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艺节目的高品质快节奏

浅谈综艺节目的高品质快节奏

一、浅议综艺节目的高品位与快节奏(论文文献综述)

马莹[1](2021)在《受众视野下《声入人心》与跨界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璇[2](2021)在《文化循环视角下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研究 ——以《人生一串》为例》文中提出网生纪录片是由互联网平台主导,面对互联网用户进行制作而诞生的纪录片新形态,被业内学者称为纪录片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人生一串》是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的重要代表,该纪录片在以年轻用户为主要受众的B站上播出,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并获得极大的好评与认同。本文以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人生一串》为研究对象,以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人生一串》的创作和传播特征,发掘其美食文化的传播内涵,剖析其成功之处,为网生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本文的主体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布在六个章节之中。第一部分,国家在政策方面大力推动纪录片的发展,用户年龄和用户行为的变化也促使纪录片在用户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研究表明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内容生产和用户参与等方面。为此,本文从表征、生产、认同、消费和规则五个环节出发,使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人生一串》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定量数据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人生一串》在五个环节中的表现,发现该纪录片在表征环节主要表现为以单集主题为引导,辅以独特的镜头拍摄、剪辑手法和配乐,对纪录片进行意义建构;在生产环节表现为将烧烤主题与真实的故事相结合进行内容生产,且在弹幕文本的反馈下实现内容的再生产;在认同环节表现为用户对纪录片的意义、片中的故事、文案表达的思想精神以及自身的情感融入四方面产生的认同;在消费环节表现为由认同环节激发用户产生的消费意向及具体的消费行为;在规则环节表现为由外部规范和内部规则产生的约束行为。第三部分,通过对《人生一串》五个环节的具体分析后,发现该纪录片的文化循环特征是视听元素依据不同的主题表现其特性、展现其美学特征;在创新题材的基础上,使用平民化的语态进行传播;生产者与用户之间通过弹幕、评论增强互动性,扩大后续效应。本文从文化循环理论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人生一串》所蕴含的文化传播和引起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深层内涵,坚定大众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因此,网生纪录片的发展可以以该纪录片为借鉴。另外,要解决纪录片面临的同质化和娱乐化难题,网生纪录片有必要进行内容的精耕,贴合用户的心理;有必要进行文化IP创作,形成自身的纪录片品牌;有必要突破传统模式,推进产业格局多元发展。

马赫[3](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陈加伊[4](2020)在《国内Vlog消费主义文化现象研究 ——以B站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当下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短视频以其短小、有趣的内容与当前公众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形式以及固有的娱乐模式相吻合,迎来了飞速的发展。Vlog(VideoBlog视频博客)将传统的博客人格化属性与当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越传播模式有效结合,在种类繁多的短视频中崭露头角。视频播客(Vlog)在崭新时代背景中既是用经济作为支撑的传播媒介形式,也能够创造出新型传播媒介的文化生存环境。随着当前社会消费的主体逐渐转变成为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也直接的衍生出了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文化的变迁,对社会消费层面的改革不容小看。Vlog作为一种新潮的记录生活方式,它也反映了当下社会风貌,展示了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每个Vlog里都能展现出博主的生活阶层,价值观,是当下消费社会的缩影和样本。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富足,国人的消费心理也随之改变,大众消费心理和行为更为感性,易被他人及广告所影响,而忽略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冲动消费,盲目消费,超前消费盛行,网络购物以及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兴起使人们忘记自己真实的消费能力。而Vlog究竟是如何有效满足不同受众消费心理需求,从小众走向大众并影响着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Vlog与消费主义文化是何关系?关于Vlog消费主义文化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消费文化视角分析Vlog的消费文化属性,通过对Vlog的考察分析其对受众在消费理念、消费形式以及消费习惯的影响,审视Vlog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对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指出国内Vlog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呈现,从内容,传播者和受众三个层面揭示当下Vlog的消费主义文化现象;其次分析国内Vlog呈现消费文化性的原因;最后总结了Vlog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张欢[5](2020)在《审美文化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文中指出审美文化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形式,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结果在文化形态上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文化。”