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传奇3》揭晓

新版《传奇3》揭晓

一、《传奇3》新版本揭秘(论文文献综述)

霍文博[1](2020)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始终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追求着一种更为简约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在具有物理属性的场景语境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理,对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研究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本文所研究的“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就狭义上微博所提供的优选服务产品“热门微博”中的“电竞”版块内容而言的。它是虚拟空间里的交际语言单位,是在微博“热门·电竞”版块中使用着的言语产品。“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的言语行为方式从现实世界的场景语境迁入到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后形成的具象化产物,是一种自然流变的话语存在状态。“电竞”的娱乐性特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博主所采用的信息编码形式,决定着“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征以及语体特征。在生成性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一种线性材料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连续话语;在信息性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建构体;在功能性上,是言语交际与沟通的符号记录。本文以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际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发布在微博平台“热门·电竞”版块上的语篇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旨在说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内容作者)发布在“热门微博”中“电竞”版块上的有关“电竞”信息的一系列连续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信息编码方面,它是一个形式衔接、语义连贯的交际语言单位。其类型主要有结构类型和文体类型。结构类型探究“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构成要素“正文”“标题”“补充信息”“信息来源”“话题分类”的组合方式以及博主与浏览用户的语言互动情形,包括单独型语篇和组合型语篇。文体类型关注博主发布“电竞”信息的文本形式,有告启类、新闻类、评价类和混合类之别。在语篇功能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既是互动式的娱乐媒介,又是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还是共享型的“电竞”营销工具。这其中,娱乐媒介是其基本功能。“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主要是通过语法词、增义词、词语模、汉字谐音词以及字母缩略语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句法特征方面,被动句和同体过度能够显现出“电竞”赛事活动的竞技色彩。前者是语篇适应“电竞”赛事气氛由主动态转换为被动态的句法表征,后者则是娱乐性、主观情态性在句法上的形象体现。在语篇的组合方式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有回指、时空衔接和逻辑衔接这三种形式。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时空衔接包括时间衔接和空间衔接。逻辑衔接有的是双向关系,具体指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有的则是单向关系,包括说明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在连贯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话题链带有“节点”标识,“节点”的分布能够显现语篇的连贯性。主位推进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分为一致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此外,语篇的连贯性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层递性显现出来。在语用特性方面,互文性、主观情态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基本语用特性,阻拒性则是其特殊属性。在互文性当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语篇和内部语篇、内部语篇和外部语篇在互文上的各种关联,得出了显性互文和隐性互文的分类标准。在互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借”“省”“增”“仿”“译”五种。此外,元话语和互文链也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观情态性的达成手段有语法手段和语义独立片段。语法手段是网络语言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同体过度、句末点号使用和副语言表义。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里,语义独立片段主要有交待式、凸显式、入话式。它们是主观情态性最重要的表达手段。阻拒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编码技巧的体现方式,其重点是“电竞”词语的陌生化以及“电竞”语言表达式的复杂化。通过考察发现,“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是“电竞”语体,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述“电竞”内容的语体。在语篇中可用于表征“电竞”语体的手段主要是词语的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而作为补充的则是网络语言。“电竞”语体的特征包括“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的统一、义项动态赋予以及语篇多元派生等。这些特征是语体渗透的产物。在“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上存在着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路径差别,进而区分出外指型渗透与内指型渗透两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体渗透,其过程和结果都能显现“电竞”语体高度的包容性。总之,“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希望实际探究得出的结论既可以清晰地阐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在语言组织方面的特点,还能够对“电竞”产业的用语规范和普及传播进行理论上的铺陈。

