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全区首届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呼举行 高中、初中、小学等3个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寇文亮[1](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柳丽娜[2](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提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郭海洋[3](2020)在《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教育史一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近代石家庄地区教育的历史面貌,探索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代石家庄的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为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主要概述石家庄古代教育史的发展过程和总结石家庄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介绍了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石家庄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第三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第四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主要阐述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第六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第七章内容为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第八章内容为石家庄新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分析。石家庄传统教育自先秦时期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跌宕起伏,为近代石家庄新教育的萌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近代教育渐成体系。20世纪初,新学制的相继出台,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石家庄地区新式小学堂的创办,让民众逐渐开始意识到创办新式教育的必要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石家庄地区的书院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比如,栾城龙冈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获鹿县和正定县都成立劝学所,倡办新学。近代石家庄中学堂的发展比较缓慢,清末时期主要有两所,即赵州官立中学堂和正定府官立中学堂。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和新式小学堂的大规模出现,创办近代师范教育的历史需求凸显而出,它是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本地区培养了充足的师资力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石家庄随即沦陷,这一时期石家庄存在着日伪殖民区和中共根据地两种政权形式,在日伪统治地区,为配合其军事和经济侵略,日伪当局采取多种奴化教育手段,在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建立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以维持其殖民统治。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始恢复创建学校教育。石家庄地区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下,各区县的根据地开始恢复办学,并创办了一批新学校,学校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此外,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批抗日游击学校以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学制和班制,但是这一系列教育举措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清末及民国初期石家庄未出现高等教育,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办学,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石家庄开始创办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其中着名的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学教育从此走向正规化。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近万名优秀领导、各类骨干人才,成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力量。通过研究石家庄地区的教育发展,可以发现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两次高峰时期,其中石家庄教育事业在古代时期发展较好时期是在元朝,一度成为了河北地区乃至北方的一个教育中心,书院教育较为突出,出现了着名的封龙书院;近代以来,20世纪初石家庄教育达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新式教育兴起,随着石家庄近代化的历程,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回顾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石家庄地区教育兴与衰主要是受到了地缘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纵观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同时,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和其自身特点,这也是由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就此,在最后一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付钰[5](2018)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戏剧是一种于20世纪初兴起于英美国家,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正逐渐掀起一股热潮的应用戏剧形式。本研究以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理论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探索、以及未来中小学教育戏剧的课程与评价标准、师资培养路径为关注的重点,通过文献分析法、质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的5所中小学,深度访谈了多位在上述中小学开展教育戏剧活动的一线教师,初步展现了教育戏剧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的存在样态。教育戏剧在西方大致经历了前研究阶段(古希腊时期-1911年)、理论初创阶段(1912年-1969年)、纳入学制阶段(1970-2005年)和蓬勃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教育戏剧概念、功能和教学方式三大研究领域。教育戏剧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大致经历了前研究阶段(1984年-1996年)、萌芽阶段(1997年-2004年)、探索成长阶段(2005-2013年)和蓬勃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四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教育戏剧理论探讨、教育戏剧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现状和西方教育戏剧发展经验三大研究领域。教育戏剧概念是在戏剧概念基础上延伸出的一种专业概念,在西方和我国研究界均呈现出狭义取向和整合取向两大流派,理论界尚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认为教育戏剧是指在普通中小学中由具备戏剧素养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以学科知识和社会性认知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的教育方式。本研究提出生活即戏剧、教室即舞台、师生即演员,教育戏剧与中小学学校生活具有极大契合性。