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办学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办学模式(下)

校企联合办学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办学模式(下)

一、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办学模式(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吴瑞瑞[1](2020)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院校逐渐延伸至县域范围办学,这一趋势正是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搬迁主校区、设立新校区等形式,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拓展办学形式,强化了高等院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县域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校进驻辖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储备高素质人才。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等教育办学权利、高等教育经济地理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可以透析浙江省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动因。与国家层面上高校空间演进的历程相对一致,浙江省高校空间布局经历了中心城市布局、大城市布局和地方化聚合三个阶段。近年来,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快速。县域相关院校的发展情况表明,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办学层次多样,办学上仍然面临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设置相对单一等挑战。解决浙江省县域高等院校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县域高校办学权利,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县域高校空间布局,重新梳理并建立良好的校地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大有裨益。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治理需要优化。优化策略应该从校地关系建构、政府统筹和院校改革三个方面切入。在校地关系层面,县域高校需进一步厘清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增强校地互动。在政府统筹层面,省域范围内县域高等教育的管理应该围绕县域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强调为地方育人。在院校层面,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席理事会制度,提升协同发展成效。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创新的过程。浙江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办学权力结构、办学意识、与产业互动及校地互动等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需要在研究方向、方法及理论视角上继续探索。

李瑞[2](2020)在《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1)发展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教模式的同时,积极开展“本土化”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体系和办学模式,为新时期中国职教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走出去”,成为新时期职教国际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毋庸置疑,在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过程中,既有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职业院校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政府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推动职教“走出去”,如此等等,都是亟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从中国职教“走出去”的实践视角,从国际化发展层面,来探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和文献分析方法,通过调研和访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的“本土化”探索、“走出去”的实践和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系统论述。除绪论部分外,主要内容包括:(1)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教的“本土化”经历了:80年代试点德国“双元制”、90年代学习北美CBE课程、21世纪前10年引入澳大利亚“培训包”以及正在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四个阶段。职教的“本土化”发展,为新时期中国职教“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2)从教育援非视角,对21世纪以来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认为中国对非职教援助为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项目缺乏针对性、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3)以浙江两所高职院校为个案,进行“走出去”方面的调研和访谈,在总结分析两所高职院校“走出去”的积极举措及其所取得经验和成就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4)分析了当前我国职教“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职教“走出去”的最好契机。当然,中国职教“走出去“过程中尚存在部门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需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外派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等着手。(5)在策略层面,提出要建立职教“走出去”的制度框架,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建立外派教师激励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师资;克服冒进心理,防止“一阵风”“一窝蜂”走出去;加强理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等。

张小梨[3](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刘阳[4](2020)在《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局面下,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实用专业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育类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社会需求标准,以就业为目的,其产生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时刻保持着紧密联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特殊使命,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教学体制的改革、企业资源的有效结合、毕业生到岗工作的适应度等一系列问题,都与校企合作模式是否成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合并后的陕西省XX高职学院想要在众多职业院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总结和梳理其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本文以探索合并后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实践道路为出发点,采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以博弈论、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地人才市场动态,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成功模式的研究学习,有计划的借鉴成功案例的方法及产生的效果,总结该校现阶段校企合作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问卷调查的真实数据作为论证的基础,根据数据结果分析问题,从教师、企业、校方、政府方面入手分析问题,并探究其原因。通过对问题的梳理与分析,从构建教师团队、完善校企合作保障体系、加强课程设置、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行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和成立校企合作研究院六个层面提出建议。使其从根本上提升办学特色,提高学校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合并后的陕西省XX高职学院是一所中职兼高职的职业院校,面对的问题较为特殊和复杂,通过校企合作现状的问题分析以及原因的探究,阐述该学院如何有效规避合并所带来的风险及如何有效利用合并带来的资源去进行合作创新,进而推动校企合作的纵向发展。其次,本文提出了建议成立校企合作研究院。校企合作研究院的成立,不止于对传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更多的是要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环境,为能够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领域。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问卷的设计仅针对学生群体,对于校企合作现状的有效采集还应面向教师、企业等其他群体,多元化群体的调查与分析可使文章更全面,内容更丰富,机制建设更精准,本人将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研究学习,完善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其次,由于个人研究能力和时间有限,只是将部分外部资源依赖网梳理出来,部分不明显的外部资源依赖可能没有被发现;另外,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经验不足,文中所提的建议仍有待商榷,在日后的工作中,本人将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深入研究,使其更加完善。文章主要对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外部资源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可以从校方如何运用和整合外部资源来进行研究,使研究更为全面。

