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及发生趋势分析

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及发生趋势分析

一、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与发病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怡[1](2021)在《健康视角下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冠”疫情发生后,生活在健康环境里、成为健康的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当前我国已开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乡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乡村人居环境凸显的问题程度不一地影响着村民的健康状况,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地区差异性。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明确该地区健康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生产方式下乡村环境呈现的问题差异,并就住宅、院落、街巷、广场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希望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的健康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本研究把实现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作为研究主线,在人居环境科学与健康乡村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响村民健康的乡村人居环境要素分为物质环境要素与非物质环境要素。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按照生产方式分为农业型乡村、农牧业结合型乡村、牧业型乡村,并以乡村是否经过规划整治进一步分为自然生长类乡村和规划发展类乡村。本研究选取特色乡村从物质环境要素与非物质环境要素分析人居环境健康建设现状,据此得出各类乡村影响村民健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探讨各类乡村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差异。结果表明,农业型乡村和农牧业结合型乡村人居环境问题表现相似,未来主要以提升品质为主进行健康建设;而牧业型乡村未来仍需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要思路。农业型乡村、农牧业结合型乡村、牧业型乡村环境问题的共性表现在:空地利用不足、院落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供给不够导致的出行安全问题和环境卫生问题、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造成的使用不便问题、乡村绿化问题;差异性体现在共性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针对现状问题,以满足村民健康需求、促进健康行为为目的,提出宅院优化应遵循充分利用地区资源、提高空间安全性和设施便利性、重视绿化调节作用、体现民族文化元素的原则,并从资源利用、安全空间设计、便捷设施配置、增设绿化、沿用民族元素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出街巷优化应遵循保证出行通畅安全、保持环境整洁卫生、营造宜人绿化景观、延续传统村落风貌的原则,并从街巷功能、道路宽度、道路材质、设施配置、道路绿化、沿街建筑、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广场优化应遵循空间安全、设施齐全、绿化宜人的原则,并以营造安全、便利、卫生、促进交往的村民广场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

张霞玉[2](2021)在《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了解该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职业卫生问题。为该企业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山东省某机械加工企业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职业健康检查体检资料进行数据的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和职工体检情况,利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用X±S的形式或者绝对值和相对数表示,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本次各部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均未超过限值,但是焊件制造部,配件制造部,新品研发部和混合车间接触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均超过80 d B。2.山东省某企业体检基本情况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有1003人,其中男性930人,女性73人。平均年龄为36.19±7.68岁,分别职工为年龄≤25岁组(4.9%)、26~岁组(45.1%)、36~岁组(34.9%)、46~岁组(13.9%)、≥55岁组(1.3%)。平均工龄为4.2±1.52年,其中工龄<1年组占比6.2%、1~年组占比4.5%、2~年组占比9.7%、3~年组占比2.6%、≥4年组占比77.1%。3.山东省某企业不同部门及工种作业人员情况共分为五大部门,分别是焊件制造部(23.6%)、总装部(8.5%)、配件制造部(3.7%)、新品研发部(4.3%)和混合车间(59.9%);涉及到16类作业人员,分别是焊工(33.4%)、维修工(8.8%)、车床工(6.6%)、挡车工(6.5%)、喷漆工(6.5%)、粉料工(6.1%)、调料工(4.6%)、造粒(4.0%)、铣工(3.8%)、电工(3.4%)、切割工(3.3%)、磨砂工(2.7%)、钻工(2.5%)、刷胶工(1.4%)、管理人员(1.4%)、其他工种(5.2%)。4.山东省某企业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该企业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5大类,分别是粉尘,苯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甲醛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噪声、激光辐射、工频磁场等物理性危害因素和金属烟尘等其他因素,构成比分别是16.8%、8.2%、17.9%、0.6%,以及混合性危害因素占比56.5%。混合性危害因素包含电焊烟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粉尘和噪声,两类混合性因素的构成比分别是70.2%和29.8%。5.山东省某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0人,正常率56.0%。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4.0%,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953人,正常率为51.9%,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6.8%。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7%,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5%。该企业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本省员工472人,正常率为53.8%,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4.9%。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1%,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2%。外省人员531人,正常率为50.7%,其他疾病或异常者检出率为48.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8%。6.山东省某企业职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本次检查共检出目标疾病者12例,其中,接触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混合性危害因素的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分别是6.1%、2.8%、0.4%,差异具有显着性。其中接触化学性危害因素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其他各类危害因素接触者未检出目标疾病。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目标疾病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喷漆、刷胶和电工的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是4.6%、14.3%和14.7%。7.山东省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不同工龄组B超异常检出率分别是1.6%、2.2%、0%、11.5%、3.8%,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是1.6%、8.9%、9.3%、15.4%、5.1%,血压异常检出率分别是27.4%、17.8%、22.7%、46.2%、32.5%,贫血检出率分别是6.5%、2.2%、14.4%、0%和5.6%。