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辽宁省暴雨天气过程预报与分析

1999年8月辽宁省暴雨天气过程预报与分析

一、1999年8月辽宁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盛杰[1](2020)在《华北地区线状对流的活动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6-8月是华北地区的主汛期,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大陆性和海洋性季风气流在此交汇,境内既有离渤海较近的华北大平原,也有吕梁山、太行山、燕山等众多山脉,对流天气复杂多变,预报员难以把握。线状对流系统(quasi-linear convective systems,QLCSs)是汛期影响华北地区重要的强对流系统,其尺度大,致灾天气强,一直缺乏较完整的系统性统计研究,同时地形对华北QLCSs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也较少。为建立完整的华北地区QLCSs个例库,首先发展了一套线状对流系统客观识别方法。将计算机图形学骨架概念应用到气象学领域,发展了回波图像预处理、骨架修剪处理以及长宽比量化处理技术,该方法能自动识别出雷达回波拼图中符合气象学标准的QLCSs。结合2016年黄淮地区一次双QLCSs过程给出了基于骨架的QLCSs客观量化算法的具体技术流程,然后利用该方法对2016年6月安徽地区的QLCSs进行客观筛选,并进一步量化识别QLCSs的移动特征,结合灾害天气实况与主观识别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结合气象学标准改造的骨架图像识别算法,较好保留了气象回波形状信息,在准确量化对流系统长短轴的基础上,实现线状对流系统的有效识别。利用雷达拼图资料,应用骨架图像识别算法建立2013-2018年华北地区QLCSs个例库(171例),根据其时空分布特征的统计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华北QLCSs时空分布不均匀,除有明显的年及月变化外,其生消日变化特征也较显着,总体表现出易于午后生成,夜间减弱消亡的特征。空间分布上来看,高原发生较少,沿山及平原地区多有出现,太行山附近是其重要的高频生成区,说明热力条件的日变化及地形对于华北QLCSs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针对暴雨和雷暴大风两类不同的对流天气,可筛选出雷暴大风为主的QLCSs和暴雨为主的QLCSs,统计发现两者活动规律各具特点,暴雨型QLCSs移速慢、夹角小,形成于夜间的山地或沿山附近,雷暴大风型QLCSs移速快、夹角大,下午时段在平原地区或沿山生成。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准,进一步筛选出产生极端强雷暴大风和极端强降水两类致灾性QLCSs,给出这两类QLCSs的环流形势、环境条件、地形作用和关键中尺度系统地面冷池等的特征,分析结果如下:强雷暴大风型QLCSs的环境大气斜压性强,中层干和大的垂直减温率造成的BCAPE(best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DCAPE(downdraft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大值区是产生极端大风的重要环境条件,地面强冷池以及0-3 km风垂直切变对前向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强降水型QLCSs产生的降水极端性较前一类型更为突出,天气尺度强迫相对较弱,水汽条件极其充沛,具有暖区降水性质,地面弱冷池或地形与低层南风气流相互作用维持的后向传播是其发展和慢速移动的主要机制,也是产生极端强降水的直接原因。由统计结果可知,地形在华北QLCSs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筛选两个代表性线状对流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试验,探究QLCSs的线状结构的形成机理。2013年8月4日的线状结构形成过程中,大气环境偏干,上坡风导致的MAULs(moist absolutely unstable layers)是触发线状对流的重要原因:由于白天日照,山区升温快于盆地,形成上坡风,边界层风场沿山脉辐合明显,持续的垂直上升运动导致山脉低空水汽辐合,沿山脉走向形成了水汽饱和带,最终对流在MAULs区域触发,回波也表现出沿山脉走向的带状结构。2016年7月24日QLCSs过程的线状结构形成时,大气环境偏湿,而且线状回波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喇叭口的南侧山区不断触发新对流,并在引导气流的作用下移入喇叭口的北侧平原地区,单体在对流主体后部合并发展,线状结构逐渐形成,敏感性试验发现去除南侧山体后,不再有带状雨带形成;第二阶段,对流发展到成熟阶段,地面冷池随之形成,暖湿的南风气流在线状回波的南侧与冷池的出流相互作用,触发出新的对流,后向传播维持了回波的线状形态。

