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X射线在背散射成像中应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罗瀚[1](2021)在《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硼酸铝基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材料技术既是保障现有核能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设计开发新型核反应堆的重要前提。作为核材料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部分,核用隔热材料可以降低涉核高温工质在传输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效益。目前核用隔热材料以纤维制品和金属材料为主,前者在更换时产生大量放射性粉尘危害操作人员的生理健康,后者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针对不断发展的核能系统对核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结构-多功能一体化”设计理念,在现有核用隔热材料基础上赋予其中子屏蔽性能,即研发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材料,可以保障核能系统中高温工质传输管道在高剂量辐照下的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硼酸铝基陶瓷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兼具高强度、低密度、低热导率和中子屏蔽等优异特性,是极为理想的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设计的基体材料。在此基础上,沿着“反应自结合、液相烧结、复相强化以及轻量化设计”研究思路,系统探究了硼酸铝基陶瓷的物相转化规律以及显微结构演变等,制备了同时具有良好中子屏蔽性能和隔热性能的硼酸铝基泡沫陶瓷并对其进行了梯度结构设计,建立了高锲合度的材料本征属性与辐射屏蔽性能的构效关联数学模型,最终实现了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反应自结合制备硼酸铝陶瓷并对其反应途径进行探索。利用调整铝硼摩尔比后的α-Al2O3/2Al2O3·B2O3微粉为原料,不仅避免了α-Al2O3/H3BO3低温分解成孔,且无富余α-Al2O3相,在提高试样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热膨胀系数和陶瓷骨架的导热系数;基于Beer-Lambert公式的幂函数转化方程探究了硼元素分散密度ρd和厚度x对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将硼酸铝陶瓷作为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设计基础材料的可行性。(2)添加Bi2O3作为硼酸铝陶瓷的“功能化烧结助剂”。Bi2O3可在降低硼酸铝陶瓷烧结活化能的基础上赋予其γ射线屏蔽能力,这也是后续引入含钆中子屏蔽剂的前提。加入3 wt%的Bi2O3可降低约50%的烧结活化能,且Bi2O3促进试样烧结致密化的作用大于反应生成9Al2O3·2B2O3的体积膨胀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硼/铋元素的分散密度和厚度对其试样的辐射屏蔽性能的影响。(3)在硼酸铝骨架中生成硼酸钆第二相,实现中子屏蔽性能的复相强化。选用轻质高强且具有γ射线屏蔽能力的掺杂Bi2O3硼酸铝陶瓷作为基体,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Gd受中子激发产生γ射线基础上提高试样的力学性能。Gd2O3的加入会导致体系中重新出现α-Al2O3,反应生成的Gd BO3在材料内部呈现独特的织构状分布形式,且伴随大量微观裂纹的产生。结合高温结构稳定性测试和有限元方法探究了复相陶瓷的高温结构稳定性,引入Gd2O3中子屏蔽剂可大幅度强化试样的中子屏蔽性能,复相陶瓷的中子屏蔽率最高可达82.8%。(4)实现硼酸铝基泡沫陶瓷的可控轻量化制备,并对其进行梯度结构设计。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有效调控陶瓷料浆的流变学参数进而分别实现反应自结合硼酸铝和硼酸铝-硼酸钆复相陶瓷的可控轻量化设计。随着泡沫陶瓷气孔率的上升,其孔径分布由单峰分布转变为多峰分布,且平均孔径显着增加。升高热处理温度会使复合泡沫陶瓷孔筋处的Gd BO3晶内裂纹逐渐消失,转变为9Al2O3·2B2O3与Gd BO3的互锁结构,进而有效提高试样的比强度。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和中子屏蔽性能测试证明了具有梯度结构的泡沫陶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隔热效率,而且具有优异的中子屏蔽性能和力学强度,所得结果佐证了本文的“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设计”理念。
郭佳宇[2](2020)在《基于光纤随机激光器的牙齿样本成像研究》文中提出龋齿的早期检测一直是牙科的一大难点,因为浅龋与牙釉质区别较小,临床中常用的检测手段如视诊和牙科放射片很容易造成忽视或误诊,且放射线存在电离辐射,不适合复诊中多次使用。研究者们对新型龋齿检测手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龋齿的反射率会因为矿物质损失而在近红外波段大幅提升,因此在近红外成像结果中表现为亮区。近红外数字成像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光源特性,且无电离辐射,有着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具有一定厚度的牙齿成像对光源的亮度和功率谱密度有着较高的依赖,但传统近红外激光光源由于空间相干性高,在成像中因干涉产生的散斑极大程度上影响成像的质量,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低空间相干性高功率谱密度的光源实现近红外牙齿成像。光纤随机激光近几年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通过随机瑞利散射提供反馈,随机拉曼散射提供增益,具有波长灵活、结构简单、空间相干性较低、功率谱密度较高等特点,是理想中的近红外成像光源。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首先采用透射式成像装置,分别使用光纤随机激光、宽带光源以及窄带激光作为光源对四个健康牙齿切片和一个龋齿切片照明。研究发现,光纤随机激光作为近红外无散斑光源,能够清晰的分辨出牙釉质、牙本质、龋齿与牙隐裂等不同牙齿区域。其在清晰度上明显优于普通窄线宽激光光源,不存在因高空间相干性造成的干涉散斑干扰成像。在亮度以及对比度等检测效果方面因为其带宽相对较窄,较高的功率谱密度使得光纤随机激光光源的亮度和对比度优于宽带光源。这种兼具低空间相干性和高功率谱密度特性的近红外光纤随机激光是良好的近红外成像光源。为适应临床实际需求,本文同时也采用反射型成像装置对龋齿切片进行分析。反射型成像效果表现出更优秀的特性,牙本质区域根据矿物质含量的不同在成像结果中表现出亮度的差异,可据此推断牙本质区域的矿物质浓度。文中同时将光纤随机激光成像与光学显微镜和放射线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光纤随机激光在龋齿区域的对比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成像方式,因此结构简单稳定的光纤随机激光有很大的潜力应用于临床龋齿检测。