沈惠芬[5](2020)在《泉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在推动生产力、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担负着重要作用。从各地方开展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来看,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的介入和推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重点研究泉州市政府在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行为。为此,先从政府职能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对校企合作、政府行为等基本概念进行厘定,指出政府介入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应发挥的作用。而后以泉州市22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泉州市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指出其中存在的统筹规划不足、宣传引导不力、平台搭建欠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即政府理念较陈旧、政策与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等。在此基础上,借鉴浙江宁波和江苏无锡推动校企合作的经验,立足泉州本地的实际情况,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和角色,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指导协调、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及重视经费保障等对策。总之,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既要充分激活校企双方的力量,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是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协调者和监管者,应侧重于统筹规划、协调、服务来保障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

于晨[6](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郭光亮[7](2019)在《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的方向与强音。在高职教育领域,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似乎成为难以共存的矛盾体,不过,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成功运作使二者的协同关系昭然。如何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实现双方协同运作、协同治理,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寻找协同的平衡点,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摆脱发展困境,而且有利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新兴办学模式,对高职院校非常具有吸引力,并有逐渐兴盛态势,但真正沿着混合所有制轨道高质量发展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基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政策导向与路径优化的时代诉求、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华的理论探析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再造的实践探索,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到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选择、框架设计与制度构建上。站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遵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范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另一方面拓宽研究视角,在多元主体的生态关系系统中来重构研究框架,利用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理论方法,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均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重构与机制保障,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一是基于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背景,基于文献分析,厘定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界定本研究任务的重点所在;二是在研究述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基于此建构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三是基于实证分析与论述,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进行现状考察,剥茧抽丝,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透视与归因;四是围绕博弈的条件、内容、类型,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关系进行厘定,明晰多元主体的博弈机理;五是通过数理关系界定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假设、均衡策略,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博弈均衡优化的建构基础;六是围绕着政府统筹主体、多元治理主体、社会监管主体、师生参与主体,设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式框架;七是基于协同治理模式的建构,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通过基本理论研究、实然状态研究、问题与原因探究、博弈机理研究、均衡策略研究、模式建构研究、保障机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理论溯源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并衍生出五个特质与四大价值。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意蕴可凝练为: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中,应包括不同的所有制治理主体,而为了协调好这些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相关的利益诉求,我们应该推崇“协同治理”——通过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共识、集体决策和合力执行等行为去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以达到满足公众和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目标一致性、治理方式互动性、治理过程持续性、治理内容选择性五个本质特征和包容开放、多方参与、联动高效、工学兼优四大价值诉求。2.从现实状况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四种表象、三大问题与五个归因。调查结果显示,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意愿不足、动机不同、制度不清、权责不明四种表象,深入分析发现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动能不足、路径不顺、机制不善的三大深层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性、权责离散性、资源零散性、政策缺失性与机制机械性五个方面。3.从博弈机理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两种间性关系、四大博弈内容与三大博弈条件,存在静态与动态两大博弈类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合作与冲突、独立和依存两种间性关系,并在价值追求不一致、利益诉求不一致与行动方式不一致三大条件下,围绕利益、权力、权利、风险四大内容展开静态与动态博弈。4.从博弈动态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存在博弈假设下的三大动态博弈关系。假设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在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三方主体按照国有资本行动→非国有资本行动→政府监管机构行动的顺序进行动态博弈,国有资本的侵占概率与惩罚力度呈反比例关系,同时与监管部门的查处成本表现出正相关关系;非国有资本针对侵害行为的上诉成本与非国有资本因诉讼可挽回的利益、发起诉讼面临的赔偿支付、以及可能获得的惩罚收益补偿呈正相关关系;监管机构查出侵占行为的概率与其惩罚力度以及非国有资本面临的诉讼赔偿损失呈反向关系。5.从博弈策略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可建立基于价值基础与制度基础的动态均衡策略。为促进各主体之间形成平衡协调甚至联动的治理关系,各主体应采取建立一种综合自身利益与他方利益、衡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把握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基础,且需要从组织架构、职责职权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相应的制度基础这样一种均衡策略。6.从协同效果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应基于四大原则与三大机制进行框架设计和模式再造。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应基于利益共享、多元共治、责权利明晰与开放治理四大原则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诉求认同、权责关系协调协同三大机制,通过协同合作、共商共谋、依据共同契约规则,对共同支配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多元主体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上形成均衡态势,在识别、测度均衡态势与既定目标差距的基础上,促进治理系统的自组织内微调与妥协,继而保证协同治理目标得以实现。7.从政策建议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需有良好的法制环境与制度生态。健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扶持体系,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科学界定协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职权,完善协同治理的利益协调和权利保护制度,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奠定良好的法制环境与制度生态。