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向“双稳健型”微调(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4)在《中国油菜产业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证明,农业成为我国加入WTO以来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并将粮食安全一直作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中之重,但我国的粮食自给已经得到基本保障,而食用植物油的战略安全隐患已经悄然降临,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油料作物大豆在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大豆产业逐渐萎缩。我国97家大型的大豆加工企业中已经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占总股本的66%,其实际加工能力已经占到国内总实际加工能力的85%,我国大豆进口货源的80%控制在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BCD)四大粮商和丰益国际手中。这些外资企业甚至企图控制豆粕、菜籽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加工,进军我国饲料行业。大豆遭遇的危机,引起了各界对我国油脂油料产业安全的广泛关注,大豆“不设防”的悲剧,也引发了学者们对大豆悲剧是否会在其他油料品种上重演的担忧。此时,油菜作为我国除大豆之外的第一大油料作物,其产业安全问题摆在了油脂油料产业安全问题的前沿。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试图对建国以来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各省油菜产业的演变历程进行回顾,总结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过程和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我国油菜产业的“安全度”和各省油菜产业的“安全度”分别进行了估算,对我国未来八年的油菜产业“安全度”进行了预测;针对当前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油菜产品的大量进口问题,结合大豆“沦陷”的惨痛教训,产品的大量进口易导致产业“定价权”的缺失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四步骤评价法判断了我国油菜产业的“定价权”是否缺失;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油菜产业“不安全”的状态下,依靠产业自身的发展来改善产业安全已经不现实,此时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护成为我国油菜产业不彻底重蹈大豆覆辙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些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借鉴各国维护油料产业安全的经验,最终对我国政府保护油菜产业、提升油菜产业安全度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每个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研究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基本概念和范围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价,对产业安全的理论渊源、国内外有关产业安全和油菜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述评。第三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介绍了我国油菜产业在生产、加工、消费、贸易方面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是怎样逐渐产生并得到重视的;总结了当前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四大隐患。第四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度)的实证评估与预测,构建了含有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1985-2012年的取值,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对各指标2013-2020年的取值进行了预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985-2020年我国的油菜产业安全度进行了量化估算与预测,并将两种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第五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分析,对比了我国14个主产省的油菜产业在生产、加工、消费、流通、贸易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油菜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的对油菜产业安全的不利影响。第六章是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实证评估与聚类分析,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度)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4个主产省在2003-2012年的油菜产业安全水平进行了量化估算与聚类。第七章是我国油菜产业定价权缺失问题判断,设定了判断定价权是否缺失的四个步骤,对我国油菜产品是否存在定价权缺失问题进行了验证,具体分析了产品进口量与进口价格、国际价格的关系,进口价格波动与世界供给盈余量的关系,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动态比价,我国菜籽油现货价格、郑州商品交易所菜籽油期货价格、加拿大商品交易所油菜籽期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第八章是我国油菜产业政策梳理与主要国家经验借鉴,总结了1990-2013年国家涉及油菜产业的64份文件在油菜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品贸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提出了部分政策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7个国家的油料支持政策,并提出了经验借鉴。第九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总结文章主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从9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985-2012年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预测在2013-2018年问油菜产业安全程度较2012年有所改善,但到2019年和2020年油菜产业安全程度再次降到2012年之下;按照百分制得分来给油菜产业安全水平进行打分的话,如果100分是完全的不安全,则2012年油菜产业安全得分是73.01分,2020年得分是73.80分,均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果A级是安全、D级是危机的话,则我国油菜产业安全等级为C;2003-2012年14个主产省的油菜产业安全度存在波动,多数省份安全度差异不显着;我国油菜产业存在产品定价权缺失问题,我国不具有独立的国际定价权,加拿大仍然是油菜产品的国际价格中心,产品大量进口下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容易遭受来自国际市场的价格风险。
马红杰[2](2013)在《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轨道交通节点是城市的重要“骨节”,没有精彩畅捷的节点就没有宜人舒适充满特色的城市;城市又是各个“骨节”组成的整体,没有对城市系统整体的研究和把控,就没有对节点的精细设计和管理。二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和轨道建设规模的速度空前,在实现快速城市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城市特色缺失、文化趋同的问题。如何传承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实现轨道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良好衔接是当前规划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论文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为研究对象,在对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站点一体化设计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优秀实例,从工程技术领域、规划设计领域和重要控制要素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方法,并从规划管理角度和规划策略角度两方面研究了当前和今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和规划策略的举措和思路。