刷胶工B超、血常规、血压三项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分别是42.9%、21.4%、42.9%,焊工是肝功能和血生化异常检出率最高的工种,检出率分别为7.2%、7.2%,贫血检出率最高的工种是挡车工,检出率为46.2%。配件制造部员工B超、肝功能和血生化三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部门,检出率分别是27.0%、8.1%和8.1%。混合车间职工贫血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9.3%。结论: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该企业以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为主。2.该企业职业病相关危害因素以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混合性危害因素为主。3.该企业目标疾病检出率与危害因素和工种有关,电工、喷漆以及刷胶三类工种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接触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混合车间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率高于其他部门。

袁永峰[3](2016)在《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量增加,这就促使更多农牧民从事肉羊养殖行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养殖户采取放养的方式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011年武川县被确定为国家肉羊产业体系肉羊产业示范县。武川羊肉被誉为武川三宝之一。武川县地处农牧交错带上,生态环境脆弱,武川县草地资源的再生能力无法满足肉羊产业发展对牧草资源的需求。本文以武川县肉羊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于对肉羊产业链中的养殖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产业经济学、生态学、政策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查阅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武川县肉羊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其次构建武川县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武川县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然后,使用SWOT分析法对武川县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武川县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和SWOT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成斌[4](2015)在《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羌族民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民居正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表现在建构体系、功能空间、材料更替、文化发展等诸方面,由于缺乏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羌族民居在自发转型背景下,出现脱离生态优势、盲目跟风城市住宅、迷失地域文化的现象;汶川灾后重建,促进了羌族民居的现代转型,发展现代羌族民居成为时代的需要。寻找经济、技术、自然、社会与现代民居之间的新逻辑关系,建立与之对应的现代建筑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现代羌族民居共性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于完善民居的设计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为研究对象,从传统羌族民居解析和现代羌族民居演变研究入手,应用理论研究、田野调查、物理环境测试的方法,从建筑空间、适宜技术、羌族建筑文化的角度切入现代民居建筑模式的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特征及演进规律,提出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理论建构和技术建构问题,最后总结提出现代羌族民居设计创作的地域性方法。从羌族人居环境整体观角度,论文剖析了羌族传统民居的生成环境,总结了其地域特征和建筑模式:规整平面、竖向功能分化、内向空间是其典型的建筑空间模式,收分体形、厚重围护、天然材料、地屋同构、是其基本的地域技术模式;独特羌碉形象、质朴石木肌理、简洁收分形体、罩楼挑楼过街楼是其典型建筑文化语言模式;择地避灾、自然通风、顺应气候是其朴素自然生态观;羌族传统民居的地域基因和思想精髓仍然是现代羌族民居建设应秉承和发扬的重要因素。从影响现代羌族民居发展的多个要素的变化入手,论文分析了各种变化要素带给羌族民居功能结构、空间关系、建构方式、建筑风貌的改变,系统地总结羌族民居的演变特点和演进规律,为现代民居创作找寻设计的依据和重点。从系统论角度提出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理论建构,分析了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基本要求和制约要素,提出从用地空间模式、生土复合建构模式、羌族建筑语言模式三方面进行现代建筑模式技术建构,通过三者之间共同作用,实现民居功能、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用地空间模式是综合考虑用地政策、地形条件、组合方式以及受力科学的基础上,建筑功能空间结构的组合关系,主要有河谷型、半山型、高原型三种类型,并完成组合方案示例设计;生土复合建构模式是根据羌族地区高烈度地质环境,从民居结构选型优化的角度提出的基于适宜技术的生土复合建构策略,包括石木混合建构、石砼复合建构、石钢复合建构三种模式;羌族建筑语言模式主要研究羌族民居的“方言”,从院落空间、建筑形体、材料肌理、立面装饰与色彩等方面,总结其表现部位与方式,从而找到实现民居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的方法。基于地域主义思想,论文开展了现代羌族民居创作的地域性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提出现代羌族民居设计的目标是在自然环境主导下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在羌族社会文化影响下实现民居的继承与创新,在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实现适宜技术的融合与整合。其主要的设计方法为自然环境适应下的共生性设计、羌族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同构性设计和适宜技术制约下的相宜性设计。结合现代羌族民居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北川凉风垭羌寨设计项目上进行了方案创作实践,探讨了新民居多元创新的可能性;在茂县安乡羌寨建设上,开展了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工程应用实践,探讨了新民居多元创新的可行性。论文旨在推动羌族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为现代羌族民居设计提供技术指引,另一方面为保护及延续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作出贡献。

刘勇生[5](2014)在《煤炭开发负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煤炭的消费量比例占到总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7亿吨。由于煤炭开发所带来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地沉陷以及其对地面建筑设施的损坏、煤矸石山占用土地、自然景观的破坏、地下水系的破坏与污染、安全问题突出等。煤炭开发的这些负面效应都可以用经济学概念中的负外部性来解释。因此,为了煤炭工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负外部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负外部性的成因,提出对策,以为国家制定煤炭开发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煤炭开发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梳理,建立了负外部性成本的核算计量模型。为解决负外部性问题,运用博弈论讨论了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补偿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炭开发补偿的基本要素与类型,即资源耗竭补偿、生态补偿、环境补偿、安全与健康补偿四类补偿客体,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途径以及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由以下部分组成:(1)在介绍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解释煤炭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的产生机理;定义煤炭负外部性的内涵与外延,将煤炭开发过程中的负外部性表现进行分类,并进行详细地解释分析。