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戏剧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与审美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当前对教育戏剧的实践探索主要以戏剧教学法、校本戏剧课、戏剧社团三种教育样态为主要载体,教师在其中呈现出“互动中的执行者”、“囚笼中的精灵”和“无力的打工仔”三种角色样态。由于专业的教育戏剧教师和规范的教育戏剧课程与评价标准的缺乏,我国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戏剧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英国和美国均已在国家层面出台了较为完善的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与评价标准,我国可结合本土经验加以借鉴和完善。此外,由于戏剧院校培养的教育戏剧教师存在“数量少”和“留不住”两大缺陷,未来教育戏剧师资培养重心应从戏剧院校转移到师范院校,从建立教育戏剧学科、普遍开设教育戏剧课程和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徐莉[6](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指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骆增翼[7](2017)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对以教师为核心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日益强烈,立足于学校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通过学校组织变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在反思以往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聚焦研究问题。选择典型的G初中作为分析样本,以管理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和理论,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全面、深入、持续考察G初中成立以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的组织变革真实运行图景。通过分析真实图景,进一步挖掘组织变革背后的影响因素,借鉴约翰·科特“领导变革八步法”,反思与探寻同类型或类似学校组织变革中可能具有的一般逻辑和实践方法。本文主体部分包括六章(除绪论和结语外)。第一章,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从注重个体到关注全体、从学科知识到综合知识、从外在培训到校本研修的变化,但学校组织存在的行政化组织关系、工具化教育取向、分割式学科划分等问题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学校组织必须以“专业”、“成人”、“发展”为取向,在组织结构、组织技术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变革。第二章,G初中成立时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在调整组织结构、更新核心技术、创设合作文化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挑战: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支持;强迫式的技术改造不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分数为取向的评价文化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第三章,G初中在组织结构改造中,将明确的分工协作体系、规范灵活的工作标准、柔性化的运行机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学校组织结构的要素,坚持稳定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配合、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相结合的学校组织结构改造原则,进一步评估学校变革环境,实行轮岗制、整合职能部门、优化管理人员、修订完善组织运行制度、积极培育非正式组织。第四章,在“互联网+”背景下,G初中一方面积极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技术融合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教学实施、评价与科研能力和教师信息化素养;另一方面,为建构通畅及时的信息管理平台和培育类型多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持。第五章,G初中在秉持彰显人的价值、注重顶层设计、持续稳步推进的文化理念指引下,确定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由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文化改善路径,以营造学术型的学习氛围、支持反思性的教学常态、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着力点。第六章,以全景式的视角来回顾和反思G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实施的组织变革,分析变革中的经验与不足,尝试建构学校组织变革的一般逻辑与实践方法,明确学校组织变革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厘清变革中的几对关系、秉持几种变革意识以及采取变革的环节与步骤。
金礼久[8](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农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行动。从实践层面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的确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但从另一维度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遭遇新的问题与困境。对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成为深化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任务。本论文聚焦于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全文从梳理和分析国家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出发,紧紧以江苏为例,并将一条主线、一个观念、三个观测点贯穿于全文中,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目标定位、政策行动、政策成效以及政策问题。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每个时期农村教师培训政策总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要求相适应的,并由义务教育的要求来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其背后一定是义务教育普及对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需求或要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出台的基本规律。贯穿其中的一个观念是国家主导的以社会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在塑造伟大成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甚至压抑农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有悖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基本运用。贯穿其中的三个政策观测点是政府、培训机构、农村教师这三个代表性的政策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行为及其差异。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等。为本研究提供立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章为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年)。合格教师的政策目标源于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政策重建、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学历补偿教育、地办校助培训模式开启了机构推动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满足了农村普及教育对合格教师数量的需求,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培训机构的官僚化和违背教育规律的低水平制造。