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

构建现代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

一、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邱华栋[1](2020)在《北京传(下)》文中指出第七章:清京师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清朝的北京以及附近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分为京师、顺天府和京县三个层次。京师是首都的意思,指的就是北京城区,从外向内,包括了近郊、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一圈套一圈。顺天府,在清代管辖有二十四个州县。首先下辖了两个京县,也就是直辖县,这两个县的地位比一般的县要高,分别是大兴和宛平,大兴在东,宛平在西。其余

吴莹[2](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刘小静[3](2019)在《习近平地方履政时期的思想和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理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与他长期的地方履政实践息息相关。对习近平地方履政时期思想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寻其发展脉络与理论渊源,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习近平的地方履政包括河北正定时期,福建宁德、厦门、福州时期,浙江时期和上海时期几个阶段。正定是习近平地方履政的良好开端。在正定,他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大念“人才经”,出台“六项规定”狠抓党风建设,发展旅游经济。这一时期,他的综合改革思想初步形成。福建时期是习近平地方履政最长的一个阶段。在厦门,关注城市风貌,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宁德,实实在在地抓扶贫,带领贫困地区和群众“摆脱贫困”;坚持从严治吏,制定廉政建设“十二项规定”;创新“四下基层”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在福州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出“马上就办”,提升政府效能。任福建省长期间主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数字福建”、探索“闽宁模式”、总结“晋江经验”。福建时期,习近平的改革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实践内容也更全面。在浙江,提出“八八战略”、“两山论”、“千万工程”等政策主张和思想观点,围绕“走在前列”的思考,表现了习近平的务实和前瞻。虽然在上海只工作了七个月,他却深入考察上海的17个区县,对上海的城市精神进行深刻阐释,对上海的新发展有着准确的战略定位。浙江和上海的实践,让习近平的思想视野更全面更宽广。在长期的地方履政实践中,习近平形成了鲜明的思维风格和实践风格,这包括思想方法上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包括工作方法上的的人民情怀、担当精神、问题导向、实干兴邦和注重调研。习近平长期的地方履政思想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忠诚担当廉洁的干部成长的典型样本,其地方履政时期的实践,因地制宜地推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其结合实际的思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水源泉。

周广鹏[4](2018)在《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文中认为时空穿越作为人类的梦想由来已久,相关的物理学探索和哲学思考也从未间断。不过,将穿越这一话题纳入旅游的学术研究领域,此前还十分鲜见。由于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使得旅游成为一定时空中的流动现象,并伴随着旅游者内心的复杂变化,使旅游者得以完成一次现世的身心状态转换,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身心的时空穿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穿越与旅游确实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即以这一联系为线索,展开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这一学术历程。本研究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之旅,尝试理解“穿越”在旅游体验中的意义,证实这一范畴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学术价值。本研究的框架是:第一部分首先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作为选题的缘起。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所积淀起来的对过往的追怀和对未来的憧憬,早已成为人类一种情结,并因此而培育起了穿越的愿望、需求。从上古的图腾崇拜,到野叟曝言式的仙乡淹留,以至于近现代的影像景观,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人类的穿越欲望,并试图为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历史地看,穿越需求正在从早期的虚拟或幻想逐渐形化为物质实体或确切的时空存在,从而为人们的具身造访和体验提供了机会。换言之,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再到建筑实体以及主题化的运营空间,穿越的隐性需求逐渐外化为一种显性需要。于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有关穿越的新的解决方案应时而至,那就是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这种具身的体验方式,真正能够借助于空间的转换,换取时间的扭曲,从而满足人类在时间廊道中穿梭回返的欲望。然而,旅游学术界对这一课题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本文的研究选题的确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浮现出来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目标的研究设计。本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文献上看,与穿越相关的旅游研究很少,如何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是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以网络社区作为一个田野调查地点。在知乎平台发布了两个关于旅游穿越感的提问,结果很多网友给出了亲身经历,一些用户也在品评别人的回答,这种在线交互形成了本研究鲜活的质性分析资料。除了知乎问答,本研究还通过携程网、马蜂窝等旅游网站采集了相关游记130篇。本研究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定量研究材料,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集数据2339份。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根据完成问卷所用时间、逻辑错误、雷同问题等标准进行了数据清洗,剔除问题问卷426份,保留有效问卷1913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1.8%。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研究缺乏相关的文献积累,因此分成两章对非旅游领域和旅游领域的文献分别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其中第三章主要依据非旅游领域的穿越研究相关成果,并从中梳理穿越的性质与功能。为了把旅游与穿越这两个话题合拢,探索其间的本质联系,首先对时空问题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时空的整体性、主客互动属性以及时空的可转化性为旅游这种通过空间感受时间的穿越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时间的“永前性”特征也构成了人类时间枷锁的客观前提,在束缚人类穿越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类强烈的穿越需求。这种需求在时间的方向上体现为向后回返和奔向未来两个矢量,具体到人类的行为上,表现为追求永恒与不朽和怀旧情结。时空穿越在物理学理论中仅仅存在理论的可能,相当长的未来还无法变成现实。在无法通过现实的途径获得满足的情况下,神游成了穿越体验的替代形式。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旅游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穿越需求,成为穿越体验更为现实的替代方式。总体来说,纯粹的神游是在生活世界里的一种凭空想象,旅游是伴随着进场行为的具身体验,这种进场行为将更有利于高水平神游的出现,更容易获得穿越体验。通过第三章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旅游是满足人类穿越需求的现实替代品。于是,第四章聚焦于旅游作为一种穿越替代形式的深入分析。穿越无疑是以时空转换为核心的一种活动,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它们归根结底是时间和空间问题,这一点与穿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旅游定义的文本考古研究发现,旅游定义中唯一获得共识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通过时空转换获得穿越体验成为现实的选择,但这种转换是把空间转换为时间,通过空间来感受时间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需要空间中具有富含时间信息和易于唤起人的主观共鸣的事物的存在,并非所有的空间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世界是以旅游景观为核心的时空,那些成为景观的吸引物本身往往是富有历史文化特征、永恒意义或者未来感的景观,可以满足人类在回返过去和奔向未来两个方向上的穿越需求。最后,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具身体验行为,使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穿越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这种临场感和多感官的特征无疑也给旅游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其中的穿越体验也更为全面和印象深刻。