电视作为审美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正是运用审美元素塑造了独特的审美形象,再利用审美形象传递特定的审美文化,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来完善、创造审美表现,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当前,电视审美文化发展成了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电视文化在审美创造中已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尚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从审美文化视角下对央视《朗读者》节目进行研究,期望对其他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创优的典范之一,现已成功播出两季,共二十四期。节目以文学为基础,以访谈为纽带,以朗读为仪式,邀请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分享人生故事、情感经历,用最平实的情愫演绎文学佳作,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导向作用。节目同时兼具了文化内涵与审美娱乐精神,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播文化的同时,给予人以美的享受,获得大众的广泛好评与关注。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以审美文化为切入点,搭建对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的理论基础。除绪论部分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从宏观层面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作简要梳理,并归纳总结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特征。第二章以《朗读者》作为个案研究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审美层面由浅入深地分析其审美文化的呈现,通过分析发现,《朗读者》使观众受到视听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的关照,满足了受众对美的追求。《朗读者》审美文化的呈现关系到电视创作者是如何传播审美信息的,因此本文第三章主要从《朗读者》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传播功能进行审美文化层面的创新性阐释。电视文化类节目最终要发挥价值的作用,第四章主要从美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概括总结出了《朗读者》的审美价值建构。最后在现有的探讨和研究下,结语部分尝试分析了《朗读者》节目的局限性以及提升策略,并对今后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借鉴性的意见,如弘扬人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价值底蕴等,以促进电视文化类节目更积极地健全受众的审美感受,提升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力。

时晴[6](2019)在《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的快速变革使戏曲传播面临新的压力,多元文化冲击给受众带来更加多样、新奇的娱乐生活样态,而戏曲自身的缓慢节奏与大众快节奏的生活难以适应,戏曲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融媒体时代下传播机遇,重新让戏曲恢复生机与活力,是戏曲传播急需解决的问题。戏曲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观念与精神内涵,历经口头传播、舞台传播、文本传播、广电传播、互联网传播五个阶段,其创作方式、表演方式和受众接受方式都经历了较大改变。现阶段,传播媒介的相互融合是大众传播媒介边界逐渐消融的必然趋势,而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打通媒介界限是实现传播一体化的关键。随着融媒体不断深入,传统媒体通过设立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的方式打造融媒体矩阵,为戏曲传播拓展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方式与传播途径。融媒体时代下,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其碎片化、数字化、交互化和个性化特征,剧烈改变了戏曲传播方式,同时也为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提供了契机,衍生出戏曲动画、戏曲APP与戏曲小程序等诸多传播新样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提出戏曲从单一的本位传播到多元的延伸传播,历经五种传播方式演变,其婉转的唱腔和缓慢的节奏与现代民众的审美习惯脱节,加之多元文化强烈冲击下戏曲受众日趋减少,共同成为戏曲传播转型内、外动因:第二章通过分析融媒体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互动化传播理念,从戏曲电视、戏曲电影、戏曲动画以及网络戏曲四个方面,探讨融媒体理念下戏曲传播所呈现出的具体媒介形态,受众地位也随着多元传播形态而变得愈发重要;第三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梨园春》、CCTV戏曲频道和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为例,从戏曲电视节目、戏曲频道和戏曲人物三个层面,分别论述其融媒体思维影响下传播方式变革。尽管融媒体思维为戏曲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但其目前仍面临内容创新力不足、传播渠道匹配度不高、媒介差异和低俗化等传播困境。第四章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探索融媒体时代下戏曲传播应从思维和形式两方面创新传播手段。首先,思维层面要转变戏曲传播观念,充分认识戏曲受众的娱乐需求、互动需求和碎片化需求,利用时下流行的“短”、“微”戏曲形式进行传播,从受众审美趋向出发,注重戏曲本体内容与时代性相结合,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当下受众审美期待;其次,形式层面借助融媒体特征,建立戏曲网络数据库,发挥好电视媒体的戏曲传播作用,以及网络视频网站自制功能,并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多元立体式构建戏曲传播新格局。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借鉴,打破先前传播介质割裂的状态,产生出单一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效能,戏曲在融媒体趋势下传播形态更加多元,呈现出数字化、碎片化、个性化、交互化传播特征。现阶段,戏曲必须坚持理念和模式两方面创新传播策略,建立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智能化戏曲数据库,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戏曲资料,促进戏曲向着更加专业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扩大戏曲传播受众范围,引导创作者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气息的作品,有利于戏曲在稳定的空间中展现其独有的东方魅力。

