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贾振宇[1](2021)在《老芒麦新种质创制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隶属于禾本科披碱草属,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具有饲草产量高、叶量丰富、草质柔软、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兼具抗旱、耐寒、耐盐碱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牧草,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补播改良中被广泛种植利用。本研究通过对34份老芒麦种质相关性状的鉴定评价,筛选出叶量丰富、饲草产量较高的育种基础材料,进一步采用系统选育法开展新种质创制、新品系选育和多试点测试鉴定,借助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手段,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老芒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表型及农艺性状的表现,找出了与产量及其他相关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研究成果可为老芒麦及其他禾本科牧草遗传改良、品种选育和种植利用提供依据或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株高、茎叶和农艺性状等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从34份材料中初步筛选出10份优异种质,其中6份为审定登记品种,4份为野生材料。采用系统选育法创制出株型高大、叶量丰富的新种质,经进一步选育获得内农老芒麦新品系,2019年已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阶段。(2)经过3年性状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新品系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优异,三年平均鲜草产量为22563.6 kg·hm-2,干草产量为7695.7 kg·hm-2,均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在生长第二年饲草产量达到最大值。在阴山北麓内蒙古武川试验点新品系两年鲜草平均产量达到20500.1 kg·hm-2,干草平均产量为7613.5 kg·hm-2,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与农牧老芒麦、同德老芒麦相比,饲草产量增幅分别为11.25%和12.28%。在阴山南麓沙尔沁试验点鲜草平均产量和干草平均产量分别为22602.81 kg·hm-2和7796.41 kg·hm-2,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新品系丰产性能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3)SSR标记共获得10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100个,多态性百分率为93.46%;单株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2683~0.9505之间,平均为0.619。群体结构分析将96株单株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样本数量最少,类群Ⅱ空间分布较集中,类群Ⅲ的空间分布较分散。栽培驯化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育成品种,各遗传多样性的具体排序为:同德老芒麦>阿坝老芒麦>康巴老芒麦>麦洼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内农老芒麦。(4)分子标记关联分析检测到与老芒麦相关性状存在关联(P<0.05)的35个SSR位点,其中有8个位点与2个或2个以上的农艺性状相关联,大部分数量性状与多个位点相关联,应该属于多基因效应。ES53位点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最高为9.2%,与叶片宽度极显着相关(P<0.01),与叶片长度相关的位点最多为19个,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2.4%~7.8%。其余位点中与株高相关的位点7个,10个位点与叶片数量相关,与节间长相关的位点3个。通过关联分析能够有效地找到与叶片数量性状、株高等产量性状相关联的标记,可为老芒麦种质鉴别、纯度鉴定以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李欣瑞,陈淑娴,鄢家俊,陈丽丽,张建波,游明鸿,李英主,安金婵,彭燕,李达旭,白史且[2](2021)在《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芒麦是欧亚大陆广布种,在我国也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由于其优良的牧草品质和强抗逆性,在我国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学者对老芒麦种质的研究逐步深入和系统化,本文综述了老芒麦生物学特性、生态分布、遗传多样性、品种选育、栽培与利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老芒麦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张宗瑜[3](2020)在《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文中认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优良牧草,具有草产量高、品质好、耐寒、耐旱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我国高山草原的放牧、人工草地建植、生态环境恢复等。但老芒麦较高的落粒性大大降低了牧草种子产量,对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带来不利影响。有关牧草落粒的遗传学基础,是国内外研究不多且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为此,本研究在开发老芒麦特异性EST-SSR标记、分析不同落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基础上,构建了老芒麦的遗传作图群体,并利用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技术构建了老芒麦首张遗传连锁图谱,相继结合QTL和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分析方法定位了落粒候选基因。旨在为解析老芒麦落粒遗传机制、加快老芒麦落粒分子遗传改良和培育低落粒老芒麦新品种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老芒麦特异性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通用性研究。从老芒麦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685个unigene中,分析识别了8,871个潜在EST-SSR位点,进一步开发了200对EST-SSR分子标记。PCR扩增产物测序验证显示,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原始引物SSR位点同源,有43.5%的标记在17个披碱草属物种间通用性良好。