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技术评价方法

公路技术评价方法

一、公路技术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菲[1](2021)在《关于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截至2020年末,我国公路养护总里程达到了514.40万公里,公路养护规模大,但是养护资金不足。如何合理编制养护决策,充分利用养护资金?其关键和前提是科学进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本文结合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的实际工作,对《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余朋里[2](2021)在《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旧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起步期,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当前首要目标。但随着国家公路网的建设、展开,部分路段的交通量迅速增长,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出现了各种病害,道路服务水平下降。为改善道路使用情况,目前多采用改扩建方式进行处治。改扩建工程中需对旧路路况进行准确、合理的检测评价,而国内缺少一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基于此,本文依托二赛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对于旧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的建立展开研究。本文首先调查二赛路面的病害情况,依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判断现有标准的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指标评价体系不适用于改扩建工程,为优化此评价体系建立了博弈论-集对分析的旧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最后将建立的评价模型应用于二赛改建工程,利用标准评价结果与物元理论路面性能评价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准确性,可为其他改扩建工程路面性能评价及处治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如下:(1)通过对二赛公路进行路况调查,二赛路面存在病害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路面块裂和龟裂,并且部分路段基层破损严重。(2)利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定得出二赛公路PQI均值为81.50,路面使用性能状况为良等级。通过雷达检测表明部分PQI指标评定良、中等级路段存在基层松散、破碎和缺陷情况,结合改扩建工程实际要求分析,判断评价结果等级不符合实际路况。(3)通过选用集对分析理论综合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跳车指数PB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及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建立评价模型,模型考虑指标更加全面;优化权重时对PSSI指标赋权重视了路面结构强度对评价结果的影响。(4)利用标准中的评价方法和物元理论路面性能评价方法进行模型验证,结合二赛道路的PSSI指标数值大部分低于60且数值波动性大以及钻芯取样、探地雷达结果表明路段基层结构破坏严重等情况分析,博弈论-集对分析模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马玉娟[3](2021)在《基于Markov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强国必然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速公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护工作至关重要。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测为道路养护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就要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与精确地预测。本文依托G55二广高速,首先对G55二广高速(K118-K425路段)道路的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收集的道路情况信息分析病害成因并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选择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利用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对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值进行预测,并与灰色模型所得预测值作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对沥青混凝土路面G55二广高速(K118-K425路段)的情况进行调查检测,调查结果表明路面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以及龟裂。路面的整体破坏处于病害发展的早-中期,只有部分路段破坏比较严重,如:K415-K420路段。(2)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在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中影响最大,其权重占比为0.35,路面损坏为本研究路段的主要影响因素。(3)直线性、二次式、S性以及指数性四种衰变方程中,指数性衰变方程的预测效果最好,指数性衰变方程中衰变方程PCI=100×e^(-k×tβ)测的PCI值度更高,其预测的最大差值平方和为55.753,而衰变方程PPI=PPI0{1-exp[-(α/t)β]}预测的最大差值平方和为199.57。(4)修正的衰变-Markov预测模型的精度要高于衰变方程的预测精度,高于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灰色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误差值为6.41,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预测结果的误差值均在±3之间,因此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修正的衰变-Markov预测模型更加适用于数据量较少的短中期预测。

杨露[4](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陈曦[5](2020)在《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道路BIM领域现有的BIM设计软件如Openroads,Civil3D,Revit等均已经实现了设计阶段的BIM化,但不支持后期管理和养护等阶段数据的集成,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在探索中。为实现道路后期运营、管理和养护等阶段的数据和资料支持,本文进行了沥青路面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本文阐述了采用高速公路的路面评价方法和检测数据进行研究的合理性,研究了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特性,分析了苏沪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结合主要病害所需的测量指标,确定了对应的试验方法。其次,本文介绍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计算方法。依据排水沥青路面的特性,探讨了路面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并优化了车辙深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了PQI计算模型。结合相关研究,分析了该评价模型的缺陷。接着,为便于在Revit平台直观地显示路面各项性能情况,文章提出了道路主病害计算模型和修补病害评级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病害的权重,确立了病害评价的分级指标。