王璐[3](2020)在《Ti-Zr-Hf-Nb-Al高熵合金相形成规律及变形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高熵合金打破了传统合金以一种或者两种元素为主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包含多种主要元素的新型合金。多种主要元素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较高混合熵,并延伸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硬度,良好的耐磨性/耐蚀性,优异的高温强度以及低温韧性等。其中,亚稳态高熵合金以其优良的变形能力和独特的力学性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亚稳态高熵合金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由于亚稳态高熵合金主元较多且成分范围宽泛,难以通过传统计算方法进行设计;其次,目前尚缺乏对亚稳态高熵合金成分-组织-性能关系的系统研究;另外,独特的变形行为赋予亚稳合金形状记忆的特点,而关于亚稳态高熵合金在形状记忆效应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Ti-Zr-Hf-Nb-Al系富Ti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高熵合金中元素含量对相组成的影响规律,利用机器学习成功预测出具有应力诱导相变特征的富Ti五元高熵合金,通过变形和热处理优化了合金的超弹性和力学性能,并系统研究了合金的变形行为及变形机理。首先,初步确定四元Ti-Zr-Nb-Al和Ti-Zr-Hf-Al合金体系中成分对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Ti-Zr-Nb-Al体系中,Nb和Al的含量都会影响亚稳β相的生成。当Nb和Al含量较少时,合金由亚稳的β相和α"马氏体相组成;当Nb含量较多时,铸态合金由稳定的β相组成;过量的A1会促进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恶化合金力学性能。在(Ti2ZrHf)100-xAlx(x=12,14,16,18,20,at.%)体系中,A1起到弱定元素的作用,对合金相组成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随Al含量的增加,合金相组成由HCP结构的α’相转变为正交结构的α"相,后转变为BCC结构的β相。当A1增加到20at.%时,亚稳β相的存在使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结合Ti-Zr-Nb/Hf-Al四元体系和亚稳钛合金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 Ti-Zr-Hf-Nb-Al五元体系相组成预测,并预测了亚稳合金的存在范围。对部分预测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机器学习利用其优异的数据挖掘能力,可实现复杂多主元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基于机器学习对亚稳态五元高熵合金的预测结果,选取铸态Ti(ss-x)Zr20Hf15Ali(oNbx(x=l-9,at.%,简记为T-Nbx)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组成、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展开了深入分析。Nb的添加促进了合金由HCP结构向BCC结构转变,且β相稳定性逐渐增强。对于含α’/α’+α〃相的T-Nbl-3合金,其所含六方相高度固溶强化,表现出高强度低塑性的特点。T-Nb4-8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双屈服现象,其中T-Nb4合金发生自适应马氏体去孪晶过程,T-Nb5-8合金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应力诱导β→α"马氏体相变。T-Nb9合金中β相稳定,拉伸过程中无双屈服和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研究了亚稳β相为主的Ti-Zr-Hf-Nb-Al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变形机理。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T-Nb7合金完全再结晶,晶粒尺寸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晶粒大小影响合金相变自由能,进而改变了合金的变形行为:具有较小晶粒的T-Nb7-800(800℃退火)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先发生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生成不同的马氏体变体,后续变形主要为马氏体变体发生重排;而具有较大晶粒的T-Nb7-900(900℃ 退火)合金在变形初期发生应力诱导β-,α"相变,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出现α"孪晶使合金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研究了 Ti-Zr-Hf-Nb-Al高熵合金的超弹性及变形机理。发现经冷轧+900℃/0.5h热处理的T-Nb6合金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超弹性,循环变形过程中最大可回复应变高达5.2%,且对应的最大拉伸应力达到900MPa。对经冷轧+800℃/0.5h退火的T-Nb5合金进行了同步辐射原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拉伸过程中的超弹性是由可逆的B(?)α"相变引起的,超过一定变形量,马氏体变体发生重排,合金超弹性消失。
王晓琦,金旭,李建明,焦航,吴松涛,刘晓丹[4](2019)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以其高分辨率电子束成像及高强度聚焦离子束微纳米级精密加工功能,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推动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促进石油地质学开启了全新的领域—纳米地质学。本文重点介绍了FIB-SEM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性开发情况。FIBSEM的二维大面积成像与三维切片-成像分析可有效解决岩石样品非均质性强的表征难题,并可对岩石内部的孔隙、微裂缝、矿物、有机质和残留油等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成像分析,为数字岩心的构建提供具有纳米级分辨率的高质量原始数据。FIB-SEM强大的微纳加工功能,为下一代储层矿物分析、地球化学微观分析等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制样手段。另外,FIB-SEM可以集成多种先进分析技术,形成集高分辨率成像、物理化学测试为一体的石油地质综合分析平台,应用前景广阔。