第三章是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这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的制度化要求。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政策行动强力推进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培训效率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行动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第四章是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政策的推进(2000~今)。全员培训政策是与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以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师网联计划、“国培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计划推进了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高端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而与工程化思维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则显示了“人”在培训中的缺失。第五章基于前三个阶段政策目标、政策行为、政策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社会为本向以教师为本转换的政策目标,尊重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以市场化来塑造农村教师培训场域多样性的共存、平等的主体关系和正当的利益关系,以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构筑互助合作、自主发展的伙伴关系,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推动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转型。
罗琳[9](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刘玮[10](2016)在《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执行考察 ——以苏南W市B区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协调与均衡发展,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优质均等的教育资源,是破解义务教育深层矛盾、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长远追求,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存。近几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人。本文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对近五年来江苏省W市B区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执行进行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特征和县域执行的路径进行反思与分析,并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建议。本论文共八章。除第一章导论部分外,其余七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21世纪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产生与行动以及个案区域B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进行总体性研究。第二章运用政策的“多源流理论”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动因进行分析,并对21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同时探讨这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所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对研究个案江苏省W市B区的总体性描述。通过对江苏省W市B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变迁以及教育现状描述,探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在B区执行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土壤。同时对B区当前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行动与成效进行整体考察。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这四章中,笔者从政策执行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资料,依次对B区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校长教师交流、名校集团化、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政策执行情况、政策实施成效及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第四章中,B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政策执行出现执行阻力大、执行主体积极性下降、政策执行走样等问题,研究者认为其在于“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路径导致政策资源紧缺、政策执行主体缺少正向激励、政策执行缺乏协同机制等原因所致。在第五章中,B区在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中出现政策目标不准确、政策要素不完整、政策保障不得力和政策体制不完善等四个问题,研究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政策执行复杂性的体现,是教育政策执行多因素性、多层次性与多变性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在第六章中,通过对B区名校集团化发展现状的考察,研究者认为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中出现了子体学校在集团化发展中失语、利益驱动下的名校扩张、复杂多重的行政管理和母体学校优质资源弱化等问题,其既有政策本身缺陷的原因,也有“自下而上”政策执行自由裁量失控、政策执行者多样化利益诉求等原因。在第七章中,研究者着重于B区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过程的探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基础建设时期、全面发展时期和优质发展时期的政策执行特征,并分析了其政策执行主体认知缺陷、政策评估监测缺失等问题。第三部分为第八章。本部分是对前面研究的反思与建议。首先,研究者总结了 B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的总体成效。研究者认为,B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作为发达地区先行先试政策,其政策成效体现在政策理念由外部办学条件均衡转向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县区和乡镇政府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责任主体、政策调整对象倾向于弱势群体、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大为加快等四个方面。其次,研究者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域执行“威权线性”的运行特征进行反思性分析。最后,研究者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在县域有效执行提出建议。研究者认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在县域的有效执行,需要构建县域执行的“网状弹性”模式,理顺公共政策机理,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完善政策的县域运行机制,还需要优化政策的县域执行环境,调整政策的县域执行重心。
二、新世纪全区首届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呼举行 高中、初中、小学等3个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全区首届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呼举行 高中、初中、小学等3个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
(三)幼儿教育实验 |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设计 |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史料整理 |
