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养老金收入使得从子女处获得转移支付的农村老龄人口的比例显着降低,但对于从子女处获得转移支付的金额并无显着影响。说明当前养老保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共同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效果仍然有限。完善农村社会养老资源仍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3)城乡养老资源的对比分析:第一,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收入金额较少,房产和养老储蓄整体不足,经济情况多为基本够用或困难;医药费花费以自费为主,且占收入的比例较高,更有可能因病致贫;农村老年人中需要照料的比例更高、得到照料的比例偏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高于城镇老年人。第二,通过对经济收入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健康仅对农村老龄人口的经济收入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这与年龄仅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具有显着影响的结论相互印证。由于农村老龄人口其老年期的自我劳动收入仍然十分必要,年龄增大、身体健康状况变差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农村老龄人口参与劳动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其经济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其幸福感。另外,参与邻里活动、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对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着。综合考虑公共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和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以积极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共同作用作为政策建议的出发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提升农村老龄人口的收入保障水平,提高其经济独立性;发展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提高农村家庭照料和社会照料的供给水平;丰富农村老龄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参与活动,满足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降低其孤独感;通过国民教育营造老有所为的社会氛围,倡导老龄人口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加强自我独立意识,并量力主动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提高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宗晓菲[9](2019)在《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民工潮”到“返乡潮”,在此之中衍生出老年回流农民工群体,他们虽通过常年在外务工获得一定的人力资本和储蓄,但受户籍等政策的限制,其在年老后只能选择离开务工城市,回归农村。然而,返乡后,年龄的增大限制其在本地继续务工,农业技能的下降也使其难以以务农为生,同时,长期在外的流动很可能弱化代际关系进而影响子女对其提供的家庭养老支持。而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老年回流农民工未能享受应得的社会养老保障。因此,老年农民工回流后,极可能陷入自我保障能力低下、家庭保障不足以及社会保障缺乏的困境之中,这将不利于这一群体回流后的基本生活。那么,具体而言,与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相比,老年回流农民工回流后真实的养老保障情况如何?回流前后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进一步地,各项养老保障状况及变化是否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本文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及时间比较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首先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回流后养老保障状况的变化及与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检验各项养老保障及变化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后,基于现状分析及模型检验结果,提出完善老年回流农民工养老保障,进而提升其养老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当前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水平较低,与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存在较大差异,且回流前后,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各项养老保障对老年回流农民工和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差异:自我保障显着影响老年回流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而对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的影响不显着、家庭保障及社会保障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影响效应小于对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的影响。(3)自我保障中个人收入及变化、家庭保障中子女经济支持、子女照料支持和代际关系及变化以及社会保障中回流后是否享受社会养老金及养老金收入显着影响老年回流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结合现实社会背景及现状分析,提出应以完善老年回流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为重点,优化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同时加强农民工职业保障、重视家庭养老责任,不断强化老年回流农民工的自我养老保障和家庭养老保障进而构建完备的老年回流农民工养老保障体系,使其安享晚年。
张琳琳[10](2019)在《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向越发明显和持续加深,养老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密切关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减弱,但现阶段它仍然是主流的养老方式。家庭是老年人的生活活动中心,也是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支持的获得及其力度的大小,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了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概念、理论和测量指标的基础上,建构了家庭支持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框架,试图探讨和验证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经过梳理国内外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在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问题上,国内在生活质量研究方面总体来看还是主要关注客观研究,因为老年人对自身生活质量感受方面数据缺乏,从而对其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大多停留在单维度或局部数据调查方面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覆盖的维度和广度较为狭窄且样本整体代表性不强,从而影响了我们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本研究利用2016年进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项目成人数据库中的数据,以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家庭支持理论和生活质量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软件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着重探讨并验证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家庭支持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老年人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满意度、自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自评健康状况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对心理健康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2)生活照料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3)精神慰藉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最新数据,从全国视角出发,在生活质量理论的基础上,以老年人的主观感受为测量指标,探讨和验证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检验家庭支持理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家庭支持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二、广东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从生活满意度观照老年人生活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从生活满意度观照老年人生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
(二) 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