第四部分在此前思辨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者的穿越体验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实证意义上的考察。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观点,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旅游者试图借助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机制,并以某种比梦游、神游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穿越体验诉求。但是,旅游中的穿越动机往往是潜在的。为了从实证的角度对此加以验证,本研究对游记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从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到这一点。总体来说,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以及形成旅游期望的过程中,获得穿越体验往往不是主要动机、甚至完全是一种潜在的动机,由于环境的提示或激发作用,才使得这些潜在的动机被唤起,最终以意外惊喜的形式获得了穿越感,由此也反向证明了穿越动机是真实存在的。由于穿越动机具有潜在性,穿越感的发生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总以不经意的方式’突袭’某个人。基于旅游的穿越感假定,进而分析与其关联的几种休闲活动之间在穿越感维度上的相关程度。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旅游相对于日常休闲活动可以带给个体以更强的穿越感,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与其他日常休闲活动都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诸如阅读、观影视、听音乐、尝美食等活动本身除了具有穿越唤起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埋下穿越需求的种子,进而形成动机和期望。二是在旅游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上述休闲活动,只不过这些活动是在异地进行的,进入了时空转换后的新的世界,具有了旅游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活动因旅游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旅游者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由于旅游是真实的空间移动,旅游者真实地进入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当中,因此,其体验必然是具身的,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可品味,当然也可以想象。当这些感知的对象带给感知主体以超越于其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阈限时,感知主体便能获得穿越的精神体验。为了确定旅游者在偏好选择方面具有怎样的规律性。依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围绕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做了细致的样本描述统计分析、分组比较、伴随休闲偏好的相关分析、旅游景观的类型偏好分析;进而针对旅游活动偏好和景观类型做了相应的因子和聚类分析,相关假设都得到了证实。第五部分基于游记文本的内容分析,针对旅游中的穿越感,这一穿越体验的核心概念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穿越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性使得穿越的目的地可以是有客观支撑的现实时空,也可以是某种来自想象的虚拟时空,抑或二者兼具的情形,移动到有一定客观依托的目的地空间,通过想象来穿越时间,这种情形就是旅游。历史感和未来感作为穿越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穿越感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穿越感是伴随一种动态的感觉,而历史感和未来感则有可能是静态的。但在具体旅游情境当中,穿越感往往会表现为历史感和未来感。通过文本分析显示,穿越感具有建构性,这种建构对于旅游者而言主要受到其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穿越感的唤起主要来自一种与相似情境的互动或接触。通过游记分析发现,历史感的获得与旅游情境中的历史原貌性、熟悉感和相似性、相对落后等特征有关;未来感则更多地来自科技感、先进感、新鲜感,甚至陌生感。历史感和未来感不都是绝对的,二者都可以通过时间刻度的相对性原理而获得。穿越感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者个人、景观质量、旅游氛围因素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中的负面干扰因素,我们称之为“反穿越”因素,主要包括:不符合景观时代特征的各种“刺点”和各种形式的“噪音”,同时也发现,旅游者对于这些反穿越因素存在自我调适的倾向。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结为: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景观特征和穿越方式的比较提出了旅游穿越体验的模型,模型显示了旅游与神游相比在形成穿越体验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显着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将穿越和旅游的关照跳出旅游以及穿越本身的审视水平,从人生意义的角度解释旅游穿越体验的意义在于人生的“圆满”。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领域的创新本研究率先在旅游研究领域对旅游的穿越体验展开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明确了穿越体验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价值。历来的旅游体验研究,基本上是就体验谈体验,旅游体验研究的知识细化和深化还没有充分展开,其中也缺乏独特的理论范畴来作为支撑和引导。穿越体验的提出,可能为旅游体验研究开拓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展现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洞察旅游体验的本质,可能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其次,勾勒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范围、领域和方向。尽管本研究还只是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开始,很多课题都仅仅是初露端倪,但本研究也努力探索了穿越体验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地位和理论疆域,尝试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方法,经验性地涉猎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材料来源。这些对未来的旅游体验研究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启发意义。从探讨的内容广泛性而言,本研究涉猎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最后,就旅游穿越体验领域自身而言,它是一个未曾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注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可能会开拓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增进旅游体验研究问题域的广度和深度,对丰富旅游学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二)理论观点的创新本研究在理论观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范畴和命题,并对已有的一些范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检讨和辨正。其中主要的内容有:首先,本研究提出了穿越体验、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穿越感、旅游世界的时空转换、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等多个新的概念,同时,还对“旅游”的定义从知识考古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强化了对旅游定义中暂时性和异地性两个时空维度的重视,从而为旅游穿越体验命题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命题,在传统的旅游体验研究中还几乎没有涉及过。例如,本文认为,穿越诉求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心理情结;旅游体验就是一种时空转换的穿越体验;现代社会正在推动人类满足穿越诉求的手段走向具身化等。本文类似这样的命题还有很多。这些命题尽管有些仍属于思辨性命题,但它们对后续的实证研究会有较大的启发价值。最后,本研究也致力于追求范畴界定与命题构建方面的自洽和协调,为穿越体验研究理论的体系化做出一些努力。(三)研究视角的创新半个多世纪以来,旅游研究经历了多次研究视角的转换,从经济的视角转向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综合的视角转向分析的视角,从本真性的视角转向体验的视角。在体验理论逐渐占据旅游理论的核心地位的历史背景下,视角创新成为旅游体验研究的新的策略。人们在这一领域正在逐渐走向多元化,本文以穿越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及旅游体验的本质,为这种视角创新或视角转换提供了新的例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按照这个新的视角审视旅游体验,可能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并将旅游体验研究从原有的仅限于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边界拓展至更为宽广的领域。

