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接入网及LMDS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安疆[1](2015)在《宽带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实现》文中认为宽带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是系统设计应用性研究,充分利用目前成熟的、先进的多项前沿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移动、固定用户的网络无线接入,实现了视距阻隔(OLOS)与非视距阻隔(NLOS)传输环境下安全可靠的视频、语音、数据和多媒体大容量综合业务的双向传输,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的特点。该项目不仅适用于广电网络的业务经营,推动广电网络的发展,提升竞争力,也适用于其他网络经营者,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
刘三久,段震寰,刘锋[2](2007)在《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宽带解决方案而受到人们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优缺点等,并作了对比,供相关业者参考。
曹立鑫[3](2006)在《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工程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对住宅小区智能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宽带化智能小区的建设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业务的发展,用户提出了许多新的业务需求,如VoIP、VoD、还有如IPTV等,这些业务对网络带宽要求大、QoS要求高,为开通这些业务对小区宽带数据承载网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主流的接入网技术如xDSL接入、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方案,包括光纤接入网设计方案、铜缆接入网设计方案、以太网接入网设计方案以及无线接入网设计方案,最后以某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建设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的工程设计,研究了方案设计原理,分析了方案的性能,介绍了可实现的功能,对接入网设备进行了选型,给出了设备清单。FTTx+ADSL+LAN综合接入网方案是以光纤接入为核心的综合宽带接入方案,能够满足社区多种信息业务的要求。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最终解决方案将是FTTH,能够实现全业务接入。
王巍[4](2006)在《无线接入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首先介绍了无线接入的四种方式,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LMDS、宽带IP无线移动接入技术和基于蓝牙技术的两种无线接入技术,并给出了无线接入网的几种实现方案。
张献英[5](2004)在《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1无线接入网概述 无线接入网又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由无线基站和用户单位组成。无线基站包括基站收发信机、基站控制器,它提供一个面向程控交换机的标准网络接口V5接口和面向用户侧的空中接口,并完成无线接口的认证和保密、无线资源管理、用户单位登记、路由选择、计费维护以及协议转换、语言与数字的代码转换等功能。用户单元包括收发信机,并提供一个面向基站的无线接口和面向用户的传统接口。传统接口实现协议转换、代码转换、认证、本地供电等功能。交换机与基站之间用数字传输系统相连。基站把网络侧进来的复合网络标准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空中接口信号。用户单元接收机站送来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为模拟信号或者标准数字信号,再用有线手段与用户设备相连。
刘望军[6](2005)在《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社区是现实社区与由数字化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社区的有机组合,通信网络建设是数字化社区的核心部分;各种通信信息和数据的属性不同,传输速率各异,都通过宽带网络传输,用户不希望各种业务网的传输线路分别进入用户室内,客观需要建立连接于用户终端设备和各种业务网的业务节点之间的综合传送网络,即现代接入网;它是与业务无关的传送网络,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要求,实现综合业务的接入,特别是多媒体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接入。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研究了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业务性能特点以及数字交换、光纤传输、数字复用等接入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对常见的接入网技术如xDSL接入、基于HFC的CableModem接入、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方案,包括光纤接入网设计方案、铜缆接入网设计方案、HFC接入网设计方案、以太网接入网设计方案以及无线接入网设计方案;最后以某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建设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的工程设计,研究了方案设计原理,分析了方案的性能,介绍了可实现的功能,对接入网设备进行了选型,给出了设备清单。 FTTx+ADSL+HFC/LAN综合接入网方案是以光纤接入为核心的综合宽带接入方案,能够满足社区多种信息业务的要求。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最终解决方案将是FTTH,能够实现全业务接入。