高翔[5](2018)在《水泥基材料微观表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水泥基材料是一种典型的多尺度、多物相的材料,其宏观表现是由微观尺度的性质决定的。研究水泥基材料的微观性质,有助于掌握材料本质、预测宏观行为。当下用于表征水泥基材料微观性质的测试技术纷繁多样、优缺点明显。本文围绕水泥基材料的微观表征展开,使用了包括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形貌成像与模量成像;基于仪器化压入的点阵纳米压痕、原位纳米压痕和微米压痕;基于扫描电镜观测的背散射电镜成像及附带的能谱点探测和线扫描;光镜观测成像;X-ray断层扫描成像;压汞;热重分析等在内的技术手段。基于对这些表征技术应用现状的调研,分析这些试验手段在测试水泥基材料性质时的适用性和影响因素,讨论试验数据的提取方法处理方法。在实测微观性质的基础上,探索试验数据的深入应用,包括多尺度建模和验证、多种试验数据联合分析、以及这些微观研究手段在其他材料上的应用。以期联合运用这些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相互补充,实现高效、合理地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微观性质。第一,提出了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动态模量成像技术在水泥基材料微观表征中的应用。该技术具有精度高的优势,有助于捕捉材料性质变化的细节。提出动态模量成像试验结果中线数据和面数据的提取方法,讨论了样品表面粗糙度、预设数据点间距和荷载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得出试验结果对表面粗糙度和预设数据点间距不敏感,但荷载大小会决定实测数据的有效性。推荐使用准静态荷载为4μN、动态荷载为3.5μN的加载模式,在此设置下,不同物相的储能模量之间差异明显,而同一物相的储能模量值波动程度相对较小,有利于对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物相进行识别;第二,针对水泥基材料微观力学性质分析和微观形貌观测试验中对试件表面平整度的高要求,提出使用环氧树脂真空镶嵌试件后进行打磨抛光的方法和步骤。环氧树脂的填充有助于支撑孔隙结构,减缓或避免磨抛环节对样品的侵蚀,从而减小样品表面的粗糙度。在力学性质测试环节,一般情况下树脂镶嵌对实测值的影响不大,但对于材料孔隙率较大的情况,如水灰比较高的净浆、或骨料和浆体基质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树脂镶嵌会高估其力学性质;第三,提出了联合使用光镜、电镜观测和动态模量成像技术识别水泥基材料中微观物相的方法,并基于动态模量成像实现微观形貌和微观力学性质的表征。利用动态模量成像数据点间距小、分辨率高的优势,识别并表征了水泥颗粒和矿渣颗粒内部水化产物层的厚度和力学性质,发现了未水化C3S颗粒与水化产物之间存在1μm2μm的界面过渡区,这些信息在其他试验方法中容易被忽略或无法被量化;第四,联合使用仪器化压入、动态模量成像、能谱探测和扫描技术识别了水泥基材料中的微观物相并表征了其力学、化学性质。基于原位纳米压痕和能谱点探测,得到水泥-矿渣复合体系中的内部或外部水化产物的力学性质不随其化学成分而变化,根据各种水化产物典型的模量值和化学元素占比可以实现物相的识别;基于动态模量成像和能谱线扫描,印证了未水化C3S颗粒与水化产物之间界面过渡区的存在;基于原位纳米压痕和动态模量成像,得到压痕模量和储能模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且二者基本相等;基于点阵纳米压痕,研究了大样本数据的解卷积方法,得到了与原位压痕结果相近的不同水化产物的力学性质结果;基于微米压痕实测了材料净浆尺度的力学性质,得出被测区域力学性质的大小由区域内各微观物相的含量变化而决定;第五,基于不同微观物相实测的力学性质和体积含量,使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模型预测了净浆尺度的力学性质,讨论孔隙、水化产物和未水化物的模量和体积含量取值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并使用微米压痕的结果对计算得到的净浆等效模量进行了验证;第六,在研究和讨论水泥基材料的微观表征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联合使用多种试验手段对同一待测指标进行表征和量化。如联合使用热重分析、背散射电镜图像分析和点阵纳米压痕数据计算水泥-矿渣复合体系的水化程度;联合使用压汞、背散射电镜图像分析和CT图像分析研究经历冻融循环的净浆试件的孔径分布特征,并基于孔径分布参数计算不同水灰比净浆受冻后的渗透性变化。综合来讲,本文提出、应用并深入讨论了多种水泥基材料的微观表征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势和适用场合进行了评述,对多种试验方法的联合使用进行了实施,尝试合理、高效地使用这些表征技术,实现对水泥基材料的微观性质进行多方位的表征,并为多尺度建模提供基础参数。
徐高飞[6](2017)在《金属玻璃(Vit1)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锆基金属玻璃由于微观原子排列的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排列特性,宏观上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高断裂韧性等优良的力学和理化性能,在国防及民用工业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锆基金属玻璃的高硬度、低弹性模量、低导热系数等特性又使它成为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从现有切削加工实验中发现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成本高。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现有文献中对于金属玻璃的切削加工磨损问题未见系统报道。本文以Vit1型块体金属玻璃(Zr41.2Ti13.8Cu12.5Ni10.0Be22.5)为加工对象,选取硬质合金和PCBN刀具对其进行车削加工实验,系统研究两种刀具的磨损形态并尝试探讨机理,以期为企业对金属玻璃切削加工的刀具选型、刀具设计等提供实验参考。实验设计部分针对Vit1型金属玻璃的材料特性,结合常见硬脆难加工材料的刀具选择原则及刀具厂家的意见,选取山高公司的CVD双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型号:SNMA 120408 TK2001)和无涂层的PCBN刀具(型号:SNGA120408S-02020-L1-D CBN200)。由于实验棒料的温敏特性以及棒料数量和尺寸的客观条件,实验中采用改变切削速度的单因素实验法:切削深度ap=0.2mm;进给速度vf=0.1 mm/r;切削速度分别为为v1=0.52 m/s,v2=0.3 m/s,v3=0.2 m/s。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硬质合金刀具切削Vit1金属玻璃的刀具磨损形貌进行观测,利用背散射成像和EDS能谱分析进行元素表征。观测结果发现刀具磨损形态主要以前刀面月牙洼磨损、涂层剥落磨损、积屑瘤磨损为主;后刀面磨损形态主要表现为涂层剥落磨损和裂纹;刀具刃口区域由于切屑沾附未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微崩刃磨损。另外,随着切削速度的降低磨损区域长度呈明显增加是一个明显的磨损特征。结合刀具磨损形态、切削力以及刀具声发射信号的时域分析,发现切削过程中刀具存在严重的机械冲击磨损;通过分析前后刀面磨损形态和EDS能谱结果,发现粘接磨损存在于刀具的前后刀面,而氧化磨损主要存在于前刀面;刀具磨损区域纵向剖面的背散射成像和EDS能谱分析显示刀具存在严重的扩散磨损,工件元素向刀具材料中的扩散深度约为2.2μm。PCBN刀具的磨破损形态主要以刀尖崩刃、前刀面刀具材料片状剥落、主切削刃的粘屑和微崩刃为主。PCBN刀具的磨破损程度同样与切削速度存在很高的负相关性,即随着切削速度的降低刀具磨破损越剧烈。通过分析切削力和刀具的声发射信号数据认为PCBN刀具磨破损主要是由于Vit1金属玻璃棒料的材料特性导致切削系统产生了剧烈振动,振动冲击使刀具的刀尖和前刀面发生了剧烈破损。最后对切削棒料的已加工表面进行了XRD物质结构检测,发现表面仍然是非晶态并未因为车削加工而发生晶化现象。