一、研究现状 |
二、近代石家庄教育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
三、教育方志的功用与价值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近代化 |
二、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三、近代中国教育史 |
四、石家庄 |
五、近代石家庄教育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设计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史概述 |
一、商周至隋唐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
第二节 石家庄的书院教育 |
一、石家庄书院的历史嬗变 |
二、封龙书院及其历史影响 |
第三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的历史功绩 |
一、石家庄地区一度成为北方教育的中心 |
二、义学的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 |
三、传统书院为近代学堂发展奠定了基础 |
四、社学和义学对推动教育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
五、传统教育使社会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
第二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教育环境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教育 |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 |
三、建立近代学校体系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一、初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
二、学校的管理和课程适应社会发展 |
三、职业教育的曲折发展 |
第三章 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清末小学教育的萌芽 |
二、民国小学校的兴起 |
三、铁路通车与职工子弟小学的建立 |
四、主要小学介绍 |
第二节 教育管理 |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
二、德育教育 |
三、教研机构及其活动 |
四、教师联合会及其活动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的设立及其成效 |
一、推行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背景 |
二、石家庄义务教育实验区的设立 |
三、义务教育实验区的成效 |
第四节 教会小学、女子小学与少数民族小学 |
一、天主教教区的设立 |
二、天主教与教会小学 |
三、伊斯兰教与回民小学 |
四、女子小学 |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初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
一、新式小学的广泛建立扩大了受教育人群的范围 |
二、为中等教育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 |
三、培养了大量近代化社会公民,推动了社会发展 |
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革 |
第四章 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新式中学堂的建立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学教育的启动 |
二、赵州官立中学堂 |
三、正定府官立中学堂 |
第二节 民国“新学制”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发展 |
一、新学制的颁行与中学“三三分段制”的确立 |
二、河北省省立第十五中学校 |
三、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 |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
二、招生与管理 |
三、行政管理 |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特点 |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课程难度较大 |
二、省立中学师资雄厚 |
三、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设施齐备 |
四、学生思想进步,投身革命事业 |
第五章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 |
一、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
二、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 |
三、石家庄师范教育的发展 |
四、师范教育的典范-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 |
五、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
二、石家庄地区职业教育的类型 |
三、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的评价 |
第六章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抗大二分校 |
一、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建立 |
二、教育宗旨 |
三、抗大二分校的教学与管理 |
四、抗大二分校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马列学院、中央外事学校与华北军政大学 |
一、马列学院 |
二、中央外事学校 |
三、华北军政大学 |
第三节 华北大学 |
一、华北大学的成立 |
二、教学与管理 |
三、华北大学工学院 |
四、华北大学农学院 |
五、着名教育家在华北大学的教育实践 |
六、华北大学的历史功绩 |
七、华北大学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办的现实启示 |
第四节 华北高教会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
一、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
二、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三、对院系进行初步调整 |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综合评价 |
一、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 |
二、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启示 |
第七章 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 |
第一节 石家庄的沦陷与教育浩劫 |
一、石门伪政权的建立 |
二、日伪对教育的破坏 |
第二节 日伪奴化教育的实施 |
一、推行学校奴化教育 |
二、奴化社会教育 |
三、统制报刊强化奴化宣传 |
四、利用宗教进行反共宣传 |
第三节 日伪在石家庄推行奴化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泯灭了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 |
二、盲目推崇日本,轻蔑自己的祖国 |
三、维护封建礼教,做封建主义的殉葬品 |
四、培养了一批顺从殖民统治的御用知识分子 |
第四节 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
一、晋察冀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教育实施办法 |
二、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 |
三、社会教育与冬学运动 |
四、抗日文化教育的宣传及其作用 |
第八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历史反思及启示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变迁特点 |
一、新式教育不断正规化 |
二、企业办学是近代石家庄教育的重要支撑 |
三、私立学校发展迅速 |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
一、经济滞后制约教育发展 |
二、政府的管理不善 |
三、教育观念落后与人口素质低下 |
四、教育经费不足 |
第三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对当今教育发展启示 |
一、经济发展与地方教育经费充足促进教育发展 |
二、政治变迁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
三、文化因素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一)主观而言,源于作者对于中小学教育生活的长期反思 |