(2)对负外部成本进行计量研究。根据煤炭产业负外部性的表现,分别建立成本核算的理论计量模型,定义负外部性成本、解释成本核算的理论以及分析核算要素等。采用山西某矿实际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出该矿的负外部性为:613.4858万元。(3)资源开发补偿涉及多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研究主体之间关于补偿问题的博弈过程,不仅是要得到最终的均衡状态,更是为了寻求达到均衡的条件,以便改变这些条件,以实现更有利的均衡。(4)作为减少负外部性影响的手段,从煤炭开发的特殊性入手,阐释从不同角度划分的资源生态环境及健康与安全补偿的主要类型,运用经济学理论探讨煤炭开发的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安全与健康补偿机制的整体设计框架。(5)将资源耗竭负外部性及安全与健康负外部性补偿机制作为本部分的研究内容。确立资源补偿价值与补偿标准,分析资源补偿的主要类型,在对比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补偿机制改革进行探索。在安全与健康负外部性方面设计煤矿安全事故补偿机制、煤矿职业病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破坏健康损失补偿机制。我国在矿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该部分析生态环境补偿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框架、补偿标准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并分别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补偿的运行机制。

李飘飘[6](2014)在《渗灌式栽培方式及新型有机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在草莓生产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有生产成本高、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畸形果率高、农药残留量大、生产操作管理水平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本试验结合我国国情,在草莓高架栽培的基础上利用简便易得的材料设计了一种渗灌式无土栽培系统,并选取了几种就地取材的有机基质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成无土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有机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上的栽培效果。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渗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在草莓栽培生长期间,该系统性能稳定,并且连接微电脑时控开关,可根据草莓不同时期、不同天气状况及需水肥情况合理调控浇灌时间;栽培槽设置距地面80cm,不与土面接触,减少与土壤病原菌接触的机会,通风透气,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2.菇渣水苔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应用效果的研究试验中,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以菇渣为对照(CK),各处理按质量配比为T1(菇渣:水苔=15:1);T2(菇渣:水苔=23:1),研究各处理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照为纯菇渣,基质物化性状较稳定,草莓整个栽培过程中理化性状较稳定,但由于基质EC值过高,影响草莓对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试验表明,添加了水苔基质,基质理化性状更加适宜草莓根系的生长,能更好的贮存运输水分和养分,混配基质栽培的草莓茎粗、叶面积、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果实产量均优于对照,三个处理中以T1的表现最好。3.稻壳树皮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应用效果的研究试验中,以草莓品种红颊为试材,各处理按体积配比为T1(草炭:蛭石:珍珠岩=2:2:1)、T2(草炭:蛭石:珍珠岩=5:3:2)、T3(草炭:蛭石:珍珠岩=5:4:1)、T4(树皮:稻壳:蛭石=2:2:1)、T5(树皮:稻壳:蛭石=5:3:2)、T6(树皮:稻壳:蛭石=4:5:1)。定植前各基质处理的理化性状均在草莓正常生长的范围内,在草莓整个栽培过程中,各处理的理化性状均有所变化,但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常用基质T1、T2、T3只有草炭提供养分,EC值、pH值一直较低,T4、T5、T6基质内含有的丰富的氮磷钾有机质,·EC值、pH较高,但基质持水能力弱。常用基质T1、T2、T3的草莓生长势较强、产量较高,稻壳树皮复合基质T4、T5、T6种植的草莓根系活力、果实品质较优。稻壳树皮复合基质处理的草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几乎都高于常用基质T1、T2、T3,在整个结果期间T4、T5、T6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T1、T2和T3,差异显着。

郭少青[7](2014)在《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保障公民健康权为价值导向的,合理分配环境利益和环境风险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分配的权利主体是公众,义务主体是政府,分配的生产方可以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其提供服务的方式包括了环境监管服务、环境应急服务、环境卫生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和环境信息服务。作为一种由政府提供和分配的基本公共服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不足、区际差异和群际差异方面。总量不足指的是政府在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不足,导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区际差异指的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间的分配存在差异;群际差异指的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相同的区域,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不合理的分配。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本性原因是在中国式分权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提供面临着政府间事权、责权的错愕,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偏颇,政府横向间的不当竞争和问责机制的失灵等四个方面的困境,使得地方政府更偏向于发展,忽视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资源开发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也进一步限制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根据相关的国外考察,可得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其中区域化的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多元化的提供方式、制度化的资金保障和人本化的信息服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要寻求一条合理分配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相关的理论考察必不可少。其中环境正义理论、分配正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对其影响深刻。而要真正实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不仅应遵循公平原则、差别原则、补偿原则和预防原则,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政府间关系的法治化、提升环境民主的监督力量、加强环境行政的法治化和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王海椒,杜利利,谭利民[8](2014)在《2006-2011年四川省尘肺发病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四川省尘肺发病特征和趋势,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四川省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6-2011年新发尘肺病例资料,分析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分布地区、行业和机构来源等。结果 2006-2011年,四川省共报告新发尘肺15 671例,其中矽肺占62.5%。报告尘肺病例前3位行业为煤炭、铁道和建设,分别报告7 278、4 032和1 749例,煤炭行业的尘肺新发病例数占46.4%,新发尘肺平均发病年龄(56.8±10.4)岁、接尘工龄平均为(10.3±10.2)年,且Ⅱ期、Ⅲ期尘肺比例逐年增加。80.8%新发尘肺来自诊断机构的报告。结论四川省尘肺患者数量较多,以矽肺为主,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发病年轻化,接尘工龄较短。