韩颖[2](2020)在《鞍山地区大暴雨的气候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依据鞍山市4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鞍山、海城、台安、岫岩)1960—201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选取这53年鞍山地区发生的60个大暴雨日个例进行气候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鞍山地区大暴雨出现频次为1.1次/年,集中出现在7—8月份,岫岩县大暴雨出现频次相对较高;鞍山地区大暴雨"三带"环流特征明显,中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气旋类大暴雨是最主要的天气影响系统。

阎诗佳[3](2020)在《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大坝作为水资源时空分配调控的重要工程措施,在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看到水库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重要隐患,水库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水库安全度汛是重中之重,小型水库安全则是其关键要害。约占水库总数95.2%的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极广、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是重大的度汛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大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能力分析,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库安全度汛,让人们能够在享受小型水库带来极大效益的同时,减少其运行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风险。本文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出发,结合辽宁省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构建了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对其进行应用,并在充分调研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安全运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为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成果如下。(1)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以小型水库分区、降雨径流关系、水库现时库容下所能承受的径流深为依据的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结合辽宁省流域特点,将小型水库按照辽宁省水文分区进行分区分类。按照各分区的流域特点,确定小型水库各自分区降雨径流关系的计算方法。再按照流域径流深折算方法,计算出小型水库现时库容下的总径流深。通过各分区小型水库总径流深和降雨径流关系确定其暴雨承载能力,并根据暴雨承载能力和降雨气象预报之间的关系进行水库防汛预警。(2)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基于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选用典型强降雨过程的小型水库为样本,收集省级防汛平台的降雨、库容、土壤含水率等数据,进行模型计算,通过模型模拟、优化调参确定模型计算各参数取值,完成模型构建,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校验。对模型进行应用,预报强降雨过程下小型水库的暴雨承载能力,并发布预警。(3)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构建。在全面调查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水库工程、水库管理等安全运行情况入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建立健全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预警系统,构建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以提高小型水库安全运行能力。

罗然[4](2020)在《华北夜间强降水统计特征和机理个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对于造成强降水的对流系统的中尺度特征和降水日变化特征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华北地区强降水的夜间多发性特征突出,但其发生规律、环境条件和成因还需深入研究。本文利用逐小时降水资料挑选出华北地区1980年至2018年夏季6-8月的夜间强降水事件,综合利用常规观测、CFSR再分析资料、静止卫星与雷达数据等分析了夜间强降水的天气背景、时空分布、环境条件以及造成夜间主要降水对流系统的特征,并选取2015年8月2日发生在冀鲁交界处夜间强降水个例,利用高分辨率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夜间新生对流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局地强降水的成因。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华北地区国家级台站逐小时降水数据挑选出在夜间12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100 mm的站点数≥5个的夜间强降水个例31个,并划分为热带气旋类、低涡切变类、副高边缘弱天气尺度强迫类和其他类四类,其中低涡切变类占51.61%。这些个例总体降水分布为在京津冀东部存在大值中心,降水日变化上表现出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发生频率均存在夜间峰值,短时强降水(≥20 mm/h)频率与TBB≤-32℃和≤-52℃均值的日变化均表明有对流夜间新生或发展。(2)利用CFSR再分析资料插值到夜间发生20 mm/h的降水站点,统计降水发生前后的环境条件。同已有针对短时强降水研究成果对比,统计结果显示水汽条件更好,热带气旋类以及低涡切变类尤甚,而热力和能量条件较差,但在垂直风切变和环境抬升条件较为接近。热力和能量条件较差这可能是大多数夜间对流的环境条件特点之一。统计表明在渤海南部、山东半岛东部为夜间低空急流(NLLJs)多发区域,夜间强降水相伴的NLLJs的夜间加强与急流核中心高度下降的特征也较为显着。(3)利用自1996年起的静止卫星TBB(相当黑体亮温)资料分析了23个个例强降水的对流系统特征,陆地区域的TBB在空间分布以及日变化上表现出与降水较为一致的特征,但发现在渤海上空也存在夜间对流云团活跃区域,夜间有41.4%短时强降水发生在TBB梯度≥0.3 K/km区域。分析7个个例的雷达数据组合反射率因子得到71.5%存在午后对流影响至夜间以及对流夜间新生发展的双峰特征。进一步综合雷达和卫星数据分析对流形态以及发展过程,达到β中尺度以上的对流系统中以MβECS居多,总体在12-18 BT时段初生、18-00 BT达到成熟的频率最高,于太行山东麓触发的对流占43.75%,93.75%的系统东移发展。(4)选取2015年8月2日夜间低涡切变类个例分析,过程共有6个国家级站点夜间累积降水超过100 mm,与冷涡南部低槽东移相关。夜间新生的MβECS系统造成了后半夜主要强降水,对流演变过程较为复杂,20 BT在五台山市境内新生,东移过程中逐渐与多条对流线合并形成雷达反射率因子质心较低的飑线。在东侧多对流线合并阶段,存在冷池以及中心气旋的合并。后半夜在水汽条件转好、对流风暴质心降低、环境条件与中尺度辐合线配合、系统的南段出现了局地的列车效应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局地强降水。该个例过程表明,不同阶段的对流系统,在不同环境大气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对流性降水特征,其从大陆型对流演变为热带型对流。该个例存在与降水过程相伴的超低空急流(OLLJ)与天气尺度系统相关边界层急流(SLLJ),后半夜NLLJ增强且急流核高度降低,对高能高湿空气的输送加强,并在其左前侧的存在较好的辐合条件有利于对流系统维持发展。(5)着眼于华北夜间时段的强降水事件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本文新意在于获得了华北夜间强降水的气候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得到夜间对流云团活跃区除渤海西部部分区域外与河北东部、天津以及北京东南部降水大值区重合,位于山东东部NLLJs多发区的左前侧;获得了该类天气的环境条件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夜间对流发生发展相对于已有类似研究成果的水汽条件阈值更高;夜间强降水事件中对流活动为β中尺度系统占主导,存在午后生成影响至夜间和夜间对流新生或增强两种发展模态。