利用30对多态性标记对17个披碱草属95份种质的480个单株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显示,基于基因组构成和地理起源将参试披碱草属种质聚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为披碱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提供了引物来源。2、采用40对EST-SSR标记对36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且在田间测定了老芒麦的落粒性。结果显示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落粒性变异均较为丰富。筛选出落粒性状差异较大、遗传背景较远的高落粒基因型Y1005和低落粒基因型ZhN06作为亲本杂交构建F1群体。对F1群体的7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了落粒、叶片、茎节、穗长及芒长等性状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母本(ZhN06)与子代群体的共有条带多于父本(Y1005),显示其遗传力水平较高。通过分子标记鉴定和低落粒子代选择,将F1-7单株自交构建了包含200份单株的F2作图群体。3、利用SLAF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F2群体测序,构建了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图谱总长1,866.35cM,14个连锁群含1,971个标记。连锁群长度范围在87.67cM(LG7)和183.45cM(LG1)之间,标记平均距离为1.66cM。比较基因组发现老芒麦与小麦和大麦分别有79%(1,556)和70%(1,380)的同源标记。连续三年观测了穗长、小花数、落粒率、芒长、种子宽、千粒重等种子相关性状,并进行了QTL鉴定,在1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9个QTL位点,在第2、3、6和11号连锁群上共检测到6个落粒性QTL。通过与小麦和大麦基因组比对注释发现了30个落粒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与植物激素信号调控(15个)、转录因子(7个)、水解酶活性(6个)及木质素合成(2个)等相关。4、采用SLAF技术对包含213份种质的老芒麦关联群体进行了测序,结合落粒等15个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老芒麦LD(linkage disequilibrium)衰减较快,衰减距离为0.291kb,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弱,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续两年在田间对落粒率等关键表型性状观测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0.49%,其中落粒率遗传力为85.13%。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1个与落粒相关的显着性位点,平均解释26.3%的表型变异。在这些位点上注释到14个落粒相关候选基因,主要与半乳糖醛酸酶、水解酶、细胞分裂素葡萄糖基转移酶等调控相关。此外,在种子和产量相关性状中分别检测到66个和1,715个显着性位点,分别注释到与种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1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0个。
王传旗,德吉卓玛,张佳佳,扎西次仁,苗彦军[4](2016)在《盐胁迫对西藏3种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种子发芽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确定披碱草属(Elymus Linn.)3种优良牧草品种的耐盐能力,明确其耐盐浓度范围,试验设0%(对照)、0.4%、0.8%、1.2%、1.6%5个NaCl浓度水平,对3种披碱草属牧草(披碱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进行单盐胁迫。结果发现:不同的单盐浓度对3种野生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很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种野生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不断下降;当盐浓度为1.6%时,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相对盐害率等均为0,即种子萌发受到了完全抑制。结合指标综合评价,西藏3种牧草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排序:老芒麦>垂穗披碱草>披碱草。初步判定,西藏野生老芒麦耐盐性最强,西藏野生披碱草耐盐性最差。
黄帆[5](2012)在《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叶草属植物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固氮能力强、适口性好、建植迅速等特性。为了培育出结合双亲优良性状的三叶草新品种,以引自新西兰具有强抗逆性的六倍体高加索三叶草为母本,以具有强固氮能力的四倍体大兴安岭野生白三叶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人工授粉技术成功获得了二者的杂种F1代,但其高度不育。本研究从形态及生物学、细胞遗传学、解剖学及分子标记几个不同水平对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1进行鉴定分析,并对杂种育性恢复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结果表明,高加索三叶草与自三叶的杂种F1为五倍体(2n=5x=40),核型公式为2n=5x=40=34m+6sm,是双亲真实的杂交后代。双亲的PMCM I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其中高加索三叶草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6Ⅰ+23.97Ⅱ,白三叶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4Ⅰ+15.98Ⅱ。杂种F1的PMCM I染色体构型为9.07Ⅰ+14.33Ⅱ+0.23Ⅲ+0.03Ⅳ,伴随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出现滞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2高加索三叶草、自三叶及其杂种F]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初步认定三者的抗旱能力为高加索三叶草>杂种F1>白三叶。3杂种F1生育期及全年生长日分别为99d和201d,介于双亲之间。发育前、后期生长速度偏向白三叶,中期则显着超过双亲,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株型偏向高加索三叶草,除茎长以外,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根长、根粗、分枝数等形态特征均介于双亲之间,并与双亲有极显着差异。在花的形态方面,杂种F1的小花柄最短而花萼最长,其单株花序数、花序长、花序轴长、小花数、小花长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4经过远缘杂交得到的杂种F1已经可以结瘤,但固氮性依然缺失。5对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1进行光合生理特性对比分析可知,杂种F1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及较低的蒸腾速率,其水分利用效率极显着高于双亲,具备高产潜能。