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彼得刘:简单得有美感(论文文献综述)
胡俊杰,郑子含[1](2021)在《好产品设计视角下课程教学设计探讨》文中指出以德国设计师总结的好产品的设计原则为切入点,采用跨界的思维把好产品设计原则引入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提出了一门好课程的设计要素:好课程隐形嵌入价值引领与育人元素;好课程要有创意,教学方法有创意、教学组织形式有创新;好课程是有用的,教学内容设计本身能促进学生核心能力成长;好课程含蓄有美感;好课程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课程是受很多变量影响的复杂产品,源于产品又高于产品。实践证明,基于好产品设计视角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对改变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李海燕[2](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指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刘海宁[3](2021)在《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神性的艺术诠释为主线,以敦煌和梵蒂冈艺术集群的作品为例,围绕其中的雕塑、壁画以及建筑装饰等在诠释神性中的异同进行了论述与论证。敦煌和梵蒂冈艺术既是东西方文明的精粹,也是佛教和基督教艺术的经典、本文以敦煌和梵蒂冈艺术作品为例,借助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二者进行切实的比较研究。其中包含了对二者作品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梳理分析,也涉及了创作主体、社会背景、宗教教义等内容的阐释。本文首先分别对敦煌与梵蒂冈造型艺术的内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以艺术作品为依据,从艺术发展史、宗教社会学和美学等角度对造型艺术和宗教神性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围绕敦煌和梵蒂冈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论述并论证它们是如何来诠释神性思想的。着重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对两者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解析两者在表现手法、艺术追求上的差异与相通,结合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方式探寻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力图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精神等方面,对敦煌与梵蒂冈的造型艺术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和研究。
王晗宇[4](2021)在《基于“朗读美学”的初中诗歌朗读教学价值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歌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古时,吟诵是诗词的主要呈现形式;现今,朗读的价值依然值得被认可。朗读教学在初中诗歌课堂上的实际应用被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提出,本论文依据“朗读美学”理论和已在初中推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选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朗读美学”视域下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的价值,阐述当前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初中诗歌朗读教学贡献力量。论文内容除引言、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朗读及朗读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介绍了论文的研究依据,即“朗读美学”相关理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生学习心理特点、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朗读目标与要求和诗歌文体特征。第二部分:指出朗读美学指导下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的价值。一是基于朗读美学的民族性特质,增强文化自信;二是基于朗读美学的风格化特质,促进个性发展;三是基于朗读美学的意境美特质,激发想象思维;四是基于朗读美学的韵律美特质,提升语言品质;五是基于朗读美学的“整体和谐观”,提高审美素养。第三部分:分析当前初中诗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期待水平较低;二、学生对诗歌朗读的民族性美学特质认同感缺失;三、学生朗读风格与诗歌文本风格难以融合;四、学生朗读意境与诗歌意境难以统一;五、学生诗歌朗读的韵律美表现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诗歌朗读教学模式固化,学生朗读的自主性无法激活;二、教师对诗歌内蕴的汉语民族性特质缺少必要的发掘和引导;三、偏重于诗歌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表达个性化风格的需求;四、对诗歌文本意境美的解读缺少层次,读者与作者缺失共鸣;五、偏重于朗读技能的训练,缺少内在情感的融入。第四部分:针对当前初中诗歌朗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实施策略。第一,优化诗歌朗读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朗读意愿;第二,发挥汉语有声语言的民族性特质,增强学生朗读美的表现;第三,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学生诗歌朗读美的风格;第四,多维度开掘诗歌文本意境,丰富学生朗读美的层次;第五,加强诗歌朗读技巧训练,促进朗读美精神层面的提升。