由经过研究,选取渗水残留率作为排水路面的功能评价指标,确立了排水性道路的CR分级标准。再次,本文对道路BIM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了探索,根据2019年最新发行的《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规则(江苏省内规则)》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BIM技术(公开版)》定义了道路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项目阶段和工程基本属性的编码,并基于此确立了道路族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创建了道路族结构库和材料库。此外,本文基于道路功能评价系统的特性,研究了道路关系属性集和自定义属性集的应用。基于对道路IFC文件的规则分析,定义了病害评级和功能评级的属性集、属性类型和关联实体等内容。最后,本文采用了外部数据的继承和模型数据转化的方法,将自定义属性集成到路面构件中,实现了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项目阶段和工程基本属性在Revit软件中的一体化和可视化,建立了基于Revit的道路功能综合评价模型。本文研究了道路功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提出了新型道路功能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道路基于IFC标准的属性集和道路族构件库,对Revit平台下的道路建模领域进行了探索和扩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道路功能评价和可视化流程,为BIM技术在道路评价决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经验。

王骞[6](2020)在《齐齐哈尔市公路网使用状况评定及维修养护方案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齐齐哈尔市所在省份路网承载的交通量快速增长,公路养护工作日益繁重。公路越发展越需要现代化的养护,养护工作量越来越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由于具有有效延长道路功能完整性,降低全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等优势,逐渐得到重视,但其大规模的应用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养护时机和养护方案等的不同会造成养护资金需求出现巨大差异,路况的不同也会使得相应时机和方案的提出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而科学而系统的决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齐齐哈尔市“一横一纵”公路网使用状况评定为基础,利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系统”进行路面技术状况检测。通过路基、路面、沿线设施和桥隧构造物四方面的评价而形成公路技术状况的评价指标和等级,进而得到道路路况信息。并采取回归分析试算法分别得到预测公路RDI、RQI、PCI和SRI的模型方程,从而实现对道路使用性能的预测。采用正则化最小二乘法回归进行拟合预测,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公路的上、下行路段对RQI和PCI分别进行拟合预测,建立衰变因子模型。根据历年来齐齐哈尔市公路调研数据,对齐齐哈尔市六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包括加铺SMA磨耗层、纤维碎石上封层、微表处、高黏磨耗层、同步碎石封层以及高渗透再生还原剂进行养护使用前后路面使用状况对比分析,分析了各种养护方式对于路面使用性能的提升,以及对路面状况衰减的延缓。对养护时机的决策、养护方式的选择以及养护路段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嫩太高速公路泰来–大安段为例说明路面维修养护方案优化的全过程,分析工具采用的是“CPMS国省干线公路资产管理系统(CPMS NTHS)”。在充分考虑养护分析模型的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养护优先级,依据技术要求、经济状况和养护政策等因素对所选公路进行养护决策优化,并提出可行的公路维修养护方案建议。论文阐述了齐齐哈尔市典型公路网使用状况的评定及维修养护方案确定的过程,构建了路面使用性能衰减模型,对比分析了实施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对路面产生的效果,为公路养护技术对策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甜甜[7](2020)在《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法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法理研究,属于交通产业法学领域研究范畴。2020年4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现行及在编公路工程行业标准项目清单中,《美丽公路技术规范》在列其中,该文件明确规定了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的首要原则。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制定,旨在推进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推进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本文旨在以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学理思路为研究对象,从学理角度出发,探索美丽公路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与施行。本文结合工程法学理论、法美学理论的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分析归纳法、跨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开展研究。理论上,结合工程法学规律,发掘《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相关规定蕴含的法理。实践上,结合美丽公路建设的系列规章制度,从中发现其技术标准等相关法理的运用规律。用法律思维,分析其问题,利用法学专业知识为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施行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以期促进美丽公路建设的有序发展。文本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相关概念界定,为文章的下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根据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的相关内容,从原则、体系以及技术规范三个方面提出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制定与施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上文所遇到的问题,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第四个部分,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法理思考,以达到为我国美丽公路建设提供一套完整法学理论体系的目的。探索与完善美丽公路的技术标准,符合依法治国的法理要求与走向。也是在公路交通社会关系中,保障公路社会关系的秩序与公平,实现人们的美好出行愿望的法理价值所在。在新时代,探索完善美丽公路的技术标准学理,不断将其法理思路,融入绿色创新体系与监督体系,对于保障公路秩序的共享、绿色、安全与高效,提升人们美好出行的质量水平,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之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佳[8](2020)在《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沥青路面抗滑评价及养护决策》文中研究表明路面抗滑性不足是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逐渐增大,确保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是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路面抗滑指数是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日常道路养护中,准确评价路面的抗滑性能对于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畅通至关重要。