6MS+2,4-D(0.1mg/L)+6-BA (2mg/L)是杂种F1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NAA (0.5mg/L)+6-BA (1.0mg/L)+KT(1.0mg/L)为杂种F、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使用蛭石作为炼苗移栽的基质成活率最高,可达93.75%。7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回交法恢复杂种F,育性有一定的困难,本研究中,染色体加倍法是解决其育性问题较合理的途径。8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实体苗的加倍率最高,在2000mg/L秋水仙素结合1.5%的DMSO溶液中,避光处理48h的变异率为6.67%,但嵌合现象较严重;1000mg/L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组培再生苗48h的加倍率为5.88%,但成活率较低,仅为26.47%;处理愈伤组织适宜的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250mg/L,时间为48h,但加倍率较低,仅为4.08%,但获得的植株的倍性纯合,利于稳定遗传。9利用筛选出的16个ISSR适宜引物对高加索三叶草、自三叶及其杂种F1、F1再生植株进行扩增,共得到170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63条,多态性条带13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18%。亲本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遗传差异最大,杂种F1与高加索三叶草遗传距离相对较小,F1组培再生植株与杂种F1间的遗传差异最小,二者遗传相似性为0.9244。
刘锦川[6](2011)在《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亲缘关系及抗性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具有优良抗性的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 L.)及披碱草属模式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试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及二者与普通小麦间的亲缘关系,为将牧草优良抗性基因导入小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盆栽模拟不同干旱程度及设置不同盐分梯度胁迫,研究了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在逆境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揭示二者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有:1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遗传距离及与普通小麦的亲缘关系从小麦7个染色体组的21条染色体上共筛选了46对引物,通过SSR检测结果可知,小麦引物可很好的应用于披碱草属植物亲缘关系的检测。SSR检测结果显示,老芒麦与加拿大披碱草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56,地理远缘造成二者亲缘关系较远。加拿大披碱草与普通小麦的遗传相似系数达到0.75。研究还发现,老芒麦与加拿大披碱草杂交F1代呈现出倾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遗传趋势,与母本遗传相似系数为0.85。F1代与普通小麦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6,高于其与父本老芒麦的遗传相似系数0.72。2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抗旱生理特性在干旱胁迫下,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的最初反应均为丙二醛含量增加,破坏了细胞膜功能及结构,电导率随之增加。清除过氧化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叶绿素降解。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等一些可溶性的有机物质作为渗透调节物质进行调节,避免牧草脱水。干旱胁迫对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的光合特性亦有显着影响。干旱胁迫抑制了光合作用。随着干旱胁迫加剧,二者净光合速率(Pn)直线下降,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下降,水分利用效率(WUE)上升。Gs下降及WUE的上升表明二者光合速率降低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3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耐盐生理特性在最低盐浓度胁迫下老芒麦首先表现出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接着是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脯氨酸的含量变化最少。老芒麦在最低盐浓度胁迫下的原初伤害是细胞膜受损,产生伤害物质,随之产生清除过氧化物的酶系统。紧接着牧草代谢失调,叶绿素发生降解,膜透性增加。脯氨酸等一些可溶性的有机物质作为渗透调节物质进行调节,避免牧草脱水。加拿大披碱草在最低盐浓度胁迫下电导率的变化率最大,其次是丙二醛含量,脯氨酸的含量变化最少。此时加拿大披碱草电导率比较敏感,在盐胁迫下牧草的原初伤害是细胞膜受损,膜透性增加,产生伤害物质。紧接着牧草代谢失调,叶绿素降解,抵御逆境的抗氧化酶系活性提高,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等一些可溶性有机物质作为渗透调节物质进行调节。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加拿大披碱草及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下降,二者与盐浓度呈显着负相关;相对盐害率上升,与盐浓度呈显着正相关。碱性盐碳酸钠胁迫下二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幅度较大,根及叶片盐害率较中性盐氯化钠胁迫严重。当盐浓度相同,胁迫时间相等时,二者根受伤害程度要显着小于叶片。表明在受到逆境胁迫时,根可以比叶片更迅速的感知胁迫条件,并快速做出反应,平衡渗透调节以抵御胁迫,以维持植株存活及生长。
刘锦川,云锦凤[7](2011)在《加拿大披碱草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对近五十年国内外加拿大披碱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加拿大披碱草高产、叶量大、优质、寿命长且抗性优良,是小麦族内很适于远缘杂交的种之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利用抗性基因进行杂交育种是加拿大披碱草研究的热点。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有关加拿大披碱草的基础性研究;缺乏后续的持续性研究。