谭雪霏[7](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刘斌[8](2018)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节目《朗读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下电视媒介环境中,文化类节目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想要获得突破性发展,就必须要取长补短,进行改革。随着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节目组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愈发主动地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因此,电视节目只有满足受众的需求,符合受众的期待才能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赢得空间。这种理念与接受美学的思想不谋而合,强调“读者中心论”的接受美学也将读者放在关键位置,重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主观作用。由此,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接受美学也逐渐渗透进了艺术、传播等相关领域,为从受众角度研究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朗读者》作为央视的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大量的好评和口碑,在各媒体平台都引发了一系列的轰动和影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近年来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节目之一。该节目将访谈与朗读的形式相结合,将文化与情感的传递相融合,配以丰富的视听体验和优秀的艺术表现,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承和人文坚守,还为受众提供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因此,笔者在学习和阅读了许多相关文献后,决定将接受美学的理论运用于传播学,将优秀的《朗读者》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其他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两个理论要点进行研究,结合节目的自身特色,从受众角度进行探索,总结出对今后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探索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汪涵[9](2018)在《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文化类节目主要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与思想水平为主要宗旨的电视节目。该类型节目因其承载的文化因素、蕴涵着文化价值,以及所具有的教育审美功能和兼具知识娱乐性、思想人文性等多样化特点而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现代社会急速转型期,人们面临的文化形态、经济结构、价值观念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对文化情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异常强烈。央视《朗读者》作为电视文化节目多种形态当中的一个类型,以其高度的文化情感性和仪式化传播的特点,强化个人的情感故事和文化内涵,满足了当代人情感共鸣和对经典文化的心理需求,为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当代得到有效传播和传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本论文侧重从着名的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理论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研究央视《朗读者》节目的仪式化传播表征呈现、鼎新变化及价值彰显,反映当代文化情感的认同趋势,分析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仪式化传播本土化转型规律,以期为同类型文化情感节目更好地创新发展和传播运作带来新的启发。本论文首先分析了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审视《朗读者》节目的合理性。在对传播仪式观理论概念渊源、核心本质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阐述《朗读者》节目的基本概况,然后侧重从语言与对话和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分析采用传播的仪式理论审视该节目的合理性。第二部分主要从仪式观角度分析传统舞台朗读形式的仪式化表现特征。包括朗读仪式的规范化和演示性特征,力求在分析传统舞台朗读仪式表征的基础上为后文主体对象仪式建构分析及与之对比产生的仪式革新变化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铺垫。第三部分重点从传播仪式观理论视角分析研究主题对象的仪式化建构和表征。主要围绕《朗读者》节目的仪式空间建构、仪式主题选择、仪式语言表达和舞台化仪式互动表现等四方面对该节目仪式化构成进行阐述。然后通过与传统舞台朗读形式的仪式化表征对比,分析得出《朗读者》节目仪式化传播革新与变化,探究发现该节目仪式化传播特点。第四部分通过前文的分析得出《朗读者》节目所具有的仪式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即对朗读习惯的普及与扩散、凝聚受众集体记忆和对经典文化的认同、人际关系的复制及情感共享与共鸣和典型征服引领等进行价值判断。在文末结语部分,笔者在综述归纳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以后的电视文化节目特别是相似类型的文化情感节目的生产运作和传播路径进行分析前瞻,力求为未来同类型文化节目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运用希冀。本篇文章以传播仪式观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点,同时借鉴多学科观点深入分析以《朗读者》为典型代表的文化情感类节目的“仪式”构成、表达形式、革新特点和仪式传播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该档节目和具有一定代表意义与参考价值的同类型节目未来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杨舒[10](2017)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中国进入“新时期”这一历史阶段以来,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还是艺术文化形态,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而电影作为艺术产品的一个分支,其叙事层面的变革亦在新时期之后,呈现出从单一的传统叙事,到叙事的多样化呈现,再到多样化的叙事与传统叙事并存,最后回归传统化叙事的态势。