王伟[2](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胡萱[3](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刘叶琳[4](2019)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文中认为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是指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在影像媒介形态中的表现和传播。在本文中,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有特定的对象范畴,是指小说类文学经典作品(也包含一部分形象性、叙事性和语言艺术特性较强的戏剧类经典作品)在声像艺术媒介(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表现与传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是对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综合性认识和总体看法。它包含相当多的理论内容,本文着眼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几个核心问题,构成研究的主要范畴。首先,影像化传播的对象是文学经典,因此,经典态度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次,影像化传播是文学经典性在不同文化场域的转换,因此文化立场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影像化传播是不同媒介形态的审美创造,因此媒介意识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构成。本文的观念分析与阐述,侧重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实践理念,即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思想、认识、主张、看法为主。具体地说,就是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者的观念表述和艺术见解表达为主。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及其观念是20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发展和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现象,也是自电影产生以来世界性的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许多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事件,都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有关;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成果,许多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影视艺术成果。关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对于推动和促进文学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活动,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在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活动呈现不同的特点。早期的商业文化倾向、历史巨变之后的政治文化功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启蒙作用和大众文化品质,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文化合流,这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实践基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变化过程,体现了媒介文化与文学影视艺术相互影响的历史力量,也体现了文学影视艺术创造在媒介文化语境下演化的现实结果,20世纪中前期是我国早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形成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是电影创作的戏剧传统的影响,一个是电影改编的文学传统的影响。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演变过程,就是在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中,在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独立性理念逐步确立的过程。其中影像媒介意识的初萌、文学经典改编原则和艺术表现要求的自觉阐释,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进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中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是在政治文化环境下,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要求中发展的。文学经典精神的现实价值、文学经典改编的现代视角,忠实于原着与反映时代精神的关系、文学经典电影化传播的宣传意义和教育使命等,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核心内容。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电影改编活动中文学经典意识的特殊存在,从文学经典到影像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体现了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征。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强调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文化启蒙和大众普及传播功能,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意义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文化品质。同时,影像艺术审美理念的自觉,促使改编创作者追求影视剧表现文学经典的独立性,继承了传统的“忠实于原着”观念,在涵义理解和方法运用上有了新的变化。90年代中期媒介文化的兴起,又使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引入了“媒介化”话题,媒介文化理论成为阐释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跨媒介”特性的重要思想资源,媒介属性也成为辨析影视审美和文学经典审美的重要标准。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呈多元化并存局面,以往的文学经典改编理念和实践,都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延续和发展,而娱乐消费主义倾向的出现,又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传统的文学经典认识发生了变化,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反映出新的文学经典态度和新的艺术审美塑造原则。在改编观念的批评语境中,改编创作者对负面评价所作的申辩和解释,透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主张。此外,非文学经典改编创作内容的进入,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一个特征,商业艺术理念和媒介市场化运作理念,成为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组成部分。

