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机关刊的读者意识——兼评《湖南教育》改版后的栏目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山,吴金[1](2021)在《《新湘评论》:发扬优良传统 续写新的荣光》文中指出在推进党刊融合发展过程中,面对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人才技术等现实难题,《新湘评论》一方面合力建平台,形成了"一刊一网三微多平台"的宣传矩阵。另一方面,入驻大平台,借船出海,扩大自身影响。近两年来,《新湘评论》相继入驻头条号、人民号、一点资讯号,其中头条号粉丝5.3万,累计阅读量超过1400万。
张挺玺[2](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杨坤[3](2020)在《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长江文艺》为研究对象,廓清其作为地区刊物在新时期如何通过一系列办刊实践明确自己的定位及文学风格。具体来说:一是探讨《长江文艺》在培养湖北本土作家、批评家队伍中所起到的作用,二是探究《长江文艺》在改革开放初期继承和坚守现实主义风格方面所作的努力,三是探寻它在挖掘湖北民族文学资源方面推波助澜的影响,在以上三点论述基础上,反思《长江文艺》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本论文在对相关文献史料整理基础上,尝试回归刊物本身,对其创刊历史、栏目设定、编辑风格、封面设计等情况做出分析:绪论简述《长江文艺》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在研究现状综述基础上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新时期初期《长江文艺》的复刊与新生。首先溯源1978年《长江文艺》复刊的背景及复刊词中体现的整体定位;接着从栏目设置和装帧设计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复刊后的整体刊物风貌,进而阐明《长江文艺》的办刊方向。第二章重点阐述《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作家、批评家队伍的培养。前两节论述杂志如何提出“三梯队”的战略布局,即“争取老作家的支持,助力中青年作家的发展,发掘更多的后起之秀”,并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发表作品、组织活动等;第三节论述杂志如何通过发起一系列讨论,如对熊召政诗歌《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的讨论、“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在当时湖北批评界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回应,从而建立起一支百家争鸣、名家众多的批评家队伍。第三章具体阐述新时期初期《长江文艺》对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和坚守。第一节从发表篇目的题材、举办活动的倾向等方面,阐述新时期《长江文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复兴与发扬湖北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得杂志在变化多端的新时期得以形成自身平实稳健的风格;第二节论述《长江文艺》在各种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如何作出回应并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如尝试性地推出了“西方文海一勺”、“美学漫笔”等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栏目,发表如黄大荣等具有探索性意识的作家作品,为一贯坚持现实主义风格的《长江文艺》增添了另类色彩。第四章聚焦《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民族资源的开发。第一节通过整理《长江文艺》所发表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说明新时期湖北少数民族作家群的构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以土家族作家叶梅为例具体展示《长江文艺》对本省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和帮扶;第二节就《长江文艺》上发表的少数民族文学具体篇目,论述《长江文艺》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发掘的具体方面,再通过列举《长江文艺》组织的少数民族文学活动,进一步强调《长江文艺》如何为湖北民族文学发展助力,在此过程中也使刊物获得了较为鲜明的身份标识,最后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思考。结语部分概述《长江文艺》在新时期对湖北文学发展所产生的意义,继而对地区刊物在地区文学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利弊思考,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史整体发展的视角与知识,对新时期《长江文艺》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反思。
陈立[4](2020)在《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涉老热点事件频发,老年群体“污名化”报道现象时有发生。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都起着“导向”的作用,媒体如何报道老年人物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老年群体的看法和老年人对自我的认知。