本文综合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的发展历程、大陆导演的代别谱系、以及代表作品的叙事特点,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的发展历程划分为70年代末——80年初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90年代后期——2001年,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以六章的布局,分别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所显现出的叙事类型和叙事本体进行了特点梳理、成因分析和前景展望。论文包括八个部分,其各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本论文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叙事作为研究对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新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大陆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开启了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的新视野;另一方面,“电影叙事”在电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着一部电影作品的成败得失。此后,本论文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相关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点进行了概要说明。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类型,用整合归类和细分亚类别两种方式对传统叙事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划分,以与传统电影叙事在内容和目标受众群体上的区别,定义了新兴电影叙事类型,并将之细分为“小妞”电影叙事和ip电影叙事。明确的电影叙事类型划分,为后续章节的叙事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以电影叙事形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叙事视点、叙事模式和叙事介质为切入点,在对三者的核心概念进行阐述之后,以之为理论依据,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的代表作品予以逐部分析,指出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视点层面,虽仍在沿用“隐形”或“显形”的全知全能叙事,但早在新时期之初,中国电影的叙事视点,便已呈现出挣脱传统模式,向多元视点转化的趋势,同时对限知限能视点的叙事能力愈发的重视;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模式层面,指出其叙事模式的运用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遵从经典叙事形态,注重在充满戏剧性的激烈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第二阶段,融入现代叙事形态特点,一方面秉承经典叙事形态中所注重的故事要具备可读性的传统,一方面又试图抛弃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力图通过故事的外壳填充片中人物的情感,继而传达电影创作者的个人情怀;第三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对经典叙事形态的漠视,呈现现代叙事形态与后现代叙事形态并存的状况,一方面,秉承现代叙事形态的电影创作者,不断通过对自我表达的坚持而创作充满哲理内涵和思想寓意的电影作品,另一方面,则是秉承后现代叙事形态的电影创作者,对现有电影叙事手法不断突破,既有对自我电影艺术认知的个性化表述,又有迎合一般电影受众需求、走商业化娱乐电影路线的趋势;第四阶段,回归传统的经典叙事形态,但与最初的传统叙事形态相比,其矛盾冲突与戏剧化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突出人物,而是着意于表现一个可读性极强的、能够对一般电影受众产生极大吸引力的有趣故事;在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的介质层面,指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完成了电影叙事介质在电视剧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多重跨界。第三章通过电影叙事时空向度的突围和电影叙事意义的突破两个层面,论述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内质的转移。在叙事时空层面,提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在其叙事时间的把握上呈现出的变化在于,第一阶段:中规中矩的在符合一般大众欣赏习惯的本文时间限定内对本事时间进行合理的线性规划,对时间畸变的电影化处理均以时间畸变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服务为核心原则;第二阶段:以电影创作者的个人艺术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本文时间内对本事时间进行谋篇布局,必要时打破对本事时间的线性叙事顺序,对时间畸变的电影化处理往往以为抒发人物感情表达导演艺术理念为基本原则,讲究时间畸变为情绪和情感服务;第三阶段:在沿袭第二阶段所显现出的叙事特点的同时,重新将一般电影受众的观影习惯作为考虑对象,纳入到本文时间的规划过程之内,逐渐回归到符合一般电影受众审美习惯的传统的以线性表达为主的叙事策略当中,对时间畸变的电影化处理从初期的完全以电影创作者的主观艺术认知为考量对象,带有为革新而革新的、甚至是炫技色彩的处理方式,到重拾以迎合一般电影受众、纯粹为故事本身发展服务的传统处理方式;第四阶段:回归传统电影叙事中对叙事时间表现手法的要求,对时间畸变的电影化处理几乎完全以迎合一般电影受众观影要求为根本原则,在对本文时间内的本事时间进行线性布局的同时,往往利用时间畸变着重展现带有奇观性质的视觉画面。在叙事空间的把握上呈现出的变化在于:第一阶段:在以不过多夹带情感色彩的客观的镜头表达方式下,展现一般电影受众所熟悉的画面内容物亦即物理空间,并以此传达建立在物理空间之上的社会空间关系,并在对两者进行相互叠加之后,揭示电影作品所暗含的试图与观众建立共鸣关系的心灵空间;第二阶段:多以电影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为镜头语言表达的出发点,对电影创作者主观意念中所想象的物理空间进行物质画面上的再现,且几乎不考虑一般电影受众对电影画面内容物的原有形态的审美习惯,对社会空间的建立略显弱化,注重影片本身的心灵空间的构建,但并不追求与一般电影受众形成共鸣。第三阶段:同样以电影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为出发点表现其主观意念中所想要表达的物理空间形象和社会空间关系,力图通过叙事空间中所展现出的情绪状态与情感意图与观众之间建立有共鸣感的心灵空间;第四阶段:物理空间的表达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画面内容物的形象还是画面质感,都体现着高概念电影独有的极富视觉享受或视觉冲击力的特点,对于影片本身的高层次的心灵空间的构建已经弱化甚至隐退,但强调对一般电影受众形成心理触动。