李景磊[5](2018)在《深圳城中村空间价值及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许多城市出现大量移民聚居区,并伴生各种城市问题。如今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速度明显下降,如何从当前的增量发展逐步转向存量优化也成为国内许多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城中村既是我国独有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又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实践对象,同时涵盖流动人口聚居与城市存量空间优化两大问题,对城中村更新的深入研究,将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在我国的城中村问题中,深圳比较具有典型性。城市更新早已成为深圳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圳所有的更新实践中,城中村的用地面积最大、涉及人群最广、牵扯利益方最多、更新过程最曲折复杂,城中村也是被更新的首要对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深圳已经率先形成城中村更新的常态化,并迈入制度化阶段。本研究主要通过社会学中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法,结合空间生成的基础理论及更新理论的研究方法,梳理深圳城中村的演变、空间属性和空间价值,并提出相应更新策略。本文基于深圳城中村产生的宏观背景,以其建设特点为依据,分三个时间段概述深圳城中村的发展演进。从分布范围、建筑特点、构成群体、文化发展、经济形态阐述其现状特征,从物质空间和社会、文化、经济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城”与“村”的关系,提出城中村具有突出的城市属性。在深圳独特的城市发展轨迹影响下,城中村成为一个特定的城市现象、特殊的城市空间、特别的城市社区。本文将城中村置于城市范围内看待其作用,系统梳理城中村的价值内涵,指出城中村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不可替代的文化属性以及突出的经济效能,体现出多维的正向价值。本文总结以往深圳城中村更新得失及面临的难点,并对深圳城中村更新进行重新思考。扭转人们对于城中村的认知误区,从韧性与发展、伦理与美学、杂糅与统一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深圳城中村更新的价值观进行辨析。以共生理论、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以“城市双修”为政策导向,确定了保持城市平稳发展、加强城市韧性、丰富城市内涵为深圳城中村的更新目标。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文化、经济、物质空间作为四条研究脉络,提出系统的更新策略以及应用原则。与其他研究相比,本文创新地基于城市系统角度进行深圳城中村的价值梳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更新策略的系统建构。通过对深圳城中村空间价值及更新的研究,从个性上,基于深圳城中村的独特特征,提出符合深圳特点的城中村更新策略;从共性上,让深圳城中村这个全国城市中更新实践最丰富、更新问题最庞杂的样板给其他城市城中村更新以启发和引导,同时为国内外城市处理类似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改造问题提供参考。

张思平[6](2018)在《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文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海南省成立2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未来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将会以更大的步伐继续稳步向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取得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归功

陈斌[7](2018)在《都市圈圈层演化及其与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将逐步成为区域竞争合作的主体。国内外都市圈发展实践说明,都市圈圈层演化的过程,都伴随着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论文梳理了国际相对成熟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利用南京都市圈近20年社会经济、交通设施建设数据,详细剖析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都市圈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都市圈交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论文从国内外都市圈圈层演化的及有关理论出发,对东京都市圈和伦敦都市圈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特征进行研究,总结都市圈发展历程中的圈层演化、交通发展规律,定性分析了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发展的互动机制。在都市圈圈层演化分析章节中,提出了通过比较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与该区域经济联系度的方式,判定该区域在中心城市对应圈层的总体思路。实证研究环节,以南京都市圈范围城市2000年以来的经济、人口、建设用地数据为样本,对南京市周边区域各区(县)对应的圈层进行了判别。据此划定了不同特征年,南京都市圈的圈层形态及演化过程。其次,论文对都市圈交通需求发展特征进行研究。论文研究了都市圈城市的客货运总量、都市圈周边部分区(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全方式客运、都市圈周边区(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公共交通客运的发展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权重变化、结构变化、分布变化特征。随着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化,都市圈城市间联系强度增大,跨区域协作增加,对于中心城市需要扩大公共交通的辐射范围,城市之间需要构建各城市间的快速衔接交通系统。再次,论文对都市圈交通设施发展特征进行研究。论文对都市圈交通系统中公(道)路、铁路、水运、航空和轨道交通的作用进行了定性评价。公(道)路系统是支撑都市圈框架的基础系统,铁路系统和轨道系统是联系中心城市与重点发展区域的纽带,水运系统在都市圈内部仍承担部分货运功能,航空系统在都市圈内部交通中没有发挥明显作用。论文采用通过潜在出行目的地的出行花费重力模型函数,对各特征年中心城市至其他城市的可达性进行分析。依据可达性指标标示出都市圈交通设施发展的过程。论文以南京都市圈2000年以来公(道)路、铁路和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投运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南京都市圈交通发展情况。最后,论文剖析了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发展互动作用机理,并重点剖析了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耦合的关系,得出结论:核心圈层与南京主城区之间的经济隶属度随着可达性的提升而提高,而紧密圈层、机会圈层与南京主城区之间的经济隶属度呈现着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经济距离的修正发现,交通方式的演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的影响着都市圈的圈层划分。城镇化快速推进是空间演化的基本条件;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提高了空间耦合的基本动力;空间耦合是交通与土地联合开发的内在联系。

汪建松[8](2017)在《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段近半个世纪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需要明确,本文所谈到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真正产生于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左右,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课题。所以,本论文也可以理解为: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视角来分析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相关情况。之所以把研究对象放在城市,是因为这里呈现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特别是北京、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极具民国烙印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文化。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从诸多现象中找出规律及线索,跨越的领域从宏观的城市公共环境(包括行政区公共环境及商业区公共环境)到微观的居住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及私有环境)。整体研究将依循历史发展进程,剖析社会文化内涵,解读人文思想演变,关注城市环境变迁。在中国近代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逐步渗透,一直在思考如何取舍,因此,研究民国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发展,就是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历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城市环境发展经历着从"中体西用"到"中西融合"的博弈过程,他体现着外力及内力共同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加清晰把握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复杂现象,为了更加准确展现当时"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东、西方博弈,论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角度,重点围绕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参与办法来进行研究。民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群体,包括以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为代表的"立法者"及"决策者",以设计师群体为代表的"设计者",更有以社会生产群体和广大群众为代表的"参与人"及"评议人"。这些不同群体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经历者。由于提出"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比较晚,但是追溯设计文脉还需回归到以往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之中,所以在文中谈到"环境艺术设计"时特别用引号标出,以免引起歧义。