论文认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包含设计、管理和策略三个要素,贯穿于站点一体化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实施完成的全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把控、创新的协调机制、动态的公众参与、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前瞻的规划策略作为支撑体系,确保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系统开展和有效实施。从北京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来看,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被日益重视,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北京市大规模的轨道建设实践亟待完善规划体系、提升管理水平。论文着重探讨了一体化工作在设计、管理和策略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梳理了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设计方法论,对北京一体化的规划管理工作体系和策略提出了初步设想和展望,并以朝阳区的实践为例,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探讨了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规划管理及策略问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领域能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无论如何,建设宜居城市生活,破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体化的难题已经刻不容缓。
王钊[3](2012)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 ——基于G20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世界经济失衡被认为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世界经济失衡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回顾过去,全球经济已经经历过数次失衡过程。许多经济学家对失衡的原因、持续性等做过大量研究,但并未形成统一认识。此轮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长期保持经常项目赤字,而经常项目盈余则主要集中于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这种不平衡逐步扩展到南北差距的扩大、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本文立足于后危机时期,从G20的视角出发,较为系统的研究此轮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其影响,以及G20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并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全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从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的影响、G20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内在关系四个方面,对当前有关世界经济失衡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再次,详细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的相关理论。首先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关世界经济失衡的经典理论,然后介绍了新世纪以来该领域的新进展,接着论述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理论及国际关系学中的国际机制理论。最后,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评论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在界定“后金融危机时期”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2008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及新变化,并从贸易分工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两个视角,探讨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总结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最后,通过建立一个跨时期的两国模型,利用面板模型分析了政府财政收支和对外净资产对经常项目的影响。第四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对G20成员国的影响。论文选取G20中各主要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数据,分析了世界经济失衡对G20国家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模型,探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失衡间的关系。第五章:G20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实践。论文重点针对G20的建立、机制及其最新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梳理最近几年来G20在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探讨及调整对策上做出的具体行动。在此基础上,对G20应该如何加强机制化,推动世界经济失衡更好的调整,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之后,重点选择G20中最具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失衡最为严重的美国和东亚经济体,分别从经济结构调整、汇率路径调整和金融体系调整三个方面对其应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路径展开讨论,最后将美国和东亚新兴经济体在应对世界经济失衡时的调整路径进行了对比。第六章: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与对策。本章着重分析中国参与G20主导下,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心,提出中国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汇率政策、金融政策等多个领域的具体政策和内外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是以全球金融业和制造业间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一种失衡。实证的结果也表明政府财政收支对经常项目的影响更为显着,其次是相对人均收入、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外净资产。以G20为平台,世界各国应通力协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国内经济,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中国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单纯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区域经济与货币合作,强化各种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重塑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乃至主导权。