(二)客观而言,源于我国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美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个人专业发展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对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研究 |
(一)我国教育戏剧研究的知识图谱 |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
二、海外学者对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研究 |
(一)海外中小学教育戏剧研究的知识图谱 |
(二)国外中小学教育戏剧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理论基础 |
(一)具身认知理论 |
(二)符号互动理论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质性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及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脉络 |
第一节 西方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简史 |
一、前研究阶段(古希腊时期-1911年) |
二、理论初创阶段(1912年-1969年) |
三、理论成熟阶段(1970-2005年) |
四、蓬勃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简史 |
一、前研究阶段(1984年-1996年) |
二、萌芽阶段(1997年-2004年) |
三、探索成长阶段(2005-2013年) |
四、蓬勃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戏剧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概念内涵 |
一、戏剧 |
(一)西方的戏剧概念 |
(二)中国的戏剧概念 |
二、教育戏剧 |
(一)中外学者对于教育戏剧概念的研究 |
(二)教育戏剧概念建构 |
(三)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概念辨析 |
第二节 运用依据 |
一、为戏剧祛魅——生活即戏剧 |
(一)从“戏剧皆假”到“想象的真实” |
(二)从“演员专属”到“大众共享” |
二、空间的转移——教室即舞台 |
(一)教室与剧场舞台的相似性 |
(二)现代教室是打破了“第四堵墙”的舞台 |
三、角色的共生——师生即演员 |
(一)师生皆演员 |
(二)浸没式的师生观演关系 |
第三节 运用价值 |
一、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
(一)教育戏剧充分尊重知识的具身性 |
(二)教育戏剧符合华人大脑的认知特点 |
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
(一)在戏剧观演中形成自我意识 |
(二)在戏剧观演中达成社会化 |
三、促进学生审美发展 |
(一)沉浸于过程美学 |
(二)领悟审美意象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戏剧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学科渗透,整校推进——探索中的戏剧教学法 |
一、开展方式:以戏剧教学法开展学科教学 |
二、教师角色:互动中的执行者 |
三、教师改变:重新理解教学 |
四、存在问题:缺乏教学支架 |
第二节 表演先行,独立课程——异彩纷呈的校本戏剧课 |
一、开展方式:开设独立的校本戏剧课 |
二、教师角色:囚笼中的精灵 |
三、教师改变:重新理解戏剧 |
四、存在问题:缺乏专业的教育戏剧教师 |
第三节 社团补充,可有可无——挣扎中的戏剧社团 |
一、开展方式:组织课后戏剧兴趣社团 |
二、教师角色:无力的打工仔 |
三、教师改变:重新理解学校 |
四、存在问题:缺乏规范的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 |
第四章 我国未来中小学教育戏剧发展 |
第一节 教育戏剧的课程标准与评价方式 |
一、英国中学戏剧课程纲要中的戏剧课程评价 |
(一)英国中学戏剧课程纲要框架 |
(二)英国中学戏剧课程纲要中的评估要求 |
二、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程评价 |
(一)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内容框架 |
(二)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基石评估模型 |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和评价方式的探索性尝试 |
(一)我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戏剧课程标准 |
(二)我国部分中小学教育戏剧课程评价标准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师资培养 |
一、我国教育戏剧师资培养的现状 |
(一)我国教育戏剧师资职前培养集中于戏剧艺术院校 |
(二)我国教育戏剧师资职后培训集中于社会培训机构 |
二、师资培养从戏剧院校向师范院校的转向 |
(一)师资培养重心转向的必要性 |
(二)英美教育学院中教育戏剧师资培养概况 |
(三)当前我国部分师范高校开设有教育戏剧课程 |
三、未来师范高校培养教育戏剧师资的可行性路径 |
(一)建立教育戏剧学科 |
(二)普遍开设教育戏剧课程 |
(三)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化培训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主要结论 |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需要学习运用教育戏剧 |
(二)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戏剧需要外部支持 |
二、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一)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 |
(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戏剧课程标准 |
附录二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戏剧课基石评估模型 |
附录三 :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戏剧课程纲要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访谈摘要单(节选) |
附录六 :访谈实录(节选)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7)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工作实践的反思 |
二、个人研究旨趣的聚焦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学校组织变革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新变化对学校组织的挑战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变化 |
一、从注重个体到关注全体 |
二、从学科知识到综合知识 |
三、从外在培训到校本研修 |
第二节 原有学校组织不适应新变化的表现 |
一、行政化的组织关系 |
二、工具化的教育取向 |
三、分割式的学科划分 |
第三节 新变化对学校组织变革的新诉求 |
一、以“专业”为取向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
二、以“成人”为取向的技术运行机制 |
三、以“发展”为取向的自主合作文化 |
第二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阶段实践 |
第一节 G初中成立时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 |
一、G初中成立前后的概况 |
二、G初中成立初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 |
第二节 G初中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变革十年实践 |
一、G初中组织变革的阶段划分 |
二、G初中组织结构的调整 |
三、G初中核心技术的更新 |
四、G初中合作文化的创设 |
第三节 G初中组织变革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新困境 |
一、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支持 |
二、强迫式的技术改造不易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
三、分数为取向的评价文化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 |
第三章 立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结构改造 |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结构 |
一、组织结构理论与内涵 |
二、学校组织结构特征与类型 |
第二节 G初中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目标与原则 |