陈如铁[9](2017)在《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不断推进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的扩展、更新等步伐的加快又带来了城市土地结构以及空间类型的更新。这就促使中心城市与周边郊县地域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作网络的发展和效率也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大都市区化以及城市整合的趋势已经显现。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具备引领、辐射、集散等多种功能的地理中心,在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步成为以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当今社会中的关键角色。因此对于大都市区空间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以及对其城市间整合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大都市区正在制定、实施的相关规划和未来城镇进一步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架构大都市区空间扩展与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从大都市区和城市目前的研究进展入手,理顺大都市区、城市及整合的概念,科学界定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通过各时期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变化,揭示沈阳大都市区演变的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与沈阳大都市区在地理空间上紧密相连的抚顺、铁岭和本溪三座城市间的整合发展基础作以总结,并对于未来几座城市间的整合方面和途径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在写作思路上总体遵循“实践问题的初步认识——已有研究的总结——实证研究——理论的上升与完善”这一基本路线展开,具体包括:(1)对本研究的相关背景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目前研究遇到的瓶颈;(2)针对问题对前人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和认识,把握相关研究的系统构建以及最新进展,进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3)根据文献的概览,对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搭建大都市区空间扩展和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4)选择沈阳这一较为典型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以上理论框架下对沈阳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空间特征、形成机制等作以详细分析;(5)总结沈阳大都市区已有的城市整合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整合的路径,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全文包括七个部分,即绪论、五章正文以及结论:绪论部分,在充分了解选题背景的基础上,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通过回顾目前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方面的建设、发展,发现其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阐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确立全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对本论文中涉及到的大都市区、城市等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并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扩展与城市整合的理论框架,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以沈阳为例,主要研究其发展及空间界定。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形成的背景;沈阳大都市区自身发展基础;以及不同界定方法下,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第四章,主要研究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过程、特征及动力机制。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空间发展阶段;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阶段特征;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及相关讨论。第五章,主要梳理了沈阳大都市区与抚顺、铁岭、本溪三座城市的整合发展基础和已有实践总结。其中包括: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客观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要素;已有相关规划实践及规划实践评价。第六章,主要研究未来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路径。其中主要包括,沈阳大都市区与城市发展模式选择、整合发展重点方面、整合发展的路径三个方面。结论部分,为文章总结并对结论进行理论思考。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本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认识,提炼出8条主要的研究结论和3点创新之处。最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遗留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朱全定[10](2015)在《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侦探小说自爱伦·坡开创以来,已经成为通俗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都市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通过印刷媒介、影视媒介、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所承载、传播的文化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侦探小说始终凸显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向前发展,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侦探小说具有满足大众读者消遣、娱乐、宣泄的功能,作品中扑朔迷离的情节、惊险刺激的场景、神秘莫测的悬念以及料事如神的侦探,构成了侦探小说的审美特性。神秘、惊恐、悬疑等审美元素为读者的“暴力”本能宣泄找到了一个出口,为读者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体验。侦探小说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不断地围绕案件进行设谜、解谜的游戏。作者通过故事中的侦探,在未知的空间中,寻找破案线索,不断地为读者设置谜面,读者积极参与重构犯罪现场、去伪存真,在蛛丝马迹中判断真凶,从出人意料的结局里体验解谜的快乐。本论文主要以中国侦探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收集、整理的侦探小说文本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基础,将其置入世界侦探小说创作的大背景下,首次运用原型理论、叙事学理论、故事形态学理论以及大众文化相关理论,通过横向研究的方法,探究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的独特性以及侦探小说向通俗文化转变的进程中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力图成为对中国侦探小说研究的有益补充。本论文由绪论及四章正文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方法、创新意义、以及本论文中对侦探小说的界定。根据这一思路,撷取侦探小说中的几个关键元素,对中国侦探小说进行横向性研究,并且把中国侦探小说放进大众文化视野中,发掘其接受创作中的深层次原因,拓展国内对中国侦探小说文化研究层面。第一章以神话、宗教、传说为切入点,运用原型理论,探索侦探小说中的文学渊源。在古代神话和宗教传说中,谜、罪、惩恶扬善、法的观念、侦探等侦探小说中的核心元素,作为一种文化和心理的积淀,潜伏在原始初民的集体无意识中。爱伦·坡的人生经历、欧洲传统文学以及他的创作理念为他开创侦探小说提供了契机,本节着重分析了他的五篇侦探小说确定的侦探小说模式类型。柯南·道尔把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确立的“福尔摩斯——华生”模式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公案小说以破案故事为主要内容,其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是我国侦探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对中国侦探小说创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类型,将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分析模式运用到侦探小说上,尝试归纳其创作的具体规律,概括出七种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从而为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避免雷同,另辟蹊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章从叙事学角度,选取中外案例,分析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角度,探究了侦探小说中的罪犯、侦探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语言的研究,分析了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显着特点。第四章论述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侦探小说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影响。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为侦探小说提供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译者在译介过程中,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直接促成了我国现代侦探小说的发生;并且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悬疑小说的现状及其经典化问题。最后,运用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探讨了西方侦探小说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以及对我国侦探迷现状进行了分析。