陈虹虹[5](2018)在《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文中指出在集体记忆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介不仅自身参与到集体记忆建构中,还为受众参与集体记忆建构提供了工具和路径。这使得集体记忆研究的媒介传播学转向成为记忆研究的新范式。本文以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为个案,以纪实影像为记忆文本,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本研究把集体记忆视作客观知识和主观情感的集合体,选择集体记忆理论中的“记忆穿插说”作为研究媒介记忆生产的线索,按照以下逻辑展开:首先使用“记忆的劳动分工”论,从共时层面分析各类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编织集体记忆网络的“劳动分工”机制;接着,将修辞学的“接受与拒绝框架”理论与传播学的“媒介框架”理论相结合,从历时层面考察各类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的记忆演化与延续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媒介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影像媒介特性对记忆生产的制约;最后,文章立足纪实影像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系统,探讨记忆生产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受众集体记忆的形塑得益于各类纪实影像的记忆“劳动分工”。电视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新闻聚像”,承担南京大屠杀记忆点的广泛传播和反复刻写。大型纪录片聚集多元信息,耦合记忆逻辑,为受众建构详细完整的大屠杀“记忆剧场”。档案类纪实节目通过“揭秘”,补充边缘记忆。谈话节目则为记忆冲突提供交流与协商平台。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电网直播,邀请受众参与仪式,实现情感共享与集体认同。受众对纪实影像的接触类型与频率不同,则共享的集体记忆强度与精度不同。第二,集体记忆的延续过程是新旧叙事不断融合的过程。媒介叙事必须维持记忆的“核心叙事”与中心“情感态度”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通过框架互文、影像融合技术、信息删补与修饰等方式,建构新记忆,同时保持记忆的“连贯”和“一致”。对于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媒介生产而言,日军暴行是“核心叙事”,它被镶嵌进不同的叙事框架,满足不同时期的记忆需求。以团结民众和英雄、克服困境取得胜利为主要特征的“史诗框架”,是媒介从战时延续至今的通用情感态度框架,主导了受众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维护了情感记忆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媒介环境迥异,不同叙事框架和情感态度框架的纪实影像在传播上有较大差异。采用“暴行叙事”与“史诗框架”的影像产品更容易被广泛传播,进入记忆流通,形塑受众集体记忆,反过来也被集体记忆所形塑。第三,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受制于媒介特性。集体记忆的纪实影像建构,必须遵循影像“可见性”的技术特性、影像“可视性”的制作要求、产品“需盈利”的生产方针以及相关的社会伦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存在着技术与伦理悖论,是一个难为而必须为的过程。第四,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过程是媒介系统内部,以及媒介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记忆的多层性与媒介系统的多层性相适应。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媒介生产应该树立分层观和生态观,建设多层的、可持续的记忆生态。

董滋[6](2019)在《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阐释学是一门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和方法论,而一切翻译活动的中心任务是理解与解释原文。因此阐释学与翻译这两者之间有着天然本质联系。将阐释学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容小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传统翻译研究均以原语为中心,强调原文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和地位,而译文则被视为纯粹的文字转换形式,译者也被迫“隐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译学研究的发展,翻译理论呈现出了多元化走向,出现了“文化转向”,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流派。阐释翻译学肯定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译者从幕后推到了幕前。英国学者乔治·斯坦纳在阐释翻译学理论中将翻译活动分为四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首先,译者的第一个步骤便是“投入信任”,相信待译作品有存在翻译的价值。第二步是侵入。虽是一个暴力的过程,却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三步是吸收。其目的就是为了吸收,是理解之后的表达阶段,也是整个翻译活动的核心。第四步是补偿。恢复流出原文的能量,实现平衡与公平。本翻译报告旨在探讨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的汉译。在阐释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报告依据“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结合具体案例对译文进行了分析。本报告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介绍报告写作背景,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特征分析原文的语言特征,重点分析在乔治·斯坦纳理论指导下,翻译四步骤与文本翻译的结合,如从句型和词汇层面侵入原文内部,理解吸收英文名词化结构和被动语态,通过补偿恢复原文和译文的能量平衡等。The End of the Money一书的翻译是在阐释翻译学视阈的指导下,采用有、无阐释翻译学理论指导的两种翻译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阐释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译文语言连贯,且恢复了原文中因翻译而流失的能量,能达到源语的表达效果,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更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综上为阐释翻译学理论对这一文本汉译的指导优势。此外,本翻译实践也为科技类文本的汉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孙许丹[7](2017)在《民间文艺生态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研究》文中提出发端于百年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是根据清末余杭地区真实的“杨毕冤案”演变而来。与传统口头传说不同,“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流传时间比较短。与传统口头传说相比,它的内容并不丰富,故事性不强,类型化程度低。但它自产生之初,就置身于整个民间文艺生态系统与大众传播系统之中。民众不仅仅通过传统的传说、歌谣等口头样式口耳相传,评弹、戏曲等民间文艺样式也纷纷搬演“杨毕冤案”故事,书籍、连环画、报纸、电视专题、影视剧乃至今天的网络新媒体也在不同的渠道与媒体进行改编和移植,这些民间文艺作品与大众传播内容又为民间口头传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与民间文艺作品、大众传播之间的多重影响、彼此共生关系正是近世口头传说在整个民间文艺生态下的典型特质与基本规律。本文通过对“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的类型、各类文艺类型之间的多重影响以及新媒体时代下“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的发展困境与民间文艺生态下的口头传说保护四大模块的研究,考察“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生态,揭橥近世非遗口头传说的特质与规律,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从而提供一种在民间文化生态系统观指导下的研究与保护的新思路。