冯菲[4](2010)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文中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产出或交易量与货币存量之比,它联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与金融经济的货币,是货币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围绕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这一中心论题,运用结构分析方法和实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交易货币流通速度、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展开分析。首先,第二章为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回顾,主要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演变进行了一个历史考察。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概念来自货币数量理论史中两种截然区分的方法——交易分析方法与现金余额分析方法,本文从理论渊源上澄清了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由交易流通速度向收入流通速度的转变过程中的相关概念,为以后各章的讨论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和框架。第三章为我国交易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两个重要概念。近年来由于我国收入流通速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国内学者开始更加关注货币的交易速度。有关交易总量的测度是交易流通速度研究的难点。本文对我国1992-2008年交易流通速度的测算做了初步尝试。研究发现,我国交易流通速度的波动具有较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且2000年以后,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的同步波动性消失,二者出现发散趋势。中间产品交易和金融资产交易的扩大是二者出现发散趋势的重要原因。交易流通速度分析可以更好地指示货币需求的变化,为我国货币供给规划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参照。第四章为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本章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的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的比重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五章至第七章在上述几章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若干政策含义。第五章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探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考察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我国以及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基础上,认为目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仍然具有适用性,但同时应该引入信贷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第六章从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角度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结构性问题。在我国,信贷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是我国货币政策发挥结构调整作用的最主要的手段。而当前我国信贷结构的主要矛盾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本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和不利影响,并提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若干对策建议。第七章从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考察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以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研究主要从国债管理政策和财政投融资政策方面展开,对财政性存款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的论述较少,本章从财政性存款角度考察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纳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部门分析,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机关团体存款的迅速增加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结构变动,分析了机关团体存款快速增长和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建议。
隆刚[5](2006)在《对我国“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已成为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走向,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式,本文就此问题探讨和分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6](2005)在《“双稳健政策”下的2005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预计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9.1%,比2003年小幅回落,实现稳健快速增长的调控目标,特别是在"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作用下,经济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明显化解,同时,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明显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5年双稳健经济政策,实际是对2004年"有保有压"宏观调控政策的确认,并不意味着2005年宏观政策会加大紧缩力度。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或整固期)。我们相信,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整固,中国经济仍继续在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运行。2005年将会实现8%8.5%的稳健型增长,投资和出口增长将会明显放慢,通胀压力趋弱。2005年采取的"双稳健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有紧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而且将注重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7](2004)在《再论"双稳健政策"——关于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及下一步取向》文中研究说明一、政策的提法和总体设想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中,关于财政、货币政策比较规范的概念是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即积极干预经济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没有看到直接使用中性政策提法,尽管有"稳定性(化)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但他们所讲的"稳定性(化)",既不同于我们所讲的"稳健",又不能直接等同于"中性"。中性政策,可能是我国经济学者根据世界各国宏观调控最新实践,以及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政策操作经验,得出的一个简洁而比较新颖的提法。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政策课题组[8](2004)在《关于2005年实施“双稳健政策”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9](2003)在《关于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内环境简析》文中研究说明 一、2004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增长趋势预测2004年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继续向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趋强,但同时经济增长也面临一些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的制约。为此,宏观政策须进行适时适度的微调,使短期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努力使长期矛盾逐步缓解,从而保证新一轮快速增长健康运行。 (一)环境因素分析。 1、体制和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首先,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新思路和新政策。其次,政府职能转换步伐加快