杨绪勇[5](2021)在《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文中指出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新兴热点话题。视觉元素与可读文字的良好结合,可以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因此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虽然该领域活跃而重要,但由于异质的媒体元素、美的抽象性、设计原则和布局优化等原因,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进行了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对人的美学感知进行建模和挖掘,让机器能理解、辅助和自动合成有美感的图文展示。希望该研究工作能帮助设计师减少重复工作而有更多精力实现创意创造,也赋能普通人实现有美感的设计。对于美学感知的表达,本文有以下发现:美感可以被设计在美学模版中,其中包含布局美学和颜色美学的数学模型以及文本位置、大小、字体和颜色的相互约束关系,本文验证了美学模版能实现专家美学经验的有效传递;本文也发现了图文合成中的设计样式和图像本身的颜色风格有极大的相关性,因此相似颜色风格的多媒体图文有极相似的设计风格和美学感知;本文还发现深度神经网络能对设计作品的美学感知进行有效的编码,表达出更多隐藏的特征。基于这些发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美学模版的可计算图文智能合成框架。本文利用模版中的自上而下的美学原理,结合图文分析中自下而上的元素特性,构建一套可计算的系统框架,将文本排版问题建模成在模版美学约束条件下的能量最小化问题,并借助模版中的美学模型对文字颜色等属性完成求解,从而实现图文智能合成。该工作因为对美学感知的创新表达方式以及实现了计算美学在图文合成领域的有效应用,获得TOMM授予了 2017年年度最佳论文奖。2.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文合成颜色推荐算法。本文通过有美学得分的颜色主题数据训练学习颜色和谐性评分子网络,并通过设计作品数据集训练学习文字可读性评分子网络,最终设计了图文合成过程中文字颜色的推荐网络,辅助图文智能合成。3.提出一种基于颜色风格特征提取和检索的方法进行设计样式推荐。基于对设计样式的研究,本文设计出高效而准确度量的图像颜色风格特征,以及特征之间有效的距离度量,实现一种基于图像颜色风格的检索方法,帮助寻找到与当前图像有相似设计风格的多媒体图文,对图文合成的字体样式和颜色进行推荐,辅助图文智能合成。4.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文智能合成神经网络。该网络模仿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在每一个阶段,网络会根据上一阶段得到的结果,预测本阶段待加入文本的位置、大小、样式和颜色属性。逐层预测后,网络对所有阶段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后的输出,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要素预测图文智能合成。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发现图文设计作品中隐含的美学原理,合成结果拥有相对传统方法更好的创新性和设计感。
王健健[6](2021)在《曹摅、何劭诗歌研究》文中指出何劭(236~301),字敬祖,陈郡阳夏人,西晋大臣,出身陈郡何氏,太傅何曾次子,官至司徒。永宁元年去世,追赠司徒,諡号为康。曹摅(255~308),字颜远,谯国谯县人,西晋文臣,出身谯郡曹氏,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永嘉二年逝世。本文由上编(文学综论)、下编(曹摅、何劭年谱)与附录(曹摅、何劭诗文集注)组成。上编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是对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介绍。正文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进行考证,对二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勾勒;二是分析曹摅、何劭的诗歌美学以及锺嵘并称二人且认为“朗陵为最”的原因;三是对二者诗歌中都出现“河洛”的现象进行讨论。在家世与时代背景方面,曹摅出身谯郡曹氏,其时处於家族的没落期;何劭出身陈郡何氏,其时处於家族的兴盛期。而“贵族门阀”的盛行、占田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儒、玄交融的思想文化熏陶也使得出身不同二者同样具有分裂复杂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二者在“清靡”之下各有特色且形成差序。曹摅的四言诗在“清靡”之中存有真情,五言诗则清靡与“英篇”并存。何劭的四言诗在“肃穆庄严”的内容之中体现出自己个人的情感,五言诗则更有玄言意味。二者在风格同清之中亦存在差序,据锺嵘尚“直寻”与“滋味”的品评要求,则何劭的清隽之风与骨力更符合其审美追求。而曹摅、何劭乃至西晋一朝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河洛”入诗现象,可以溯源至先秦时期,二者诗中的“河洛”主要体现的都是赠别祖饯之情和游仙骋怀之绪,而洛水之所以会引发这类情感,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下编为曹摅、何劭年谱。主要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附录为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陈曦[7](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洪妍娜[8](2020)在《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文中提出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从幼儿视角出发,同时以满足幼儿需求为创作宗旨的文学。