论文通过研究沥青路面的抗滑技术评价,建立综合抗滑性能评价方法,对正确选择沥青路面抗滑性措施,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合理确定路面养护时机,并对不符合抗滑性能要求的沥青路面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降低交通事故率、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指导意义。论文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路的抗滑评价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及评价标准及进行对比其适用性和优缺点,并出于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考虑,选择横向力系数SFC和构造深度TD值用于评价实测路面的抗滑性能;2、分析了道路、车辆和环境等因素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对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的共性与特性,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得出交通量、温度和降水量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较大,并找出横向力系数和构造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交通量、温度、降水量、路龄、路面级配、行驶速度等;3、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对沥青路面抗滑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权重计算,并结合最大隶属度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研究提出了既可以反映微观构造横向力系数,又可以反映宏观构造系数的路面模糊综合抗滑评价值M,并对横向力系数和构造深度所占权重分别取a=0.6,b=0.4;而后对路面抗滑指数SRI进行了改进,采用同模糊综合评价值M来替换横向力系数SFC,重新计算出新的路面综合抗滑性能指数MST并进行路面性能的评价分级。通过实例验证,于模糊理论的综合评价在检测出路面抗滑性能的后评价方面是有效的,可以为路面养护提供依据。4、对我国沥青路面常见的抗滑措施、特征及不同交通条件下的抗滑性衰变规律研究分析,建立了沥青路面抗滑性不足的决策图;并利用沥青路面模糊综合抗滑养护评价方法对实际的养护工程进行理论验证与指导,提出养护决策方案。

肖杜阳[9](2020)在《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长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近十几年来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沥青路面出现破损、车辙、龟裂、拥包等病害,严重威胁了路面行车安全。与此同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自动化检测设备被应用于道路检测。然而在自动化路面病害检测中,研究者发现现有的沥青路面病害检测数据得到的评定结果与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检测项目及报告中,并未引入测量不确定度,而是把现场检测所测得的检测值作为最终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评定的依据。当所测得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结果接近于限定的临界值时,就会因为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测量不确定性而导致检测结果遭受质疑。因此,需要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出具检测报告来满足用户需求。基于此,本文以长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为分析对象,展开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应用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获得检测数据,运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主要评定与分析了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和路面结构强度等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其次,基于区间分析理论,根据指标的不确定性特征,以区间参数代替点参数进行区间计算,获得了可靠的区间结果。为了简化区间计算,本文基于区间运算规则提出了适用于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区间值的点运算法则,并且该运算可利用Excel工具实现。最后,基于灰色系统模型,以区间参数代替点参数,采用区间分析的运算法则,对路面状况指数PCI和行驶质量指数RQI进行了预测分析。其中,分析了 GM(1,1)模型矩阵条件数过大的原因,结合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PCI及RQI的数值特征,提出采用PCI及RQI的月衰减值来进行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方法。通过对长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近几年的PCI及RQI进行区间预测,结果表明,PCI及RQI的月衰减值区间预测的GM(1,1)模型,能有效降低矩阵的条件数,提高了预测精度。

程大千,邹庆[10](2020)在《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体系及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各类绿色公路技术难以横向比较的问题,文章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等方面,提出建立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体系,并以G312苏州西段工程为例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其综合效益最为显着,具备规模化、资源化、投资适宜的绿色公路技术;技术瓶颈问题的突破和创新,是推进绿色公路发展的根本动力;将绿色理念融入公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的前提,是因地制宜的前期规划布局研究,也是合理选择适宜绿色公路技术的基础。

二、公路技术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技术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1.1 我国公路养护规模大
    1.2 公路养护资金不足
    1.3 全国公路技术状况监测与管理现状
2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现状
    2.1 评定依据
    2.2 评价指标体系
    2.3 检测与调查方法
    2.4 评定方法
3 存在问题
    3.1 人工检测效率低
    3.2 自动化检测数据不一致、难共享
    3.3 评价标准存在不明确之处
4 改进方向
    4.1 人工检测向移动智能化发展
    4.2 自动化检测设备的集成化发展
    4.3 建立全国统一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系统
5 小结

(2)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旧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结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二赛一级公路现状调查检测及使用性能评价
    2.1 项目概况及工程背景
        2.1.1 工程背景
        2.1.2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3 气候概况
    2.2 路面状况调查与病害特征分析
        2.2.1 路面典型病害及成因分析
        2.2.2 结构内部状况分析
    2.3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使用性能评价