朱锋[10](2003)在《资讯备忘》文中研究表明
二、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向“双稳健型”微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向“双稳健型”微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油菜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6 研究展望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价 |
2.1 国内外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 |
2.1.1 产业安全理论渊源 |
2.1.2 国外产业安全研究 |
2.1.3 国内产业安全研究 |
2.2 国内外有关油菜产业的研究 |
2.2.1 国外油菜产业研究 |
2.2.2 国内油菜产业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问题分析 |
3.1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生产现状 |
3.1.2 加工现状 |
3.1.3 消费现状 |
3.1.4 贸易现状 |
3.2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过程及若干隐患 |
3.2.1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过程 |
3.2.2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问题的若干隐患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实证评估与预测 |
4.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油菜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一般性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2 粮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2.3 油菜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3 我国油菜产业安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 |
4.3.1 主成分分析法操作步骤 |
4.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我国油菜产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 |
4.4.1 评价模型与评价步骤 |
4.4.2 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分析 |
4.5 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油菜产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分析 |
5.1 我国油菜生产区域布局现状 |
5.2 我国油菜生产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2.1 生产能力 |
5.2.2 成本收益 |
5.2.3 成本构成及变化 |
5.3 我国油菜籽加工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3.1 加工企业区域分布 |
5.3.2 加工企业省市分布 |
5.3.3 菜籽油收购加工百强企业区域分布 |
5.3.4 大型压榨企业区域分布 |
5.3.5 菜籽油产量分布与区域流通 |
5.4 我国菜籽油消费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5 我国油菜产品流通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5.1 油菜籽商品化率 |
5.5.2 油菜籽、菜籽油价格 |
5.5.3 油菜产品流通过程与价格 |
5.6 我国油菜籽进口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安全形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实证评估与聚类分析 |
6.1 区域产业评价研究成果 |
6.2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
6.3 实证研究方法 |
6.3.1 因子分析 |
6.3.2 聚类分析 |
6.4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5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6.5.1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评价与分析 |
6.5.2 我国油菜区域产业安全度聚类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油菜产业定价权缺失问题判断 |
7.1 定价权与产业安全的关系 |
7.2 定价权缺失的界定标准 |
7.3 期货市场与定价权 |
7.3.1 期货市场与定价权的关系 |
7.3.2 世界油菜产品期货市场格局 |
7.4 我国油菜产品定价权实证分析 |
7.4.1 研究方法 |
7.4.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7.4.3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我国油菜产业政策梳理与主要国家经验借鉴 |
8.1 我国油菜产业政策梳理 |
8.1.1 中央一号文件 |
8.1.2 中央部委文件 |
8.1.3 油菜产业布局类政策 |
8.1.4 油菜产业发展政策 |
8.1.5 油菜生产机械化政策 |
8.1.6 油菜贸易政策 |
8.1.7 油菜研发及行业标准政策 |
8.1.8 油菜临时突发事件处理政策 |
8.2 油菜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8.2.1 油菜籽收储政策目前陷入两难境地 |
8.2.2 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不完善 |
8.2.3 国家对油菜产业支持力度不足 |
8.2.4 油菜籽龙头企业支持政策效果欠佳 |
8.2.5 油菜籽进口管制政策手段单一 |
8.3 主要国家油料产业政策 |
8.3.1 美国油料支持政策 |
8.3.2 加拿大油料支持政策 |
8.3.3 日本油料支持政策 |
8.3.4 韩国油料支持政策 |
8.3.5 印度油料支持政策 |
8.3.6 巴西油料支持政策 |
8.3.7 阿根廷油料支持政策 |
8.4 国际经验借鉴 |
8.4.1 支持政策制度化和体系化 |
8.4.2 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兼用 |
8.4.3 政策的制定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
8.4.4 采取适当进口油料、抑制成品油进口的贸易政策 |
8.4.5 对国内油料生产进行扶持 |
8.4.6 鼓励和推动技术革新 |
8.4.7 以专业的行业协会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高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多渠道提高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 |
9.2.2 增大对油菜产业补贴力度 |
9.2.3 加大油菜产业资金投入力度 |
9.2.4 大力扶持国内油脂企业发展 |
9.2.5 压缩油菜籽压榨低效产能,保护油菜种植农民利益 |
9.2.6 集成产学研、研发油菜新品种,扶持油菜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
9.2.7 提高油菜产业化、种植机械化、菜籽油市场化程度 |
9.2.8 保护国内油料产业,科学引导社会消费 |
9.2.9 制定积极的贸易政策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2)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论文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2.1 论文研究对象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界定 |
1.3.1 地理界定和时间界定 |
1.3.2 学科界定和对象界定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进展 |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3 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1.6 基于研究内容的论文研究方法 |
1.6.1 理论和实践结合法 |
1.6.2 归纳和分解结合法 |
1.6.3 比较分析法 |
第二章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2.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2.1.1 TOD模式 |
2.1.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 |
2.1.3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类型 |