在叙事意义层面,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导演的代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情怀意向加以阐释,提出导演作为一部电影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在影片中所体现出的个人情怀,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影的人文高度,而当一部电影具备了一定的人文高度时,才会是一部能够真正使人触动、发人深省的电影佳作,而正是因为如此这样,电影叙事行为本身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因此,当同一导演在不同电影作品中实现了对叙事意义的突破之后,该导演的作品必然将会上升一个高度。虽然新时期以来能在叙事意义方面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中国大陆导演为数较少,但从越来越多的具备人文情怀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导演们在追求作品叙事意义方面做出的努力,加之一般电影受众对电影思想意识层面的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中国大陆导演必然会越来越快的实现电影作品之叙事意义的提高与突破。第四章在对中国大陆电影之常规或者说传统的叙事行为进行分析、阐释的基础上,对自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类型中拓展出的独立电影叙事进行了界定,根据其叙事特点将其分为精英独立电影叙事和大众独立电影叙事,并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研究,指出作为中国大陆电影叙事中的新环节的独立电影叙事,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大陆电影的具体表现形式,极大的拓展了中国大陆电影的受众群体,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大陆独立电影存在的质量和题材内容方面的缺陷以及应对办法。第五章以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所显现出的叙事特征为事实依据,以对高概念电影核心理念“主题简单明确、视觉冲击强烈、以市场利润为根本目的”以及衍生出的“一句话故事、明星阵容加盟、巨额宣传投资”三项要求的阐释,和对中美高概念电影在叙事主题特征上一繁杂一简约、在电影化叙事手段上一滞后一先进、对市场把控力上一粗陋一精准的对比分析为理论依据,提出中国大陆电影在未来几年内,极大可能的会将高概念叙事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将高概念电影叙事的发展分为以视听感受为叙事核心的“奇观”高概念叙事、以触动一般电影受众某种情结心理为叙事核心的“情结”高概念叙事、以精彩故事为叙事核心、以“奇观”和“情结”为叙事辅助的“故事”高概念叙事和以在具备了“奇观”、“情结”、“故事”高概念电影特点的同时,亦在思想性上崭露头角的“情怀”高概念叙事四种叙事类型,提出好莱坞高概念电影已经达到“情怀”高概念叙事阶段,而中国的高概念电影叙事目前虽然仍停留在“奇观”高概念叙事与“情结”高概念叙事时期,但从高概念叙事阶段论之“票房市场决定影片成败”的核心理念来看,中国的高概念电影叙事必然会在三到五年之内达到“故事”高概念叙事阶段,但想要达到“情怀”高概念叙事的水平恐怕还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第六章以分析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的成因为主要内容。本章分为两个章节,第一节通过对不同代别的导演在电影叙事风貌上表现出的民族化叙事风格、诗化叙事风格、个性化叙事风格和以迎合一般电影受众为目的而形成的,更为通俗化戏剧化的传统叙事风格,以及这些不同叙事风格的成因的分析,论述了导演作为电影作品叙事风貌形成的内在主观因素,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阶段性特点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并列举不同代别导演的代表人物在其电影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叙事特点加以论证;第二节通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策略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政治方针与经济政策以及一般电影受众对观影行为的心理诉求的变化进行分析,论证了这些作为电影作品叙事风貌形成的外在客观因素,对整个新时期这一历史阶段中,整体的电影叙事的影响意义。在政治经济因素这一节里,提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在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之所以以传统叙事策略为主要表现手法,是由于此阶段的电影作品往往被赋予教化色彩、承担“喉舌”任务,因此,叙事的通俗易懂且极具可读性才能最大范围的吸引观众,也才能完成宣教任务;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由于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一方面,电影人终于找到释放个人电影艺术才能的宣泄口,将全部精力用于对个人电影叙事认知的表达,忽视了一般电影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诉求,另一方面,电视成为电影强大的竞争对手,使得被电影创作者忽略了的一般电影受众将目光全部投向电视节目,从而使这个阶段呈现出电影人与电影受众相互背离的态势,那么受一般电影受众所喜爱的传统叙事自然就不被电影人所欢迎,以至于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策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传统叙事策略被边缘化,而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则百花齐放;在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由于受到市场化政策与经济发展急速加快的影响,90年代后期到2002年间的中国大陆电影创作者们,也渐渐将目光转向电影的商业属性上来,于是,这个阶段的电影叙事呈现两种态势,一种是沿袭此前的个人艺术化的电影叙事策略,另一种则呈现出向市场妥协的姿态,开始运用商业电影的叙事手法来结构故事,也就是在经典叙事形态下用戏剧式线性结构来讲述故事,并且在叙事时空的展现上显得中规中矩,符合一般观众的电影欣赏习惯,可以说是在一定意义上重拾了传统电影叙事策略的表现手法;在其发展的第四个阶段,随着文化产业政策的提出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极速增长,以及持续引进的“十部大片”的票房刺激,中国大陆电影终于为了获取广阔的票房利润而彻底妥协于一般电影受众的欣赏习惯,将经典叙事形态与戏剧式线性结构作为几乎所有院线影片的叙事标准,叙事时空的运用和选择也以彻底讨好观众为目的,彻头彻尾的回归到了传统电影叙事应用之路上来。在受众因素这一节中,本文指出了中国大陆一般电影受众的观影行为以及心理诉求,自新时期以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对电影创作者选取叙事策略的影响意义。