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关涉多元主体,既带来活力与优势,又带来挑战与问题,只要找到合适的策略,即可破题发展、脱困前行。在无时无处不在的矛盾运动与博弈过程中,各治理主体在利益、权力、权利、风险等方面持续不断的进行着动态博弈,由于受到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和行动逻辑不一致的先天约束,导致博弈困境的存在,也造成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难以走出协同治理困境。若对博弈策略施以改进,各主体能在充分尊重各自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以达成共识的规约要求,释放自主治理的潜能,继而发挥最大化的治理效能,在博弈进程中达成最佳均衡点,即便在结构耗散下,也能围绕均衡点不断有序运动,即证明该策略是在维护各方利益最大化或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协同治理均衡策略。以此多元博弈的动态均衡策略为依据,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治理模式进行改进再造、流程重塑与机制革新,是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共治共赢目标效果达成的最优路径抉择和最佳操作选择。并期待基于这一分析范式和治理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陈沛酉[8](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陈春梅[9](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民营资本,充分发挥公私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势,从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公办高职习惯了“养尊处优”且担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有损公益形象或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而民办高职由于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吸引优秀企业合作,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办学,并明确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而拉开了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序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指由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以多种要素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多元产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且不同产权主体共同治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点。国务院倡导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案例院校的调研,梳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现状并着重探究其内部治理。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关于公私合作办学的实践较少,相关研究也有限。研究中选取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机构——社区学院(大都会学院)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戴维瑞教育集团和阿波罗教育集团)的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研究发现:社区学院的公私合作不涉及产权。各方通过签订协议保护举办者权益;社区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为了人才培养愿意大力投入办学。研究还发现,大型营利性教育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相对完善。董事会是集团实现内部治理的载体,因此必须强调董事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包括董事成员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的多样化,且独立董事和女性董事应占一定比例。为了保障机构规范、有序运行,这些机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制度。与国外公私合作办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问题,且产权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然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大小与话语权大小不一定呈正相关。政府的产权占比可能很小,但却拥有较大话语权。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经济的产权逻辑分析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教育组织,高职院校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内部治理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应借鉴现代大学制度;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其内部治理又应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的合理内核。本研究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内部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属性、保护各举办方的合法权益并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提高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董事(理事)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且来自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育等多种职业背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友、教师、学生、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实行监督权。此外,应增加独立董事(理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其次,职业校长(院长)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并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且职业校长(院长)的激励方式应多元化。还要正确处理董事会(理事会)、职业校长(院长)、党委及监事会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定、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依法依规治校、治学。今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当然,对这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探索,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如独立法人的问题、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高职院校在后续的改革探索中,由学者进一步跟踪研究。

滕金燕[10](2019)在《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研究 ——以赞比亚试点项目为个案》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职教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从办学模式、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上来说,都已经具备国际化发展的条件。长期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非教育合作一直处于良性互动中。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倡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到非洲寻求新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作为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者,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为中国教育“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为中非教育全面合作添砖加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选取案例“赞比亚试点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资料收集对“赞比亚试点项目”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促进中非职业教育更好合作发展的策略思考。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非洲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实践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三个部分进行文献综述的梳理;利用历史分析法对赞比亚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中赞职业教育合作实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访谈法对文章案例部分作了重点探究。除绪论之外,文章的重点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查阅相关期刊、着作以及官方媒体等,对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实践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伴随着企业“走出去”的产物,其主要实践形式包括国家政府统筹主导的对非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企业参与的对非技术培训以及高职院校自主发展的对非职业教育合作。其次,对中国-赞比亚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历程进行总结,认为中-赞职业教育合作的主要内容有:坦赞铁路的技术培训,接收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孔子学院的技术传播平台,职业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再次,通过对“赞比亚试点项目”中方管理人员的深入访谈,以该试点项目为个案,从项目实施背景、主要特征、取得的成效、产生的影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研究。最后,从新时期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提出我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应从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本土化建设;搭建职业教育“走出去”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走出去”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这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二、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办学模式(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办学模式(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重难点