聂永[7](2003)在《关于安顺移动无线接入网技术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接入网的实现方法分为两种——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在有线通信不断发展的同时,无线通信技术以其灵活方便的功能特点,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的各个领域。已经趋于成熟的无线接入技术,在当今的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得人们感到科技的关怀。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无绳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个人通信网等。 无线接入技术(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也称无线接续技术,或称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主要功能是以无线技术(大部分是移动通信技术)为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用户。无线用户环路的宗旨和目标是提供与有线接入网相同的业务种类和更广泛的服务范围,无线用户环路由于具有应用灵活,安装快捷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接入技术中最热门的话题,受到各国尤其是电信业务急需普及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由于国内数据接入业务发展的强劲需求,各类宽带接入手段发展迅速,其中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以其灵活性、快捷性成为运营商的新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线接入系统只需较低的初期投入就可以实现整个区域的覆盖,可有效地降低电信运营的投资门槛,增强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国家明确了开放3.5GHz用于接入手段的政策,运营频率招标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中,无论是传统的基础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的增值业务运营商,都积极参与国家的频点应标工作。 信息社会中,信息瞬息万变,信息量大得惊人,传统的信息方式和传统的通信设备,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我国,以电话业务为基础的电话网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网络设备的程控化、数字化比例已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管线问题影响了其发展,并且过去铺设的用户线(缆)不能提供和解决宽带业务的需求。所以,接入网的技术及其发展受到了各地较大的关注,特别是大城市接入网的建设已经在积极进行之中。 本文首先对无线接入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无线接入技术的几种技术方案作了扼要的评述,着重介绍了作者对3.5GHz宽带点对多点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在安顺移动通信方面的设计应用及使用情况分析,对不合理的组网方式进行了调整,使安顺移动在从未使用过3.5G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情况下采用3.5G系统组建城区传输网达到了很高的系统稳定性和合理性,最后对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阐述。
蓝文峰[8](2003)在《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及需求》文中指出介绍了两种主要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3.5GHz与LMDS系统及其比较 ,列举了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计划提供的业务种类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市场需求及其潜在的用户类型 ,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发展情况
吴德本,张旭东,李慧敏[9](2003)在《无线接入网综述》文中研究说明 一、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CPN)或用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即用无线传输代替接入网的全部或部分,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和数据服务。将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路进行连接的无
张旭东,李惠敏,吴德本[10](2003)在《无线接入网综述》文中认为 1 接入网与无线接入网 整个通信网分为两部分:核心网(市话端局以上部分)与接入网(市话端局或远端模块以下的网络部分)。 接入网是指从本地交换局到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网。通信业务的发展对接入网提出了数字化、宽带化、灵活、可靠、易于管理等要求,希望一条用户线可
二、无线接入网及LMDS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接入网及LMDS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宽带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方案 |
2.1 方案概述 |
2.2 技术方案组成及拓扑结构框图 |
2.3 系统工作原理[3-4] |
3 结束语 |
(3)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概述 |
1.2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研究 |
2.1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技术的理论基础 |
2.2 接入网技术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设计方案 |
3.1 接入网设计方案概述 |
3.2 光纤接入网设计方案 |
3.3 铜缆接入网设计方案 |
3.4 以太网接入网设计方案 |
3.5 无线接入网设计方案 |
第四章 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接入网工程设计 |
4.1 有线接入网工程设计 |
4.2 无线接入网工程设计 |
4.3 FTTH 基于MC 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4)无线接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无线接入的四种方式 |
1.1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
1.2 无绳电话系统 |
1.3 移动卫星接入系统 |
1.4 无线局域网 |
2 宽带无线固定接入技术LMDS |
2.1 LMDS简介 |
2.2 LMDS的系统结构 |
2.3 LMDS的技术优势 |
3 宽带IP无线移动接入技术 |
3.1 IP无线移动接入网 |
3.2 IP无线移动接入网的演进与应用 |
4 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接入网 |
4.1 蓝牙技术简介 |
4.2 蓝牙技术下应用蜂窝IP的工作原理 |
4.3 移动IP和蜂窝IP在蓝牙中的不同应用 |
4.4 BLUEPAC中微微网的组网方式 |
4.4.1 基站作为蓝牙从设备, BT用户作为主设备 |
4.4.2 基站作为蓝牙主设备, BT用户作为从设备 |
4.4.3 主从切换方式 |
5 小结 |
(6)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概述 |
1.2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技术的研究 |
2.1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1 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 |
2.1.2 接入网的业务性能及特征 |
2.1.3 接入网的理论基础 |
2.2 接入网技术的比较分析 |