二、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传(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清京师
    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
    宫城皇城大城
    三山五园
副章:恭王府与东交民巷
    恭王府花园
    东交民巷
第八章:民国北平市
    “北洋”北京
    市民公园
    文化中心
    日据时期
    北平北京
    老舍
副章:正阳门火车站和老舍
    正阳门火车站
第九章:新中国首都
    新首都的空间变化
    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居民区的时空演变
    北京城的代表色
副章:“梁陈方案”与“国庆十大建筑”
    “梁陈方案”
    “国庆十大建筑”
第十章:国际化大都市
    同心圆:六环大都市
    金融街一瞥
    立体交通网
    奥林匹克中心区
    南来的水
副章:长安街与北京天际线
    长安街
    北京天际线
第十一章:未来之城
    京津冀区域大空间构想
    雄安新区远景
    世界城市之梦
副章:城市副中心与北京新机场
    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新机场
终章:智慧北京
    智慧城市
    比特之城
    智慧北京

(2)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3)习近平地方履政时期的思想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正定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2.1 履职正定的形势和背景
        2.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代大背景
        2.1.2 正定当年“高产穷县”的实际情况
    2.2 推动正定改革发展的思想和实践
        2.2.1 农村改革实践
        2.2.2 综合改革思想
        2.2.3 致力于党风廉政建设
        2.2.4 大念“人才经”
        2.2.5 挖掘历史文化,实施旅游兴县
第3章 福建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3.1 履职福建的形势和背景
        3.1.1 履职福建的时代背景
        3.1.2 履职福建的实践基础
    3.2 厦门时期的履政思想和实践
        3.2.1 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举措
        3.2.2 推动厦门城市建设
    3.3 宁德时期的履政思想和实践
        3.3.1 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
        3.3.2 实实在在抓扶贫
        3.3.3 培养一支好的干部队伍
        3.3.4 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
        3.3.5 创新干部下访制度
    3.4 福州时期的履政思想和实践
        3.4.1 任职福州市委书记期间
        3.4.2 任职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
第4章 浙江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4.1 履职浙江的形势和背景
        4.1.1 国际国内背景
        4.1.2 科技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4.1.3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
        4.1.4 处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机遇期
    4.2 浙江时期的履政思想和实践
        4.2.1 提出“八八战略”
        4.2.2 打造“平安浙江”
        4.2.3 推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
        4.2.4 打造“法治浙江”
        4.2.5 提出“两山论”与“绿色浙江”
        4.2.6 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第5章 上海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5.1 履职上海的形势和背景
        5.1.1 上海社保基金案的负面影响
        5.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5.2 上海时期的履政思想和实践
        5.2.1 抓住发展的“四大机遇”
        5.2.2 消除“社保资金案”的负面影响,重塑上海形象
        5.2.3 重视红色传统教育
第6章 地方履政时期思想和实践的特点和意义
    6.1 地方履政时期思想和实践的特点
        6.1.1 地方履政时期思想的特点
        6.1.2 地方履政时期实践的特点
    6.2 地方履政时期思想和实践的意义
        6.2.1 因地制宜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6.2.2 提供了一个忠诚担当廉洁的干部成长的典型样本
        6.2.3 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水源泉
        6.2.4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4)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的缘起:人类的穿越情结
    1.1 穿越的含义
    1.2 人类的穿越心理: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角度看
        1.2.1 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
        1.2.2 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
    1.3 穿越心理的满足:现实世界的景观供给
        1.3.1 由虚渐实的穿越供给
        1.3.2 旅游业的穿越供给
    1.4 穿越情结的学术审视
        1.4.1 哲学家的观点
        1.4.2 文艺批评家的观点
        1.4.3 文学中的科学:穿越的交叉学科研究
        1.4.4 空白与可能性:旅游学术界对穿越的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总体思路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框架
    2.2 定量研究设计
        2.2.1 定量研究假设
        2.2.2 问卷设计
        2.2.3 定量资料采集
        2.2.4 定量资料分析策略
    2.3 定性研究设计
        2.3.1 定性资料采集1:知乎问答
        2.3.2 定性资料采集2:游记收集
        2.3.3 定性资料采集3:问卷调查的开放式问题
        2.3.4 定性资料分析策略
    2.4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2.4.1 定量研究的信度
        2.4.2 定量研究的效度
        2.4.3 定性研究的信度
        2.4.4 定性研究的效度
        2.4.5 混合研究设计的进一步讨论
3 穿越的性质与功能
    3.1 人类的时空观:穿越的集体意识基础
        3.1.1 中西方的整体时空观
        3.1.2 时空特性
        3.1.3 时空转化:穿越体验的可能性
    3.2 世界的流动性
        3.2.1 流动性的含义
        3.2.2 西方哲学中的“流动性”
        3.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流动性”
    3.3 幻想与怀旧:穿越情结的两个矢量
        3.3.1 幻想——奔向未来
        3.3.2 怀旧——回返过去
        3.3.3 无所依凭的白日梦:神游与梦游
    3.4 旅游:在未来与过去之间穿越
        3.4.1 旅游与穿越
        3.4.2 旅游与神游
        3.4.3 三种穿越方式的比较
4 旅游景观的时空分异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
    4.1 旅游定义中的时空维度
        4.1.1 旅游定义的现状
        4.1.2 旅游定义的知识考古
        4.1.3 关于“异地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4.1.4 关于“暂时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4.2 旅游世界:维度与景观性
        4.2.1 旅游世界与非惯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2.2 旅游世界的维度
        4.2.3 旅游世界的景观
    4.3 旅游景观的空间分异
        4.3.1 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异