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文化和视觉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从幼儿的日常认知、学习和交流方式来看,视觉文化环境构成了当代幼儿的一个基本生活和文化语境,幼儿以视觉文本作为其观看世界、认识生活的主要媒介,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各类具备视觉传播功能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构成了对幼儿文化生活的覆盖和建构。对于以幼儿读者为接受对象的幼儿文学来说,视觉文化正以极强的影响力改变乃至重塑其艺术面貌。幼儿视知觉理论、幼儿视觉素养与幼儿文学理论是理解和思考视觉文化视域中幼儿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走向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前提。顺应视觉文化的潮流,幼儿文学文本的形态呈现出视觉化趋势。例如,幼儿文学文本插图的图像叙事意识逐渐增强;图画书的自觉和兴盛,与视觉文化时代创作、出版和阅读密切相关;在幼儿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符号来呈现刊物特色以及打造图画书板块,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当下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更是将幼儿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生产和传播空间;根据网络游戏改编和转化而来的网络游戏书正逐渐成为幼儿文学出版的重要品种。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文本,它始终处在幼儿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意义。面对幼儿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新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幼儿文学的概念、美学特质与文学功能。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是我们对视觉文化语境中幼儿文学进行艺术考察时,应持有的一个基本立场。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有关幼儿文学创作的童年经验与文化责任的深入思考,对于进一步实现幼儿文学的艺术突破和提升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幼儿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文学独有的感性深度,构成了当代幼儿文学理论研究课题。顺应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坚持文字与图像的互文阅读与提升幼儿的视觉素养是幼儿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思考当代幼儿文学发展的核心意义在于,视觉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开阔、综合的理论视角把握当代幼儿文学的发展思潮及其特征,进而催生出一种更具当代性的对于幼儿文学的理解,同时对于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也是大有助益的。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逸磊[10](2020)在《《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庸》本是《礼记》的一个重要篇目,早在西汉时期就立于博士之官;自南宋朱熹将其纳入儒家四书之后,它从元代至清末一直是中国帝制时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指示,本文尝试挖掘《中庸》的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以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庸》基于其天人性命、修道立教相互贯通的哲学基础,发展出审美型德育、态度型德育、生活化德育和精细化德育四种颇有特色的德育理念,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方法。首先是审美型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塑造以君子和圣人为中心的审美化理想人格和中正平和、成己成物的审美化道德境界,通过其感染力和感召力以激发学者的内在崇高感和对成圣成贤的精神追求;其实践方法是致中和以美学化理想境界,重诗教以唤起审美的道德情感,树榜样以促学者见贤思齐。其次是态度型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强调态度在人的思想道德进步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重视受教育者要在学习中树立正确态度,还要求教育者用良好的态度去感化受教育者;其实践方法是保持戒慎恐惧之心以遏制不良不善的念头蔓延,始终做到真实无欺才能成己成物地不断进步,强调择善固执以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再次是生活化德育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强调超越性的审美化人格与境界追求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主张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德性、涵养德性、成就德性;其实践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德性须臾不离,在各种境遇中保持本色、素位守常,在人际交往中言行忠恕、始终一贯。最后是精细化德育理念,主要内容是强调把对广大的追求与尽精微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可操作的制度实现德育在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实落小;其实践方法是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用践位行礼的办法实现德性的落细落实落小。