本文选取河南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活类老年期刊——《老人春秋》杂志为研究对象,基于新闻叙事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选取《老人春秋》杂志2018年、2019年期间的409篇人物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探讨《老人春秋》老年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叙事策略、叙事立场和核心价值,发现《老人春秋》在进行老年人物报道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老人春秋》2018年、2019年杂志进行内容分析,第三部分从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聚焦角度分析《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第四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第五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及核心价值,第六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及优化建议。研究发现,《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分为叙事者(谁在说)、叙事视角(怎么说)、叙事聚焦(说什么)三个部分。《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者主要是杂志记者,而知情者和当事人(即老年人)作为叙事者的报道占比较低,人物报道的叙事者构成较为单调。叙事视角以限知视角为主,叙事聚焦集中于军政界官员的退休干部,而对普通老年人群的关注度较少,普通老年人失去发言机会。在叙事策略上使用故事化与戏剧化策略,但这种策略使用过多会降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叙事文辞中,标题及行文中多使用“奉献”“公益”类等词语,内容涉及较为单一。叙事立场上包括树立老年人物模范典型、关注民生,坚持人本理念以及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三点,《老人春秋》的核心价值是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塑造孝文化的社会共识。《老人春秋》在叙事问题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内容传统单一,时代感不足;叙事声音缺席,老年人“失声”;报道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对此提出的优化建议包括三点:创新内容风格,贴近社会热点;平衡发言机会,重视老年人心声;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梁衡[5](2019)在《万里黄河千里桑》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华民族来说,黄河的伟大是说不尽的。我曾在上游,看刘家峡的绿波;在河套看八百里麦浪;在壶口瀑布听虎啸龙吟之声;今天又在它的下游,看到它如何为炎黄子孙造就这一望无际、直达海边的大平原。事情的引起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世界清点农业家底,并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去年春天在山东德州之夏津县发现了一片6000亩的桑树林,并认定这是目前世
赵蓓红[6](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提出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李水[7](2019)在《《新湘评论》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新湘评论》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是地方党刊的重要代表,是湖南期刊的名片,几经更名改版,其内容影响力和期刊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得受众喜爱。《新湘评论》秉承“坚持党的主张,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倡导科学精神”的办刊宗旨,在历史积淀与现实传承之间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刊定位准确,办刊成就辉煌。《新湘评论》坚持“内容为王”,通过贴心的政策解读、创新的栏目设计、开放的文本风格等方式,贴近时代和社会,肩负党刊使命;既扎根湖湘沃土,又放眼全国读者,努力打造期刊品牌形象;坚守立场、观点鲜明,政治上坚持高站位,在思想理论上追求深度,评论板块鲜活有力,从而形成了党刊独有的内容特色。《新湘评论》被多次评为“中国最美期刊”,其封面设计极具特点,遒劲飘逸的封面文字、美观大气的封面图片、搭配自如的各种元素,汇集、成就其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同时,通过目录设置、字体选择、版面编排、双色印刷、纸张安排等版面叙事以展现人文情怀,构建期刊的统一美、内涵美、布局美。追溯《新湘评论》成功的原因,与编辑主体的大胆探索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在把握党刊属性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在专题策划中彰显内在传播力;在文本风格中拓展读者阅读;在探寻办刊规律中彰显编辑主体意识;在综合创新中形成品牌效应。而在当前的媒介语境与办刊环境下,《新湘评论》面临着读者需求变化、阅读方式更新、传播渠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亟待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思考新的发展对策。《新湘评论》必须不断挖掘出版资源将内容做大做强,在栏目专题设计中彰显时代特色,紧跟读者需求形成传播共振,适应媒介新变打造全媒体平台。尤其需要激活编辑主体动能,追求期刊的创新之境。
何璐[8](2018)在《介入与扩展:9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 ——以《天涯》的“大文学”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地处海南的《天涯》以复兴“大文学”传统进行改版,引起了学界乃至思想文化界的强烈反响。随着时代背景的风云激变以及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近十年来《天涯》也逐渐进入了“低落”期。虽然,作为一个“探索者”形象的《天涯》一直在积极努力地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脚步,尝试与各类新媒体融合,甚至期望利用新媒体探寻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的狂暴席卷下,这种略显“个人英雄主义”的奋力反抗,更像是的一叶风雨飘摇的孤弱扁舟,映射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苍凉之感,同时,也显示出一种落日余晖的悲壮情怀。