黄贵[9](2012)在《会东县生态建设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规划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针对会东县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采取科学方法,分析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东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得出以下结论:1、会东县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生态建设制约因素明显。该县属亚热带西部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2℃,多年平均降水为1099.7mm,平均日照2288.6h。会东县金属矿产丰富,探明22种,总储量1.5212亿吨。该县生态建设的主要不足在于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基经济基础弱,严重制约了生态建设。2、结合会东县情况,提出了会东县生态建设规划(1)突出生态工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建立会东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小岔河组团、大桥组团、姜州组团等三个组团,以支柱产业为主导。(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东部区域重点发展传统种植业,经济作物,沿江区域种植蔬菜和热带水果。西部区域重点发展粮油生产,林果业和畜禽养殖业,开发山区药材资源。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采取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饲养管理方式。在山区实行退牧还草,建立以“畜—沼—粮/草”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提升生态林业产业化规模,提高森林覆盖率,大力发展麻疯林等生物能源工程。建立白鹤滩电站库区旅游点、高山峡谷区亚热带风光旅游区和高山峡谷亚热带水果区生态旅游业。(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乡镇、生态小区和生态农村建设,整治城镇综合环境,建设优良生态人居环境。(5)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环境管理保障能力,健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余迪芳,陈钧强,朱丽瑾,张幸[10](2012)在《石棉暴露地区的居民死因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石棉暴露地区的人群死因分布情况。方法以慈溪市居民死因资料为基础,对石棉暴露地区居民死亡的年龄段、性别、疾病等变量进行分类,计算预期死亡数;根据死亡登记数据统计实际死亡数,然后计算标化比例死亡比(SPM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石棉制品加工集中的城镇女性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20例,SPMR为1.85(95%CI:1.53~2.21);肺癌死亡65例,SPMR为1.56(95%CI:1.21~1.99)。结论慈溪地区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癌高发可能与石棉接触有关。

二、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与发病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与发病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视角下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
        1.1.2 后疫情时代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1.1.3 荒漠草原生态脆弱、文化多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荒漠及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1.3.2 健康乡村研究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健康视角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研究
    2.1 健康的含义
        2.1.1 人的健康
        2.1.2 乡村健康
    2.2 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研究
        2.2.1 “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要素
        2.2.2 乡村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研究
    2.3 乡村人居环境要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2.3.1 自然生态环境要素
        2.3.2 经济生产环境要素
        2.3.3 居住生活环境要素
        2.3.4 社会人文环境要素
        2.3.5 人居环境要素与人的健康的对应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背景概述
    3.1 自然地理背景
        3.1.1 地理特征
        3.1.2 气候特征
        3.1.3 自然资源
        3.1.4 自然灾害
        3.1.5 空气质量
    3.2 社会经济背景
        3.2.1 人口发展
        3.2.2 经济产业
        3.2.3 收支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健康现状研究
    4.1 乡村分类
        4.1.1 特色乡村概述
        4.1.2 乡村分类与选择
    4.2 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健康认知
        4.2.1 村民基本信息
        4.2.2 村民对乡村环境的健康认知
    4.3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及问题
        4.3.1 农业型——自然生长类
        4.3.2 农业型——规划发展类
        4.3.3 牧业型——自然生长类
        4.3.4 牧业型——规划发展类
        4.3.5 农牧结合型——规划发展类
    4.4 乡村人居环境问题分析
        4.4.1 农业型、农牧业结合型乡村人居环境问题
        4.4.2 牧业型乡村人居环境问题
        4.4.3 乡村人居环境问题共性与差异
    4.5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健康设计
    5.1 宅院优化设计
        5.1.1 宅院现状及问题
        5.1.2 宅院优化原则
        5.1.3 宅院优化策略
        5.1.4 宅院优化设计
    5.2 街巷优化设计
        5.2.1 街巷现状及问题
        5.2.2 街巷优化原则
        5.2.3 街巷优化策略
        5.2.4 街巷优化设计
    5.3 广场优化设计
        5.3.1 广场现状及问题
        5.3.2 空地现状及问题
        5.3.3 广场优化原则
        5.3.4 广场优化策略
        5.3.5 广场优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荒漠草原地区健康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访谈
附录 B 图表目录
附录 C 工作记录
致谢

(2)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职业卫生现状
    1.2 国内职业卫生现状
    1.3 职业病相关概念及其相关危害因素
    1.4 职业健康检查
    1.5 机械加工制造业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内容
        2.3.1 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2.3.1.1 环境条件
        2.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内容
        2.3.1.3 现场采样
        2.3.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2.3.3 一般资料
        2.3.4 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2.4 质量控制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山东省某企业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结果
    3.2 山东省某企业健康检查一般资料结果
        3.2.1 不同性别和年龄作业人员情况
        3.2.2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情况
        3.2.3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情况
        3.2.4 不同部门作业人员情况
        3.2.5 接触不同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