尽管《中庸》从成书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是其富有特色的德育理念在当代仍然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借鉴《中庸》的审美型德育理念,通过合理使用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崇高感和见贤思齐的愿望,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提升;借鉴《中庸》的态度型德育理念,通过端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态度来感染受教育者,并通过推动受教育者的态度转变以促进其思想行为的转化;借鉴《中庸》的生活化德育理念,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在数字化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增强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性;借鉴《中庸》的精细化德育理念,利用大数据工具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精准画像,把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落小到精准到人到事到点的程度,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最终目标。
二、彼得刘:简单得有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彼得刘:简单得有美感(论文提纲范文)
(1)好产品设计视角下课程教学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好产品的设计原则 |
2 一门好的课程设计要素 |
2.1 好课程隐性嵌入价值引领与育人元素 |
2.2 好课程必有创意要素 |
2.3 好课程一定是有用的 |
2.4 好课程含蓄有美感 |
2.5 好课程从实际出发,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
3 设计案例 |
4 结束语 |
(2)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
(五)音乐符号论 |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
(三)本文观点 |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
1.历史之溯源 |
2.思想之底蕴 |
3.作品之表达 |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
(一)想象之于听者 |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3)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敦煌与梵蒂冈的造型艺术 |
第一节 敦煌艺术——佛教艺术的典范 |
第二节 梵蒂冈艺术——基督教艺术的经典 |
第三节 神性的诠释与造型艺术 |
第二章 神性诠释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神圣形象的塑造 |
一、庄严崇高的氛围渲染 |
二、超越自然的形态表达 |
第二节 仁爱品质的阐扬 |
一、慈悲和善的形象描绘 |
二、人格道德的理想刻画 |
第三节 玄幻特性的表述 |
一、神秘幽幻的装饰手法 |
二、恐怖惊惧的情景营造 |
第三章 艺术诠释语言的异同 |
第一节 敦煌艺术语言的主要特征 |
一、夸张与神秘 |
二、飘逸的动感和凝聚的力量 |
第二节 梵蒂冈艺术表现语言的主要特征 |
一、真实与崇高 |
二、坚实的形体再现 |
第三节 文化底蕴和审美方式 |
一、艺术诠释语言的差异 |
二、艺术诠释语言的共性 |
第四章 神性与人性的相融相通 |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
一、理想的真实追求 |
二、真实的理想呈现 |
第二节 偶像与图式的结合 |
一、图式中的偶像烘托 |
二、图式中的情感体现 |
第三节 精神与肉体的统一 |
一、贬抑肉体的精神追求 |
二、关照人性的神圣体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朗读美学”的初中诗歌朗读教学价值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时代发展背景 |
2.专业发展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课堂观察法 |
4.案例分析法 |
(四)文献综述 |
1.初中诗歌教学方法相关研究 |
2.诗歌朗读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1.朗读 |
2.朗读教学 |
(二)研究依据 |
1.“朗读美学”相关理论 |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 |
3.初中生学习心理特点 |
4.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朗读目标与要求 |
5.诗歌的文体特征 |
二、以“朗读美学”指导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的价值 |
(一)基于朗读美学的民族性特质,增强文化自信 |
1.增进对母语的亲近感 |
2.增强民族自豪感 |
(二)基于朗读美学的风格化特质,促进个性发展 |
1.满足多元需求 |
2.形成个性风格 |
(三)基于朗读美学的意境美特质,激发想象思维 |
1.唤醒想象力和创造力 |
2.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
(四)基于朗读美学的韵律美特质,提升语言品质 |
1.习得朗读技巧 |
2.获得良好的语感 |
(五)基于朗读美学的“整体和谐观”,提高审美素养 |
1.推动朗读者、文本、听者达成审美共鸣 |
2.促使朗读意愿的萌生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
三、当前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的问题及归因 |
(一)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现状调查基本信息 |
1.调查意义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二)当前初中诗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期待水平较低 |
2.学生对诗歌朗读民族性美学特质认同感缺失 |
3.学生朗读风格与诗歌文本风格难以融合 |
