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脑协同学、Lorenz模型和认知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鸽[1](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张一方[2](2019)在《数理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拓扑学》文中研究表明首先讨论生物学在数学物理方面的某些发展.其次探索生物热力学,并提出膜的半导体理论,特别研究生物熵.第三探讨生物的电磁理论、生物场和生物拓扑学.第四提出生物大分子的量子统计.然后讨论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协同学.最后论述时序生物学、药物学和物理医学.
邢红军,童大振,龚文慧[3](2019)在《脑科学与教育研究:还原论或整体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科学与教育"学科不仅可以使脑科学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而且可以将脑神经科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学生的学习和教育之中。由于长期以来脑科学研究专注于还原论取向,从而导致脑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成为"一座太过遥远的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脑科学研究应当借鉴物理学研究的整体论取向,进一步将还原论取向与整体论取向相结合,从而推进我国"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张一方[4](2018)在《量子理论和非线性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在生物物理中,基于已知的量子理论,推广得到泛量子生物学,并探索量子引力理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系统一个主要的特点是非线性,由此讨论分形生物学、混沌生物学和生物学中的孤子.然后研究非线性整体生物学及其应用.由某些非线性方程具有孤子-混沌双重解又联系于生物学中具有的量子和波-场二象性.
谢建华[5](2018)在《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伦理颠覆了传统人类视域内的道德关系,将人类之间的道德概念扩展到了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以往的道德扩展在面对道德关怀的对象时,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界定与说明。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意识,才具有内在价值。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据此进行反驳,并提出各自的主张。这些生态伦理流派经常依据传统自然主义理论进行论证。它们既没有超越中心主义的局限性,也没有给予论证对象以坚实的内在价值。新兴的意识外在主义理论与道德扩展的进路相吻合。它们组成的意识道德扩展可以作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意识的外在主义有具身认知、延展认知、嵌入认知与生成认知等几种新形式,它们将意识的广延由人类的大脑扩展到人类所属的身体和外在的自然环境当中。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能够将人类的意识进行有效地自然化建构,也能将自然进行有效地意识化建构。这样削弱物质与心灵的主客二元分化,建立整体主义的意识观,为生态道德的扩展提供有效的本体承诺。以此,通过重构意识来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的中心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并超越各种中心主义,建构出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自然主义基础,为构建美好新生态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包括导言、四章专题性的系统论述以及结语。导言,介绍了生态伦理中有关道德扩展及其传统自然主义基础的现状。分析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提出建构生态伦理新自然主义基础的可行性,指出本论文构建新自然主义基础的研究目的,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确定拟解决的问题,进而阐明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道德扩展的逻辑脉络,发现道德扩展的传统自然主义论证中内在价值的缺失问题,说明对道德扩展进行新自然主义基础性建构的理由。分析当前的意识扩展理论,发现意识扩展的进路与道德扩展的进路是一致的,意识扩展可以对道德扩展进行充分地重构。第二章,解析道德扩展的起点难题,即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面临的非同一问题,说明解决人类非同一性传统方案的无效。分析新兴的意识扩展理论,发现意识扩展可以对人类的非同一性进行修复,重塑人类的同一性,构建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扩展,确保人类共同体拥有完全的道德地位。第三章,分析非人类中心主义各个流派的道德扩展,分别说明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各自的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分别说明它们原有理论在自然属性和内在价值上对其所说明对象论述的不足。然后,运用意识的道德扩展理论,在一个维度上对它们进行由低级到高级层次划分,说明它们需要低级到高级的善,赋予它们以统一而不同的道德地位。第四章,建构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肯定生态整体主义的道德扩展,说明盖亚假说、生态位构建等传统型自然科学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传统型自然科学理论可以与意识道德扩展相结合,共同提升至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自然主义基础。建构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同构性论证、均等性论证和互补性论证,使得生态整体主义彻底地获得生态整体的内在价值。结语,得出意识的道德扩展是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的结论。意识的道德扩展在本体论上,可以构建世界的新自然主义图式;在认识论上,可以统一人类与自然意识维度上的内在关系;在价值观上,建构了一致的人类与自然的内在价值;在实践论上,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发展过程的一致性。