    3.3 山东省某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3.1 不同体检类别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3.2 不同户籍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4 山东省某企业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3.4.1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3.4.2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3.4.3 不同作业部门员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3.4.5 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目标疾病检查结果
    3.5 山东省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3.5.1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3.5.2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3.5.3 不同作业部门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3.5.4 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健康检查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4.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4.3 目标疾病检出结果分析
    4.4 指标异常检出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肉羊产业现状及特点研究
        1.3.2 国内肉羊消费研究
        1.3.3 国内降低肉羊养殖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3.4 国内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3.5 国外学者关于肉羊和羊肉经济的研究
        1.3.6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总结及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对比分析法
        1.7.3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1.7.4 计量分析法
    1.8 技术路线
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2.3 畜牧业及可持续发展
    2.4 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武川县肉羊产业的发展分析
    3.1 武川县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特征
        3.1.3 自然资源
        3.1.4 人口特征
        3.1.5 武川县经济状况
    3.2 武川县肉羊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3.2.1 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自然环境的要求
        3.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
    3.3 武川县肉羊产业的现状
        3.3.1 武川县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3.3.2 武川县肉羊产业规模
        3.3.3 武川县羊肉与羊毛产量
        3.3.4 武川县肉羊养殖发展模式
        3.3.5 肉羊产业饲料来源
4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4.1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1.2 指标的筛选方法
        4.1.3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4.1.4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4.1 熵权法
        4.1.4.2 综合评价法
    4.2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4.2.1 武川县肉羊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赋值
        4.2.2 原始数据标准化
        4.2.3 权重计算
        4.2.4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4.2.4.1 指标评价
        4.2.4.2 综合度评价
5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5.1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5.1.1 肉羊良种率高
        5.1.2 环境依赖性较小,抗灾能力强
    5.2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劣势分析
        5.2.1 舍饲养殖模式生产成本高
        5.2.2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5.2.3 肉羊产业链不完善
    5.3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机会分析
        5.3.1 政策支持
        5.3.2 肉羊市场需求增加
        5.3.3 饲草资源丰富
    5.4 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挑战分析
        5.4.1 自然资源的挑战
        5.4.2 政策和食品安全的挑战
6 对策与建议
    6.1 环境友好型发展
        6.1.1 继续推广舍饲养殖,加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6.1.2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6.1.3 继续扩大青饲料种植面积
    6.2 食品安全型发展
        6.2.1 强化肉羊产业链,树立品牌意识
        6.2.2 注重肉羊产业的食品安全
    6.3 技术支持型发展
        6.3.1 科学管理,机械生产
        6.3.2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绿色环保技术
    6.4 资源节约型发展
        6.4.1 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6.4.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民居建设
        1.1.2 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民居的发展转型
        1.1.3 四川地区羌族民居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历程与研究方法综述
        1.2.2 羌族民居研究综述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相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框架
2 传统羌族民居的建筑模式解析
    2.1 羌族历史与民居发展概述
        2.1.1 羌族的历史
        2.1.2 羌族民居发展史
        2.1.3 传统羌族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2.2 传统羌族民居生成环境
        2.2.1 传统羌族民居的自然环境特征
        2.2.2 传统羌族民居的人文环境特征
    2.3 传统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模式
        2.3.1 空间要素
        2.3.2 空间组织
        2.3.3 建构形态
    2.4 传统羌族民居的地域技术模式
        2.4.1 规划技术
        2.4.2 空间技术
        2.4.3 形体技术
        2.4.4 节能技术
        2.4.5 建构技术
    2.5 传统羌族民居的文化语言模式
        2.5.1 独特羌碉艺术
        2.5.2 锥形收分形体
        2.5.3 逐层退台空间
        2.5.4 质朴石木肌理
        2.5.5 宗教符号图腾
        2.5.6 特色罩楼挑楼
    2.6 小结
3 现代羌族民居的演变
    3.1 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
        3.1.1 土司到民主政治的制度转变
        3.1.2 社会经济的发展
        3.1.3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3.1.4 社会管理的变化
    3.2 居住形态的转变
        3.2.1 居住质量的阶段性变化
        3.2.2 居住形式的变化
        3.2.3 宅基用地的变化
        3.2.4 居住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化
    3.3 建筑技术的演进
        3.3.1 建筑材料
        3.3.2 建造技术
        3.3.3 能源利用方式