第二章 县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
    2.1 高等教育办学权力视角
        2.1.1 政府举办高等教育责任的深化
        2.1.2 高等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展示
        2.1.3 第三部门高等教育功能的延伸
        2.1.4 市场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体现
    2.2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视角
        2.2.1 高校区位影响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挥
        2.2.2 高校布局影响区域合作、人地互动和产学结合
    2.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视角
        2.3.1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经济利益红利
        2.3.2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发展红利
        2.3.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优化红利
第三章 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历程
    3.1 国家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3.1.1 中心城市布局: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
        3.1.2 大城市布局:1978至世纪之交
        3.1.3 地方化聚合:世纪之交至今
    3.2 浙江省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3.2.1 校园空间转换、置换,创建高教园区
        3.2.2 办学地点转至区县,创办独立学院
第四章 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的动力
    4.1 外部环境因素
        4.1.1 县域产业发展要求高校求变
        4.1.2 地方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布局
        4.1.3 高等教育普及需要发展空间
    4.2 地方政府因素
        4.2.1 借助高校增强人力资本储备
        4.2.2 通过高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4.2.3 借力高校提升地方治理水平
    4.3 高校主体因素
        4.3.1 提高现有办学资源利用效率
        4.3.2 在服务地方中实现自身发展
第五章 浙江省县域高校办学现状分析
    5.1 县域高校的分布状况
        5.1.1 县域高校类型分布丰富多样
        5.1.2 县域高校布点北多南少
    5.2 县域高校的办学特征
        5.2.1 办学层次丰富多样,各校布点不一
        5.2.2 办学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域
        5.2.3 依托母体高校师资,师资依附明显
        5.2.4 专业力争错位设置,对接地方不足
第六章 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优化策略
    6.1 校地关系层面
        6.1.1 明确高校与当地政府的权责利
        6.1.2 加强县域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
    6.2 政府层面
        6.2.1 统筹规划,立足全省进行合理布局
        6.2.2 适度前瞻,促成育人用人良性互动
    6.3 高等院校层面
        6.3.1 建立社会化的联席理事会制度
        6.3.2 构建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6.3.3 打造心态稳、福利高的服务地方型教师队伍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办学权力结构日渐明朗,亟需高端架构专门化机制
        7.1.2 特色办学意识已经萌发,亟需因地制宜打造优势学科
        7.1.3 空间布局总体适应需求,仍需强化省域均衡统筹
        7.1.4 校地、产教互动已见端倪,亟需夯实合作路径与载体
    7.2 未来展望
        7.2.1 研究方向展望
        7.2.2 研究方法展望
        7.2.3 研究理论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有关职业教育“本土化”方面的研究
        2.有关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3.有关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的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职业教育本土化
        2.职业教育国际化
        3.职业教育走出去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教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
    (一)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试点德国“双元制”
    (二)20世纪90年代:学习借鉴北美CBE课程
    (三)本世纪前10年:澳大利亚“培训包”进入中国
    (四)近几年:积极倡导和实施“现代学徒制”
    (五)本章小结
三、21世纪以来中国职教“国际化”发展:教育援非视角
    (一)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
    (二)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职业技术人才
    (三)向非洲教育机构提供教学设施和学习用品
    (四)本章小结
四、中国职教“走出去”个案研究:以浙江两所高职为例
    (一)金职院:主动“走出去”,对接“国际化”
        1.金职院“走出去”的背景与国际化发展现状
        2.金职院“走出去”的主要举措
    (二)宁职院:依托援外培训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1.宁职院“走出去”背景和国际化发展概况
        2.宁职院“走出去”的主要举措
    (三)本章小结
五、中国职教“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面临的新机遇
        1.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职教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
        2.“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中外职教合作带来新动力
        3.实现“民心相通”需要职教发挥更大功能
        4.大批企业“走出去”带来对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
    (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面临的主要挑战
        1.部门分割问题突出,尚未建立教育“走出去”的协调机制
        2.海外教育资源比较分散,需发挥整体优势才能扩大影响力
        3.外派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4.相关制度尚不配套,经费保障尚未建立
    (三)本章小结
六、新时期中国职教“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教育“走出去”,职业教育“宜先行”
    (二)构建职教“走出去”的制度框架,发挥资源互补优势
    (三)建立外派教师激励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师资
    (四)克服冒进心理,防止“一阵风”“一窝蜂”走出去
    (五)加强理论研究,凝聚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实践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三、深圳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施方案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一、产业发展情况
        二、“宝安模式”内容
        三、“宝安模式”成效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一、“职教集团”背景
        二、“职教集团”特点
        三、“职教集团”成效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现状
        二、“校企合作”内容
        三、“校企合作”成效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四、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校企合作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校企合作的定义
    2.2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2.2.1 博弈论
        2.2.2 资源依赖理论
第三章 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现状
    3.1 陕西省XX高职学院概况及定位
    3.2 陕西省XX高职学院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
        3.2.1 订单式合作
        3.2.2 实习基地共建模式
    3.3 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状况调查研究
        3.3.1 陕西省高职院校概况
        3.3.2 陕西省XX高职学院现有校企合作成果
    3.4 问卷的设计及其结果分析
        3.4.1 问卷的编制过程
        3.4.2 问卷的数据来源及信度分析
        3.4.3 效度及因子分析
        3.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章 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问题分析