任军[8](2017)在《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题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之内两个具体的研究领域:历史题材文学研究与巴蜀作家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历史文学视阈下探讨现当代巴蜀作家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色与得失,同时以巴蜀作家的创作实践为例,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对历史文学的某些理论问题作出新的阐释。正文包括导论、主体、结语三大部分。其中,论文主体共5章。导论。界定基本概念、确定研究对象。概述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创新点、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的渊源与流变。首先探讨了巴蜀史志传统的地理文化诱因,然后指出,现当代巴蜀作家对巴蜀史志传统的继承主要体现为:“信史”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在历史观念的更新、文学性的自觉强化以及叙史体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表现出对传统的超越。本文将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分为五个发展时期,分别就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概述,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了横向或纵向的比较论析。第二章,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认识价值。对“历史真相”的发现并不是历史学专家的特权,作家也可以写出被史学家认可的“历史的真实”,文学家和史学家可以实现对史学意义上的“历史真相”的共创、共享。本文指出,巴蜀作家书写近现代历史之“真”有较可靠的前提和基础;他们对近现代一些历史真相的揭櫫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或极富地方特色的人事上:对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细节的描摹;对国民党的抗战史、溃败史的记述;对川边近现代历史的书写。第三章,巴蜀作家的叙史心态。首先探讨了“政治正确”意识对李劫人有限度的影响以及政治意识对阳翰笙修改旧作的主导作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修正和补充;然后对邓贤、黄济人等在其作品中寄寓的身世之慨、历史之“痛”以及他们的“华胄心态”、崇祖意识进行了分析,具体阐释了作家的这些心态对其选题偏好、作品风貌的影响;同时论述了黄济人、马识途等作家的警世心态。本章还对阿来和李一清在历史文化挽歌情调中的两难困境进行了考察。第四章,巴蜀作家化史为“诗”的艺术机制。在文学语言层面,重点论析了巴蜀作家叙史语言的方言之“味”和诗性之美:李劫人作品中的方言体现了巴蜀文化“散漫”和“刚直”的特质,表现出从容优裕的美学品格;从“强烈的诗性抒情”“叙述语句的诗歌特质”“意境的营构”等角度考察了巴蜀叙史文学中诗化叙述的表现形态及其审美功能。在文本结构层面:对李劼人旧版大河三部曲“史情相间”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蕴涵进行了讨论;论析了阿来《瞻对》的结构匠心及其文化蕴涵;论述了邓贤《流浪金三角》“今昔交错回环”结构的深层意蕴。在人物形象层面,对巴蜀叙史文学中的“川妹子”系列形象的美学和文化蕴涵进行了阐释。第五章,从巴蜀作家创作实践看以“诗”叙史的有效性。在比较新旧版《大波》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压抑艺术真实的创作困境展开讨论;以巴蜀作家创作为例重新探讨叙史文学领域“历史真实”的涵义、“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以及对“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命题的理解和判定;最后对巴蜀作家把握历史真实的成功经验以及巴蜀叙史文学吸纳通俗文学元素之得与失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语。总结全文,并对本文所论及的现当代重要巴蜀叙史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文学史定位。

朱俐[9](2017)在《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连环画改编》文中研究指明“十七年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含义,这一时期在“一体化”标准下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一个丰收期,其中以共产党所领导的战争题材和农业合作运动题材为主的长篇小说是当时的主流作品,被后人称为“红色经典”小说。为了使这些在政治意识形态下产生的长篇小说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中得到传播,这些小说被大力地改编成连环画,这些颇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连环画作品深得群众喜爱,使得20世纪50-6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初揭起了一股阅读连环画的风潮。为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连环画改编,本文分为四章来论述:第一章“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概述”以宏观的角度整理了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在20世纪50-60年代及20世纪80年代被改编成连环画的主要版本、主要形式和主要成果,以及简略介绍了这些版本的创作者和艺术特色。第二章“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时代特性”试图分析具体历史背景下,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的独特性。在“一体化”体制下,连环画从创作过程、创作目的到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跟其他时期相比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大量美术出版社的成立,也使该时期连环画创作呈现出多版本现象,经过这一章的介绍,能让我们更客观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连环画的成因、艺术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第三章是“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过程探究”,这一章主要介绍从小说改编成连环画的过程中,两者在文本改造、画面阐释以及文与图的互文性所造成的不同文本意境和作品氛围,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转换过程有一定了解。最后一章是“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得与失”这一章主要是分析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收获与不足之处。以此四章对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连环画改编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介绍,以重新审视连环画的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

李虹[10](2017)在《2016年《红楼梦》图书出版述评》文中指出2016年出版的《红楼梦》相关图书依旧很多,选题也大致与往年相当,涉及了家世版本、文化风俗、翻译传播、艺术改编等领域,尤其是以学者和作家两种不同风格的解读,值得探讨和关注。同时,受娱乐化、功利化等社会氛围的影响,看起来繁荣的景象下,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传奇3》新版本揭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奇3》新版本揭秘(论文提纲范文)

(1)“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界说
    2.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内涵
        2.1.1 “微博”和“语篇”
        2.1.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