李景环,云锦凤,吕天池,周碧柳[8](2009)在《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后代同工酶和RAPD遗传分析》文中指出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C0Ⅰ、C1Ⅰ、C0Ⅱ和C1Ⅱ7种材料进行了同工酶和RAPD的分析,旨在通过分子标记方法探讨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育期,EST同工酶酶谱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酶谱差异较大,在分蘖期杂种的EST酶谱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根据该生育时期的酶谱特征可以鉴定杂种后代的的真实性,其他生育时期,EST酶带偏向父本老芒麦,而且没有明显的差异。SOD酶谱的差异只是体现在表达量的多少上,并没有出现特异性的条带。RAPD分析表明,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的遗传一致度为0.72,遗传距离为0.328 5,在7种材料中亲缘关系最远;杂种后代与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父本老芒麦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因此用RAPD分析材料的遗传关系更为合适。
李景环,云锦凤[9](2009)在《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新种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交后代的农艺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1和C1Ⅱ的生育期比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短,其他杂种后代生育期偏向加拿大披碱草;在植株高度上,双亲和后代的株高排序依次为C1Ⅱ>老芒麦>F1>C1Ⅰ>加拿大披碱草>C0Ⅰ>C0Ⅱ;从分蘖数来看,C1Ⅱ>老芒麦>C1Ⅰ>C0Ⅱ>C0Ⅰ>F1>加拿大披碱草;产草量排序为C1Ⅱ>C0Ⅱ>C1Ⅰ>F1>C0Ⅰ>老芒麦=加拿大披碱草。杂交后代在产草量方面都体现了较强的杂种优势;在叶长、叶宽、叶面积、节间数和节间粗等方面,F1的各项指标介于双亲之间,C0Ⅰ、C1Ⅰ、C0Ⅱ和C1Ⅱ的茎叶指标也很高,接近或者超过了加拿大披碱草的指标;穗型上,杂种F1代、C0Ⅰ、C0Ⅱ介于双亲之间,半弯穗。C1Ⅰ和C1Ⅱ的穗形发生分离现象;杂种后代的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杂种优势。
苗佳敏,钟金城,陈智华[10](2009)在《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的系统学分类、分布情况、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提出了披碱草属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它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披碱草属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老芒麦新种质创制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
1.1.1 种类与分布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产量与品质 |
1.1.4 栽培技术 |
1.2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1 形态学水平 |
1.2.2 细胞学水平 |
1.2.3 蛋白质水平 |
1.2.4 分子标记水平 |
1.3 基于关联分析发掘连锁基因位点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1 连锁不平衡 |
1.3.2 连锁不平衡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4 老芒麦育种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
2.2.2 多叶老芒麦新种质鉴定 |
2.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试验方法 |
2.3.1 农艺性状测定 |
2.3.2 营养成分分析 |
2.3.3 遗传多样性 |
2.4 数据分析 |
2.4.1 灰色关联分析 |
2.4.2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
2.4.3 关联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
3.1.1 形态及农艺性状 |
3.1.2 主成分分析 |
3.1.3 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
3.2 新种质创制与评价 |
3.2.1 新种质培育 |
3.2.2 物候期 |
3.2.3 主要农艺性状 |
3.2.4 饲草产量 |
3.3 新种质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
3.3.1 物候期 |
3.3.2 株高、茎叶比、鲜干比 |
3.3.3 草层结构分析 |
3.3.4 产草量分析 |
3.4 参试材料单株水平产量和品质鉴定比较 |
3.4.1 表型性状分析 |
3.4.2 产草量及营养成分比较 |
3.4.3 主成分分析 |
3.4.4 灰色关联分析及综合评价 |
3.5 遗传多样性及关联分析 |
3.5.1 SSR多态性分析 |
3.5.2 遗传相似系数及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3.5.3 群体结构分析 |
3.5.4 主成分分析及N-J聚类分析 |
3.5.5 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老芒麦表型与农艺性状多样性 |
4.2 老芒麦产草量特性 |
4.3 新品系生产性能鉴定 |
4.3.1 产量性状 |
4.3.2 品质性状 |
4.3.3 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
4.4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及关联分析研究 |
4.4.1 遗传多样性 |
4.4.2 群体遗传结构 |
4.4.3 关联分析 |
5 结论 |
6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老芒麦生物学特性研究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抗逆性 |
1.2.1 耐寒性 |
1.2.2 耐旱性 |
1.2.3 耐盐性 |
1.2.4 耐重金属性 |
1.3 落粒性 |
2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形态学研究 |
2.2 染色体倍性研究 |
2.3 蛋白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
2.4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 老芒麦再生体系研究 |
4 老芒麦的品种选育 |
4.1 国外品种选育 |
4.2 国内品种选育 |
5 老芒麦的栽培与利用 |
5.1 老芒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5.2 老芒麦利用 |
5.2.1 人工草地 |
5.2.2 青贮 |
6 展望 |
6.1 加强老芒麦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
6.2 开展适应性进化研究与功能基因挖掘 |
(3)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遗传多样性及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2.1.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研究方法 |
2.1.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