柳龙生,黄彬,吕爱民,曹越男,聂高臻[5](2019)在《2019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夏季(6—8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度西风带呈4波型分布,欧亚大陆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型。6月,我国北方海域多入海气旋和海雾,7—8月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偏东、偏南,不利于热带气旋生成。我国近海有10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过程大风有6次,2次由入海温带气旋造成,另外2次过程主要由雷暴大风引起;出现了14次明显的海雾过程,其中6月出现7次,7月出现4次,8月出现3次;发生13次2 m以上的大浪过程,6月出现4次,7月出现5次,8月出现4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0个热带气旋命名,比常年平均偏少1个;其他各大洋共有14个命名热带气旋生成,分别为:北大西洋4个、东太平洋9个、北印度洋1个。

卢瑶[6](2019)在《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山洪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洪灾害是国内外常见且极具危害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具有的突发性、危害性大、难预测性等特点,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开展的难点。目前预报预警是山洪灾害防治中最重要的非工程措施。预警主要考虑降雨信息,对于小流域,洪水陡涨陡落,利用落地雨进行预警从时间上根本满足不了山洪灾害防治要求,应考虑降雨预报信息与天气系统进行山洪预警研究,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辽宁省内清原县浑河支流北口前以上流域与岫岩县大洋河-岫岩以上流域作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辽宁省典型流域内暴雨特性及天气系统;然后分析降雨预报信息进行可利用性;最后研究结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信息的山洪预警技术,旨在延长预见期,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辽宁省典型流域暴雨特性及天气系统分析。首先阐述辽宁省内致洪暴雨的天气系统,并总结和梳理各类型天气系统的形势特点;然后以研究流域内的历史典型致洪暴雨为对象,通过对引发暴雨的天气系统类型、降雨量级的总结,得出主要影响研究流域内致洪暴雨的天气系统类型,并总结常见天气系统下的降雨特征;最后以研究流域内典型暴雨为例进行天气系统分析,探讨天气系统形势变化过程与降雨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山洪预警技术研究奠定初步基础。(2)降雨预报信息的可利用性分析。首先对辽宁省部分流域已有的降雨预报信息的可利用性评价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再利用TS评分、偏差B法与“三率”计算分析研究流域内降雨预报信息的可利用性,总结得出:小量级(无雨、小雨及以下)的预报降雨的可利用性较好;大量级(大雨及以上)的预报降雨值偏小,准确率不确定性较大,可利用性偏低;然后分析典型场次暴雨的预报降雨精度偏低主要体现在预报降雨的空间尺度以及时空分布方面;最后结合天气系统分析,进一步印证了已得出的降雨预报可利用性分析的结论,同时探讨了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数据进行山洪预警的可行性,进一步奠定山洪预警研究的基础。(3)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山洪预警技术。首先以临界雨量作为预警指标,利用新安江水文模型得到动态临界雨量曲线并查得当前时刻的临界雨量,先利用降雨预报信息进行山洪预警;然后结合天气分析对得到的山洪预警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与修正,改善预警效果;最后将考虑降雨预报的山洪预警结果、产生大于临界雨量降雨的概率以及天气系统分析作为山洪预警的因子,进行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多级山洪预警技术研究并分析预警效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梳理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完善的工作。