        3.3.4 建筑物理环境
    3.4 建筑空间的变化
        3.4.1 空间功能关系的变化
        3.4.2 平面布局的变化
        3.4.3 空间特性的变化
    3.5 羌族文化的嬗变
        3.5.1 文化的同化
        3.5.2 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3.5.3 宗教文化的淡化
        3.5.4 消费文化的变化
    3.6 演进趋势分析
        3.6.1 传统空间构成向现代空间建构转变
        3.6.2 民居形态与性能向技术理性转变
        3.6.3 民居风貌从民族性向地域性泛化转变
    3.7 小结
4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理论建构
    4.1 民居建筑模式
        4.1.1 民居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4.1.2 民居建筑模式组成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4.2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特征
        4.2.1 现代羌族民居建设中的模式问题
        4.2.2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特征
    4.3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
        4.3.1 建筑空间的适应
        4.3.2 地域适宜技术的采用
        4.3.3 羌族建筑文化的传承
    4.4 四川羌族民居建筑模式建构的制约要素分析
        4.4.1 恶劣的用地环境
        4.4.2 独特的地质建材与建构方式
        4.4.3 独有的民族建筑文化
    4.5 小结
5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技术建构
    5.1 技术建构的内容与关系
        5.1.1 技术建构的内容
        5.1.2 技术建构内容之间的关系
    5.2 用地空间用模式
        5.2.1 河谷型
        5.2.2 半山型
        5.2.3 高山型
    5.3 生土复合建构模式
        5.3.1 石木复合建构
        5.3.2 石砼复合建构
        5.3.3 石-钢复合框架建构
    5.4 羌族建筑语言模式
        5.4.1 院落组合
        5.4.2 形体
        5.4.3 材料肌理
        5.4.4 立面装饰
        5.4.5 建筑色彩
    5.5 小结
6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的地域性方法研究
    6.1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的目标
        6.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6.1.2 羌族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6.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6.2 适应自然环境的共生性设计
        6.2.1 高烈度环境的防震减灾
        6.2.2 气候环境的主动适应
        6.2.3 地貌环境的和谐介入
        6.2.4 生土材料的再利用
    6.3 羌族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同构性设计
        6.3.1 注重羌文化的传承
        6.3.2 顺应羌族特有生活方式
        6.3.3 注重羌族审美特质
    6.4 适宜技术制约下的相宜性设计
        6.4.1 选择生土复合建构方式
        6.4.2 体现适宜的需求层次
        6.4.3 选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6.5 小结
7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实践
    7.1 方案设计研究-北川县凉风垭羌寨现代民居设计
        7.1.1 项目简介
        7.1.2 凉风垭羌寨现代民居设计的技术要求
        7.1.3 凉风垭羌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概况
        7.1.4 凉风垭羌寨新民居方案设计
        7.1.5 方案评价
    7.2 工程建设实践-茂县安乡羌寨现代民居设计应用
        7.2.1 项目背景
        7.2.2 安乡村(寨)自然与社会发展概况
        7.2.3 安乡羌寨民居进化中的问题与居住时态调研
        7.2.4 民居设计中的问题与政府管理的矛盾
        7.2.5 安乡羌寨现代民居建筑模式研究
        7.2.6 建成效果与评价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来源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A: 羌族民居抽样调查问卷
附录B: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煤炭开发负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历史
        1.3.2 关于煤炭开采的负外部性影响
        1.3.3 关于煤炭开采负外部性的定量研究
        1.3.4 解决煤炭开发外部性的措施
        1.3.5 研究不足
    1.4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结构安排
第2章 煤炭开采负外部性相关基本理论与负外部性表现
    2.1 煤炭资源开发与产业安全
    2.2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外部性矫正的传统方法
        2.2.3 外部性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启示
    2.3 煤炭开采负外部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3.1 煤炭资源耗损的负外部性
        2.3.2 生态环境破坏外部效应
        2.3.3 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负外部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炭开发负外部性成本计量分析
    3.1 煤炭资源耗竭成本核算
        3.1.1 资源耗竭成本的含义
        3.1.2 煤炭资源耗竭成本估价分析
        3.1.3 资源耗减估价方法的微观企业适用性分析
        3.1.4 净租金法
        3.1.5 煤炭耗竭成本的现值法估价
        3.1.6 使用者成本模型
    3.2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核算
        3.2.1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
        3.2.2 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
        3.2.3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计量
        3.2.4 煤炭开发环境成本的确认
    3.3 煤炭开发生态成本核算
        3.3.1 生态成本核算的函数模型分析
        3.3.2 煤炭开采生态成本核算量化模型
    3.4 煤炭开发安全及健康负外部成本核算
        3.4.1 安全及健康成本的一般模型
        3.4.2 人力资本法核算模型
    3.5 煤炭开发负外部性成本计量实证研究
        3.5.1 山西某矿相关情况
        3.5.2 山西某矿负外部性成本计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炭开发补偿行为的博弈分析
    4.1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4.1.1 背景介绍
        4.1.2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
    4.2 煤炭企业间的补偿博弈分析
        4.2.1 背景介绍
        4.2.2 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
    4.3 煤炭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博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炭开发的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研究
    5.1 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基本概念及要素
        5.1.1 煤炭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界定
        5.1.2 煤炭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5.1.3 煤炭资源开发补偿的内容
        5.1.4 煤炭资源开发补偿的依据
        5.1.5 补偿途径及方式
        5.1.6 补偿原则
        5.1.7 补偿标准
    5.2 煤炭开发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5.2.1 理论基础与资源生态环境补偿
        5.2.2 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健康补偿的逻辑结构