2.1.4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方法 |
2.1.5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规划发展策略 |
2.2 相关城市格局优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1 城市宏观经济地理角度 |
2.2.2 地段城市形态学角度 |
2.2.3 交通导向开发模式理论 |
2.2.4 精明增长理论 |
2.2.5 生态城市理论 |
2.3 相关城市管理学的理论 |
2.3.1 城市管理与环境 |
2.3.2 管理流程优化理论 |
2.3.3 公众参与理论 |
2.3.4 管理者角色分配理论 |
2.3.5 城市管理二重性理论 |
2.3.6 城市管理职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面临问题和解决之道 |
3.1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综述 |
3.1.1 国外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概况 |
3.1.2 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概况 |
3.1.3 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工作发展综述 |
3.2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概念认知尚存在误区 |
3.2.2 总体实施的难度增加 |
3.2.3 与人民文化需求脱节 |
3.2.4 规划管控引导需强化 |
3.2.5 实施的评价体系缺失 |
3.2.6 规范的操作模式尚未完全形成 |
3.2.7 缺乏维护公共利益的制约手段 |
3.2.8 一体化研究尚未得到全程贯穿 |
3.3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解决之道:建立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体系和规划管理策略 |
第四章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方法 |
4.1 轨道交通站点引导形式分类及其特点 |
4.1.1 轨道交通站点引导形式的分类 |
4.1.2 轨道交通站点引导形式的特点 |
4.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规划设计”要点 |
4.2.1 规划研究思路 |
4.2.2 交通规划要点 |
4.2.3 工程实施要点 |
4.2.4 环境评价要点 |
4.3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核心区建筑设计”要点 |
4.3.1 核心区空间关系要点 |
4.3.2 核心区业态规划要点 |
4.3.3 核心区人行动线组织要点 |
4.3.4 核心区工程技术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规划管理模式建构 |
5.1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机制 |
5.1.1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的规划管理历史演变 |
5.1.2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纵向分段管理机制 |
5.1.3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横向联系协调机制 |
5.2 站点一体化不同阶段规划管理控制要素 |
5.2.1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一:规划方案的前期准备 |
5.2.2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二:方案的组织编制阶段 |
5.2.3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三:方案上报和控规落实阶段 |
5.2.4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四:方案细化和指导上市阶段 |
5.2.5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五:方案审查和落实条件阶段 |
5.2.6 规划管控引导阶段六:方案验收和评估检验阶段 |
5.3 一体化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相关问题 |
5.3.1 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
5.3.2 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3 规划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 一体化规划管理工作问题解析 |
5.4.1 利益诉求有待统筹 |
5.4.2 工程因素有待综合 |
5.4.3 规划理念有待创新 |
5.4.4 行政效能有待提高 |
5.4.5 相关立法和制度有待制定 |
5.4.6 整体性和分散性的矛盾有待破解 |
5.5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规划管理措施及建议 |
5.5.1 实现站点一体化规划编制方式转变 |
5.5.2 加快站点一体化管理服务方式转变 |
5.5.3 加大土储前期研究力度及后期出让控制性条件的约束 |
5.5.4 加速地下空间利用图则及地下空间相关规划修编工作 |
5.5.5 研究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审定和评估委员会设立的可能性 |
5.5.6 实现监督验收部门对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控制要素的把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发展策略 |
6.1 首都社会发展策略: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城市精神 |
6.1.1 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站点一体化工作全程 |
6.1.2 将轨道交通站点建设成为“北京精神”的名片 |
6.1.3 典型案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
6.2 公共交通发展策略:提高出行效率,便捷使用换乘 |
6.2.1 提高出行效率,实现交通“零换乘” |
6.2.2 促进步行文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
6.2.3 优化布局,疏解中心区非必要功能 |
6.2.4 典型案例:北京苹果园地铁枢纽一体化设计 |
6.3 文化创意发展策略:传承城市文化,营造地域特色 |
6.3.1 将文化艺术设施与地铁站点一体化结合 |
6.3.2 将地铁内部的空间设计与文化展示结合 |
6.3.3 典型案例A: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艺术展示系统 |
6.4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轴向立体开发构造场所效应 |
6.4.1 站点轴向发展 |
6.4.2 竖向立体发展 |
6.4.3 营造场所精神 |
6.4.4 典型案例:广州珠江新城 |
6.5 产业功能发展策略:调整职住结构平衡公益收益 |
6.5.1 研究职住平衡 |
6.5.2 兼顾公益收益 |
6.5.3 典型案例:北京丰台花乡站一体化方案设计 |
6.6 绿色生态发展策略:建设低碳城市节约友好持续 |
6.6.1 低碳城市的战略 |
6.6.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6.6.3 典型案例:日本名古屋久屋大道 |
6.7 规划管理发展策略:再寻方法路径,调整优化转型 |
6.7.1 理顺管理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
6.7.2 加强规划引导,实现精细管理 |
6.7.3 加大实施力度,开发示范模式 |
6.7.4 加大公众参与,建设沟通平台 |
6.7.5 统筹规划的前瞻性、综合性、整体性、分散性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朝阳实践: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探索 |
7.1 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
7.1.1 朝阳区空间布局总体情况 |
7.1.2 朝阳区轨道交通总体情况 |
7.1.3 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开展思路及工作机制 |
7.1.4 朝阳区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工作下一步安排 |
7.2 朝阳实践: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实例分析 |
7.2.1 常营站——创造弹性生长可持续空间 |
7.2.2 奥体南区——营造大型体育休闲空间 |
7.2.3 青年路站——构建密集住宅区生活服务综合设施 |
7.2.4 电子城西区崔各庄站、善各庄站——缔造科技商务区整体环境 |
7.2.5 九龙山站——引导人性化步行系统的城市空间 |
7.2.6 双井站点——规划朝阳公共文化生活新地标 |
7.2.7 星火火车站——建设充满活力的城市枢纽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 |
8.1.1 提出交互组织、协同控制的设计模式 |
8.1.2 提出横纵结合、全程调控的管理模式 |