杨亚飞[7](2017)在《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相关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毒品犯罪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人民健康,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在严厉打击涉毒犯罪,目前毒品犯罪整体仍呈高发态势。人体藏毒是一种特殊的毒品犯罪形式,在国外存在已久,最初是由“金三角”毒贩传入我国境内。21世纪初人体藏毒犯罪案件在我国边境地区频发,人体藏毒犯罪隐蔽性强、危险性高、取证难度大。人体藏毒犯罪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即加大人体藏毒检查仪器设备研发力度,将各种自主研发和从国外引进的人体藏毒检查技术应用于人体藏毒案件检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体藏毒犯罪蔓延。目前,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多夹杂在其他法律法规中,简单、粗放、模糊,不便于规范执行,不利于保护嫌疑人人身权利和打击人体藏毒犯罪。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涉及敏感的法律问题,该文从完善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机制入手,规范检查标准和条件,试图将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约束在制度的笼子里,在打击毒品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进行统筹兼顾,以达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赢和平衡。该文概述了人体藏毒犯罪、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方法、技术,并对人体藏毒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完善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机制的对策。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人体藏毒阐释了人体藏毒犯罪的概念,总结归纳人体藏毒犯罪的特点,对人体藏毒犯罪的定性进行分析与讨论。第二部分从原理、使用条件、范围、应用优势等方面综述了人体藏毒检查技术。目前人体藏毒检查技术主要有胃肠道藏毒影像学诊断方法,警犬技术、太赫兹成像技术、毫米波技术,胃肠道藏毒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腹部平片法、B超探测法、CT平扫法、X射线背散射成像技术、X射线透射式扫描成像技术及平板X射线透射成像技术。第三部分对人体藏毒检查从人体藏毒犯罪的社会群体、检查技术普及、法律规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人体藏毒检查的法律属性定位和人体藏毒检查属性争议。第四部分提出完善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机制的对策,主要通过健全人体藏毒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禁毒教育宣传力度、健全人体藏毒检查情报体系、加大科研经费和装备保障投入、组建专门的人体藏毒侦查队伍、改变人体藏毒立案制度、构建无证检查制度、规范人体藏毒检查程序、健全人体藏毒检查权利保障等方面完善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机制。
邬冠华,熊鸿建[8](2016)在《中国射线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射线检测结果能够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材料及其构件缺陷和不连续性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某些重要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射线检测设备、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的现状,并根据我国科技部门提出的科研项目和射线研究现状总结出中国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阳先毅[9](2016)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老机房改建辐射防护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处于高位。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方法之一,是临床治疗中最广泛和有效的疗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放疗中最主要的医疗设备,有很多新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采用了TBI(全身辐照)、IMRT(适形调强放疗)与S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新技术。与常规放疗方法相比,这些技术对病人施加更高的吸收剂量,导致了工作负荷和使用因子的明显增加,也对相关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在更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机房改建中,需重点评估和优化加速器机房的屏蔽设计,以便达到经济代价与屏蔽效果的最优化。本文以某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老机房改建过程中辐射防护的最优化为研究方向。结合某医院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老机房的改建所涉及的屏蔽设计目标,及其相应的场所分区、主屏蔽优化分析,次屏蔽计算、防护门和迷道的计算。在相应的工作负荷与使用因子下结合拟引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相关参数,讨论了不同的屏蔽材料与屏蔽厚度及某些如天空散射辐射等特殊情况对屏蔽厚度的影响。并计算了6MV能量的旧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升级为最大能量为18MV的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机房各处屏蔽厚度的影响。初步分析得出:(1)混凝土是主屏蔽的优化材料,主屏蔽将充分吸收所有光中子和中子俘获伽马射线。(2)在机房空间结构受限时,辐射屏蔽的最优化替代方案是部分墙体的主屏蔽用钢或者铅。当改建机房是,通常铅更具有经济性,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3)最大能量为18MV的加速器所需主屏蔽普通混凝土厚度约为150cm;治疗头朝向的次屏蔽所需厚度为94.7cm;非机头朝向的次屏蔽厚度为87cm;密道门的总屏蔽大约是7mm的铅和54mm的BPE(含硼聚乙烯)。