    2.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类型
        2.2.1 结构类型
        2.2.2 文体类型
    2.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功能
        2.3.1 互动式的娱乐媒介
        2.3.2 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
        2.3.3 共享型的“电竞”商务营销工具
第三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与句法特征
    3.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
        3.1.1 语法词
        3.1.2 增义词
        3.1.3 词语模
        3.1.4 谐音词
        3.1.5 字母缩略语
    3.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句法特征
        3.2.1 被动句
        3.2.2 同体过度
第四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4.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
        4.1.1 回指
        4.1.2 时空衔接
        4.1.3 逻辑衔接
    4.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连贯
        4.2.1 话题与连贯
        4.2.2 主位推进与连贯
        4.2.3 语气与连贯
第五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性
    5.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表征
        5.1.2 互文的表现形式
        5.1.3 互文的特殊形式
    5.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主观情态性
        5.2.1 达成主观情态性的语法手段
        5.2.2 语义独立片段
    5.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阻拒性
        5.3.1 “电竞”词语陌生化
        5.3.2 “电竞”信息表达式复杂化
第六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特征与渗透
    6.1 “电竞”语体特征
        6.1.1 “电竞”术语与“电竞”用语的统一
        6.1.2 义项动态赋予
        6.1.3 语篇多元派生
    6.2 “电竞”语体的渗透
        6.2.1 “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
        6.2.2 “电竞”语体渗透的类型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三、小结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三、小结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四、小结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五、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3)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论文视角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一、结构:“70后”到“90后”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一、故事与空间
        二、人物与互动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一、“手读”变“纸读”
        二、“纸读”变“手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意义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现状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内容
    四、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概念范畴
    第一节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
        一、文学经典的界定与确认
        二、文学经典性认识的媒介文化视角
        三、文学经典化的媒介文化影响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特定范畴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相关词语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经典态度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文化立场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媒介意识
第二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20 世纪40 年代以前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一、文学经典影戏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二、古代文学经典戏曲片段的影像复制
        三、古代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
        四、其他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第二节 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一、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二、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
        三、在历史机遇中曲折浮现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第三节 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高潮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二、文学影像化传播平稳发展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第四节 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的多元化发展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新状况
第三章 艺术媒介差异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的早期认识
    第一节 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
        一、早期电影认识中的戏剧艺术语境
        二、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跨媒介认同
        三、媒介差异与电影艺术独立性的确认
    第二节 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
        一、文学价值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
        二、电影艺术中文学表现元素的介入
        三、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异的媒介因素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初步阐释
        一、商业的和文化的传播动机
        二、时代性、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三、不失原意的改编原则