罗红玲[6](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比喻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得比喻在话语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真实话语中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使用比喻,将有助于我们对比喻的本质作出更客观的认识。然而,目前的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众多,但还缺乏一种能对比喻进行整体而全面分析的统一理论框架;过于侧重比喻静态形式结构层面的描写,忽视了比喻的解释性研究;所选语料多为固死的书面语料,缺乏语言真实使用过程中的研究;且多数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全面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比较可信地回答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当然也就无法揭示比喻的本质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对现有汉语比喻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探讨了目前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2)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复杂动态理论,从复杂性视角出发探析了比喻产生的内部以及外部原因,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机制;探析了话语中比喻使用的根本动因以及影响比喻使用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比喻在话语中的存在方式;最后,结合己有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以及复杂动态理论,构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并在该模式下提出了比喻的定义、比喻辨识方法以及比喻研究的观测维度。(3)依据上述研究框架,基于自建和通用语料库,对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比喻表达结构的典型特征以及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对交际过程中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比喻结构在话语局部的动态表现形式、交际主体间比喻交互情况、特定语境中特定比喻表达的选择及变异情况、比喻固化的动态过程以及话语事件层面上比喻使用模式的特征与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价值在于(1)从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比喻的本质特征,突破了传统比喻研究的静态观,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考察比喻的生成、理解和变异的复杂动态过程,使得比喻研究更加逼近其本来面貌,为汉语比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宽了比喻理论研究的视野。(2)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是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比喻与其使用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提出了比喻的存在方式具有多维性、互动性、适应性、多层次性、主体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3)本研究提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研究框架,旨在将目前的认知研究与话语研究的成果在一个跨学科理论框架下进行整合,让所有研究都能在该研究框架下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并在此框架下对比喻进行了定义与识别,通过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全面呈现了比喻使用中的形式特征与动态过程,深刻揭示了比喻的复杂动态本质。(4)本研究立足于交际中的比喻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比喻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规律,这些研究发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喻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教材编写都极具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张巍[7](2017)在《动力系统理论:一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路》文中研究表明动力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研究取向。这一理论汲取系统科学中的演化思想,强调个体心理和行为的非线性发展。动力系统理论主要包括两种研究取向:格罗宁根取向和布卢明顿取向。前者被称为广义的动力系统理论取向,它承认抽象的心理结构的存在,认为心理结构与功能、心理组织与过程等是“一元两面”的,二者具有同等的合法地位。后者又即狭义的动力系统理论取向,它重视个体在此时此地的特定情境中的实时活动,认为心理结构和心理组织等抽象概念只是实时过程的副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最终必须通过实时的活动加以解释。动力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并不与环境相分离,而是组成一个心智嵌入大脑、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的多层级结构,处于实时的、动态的变化之中。个体的发展并不是由基因或环境预先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此外,发展过程也不存在一个控制中心,而是依赖于自身的历史,并在与环境的实时互动中,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对此,动力系统理论家使用状态空间、吸引子、自组织、涌现、转变和分叉等术语,来描述个体的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以及心理发展。动力系统理论有力地冲击了笛卡尔传统的二分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积极地促进发展心理学的复杂性转向,并为发展心理学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但同时,这一理论研究难度较大,并且理论基础本身并不统一。在未来的研究中,动力系统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力争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流,成为整个心理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魏屹东[8](2017)在《认知哲学: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文中指出认知哲学是21世纪新兴的一个哲学研究领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要探讨6个问题:(1)什么是认知;(2)认知哲学的含义是什么;(3)它与相关学科是什么关系;(4)它与哪些领域相关;(5)它的哲学立场和研究域是什么;(6)它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是认知哲学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必须回答的。
张一方[9](2016)在《协同学,阴阳互变的Lorenz模型和太极数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讨论协同学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其次研究由协同学定量导出阴阳互变的Lorenz模型.由此说明生命、宇宙都在于混沌中的协同.第三提出太极数学和循环.第四探讨易和协同学的推广研究.最后总结并指出易和协同学的一致性.