于佳含[7](2019)在《2017年7-8月东北地区三次极端天气过程的诊断》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7月13-14日和19-21日吉林省永吉县出现了两次强降水天气,2017年8月27-31日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降温过程,这三次过程均通过了极端降水或低温事件的阈值检验。为研究这三次过程的形成机制,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利用ERA-Interim 0.5°×0.5°逐6h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Y-2E、FY-2F卫星资料,对这三次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利用T639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对2017年7月13-14日吉林省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进行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永吉县在7月13、14和20日的降水量均超过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可以认为永吉县在7月13-14日和19-21日的两次强降水天气均为极端降水事件;东北地区在8月28-30日低于极端低温事件阈值的台站个数较多,29日的台站个数最多,可以认为东北大部分地区在8月29日前后发生了极端低温事件。(2)东北冷涡和西太副高的有利配置是这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第一次过程受西北气流与西南低空急流的强辐合影响,第二次过程受东北气流与西南低空急流的切变线影响;第一次过程的低空急流更强,水汽含量更充沛,高空急流有较强的抽吸作用;永吉县的最强降雨时段在第一次过程受低层暖湿空气加强与中层干冷空气发生作用的影响,在第二次过程受中层干冷空气向下侵入低层的影响;永吉县的短时强降雨在第一次过程受TBB≤-50℃或-60℃的强对流云团影响,在第二次过程中,前期TBB≤-50℃,之后对流逐渐减弱。(3)东北冷涡是这次雨雪降温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干冷、暖湿两股气流在冷涡中心互相缠绕、形成偶极,干冷空气的入侵是冷涡形成和维持冷心结构的重要因素;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形成高空冷锋区,且逐渐向南移动,低层温度急剧下降是形成降雪的重要原因;水汽沿冷涡环流逆时针输送,并随冷涡东移;冷涡降水取决于冷涡风场的结构变化特征,上升气流较强时,降水也较强。(4)T639模式对此次吉林省降水过程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整体上来看,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准确度有所下降。

亓军红[8](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朱国明,胡壮,张思瑶[9](2018)在《沈阳局地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实况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预报产品和地基GPS/MET观测网大气可降水量数据,针对2017年8月3日沈阳地区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反思预报思路,探讨模式预报误差,寻求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不同起报时刻ECMWF模式预报的700 hPa切变线的位置和两侧风速大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ECMWF模式预报的降水量主要是由大尺度降水产生,对对流性降水估计明显不足,对降水系统预报不稳定,导致大尺度降水的落区处于不断调整状况,使城区对流环境发生改变,预报城区上空水汽辐合出现在城区东南部,导致暴雨空报。可以利用大气可降水量的监测资料,来判断水汽辐合区。

陈传雷,管兆勇,纪永明,肖光梁,贾旭轩,程攀[10](2018)在《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选取发生在辽宁的3次典型长历时暴雨过程,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FY-2E黑体亮温TBB、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降水实况、天气形势背景、卫星红外云图、雷达回波的结构和强度变化的代表性特征。结果表明:辽宁长历时暴雨是在有利于产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异常稳定的形势场导致冷暖空气在某一地区长时间相互对峙而形成的。该型暴雨的降水实况具有雨强变化小、强降水无明显阶段性特征和雨强变化大、强降水具有明显阶段性两种特征。一般性对流云团、暖云和深对流云团均可造成该型暴雨,其中一般性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变化幅度小,在-47~-36℃,暖云的云顶亮温在-8~3℃,深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68~-50℃且强降水发生在云顶亮温低值中心偏向温度梯度大值区一侧。该型暴雨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质心较低,表现为上游回波同一方向连续移入形成的"列车效应"、本地生成回波并不断加强以及不同方向的强回波先后移入影响三种类型,小时平均回波强度及其变化对降水强度和趋势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需要特别关注副热带高压西侧低层高能高湿、凝结高度低、整层近乎饱和且又具有局地地形抬升触发条件地区的暖云强降水的分析和监测。