2.1.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
2.1.4 披碱草属植物遗传进化研究 |
2.1.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
2.2 DNA测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
2.3 遗传图谱构建及QLT定位 |
2.3.1 遗传作图原理与方法 |
2.3.2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
2.3.3 牧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1 关联分析的基础、优势和策略 |
2.4.2 牧草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2.5 落粒性状及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
2.5.1 植物器官脱落的解剖学基础 |
2.5.2 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基础 |
2.5.3 落粒基因研究进展 |
2.5.4 禾本科牧草落粒研究进展 |
2.6 老芒麦育种研究概况 |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2.7.1 目的及意义 |
2.7.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EST-SSR分子标记识别 |
3.2.3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
3.2.4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3.2.5 PCR扩增产物序列验证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EST-SSR的频率及分布 |
3.3.2 引物通用性及多态性分析 |
3.3.3 PCR产物验证 |
3.3.4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5 披碱草属遗传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3.4.2 披碱草属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进化关系 |
3.4.3 种质资源保存策略 |
第四章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作图群体构建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4.2.4 DNA提取及PCR扩增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老芒麦种质资源落粒性评价 |
4.3.2 EST-SSR标记多态性及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3 遗传图谱作图亲本选择 |
4.3.4 F_1群体构建及其遗传和表型变异评价 |
4.4 讨论 |
4.4.1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 |
4.4.2 老芒麦落粒性遗传改良 |
第五章 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落粒QTL定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5.2.4 基因组DNA提取、SLAF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5.2.5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5.2.6 落粒相关性状QTL分析 |
5.2.7 候选基因挖掘 |
5.3 结果 |
5.3.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价 |
5.3.2 SLAF标签开发 |
5.3.3 遗传图谱构建 |
5.3.4 图谱质量评价 |
5.3.5 F_2群体表型变异 |
5.3.6 QTL作图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
5.4 讨论 |
5.4.1 基于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首张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
5.4.2 老芒麦落粒性QLT位点检测 |
5.4.3 老芒麦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
第六章 老芒麦落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试验地概况 |
6.2.3 表型观测项目及方法 |
6.2.4 基因组DNA提取、酶切建库、测序及SLAF标签开发 |
6.2.5 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6.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2.7 候选基因 |
6.3 结果 |
6.3.1 实验建库评估及测序数据统计 |
6.3.2 SLAF标签开发及SNP信息统计 |
6.3.3 连锁不平衡和亲缘关系分析 |
6.3.4 遗传进化分析 |
6.3.5 表型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6.3.6 关联分析 |
6.3.6.1 老芒麦落粒性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3.6.2 老芒麦种子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3.6.3 老芒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6.4 讨论 |
6.4.1 连锁不平衡与群体结构 |
6.4.2 表型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
6.4.3 落粒候选基因挖掘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4)盐胁迫对西藏3种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种子发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指标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a Cl胁迫对西藏3种野生牧草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见图1、图2) |
2.2 Na Cl胁迫对西藏3种野生牧草种子相对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的影响 |
2.3 Na Cl胁迫对西藏3种野生牧草种子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5)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豆科牧草在牧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
1.2 三叶草属牧草的地位和作用 |
1.3 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特性 |
1.4 牧草育种研究概况 |
1.4.1 牧草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1.4.2 三叶草属牧草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1.5 杂种后代的鉴定 |