(三)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 内容创新 |
(二) 方法创新 |
(三) 视角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农村留守儿童 |
(二) 福利 |
(三) 社会福利 |
(四) 儿童福利 |
二、理论基础 |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 福利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 |
一、本研究所采用的儿童福利指标 |
(一) 福利的一般测量 |
(二) 儿童福利的测量 |
(三) 儿童福利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研究假设与资料收集 |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假设 |
(二)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假设 |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假设 |
(四) 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结果 |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 |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
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量化结果的讨论 |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的特点 |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特点 |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获取与供给的质性研究 |
一、访谈方法及对象 |
(一) 访谈方法 |
(二) 访谈对象 |
二、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一) 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二) 农村留守儿童从国家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三) 农村留守儿童从社区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四) 农村留守儿童从志愿组织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不同主体的供给困境分析 |
(一) 家庭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二) 国家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三) 社区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四) 志愿组织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提升的政策分析 |
一、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 |
(一) 以需要满足为导向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
(二) 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
二、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 |
(一)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
(二)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实践取向 |
(三) 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 |
三、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 |
(一) 强化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 |
(二) 落实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 |
(三) 强化农村社区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 |
(四) 发挥学校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 |
(五) 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 |
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 |
(一) 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儿童福利助力 |
(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
(二) 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 |
(三)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困境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原因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展开异质性研究 |
(二)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有新思维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部分举例)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人员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研究 |
1.2.2 对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
1.2.3 对养老保险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养老保险 |
2.1.2 老年人 |
2.1.3 生活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支持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生活质量理论 |
2.3 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 |
2.3.1 时间分配效应 |
2.3.2 收入效应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
3.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
3.1.2 我国不同类型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 |
3.2 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
3.2.1 不同特征老年人群体自评健康的现状分析 |
3.2.2 不同特征老年人群体客观健康的现状分析 |
3.2.3 不同特征老年人群体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
3.2.4 不同特征老年人群体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变量描述及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中介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与描述性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描述性分析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总体影响 |
4.4.2 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分组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基本养老保险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
5.1 缩小不同类型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差距 |
5.2 加强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关注 |
5.3 加大对养老保险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 |
5.4 加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的作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四川省山丘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与农村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基础概念 |
1.3.1 家庭和家庭结构 |
1.3.2 代际关系和代际支持 |
1.3.3 老年人和健康 |
1.4 相关理论及发展 |
1.4.1 家庭结构相关理论及发展 |
1.4.2 代际支持相关理论及发展 |
1.4.3 老年健康相关理论及发展 |
1.5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 |
1.5.1 家庭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2 代际关系与代际支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3 老年健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文献评述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框架的提出 |
2.2 预期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1 预期目标 |
2.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第3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3.1 四川省农村老龄化宏观背景 |
3.1.1 四川省农村老龄化水平空间格局 |
3.1.2 四川省农村老年健康景观格局 |
3.2 研究区域确定 |
3.3 数据来源 |
3.3.1 问卷设计 |
3.3.2 实地调研 |
第4章 家庭结构、代际支持的划分及老年健康的测算 |
4.1 家庭结构的划分和现状分析 |
4.1.1 家庭结构划分标准 |
4.1.2 样本区家庭结构现状 |
4.2 代际支持的划分和现状分析 |
4.2.1 代际支持划分标准 |
4.2.2 样本区老人获得代际支持现状 |
4.3 老年健康的测算和现状分析 |
4.3.1 老年健康测算 |
4.3.2 样本区老年健康水平现状 |
4.4 研究小结 |
第5章 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及老年健康的相互关系 |