8.1.3 提出一体化建设的综合发展目标策略 |
8.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展望 |
8.2.1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研究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8.2.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探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 ——基于G20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关世界经济失衡的理论 |
一、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关世界经济失衡的经典理论 |
二、新世纪以来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理论新进展 |
第二节 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相关理论 |
一、以汇率调整为基础的弹性分析理论 |
二、以国民收入和支出调整为基础的吸收分析理论 |
三、以货币市场调整为基础的货币分析理论 |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结构调整论 |
第三节 国际关系学中的国际机制理论——G20机制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化及“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界定 |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世界经济失衡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特点 |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与特征 |
第三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 |
一、对世界经济失衡成因的主流观点的回顾 |
二、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失衡形成的内在关系 |
三、金融发展差异、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失衡的形成 |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 |
第四节 世界经济失衡成因的实证研究 |
一、理论模型 |
二、实证分析 |
三、实证结果及政策启示 |
第四章 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失衡对G20成员国的影响 |
第一节 世界经济失衡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一、世界经济失衡对美国经常项目的影响 |
二、世界经济失衡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
三、世界经济失衡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内在联系 |
第二节 世界经济失衡对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经济的影响 |
一、世界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二、世界经济失衡对主要东亚经济体的影响 |
第三节 世界经济失衡对G20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世界经济失衡对现有国际分工体系的影响 |
一、世界经济失衡与国际分工体系相互影响 |
二、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 |
第五章 G20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实践 |
第一节 G20机制化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
一、G20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 |
二、G20峰会的制度化建设现状 |
三、G20全球协调机制的最新进展 |
第二节 G20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 |
一、G20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历史回顾 |
二、G20机制化对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影响 |
三、G20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遇到的难点 |
四、G20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重点领域 |
第三节 G20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的作用及其强化建议 |
一、G20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
二、强化G20机制化和全球治理协调能力的主要路径 |
第四节 G20主要经济体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路径选择 |
一、美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主要路径及其影响 |
二、东亚经济体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主要路径及其影响 |
三、世界经济失衡具体调整路径的对比 |
第六章 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与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参与G20主导下的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
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
二、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重点 |
第二节 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主要路径 |
一、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关键领域 |
二、中国调整对内经济失衡的可行路径 |
三、中国调整对外经济失衡的可行路径 |
第三节 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政策建议 |
一、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外贸和外资政策 |
二、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财政政策 |
三、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金融和货币政策 |
四、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汇率政策 |
五、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的国际经济协调政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4)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安排和主要结论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 |
第三节 近代货币数量论者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2.3.1 交易型货币数量方程 |
2.3.2 收入型货币数量方程 |
2.3.3 现金余额型货币数量方程 |
第四节 凯恩斯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第五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第六节 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分析方法比较 |
2.6.1 货币交易职能与货币价值储藏职能 |
2.6.2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
2.6.3 总量分析与微观分析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交易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收入流通速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交易流通速度文献回顾 |
3.2.1 国外学者有关交易流通速度的研究 |
3.2.2 国内学者有关交易流通速度的研究 |
第三节 我国交易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 |
第四节 我国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发散趋势的成因分析 |
3.4.1 我国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导致中间产品交易扩大 |
3.4.2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资产交易的扩大 |