张一方[10](2015)在《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和超循环论》文中提出首先讨论协同学及其应用,由此说明生命在于混沌中的协同.其次探讨了耗散结构理论及某些问题,进而研究孤立系统的熵减.最后讨论超循环论,其可以用图论中的连通度定义.此外,提出它们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大脑协同学、Lorenz模型和认知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脑协同学、Lorenz模型和认知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小结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
2.1.1 创新与创造 |
2.1.2 思维、精神、意识 |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2.2.1 开拓性 |
2.2.2 阶段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可塑性 |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数理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拓扑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生物学的数理发展 |
3 生物热力学和膜 |
4 生物电磁理论,生物场和生物拓扑学 |
5 记忆的探索和生物大分子的量子统计 |
6 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协同学 |
7 时间序生物学、药物学和物理医学 |
(3)脑科学与教育研究:还原论或整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脑科学与教育研究:还原论取向的困境 |
二、脑科学与教育研究:整体论取向的探索 |
三、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展望与启示 |
(一)重视脑科学的整体论研究 |
(二)推进大脑自组织机制的研究 |
(三)深化大脑认知突变的研究 |
(4)量子理论和非线性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泛量子生物学 |
3. 分形生物学和混沌生物学 |
4. 生物学中的孤子 |
5. 非线性整体生物学及其应用 |
(5)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道德扩展与意识的道德扩展 |
1.1 传统道德扩展概述 |
1.1.1 道德扩展的缘起 |
1.1.2 人类中心的道德扩展 |
1.1.3 非人类中心的道德扩展 |
1.1.4 生态整体的道德扩展 |
1.2 意识扩展与意识道德扩展的提出 |
1.2.1 意识扩展概述 |
1.2.2 意识的浅层扩展 |
1.2.3 意识的深层扩展 |
1.2.4 意识扩展生成意识的道德扩展 |
第二章 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
2.1 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的难题 |
2.1.1 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的原因 |
2.1.2 人类道德扩展的非同一性问题 |
2.1.3 非同一性问题的挑战 |
2.1.4 非同一性问题的实例 |
2.2 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的支撑 |
2.2.1 人类非同一性的消解 |
2.2.2 人类外在确定性的探寻 |
2.2.3 人类外在确定性的获得 |
2.2.4 人类共同体道德地位的获得 |
第三章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
3.1 动物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
3.1.1 动物中心主义的间接扩展理论 |
3.1.2 动物中心主义的直接非平等扩展理论 |
3.1.3 动物中心主义的平等扩展理论 |
3.1.4 动物中心主义的意识扩展理论整合 |
3.2 生物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
3.2.1 生物中心主义思想概述 |
3.2.2 生物中心主义的争议 |
3.2.3 生物中心主义内在价值的重生 |
3.3 生态个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
3.3.1 自然个体意识的历史概况 |
3.3.2 自然个体意识的诸多争论 |
3.3.3 泛心论的主张 |
3.3.4 泛心论的生态个体主义启示 |
第四章 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
4.1 生态整体主义的优势 |
4.1.1 生态整体主义的盖亚假说确证 |
4.1.2 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位构建再证 |
4.2 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构建 |
4.2.1 主体与客体环境的认知耦合的障碍 |
4.2.2 生态整体的传统自然主义借鉴 |
4.2.3 人与环境的组合类型 |
4.2.4 人与自然的同构关系 |
4.2.5 人与自然的内在一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
二、汉语比喻的应用研究 |
三、他山之石——西方比喻(metaphor)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四、汉语比喻研究的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法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汉语比喻研究框架的建构 |
第一节 走进复杂性一回归比喻的本真 |
一、用复杂性思维看待事物的本质 |
二、用复杂性思维看待语言的本质 |
三、复杂性视角下的比喻研究路径 |
第二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形成机制分析 |
一、比喻的形成起因 |
二、比喻形成的主体性因素 |
三、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存在方式分析 |
一、当代比喻研究中的话语转向:真实世界的比喻研究 |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话语 |
三、影响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复杂因素分析 |
四、话语中比喻的存在方式 |
第四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研究模式的建构 |
一、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 |
二、基于该模式的比喻定义 |
三、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辨识 |
四、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观测维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喻使用构形式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密度分析 |
一、话语比喻密度计算的依据标准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 |
三、关于本研究比喻密度值的讨论 |
第二节 话语中比喻的典型表达结构分析 |