本文试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考察一本文学期刊实践“大文学”理念的背景、过程、成果以及现状,来对这一时期的“大文学”理念及其相关实践进行还原性地回溯,在此基础上论述,新媒体时代之下的文学参与时代对话、介入文化语境、介入不同文学形态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今天重提“大文学”理念、扩展文学范式的合理性。本文从介入与扩展两个向度探讨了“大文学”这个概念对于当下文学的推进意义。其中,扩展主要体现在文学边界与范畴的延展。从这个角度去看,“大文学”并不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概念,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在沉积了古代中国文人的文学习惯与观念的同时,又逐渐汲取了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经验。这种边界的延展使得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学刊物寻找到了一条短暂的出路,即20世纪末以《天涯》为代表的“综合化”改版热潮。而“大文学”的介入主要可作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介入”是作为一种文学信念来叙述的,也即文学对于现实的介入。《天涯》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意义非凡的尝试,在面临“纯文学”以及文人身份被边缘的困境之时,他们以边缘化的身份介入现实、介入话语中心,在复兴“文、史、哲三位一体”的大文学传统的视野下进行了颇具影响力的跨文体实践。另一方面是从文体以及文学生态的角度去谈,“介入”是指文学介入新的表现形态,以达到与新媒体、数字化的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对于此,《天涯》也做出了努力,但是面对各类新媒体的井喷式地生长速度,《天涯》显现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然,这也是传统文学形态在面临新兴载体形态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事实上,本文在此所提的“大文学”理念更多地是指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和视野,而非某种具体的、固定不变的文学定义,这是一个不断流变、不断演进的理念,并非一个过去式的概念,因此它应当具有不断变化、更新的共时性和时代性意义。基于此,本文在最后概述了新媒体时代下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以及“大文学”应如何“介入”与“扩展”,从而取得合理性。在笔者看来,重点在于,我们的文学、文学创作者以及研究者应该要有摒弃的勇气、创造的能力、更新的信念。
王铮[9](2017)在《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共早期领导人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们创办了一批报刊,作为党的耳目喉舌,推进了组织工作的展开。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取得,亦离不开早期领导在报刊宣传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因此,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报刊编辑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论文确定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的范围,搜集并整理了早期领导创办的报刊,讨论了编辑思想的内涵,并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报刊编辑思想进行研究。论文从编辑学角度和历史学角度出发,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并且,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编辑思想,分成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报刊编辑战略思想,和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报刊编辑战术思想两部分,进行系统性研究。其中,前者主要从报刊使命、报刊定位、办报方针、刊物风格、编辑素养等方面,对中共早期领导人群体的整体报刊编辑观念进行提炼、总结和归纳;后者主要从选稿原则、栏目设置、报刊设计等方面,对中共早期领导人群体在具体报刊编辑工作中的方法论进行梳理、分析与阐释。
苗旭艳[10](2017)在《当代文学期刊在政治与经济困境中的突围 ——以《火花》《百花洲》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学研究逐渐从文学文本转向关注文学的外部领域。其中,从文学生产、传播的角度研究文学期刊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作为传统传播媒介的文学期刊,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其发展状态,是观照文学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笔者从其中的一个微观视角入手,研究文学期刊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改刊改版等变革,从而透视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以当代文学界限来说,大约有两次集中性的改刊改版高潮。为了研究这两次高潮,笔者通过选择两个事例,即“十七年”时期的《火花》和21世纪初的《百花洲》,展现出当代文学期刊改刊改版的发展历程,并揭示出不同时代语境中文学期刊的发展困境和挣扎,以此考察当代文学与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复杂关系。以往的文学制度研究者,大都将研究的对象锁定在老牌文学刊物,或者一些知名文学刊物。笔者选取边缘地区的文学刊物,即山西的《火花》和江西的《百花洲》,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材料的筛选、挖掘与解读,意将当代文学期刊改刊改版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学发展变化研究落到实处;通过两个刊物的梳理、整合,展现出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丰富性。