4.学生朗读意境与诗歌意境难以统一 |
5.学生诗歌朗读的韵律美不足 |
(三)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的问题归因 |
1.诗歌朗读教学模式固化,学生朗读的自主性无法激活 |
2.教师对诗歌中内蕴的汉语民族性特质缺少必要的发掘和引导 |
3.偏重于诗歌文本的讲解,忽视学生表达个性化风格的需求 |
4.对诗歌文本意境美的解读缺少层次,读者与作者缺少共鸣 |
5.偏重于朗读技能的训练,缺少了内在情感的融入 |
四、提升初中生诗歌朗读美感的教学实践策略 |
(一)优化诗歌朗读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朗读意愿 |
1.细化诗歌朗读教学目标 |
2.丰富诗歌朗读形式 |
3.完善朗读评价方式 |
(二)发挥汉语有声语言的民族性特质,增强学生朗读美的表现 |
1.朗读应沉稳而大气 |
2.朗读应含蓄而自然 |
(三)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培养学生朗读美的风格 |
1.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朗读机会 |
2.采取鼓励机制,培养学生作为朗读者的传递意识 |
3.搭建交流平台,激活学生作为听者的审美期待 |
(四)多维度地开掘诗歌文本意境,丰富学生朗读美的层次 |
1.拓宽诗歌审美维度,读出诗歌意境的时空之美 |
2.扑捉诗歌语言韵味,读出诗歌意境的变化之美 |
(五)加强诗歌朗读技巧训练,促进朗读美精神层面的提升 |
1.强化朗读基本功训练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
2.多元开展非功利性的诗歌朗读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中诗歌朗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背景知识 |
2.1 背景知识 |
2.1.1 颜色美学 |
2.1.2 布局美学 |
2.2 图文自动合成研究 |
2.2.1 美学理论研究现状 |
2.2.2 图像自动剪切 |
2.2.3 图像显着性分析 |
2.2.4 字体样式相似性 |
2.2.5 图文合成算法 |
2.3 深度学习相关研究 |
2.3.1 深度神经网络理论 |
2.3.2 深度学习在图文设计中的应用 |
2.3.3 图像美学评估中patch思路 |
2.3.4 多任务深度方法 |
2.3.5 难分样本挖掘方法 |
第3章 基于美学感知模版的图文自动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3 模版设计 |
3.3.1 美学原则 |
3.3.2 模版数据库 |
3.4 图文展示的合成算法 |
3.4.1 基于综合重要度的图像自动剪裁 |
3.4.2 自动布局和着色 |
3.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1 对比实验 |
3.5.2 实验设置 |
3.5.3 量化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文合成颜色推荐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基于全局和谐性和局部可读性最优的深度网络推荐 |
4.3.1 整体框架介绍 |
4.3.2 文字颜色推荐网络 |
4.3.3 局部可读性评价网络 |
4.3.4 全局和谐性评价网络 |
4.3.5 损失函数与训练策略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数据集 |
4.4.2 训练细节 |
4.4.3 网络设计的有效性 |
4.4.4 和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 |
4.4.5 用户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图像颜色风格的设计样式检索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深度神经网络图像风格特征提取 |
5.2.2 主题色风格特征提取 |
5.2.3 特征之间的距离度量 |
5.3 基于分层前背景的颜色风格特征和距离度量算法 |
5.3.1 主题色提取和优化 |
5.3.2 前景背景分离和颜色风格特征 |
5.3.3 对前景敏感的颜色风格距离度量 |
5.4 实验 |
5.4.1 数据集 |
5.4.2 实验方法对比基准线 |
5.4.3 实验结果 |
5.4.4 基于颜色风格进行图文合成的颜色和设计样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文自动合成研究 |
6.1 引言 |
6.2 相关工作 |
6.2.1 重叠型图文合成的相关研究 |
6.2.2 文本颜色和谐性相关研究 |
6.2.3 字体样式相似度相关研究 |
6.2.4 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 |
6.3 算法 |
6.3.1 DesignNet系统框架 |
6.3.2 阶段预测网络 |
6.3.3 文本属性预测子网络 |
6.3.4 损失函数 |
6.4 实验 |
6.4.1 数据集 |
6.4.2 训练细节 |
6.4.3 用户评价和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商业应用及展望 |
7.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7.2 商业应用实例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论文发表中使用的图像授权说明 |
附录 B VTDSet数据集的网页设计工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曹摅、何劭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家世渊源与时代沉浮 |
一 谯郡曹氏家族变迁 |
二 陈郡阳夏何氏家族起源与世系 |
第二节 曹摅、何劭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 贵族门阀制下的曹摅、何劭 |
二 经济繁荣对诗歌的影响 |
三 儒、玄交融的复杂文化 |
第二章 曹摅、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曹摅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清靡”之中有真情 |
(一)词采精美,措辞典雅 |
(二)声韵流靡 |
(三)情景之语中有真情 |
二 五言:“清靡”之外有“英篇” |
(一)五言之“清靡” |
(二)五言之“英”篇 |
三 曹摅诗歌美学形成原因 |