付开伟[10](2015)在《基于X射线的藏毒检测系统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当前日益严峻、复杂的反恐形势,通过对×射线在边防安全检测应用领域的扩展分析,阐述X射线在安全检测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通过在充分尊重公民隐私,体现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基础上,为提高边防安全检测的准确性、针对性,结合单能、多能、背散、多视角等技术和成像降噪等在云南边防安全检测X射线的应用实践,借鉴机场安检、大型活动安保等入口实行金属探测仪检查或设置安检门对拟进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的做法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随身携带物品和人身进行X射线安全检测,专门针对边防陆地、空中等通道及口岸的人体藏毒和携带行李物品的安全检测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对可疑人员人体和随身携带物品藏匿毒品嫌疑进行的筛查,严厉打击边境人体藏毒等带有区域性特点的刑事犯罪之目的,为人类健康尽绵薄之力。通过选择两个关卡的查缉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专门针对人体和小件物品的边境安全X射线检测系统实现的设计和分析。为边防通道、口岸等特殊场所建立一套快速、科学、准确、专业、安全的人体X射线检查系统,有效打击边境等重要场所藏匿毒品等异物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医用X射线在背散射成像中应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用X射线在背散射成像中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硼酸铝基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中子屏蔽材料 |
1.2.1 中子屏蔽定义及机制 |
1.2.2 中子屏蔽材料设计原则 |
1.2.3 含硼中子屏蔽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核用隔热材料 |
1.3.1 核用隔热材料研究现状 |
1.3.2 无机隔热材料研究现状 |
1.3.3 核用隔热材料的发展前景 |
1.4 硼酸铝 |
1.4.1 硼酸铝的晶体结构与理化性质 |
1.4.2 硼酸铝的制备方法 |
1.4.3 硼酸铝的应用领域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制备和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材料制备 |
2.4 分析测试 |
2.4.1 烧后线变化率 |
2.4.2 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 |
2.4.3 真密度及总气孔率 |
2.4.4 力学性能测试 |
2.4.5 热学性能测试 |
2.4.6 料浆的Zeta电位测试 |
2.4.7 料浆的流变性能测试 |
2.4.8 TG-DSC分析 |
2.4.9 XRD分析 |
2.4.10 显微结构表征 |
2.4.11 辐射屏蔽性能测试 |
2.5 仿真模拟 |
2.5.1 建立孔结构随机分布的二维模型 |
2.5.2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的有限元分析 |
第3章 反应自结合制备硼酸铝陶瓷 |
3.1 α-Al_2O_3/H_3BO_3制备硼酸铝陶瓷 |
3.2 α-Al_2O_3/2Al_2O_3·B_2O_3制备硼酸铝陶瓷 |
3.2.1 硼酸铝陶瓷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 |
3.2.2 硼酸铝陶瓷的力学/热学性能 |
3.2.3 硼酸铝陶瓷的中子屏蔽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_2O_3功能化烧结助剂对硼酸铝基陶瓷的影响 |
4.1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物相以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4.1.1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物相的影响 |
4.1.2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
4.2 引入Bi_2O_3的烧结动力学研究 |
4.3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的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 |
4.4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的辐射屏蔽性能的影响 |
4.4.1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的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 |
4.4.2 Bi_2O_3对硼酸铝基陶瓷的γ射线屏蔽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引入Gd_2O_3制备硼酸铝-硼酸钆复相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
5.1 Gd_2O_3对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5.1.1 Gd_2O_3对复相陶瓷物相组成的影响 |
5.1.2 Gd_2O_3对复相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 Gd_2O_3对复相陶瓷的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 |
5.3 复相陶瓷的高温结构稳定性仿真模拟 |
5.4 复相陶瓷的中子屏蔽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硼酸铝基泡沫陶瓷的可控制备与结构设计 |
6.1 泡沫法制备硼酸铝泡沫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
6.1.1 陶瓷料浆的电位、流变学研究 |
6.1.2 硼酸铝泡沫陶瓷的微观结构 |
6.1.3 硼酸铝泡沫陶瓷的耐压强度及导热系数 |
6.1.4 模拟硼酸铝泡沫陶瓷用于核工质管道中子屏蔽/隔热 |
6.2 泡沫法制备硼酸铝-硼酸钆复合泡沫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
6.2.1 复合泡沫陶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 |
6.2.2 复合泡沫陶瓷的耐压强度及导热系数 |
6.2.3 模拟复合泡沫陶瓷用于核工质管道中子屏蔽/隔热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基于光纤随机激光器的牙齿样本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光学龋病检测手段 |
1.2.1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
1.2.2 光纤光学透视和数字成像光纤光学透视 |
1.2.3 近红外数字成像透射 |