        4.3.2 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异
        4.3.3 景观空间分异的文化解释
    4.4 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
        4.4.1 旅游世界的时间与时间景观
        4.4.2 景观的时间性
        4.4.3 时间景观
        4.4.4 景观的时间刻度
    4.5 旅游作为一种穿越
        4.5.1 旅游领域“有名无实”的穿越研究
        4.5.2 旅游领域“有实无名”的穿越研究
    4.6 旅游体验研究中的穿越思想
        4.6.1 旅游体验中的穿越意味
        4.6.2 旅游体验的主客互动
        4.6.3 旅游体验视角下的“旅游场”
5 穿越体验的动机与行为测量
    5.1 旅游动机中的穿越取向
        5.1.1 传统的旅游动机研究
        5.1.2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动机
        5.1.3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动机
    5.2 旅游体验的穿越感及其相关因素
        5.2.1 休闲活动的穿越感
        5.2.2 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相关分析
    5.3 穿越体验——在场的具身体验
        5.3.1 旅游体验的具身转向
        5.3.2 穿越体验的在场性
        5.3.3 穿越体验的多感官性
    5.4 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与景观类型分析
        5.4.1 穿越体验的偏好分析
        5.4.2 旅游活动偏好的因子分析
        5.4.3 旅游活动偏好的聚类分析
        5.4.4 旅游景观类型的聚类分析
        5.4.5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比较
6 穿越体验中的穿越感
    6.1 穿越感
        6.1.1 穿越感的含义
        6.1.2 穿越感与本真性命题
        6.1.3 穿越感的主观建构性
        6.1.4 旅游穿越感的获得方式
        6.1.5 印刻理论与场所依恋
    6.2 穿越体验中的历史感
        6.2.1 历史感的含义
        6.2.2 旅游历史感的形成要素分析
    6.3 穿越体验中的未来感
        6.3.1 未来之地:未来感在哪里获得
        6.3.2 未来之貌:先进科技的武装
        6.3.3 未来之质:新鲜、陌生与幻想
    6.4 穿越感的影响因素
        6.4.1 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6.4.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因素
        6.4.3 核心景观因素
        6.4.4 旅游体验的场所氛围因素
        6.4.5 旅游者的在场自我调适因素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
        7.1.2 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
        7.1.3 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
        7.1.4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
        7.1.5 旅游穿越体验模型
        7.1.6 穿越体验与圆满
    7.2 研究创新
        7.2.1 研究领域创新
        7.2.2 理论观点创新
        7.2.3 研究视角创新
        7.2.4 方法与资料的创新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深圳城中村空间价值及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及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居住问题凸显
        1.1.2 存量空间如何优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
        1.1.3 城中村为流动人口居住与城市存量空间更新双向问题的典型代表
    1.2 研究对象
        1.2.1 城中村研究
        1.2.2 案例选取——深圳
        1.2.2.1 案例选取的导向性
        1.2.2.2 案例选取的典型性
    1.3 相关概念
        1.3.1 城中村
        1.3.2 类城中村
        1.3.2.1 棚户区
        1.3.2.2 贫民窟
        1.3.2.3 劏房
        1.3.3 对相关概念的评述
    1.4 本文的研究视角——城市系统视域下的城中村更新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调研困境及应对方法
        1.6.1 调研困境
        1.6.1.1 数据获取困难
        1.6.1.2 受访意愿低
        1.6.1.3 回访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真实性
        1.6.2 应对方法
        1.6.2.1 《街角社会》的启示
        1.6.2.2 隐藏式观察与访谈
        1.6.2.3 居住其中
        1.6.2.4 主动介入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深圳城中村的发展演进及特征
    2.1 深圳城中村形成及其空间特征产生的宏观背景
        2.1.1 境内遍布古村
        2.1.1.1 自然分布
        2.1.1.2 原始格局
        2.1.2 经济驱动
        2.1.3 制度原因
    2.2 深圳城中村的演变发展
        2.2.1 初始阶段(1980年-1990年)
        2.2.1.1 旧村改建,始建新村
        2.2.1.2 网格肌理,形态初显
        2.2.1.3 强度较低,集聚关内
        2.2.2 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2004年)
        2.2.2.1 疯狂加建,扩散全市
        2.2.2.2 宗族淡化,人口改变
        2.2.2.3 制度改制,公司经营
        2.2.3 稳定阶段(2005年至今)
        2.2.3.1 建设放缓,强度骤降
        2.2.3.2 零星发展,转向关外
        2.2.3.3 内容丰富,旧改推进
    2.3 深圳城中村的类型划分
        2.3.1 按区位分布划分
        2.3.2 按建筑形态划分
        2.3.3 按居民构成划分
    2.4 深圳城中村的现状特征
        2.4.1 城中村遍布全市,高覆盖高容积
        2.4.2 租户群体庞大,社会阶层多元
        2.4.3 本土文化退化,外来文化融合
        2.4.4 权力主体混杂,商业内容多样
    2.5 现存问题
        2.5.1 空间形态问题
        2.5.1.1 居住环境恶劣
        2.5.1.2 道路通行不畅
        2.5.1.3 私搭乱接严重
        2.5.1.4 市政设施落后
        2.5.2 社会形态问题
        2.5.2.1 管理主体权责不清
        2.5.2.2 社会保障缺失
        2.5.2.3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2.5.3 文化形态问题
        2.5.3.1 原生文化失语
        2.5.3.2 历史环境退化
        2.5.3.3 忽视新生移民文化
        2.5.4 经济形态问题
        2.5.4.1 封闭性
        2.5.4.2 结构单一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圳城中村的空间属性及价值重构
    3.1 城中村空间分析的体系框架
        3.1.1 理论依据
        3.1.1.1 空间生产理论
        3.1.1.2 城市自组织理论
        3.1.1.3 复杂适应理论
        3.1.1.4 空间的文化表征理论
        3.1.2 分析要点与分析框架
    3.2 “城”与“村”——从城市性开始的探讨
        3.2.1 一个特定的城市现象
        3.2.2 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
        3.2.3 一类特别的城市社区
    3.3 社会价值
        3.3.1 隐性的社会公共资本
        3.3.1.1 住房政策缺失补位
        3.3.1.2 人口蓄水池
        3.3.1.3 转译的公共空间
        3.3.2 提升城市厚度
        3.3.3 城市发展的容错空间
    3.4 文化价值
        3.4.1 城市层面的历史文化空间资产
        3.4.1.1 城市原点
        3.4.1.2 城市发展过程的原真性体现
        3.4.2 多元文化互动的场域
        3.4.2.1 本土传承
        3.4.2.2 融合演变
        3.4.3 源自城中村自身的文化触发
        3.4.3.1 文化事件
        3.4.3.2 文化团体
        3.4.3.3 文化产品
        3.4.4 提升城市风貌多样性
    3.5 经济价值
        3.5.1 节约城市运行成本
        3.5.2 创新创业的优良土壤
        3.5.3 商业空间利用高度复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城中村更新的现状评析
    4.1 更新已取得的成果
        4.1.1 更新制度建设逐步精细
        4.1.2 更新的手段日益多元
        4.1.3 更新实践中公共利益得到切实体现
    4.2 当前更新存在的问题
        4.2.1 更新切入角度过于强化城中村的自身问题
        4.2.2 更新方法未能触及城中村的成因与空间本质
        4.2.3 更新的参与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
        4.2.4 更新项目的整体推进速度过快
    4.3 更新面临的难点
        4.3.1 顶层政策的执行效用问题
        4.3.2 更新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
        4.3.3 如何平衡城中村的自身问题与外部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圳城中村更新的再思考
    5.1 对城中村的认知误区
        5.1.1 流动人口:混乱还是活力?