二、论机关刊的读者意识——兼评《湖南教育》改版后的栏目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机关刊的读者意识——兼评《湖南教育》改版后的栏目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新湘评论》:发扬优良传统 续写新的荣光(论文提纲范文)
珍视光荣历史,发扬党刊优良传统 |
高扬理论旗帜,履行党刊职责使命 |
彰显评论特色,打造党刊内容品牌 |
坚定融合方向,推动党刊转型发展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长江文艺》历史发展概况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时期《长江文艺》的复刊与新生 |
第一节 1978年的回归 |
一、《长江文艺》复刊的历史背景 |
二、《长江文艺》复刊的过程 |
三、《长江文艺》复刊的宗旨及定位 |
第二节 复刊后的新面貌 |
一、栏目设置概况 |
二、装帧设计概述 |
第二章 《长江文艺》对湖北作家、批评家队伍的培养 |
第一节 老作家的复出与归来 |
一、“复出之作”与特色活动整理 |
二、针对老作家的特色栏目概述 |
三、湖北“文坛三老” |
第二节 中青年作家的扶持与涌现 |
一、“文学青年之页”的栏目设置 |
二、“创作班”“研讨会”“刊授班”中的薪火相续 |
三、地方文学的“三梯队”布局 |
第三节 批评家队伍的建设与理论自觉 |
一、湖北文学批评队伍的摇篮与基地 |
二、批评视野中的地方性与全国性 |
第三章 《长江文艺》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与坚守 |
第一节 现实主义风格的复兴与发扬 |
一、以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为主的刊物内容 |
二、文学活动组织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
第二节 现代主义潮流冲击下的回应与尝试 |
一、“评论员文章”与“编者的话” |
二、“西方文海一勺”与“美学漫笔” |
第四章 《长江文艺》对湖北民族文学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长江文艺》与少数民族作家 |
一、《长江文艺》上的湖北少数民族作家群 |
二、走向全国的土家族作家叶梅 |
第二节 《长江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 |
一、作品发表与对民族文学资源的挖掘 |
二、活动组织与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发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长江文艺》复刊号封面 |
附录二: 《长江文艺》目录 |
附录三: 《长江文艺》1982年第2期封面 |
附录四: 《长江文艺》1987年第6期封面 |
致谢 |
(4)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及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类目分析 |
一 分析单位选取 |
二 类目建构 |
第二节 统计结果分析 |
一 报道篇幅 |
二 报道体裁 |
三 报道议题 |
四 报道主体对象 |
五 消息来源 |
六 报道栏目 |
第二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 |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者 |
一 记者作为叙事者 |
二 知情人作为叙事者 |
三 当事人作为叙事者 |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视角 |
一 全知视角 |
二 限知视角 |
三 客观视角 |
第三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聚焦 |
一 公众人物 |
二 新闻人物 |
三 普通人物 |
第三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故事化与戏剧化策略 |
一 非事件性新闻:故事化叙事 |
二 事件性新闻:戏剧化叙述 |
第二节 叙事文辞策略 |
一 字词使用:多使用褒义词 |
二 句式选择:暗含作者态度 |
第四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及核心价值 |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 |
一 树立老年人物模范典型 |
二 关注民生,坚持人本理念 |
三 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核心价值 |
一 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
二 塑造孝文化的社会共识 |
第五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及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 |
一 内容传统单一,时代感不足 |
二 叙事声音缺席,老年人“失声” |
三 报道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 |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优化建议 |
一 创新内容风格,贴近社会热点 |
二 平衡发言机会,重视老年人心声 |
三 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分期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
小结 |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
小结 |
结论 |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新湘评论》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基本构思与创新点 |
一、基本构思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湘评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新湘评论》的创办与发展 |
一、《新湘评论》的创办 |
二、改名、停刊与复刊 |
三、更名改版的新《新湘评论》 |
第二节 《新湘评论》的办刊理念与定位 |