一、考察要素的选定及其标注形式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表达结构类型统计分析 |
三、话语中比喻表达的典型结构讨论 |
第三节 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分析 |
一、比喻丛及其划分方法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丛的分布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比喻的局部动态表现 |
一、比喻结构的局部动态性 |
二、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 |
三、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
一、比喻表征的对话性 |
二、比喻的互动与回应类型 |
三、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三节 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
一、语境与比喻使用的变异 |
二、交际中比喻变异的语境参数 |
三、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四节 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
一、比喻的社会文化认知与个体认知 |
二、亚稳定状态的比喻使用特征 |
三、话语中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五节 比喻使用模式的涌现过程分析 |
一、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动态轨迹 |
二、交际中比喻使用模式的分析路径 |
三、案例话语的比喻使用模式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研究的主要应用 |
第一节 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一、从本族语者的比喻使用到二语学习者比喻使用能力的提出 |
二、比喻使用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三、以比喻使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及启示 |
第二节 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
一、比喻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
二、本研究对教材编写与评估的启示 |
第三节 作为话语分析工具的应用 |
一、比喻作为一种话语分析工具 |
二、本研究对于口语话语分析的启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动力系统理论:一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动力系统理论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一般系统论 |
第二节 非线性动力学 |
一、耗散结构论 |
二、协同学 |
三、突变论 |
四、超循环理论 |
五、混沌理论 |
六、分形学 |
第二章 动力系统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几个重要问题 |
一、什么是动力系统理论? |
二、动力系统理论能否应用于发展研究? |
三、动力系统理论如何应用于发展研究? |
第二节 历史演变 |
一、诞生:发展心理学领域 |
二、扩展:其他心理学领域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取向 |
一、广义:格罗宁根取向 |
二、狭义:布卢明顿取向 |
三、比较:广义与狭义取向 |
第三章 动力系统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 |
第一节 心理结构观 |
一、动态变化的心理结构 |
二、多层级嵌套的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心理动力观 |
一、传统的心理动力观 |
二、动力系统理论的心理动力观 |
第三节 心理发展观 |
一、嵌套的时间尺度 |
二、自组织的发展过程 |
第四章 动力系统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一、反对二元分割,重视相互作用 |
二、反对线性因果链,重视系统因果观 |
三、反对静态结构观,提倡动态生成论 |
四、反对机械决定论,提倡多重决定论 |
第五章 动力系统理论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评价 |
一、主要贡献 |
二、主要局限 |
第二节 展望 |
一、能否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流? |
二、能否成为元理论框架? |
三、跨学科的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认知哲学: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概念的界定 |
二、认知哲学的含义 |
三、认知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四、认知哲学的相关领域 |
五、认知哲学的立场与问题域 |
六、认知哲学的研究内容 |
(10)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和超循环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协同学及其应用 |
2 耗散结构理论和孤立系统中的熵减 |
3 超循环论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
四、大脑协同学、Lorenz模型和认知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2]数理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拓扑学[J]. 张一方. 枣庄学院学报, 2019(05)
- [3]脑科学与教育研究:还原论或整体论[J]. 邢红军,童大振,龚文慧.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03)
- [4]量子理论和非线性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张一方. 枣庄学院学报, 2018(05)
- [5]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D]. 谢建华. 山西大学, 2018(04)
- [6]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D]. 罗红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7]动力系统理论:一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路[D]. 张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认知哲学: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J]. 魏屹东.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9]协同学,阴阳互变的Lorenz模型和太极数学[J]. 张一方. 枣庄学院学报, 2016(02)
- [10]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和超循环论[J]. 张一方. 枣庄学院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