1.5.1 形态学鉴定 |
1.5.2 细胞遗传学鉴定 |
1.5.3 同工酶鉴定 |
1.5.4 分子标记鉴定 |
1.6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调控 |
1.6.1 组织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
1.6.2 组织培养技术在牧草育种的应用 |
1.6.3 牧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7 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及光合生理作用研究 |
1.7.1 共生固氮作用研究 |
1.7.2 光合生理作用研究 |
1.8 远缘杂种的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
1.8.1 远缘杂种的不易交配性及其克服方法 |
1.8.2 远缘杂种的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9.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杂交及胚拯救 |
2.3.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细胞遗传学鉴定及解剖结构分析 |
2.3.3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2.3.4 杂种F_1育性恢复初步研究 |
2.3.5 杂种F_1、F_1组培再生植株及其双亲的ISSR标记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杂交胚离体培养及植株驯化移栽的初步研究 |
3.1.1 授粉时间的确定 |
3.1.2 杂交胚的萌发 |
3.1.3 壮苗及移栽 |
3.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细胞遗传学及解剖结构鉴定分析 |
3.2.1 杂种F_1及其双亲根尖(RTC)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
3.2.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
3.2.3 杂种F_1及其双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鉴定 |
3.2.4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鉴定 |
3.2.5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解剖结构分析 |
3.3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光合生理特性对比 |
3.3.1 生育期观察 |
3.3.2 生长速度及株高 |
3.3.3 根、茎、叶及分枝数观测 |
3.3.4 花的形态差异 |
3.3.5 结瘤情况对比 |
3.3.6 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4 杂种F_1的育性恢复研究 |
3.4.1 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 |
3.4.2 再生体系的诱导 |
3.4.3 不定芽的分化 |
3.4.4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
3.4.5 杂种F_1再生植株的驯化与移栽 |
3.4.6 杂种F_1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加倍 |
3.4.7 杂种F_1组培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
3.4.8 杂种F_1的传统染色体加倍 |
3.4.9 回交结果 |
3.4.10 加倍植株的染色体鉴定 |
3.5 杂种F_1、F_1再生植株及其双亲的ISSR分析 |
3.5.1 DNA纯度检测 |
3.5.2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5.3 ISSR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影响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胚拯救的因素 |
4.1.1 杂交亲本组合的选择 |
4.1.2 授粉时间对离体胚拯救的影响 |
4.1.3 胚的摘取时期对胚拯救的影响 |
4.1.4 培养基对胚拯救的影响 |
4.2 杂种F_1细胞学及育性鉴定的可靠性 |
4.3 杂种F_1与双亲的解剖学特征 |
4.4 杂种F_1与亲本间的形态学及生物学差异 |
4.5 杂种F_1的结瘤与固氮情况 |
4.6 杂种优势与光合生理特性 |
4.6.1 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杂种优势 |
4.6.2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与杂种优势 |
4.7 影响杂种F_1再生体系建立的因素 |
4.7.1 外植体的选择 |
4.7.2 杂种F_1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和器官发生 |
4.7.3 生长调节物质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 |
4.7.4 杂种F_1驯化和移栽的关键 |
4.8 育性恢复途径的探讨 |
4.8.1 不同染色体加倍方法的比较 |
4.8.2 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_1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浓度和时间 |
4.8.3 杂种F_1育性恢复的其他方法 |
4.9 ISSR标记在植物遗传鉴定及分析中的应用 |
4.9.1 ISS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9.2 ISSR技术在鉴定种间亲缘关系中的应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亲缘关系及抗性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加拿大披碱草研究进展 |
1.2.2 植物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
1.2.3 植物耐盐生理研究进展 |
1.2.4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2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亲缘关系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小麦 SSR 引物 |
2.1.3 植物基因组试剂盒提取供试材料基因组 DNA |
2.1.4 DNA 质量检测 |
2.1.5 SSR 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
2.1.6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药剂配制 |
2.1.7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8 SSR 引物 |
2.1.9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材料 DNA 提取结果 |
2.2.2 普通小麦微卫星引物的扩增 |
2.2.3 引物的多态性 |
2.2.4 亲缘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加拿大批碱草与老芒麦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干旱胁迫方法 |