二、1999年8月辽宁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8月辽宁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地区线状对流的活动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线状对流系统分类统计研究进展
        1.2.2 线状对流系统发展机理研究进展
        1.2.3 线状对流系统识别算法研究进展
        1.2.4 线状对流系统致灾机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线状对流系统识别技术与评估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线状对流系统识别技术
        2.3.1 识别技术流程简介
        2.3.2 二值化及闭运算预处理
        2.3.3 骨架提取及修剪
        2.3.4 骨干长短轴量化
        2.3.5 追踪算法介绍
    2.4 骨架识别方法评估
    2.5 骨架识别技术不确定性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北地区线状对流的活动统计特征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华北线状对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
    3.4 华北线状对流系统分类统计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华北地区线状对流致灾性天气条件分析
    4.1 引言
    4.2 两类线状对流系统致灾天气统计
    4.3 两类极端性强天气线状对流系统形成的环境条件分析
        4.3.1 总体和两类QLCSs环境条件统计对比
        4.3.2 强雷暴大风型QLCSs的环流背景和机制
        4.3.3 强降水型QLCSs的环流背景和机制
    4.4 小结
第五章 强雷暴大风型QLCSs线状结构形成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实况分析
    5.3 数值模式分析
        5.3.1 WRF数值模拟设计方案
        5.3.2 模拟结果验证
        5.3.3 模拟结果诊断分析
    5.4 强雷暴大风型QLCS线状结构形成机理概念模型
    5.5 小结
第六章 强降水型QLCSs线状结构形成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实况分析
        6.2.1 过程天气背景
        6.2.2 回波演变第一阶段实况分析
        6.2.3 回波演变第二阶段实况分析
    6.3 数值模拟分析
        6.3.1 WRF数值模拟设计方案
        6.3.2 模拟结果验证
        6.3.3 第一阶段模拟结果诊断分析
        6.3.4 第二阶段模拟结果诊断分析
        6.3.5 地形敏感性试验
    6.4 强降水型QLCS线状结构形成机理概念模型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博士期间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2)鞍山地区大暴雨的气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取大暴雨个例
2 鞍山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1 时间分布特征
    2.2 空间分布特征
    2.3 降水极值
3 鞍山大暴雨环流形势特征
    3.1 大尺度环流特征
    3.2 主要影响系统
    3.3 典型个例
        3.3.1 华北气旋
        3.3.2 江淮气旋
        3.3.3低槽冷锋类
        3.3.4 副热带高压后部低空切变类
        3.3.5 东北低涡
4 总结