一、办刊理念 |
二、期刊定位 |
三、整体风格 |
第三节 《新湘评论》的历史积淀和办刊传承 |
一、历史积淀 |
二、办刊传承 |
三、在历史与现实间不断提升 |
第二章 《新湘评论》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贴近时代和社会肩负党刊使命 |
一、贴心的政策解读 |
二、创新的栏目设计 |
三、开放的文本风格 |
第二节 立足地域和省情打造省刊品牌 |
一、扎根湖湘沃土 |
二、具有全国视野 |
第三节 善于评判和论理追求思想深度 |
一、坚守立场为民发声 |
二、善用评论凸显个性 |
三、观点鲜明务实深入 |
第三章 《新湘评论》的形式特色 |
第一节 封面设计体现红色记忆 |
一、封面文字遒劲飘逸 |
二、封面图片美观大气 |
三、其他元素搭配自如 |
第二节 版面叙事展现人文情怀 |
一、目录的设置 |
二、字体的选择 |
三、版面的编排 |
第三节 整体风格追求美的创造 |
一、艺术、情感以表达期刊的人文美 |
二、真实、创新以夯实期刊的内涵美 |
三、和谐、有序以体现期刊的布局美 |
第四章 《新湘评论》的成功经验 |
第一节 在把握党刊属性的基础上大胆改革 |
一、追求外在表征改革造就中国最美期刊 |
二、探索全媒体平台提升期刊影响力 |
第二节 在专题策划中彰显内在传播力 |
一、以敏锐的眼光紧扣时代脉搏 |
二、以内容为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三节 在文本风格中拓展读者阅读 |
一、纵向深入说好故事在阅读中思考 |
二、横向拓宽全民阅读增加覆盖面 |
第四节 在探寻办刊规律中彰显编辑主体意识 |
一、摸索规律坚守理念 |
二、适应新时代满足新要求 |
第五节 在综合创新中形成品牌效应 |
一、内容综合创新打造期刊品牌 |
二、形式综合创新树立品牌形象 |
第六节 比较视域下的办刊优势 |
一、专题策划深入人心 |
二、媒介融合初具成效 |
三、湖湘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
第五章 《新湘评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新湘评论》面临的挑战 |
一、媒介环境的挑战 |
二、读者变化的挑战 |
三、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挑战 |
第二节 挖掘出版资源将内容做大做强 |
一、从全国与湖南看选题策划 |
二、从作者群体看党刊定位 |
三、从高层声音到党的基层 |
第三节 紧跟读者需求形成传播共振 |
一、适应读者与满足读者 |
二、提升读者与境界追寻 |
三、市场取向与渠道设计 |
第四节 让栏目专题设计彰显时代特色 |
一、抓住问题实质精准设计时代特点栏目 |
二、发挥党刊引领充分显示湖南文化内涵 |
三、坚持稳中求变在转变理念上谋篇布局 |
第五节 适应媒介新变化打造全媒体平台 |
一、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摸索新媒体语言 |
二、跟上时代节奏启用和培养全媒体人才 |
三、创新交互使新老平台互联互通 |
第六节 激活编辑主体动能追求创新之境 |
一、确立价值决策目标 |
二、外化主体意识打造品牌 |
三、培养主体创新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介入与扩展:9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 ——以《天涯》的“大文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大文学”理念的提出与演变 |
第一节 大文学观念的发展源流 |
一、大文学观念的传统源流 |
二、近现代文学史中的“大文学”观念 |
三、8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观念 |
第二节 90年代以来“大文学”理念的构成背景 |
一、消费文化及新媒体对文学的裹挟 |
二、文学意义的扩大化 |
三、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学期刊 |
第二章 探索者:《天涯》的崛起与“失落” |
第一节 《天涯》的起落 |
一、“探索者”《天涯》的崛起 |
二、《天涯》的“失落” |
第二节 《天涯》式的“大文学”理念的实践 |
一、介入现实与扩展范畴 |
二、文本内容中所体现的“大文学” |
三、《天涯》杂志与新媒体的合谋 |
第三节 《天涯》“失落”的部分原因 |
一、矛盾性:迎合读者与自我坚持 |
二、来自新媒体更强劲的冲击 |
第三章 共时性:重提“大文学”理念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文学”理念 |
一、跨越界限:各媒介形式的融合 |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勃兴 |
三、去中心化的“互读”倾向 |
第二节 介入:文学与时代语境的对话 |
一、介入新的表现形态与时代语境 |
二、跳出精英化与庸俗化的圈子 |
第三节 扩展:建立一种文学新范式的合理性 |
一、何为当下文学新范式 |
二、文学性与审美性:合理的限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9)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1 关于"中共早期领导人" |
1.1.2 早期报刊的"报"和"刊" |
1.1.3 关于"编辑思想" |
1.1.4 中共早期领导人群体范围 |
1.2 研究理论 |
1.2.1 编辑学理论 |
1.2.2 历史主义理论 |
1.2.3 舆论导向理论 |
1.2.4 传播心理效应理论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完善中国共产党宣传史 |
1.3.2 丰富编辑学理论 |
1.3.3 促进当代编辑活动的发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对早期领导人编辑生涯的研究 |
1.4.2 对早期领导人所主持的报刊的研究 |
1.4.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的难点 |
1.5.1 材料散见,整理困难 |
1.5.2 内容庞杂,整合困难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文本分析法 |
1.6.3 统计分析法 |
1.6.4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编辑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2.1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生活经历 |
2.1.1 家庭背景的影响 |
2.1.2 教育背景的影响 |
2.1.3 职业经历的影响 |
2.2 中共早期报刊编辑理念的思想来源 |