一、促进教师发展的理想组织结构 |
二、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原则 |
第三节 G初中学校组织结构改造的内容 |
一、学校组织环境的评估 |
二、2011年G初中组织结构的改造 |
三、2014年G初中组织结构的再改造 |
第四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技术改进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技术 |
一、“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二、“互联网+教育”下的学校组织技术 |
第二节 G初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技术融合 |
一、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诉求 |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技术改进 |
第三节 G初中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技术更新 |
一、建构通畅及时的信息管理平台 |
二、培育类型多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
第五章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善 |
第一节 教师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 |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
二、教师文化与学校组织文化 |
第二节 G初中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方法 |
一、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理念 |
二、学校组织文化改善的路径 |
第三节 G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着力点 |
一、营造学术型的学习氛围 |
二、支持反思性的教学常态 |
三、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 |
四、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 |
第六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逻辑 |
第一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关注的基本问题 |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容 |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主体 |
三、学校组织变革的方法 |
四、学校组织变革的评价 |
第二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需厘清的关系 |
一、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关系 |
二、问题导向与优势挖掘的关系 |
三、变革愿景与变革行动的关系 |
四、科层式管理与专业自主的关系 |
五、变革频率与变革效果的关系 |
六、内部参与与外部支持的关系 |
第三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的意识与行动 |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坚持的意识 |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环节 |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步骤 |
结语 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凝聚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有缘农村教师 |
(二) 有缘农村教师培训 |
(三) 有缘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
(四) 有感师范院校承载的责任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农村教师的研究 |
(二)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政策研究 |
(三)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政策研究 |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
三、概念界定 |
(一) 教师与农村教师 |
(二) 对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教师进修、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发展等概念的界定 |
(三) 教师培训政策与教育政策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与访谈 |
(三) 教育政策分析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论文框架与不足 |
(一)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二) 论文框架 |
(三)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 |
一、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议题的提出 |
(一)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期待 |
(二)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教师” |
(三) 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目标的确立 |
二、机构推进:农村教师合格培训的政策行动 |
(一) 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
(二) 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 |
(三) 在职学历补偿教育的形式与待遇 |
(四) “地办校助”的培训模式 |
三、政策成效 |
(一) 造就合格教师,解决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
(二) 成就教师进修院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
(三) 依托师范院校,开创了农村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
四、政策问题 |
(一) 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官僚化 |
(二) 管理模式的过于集中 |
(三) 学历补偿教育中的低水平制造 |
第三章 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 |
一、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政策的形成 |
(一)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期待 |
(二) 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制定 |
(三) 江苏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目标 |
二、制度化推进: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强化 |
(一)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 |
(二) 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制度规约 |
(三) 专业认证制度:对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复查与评估 |
三、从江苏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看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政策实施 |
(一) 基本功训练政策议题的提出 |
(二) 制度化考核的政策制定 |
(三)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动员与政策行动 |
(四)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成效 |
(五) 基本功考核制度化的政策评价 |
四、政策成效 |
(一) 政府行为突显主体责任 |
(二) 提高培训助力农村教师成长 |
(三) 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
(四) 以评促建掀起教师进修院校建设高潮 |
五、政策问题 |
(一) 运动式培训对效率的过度追求 |
(二) 经费不足与市场化条件下的逐利倾向 |
(三) 提高培训中的能力不足与业务转向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的政策推进(2000~今) |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制定 |