5.1 家庭结构对代际支持的影响 |
5.1.1 家庭结构对老人所获经济支持的影响 |
5.1.2 家庭结构对老人所获情感支持的影响 |
5.1.3 家庭结构对老人所获生活照料的影响 |
5.2 代际支持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5.2.1 代际支持对老年生理健康的影响 |
5.2.2 代际支持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5.2.3 代际支持对老年自评健康的影响 |
5.3 家庭结构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5.3.1 居住安排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5.3.2 子女数量和性别结构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5.3.3 劳动力迁移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
5.4 研究小结 |
第6章 代际支持的中介作用及三者耦合机制分析 |
6.1 代际支持在家庭结构与老年健康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1.1 代际支持在居住安排和老年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
6.1.2 代际支持在子女数量与性别结构和老年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
6.1.3 代际支持在劳动力迁移和老年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
6.2 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与老年健康的耦合机制分析 |
6.2.1 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3 结构方程模型耦合结果分析 |
6.3 研究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2.1 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的相互关系 |
7.2.2 中介效应和耦合机制 |
7.3 关于提高农村养老水平的思考 |
7.4 研究的创新点和未来研究展望 |
7.4.1 研究创新点 |
7.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数据介绍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启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平理论 |
2.1.2 需求层次理论 |
2.1.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 |
2.2.2 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 |
2.2.3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对策 |
2.2.4 文献评述 |
2.3 国际经验启示 |
2.3.1 家庭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日本 |
2.3.2 社区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英国 |
2.3.3 机构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美国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理论模型 |
3.2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机制分析 |
3.2.1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能力的整体评析 |
3.2.2 家庭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3 社区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4 机构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3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研究设计 |
3.3.1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 |
3.3.2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分步评析 |
第4章 中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4.1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实证分析 |
4.2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4.2.1 家庭层面 |
4.2.2 政府层面 |
4.3 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4.3.1 老年人失能化与高龄化并存发展 |
4.3.2 家庭结构呈现核心化与少子化 |
4.3.3 家庭照料者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5.1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实证分析 |
5.2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5.2.1 社区层面 |
5.2.2 政府层面 |
5.3 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5.3.1 社区照护缺乏硬软件环境支持 |
5.3.2 社区照护服务人员数量与结构失衡 |
5.3.3 社区照护关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老年人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6.1 机构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6.1.1 描述性分析 |
6.1.2 实证分析 |
6.2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6.2.1 机构层面 |
6.2.2 地区层面 |
6.3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6.3.1 养老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较低 |
6.3.2 专业机构照护人员供给不足 |
6.3.3 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供需失衡 |
6.3.4 政府关于养老机构运营监管欠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历年人口分布情况统计 |
附录2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附录3 老年人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社会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1.实践意义 |
2.理论意义 |
(四)理论基础 |
1.社会支持的概念 |
2.社会支持的分类 |
3.社会支持的测量 |
(五)概念界定与指标构建 |
1.概念界定 |
2.指标构建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假设 |
3.研究方法 |
4.样本概况 |
二、煤矿工人的社会支持现状 |
(一)煤矿工人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
(二)煤矿工人主观支持的基本状况 |
(三)煤矿工人客观支持的基本状况 |
1.客观支持状况 |
2.社会支持的规模 |
3.社会支持的质量 |
(四)煤矿工人社会支持利用度的基本状况 |
(五)本章小结 |
三、社会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一)煤矿工人的生活满意度现状 |
(二)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
1.主观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2.客观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3.社会支持利用度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4.个体因素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三)本章小结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1.亲缘和友缘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活满意度 |
2.正式社会支持的缺乏降低生活满意度 |
3.社会支持的低利用度降低生活满意度 |
4.与他人的互动以及健康状况影响生活满意度 |
5.高危行业的工作性质和管理方式影响生活满意度 |
(二)对关怀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建议 |
1.完善原有的非正式社会支持 |
2.拓宽正式社会支持网 |
3.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 |
4.提高信息支持的质量 |
5.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煤矿工人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区域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龄老人 |
2.1.2 生活质量 |
2.1.3 老年人生活质量 |
2.1.4 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生活质量研究 |
2.2.2 高龄老人研究 |
2.2.3 百岁老人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人口转变理论 |
2.3.2 需求层次理论 |
2.3.3 社会分层理论 |
2.3.4 “美好生活”理论 |
2.3.5 人地关系理论 |
第3章 中国人口高龄化发展的时空特征 |
3.1 中国老年人口结构的演变 |
3.1.1 老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经历“缩减—再扩张”两个阶段 |
3.1.2 老年人口性别比低,高龄女性更多于男性 |
3.1.3 老年人口城乡差异显着,高龄老人乡村多于城市 |
3.2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发展 |
3.2.1 中国人口高龄化加速上升 |
3.2.2 中国高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
3.3 中国人口高龄化速度的空间差异 |
3.3.1 测算方法 |
3.3.2 不同时期高龄化速度演变特征 |
3.4 中国人口高龄化类型的演变 |
3.4.1 人口高龄化类型的划分 |