3.1.3 生理指标测定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干旱胁迫对叶片水分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干旱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干旱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6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7 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8 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系数 |
3.2.9 牧草材料抗旱机理的探讨 |
3.2.10 干旱胁迫对加拿大披碱草日光合变化进程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耐盐生理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盐胁迫方法 |
4.1.3 相关指标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类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4.2.2 不同种类盐胁迫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4.2.3 两种盐胁迫对幼苗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4.2.4 两种盐胁迫对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5 两种盐胁迫对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6 两种盐胁迫对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7 两种盐胁迫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2.8 两种盐胁迫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9 两种盐胁迫下材料半致死浓度 |
4.2.10 两种牧草材料耐盐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系数 |
4.2.11 供试材料耐盐机理探索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7)加拿大披碱草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2 国外关于加拿大披碱草杂交育种的研究 |
3 国外登记品种 |
4 国内关于加拿大披碱草的研究 |
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5.1 缺乏有关加拿大披碱草的基础性研究 |
5.2 缺乏后续的持续性研究 |
(8)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后代同工酶和RAPD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1.2.1 供试材料的准备 |
1.2.2 同工酶的测试和分析 |
1.2.3 RAPD分子标记法 |
1.2.3.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1.2.3.2 PCR反应条件与反应体系 参照Williams等[18, 19]方法, 进行PCR试验。 |
1.2.4 同工酶电泳和RAPD结果的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期酯酶同工酶 (EST) 的遗传分析 |
2.2 不同生育期SOD同工酶的遗传分析 |
2.3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后代RAPD分析 |
3 讨论 |
3.1 同工酶的表达与生育期的关系 |
3.2 RAPD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
4 结论 |
(9)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新种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的准备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 生育期的观测: |
(2) 植株高度的测量: |
(3) 植株生长速率的测量: |
(4) 分蘖能力的测量: |
(5) 叶面积的测量: |
(6) 穗部形态: |
(7) 茎部特征: |
(8) 鲜草产量的测定: |
(9) 茎叶比: |
(10) 营养物质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的观测 |
2.2 植株高度、生长速度、分蘖数、鲜草产量和生长动态 |
2.3 茎和叶片数量特征 |
2.4 穗部特征 |
2.5 营养成分 |
3 结 论 |
(10)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披碱草属分类 |
2 披碱草属分布 |
3 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3.1 形态学标记 |
3.2 细胞学标记 |
3.3 生化标记 |
3.4 DNA分子标记 |
4 存在问题和展望[44] |
4.1 存在问题 |
4.2 研究展望 |
4.2.1 加强对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 |
4.2.3 加强披碱草属牧草遗传资源的利用: |
4.2.4 深入研究披碱草属模式种: |
4.2.5 加强合作与交流, 共享披碱草属种质遗传资源研究信息: |
四、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芒麦新种质创制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D]. 贾振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李欣瑞,陈淑娴,鄢家俊,陈丽丽,张建波,游明鸿,李英主,安金婵,彭燕,李达旭,白史且. 草学, 2021(01)
- [3]老芒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落粒相关基因QTL定位[D]. 张宗瑜. 兰州大学, 2020
- [4]盐胁迫对西藏3种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种子发芽影响[J]. 王传旗,德吉卓玛,张佳佳,扎西次仁,苗彦军. 草业与畜牧, 2016(06)
- [5]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D]. 黄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6]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亲缘关系及抗性生理研究[D]. 刘锦川.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7]加拿大披碱草研究进展[J]. 刘锦川,云锦凤. 种子, 2011(05)
- [8]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杂种后代同工酶和RAPD遗传分析[J]. 李景环,云锦凤,吕天池,周碧柳. 华北农学报, 2009(06)
- [9]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新种质的研究[J]. 李景环,云锦凤. 种子, 2009(12)
- [10]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J]. 苗佳敏,钟金城,陈智华. 草业与畜牧,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