1.2.4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
1.2.5 激光荧光检测 |
1.2.6 超声检测 |
1.2.7 LED荧光检测 |
1.2.8 光热辐射测量和调制发光技术 |
1.3 近红外成像研究现状 |
1.4 光纤随机激光器研究现状 |
1.5 激光无散斑成像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主要内容 |
1.7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纤随机激光器与激光无散斑成像原理 |
2.1 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
2.2 光纤随机激光器原理 |
2.3 激光无散斑成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射型光纤随机激光牙齿成像 |
3.1 实验原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装置 |
3.2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射型光纤随机激光牙齿成像 |
4.1 实验装置 |
4.2 反射型牙齿成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Ti-Zr-Hf-Nb-Al高熵合金相形成规律及变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熵合金简介 |
2.1.1 高熵合金的定义 |
2.1.2 高熵合金的特点 |
2.2 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及预测 |
2.3 高熵合金的强化机理 |
2.3.1 固溶强化 |
2.3.2 析出强化 |
2.3.3 细晶强化 |
2.3.4 相变强化 |
2.4 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及应用 |
2.4.1 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原理 |
2.4.2 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 |
2.5 含有亚稳相的合金的开发 |
2.5.1 d-电子合金设计 |
2.5.2 机器学习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合金样品制备 |
3.2.2 晶体结构分析 |
3.2.3 显微组织表征 |
3.2.4 热分析 |
3.2.5 室温力学性能测试 |
3.2.6 高温力学性能测试 |
4 Ti-Zr-Nb/Hf-Al四元高熵合金相组成、稳定性及力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Ti-Zr-Nb-Al合金相组成及力学性能 |
4.3 Ti、Zr含量对Ti_(80-x)Zr_xNb_(10)Al_(10)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3.1 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 |
4.3.2 600℃和700℃下的稳定性 |
4.4 (Ti4Zr4Nb)_(100-x)Al_x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 |
4.4.1 固溶态组织及力学性能 |
4.4.2 600℃和700℃下的稳定性及力学性能 |
4.5 Ti-Zr-Hf-Al合金相组成及力学性能 |
4.6 Ti_(44)Zr_(22)Hf_(22)Al_(12)合金高温稳定性和高温拉伸性能 |
4.6.1 组织结构和稳定性 |
4.6.2 高温力学性能 |
4.7 Al含量对(Ti2ZrHf)_(100-x)Al_x合金相组成和变形机理的研究 |
4.7.1 合金相组成及微观组织 |
4.7.2 力学性能 |
4.7.3 Al元素的β稳定作用 |
4.8 小结 |
5 基于机器学习Ti-Zr-Hf-Nb-Al高熵合金相组成预测 |
5.1 引言 |
5.2 数据库的建立和模型选择 |
5.2.1 数据库的建立 |
5.2.2 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 |
5.3 五元高熵合金相组成的预测和结果验证 |
5.3.1 亚稳相预测 |
5.3.2 预测结果的验证 |
5.4 与传统Bo-Md图的对比 |
5.5 小结 |
6 Ti-Zr-Hf-Nb-Al高熵合金相组成和变形机理 |
6.1 引言 |
6.2 Ti_(55-x)Zr_(20)Hf_(15)Al_(10)Nb_x合金相组成及微观组织变化 |
6.3 不同Nb含量合金相稳定性及相转变规律 |
6.3.1 相稳定性 |
6.3.2 相转变机制 |
6.4 不同Nb含量合金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 |
6.4.1 力学性能 |
6.4.2 变形机制 |
6.5 晶粒大小对Ti_(48)Zr_(20)Hf_(15)Al_(10)Nb_7力学性能的影响 |
6.6 Ti_(48)Zr_(20)Hf_(15)Al_(10)Nb_7合金变形机理 |
6.6.1 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 |
6.6.2 形变孪晶 |
6.6.3 晶粒大小对变形机理的影响 |
6.7 小结 |
7 Ti-Zr-Hf-Nb-Al高熵合金超弹效应与变形机理 |
7.1 引言 |
7.2 铸态Ti_(55-x)Zr_(20)Hf_(15)Al_(10)Nb_x合金的超弹性 |
7.3 冷轧-热处理对合金超弹性影响 |
7.4 合金超弹性变形机理 |
7.5 小结 |
8 总结 |
8.1 全文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IB-SEM原理与进展 |
1.1 电子束镜筒 |
1.2 离子束镜筒 |
1.3 成像与分析探头 |
1.4 GIS注入器 |
1.5 纳米操控仪 |
2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2.1 低加速电压高分辨率成像 |
2.2 大面积非均质性研究 |
2.3 三维数字岩心获取与处理 |
2.3.1 三维切片-成像-重构技术 |
2.3.2 景深假像的消除方法 |
2.3.3 提高FIB-SEM岩石样品选区效率的方法 |
2.4 三维能谱技术 |
2.5 残留油分布技术 |
2.6 TEM样品制备与STEM成像技术 |
2.7 其他微纳加工 |
2.8 FIB-SEM的其它附件及功能 |
2.8.1 阴极发光 (CL) |
2.8.2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TOF-SIMS) |
2.8.3 显微激光拉曼 (RAMAN) |
2.8.4 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 |
3 结论 |
(5)水泥基材料微观表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基材料多相多尺度的特征 |
1.2.2 仪器化压入试验实测水泥基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 |
1.2.3 动态模量成像表征材料的力学性质 |
1.2.4 扫描电镜观测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 |
1.2.5 压汞法测试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 |
1.2.6 X射线断层扫描观测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 |
1.2.7 水泥基材料的多尺度模拟 |