        5.1.2 脏乱差: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5.1.3 高密度:被批判的空间形态?
        5.1.4 非正规、低技术:落后的固有观念?
    5.2 更新的理论借鉴与政策引导
        5.2.1 共生理论
        5.2.2 有机更新理论
        5.2.3 “城市双修”
    5.3 更新的价值观辨析
        5.3.1 韧性与发展
        5.3.2 伦理与美学
        5.3.3 混杂与秩序
    5.4 更新的目标
        5.4.1 保持城市平稳
        5.4.2 加强城市韧性
        5.4.3 丰富城市内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圳城中村的更新策略
    6.1 基于社会角度的更新策略
        6.1.1 设定城中村用地红线
        6.1.2 建立社会影响评估体制
        6.1.3 更新政策制度弹性制定
        6.1.4 丰富更新参与主体
    6.2 基于文化角度的更新策略
        6.2.1 梳理基于深圳特点的城中村文化遗产资源
        6.2.2 控制建筑形态,延续街巷空间
        6.2.2.1 控制建筑形态
        6.2.2.2 延续街巷空间
        6.2.3 保持文化主体的多样性
    6.3 基于经济角度的更新策略
        6.3.1 分区域保留城中村
        6.3.2 培育多方经营主体
        6.3.3 商街营造
    6.4 基于物质空间角度的更新策略
        6.4.1 公共空间的营造
        6.4.2 立体空间的建立
        6.4.3 建筑的分类改造
        6.4.4 鼓励专业力量介入,规范法规适度修改
    6.5 更新策略的应用原则
        6.5.1 多种方法组合,灵活更新
        6.5.2 突出时间作用,有序更新
        6.5.3 鼓励一村多策,复合更新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深圳部分城中村概况
    附录二 深圳部分城中村土地利用一览表
    附录三 深圳部分城中村区位和面积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基本作用
    1. 深圳是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对外开放, 将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窗口
    2. 深圳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实验场
    3. 深圳是中国社会转型, 建设民主法制政治文明社会的一个探索者和先行者
    4. 深圳是保证香港回归后继续繁荣稳定的强大支撑
二、深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的基本阶段
    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围时期 (1980-1986年)
    2. 深圳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搭建时期 (1987-1993年)
    3. 深圳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时期 (1993-1998年)
    4. 深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 (1998-2015年)

(7)都市圈圈层演化及其与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都市圈形成的重要推手
        1.1.2 交通一体化发展助推都市圈空间结构重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都市圈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2.1.1 经济地理角度
        2.1.2 城市规划角度
        2.1.3 交通研究角度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分工理论及启示
        2.2.2 区位理论及启示
        2.2.3 空间理论及启示
        2.2.4 整体协调理论及启示
    2.3 相关研究概述
        2.3.1 都市圈圈层演化研究
        2.3.2 都市圈交通发展研究
        2.3.3 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发展耦合研究
    2.4 相关研究总结及发展趋势
        2.4.1 国外研究总结
        2.4.2 国内研究总结
        2.4.3 发展趋势总结
第三章 都市圈圈层演化的系统认知
    3.1 国外都市圈发展历程回顾
        3.1.1 东京都市圈
        3.1.2 伦敦都市圈
        3.1.3 经验启示
    3.2 都市圈形成发育的关键因素
        3.2.1 自然地理条件
        3.2.2 经济社会发展
        3.2.3 文化历史脉络
        3.2.4 交通便捷程度
        3.2.5 区域政策背景
    3.3 都市圈圈层演化机制研究
        3.3.1 都市圈空间演化阶段
        3.3.2 都市圈空间演化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都市圈圈层发展特征分析
    4.1 南京都市圈圈层划定
        4.1.1 圈层研究模型
        4.1.2 基于引力模型的都市圈圈层划定
    4.2 南京都市圈圈层演化分析
        4.2.1 南京都市圈发展阶段
        4.2.2 南京都市圈圈层演化
    4.3 南京都市圈圈层发展特征分析
        4.3.1 南京都市圈各圈层经济发展特征
        4.3.2 南京都市圈各圈层人口发展特征
        4.3.3 南京都市圈各圈层建设用地发展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都市圈交通需求特征研究
    5.1 都市圈交通需求特征
        5.1.1 都市圈交通需求划分
        5.1.2 都市圈交通需求特征分析
    5.2 南京都市圈客货运总量特征
        5.2.1 客运量特征分析
        5.2.2 货运量演变特征分析
        5.2.3 港口吞吐量演变特征分析
    5.3 南京都市圈出行方式特征
        5.3.1 对外交通方式特征
        5.3.2 城际交通方式特征
        5.3.3 城市内部交通方式特征
        5.3.4 需求特征小结
    5.4 南京都市圈出行时空分布演化分析
        5.4.1 长途公路客运出行分析
        5.4.2 铁路客运出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都市圈交通系统演化分析
    6.1 都市圈交通系统构成
    6.2 都市圈交通系统布局
    6.3 南京都市圈交通系统分析
        6.3.1 铁路系统建设
        6.3.2 公路系统建设
        6.3.3 航空系统建设
        6.3.4 轨道系统建设
    6.4 南京都市圈交通可达性分析
        6.4.1 可达性计算模型
        6.4.2 南京都市圈可达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互动作用
    7.1 互动作用机理分析
        7.1.1 组织层面的互动分析
        7.1.2 空间层面的互动分析
        7.1.3 功能层面的互动分析
    7.2 南京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互动关系
        7.2.1 核心圈层互动关系分析
        7.2.2 紧密圈层互动关系分析
        7.2.3 机会圈层互动关系分析
    7.3 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与交通的互动发展分析
    7.4 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互动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
        7.4.1 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互通发展路径研究
        7.4.2 都市圈圈层演化与交通互动发展政策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8)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和范围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范围
    3、既往研究及比较
        3.1 城市宏观环境研究
        3.2 人居微观环境研究
    4、研究框架和方法
        4.1 研究框架
        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国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环境的决策与办法
    1、新政格局下的社会观念及公共环境决策
        1.1 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华盛顿环境建设比较
        1.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观念与环境改造
        1.3 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立国文化与环境决策
    2、新文化运动等新思潮对环境文化的影响
        2.1 新文化运动与传统观念反思
        2.2 环境建设中民主意识的体现
第3章 民国时期东、西方"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交融
    1、民国时期西方城市建筑环境的文化东渐(由外而内)
        1.1 "西方文化东渐"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1.2 民国时期中国受西方建设标准影响的环境变革
        1.3 上海民国海派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特征