(一) 全员培训面临城乡教师的质量差距 |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素质农村教师的政策期待 |
(三)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
二、工程化推进: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执行 |
(一) 新课程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 |
(二) 教师网联计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 |
(三) “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培育“种子”教师 |
三、政策成效 |
(一) 政府投入与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
(二) 师范院校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主体 |
(三) 信息技术开创了农村教师网络培训新时代 |
四、政策问题 |
(一) 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 |
(二) 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
(三) 远程培训工程实施的困境 |
第五章 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展望 |
一、“以教师为本”: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定位 |
(一) 农村教师培训政策价值取向的异化 |
(二) 尊重农村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 |
(三) 从社会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立场转换 |
二、市场化选择: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推进 |
(一) 提供多样化的政策选择和平等参与机会 |
(二) 型塑正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 |
(三) 共建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 |
三、专业自主性: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 |
(一) 自主性与专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
(二) 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 |
(三)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9)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超大规模高中 |
1.3.2 空间环境计划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文献综述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实地调研法 |
1.7.3 调查分析法 |
1.7.4 规划设计实践 |
1.7.5 成果归纳总结 |
1.8 研究框架 |
1.9 本章小结 |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4 研究小结 |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
2.5.4 研究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
3.1.1 布局计划 |
3.1.2 内容计划 |
3.1.3 数量计划 |
3.1.4 面积计划 |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特征描述分类 |
3.2.3 研究模型确立 |
3.2.4 计算公式推导 |
3.2.5 建筑计划研究 |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3 小结 |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
4.1.1 社会经济状况 |
4.1.2 基础教育状况 |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
4.2.1 布局结构影响 |
4.2.2 数量与分类 |
4.2.3 现状主要问题 |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
4.3.1 教育政策 |
4.3.2 建设标准 |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
4.4.1 调研对象范围 |
4.4.2 调研内容目的 |
4.4.3 调研基本方法 |
4.4.4 调研基础数据 |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
4.5.1 基本概况 |
4.5.2 选址布局 |
4.5.3 规模特征 |
4.5.4 使用状况 |
4.6 本章小结 |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
5.1.1 影响因素 |
5.1.2 布局模式 |
5.1.3 结构形态 |
5.1.4 用地组成 |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
5.2.1 规划布局模式 |
5.2.2 空间现状指标 |
5.2.3 用地布局问题 |
5.2.4 影响因子研究 |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
5.3.1 国家标准 |
5.3.2 省市自定标准 |
5.3.3 超过48班标准 |
5.3.4 总结 |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
5.4.1 影响因子分析 |
5.4.2 相关指标概念 |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
5.5.1 计划依据 |
5.5.2 计划方法 |
5.5.3 已有计划指标 |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
6.1 要素方法提炼 |
6.1.1 影响要素 |
6.1.2 特征及问题 |
6.1.3 内容与方法 |
6.2 现行标准剖析 |
6.2.1 国家标准 |
6.2.2 省市自定标准 |
6.2.3 超过48班标准 |
6.2.4 总结 |
6.3 现状细化分类 |
6.3.1 用地余裕型 |
6.3.2 用地适当型 |
6.3.3 用地不足型 |
6.3.4 主要问题分析 |
6.4 空间模式计划 |
6.4.1“微型社区”模式 |
6.4.2“邻里单元”模式 |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
6.5 建筑设计计划 |
6.5.1 构成内容计划 |
6.5.2 教学空间计划 |
6.5.3 实验空间计划 |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
6.5.5 生活空间计划 |
6.6 环境设计计划 |
6.6.1 广场尺度 |
6.6.2 庭院空间 |
6.6.3 绿化面积 |
6.6.4 建筑密度计划 |
6.6.5 指标体系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
7.1 规模扩张分析 |
7.1.1 规模扩张特征 |
7.1.2 现状问题分析 |
7.1.3 典型校外空间 |
7.1.4 典型使用状况 |
7.2 空间布局模式 |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
7.3 规划选址模式 |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
7.4 使用共享模式 |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
8.2.1 宏观层面 |
8.2.2 中观层面 |
8.2.3 微观层面 |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1 成果创新 |
8.3.2 思路创新 |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
8.4 小结 |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
9.1.1 产生背景 |
9.1.2 特征内涵 |
9.1.3 实践意义 |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
(10)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执行考察 ——以苏南W市B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产生与行动 |
第一节 政策产生 |
一、现实困境: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
二、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使命 |
三、政策窗口的打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产生 |
第二节 政策行动 |