        2.3.1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3.2 基于标准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2.3.3 评价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建立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
    3.1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优化权重
        3.1.1 序关系分析法
        3.1.2 熵值法
        3.1.3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3.2 集对分析理论优化评价指标
        3.2.1 集对分析原理
        3.2.2 综合联系度确定
    3.3 评价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博弈论-集对分析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的验证
    4.1 博弈论-集对分析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4.2 物元理论路面性能评价
    4.3 评价结果对比
        4.3.1 上行路段评价结果
        4.3.2 下行路段评价结果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4 工程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Markov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面性能评价研究
        1.2.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2.1 预测模型类型
    2.2 模型选取
        2.2.1 Markov模型
        2.2.2 修正的衰变-Markov模型
        2.2.3 灰色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G55二广高速公路路况检测及分析
    3.1 G55二广高速公路概况
        3.1.1 气候水文情况
        3.1.2 交通概况
    3.2 G55二广高速病害检测结果分析
        3.2.1 检测手段及方法
        3.2.2 G55二广高速公路检测结果及分析
    3.3 病害成因分析
        3.3.1 路面病害类型
        3.3.2 主要病害的成因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测
    4.1 路面性能评价
    4.2 建立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4.3 模型验证
        4.3.1 灰色模型预测
        4.3.2 预测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条件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新构造运动
    2.3 工程地质分区
        2.3.1 Ⅰ类区
        2.3.2 Ⅱ类区
    2.4 特殊性岩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3.2.1 路肩边沟不洁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3.2.3 土路肩损坏
        3.2.4 路缘石缺损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3.3.1 盐渍土
        3.3.2 湿陷性黄土
        3.3.3 软弱土
        3.3.4 杂填土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4.2.2 病害调查结果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4.3.1 横向裂缝
        4.3.2 纵向裂缝
        4.3.3 块状裂缝
        4.3.4 路面车辙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5.1.3 裂缝修补办法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排水性沥青路面
        1.1.2 BIM技术的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道路功能评价方法
        1.2.2 BIM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排水沥青路面分析
    2.1 路面数据来源
    2.2 苏沪区气候特征
    2.3 排水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2.4 数据采集所需的试验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3.1 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简介
    3.2 PQI计算模型优化
    3.3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的缺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水沥青路面病害分级评价
    4.1 主要病害分级评价
        4.1.1 主要病害评级标准
        4.1.2 计算主要病害权重系数
    4.2 切槽修补分级评价
    4.3 渗水性能分级评价
        4.3.1 选择评价指标
        4.3.2 渗水系数残留率
    4.4 路面功能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evit的道路模型
    5.1 Revit软件简介
    5.2 工程信息分类和编码
    5.3 道路族的构建
        5.3.1 族的类型和属性
        5.3.2 道路族的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IFC的道路综合评价信息表达与集成
    6.1 IFC标准架构
    6.2 道路信息的IFC表达
        6.2.1 基于IFC的路面信息模型
        6.2.2 道路关系的属性集表达
        6.2.3 分级评价数据的属性集表达
    6.3 基于IFC标准的道路综合评价信息集成
        6.3.1 病害评级、功能评级信息的属性集集成
        6.3.2 道路评级信息的轮廓族构建
        6.3.3 基于属性集和构件族的道路综合功能评价及可视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6)齐齐哈尔市公路网使用状况评定及维修养护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齐齐哈尔市典型高速公路使用状况评定及性能衰减模型的建立
    2.1 评定对象
    2.2 检测方法
    2.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构成和等级划分
        2.3.1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构成
        2.3.2 等级划分
    2.4 公路状况技术评定方法
        2.4.1 公路状况技术指数MQI计算
        2.4.2 综合评定
    2.5 齐齐哈尔市典型公路等次评定
        2.5.1 嫩泰高速等级评定
        2.5.2 绥满高速等级评定
    2.6 齐齐哈尔市公路网使用性能衰减模型的建立
        2.6.1 不同年份路面使用性能统计
        2.6.2 正则化最小二乘法回归
        2.6.3 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齐齐哈尔市公路网维修养护措施分析
    3.1 齐齐哈尔市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调查统计
    3.2 齐齐哈尔市各养护措施效果对比分析
        3.2.1 微表处
        3.2.2 纤维碎石上封层
        3.2.3 同步碎石
        3.2.4 高粘磨耗层
        3.2.5 SMA磨耗层
        3.2.6 高渗透再生还原剂
        3.2.7 各项养护措施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齐齐哈尔市优化的公路维修养护方案
    4.1 现阶段公路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4.2 养护分析方法简介