(一)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
(二)对魏晋以来其他诗人的模仿和继承 |
第二节 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穆”中有“个人情怀” |
(一)内容上:“穆” |
(二)情感上:“个人化” |
二 五言:“清”“新” |
(一)颇有“玄”意 |
(二)自然爽朗 |
三 何劭诗歌美学的承变 |
(一)与刘祯同“清” |
(二)与“王粲清靡相近”中有不同 |
第三节“合”而不同,朗陵为最 |
一 “合”之原因:风格同“清” |
(一)声韵清亮 |
(二)“清”中并有“英”篇 |
二 不同:对“朗陵为最”的“差序”讨论 |
(一)尚“直寻”而何劭更为清隽 |
(二)尚“滋味”而何劭骨力更佳 |
第三章 从曹摅、何劭看西晋诗人的“河洛”情缘 |
第一节 西晋以前的“河洛”入诗 |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洛水”情缘——以曹摅、何劭为例 |
一 西晋时期“河洛”入诗的整理 |
二 曹摅、何劭诗中“河洛”情缘的体现 |
(一)赠答祖饯之情 |
(二)游仙骋怀之绪 |
三 “河洛”之滨兴情的原因 |
结语 |
下编 |
曹摅、何劭年谱 |
附录 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视觉文化视角的确立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视觉文化 |
二、图像转向 |
三、幼儿与幼儿文学 |
第三节 中国幼儿文学的历史发展 |
一、19世纪末之前的幼儿文学 |
二、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幼儿文学 |
三、1949年之后的幼儿文学 |
第一章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幼儿视知觉理论 |
一、幼儿视知觉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
二、幼儿视知觉的心理特点 |
三、视觉文化环境中幼儿视知觉的发展 |
第二节 幼儿视觉素养理论 |
一、视觉素养与幼儿的视觉学习 |
二、幼儿视觉素养与语言素养的整合 |
第三节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幼儿文学理论 |
一、立体的幼儿文学文本观 |
二、幼儿文学的召唤结构 |
第二章 当代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形态 |
第一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插图语言——以《365夜故事》图画本为例 |
一、《365夜故事》:从文字版到图画本 |
二、《365夜故事》图画本的艺术特性 |
三、从听赏到观赏 |
第二节 幼儿文学出版的图画书化趋势 |
一、图画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 |
二、图画书的定义 |
三、图文互动:幼儿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 |
四、视觉艺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写——以童谣图画书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呈现 |
一、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传达 |
二、幼儿期刊文本的图画书化 |
第四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延伸 |
一、幼儿文学的影视改编 |
二、影像文本反哺幼儿文学 |
第五节 幼儿文学新型视觉文本——“网络游戏书” |
一、“网络游戏书”的兴起和发展 |
二、网络游戏书的文学化复制——以《植物大战僵尸》为例 |
三、反思与展望:从游戏走向游戏精神 |
第三章 幼儿文学活动的视觉化表现 |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一、视觉媒介与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
二、幼儿文学视觉生产的产业化运营 |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传播 |
一、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
二、关于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思考——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消费 |
一、视觉消费下的幼儿生存状况 |
二、视觉消费对幼儿文学的影响 |
第四章 视觉文化与中国幼儿文学重构 |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观念重塑 |
一、幼儿文学的复杂性 |
二、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幼儿文学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形态重塑——以电子图画书为例 |
一、电子图画书的定义与分类 |
二、电子图画书的艺术特质 |
三、电子图画书的未来发展 |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功能重塑 |
一、幼儿文学传统功能的坚守 |
二、幼儿文学功能的再认识:视觉艺术欣赏功能 |
三、幼儿文学视觉艺术欣赏功能呈现 |
第五章 对视觉文化时代幼儿文学的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创作 |
一、童年经验的回归 |
二、文化责任的坚守 |
第二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研究 |
一、幼儿文学文字与图像之关系的再思考 |
二、幼儿文学感性深度的再理解 |
第三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阅读 |
一、图画书阅读与幼儿视觉素养 |
二、图画书阅读对幼儿视觉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
三、图画书阅读在幼儿视觉素养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中文着述 |
二、中文报刊论文 |
三、外文着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德育理念的研究 |