一、全国各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行动 |
二、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行动 |
第三章 个案域情:W市B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 |
第一节 B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一、自然条件 |
二、社会经济 |
三、文化发展 |
第二节 B区的教育变迁 |
第三节 B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行动 |
一、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费保障体制 |
二、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和发展示范区 |
三、推行校长教师城乡学校间有序流动 |
四、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政策 |
第四节 个案选择的缘由和考察重心 |
第四章 B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执行考察 |
第一节 B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发展现状 |
一、家庭文化教育资本较为匮乏 |
二、随迁子女在学校间流动频繁 |
三、随迁子女社会交往路径单一 |
四、随迁子女的学习多呈“困难生”状态 |
第二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执行及其成效 |
一、政府“两为主”政策的“落地生根” |
二、公办学校“批量化生产” |
三、“关爱制度”的联动协同 |
第三节 “割裂脱域”的政策运行:“两为主”政策执行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断裂社会资源的供需困境 |
二、政策执行主体的隐性排斥 |
三、执行主体间协同机制缺省 |
第五章 B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考察 |
第一节 B区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与积极成效 |
一、校长教师交流政策的演进 |
二、B区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与积极成效 |
第二节 B区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一、政策目标不准确 |
二、政策要素不完整 |
三、政策保障协同性不够 |
四、政策体制尚需完善 |
第三节 “悬浮的利益相关者”: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博弈 |
二、有效监督检查机制缺省 |
三、政策执行评价主体单一 |
四、交流政策效能作用受限 |
第六章 B区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考察 |
第一节 B区名校集团化的起因和发展现状 |
第二节 B区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的积极成效 |
一、名校辐射圈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迅速拓展 |
二、形式化发展式微:名校集团内学校内涵品质提升 |
三、集团化体制创新:现代性学校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
第三节 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一、子体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失语 |
二、利益驱动下的名校无序扩张 |
三、集团内复杂多重的行政管理 |
四、母体学校优质资源逐渐削弱 |
第四节 教育政策的执行差距: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以强并弱”式集团化政策本身的缺陷 |
二、“多重执行”的集团化政策执行者缺陷 |
三、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中多样化利益诉求 |
第七章 B区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考察 |
第一节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历程 |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时期(2000年—2005年) |
二、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时期(2006年至2010年) |
三、教育信息化优质发展时期(201 1年至2015年) |
第二节 B区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及其效果 |
一、硬约束的力量:区政府的强力推进 |
二、威权性激励与管制:教育局的政策落实 |
三、全景式建设:HD镇政府的上下联动 |
四、政策的“为我所用”:LR小学的全方位探索 |
五、B区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成效 |
第三节 B区义务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一、政策执行走样失真 |
二、政策执行监测弱化 |
第四节 线性单向的政策运行: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自上而下:着力方向单一化 |
二、主体隔离:政策执行碎片化 |
三、他方悬置:评估过程形式化 |
第八章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市、区)域执行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嬗变与建构:B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运行总体成效 |
一、政策理念由外部办学条件均衡向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转变 |
二、县区和乡镇政府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责任主体 |
三、政策调整的对象倾向于弱势群体 |
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促进了学校标准化建设 |
第二节 “威权线性”的政策执行:B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运行特征分析 |
一、线性式的行政授权 |
二、脱域化的政策执行 |
三、悬浮的利益相关者 |
第三节 构建“网状弹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的思考与建议 |
一、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域执行“网状弹性”模式 |
二、理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域运行机理 |
三、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域运行制度 |
四、优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域运行环境 |
五、调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县域执行重心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B: B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
附录C: B区校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
附录D: B区名校集团化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E: B区义务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新世纪全区首届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呼举行 高中、初中、小学等3个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2]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3]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D]. 郭海洋. 河北大学, 2020(08)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付钰.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6]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G初中为例[D]. 骆增翼.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8]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金礼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执行考察 ——以苏南W市B区为例[D]. 刘玮. 南京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