在新时期初期,一般电影受众观看电影是为了在放松休闲的同时与影片思想内容形成心理共鸣,继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也就要求电影作品在叙事手法上必须具备通俗易懂的特点,在叙事内容上暗含带有宣教色彩的思想意义;到了新时期中期,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使得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随着电视和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又使得人们汲取精神养料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观看电影不但退居到了一个纯粹的休闲活动的位置,也退居成为休闲活动的备选项之一,而观众的流失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影创作者放松了对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的要求,继而使带有商业性质的院线电影也成为革新叙事手法的实验对象,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却是相对小众的电影叙事策略;到了90年代末,一般电影受众已经将观看电影定义为纯娱乐化的活动,继而也就使得电影步入提供纯娱乐享受的高概念叙事时代,回归了适用于高概念叙事的传统的电影叙事的表现手法。结语部分提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在其艺术表现方面虽然呈现出回环发展的态势,但其一直在回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并且其终会通过尽快达到制作精良、表演精湛、具备高度可读性故事与深刻思想表现内涵的“情怀”高概念电影叙事阶段,使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叙事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叙事维度。

二、浅议综艺节目的高品位与快节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综艺节目的高品位与快节奏(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循环视角下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研究 ——以《人生一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新媒体语境下国外纪录片研究综述
        1.2.2 国内网生纪录片研究综述
        1.2.3 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研究综述
        1.2.4 美食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问题和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内容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本文研究难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网生纪录片
        2.1.2 文化循环理论
    2.2 文化循环的五个环节
        2.2.1 表征
        2.2.2 认同
        2.2.3 生产
        2.2.4 消费
        2.2.5 规则
    2.3 研究设计
        2.3.1 弹幕文本的研究设计
        2.3.2 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3章 《人生一串》的表征与生产
    3.1 《人生一串》的表征实践
        3.1.1 意义创造
        3.1.2 视觉元素的编码和解读
        3.1.3 听觉元素的编码和解读
    3.2 《人生一串》的内容生产和解读
        3.2.1 《人生一串》的生产契机
        3.2.2 基于人物故事的内容生产
        3.2.3 基于弹幕反馈的内容再生产
第4章 《人生一串》的认同和消费
    4.1 《人生一串》的认同
        4.1.1 用户特征与媒介选择影响用户行为
        4.1.2 意义建构与内容生产影响用户认同
        4.1.3 情感认同与情感表达深化用户认同
    4.2 《人生一串》的消费
        4.2.1 抽样的弹幕内容分析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3 用户产生的消费意向分析
第5章 《人生一串》的规则
    5.1 外部社会规范
        5.1.1 规范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
        5.1.2 评奖界定标准
    5.2 内部规则
        5.2.1 用户遵守的弹幕礼仪
        5.2.2 平台方和创作者遵守的规则
第6章 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的文化循环特征
    6.1 注重视听元素编码,展现美学特征
    6.2 使用平民化语态,创新拍摄题材
    6.3 增强产消互动,扩大后续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调查问卷
致谢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国内Vlog消费主义文化现象研究 ——以B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内Vlog的消费主义文化倾向
    一、Vlog内容的消费主义文化表征
        (一)炫耀富裕生活的符号消费
        (二)凸显奢华追求的欲望消费
        (三)点击率至上的注意力消费
    二、Vlog博主消费主义的传播方式
        (一)塑造消费型人设形象
        (二)私人生活的公开化
    三、消费主义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对受众消费文化观念误导
        (二)对网红经济发展有所扭曲
第二章 国内Vlog呈现消费主义文化现象的成因
    一、Vlog的商业属性日益强化
    二、博主异化的Vlog制作
        (一)真实性和表演性的失衡
        (二)伪社会关系的建立
    三、受众对符号意义的过度追求
        (一)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过度期待
        (二)对博主消费生活的盲目追求
第三章 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国内Vlog的价值评判及反思
    一、国内Vlog的现实困境
        (一)价值体系的迷失
        (二)本土化创新的匮乏
        (三)过度商业化的失衡
    二、传播健康的消费文化
        (一)注重文化内涵,构建积极价值体系
        (二)加强创新意识,注重本土化发展
        (三)坚持正面引导,文化与产业同步健康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审美文化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审美文化与电视审美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 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文献梳理
        三 关于电视审美文化研究的文献梳理