3.4.2 人口高龄化各类型空间分布 |
3.5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区域差异 |
3.5.1 研究方法 |
3.5.2 总体演变趋势 |
3.5.3 区域间差异 |
3.5.4 区域内差异 |
3.6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空间关联特征 |
3.6.1 研究方法 |
3.6.2 总体集散性 |
3.6.3 局部集聚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 |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
4.1.1 生活质量构成要素的选取 |
4.1.2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研究方法 |
4.2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
4.2.1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空间差异特征 |
4.2.2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空间集聚性特征 |
4.3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评价 |
4.3.1 环境生存质量指标选取及评价模型 |
4.3.2 环境生存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
4.3.3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空间差异 |
4.4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评价 |
4.4.1 健康生存质量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
4.4.2 健康生存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
4.4.3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空间差异 |
4.5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评价 |
4.5.1 经济生活质量指标选取 |
4.5.2 经济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
4.5.3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
4.6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评价 |
4.6.1 社会生活质量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
4.6.2 社会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
4.6.3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
4.7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评价 |
4.7.1 文化生活质量指标选取 |
4.7.2 文化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
4.7.3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
4.8 本章小结 |
4.8.1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 |
4.8.2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 |
4.8.3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 |
4.8.4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 |
4.8.5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 |
第5章 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 |
5.1 研究数据来源 |
5.1.1 调查问卷设计及入户调查 |
5.1.2 样本统计特征分析 |
5.2 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测量 |
5.2.1 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2.2 变量测量 |
5.3 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4 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
5.4.1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
5.4.2 生活质量不同维度评价 |
5.4.3 基于个体及家庭属性特征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尺度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架构 |
6.2 宏观群体尺度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指标选取 |
6.2.2 分析方法 |
6.2.3 作用机制分析 |
6.3 微观个体尺度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6.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6.3.2 模型拟合与修正 |
6.3.3 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层面 |
7.1.1 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7.1.2 建立覆盖城乡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
7.1.3 逐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7.1.4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救助体系 |
7.2 社区层面 |
7.2.1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
7.2.2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
7.2.3 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区环境 |
7.3 个人层面 |
7.3.1 重视教育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
7.3.2 鼓励高龄老人积极参与闲暇活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实现生活质量研究的宏微观结合 |
8.2.2 丰富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与实证 |
8.3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主要着作 |
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三、主持或参与的科研基金与项目 |
四、获奖 |
致谢 |
(7)社会支持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
2.1.2 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 |
2.2 文献述评 |
3.相关概念与理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社会支持概念界定 |
3.1.2 生活质量概念界定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健康老龄化理论 |
3.2.2 积极老龄化理论 |
3.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2.4 社会资本理论 |
4.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分析 |
4.1.1 情感支持需求分析 |
4.1.2 经济支持需求分析 |
4.1.3 日常照料需求分析 |
4.2 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供给分析 |
4.2.1 情感支持供给分析 |
4.2.2 经济支持供给分析 |
4.2.3 日常照料供给分析 |
4.3 社会支持缺失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1 情感支持缺失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2 经济支持缺失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3 日常照料服务缺失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5.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设定 |
5.2.3 变量选取 |
5.3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
5.3.1 基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
5.3.2 社会支持状况描述性分析 |
5.3.3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卡方检验 |
5.4 社会支持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各层面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4.2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4.3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情感支持能显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5.5.2 经济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5.5.3 日常照料服务显着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
5.5.4 小结 |
6.对策建议 |
6.1 情感支持的构建 |
6.1.1 弘扬孝文化,继承尊老敬老爱老美德 |
6.1.2 降低隔代抚育负担,鼓励父母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
6.1.3 加强社区文体设施建设,构建精神需求服务体系 |
6.2 经济支持的构建 |
6.2.1 增强家庭经济供养能力,提升子女经济供养意愿 |
6.2.2 全面提高保障力度,缩小城乡保障差距 |
6.2.3 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增强自我经济供养能力 |
6.3 日常照料服务支持的构建 |
6.3.1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创造就近务工条件 |