        5.2.3 按客体划分的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补偿类型及其特征
    5.3 我国煤炭开发补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3.1 我国现行补偿制度的不足分析
        5.3.2 煤炭资源开发补偿制度体系
        5.3.3 煤炭开发补偿政策与立法的运行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炭开发补偿机制的制度设计
    6.1 煤炭开发的资源补偿机制
        6.1.1 煤炭开发资源补偿机制的基本结构
        6.1.2 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
        6.1.3 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比较
        6.1.4 资源补偿机制改革的探索
        6.1.5 资源补偿机制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
    6.2 煤炭开发安全与健康补偿机制
        6.2.1 煤矿安全事故补偿机制设计
        6.2.2 煤矿职业病补偿机制的设计
        6.2.3 生态环境破坏健康损失补偿
    6.3 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6.3.1 煤炭开发生态补偿基本类型及结构
        6.3.2 煤炭开发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
    6.4 煤炭开发的环境补偿机制
        6.4.1 煤炭开发环境补偿主体与客体界定
        6.4.2 煤炭开发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的基本框架
        6.4.3 煤炭开发环境补偿的制度安排与保护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6)渗灌式栽培方式及新型有机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草莓无土栽培方式及研究进展
        1.1.1 水培
        1.1.2 基质培
    1.2 无土栽培基质研究现状
    1.3 草莓新型有机基质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种毛细渗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研制及毛细吸水材料(无纺布)吸水量试验
        2.1.1 一种毛细渗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的研制
        2.1.2 毛细吸水材料(无纺布)吸水量试验
    2.2 菇渣水苔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2.1 供试材料与供试基质
        2.2.2 试验处理
        2.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2.3.1 营养生长指标的测定
        2.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2.2.3.3 果实产量与品质的测定
        2.2.3.4 栽培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的变化
    2.3 稻壳树皮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3.1 供试材料与供试基质
        2.3.2 试验处理
        2.3.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3.1 营养生长指标的测定
        2.3.3.2 光合特性和根系活力的测定
        2.3.3.3 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测定
        2.3.3.4 栽培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的变化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毛细吸水材料(无纺布)吸水量试验结果
    3.2 菇渣水苔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3.2.1 菇渣水苔基质配比对草莓营养生长的影响
        3.2.2 菇渣水苔基质配比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3.2.3 菇渣水苔基质配比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3.2.4 菇渣水苔基质配比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3.2.5 草莓生长期内菇渣水苔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3.2.5.1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EC值和pH值的变化
        3.2.5.2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容重的变化
        3.2.5.3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总孔隙度的变化
        3.2.5.4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全N含量的变化
        3.2.5.5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全P含量的变化
        3.2.5.6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全K含量的变化
        3.2.5.7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3.3 稻壳树皮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3.3.1 稻壳树皮基质配比对草莓营养生长的影响
        3.3.2 稻壳树皮基质配比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3.3 稻壳树皮基质配比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3.3.4 稻壳树皮基质配比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3.3.5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3.3.5.1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EC值和pH值的变化
        3.3.5.2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容重的变化
        3.3.5.3 草莓生长期内各处理基质总孔隙度值的变化
4. 讨论
    4.1 渗灌式无土栽培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吸水带的筛选
    4.2 菇渣水苔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4.3 稻壳树皮复合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导论
    一、前提性思考
    二、问题缘起
    三、研究目的
    四、文献述评
    五、分析框架与方法
    六、论文创新与局限
第一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述
    第一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
        二、与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概念考察
        三、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
        一、环境监管服务
        二、环境治理服务
        三、环境卫生服务
        四、环境信息服务
        五、环境应急服务
    第三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下的健康权
        一、健康权的理论发展
        二、健康权的内涵
        三、健康权的核心价值
第二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
        一、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概念
        二、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中的主体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
        二、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之区际差异
        三、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之群际差异
第三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根本性原因:中国式分权的影响
        一、中国式分权与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
        二、政府间事权、责权的偏差
        三、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偏颇