        四、个性化、视觉化的表现要求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语境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对接的艺术理念
    第一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
        一、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意义的现实化演绎
        二、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关系的对立化调整
        三、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叙事身份和视角的跨时代置换
        四、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意义化改动
    第二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的文学经典意识
        一、影像化传播动机和目的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二、影像化传播原理与方法运用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第三节 由文学经典到影像艺术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
        一、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地位
        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性创造
第五章 文学经典大众化传播的主张与媒介审美意识的成熟
    第一节 文学经典跨媒介文化启蒙与大众普及传播的倡导
        一、以思想文化启蒙为主导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二、以社会公众需要为目标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三、以揭示历史时代价值为核心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第二节 文学经典价值意义的确认和影像化诠释
        一、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原本选择
        二、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主题侧重化处理
        三、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文化品性确定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审美创造中媒介意识的自觉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媒介性尺度的确立
        二、文学经典语言符号转换中媒介性制约的认识
        三、相同媒介表现形式中文学经典审美转换差异的阐释
第六章 文学经典影像娱乐消费与媒介市场运作的认同
    第一节 影像化传播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基本态度
        一、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尊重
        二、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扬弃
        三、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拓展
    第二节 娱乐消费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追求
        一、娱乐消费环境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审美倾向
        二、文学经典形象影视审美转换的人性化主张
        三、文学经典改编批评中的艺术观念辩释
    第三节 商业影视理念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
        一、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商业化理念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记忆研究的媒介传播学转向
        1.1.2 南京大屠杀记忆离不开大众媒介
        1.1.3 纪实影像建构集体记忆的特殊性
    1.2 文献综述
        1.2.1 以媒介传播为核心的集体记忆研究
        1.2.2 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与媒介
        1.2.3 可待挖掘的研究空间
        1.2.4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1.3 关键概念解析
        1.3.1 集体记忆
        1.3.2 纪实影像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
2 记忆的共时建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类型与“劳动分工”
    2.1 集体记忆的“劳动分工”
    2.2 新闻报道:建构“新闻聚像”强化共同知识
        2.2.1 电视新闻报道的传受特征
        2.2.2 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2.2.3 电视新闻报道的记忆功能
    2.3 纪录片:构筑“记忆剧场”耦合记忆逻辑
        2.3.1 纪录片的“声音”与“模式”
        2.3.2 史学风格确保信息完整性与记忆可信性
        2.3.3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剧场”
        2.3.4 有限的记忆协商空间与议题
    2.4 档案节目与谈话节目:补充边缘记忆强化固有记忆
        2.4.1 档案节目:以揭秘形式触及记忆暗角
        2.4.2 谈话节目:对外促进协商对内固化记忆
    2.5 公祭直播:“仪式化”记忆再造与情感共享
        2.5.1 南京大屠杀公祭的仪式脚本
        2.5.2 公祭仪式的现场直播:仪式融合与意义共享
        2.5.3 以国之名的情感动员: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的记忆话语逻辑
3 记忆的历时延续: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的框架演化
    3.1 记忆文本分析框架的理论架构
        3.1.1 框架与集体记忆
        3.1.2 接受与拒绝框架理论
        3.1.3 媒介框架
        3.1.4 理论结合的可能性
    3.2 记忆形成期的影像建构:战争宣传的史诗、战后审判的嘲讽
        3.2.1 媒介环境:影像记录的滥觞
        3.2.2 战时抗争叙事与说教框架
        3.2.3 战后审判叙事及嘲讽框架
    3.3 记忆重建前期的影像建构:从单一到多元复合框架
        3.3.1 媒介环境:从电影到电视
        3.3.2 暴行叙事与“悲剧英雄”
    3.4 记忆重建后期的影像建构:新叙事、新框架的同化融合
        3.4.1 媒介环境:影像传播网络全面形成
        3.4.2 暴行与救援:新旧叙事的融合
        3.4.3 多元框架之竞争与融合
    3.5 记忆固化期的影像建构:重返史诗框架主导
        3.5.1 媒介环境:影像融合新媒体
        3.5.2 官民互动:史诗成为支配性框架
        3.5.3 国际接轨:超越民族史诗
4 记忆实践之困: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再现与表征的媒介制约
    4.1 纪实影像再现的物质依赖性制约
        4.1.1 影像:“物质现实的复原”
        4.1.2 大屠杀记忆的物质载体残缺
        4.1.3 记忆时空的影像连接与记忆载体缺失的矛盾
    4.2 暴行创伤的媒介再现之困
        4.2.1 暴行与创伤:南京大屠杀的特殊性
        4.2.2 暴行记忆的媒介再现瓶颈与影像转化困境
        4.2.3 大屠杀再现的伦理悖论
    4.3 历史记忆的商业化生产
        4.3.1 故事化操作遮蔽历史真实