        四 央视《朗读者》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个案研究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一章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及特征
    第一节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
        一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流变
        二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趋向
    第二节 电视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一 央视《朗读者》的产生背景
        二 央视《朗读者》的节目概述
    第三节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特征
        一 审美日常生活化
        二 审美形式综合化
        三 审美深层娱乐化
第二章 央视《朗读者》的审美文化呈现
    第一节 悦耳悦目:美轮美奂的视听之美
        一 表意修辞的画面语言
        二 深入人心的声音语言
    第二节 悦心悦意:温情动人的情感之美
        一 普通素人的真情流露
        二 知名人物的真挚表达
    第三节 悦志悦神:富有意蕴的文化之美
        一 以文学思想教化人
        二 以文学情感熏陶人
第三章 央视《朗读者》的审美化传播创新
    第一节 “审美文本”:传播内容的创新
        一 文学化内容:满足受众文学审美需求
        二 语言化内容:强化受众审美感知
        三 故事化内容:实现“真善美故事”共享
        四 艺术化内容:增强受众审美想象力
    第二节 “审美仪式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一 仪式化的场域:图书馆式的场域设置
        二 仪式化的互动:个体故事进入公众视野
        三 仪式化的朗读:拓展电视审美空间
    第三节 “审美娱乐”:传播功能的创新
        一 审美情感的升华
        二 审美理念的认同
第四章 央视《朗读者》的审美价值建构
    第一节 :美育价值的建构
        一 心灵净化
        二 情感宣泄
    第二节 :人文价值的建构
        一 人文关怀的彰显
        二 人文精神的回归
    第三节 艺术价值的建构
        一 呈现意境美,营造独特的艺术境界
        二 弘扬真善美,提高电视的艺术标准
结语《朗读者》的局限与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央视《朗读者》节目相关统计表
个人简历
致谢

(6)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戏曲传播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戏曲传播方式流变
        一、口头传播:口口相传的民间传播
        二、舞台传播:关于艺术欣赏的民间聚会
        三、文本传播:纸质与文学时代的梦幻
        四、广电传播:声音与影像的戏曲奇观
        五、互联网传播: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二节 戏曲传播融媒体转型动因
        一、戏曲内在传播需求
        二、戏曲受到多元艺术样式冲击
第二章 融媒体中戏曲传播新样态
    第一节 融媒体传播呈现方式
        一、传播内容碎片化
        二、内容存储数字化
        三、传播媒介交互化
        四、分众传播个性化
    第二节 融媒体中戏曲传播媒介类型
        一、戏曲电视普及艺术内容
        二、戏曲电影丰富传播样式
        三、戏曲动画拓展受众范围
        四、网络传播增强用户参与
第三章 融媒体思维下传播案例探讨
    第一节 《梨园春》——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启示
        一、竞技综艺稳定收视
        二、微博、微信互动点播
        三、深度融合互联网客户端
    第二节 CCTV戏曲频道——融媒体思维建设全戏曲频道尝试
        一、全戏曲频道凸显专业性
        二、央视戏曲网整合节目资源
        三、频道微博助力话题预热
        四、微信公众号实现弹幕直播
        五、戏曲APP打造戏迷擂台
    第三节 “瑜音社”——融媒体方式传承戏曲创新
        一、跨界综艺融入戏曲元素
        二、微信平台专注戏曲传承
        三、微博平台互动交流
        四、社交短视频拓展新受众
第四章 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困境及发展策略
    第一节 戏曲面临传播瓶颈
        一、戏曲艺术内容缺乏创新力
        二、网络低俗化削弱戏曲底蕴
        三、媒介差异影响戏曲表现力
        四、传播渠道匹配度有待提高
    第二节 戏曲传播策略研究
        一、增强传播内容时代特征
        二、创新戏曲外在表现形式美
        三、注重受众审美心理需求
        四、多元开发构建立体传播网络
        五、虚拟现实促进艺术形态融合
        六、网络数据库建设势在必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节目《朗读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对接受美学的研究
        (二)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研究
        (三)对《朗读者》节目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1章 《朗读者》节目概述和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1.1 《朗读者》节目概况
    1.2 《朗读者》节目的定位
    1.3 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1.3.1 姚斯的期待视野
        1.3.2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
第2章 “期待视野”理论下《朗读者》节目的期待构建分析
    2.1 文化期待:文学传承满足受众精神需求
    2.2 人物期待:名人效应唤起受众偶像情结
        2.2.1 主持人文化底蕴深厚
        2.2.2 嘉宾身份迥异、“故事”鲜明
    2.3 情感期待:主题鲜明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2.4 形式期待:访谈加朗读使受众耳目一新
第3章 “召唤结构”理论下《朗读者》节目的艺术表现分析
    3.1 制造“空白”:增强受众想象力
        3.1.1 文本将朗读文字艺术呈现
        3.1.2 音乐适时烘托现场气氛
    3.2 构建“空缺”:切换镜头加强受众理解感知
    3.3 环境的“否定”:增加受众体验感
        3.3.1 场景布置颠覆传统
        3.3.2 线下“朗读亭”设置激发受众朗读热情
第4章 从接受美学视域下探索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4.1 增加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受众的宣传与互动