1.2.8 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实施方案 |
第二章 水泥基材料微观表征中的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法 |
2.1 前言 |
2.2 原材料与配比 |
2.3 测试手段 |
2.3.1 试件制备 |
2.3.2 动态模量成像 |
2.3.3 仪器化压痕 |
2.3.4 扫描电镜成像及能谱探测 |
2.3.5 压汞试验 |
2.3.6 热重分析 |
2.3.7 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 |
2.4 模拟方法 |
2.4.1 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 |
2.4.2 计算净浆等效模量的基本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基材料中微观物相的识别 |
3.1 前言 |
3.2 动态模量图中数据的提取方法 |
3.2.1 线数据提取 |
3.2.2 面数据提取 |
3.3 动态模量成像中的影响因素 |
3.3.1 数据点间距 |
3.3.2 表面粗糙度 |
3.3.3 荷载大小 |
3.4 使用动态模量成像识别不同物相 |
3.5 使用动态模量成像量化内部水化产物层的厚度 |
3.6 识别并表征骨料和浆体基质之间的界面过渡区 |
3.6.1 传统方法识别并表征骨料和浆体之间的过渡区 |
3.6.2 使用动态模量成像识别并表征骨料和浆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 |
3.7 使用动态模量成像识别C3S和内部水化产物之间的界面过渡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基材料中微观物相的力学性质和化学组成测试 |
4.1 前言 |
4.2 基于原位纳米压痕和模量成像表征各物相力学性能 |
4.3 基于能谱探测识别物相并表征化学组成 |
4.4 基于能谱线扫描方式研究各物相的位置分布与平面尺寸特征 |
4.5 压痕模量与储能模量的关系 |
4.6 点阵纳米压痕测试数据分析 |
4.6.1 针对处理点阵纳米压痕数据的解卷积方法 |
4.6.2 基于点阵纳米压痕解析水化产物的微观力学性质和体积含量 |
4.7 微米压痕测试硬化水泥净浆的力学性能 |
4.8 树脂真空镶嵌对力学性质表征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净浆模量的多尺度模拟 |
5.1 前言 |
5.2 水泥基材料的尺度划分 |
5.3 均一化模型 |
5.4 基于背散射电镜图像分析确定各物相的含量 |
5.5 基于点阵纳米压痕数据确定孔隙的有效模量 |
5.6 跨尺度建模的影响因素 |
5.6.1 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 |
5.6.2 未水化物模量的影响 |
5.6.3 不同水化产物占比的影响 |
5.6.4 孔隙有效模量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观表征的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水泥基材料水化程度的研究 |
6.2.1 基于热重分析计算水化程度 |
6.2.2 基于背散射电镜图像分析计算水化程度 |
6.2.3 基于点阵纳米压痕计算水化程度 |
6.2.4 不同测试手段下的水化程度比较 |
6.2.5 小结 |
6.3 受冻净浆的微观结构劣化 |
6.3.1 冻融循环实验设计 |
6.3.2 基于压汞实验实测孔隙结构 |
6.3.3 基于背散射图像分析实测孔隙结构 |
6.3.4 基于CT图像分析实测孔隙结构 |
6.3.5 不同试验测得的孔隙结构比较 |
6.3.6 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
6.3.7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渗透系数的方法 |
6.3.8 渗透系数 |
6.3.9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金属玻璃(Vit1)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金属玻璃的特性与应用 |
1.3.1 金属玻璃的材料特性 |
1.3.2 金属玻璃的应用 |
1.4 金属玻璃机械加工研究现状 |
1.4.1 金属玻璃的切削工艺研究现状 |
1.4.2 金属玻璃的切削特性 |
1.4.3 金属玻璃的切削刀具磨损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切削Vit1金属玻璃刀具磨损实验 |
2.1 实验系统 |
2.1.1 切削机床 |
2.1.2 实验监测和分析设备 |
2.1.3 切削工件棒料 |
2.1.4 切削刀具选取分析 |
2.2 切削用量的选择 |
2.2.1 切削速度v的选择 |
2.2.2 切削深度ap的选择 |
2.2.3 进给速度vf的选择 |
2.3 切削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切削Vit1金属玻璃硬质合金刀具磨损研究 |
3.1 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形态 |
3.1.1 前刀面磨损 |
3.1.2 后刀面磨损 |
3.2 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机理 |
3.2.1 粘结磨损 |
3.2.2 扩散磨损 |
3.2.3 机械磨损 |
3.2.4 氧化磨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切削Vit1金属玻璃PCBN刀具磨破损研究 |
4.1 PCBN刀具的磨破损形态 |
4.1.1 崩刃 |
4.1.2 粘屑 |
4.2 PCBN刀具的破损机理 |
4.3 Vit1金属玻璃棒料车削表面晶化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相关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人体藏毒概述 |
1.1 人体藏毒的概念 |
1.2 人体藏毒的定性 |
1.3 人体藏毒的主要特点 |
1.3.1 人体藏毒呈上升趋势 |
1.3.2 人体藏毒中携毒者的人员构成 |
1.3.3 人体藏毒呈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 |
1.3.4 人体藏毒的隐蔽性 |
1.3.5 人体藏毒的危害性 |
2 人体藏毒安全检查 |
2.1 人体藏毒一般检查方法 |
2.2 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技术 |
2.2.1 肠胃道藏毒影像学诊断方法 |
2.2.2 太赫兹技术 |
2.2.3 毫米波成像技术 |
2.2.4 警犬检查技术 |
2.3 人体藏毒探查技术设备研究现状及发展 |
3 人体藏毒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3.1 人体藏毒的社会群体因素及其分析 |
3.2 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技术设备普及问题分析 |
3.3 人体藏毒检查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分析 |
3.3.1 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法律属性定位 |
3.3.2 人体藏毒安全检查争议 |
4 健全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机制 |
4.1 完善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相关法律体系 |