    4.1 学校现阶段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4.1.1 教师“质量”不达标
        4.1.2 企业轻培养重结果
        4.1.3 专业建设不规范
        4.1.4 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4.2 学校校企合作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
        4.2.1 教师结构不合理
        4.2.2 校企双方责任分配不明确
        4.2.3 校方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4.2.4 政府导向战略不突出
        4.2.5 行业协会参与度不够
第五章 国内外校企合作经验借鉴
    5.1 国外校企合作成功模式类型及特点
        5.1.1 英国“工读交替制”模式及其特点
        5.1.2 德国“双元制”合作模式及特点
        5.1.3 加拿大的CO—OP带薪实习模式及其特点
    5.2 国内校企合作成功模式类型及特点
        5.2.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园融合”培养模式
        5.2.2 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订单班”模式——陕五建订单班
    5.3 国内外经验启示
第六章 提升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水平的若干建议
    6.1 校企双方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6.1.1 健全教师培训监管机制
        6.1.2 拓展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
    6.2 完善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6.3 加强课程设置
    6.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6.4.1 建立奖励机制和优惠政策
        6.4.2 牵头搭建数据平台
    6.5 加强行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
        6.5.1 共同协作培养人才
        6.5.2 参与专业能力培养方案
    6.6 成立校企合作研究院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启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A 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满意度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泉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校企合作
        二、中职教育校企合作
        三、政府职能与政府行为
        四、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
    第一节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第二节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现状
        一、对校企合作进行统筹规划
        二、政策引导校企合作
        三、舆论宣传校企合作
        四、协调服务校企双方
        五、为校企合作提供经费支持
    第三节 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典型案例分析——以泉州 X 职校为例
第四章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相关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
    第二节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规划尚有不足
        二、宣传引导效果不持续
        三、平台搭建仍需加强
        四、缺乏过程监管和效果评价
    第三节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理念较陈旧
        二、政策法规仍不完善
        三、管理体制不够灵活
        四、监管和评价机制待完善
第五章 国内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政府行为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浙江宁波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江苏无锡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国内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的启示
        一、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第六章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为优化策略
    第一节 合理定位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职能和角色
        一、厘清校企合作中各方权责利关系
        二、转换政府职能,加强校企合作的引导与服务
    第二节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优化策略
        一、加强统筹规划
        二、强化指导协调
        三、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四、重视经费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情况调查问卷(企业卷)
附录B 泉州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情况调查问卷(学校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

(6)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时代诉求: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与路径优化
        (二)理论探析: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华
        (三)实践探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再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研究
        (二)高职教育协同治理的研究
        (三)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的研究
        (四)基于博弈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
        (五)文献评析的发现与启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
    四、理论基础
        (一)产权相关理论
        (二)博弈均衡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四)耗散结构理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意蕴诠释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混合所有制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
        (三)治理
        (四)协同治理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制度变迁
        (一)发展阶段
        (二)分类解析
        (三)典型案例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
        (一)内涵剖析
        (二)本质特征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价值诉求
        (一)形成包容开放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
        (三)建构联动高效的现代治理机制
        (四)创建工学兼优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多元博弈:分析框架构建
        (一)关键问题及其审思
        (二)分析框架构建的逻辑基础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现实扫描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
        (二)行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研究的结论
        (一)参与混改的意愿不足
        (二)参与治理的动机不同
        (三)参与治理的制度不清
        (四)参与治理的权责不明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深层问题透视
        (一)参与混改的动能不足
        (二)参与混改的路径不顺
        (三)参与混改的机制不善
    五、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目标的差异性
        (二)权责的离散性
        (三)资源的零散性
        (四)政策的缺失性
        (五)机制的机械性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主体
        (一)协同治理的内外结构
        (二)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
        (三)协同治理的间性关系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内容
        (一)利益博弈
        (二)权利博弈
        (三)权力博弈
        (四)风险博弈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策略
        (一)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条件分析
        (二)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类型分析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
        (一)静态博弈机理
        (二)动态博弈机理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动态均衡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多元博弈模型构建
        (一)博弈假设
        (二)博弈矩阵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动态均衡分析
        (一)国有资本博弈行为分析
        (二)非国有资本博弈行为分析
        (三)政府监管机构博弈行为分析
        (四)动态均衡结果讨论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动态均衡优化的建构基础
        (一)价值基础
        (二)制度基础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再造