2.2.1 接入网分类 |
2.2.2 xDSL技术 |
2.2.3 基于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 |
2.2.4 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 |
2.2.5 光纤接入技术 |
2.2.6 无线接入技术 |
第3章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设计方案 |
3.1 接入网设计方案概述 |
3.1.1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组成 |
3.1.2 接入网方案比较 |
3.2 光纤接入网设计方案 |
3.3 铜缆接入网设计方案 |
3.4 HFC接入网设计方案 |
3.5 以太网接入网设计方案 |
3.6 无线接入网设计方案 |
3.6.1 无线接入网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
3.6.2 无线接入网的典型方案 |
第4章 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典型工程设计案例 |
4.1 有线接入网工程设计案例 |
4.1.1 工程概况及要求 |
4.1.2 实现功能 |
4.1.3 FTTx+ADSL+HFC/LAN综合接入网解决方案 |
4.2 无线接入网工程设计案例 |
4.2.1 设计根据 |
4.2.2 方案设计说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关于安顺移动无线接入网技术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宽带接入技术综述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2.1 接入网 |
2.2 无线接入技术分类 |
2.3 我国对无线接入技术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LMDS技术原理分析 |
3.1 LMDS的定义 |
3.2 LMDS系统的特点 |
3.3 LMDS系统的系统组成 |
3.4 LMDS的主要技术特点 |
3.4.1 工作频段 |
3.4.2 多址方式 |
3.4.3 调制方式 |
3.4.4 拓扑结构 |
3.5 LMDS系统的接口 |
3.5.1 接口类型 |
3.5.2 不同接口组网类型 |
3.6 LMDS产品发展状况 |
3.6.1 Alcatal公司 |
3.6.2 P-COM公司 |
3.6.3 Ericsson公司 |
3.6.4 Netro公司 |
3.6.5 NewbridSe公司 |
3.6.6 Motorola公司 |
3.6.7 Comm Verge公司 |
3.7 中国LMDS系统的试用情况 |
3.8 本章小结 |
4 安顺移动3.5G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
4.1 安顺3.5G无线接入系统的建设背景 |
4.2 安顺移动3.5G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业务预测原则 |
4.3 安顺移动3.5G建设的必要性 |
4.3.1 巨大的用户需求 |
4.3.2 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 |
4.3.3 技术发展的需要 |
4.3.4 优化网络的需要 |
4.3.5 提高企业服务的需要 |
4.4 安顺3.5G无线接入系统的调制方式 |
4.5 安顺3.5G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调制设备 |
4.6 安顺3.5G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解调设备 |
4.7 安顺3.5G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组成部份 |
4.8 安顺移动3.5G接入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
4.8.1 基本蜂窝分扇区方案 |
4.8.2 频率规划 |
4.8.3 频率复用系数 |
4.8.4 多蜂窝覆盖 |
4.8.5 用60°天线时干扰情况分析 |
4.8.6 安顺3.5G系统组网结构 |
4.9 本章小结 |
5 安顺移动3.5G无线接入系统使用情况分析 |
5.1 安顺移动3.5G无线接入系统使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
5.2 安顺移动3.5G无线接入系统覆盖范围分析: |
5.3 安顺3.5G无线接入系统频率干扰分析: |
5.3.1 同扇区的干扰问题 |
5.3.2 同一运营者不同基站之间的干扰问题 |
5.3.3 不同运营者之间的干扰问题 |
5.4 对安顺移动3.5G系统组网情况更改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固定接入技术应用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及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两种主要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
2.1 3.5 GHz系统 |
2.2 LMDS系统 |
3 固定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前景和需求 |
3.1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
3.2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计划提供的业务种类 |
3.3 固定无线接入网的用户类型 |
(1) 集团用户 |
(2) 集中型商业用户 |
(3) 智能化住宅小区 |
(4) ISP/ICP |
4 国内外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发展情况 |
5 结束语 |
四、无线接入网及LMDS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宽带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实现[J]. 安疆. 中国有线电视, 2015(08)
- [2]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的应用[J]. 刘三久,段震寰,刘锋.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07(04)
- [3]数字化小区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工程设计[D]. 曹立鑫. 吉林大学, 2006(05)
- [4]无线接入技术分析[J]. 王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 [5]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J]. 张献英. 中国无线电, 2004(10)
- [6]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研究[D]. 刘望军. 湖南大学, 2005(02)
- [7]关于安顺移动无线接入网技术问题的研究[D]. 聂永. 重庆大学, 2003(03)
- [8]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及需求[J]. 蓝文峰. 广东通信技术, 2003(08)
- [9]无线接入网综述[J]. 吴德本,张旭东,李慧敏. 当代通信, 2003(10)
- [10]无线接入网综述[J]. 张旭东,李惠敏,吴德本. 有线电视技术,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