    2、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探索(由内而外)
        2.1 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实践者
        2.2 民国本土职业教育发展及影响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9)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进入大都市区化的发展阶段
        二、行政壁垒导致政府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
        三、整合城市是沈阳大都市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大都市区
        二、城市
        三、城市/区域整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大都市区界定的理论基础
        二、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理论基础
        三、城市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理论框架
        一、大都市区空间的认知
        二、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
        三、城市整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阳大都市区的界定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形成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催生了新的地域现象
        二、国家及省域战略支持
        三、沈阳自身发展诉求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基础
        一、地理环境基础
        二、经济发展基础
        三、社会人文基础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界定
        一、界定方法选择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三种方法下的沈阳大都市区空间范围
        四、沈阳大都市区的界定范围探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发展阶段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沈阳大都市区各年份的范围界定
        三、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阶段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的规模和方向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规模
        三、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方向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特征
        一、特征数据选取和处理
        二、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特征
    第四节 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
        一、非政府因素
        二、政府因素
        三、指标体系建立
    第五节 沈阳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基础
    第一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整合的现实意义
        二、整合的必要性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可能性
        一、地缘临近,人文相亲
        二、城市资源优势各异,互为依存
        三、工业化发展阶段匹配,产业门类互为依靠,互补性较强
        四、文化同源,一脉相承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的要素
        一、经济要素
        二、空间要素
        三、制度要素
        四、社会与文化要素
        五、生态要素
    第四节 已有规划实践
        一、沈阳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
        二、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三、沈阳——抚顺整合相关规划
        四、沈阳——本溪整合相关规划
    第五节 规划实施现状及评价
        一、规划实施现状
        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三、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壁垒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的模式、发展重点及路径
    第一节 整合原则与目标
        一、整合原则
        二、整合目标
    第二节 沈阳大都市区与城市整合模式的选择
        一、几种较为成熟的城市整合模式
        二、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模式——雁行模式
    第三节 沈阳大都市区城市整合发展重点方面
        一、经济:产业与市场的双重整合
        二、空间:从点轴到网络
        三、社会文化:地方认同和地方性的寻求与创造
        四、制度:大都市区管治框架下的整合
        五、生态:从源头控制、保护与修复
    第四节 整合途径
        一、认知层面:政府、企业与居民的认识转变
        二、规划层面:多规合一与单元引导
        三、技术层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区域
        四、制度层面:区划调整与政策导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意义
    四、侦探小说的界定
第一章 原型与发轫 ——中国侦探小说的文学渊源
    第一节 神话、宗教、传说与侦探小说
    第二节 西方侦探小说
        一、爱伦·坡与侦探小说
        二、柯南·道尔与侦探小说
    第三节 中国公案小说
        一、传说起源期
        二、萌芽生长期
        三、形成发展期
        四、鼎盛转型期
        五、中国公案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
第二章 模式与创新 ——中国侦探小说创作模式解析
    第一节 程小青的“道德模式”侦探小说
    第二节 孙了红的“文化心理模式”侦探小说
    第三节 建国五十年代“肃反反特小说”模式
    第四节 文革时期手抄本模式
    第五节 海岩的“案情+爱情”模式
    第六节 蔡骏的“知识悬疑”模式
    第七节 那多的“灵异悬疑”模式
第三章 人物与叙事——中国侦探小说四个维度
    第一节 罪犯
        一、物欲型罪犯
        二、情欲型罪犯
        三、权欲型罪犯
    第二节 私人侦探
        一、推理型侦探
        二、侠盗型侦探
    第三节 官方警探
        一、官府侦探
        二、公安干警
    第四节 叙事视角与侦探小说
    第五节 叙事空间与侦探小说
    第六节 叙事语言与侦探小说
第四章 媒介与产业——侦探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侦探小说
        一、印刷媒介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二、影视媒介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三、互联网络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第二节“爱伦·坡、福尔摩斯”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生产的启示
    第三节 中国侦探迷现状分析
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 一
附录 二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传(下)[J]. 邱华栋. 芙蓉, 2020(04)
  • [2]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3]习近平地方履政时期的思想和实践研究[D]. 刘小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D]. 周广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5]深圳城中村空间价值及更新研究[D]. 李景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上)[J]. 张思平. 特区经济, 2018(06)
  • [7]都市圈圈层演化及其与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D]. 陈斌.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8]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D]. 汪建松.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9]沈阳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展及城市整合[D]. 陈如铁.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10]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D]. 朱全定. 苏州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构建现代国际大都市框架的两个大胆设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