(3)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洪水预报研究现状
        1.2.2 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1.2.3 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河流水系
    2.2 工程建设
        2.2.1 水文站网建设
        2.2.2 水库工程建设
    2.3 近年防汛形势
第三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
    3.1 概念及模型思路
    3.2 模型计算分区
    3.3 模型计算方法
        3.3.1 降雨径流计算
        3.3.2 水库径流深计算
        3.3.3 暴雨承载能力计算
    3.4 模型精度检验
        3.4.1 按分区验证模型精度
        3.4.2 按降雨级别验证模型精度
    3.5 模型预警
第四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4.1 样本及数据选择
        4.1.1 场次降雨选择
        4.1.2 样本水库选择
        4.1.3 数据选择
    4.2 模型参数确定
    4.3 模型模拟
        4.3.1 模型计算
        4.3.2 参数优化
    4.4 模型校验
    4.5 模型应用
第五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
    5.1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
    5.2 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分析
        5.2.1 暴雨承载能力安全运行分析
        5.2.2 工程安全运行分析
        5.2.3 管理安全运行分析
        5.2.4 分析结论
    5.3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构建
        5.3.1 以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为基础的防汛调度保障机制
        5.3.2 以小型水库工程维护为核心的工程保障机制
        5.3.3 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为重点的组织保障机制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华北夜间强降水统计特征和机理个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华北极端强降水事件概述
        1.1.2 产生华北暴雨的环流形势
        1.1.3 强降水形成机理
        1.1.4 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系统
        1.1.5 夜间强降水事件的成因
        1.1.6 低空急流与强降水之间的联系
    1.2 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统计分析所用资料以及研究方法
        2.1.1 小时降水数据
        2.1.2 CFSR再分析资料
        2.1.3 静止卫星红外通道1数据
        2.1.4 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
    2.2 个例实况分析所用资料以及研究方法
第3章 华北夜间强降水事件的统计分析
    3.1 华北夜间强降水个例挑选和天气背景分类
        3.1.1 天气背景分类标准
        3.1.2 统计结果
    3.2 历史个例降水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3.3 典型个例分析
        3.3.1 热带气旋型
        3.3.2 热带气旋残余环流型
        3.3.3 低涡切变类低涡型
        3.3.4 低涡切变类切变型
        3.3.5 低涡切变类低涡外围切变型
        3.3.6 副高边缘弱天气尺度强迫类
        3.3.7 其他类
    3.4 夜间强降水个例总体日变化特征
        3.4.1 总体统计结果
        3.4.2 按天气背景分类统计结果
    3.5 华北夜间强降水环境物理量分析
        3.5.1 热带气旋类
        3.5.2 低涡切变类
        3.5.3 副高边缘弱天气尺度强迫类
        3.5.4 其他类
    3.6 探空廓线特征
    3.7 与夜间强降水个例相关的低空急流事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卫星云图和雷达统计特征
    4.1 静止卫星云顶亮温
        4.1.1 TBB分布特征
        4.1.2 夜间降水邻近格点TBB统计结果
    4.2 卫星云图和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日变化特征
        4.2.1 TBB日变化特征
        4.2.2 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区域平均日变化特征
    4.3 夜间主要雨区对流云团演变特征
        4.3.1 对流云团的分类
        4.3.2 总体统计结果
        4.3.3 典型个例对流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夜间强降水事件个例分析
    5.1 个例过程概述
    5.2 个例天气背景
    5.3 对流触发前环境条件分析
        5.3.1 水汽条件
        5.3.2 热力和能量条件
        5.3.3 环境抬升条件
        5.3.4 垂直风切变条件
    5.4 基于卫星和雷达资料的对流系统演变特征
    5.5 不同阶段的结构特征
        5.5.1 对流初始阶段
        5.5.2 非线状对流阶段
        5.5.3 东侧多对流线合并阶段
        5.5.4 飑线东移阶段
        5.5.5 对流显着减弱阶段
    5.6 后半夜强降水成因
        5.6.1 降水强度增大原因
        5.6.2 降水长时间维持原因
        5.6.3 低空急流在局地强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2019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环流特征与演变
    1.1环流特征
    1.2环流演变对我国近海天气的影响
2我国近海天气分析
    2.1大风过程
        2.1.1概况
        2.1.2 8月9—13日热带气旋大风过程
    2.2海雾过程
        2.2.1概况
        2.2.2 6月3—6日海雾个例分析
    2.3热带气旋
        2.3.1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
        2.3.2全球其他海域热带气旋概况
3海洋概况
    3.1浪高
    3.2海面温度
4小结