    4.3 养护分析模型
        4.3.1 分析模型参数
        4.3.2 养护费用模型
    4.4 养护需求分析
        4.4.1 养护标准
        4.4.2 养护路段基础数据采集及需求分析标准
    4.5 养护优化决策
        4.5.1 养护优先级别划分
        4.5.2 养护方案决策优化
    4.6 养护方案建议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法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学科定位
        2.选题来源
        3.选题背景
        4.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基本思路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五)本文不足之处
一、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学理界定
    (一)美丽公路的界定
    (二)工程美的内涵
    (三)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法律规范渊源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理论渊源
        2.公路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的本质渊源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历史渊源
        4.我国美丽公路及其技术标准的渊源
    (四)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内涵
二、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原则与体系
    (一)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原则
        1.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制定原则
        2.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实施原则
        3.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监督原则
    (二)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体系
        1.美丽公路技术标准规划体系
        2.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体系
        3.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养护体系
        4.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管理体系
三、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学理分析
    (一)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原则学理分析
        1.从法学原则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2.从法律依据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3.从法律价值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4.从法律标准化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二)美丽公路技术标准体系学理分析
        1.从规划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2.从建设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3.从养护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4.从管理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三)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技术规范学理分析
        1.从制定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2.从监督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3.从安全保障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4.从责任追究视角分析美丽公路技术标准
四、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法理思考
    (一)从原则体系的法理思考
        1.美丽公路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相互衔接
        2. 美丽公路技术标准实施融合多元化体制
    (二)从体系的法理思考
        1.规划体系的法理思考
        2.建设体系的法理思考
        3.养护体系的法理思考
        4.管理体系的法理思考
    (三)从技术规范的法理思考
        1.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发展理念融入
        2.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监督理念融入
        3. 美公路技术标准的安全理念融入
        4.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责任理念融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沥青路面抗滑评价及养护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高速公路现状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方法及技术指标
    2.1 沥青路面抗滑性检测方法
        2.1.1 摩擦系数检测方法
        2.1.2 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
    2.2 沥青路面抗滑评价指标
        2.2.1 我国抗滑标准汇总分析
        2.2.2 沥青路面抗滑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1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3.1.1 车辆因素
        3.1.2 道路因素
        3.1.3 环境因素
    3.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3.2.1 灰色关联度理论
        3.2.2 影响因素抗滑性能的关联度分析
    3.3 抗滑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3.1 行车速度与横向力系数相关性分析
        3.3.2 温度与构造深度相关性分析
        3.3.3 级配类型与构造深度相关性分析
        3.3.4 构造深度与横向力系数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4.1.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1.3 隶属度函数
    4.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结构层次
        4.2.1 指标集与评价集
        4.2.2 构造隶属度函数
    4.3 路面抗滑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4.3.1 综合权重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路面综合抗滑评价指标
        4.4.1 建立路面综合抗滑性能指数MST
        4.4.2 路面综合抗滑性能评价分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养护对策分析与选择
    5.1 常见的抗滑措施
        5.1.1 封层类
        5.1.2 罩面类
    5.2 路面抗滑性措施能的衰减规律
        5.2.1 不同抗滑措施的衰减规律
        5.2.2 不同抗滑措施抗滑性能对比分析