    一、基于动态均衡策略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原则
        (一)利益共赢的原则
        (二)多元共治的原则
        (三)责权利明晰原则
        (四)开放治理的原则
    二、基于动态均衡策略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再造框架
        (一)协同治理模式的界定
        (二)协同治理模式的框架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保障机制
        (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统筹机制
        (二)深化多元主体诉求博弈的认同机制
        (三)明晰多元主体权责关系的协调机制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配套支持法律政策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完善相关的政策扶持体系
    二、明确协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职权
        (一)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是权责明晰的基础
        (二)科学界定和划分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
    三、完善协同治理的利益协调和权利保护制度
        (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资本双方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完善权利保护制度,保障资本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学习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混合经济”的发展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
        三、“混合所有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可靠性
        五、研究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依据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第三方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及其内部治理的研究与启示
    第一节 社区学院公私合作探究
        一、概况简介
        二、案例分析
        三、特征归纳
        四、启示
    第二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公私合作
        一、概况筒介: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
        二、案例分析: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
        三、启示
    第三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内部治理
        一、戴维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二、阿波罗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三、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第一节 内涵、特征及其二元选择
        一、概念解读
        二、主要特征
        三、二元选择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三、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相关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支持
        二、校长的魅力
        三、产权的设计
        四、文化的交流
        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六、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一、董事会(理事会)决策
        二、校长(院长)及各职能部门执行
        三、党委及监事会监督
        四、运行制度保障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
        一、校长(院长)年薪制
        二、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持股
        三、教师薪酬、发展空间及退休保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部治理的分析、发展趋势及“悬置”的问题
    第一节 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缺失
        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三、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二、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更为完善
    第三节 “悬置”的问题
        一、关于独立法人的问题
        二、关于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
        三、关于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
        四、关于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10)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研究 ——以赞比亚试点项目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非洲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关于中非职业教育发展合作研究
        3.关于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现状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中非教育发展合作
        2.中非职业教育发展合作
        3.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创新与不足
二、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的时代背景
    (一)中非合作论坛搭建了更高更好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契机
    (三)企业“走进非洲”是坚实土壤
    (四)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
三、中国-赞比亚职业教育合作实践
    (一)中-赞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历程
    (二)中-赞职业教育合作的主要内容
        1.技术援助合作:坦赞铁路的技术培训
        2.孔子学院:“汉语+技能”培训
        3.“请进来”: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
        4.增进友谊:推进中赞合作办学
    (三)本章小结
四、职业教育“走进非洲”之赞比亚试点项目个案分析
    (一)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实施的背景
        1.职业教育“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2.企-校联合推动职业教育“走进非洲”
    (二)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的主要特点
        1.鼓励多方参与,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
        2.以需求为导向,始终把企业需求放首位
        3.一切从实际出发,多样化培养培训人才
        4.因地制宜培养师资,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
        5.积极探索中国标准,为职业教育“走出去”积累经验
    (三)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1.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亟需加强
        2.境外办学模式与标准尚未建立
        3.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4.经费是掣肘后续工作的关键点
五、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的策略思考
    (一)统筹协调,加强对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顶层设计
    (二)整合并优化资源,搭建职业教育“走出去”共享平台
    (三)招贤纳士,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及本土化建设
    (四)建立职业教育“走出去”标准体系,彰显中国职教品牌
    (五)砥砺前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访谈提纲
附录B 2016年赞比亚试点项目工作组大事记
附录C 2017年赞比亚试点项目工作组大事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办学模式(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吴瑞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2]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D]. 李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4]陕西省XX高职学院校企合作问题研究[D]. 刘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泉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沈惠芬. 华侨大学, 2020(01)
  • [6]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7]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D]. 郭光亮. 西南大学, 2019(05)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9]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D]. 陈春梅. 厦门大学, 2019
  • [10]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研究 ——以赞比亚试点项目为个案[D]. 滕金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校企联合办学实践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办学模式(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