        4.3.2 商业化生产异化口述回忆
5 记忆的拓展:面向未来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实践
    5.1 纪实影像实践要区分记忆类型
        5.1.1 区分共享记忆与共同记忆
        5.1.2 区分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
        5.1.3 对外与对内的影像记忆实践
    5.2 纪实影像实践要构筑可持续的记忆生态
        5.2.1 记忆生态内部的媒介互动
        5.2.2 记忆生态外部的社会影响
        5.2.3 可持续性记忆生态的建设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1.2.1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LT
        1.2.1 Main Contcnt of the SLT
        1.2.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LT
        1.2.2.1 Lexical Features
        1.2.2.2 Syntactic Features
        1.2.2.3 Discourse Features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1.1 Reading the Source Texts
        2.1.2 Choice of Translation Tools
        2.1.3 Translation Schedule
    2.2 During-Translation
        2.2.1 Consul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2.2.2 Sample Translation
        2.2.3 Drafting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2.3.1 Modification
        2.3.2 Finalization
        2.3.3 Reflection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Hermeneutics
        3.1.1 The Origin of Hermeneutics
        3.1.2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3.1.3 Definition and Important Factors of Hermeneutics
    3.2 Steiner's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3.2.1 Trust
        3.2.2 Aggression
        3.2.3 Incorporation
        3.2.4 Compensation
    3.3 The Relation of Hermeneutics and Translation
Chapter 4 Literature Review
    4.1 Research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ermeneutics in Translation
        4.1.1 Studies of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Abroad
        4.1.2 Studies of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at Home
    4.2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4.2.1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Abroad
        4.2.2 Researches o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at Home
Chapter 5 Case Analysis
    5.1 Trust-based Translation
        5.1.1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Souurce Text
        5.1.2 The Translation's Personal Factors
    5.2 Aggression-based Translation
        5.2.1 Lexical Aggression
        5.2.1.1 Aggression on Polysemy
        5.2.1.2 Aggression on Terminology
        5.2.2 Syntactical Aggression
        5.2.2.1 Synchronizing
        5.2.2.2 Reversing
        5.2.2.3 Division
    5.3 Incorporation-based Translation
        5.3.1 Incorporation of Nominalization
        5.3.1.1 Translated into Subject-redicate Structure
        5.3.1.2 Translated into Verb-object Structure
        5.3.2 Incorpor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
        5.3.2.1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
        5.3.2.2 Translatcd into Chinese Active Sentence
    5.4 Compensation-based Translation
        5.4.1 Parenthesis
        5.4.2 Amplification
Chapter 6 Difficulties and Implication
    6.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6.1.1 Incorporation of Long Sentences
        6.1.2 Translation of Polysemy
    6.2 Impli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6.2.1 Reference to the Parallel Texts
        6.2.2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Appendix B(翻译材料原文)
Appendix C(翻译材料译文)
Appendix D(中英文长摘要)

(7)民间文艺生态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研究综述
    第三节 资料搜集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的分类及人物形象
    第一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概述
    第二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分类
    第三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中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各类文艺类型之间的多重影响
    第一节 口头传说的民间文艺生态
    第二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多种文艺样式
    第三节 各类艺术形式的互动影响
    第四节 多种文艺样式之间的交叉影响
第三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的传承困境
    第一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自身的不足
    第二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搜集方法的局限
    第三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的传承方式亟待完善
    第四节 民间文艺生态的变化
第四章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保护