4.2 增强禁毒精准教育宣传力度 |
4.3 完善人体藏毒安全检查情报体系 |
4.4 组建专门的人体藏毒侦查队伍 |
4.5 加强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经费保障 |
4.6 改变人体藏毒案件立案制度 |
4.7 构建无证搜查制度 |
4.8 规范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程序 |
4.9 健全人体藏毒检查中的权利保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老机房改建辐射防护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辐射防护 |
2.1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简介 |
2.1.1 加速器的原理 |
2.1.2 束流的产生 |
2.1.3 射线质量监测 |
2.1.4 射野调节 |
2.2 射线与物质作用 |
2.2.1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2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3 辐射损伤的生物效应 |
2.3.1 物理化学阶段 |
2.3.2 机体生物效应阶段 |
2.4 加速器机房辐射防护最优化 |
2.5 辐射屏蔽最优化计算方法 |
2.5.1 基本概念 |
2.5.2 主屏蔽标准算法 |
2.5.3 主屏蔽墙屏蔽宽度 |
2.5.4 主屏蔽的混合屏蔽 |
2.5.5 次屏蔽 |
2.5.6 机房屏蔽门 |
3 某医院老机房改建辐射防护最优化研究 |
3.1 机房现状 |
3.2 辐射场所分区与屏蔽设计目标 |
3.2.1 剂量限值 |
3.2.2 控制区 |
3.2.3 非控制区 |
3.3 辐射源项分析 |
3.3.1 常见辐射源项 |
3.3.2 特殊辐射源项 |
3.4 工作负荷与使用因子 |
3.4.1 工作负荷 |
3.4.2 使用因子 |
3.5 屏蔽材料 |
3.5.1 普通混凝土 |
3.5.2 重混凝土 |
3.5.3 铅 |
3.5.4 钢 |
3.5.5 聚乙烯和石蜡 |
3.5.6 泥土 |
3.5.7 木材 |
3.6 机房的入口 |
3.7 接头,混凝土板的连接 |
4 某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改建屏蔽计算 |
4.1 某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目标 |
4.2 机房外各点的屏蔽计算 |
4.2.1 主屏蔽上的C点 |
4.2.2 C点处病人散射辐射与泄露辐射的考虑 |
4.2.3 治疗控制区D点处的主屏蔽 |
4.2.4 B点处的次屏蔽 |
4.2.5 E点处的次屏蔽 |
4.2.6 迷道门的屏蔽 |
4.2.7 屋顶上G点的主屏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X射线的藏毒检测系统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发展现状 |
1.3.1 X射线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论文做所工作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X射线查缉原理及方法 |
2.1 X射线产生及其与物质作用 |
2.1.1 X射线的产生 |
2.1.2 X射线与被检测物质的作用 |
2.2 X射线的透视原理及方法 |
2.2.1 X射线的特性 |
2.2.2 X射线背散射原理 |
2.2.3 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射线物品藏毒检测设计与分析 |
3.1 X射线成像特性 |
3.2 X射线安全检查技术 |
3.2.1 单能X射线技术 |
3.2.2 双(多)能X射线技术 |
3.2.3 背散射技术 |
3.2.4 双(多)视角X射线技术 |
3.2.5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3.3 X射线成像应用 |
3.3.1 数字X摄像成像技术 |
3.3.2 影像增强及其CCD系统 |
3.3.3 图像降噪和末帧图像冻结 |
3.4 毒品探测技术的应用 |
3.4.1 背散射探测技术应用 |
3.4.2 背散射成像与双能透射成像技术融合应用 |
3.4.3 X射线飞点扫描的应用 |
3.5 X射线在物体藏毒查缉中的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射线人体藏毒检测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高频高压X检测原理 |
4.2 X光检测KV原理 |
4.3 X射线检查系统组成及工作方式 |
4.3.1 系统组成 |
4.3.2 工作方式 |
4.4 X射线检查系统设计 |
4.4.1 主程序设计 |
4.4.2 T0中断子程序 |
4.4.3 命令执行子程序 |
4.4.4 扫描子程序 |
4.5 X射线检查电路设计 |
4.5.1 X光产生电路设计 |
4.5.2 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4.6 X射线检查系统控制设计 |
4.6.1 X光发射时间控制 |
4.6.2 DSP摄像机功能控制 |
第五章 毒品查缉综合集成设计与分析 |
5.1 行李物品藏毒检测 |
5.2 人体藏毒检测 |
5.3 涉毒人员检测 |
5.4 毒品查缉一体化平台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四、医用X射线在背散射成像中应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子屏蔽/隔热一体化硼酸铝基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设计[D]. 罗瀚.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光纤随机激光器的牙齿样本成像研究[D]. 郭佳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Ti-Zr-Hf-Nb-Al高熵合金相形成规律及变形机理研究[D]. 王璐.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4]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综合应用[J]. 王晓琦,金旭,李建明,焦航,吴松涛,刘晓丹.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3)
- [5]水泥基材料微观表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高翔. 东南大学, 2018(05)
- [6]金属玻璃(Vit1)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形态研究[D]. 徐高飞. 燕山大学, 2017(04)
- [7]人体藏毒安全检查相关问题探究[D]. 杨亚飞. 甘肃政法学院, 2017(10)
- [8]中国射线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邬冠华,熊鸿建. 仪器仪表学报, 2016(08)
- [9]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老机房改建辐射防护最优化研究[D]. 阳先毅. 东华理工大学, 2016(11)
- [10]基于X射线的藏毒检测系统设计与分析[D]. 付开伟. 云南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