第五节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
3.5.1 货币政策应更关注总交易量指标 |
3.5.2 货币政策应关注金融资产的价格 |
3.5.3 应在确定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时考虑金融交易需求 |
3.5.4 适时建立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规"渠道 |
第四章 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第一节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文献回顾 |
第二节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4.2.1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释义 |
4.2.2 数据和指标说明 |
4.2.3 三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2.4 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三节 部门边际货币流通速度比较 |
4.3.1 实证模型设定 |
4.3.2 实证数据的选取 |
4.3.3 实证结论 |
第四节 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4.4.1 政府部门支出额变动分析 |
4.4.2 政府部门存款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关于我国政府存款计入货币供应量的讨论 |
4.4.4 小结 |
第五节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4.5.1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初步考察 |
4.5.2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实证分析 |
4.5.2.1 模型设定 |
4.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5.2.3 样本筛选及样本偏差 |
4.5.2.4 面板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
4.5.2.5 最小二乘法分析与实证结果 |
4.5.3 小结 |
第六节 部门货币持有量比重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用性的讨论 |
第三节 信贷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可能性分析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结构性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
6.2.1 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
6.2.2 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
6.2.3 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
6.2.4 信贷资金向政府投资项目集中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
6.3.1 我国单一总量金融调控模式加剧了信贷供给结构性问题 |
6.3.2 我国信贷供给市场寡头垄断结构下资金非均衡配置 |
6.3.3 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四节 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
第五节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
6.5.1 货币政策由总量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变 |
6.5.2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
6.5.3 完善和细化信贷政策 |
6.5.4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
第六节 总结 |
第七章 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和财政政策间的协调 |
第一节 我国机关团体存款变动趋势 |
第二节 机关团体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
7.2.1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 |
7.2.2 传统分散型国库收付制度导致财政资金的沉淀 |
7.2.3 财政预算内、外资金未完全实现统一管理 |
第三节 提升我国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建议 |
7.3.1 进一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
7.3.2 经济增长模式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再论"双稳健政策"——关于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及下一步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的提法和总体设想 |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财政政策的一般概念 |
三、西方主要经济学者关于财政政策的最新论述 |
1. 萨缪尔森等人的观点。 |
2. 斯蒂格利茨的观点。 |
3. 曼昆的观点。 |
4. 蒙代尔的观点。 |
5. 多恩布什和费希尔的观点。 |
四、中性财政政策讨论与下一步选择“双稳健政策”的可行性 |
五、对下一步实施“双稳健政策”的具体建议 |
(9)关于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内环境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4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增长趋势预测 |
(一)环境因素分析。 |
(二)明年主要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
(三)明年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对策建议 |
(一)转型后的国债专项发展基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和社会保障。 |
(二)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三)培育和保护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大众消费潜力。 |
(四)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进口。 |
四、国家发改委研究报告: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向“双稳健型”微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油菜产业安全研究[D]. 王璐.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2]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D]. 马红杰.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4)
- [3]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 ——基于G20视角的研究[D]. 王钊. 武汉大学, 2012(12)
- [4]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D]. 冯菲. 南开大学, 2010(07)
- [5]对我国“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考[J]. 隆刚.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6(01)
- [6]“双稳健政策”下的2005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管理世界, 2005(01)
- [7]再论"双稳健政策"——关于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及下一步取向[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经济学动态, 2004(12)
- [8]关于2005年实施“双稳健政策”的思考[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政策课题组. 中国物价, 2004(11)
- [9]关于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内环境简析[J].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经济前沿, 2003(12)
- [10]资讯备忘[J]. 朱锋. 济南金融, 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