    5.3 养护决策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9)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长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现状
        1.2.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研究现状
        1.2.3 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现状
        1.2.4 区间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基础理论
    2.1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2.2 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与评定步骤
        2.2.1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2.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2.3 公路技术状况的评定指标
        2.3.1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2.3.2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标准
        2.3.3 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1 长株高速公路路面概况
        3.1.1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3.1.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3.1.3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
    3.2 路面破损不确定度的评定
        3.2.1 路面破损检测方法及分析
        3.2.2 路面破损的检测分析
        3.2.3 路面破损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3 路面车辙不确定度的评定
        3.3.1 路面车辙检测方法及分析
        3.3.2 路面车辙的检测分析
        3.3.3 路面车辙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4 路面平整度不确定度的评定
        3.4.1 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及分析
        3.4.2 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分析
        3.4.3 路面平整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5 路面抗滑不确定度的评定
        3.5.1 路面抗滑检测方法及分析
        3.5.2 路面抗滑的检测分析
        3.5.3 路面抗滑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6 路面结构强度不确定度的评定
        3.6.1 路面结构强度检测方法及分析
        3.6.2 路面结构强度的检测分析
        3.6.3 路面结构强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区间计算
    4.1 区间分析理论简介
        4.1.1 区间的表示
        4.1.2 区间的基本运算法则
    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的区间取值方法
        4.2.1 区间变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理论
        4.2.2 区间变量的概率统计方法
    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区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4.3.1 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路面破损区间计算
        4.3.2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的路面技术指标区间计算
    4.4 基于点数值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区间简化计算
        4.4.1 区间运算转换为点数值运算法则
        4.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标区间值转化成点数值的计算
        4.4.3 基于点数值的路面破损面积区间值计算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M(1,1)模型的沥青路面性能区间预测与分析
    5.1 沥青路面性能指标区间预测的GM(1,1)模型
    5.2 GM(1,1)模型矩阵条件数偏大的原因
    5.3 PCI及RQI区间不同衰减值的GM(1,1)模型矩阵条件数
        5.3.1 基于PCI及RQI区间年衰减值的矩阵条件数
        5.3.2 基于PCI及RQI区间月衰减值的矩阵条件数
        5.3.3 基于PCI及RQI区间日衰减值的矩阵条件数
    5.4 降低矩阵条件数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区间预测模型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本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体系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体系
    1.1 评价界限与范围
    1.2 绿色公路技术甄选
    1.3 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方法
        1.3.1 技术性能指标(M)
        1.3.2 经济性指标(K1)
        1.3.3 节能减排效益指标(K2)
        1.3.4 综合效益指标(Y)
2 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结果及分析
    2.1 LCA评价结果
    2.2 各项指标分析
    2.3 各类技术结果分析
3 基于应用规模归一化的LCA评价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四、公路技术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王菲. 时代汽车, 2021(20)
  • [2]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旧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研究[D]. 余朋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Markov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D]. 马玉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5]城市道路排水路面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与策略研究[D]. 陈曦. 东南大学, 2020(01)
  • [6]齐齐哈尔市公路网使用状况评定及维修养护方案优化[D]. 王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美丽公路技术标准的法理研究[D]. 王甜甜.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沥青路面抗滑评价及养护决策[D]. 古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9]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长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与分析[D]. 肖杜阳.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体系及效益分析[J]. 程大千,邹庆.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0(02)

标签:;  ;  ;  

公路技术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