6.3.2 降低家庭照料负担,提高家庭照料质量 |
6.3.3 树立积极养老观,推行养老“时间银行”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及养老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2.3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工作 |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述评 |
2.1 老龄人口幸福感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
2.1.1 老龄人口 |
2.1.2 幸福感的内涵 |
2.1.3 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
2.2 老龄人口幸福感研究的其他理论视角 |
2.2.1 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 |
2.2.2 积极心理学幸福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4 社会支持理论 |
2.3 养老资源与老龄人口幸福感相关研究 |
2.3.1 养老资源的界定 |
2.3.2 养老资源对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 |
2.3.3 社会养老资源对家庭养老资源的替代性研究 |
2.3.4 城乡养老资源的对比研究 |
2.4 小结 第3章 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识别:基于文本挖掘方法 |
3.1 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识别的文本挖掘方法 |
3.1.1 基于最大匹配算法的似然导向中文分词方法 |
3.1.2 基于TF-IDF的文本特征提取方法 |
3.1.3 词项共现网络图谱构建 |
3.1.4 词项相似性度量 |
3.2 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识别结果与分析 |
3.2.1 文献数据收集 |
3.2.2 分词效果对比 |
3.2.3 高频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
3.2.4 主题词项相似性度量结果分析 |
3.2.5 老龄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第4章 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1.3 解释变量的筛选 |
4.2 影响因素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
4.2.1 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幸福感 |
4.2.2 健康状况与幸福感 |
4.2.3 经济状况与幸福感 |
4.2.4 家庭及代际支持与幸福感 |
4.2.5 精神文化生活与幸福感 |
4.2.6 社会参与状况与幸福感 |
4.3 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4.3.1 实证检验:基于定序回归模型 |
4.3.2 实证检验:基于多分类回归模型 |
4.4 小结 第5章 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分析 |
5.1 养老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
5.1.1 老龄人口现状 |
5.1.2 家庭养老资源与社会养老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
5.1.3 农村养老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
5.2 农村“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 |
5.2.1 基于利他主义的分析框架 |
5.2.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分析 |
5.2.3 实证检验:基于断点回归模型 |
5.3 小结 第6章 城乡养老资源对比分析 |
6.1 研究背景与数据来源 |
6.2 养老资源的城乡比较 |
6.2.1 经济状况 |
6.2.2 健康医疗状况 |
6.2.3 家庭及代际支持状况 |
6.2.4 养老服务需求 |
6.3 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城乡比较 |
6.3.1 变量选择 |
6.3.2 结果分析 |
6.4 养老资源对老龄人口幸福感影响的城乡比较 |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
(9)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老年回流农民工 |
2.1.3 养老保障 |
2.1.4 生活满意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社会比较理论 |
2.2.3 时间比较理论 |
2.3 养老保障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与生活满意度状况 |
3.1 数据来源 |
3.2 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及外出回流情况 |
3.2.1 个人特征 |
3.2.2 家庭情况 |
3.2.3 外出情况 |
3.2.4 回流情况 |
3.3 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状况 |
3.3.1 总体养老现状 |
3.3.2 自我养老保障 |
3.3.3 家庭养老保障 |
3.3.4 社会养老保障 |
3.3.5 养老意愿 |
3.4 老年回流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养老保障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4.1 养老保障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与无外出务工经历农村老人的比较 |
4.1.1 变量选择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回归结果分析 |
4.2 养老保障对老年回流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回流前后变化的比较 |
4.2.1 变量选择 |
4.2.2 回归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水平低下 |
5.1.2 回流前后老年回流农民工养老保障状况发生变化 |
5.1.3 养老保障显着影响老年回流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养老水平 |
5.2.2 重视家庭责任,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
5.2.3 加强农民工职业保障,提升自我养老能力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老年人口 |
2.1.2 家庭支持 |
2.1.3 老年人生活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家庭支持理论 |
2.2.2 生活质量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家庭支持 |
2.3.2 生活质量 |
2.3.3 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 |
2.3.4 小结 |
3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变量选取 |
3.1.3 变量说明及赋值 |
3.1.4 回归模型构建 |
3.2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
3.3 家庭支持现状 |
3.4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 |
3.5 小结 |
4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1 研究假设 |
4.1.2 理论模型构建 |
4.2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
4.2.1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4.2.2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 |
4.2.3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4.2.4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4.3 结果分析 |
4.3.1 生活满意度 |
4.3.2 自评健康 |
4.3.3 心理健康 |
4.3.4 生活自理能力 |
5 对策建议 |
5.1 经济支持方面 |
5.2 生活照料方面 |
5.3 精神慰藉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广东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从生活满意度观照老年人生活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D]. 袁书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 冯婉婉.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四川省山丘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与农村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D]. 曹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4]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D]. 丁雪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社会支持对煤矿工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刘亚芳. 郑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许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社会支持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D]. 李蜜.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农村老龄人口幸福感及养老资源配置研究[D]. 徐雪.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老年回流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宗晓菲.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D]. 张琳琳.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