        四、政府横向间的不当竞争
        五、问责机制的缺位
    第二节 结构性困境:三重障碍的影响
        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二、资源开发体制不顺畅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第四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国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实践
        一、环境监管服务的国外实践
        二、环境治理服务的国外实践
        三、环境卫生服务的国外实践
        四、环境信息服务的国外实践
        五、环境应急服务的国外实践
    第二节 国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借鉴意义
        一、区域化的环境治理
        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三、多元化的提供方式
        四、制度化的资金保障
        五、人本化的信息服务
第五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理论思辨
    第一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理论考察
        一、环境正义理论
        二、分配正义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四、风险社会理论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二、差别原则
        三、补偿原则
        四、预防原则
第六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法治化
        一、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
        二、政府间财权的合理划分
        三、政府监督机制的改进
    第二节 环境民主监督力量的提升
        一、环境民主机制的效用
        二、户籍、就业政策改革
        三、公民环境民主意识的培养
        四、社会双向沟通渠道的开启
    第三节 环境行政的法治化
        一、环境立法方式的更新
        二、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一、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定位
        二、鼓励多元化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
        三、建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成果
附件

(8)2006-2011年四川省尘肺发病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统计分析
2 结果
    1.1全省基本情况
    2.2行业分布
    2.3尘肺病种
    2.4企业经济类型
    2.5各年份的尘肺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
    2.6尘肺病的报告来源
3 讨论
    3.1新发尘肺病例报告数量先快速增长,后增长速度放缓
    3.2新发尘肺患者Ⅱ期、Ⅲ期尘肺比例逐年增加
    3.3新发尘肺集中在煤炭行业
    3.4新发尘肺以矽肺为主
    3.5新发尘肺发病年轻化,接尘工龄缩短
    3.6公有经济尘肺患者比例较高
    3.7新发尘肺以诊断机构报告为主

(9)会东县生态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规划及县域生态规划由来
        1.2.2 国外生态建设规划研究动态
        1.2.3 国内研究动态
    1.3 规划方法研究进展
    1.4 会东县生态县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 会东县生态县建设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气候
        2.1.4 河流水系
        2.1.5 地质土壤
    2.2 主要自然资源状况
        2.2.1 水利资源
        2.2.2 土地资源
        2.2.3 生物资源
        2.2.4 矿产资源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行政区划及人口
        2.3.2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2.3.4 基础设施概况
        2.3.5 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2.3.6 工业集中发展区及工业企业
    2.4 生态环境现状
        2.4.1 环境质量现状
        2.4.2 植被及森林
        2.4.3 水土流失状况
        2.4.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4.5 农村面源污染
        2.4.6 工业污染源
        2.4.7 城镇生活污染源
        2.4.8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2.5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趋势分析
        2.5.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5.2 人口增长预测
        2.5.3 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2.5.4 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2.5.5 生态环境趋势分析
    2.6 会东县生态县建设的条件分析
        2.6.1 有利条件
        2.6.2 制约因素分析
3. 会东县生态建设规划
    3.1 主要目标与发展方向
    3.2 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3.2.1 工业发展规划
        3.2.2 生态工业保护措施
    3.3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3.3.1 生态农业布局规划
        3.3.2 大力强化保障措施建设
    3.4 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
        3.4.1 明确畜牧业建设重点
        3.4.2 发展畜牧业循环养殖模式
    3.5 生态林业建设规划
    3.6 生态旅游业规划
    3.7 生态人居体系建设规划
        3.7.1 生态城镇规划
        3.7.2 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3.7.3 生态小区和生态农村建设规划
    3.8 社会能力保障体系规划
        3.8.1 科技支撑能力
        3.8.2 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系统
        3.8.3 环境管理保障能力
        3.8.4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3.8.5 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四、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与发病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视角下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 杨静怡.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D]. 张霞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3]武川县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袁永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4]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D]. 成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5]煤炭开发负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 刘勇生.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6]渗灌式栽培方式及新型有机基质在草莓无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 李飘飘.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7]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D]. 郭少青. 武汉大学, 2014(06)
  • [8]2006-2011年四川省尘肺发病特征[J]. 王海椒,杜利利,谭利民.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04)
  • [9]会东县生态建设规划研究[D]. 黄贵.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10]石棉暴露地区的居民死因分布研究[J]. 余迪芳,陈钧强,朱丽瑾,张幸. 浙江预防医学, 2012(03)

标签:;  ;  ;  ;  ;  

农村石棉加工业防尘效益及发生趋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