(6)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山洪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暴雨天气系统研究
        1.2.2 降雨预报信息的可利用性研究
        1.2.3 山洪预警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辽宁省典型流域暴雨特性及天气系统分析
    2.1 引言
    2.2 辽宁省区域性暴雨天气类型
        2.2.1 气旋型天气系统
        2.2.2 台风型天气系统
        2.2.3 高压后部型天气系统
    2.3 研究流域暴雨特征分析
        2.3.1 研究流域的选取
        2.3.2 浑河-北口前以上流域致洪暴雨特征分析
        2.3.3 大洋河-岫岩以上流域致洪暴雨特征分析
    2.4 研究流域典型暴雨天气系统分析
        2.4.1 高空形势分析
        2.4.2 水汽输送分析
        2.4.3 矢量风场分析
        2.4.4 垂直风速场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分析
    3.1 引言
    3.2 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评价
        3.2.1 降雨预报信息可利用性研究与实践
        3.2.2 研究流域降雨预报信息的可利用评价
    3.3 典型暴雨预报降雨精度的体现
        3.3.1 预报降雨空间尺度
        3.3.2 预报降雨时间分布
        3.3.3 预报降雨空间分布
    3.4 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信息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4 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山洪预警技术
    4.1 引言
    4.2 考虑降雨预报信息的山洪预警
        4.2.1 临界雨量指标计算
        4.2.2 考虑降雨预报信息的山洪预警
    4.3 结合天气系统的山洪预警结果分析
    4.4 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多级山洪预警
        4.4.1 多级山洪预警具体方法
        4.4.2 不同时段预报降雨各量级下实际降雨的概率分布曲线
        4.4.3 多级山洪预警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2017年7-8月东北地区三次极端天气过程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极端天气事件的研究
        1.2.2 关于东北冷涡的研究
        1.2.3 关于暴雨的研究
        1.2.4 关于雨雪降温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2017年夏季东北地区的极端降水和低温事件
    2.1 夏季东北地区极端降水和低温事件的检测方法
    2.2 2017年夏季东北地区极端降水和低温事件的检测结果
        2.2.1 7月吉林永吉的极端降水事件
        2.2.2 8月末东北地区的极端低温事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17年7月吉林永吉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诊断
    3.1 两次降水过程的特征
    3.2 大尺度环流背景
        3.2.1 第一次过程
        3.2.2 第二次过程
    3.3 高低空急流的演变
        3.3.1 第一次过程
        3.3.2 第二次过程
        3.3.3 两次过程暴雨中心分析
    3.4 物理量分析
        3.4.1 水汽条件
        3.4.2 热力条件
        3.4.3 动力条件
    3.5 卫星云图分析
        3.5.1 第一次过程
        3.5.2 第二次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17年8月东北地区一次雨雪降温过程的诊断
    4.1 天气过程特征
    4.2 大尺度环流背景及风场
    4.3 冷涡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
        4.3.1 冷涡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条件
        4.3.2 冷涡发展的干侵入机制
    4.4 物理量场分析
        4.4.1 热力条件
        4.4.2 水汽条件
        4.4.3 动力条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639数值预报产品在吉林省一次强降水过程中的检验
    5.1 天气形势场预报检验
        5.1.1 高度场形势
        5.1.2 地面场形势
        5.1.3 850hPa风场
        5.1.4 降水场
    5.2 物理量场预报检验
        5.2.1 水汽通量
        5.2.2 温度露点差
        5.2.3 假相当位温
        5.2.4 K指数
        5.2.5 850hPa散度
        5.2.6 500hPa垂直速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9)沈阳局地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降水过程概述
2 降水预报失误分析
    2.1 模式环流背景检验
    2.2 模式降水预报失误
    2.3 模式大尺度降水预报误差
3 结论

(10)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及定义
2 降水特征
3 影响系统特征
4 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
    4.1 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
        4.1.1 阿吉乡特大暴雨过程
        4.1.2 丹东市五龙背乡特大暴雨过程
        4.1.3 清原县大苏河乡特大暴雨过程
    4.2 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
        4.2.1 铁岭县阿吉乡特大暴雨过程
        4.2.2 丹东市五龙背乡特大暴雨过程
        4.2.3 清原县大苏河乡特大暴雨过程
        4.2.4 回波强度和高度与雨强的关系特征
5 结论和讨论

四、1999年8月辽宁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地区线状对流的活动特征与机理研究[D]. 盛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2]鞍山地区大暴雨的气候特征研究[J]. 韩颖. 农业灾害研究, 2020(07)
  • [3]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D]. 阎诗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华北夜间强降水统计特征和机理个例研究[D]. 罗然.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
  • [5]2019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J]. 柳龙生,黄彬,吕爱民,曹越男,聂高臻. 海洋气象学报, 2019(04)
  • [6]耦合天气系统与降雨预报的山洪预警技术研究[D]. 卢瑶.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7]2017年7-8月东北地区三次极端天气过程的诊断[D]. 于佳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沈阳局地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分析[J]. 朱国明,胡壮,张思瑶. 吉林农业, 2018(21)
  • [10]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J]. 陈传雷,管兆勇,纪永明,肖光梁,贾旭轩,程攀. 气象, 2018(08)

标签:;  ;  ;  ;  ;  

1999年8月辽宁省暴雨天气过程预报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