(二)关于《中庸》德育理念的研究 |
(三)关于《中庸》德育理念当代价值的研究 |
(四)国外《中庸》研究概述 |
(五)简要评论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庸》德育理念的人性论基础 |
第一节 天赋人性 |
一、“天命之谓性” |
二、教化的基础在性 |
第二节 道根植于人性,由道以尽性 |
一、“率性之谓道” |
二、教化的根本在道 |
第三节 修道而立教,由教而入道 |
一、“修道之谓教” |
二、教是《中庸》的落脚点 |
第二章 《中庸》的审美型德育理念 |
第一节 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审美型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塑造审美化的理想人格 |
二、追求审美化的道德境界 |
第三节 《中庸》审美型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致中和以美学化理想境界 |
二、重诗教以唤起审美的道德情感 |
三、树榜样以促学者见贤思齐 |
第三章 《中庸》的态度型德育理念 |
第一节 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态度型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不诚无物:端正态度是基础 |
二、成己成物:教育者以态度感化受教育者 |
第三节 《中庸》态度型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戒慎恐惧”:遏制不善之念 |
二、“诚之为贵”:贯彻真诚才能成功 |
三、“择善固执”: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 |
第四章 《中庸》的生活化德育理念 |
第一节 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生活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道不远人”:在生活中求道 |
二、“言行相顾”:在平常中养德 |
三、“忠恕而已”:在简易中提升 |
第三节 《中庸》生活化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须臾不离”:时刻遵守道德规范 |
二、“素位守常”:保持本色自得其乐 |
三、“一以贯之”:言行忠恕简便易行 |
第五章 《中庸》的精细化德育理念 |
第一节 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质 |
一、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内涵 |
二、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庸》精细化德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过犹不及”:突出把握分寸的重要性 |
二、“尽精微”:弗见弗闻之处也不放过 |
三、“践位行礼”:强调用制度来落实 |
第三节 《中庸》精细化德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
一、“因材而笃”: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施教方法 |
二、“行远自迩”:修德需要循序渐进 |
三、“非礼不动”:以完备的礼制落细落小 |
第六章 《中庸》德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评价与现代意义 |
一、《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贡献 |
二、《中庸》德育理念的历史局限性 |
三、《中庸》德育理念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借鉴审美型德育理念,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 |
一、美化德育内容,增强榜样示范的感染力 |
二、增强德育形式的美感,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 |
第三节 借鉴态度型德育理念,提升受教育者的内生动力 |
一、教育者要做到以诚感人、身体力行 |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使命感和敬畏感,引领受教育者端正自我态度 |
第四节 借鉴生活化德育理念,增强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性 |
一、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 |
二、受教育者自觉建构道德生活 |
第五节 借鉴精细化德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教 |
一、从因材施教到精雕细琢,思政课要把握分寸 |
二、从精细管理到精准服务,运用大数据工具落细落小日常思政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彼得刘:简单得有美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好产品设计视角下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 胡俊杰,郑子含. 科教导刊, 2021(31)
- [2]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D]. 刘海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朗读美学”的初中诗歌朗读教学价值及策略研究[D]. 王晗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D]. 杨绪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曹摅、何劭诗歌研究[D]. 王健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8]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D]. 洪妍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中庸》德育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张逸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