    第一节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传播模式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时代下的口头传说发展
    第三节 适应时代发展的保护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一) 历史题材文学研究
        (二) 与“巴蜀作家”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一) 在历史题材文学研究的宏观层面
        (二) 在具体作家研究层面
        (三) 在历史题材文学的理论创新方面
    四、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的渊源与流变
    第一节 巴蜀史志传统与现当代史传文学
        一、引发巴蜀文人叙史冲动的地理文化因素
        二、现当代巴蜀作家对史志传统的继承与革新
        三、现当代史传文学在巴蜀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分期
        一、现代叙史文学发生期(1920—1930年代)
        二、历史剧兴盛时期(1940年代)
        三、革命史叙事热潮中的巴蜀小说(1950—1970年代)
        四、纪实文学发达时期(1980—1990年代)
        五、文体多元共生时期(新世纪以来)
第二章 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认识价值
    第一节 “诗”“史”关系及文学的认识价值
        一、“诗”“史”关系溯源
        二、文学的认识价值再探讨
        三、追问叙史文学之史学价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题材文学的史学贡献
        一、巴蜀作家书写近现代历史之“真”的基础
        二、巴蜀作家对近现代“历史真相”的发现
第三章 巴蜀作家的叙史心态
    第一节 “政治正确”意识与旧作修改
        一、李劼人有限度的“政治正确”转向
        二、阳翰笙对《天国春秋》的修改
    第二节 身世之感与历史理性反思
        一、历史之痛与对历史真相的执着
        二、“华胄心态”与崇祖意识
        三、针砭时事的警世心态
    第三节 文化批判与挽歌情调
        一、阿来的民族自我批判及其文化心态
        二、李一清《木铎》的文化视角及其挽歌情调
        三、历史文化挽歌中的两难困境
第四章 巴蜀作家化史为“诗”的艺术机制
    第一节 巴蜀叙史文学的方言之“味”与诗性之美
        一、文学语言:化史为“诗”的基本手段
        二、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方言之“味”
        三、巴蜀作家叙史文学的诗性之美
    第二节 结构的匠心及其审美蕴涵
        一、“结构”及其深层意蕴
        二、李劼人旧版“大河三部曲”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蕴涵
        三、阿来、邓贤纪实文学的结构匠心
    第三节 巴蜀作家叙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一、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中的人物形象概况
        二、“川妹子”系列形象及其文化蕴涵
        三、“女强男弱”现象与巴蜀“惧内”文化
第五章 从巴蜀作家创作实践看以“诗”叙史的有效性
    第一节 历史事实对艺术真实的压抑
        一、新旧版《大波》艺术成就的比较
        二、新版《大波》在艺术上反而不如旧版的原因
        三、李氏“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真实”之辨
    第二节 以巴蜀叙史文学为例看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关系
        一、魏继新《辛亥风云路》的艺术失真
        二、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关系再讨论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之我见
    第三节 巴蜀作家近现代历史叙事得失片论
        一、巴蜀作家把握历史真实的成功经验
        二、巴蜀叙史文学吸纳通俗文学元素之得与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连环画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及其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概览
    第一节 单册
    第二节 套书
第二章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时代特性
    第一节 “一体化”体制下的命题创作
        一、创作过程的高度组织化
        二、改编动态体现政策需求
    第二节 连环画兴盛时期的多版本现象
        一、多家出版社对同一小说文本的不同改编
        二、连环画的再版与重印
    第三节 新中国背景下的“新的人民的文艺”
        一、创作题材体现新文艺的本质
        二、艺术风格体现新中国的大众需求
第三章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过程探究
    第一节 文本改造:故事的重构与情节的选择
        一、从多线索展示到向单线索靠拢
        二、对外貌描写、议论抒情段落的简化
    第二节 画面阐述:时空的营造与场景的展示
        一、连环画画面布局的“平铺”
        二、连环画画与画之间的“直叙”
    第三节 互文性:绘画手段对文本意境及整体氛围的体认与把握45
        一、连环画文本意境的融会贯通与各自为师
        二、构图技巧对整体氛围的营造
第四章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连环画改编的得失
    第一节 得:小说故事的流传和连环画精品的产生
        一、连环画对小说的宣传与再创作
        二、大量连环画作品的出现与连环画收藏热的兴起
        三、连环画艺术价值的重估
    第二节 失:创作模式化与艺术个性的缺失
        一、主题的单一化与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化
        二、连环画艺术模式的固定化与原创性作品的缺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2016年《红楼梦》图书出版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再版书概述
二、关于作者、家世及本事
三、学者文丛
四、作家新述
五、多元化的文本阐释
六、翻译、改编与传播
七、教辅市场的忧虑

四、《传奇3》新版本揭秘(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2]《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
  • [4]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D]. 刘叶琳. 吉林大学, 2019(10)
  • [5]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D]. 陈虹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阐释翻译学视阈下The End of the Money汉译实践报告[D]. 董滋.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民间文艺生态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口头传说研究[D]. 孙许丹. 浙江工业大学, 2017(12)
  • [8]巴蜀作家的近现代历史叙事研究[D]. 任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连环画改编[D]. 朱俐.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2016年《红楼梦》图书出版述评[J]. 李虹. 红楼梦学刊, 2017(01)

标签:;  ;  ;  ;  ;  

新版《传奇3》揭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