2.2.1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思想 |
2.2.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
2.2.3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
2.2.4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
2.3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报刊编辑活动 |
2.3.1 五四运动前的报刊编辑活动(1903.8-1919.4) |
2.3.2 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编辑活动(1919.5-1921.6) |
2.3.3 中共成立初期的报刊编辑活动(1921.7-1923.6) |
2.3.4 大革命时期的报刊编辑活动(1923.7-1927.7) |
2.4 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思想的转型 |
2.4.1 政治观念的转变 |
2.4.2 思想倾向的转变 |
2.4.3 党报性质的确立 |
第3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战略思想 |
3.1 关于报刊使命的论述 |
3.1.1 报刊是启蒙教育的工具 |
3.1.2 党报应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
3.1.3 党报是组织和干预革命运动的武器 |
3.2 关于报刊定位的论述 |
3.2.1 办报目的要清晰明确 |
3.2.2 报刊应具有革命斗争性 |
3.2.3 读者定位要有针对性 |
3.3 关于办刊方针的论述 |
3.3.1 提倡言论自由,鼓励辩驳讨论 |
3.3.2 为工人及普通民众服务 |
3.3.3 提倡全民办报 |
3.3.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3.3.5 坚持用事实说话 |
3.3.6 以宣传马列主义为重要任务 |
3.4 关于刊物风格的论述 |
3.4.1 严谨的学术风格 |
3.4.2 不畏强权的风格 |
3.4.3 生动活泼的风格 |
3.5 关于编辑素养的论述 |
3.5.1 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
3.5.2 应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
3.6 小结 |
第4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战术思想 |
4.1 关于选稿原则的论述 |
4.1.1 主张弃旧从新的选稿原则 |
4.1.2 稿件内容应符合时宜 |
4.1.3 语言文字的使用应符合读者文化背景 |
4.2 关于栏目设置的论述 |
4.2.1 提倡灵活设置报刊栏目 |
4.2.2 应根据读者阅读需求设置栏目 |
4.3 关于报刊设计的论述 |
4.3.1 版面设计应讲究图文并茂 |
4.3.2 封面设计应彰显杂志宗旨 |
4.4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中共早期领导人编辑活动情况汇录表 |
表二: 中共早期报刊及查找情况表 |
表三: 李大钊时期晨报第7版新增栏目与部分配文一览表 |
表四: 《共产党》月刊所登文章目录 |
表五: 《中国工人》月刊文章与作者一览表 |
表六: 中共早期部分报刊编辑宗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当代文学期刊在政治与经济困境中的突围 ——以《火花》《百花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当代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 |
第二节 当代文学期刊的改刊与当代文学 |
第一章 当代文学期刊在政治困境中的挣扎——以《火花》为例 |
第一节 从《山西文艺》到《火花》 |
一、《山西文艺》 |
二、《火花》 |
第二节 时代的传声筒和附和者 |
一、文学一体化状态下的《火花》 |
二、《火花》的文学导向 |
第三节 《火花》的困境与挣扎 |
一、《火花》与“山药蛋派” |
二、中间人物论的批判 |
第二章 当代文学期刊在经济困境中的探寻——以《百花洲》为例 |
第一节 改版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百花洲》 |
二、女性文学潮流下的《百花洲》 |
第二节 期刊定位及策划 |
第三节 改版困境 |
一、《百花洲》改版现状 |
二、大众文化的消解 |
第三章 不同情境下当代文学期刊的围困与突围——以《火花》与《百花洲》为例 |
第一节 外围环境 |
一、政治一元化视阈下的文学期刊 |
二、经济市场化视阈下的文学期刊 |
第二节 内在突围 |
一、《火花》与农村题材小说 |
二、《百花洲》与女性文学 |
小结 文学期刊改刊的启示:无尽的挑战与永远的求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1950、1990 年代当代文学期刊改刊重要事件 |
附录2:《火花》《百花洲》部分年代目录摘录(1) |
四、论机关刊的读者意识——兼评《湖南教育》改版后的栏目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湘评论》:发扬优良传统 续写新的荣光[J]. 任晓山,吴金. 传媒, 2021(12)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期《长江文艺》研究(1978-1994)[D]. 杨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D]. 陈立. 郑州大学, 2020(03)
- [5]万里黄河千里桑[J]. 梁衡. 新湘评论, 2019(16)
- [6]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新湘评论》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李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介入与扩展:90年代以来的“大文学”理念的流变 ——以《天涯》的“大文学”实践为例[D]. 何璐.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共早期领导人报刊编辑思想研究[D]. 王铮.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当代文学期刊在政治与经济困境中的突围 ——以《火花》《百花洲》为例[D]. 苗旭艳. 南昌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