    4.2 增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创新
    4.3 注重新媒体与数字技术的合理开发与运用
    4.4 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寻找适合的主持人与嘉宾
    4.5 加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信仰与人文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受众调查
致谢

(9)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传播仪式观理论研究状况
        1.3.2 关于传播仪式观应用研究状况
        1.3.3 关于文化类电视节目及《朗读者》节目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研究法
        1.4.3 跨学科研究法
        1.4.4 个案研究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用传播仪式观理论审视《朗读者》节目
    2.1 传播仪式观理论的相关概说
        2.1.1 传播仪式观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起源
        2.1.2 传播仪式观基本理论的核心及本质
    2.2 央视《朗读者》节目概述
        2.2.1 《朗读者》节目基本概述
        2.2.2 《朗读者》节目创建背景
        2.2.3 《朗读者》节目主要模式
    2.3 用传播仪式观审视《朗读者》的合理性
        2.3.1 语言与对话:微型传播仪式
        2.3.2 人类行为理解:仪式观的文化研究取向
第3章 传统舞台朗读仪式化表征
    3.1 朗读仪式的规范化
        3.1.1 身份标识与赋权
        3.1.2 仪式时间的统一性
        3.1.3 稳定的空间表现方式
    3.2 朗读仪式的演示性
        3.2.1 参与者的自我表现
        3.2.2 仪式活动的可供欣赏
        3.2.3 演示的一对众呈现
第4章 《朗读者》仪式化传播建构及革新
    4.1 《朗读者》传播仪式的构成
        4.1.1 多层次仪式空间构建:个体故事进入公共视野
        4.1.2 象征性仪式主题选择:唤醒聚合受众情感
        4.1.3 主持人仪式语言引导:言语沟通发挥辐射效应
        4.1.4 舞台化仪式互动表达:朗读成为情感传递纽带
    4.2 《朗读者》仪式化传播的革新
        4.2.1 仪式空间革新:由单一到多层
        4.2.2 仪式主体革新:由小众到大众
        4.2.3 仪式流程革新:由固定到多样
        4.2.4 仪式互动革新:由演示到互动
第5章 《朗读者》仪式化传播价值彰显
    5.1 情绪外化与互动:朗读理念革新
    5.2 受众凝聚与集体记忆:经典文化认同
    5.3 人际传播与关系复制:情感链接共享
    5.4 推已及人自述:典型征服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类型
    第一节 传统电影叙事类型
        一、整合归类后的叙事类型
        二、细分亚类别后的叙事类型
    第二节 新兴电影叙事类型
        一、“小妞”电影叙事
        二、IP电影叙事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形式的变迁
    第一节 电影叙事视点的多元转变
        一、全知全能的叙事视点及其转变
        二、限能限知的叙事视点及其转变
    第二节 电影叙事模式的多样性发展
        一、电影叙事结构形态的发展
        二、电影叙事模式的阶段性发展
    第三节 电影叙事介质的跨界
        一、电影叙事介质的电视剧化
        二、电影叙事介质的数字化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内质的转移
    第一节 电影叙事时空向度的突围
        一、电影时间叙事形态及时间畸变
        二、电影空间叙事的多维度现象
        三、电影时空叙事向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第二节 电影叙事意义的突破
        一、电影叙事意义的追求
        二、电影叙事意义的高度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拓展之独立电影
    第一节 精英独立电影叙事
        一、精英独立电影叙事的界定
        二、精英独立电影叙事的分类
    第二节 大众独立电影叙事
        一、大众独立电影叙事的界定
        二、大众独立电影叙事的分类
    第三节 独立电影叙事的启示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拓展之高概念电影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的核心理念
    第二节 中美高概念电影叙事特征比较
        一、叙事主题比较
        二、叙事手段比较
        三、叙事效果比较
    第三节 高概念电影叙事类型划分
        一、“奇观”高概念电影
        二、“情结”高概念电影
        三、“故事”高概念电影
        四、“情怀”高概念电影
第六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策略变化的原因
    第一节 导演因素
        一、第四代导演:从去戏剧化到诗化关怀
        二、第五代导演:从反叛传统到个性舞蹈
        三、新生代导演:从个性语言到独特视线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政治经济因素
        二、受众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浅议综艺节目的高品位与快节奏(论文参考文献)

  • [1]受众视野下《声入人心》与跨界音乐研究[D]. 马莹. 天津音乐学院, 2021
  • [2]文化循环视角下B站自制网生纪录片研究 ——以《人生一串》为例[D]. 赵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4]国内Vlog消费主义文化现象研究 ——以B站为例[D]. 陈加伊.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审美文化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D]. 张欢. 郑州大学, 2020(02)
  • [6]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D]. 时晴.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7]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节目《朗读者》研究[D]. 刘斌. 河北大学, 2018(12)
  • [9]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D]. 汪涵.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叙事研究[D]. 杨舒.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浅谈综艺节目的高品质快节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