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温热处理获得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韩子昂[1](2018)在《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轧制法制备磨球效率高、成本低,奥铁体组织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异。本文将轧制法生产方式优越性与奥铁体组织性能优异性相结合,对低碳球墨铸铁进行轧制,制备大型半自磨机用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重点研究了低碳球墨铸铁铸态组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磨球组织、力学性能影响,同时对磨球耐腐蚀磨损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同ADI磨球、CADI磨球、锻钢磨球Ⅰ及锻钢磨球Ⅱ四种半自磨机常用磨球进行了组织、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多种因素影响低碳球墨铸铁铸态组织,使用自制CA-5变质剂变质效果最好,铸态组织中石墨球最为细小、圆整;衰退时间在3 min~12 min范围内,随着衰退时间延长,石墨球化率降低,晶粒逐渐变细小,奥氏体枝晶逐渐变粗大;碳含量在0.8wt.%~1.4 wt.%范围内,随着碳含量增加,石墨球数量增多,碳化物含量增多,奥氏体枝晶逐渐变细小,共晶组织不断增多;锻造后低碳球墨铸铁组织中石墨球减少,碳化物消失,晶粒变细小,硬度有所下降。(2)等温淬火热处理后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基体组织及力学性能呈现一定梯度性,随距离表层深度增加,基体组织逐渐由奥铁体向屈氏体转变,硬度与冲击韧性逐渐降低,淬透层深度在30 mm~35 mm之间。(3)等温淬火温度在220℃~300℃范围内,磨球表层基体组织主要是奥铁体组织。随着等温淬火温度升高,磨球表层基体组织中针状铁素体数量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针状铁素体形态不断变粗大;奥氏体含量及其含碳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洛氏硬度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冲击韧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等温淬火温度为280℃时,磨球表层组织综合力学性能最好。(4)等温淬火温度在220℃~300℃范围内,随着等温淬火温度升高,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耐浸泡腐蚀性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耐磨损性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耐冲击腐蚀磨损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等温淬火温度为260℃时,磨球耐冲击腐蚀磨损性能最好。(5)与四种半自磨机常用磨球相比,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整体硬度最高,韧性较好,综合性能优异,冲击腐蚀磨损失重较少,体现了较好的耐冲击腐蚀磨损性能。
曾艺成,李克锐,张忠仇,徐明君,卫东海[2](2017)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研发工作的进展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论述了近年来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及含碳化物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铸态奥铁体球墨铸铁研究的新动向。指出了ADI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国家对制造业、汽车节能环保、轻量化政策的实施,为ADI材料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并预测了ADI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刘岩[3](2017)在《QTD1050-6奥贝球铁相变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贝球墨铸铁(ADI)是以贝氏体为主并有部分残余奥氏体为基体的球墨铸铁,由于ADI的各项性能较高,且其成本相比于球墨铸铁、铸铝、锻钢等价格低廉,具有明显的性能与成本两方面优势,使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根据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来合理制定热处理工艺。本文采用膨胀法并结合金相硬度法研究QTD1050-6奥贝球铁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即在不同的等温温度和不同的冷却速度条件下的相变规律。在本实验条件下,QTD1050-6奥贝球铁在等温相变过程中,当等温温度在300℃-340℃范围内,组织中铁素体呈细长针状,残余奥氏体分布相对较为均匀;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的最大转变量先增加后减少,当等温温度达到300℃时,贝氏体最大转变量为85.9%,达到最大值;而当等温温度超过400℃时,组织中贝氏体急剧减少,因此QTD1050-6奥贝球铁的等温淬火温度可以选择在300℃左右;根据绘制出的TTT图发现,不同温度下,贝氏体的孕育期有所差异,等温转变曲线呈“C”型,C曲线的“鼻尖”温度为380℃,表明在此温度下贝氏体的转变速度达到最快。QTD1050-6奥贝球铁在连续冷却相变过程中,根据温度-膨胀量曲线确定各相转变的开始、转变结束的温度和时间;在不同的冷却速度下,主要发生四种类型的相变,即:先共析铁素体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通过QTD1050-6奥贝球铁CCT曲线图的绘制,得到奥贝球铁的AC3温度为838℃,AC1温度为782℃,马氏体发生转变实际温度211℃;最终得到:QTD1050-6的奥氏体化温度范围为870-890℃,连续冷却热处理过程中,冷却速度应低于14.4℃/s。结合金相硬度实验,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不同的冷却速度下所得到的的组织不同,在制定有关奥贝球铁热处理工艺时,可以根据所需的性能,选择冷却速度,从而获得相应的组织,已达到性能要求。
李卓情[4](2016)在《含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是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磨球铁材料。目前,对ADI材料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基体组织中含球状碳化物的球铁材料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彩色金相法研究了超低碳ADI材料中球状碳化物的形机理,探索了热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中球状碳化物是在孤立的共晶液相区域内长成的共晶碳化物,其形成与奥氏体二次枝晶长大过程中的相互接触和交叉状况有关;球状碳化物的形核核心是镁、稀土和其它元素的氧化物;在一定含碳量范围内,球状碳化物的数量随着铸件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多;在化学成分一定的情况下,球状碳化物的形成与冷却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系统探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球状碳化物在860℃时开始溶解,920℃时溶解完全,铸态组织中的球状碳化物经过奥氏体化后会出现部分溶解,没有溶解的部分等温淬火后继续存在于基体中。并且在900℃奥氏体化时,淬硬性最高。在860℃940℃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内,材料的硬度先降低后上升,材料的冲击韧性先升高以后降低。在30min270min等温淬火时间范围内,材料的硬度先降低后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先升高后下降。在240℃340℃等温温度范围内,材料的硬度先降低后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在880℃900℃范围内保温60min,在280℃盐浴中淬火210min,其综合的力学性能最好。其冲击韧性可达24J/cm2,硬度49HRC。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条件对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磨损失重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材料磨损失重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磨损过程中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磨损形貌主要以犁沟和疲劳剥落坑为主。探究了在最佳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高速高温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随着载荷的增加先上升然后保持在一定范围。在高温磨损过程中,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氧化磨损等混合磨损机制,磨损形貌主要为宽大的犁沟以及团絮状氧化物。在不同载荷的磨损过程中,材料的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机制,磨损形貌主要为犁沟和层片状的剥落坑。
陈一帆[5](2016)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水泥泵车管组织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泥泵车管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它在承受混凝土输送压力的情况下,还要经受石子、砂粒的剧烈磨损及水泥浆的腐蚀。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失效形式主要有磨穿和爆管,其中以爆管危害最大。本文结合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ustempered Ductile Iron,简称ADI)具有高韧性及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等特点,尝试将ADI材料应用于水泥泵车管上。本文主要对水泥泵车弯管失效形式、热处理工艺及硅元素和铜元素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弯管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研究了离心铸造ADI直管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金相组织及材料微观形貌进行观察;使用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对硬度和冲击韧性进行检测;并使用MLS-225型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MLD-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磨料磨损性能、冲刷腐蚀磨损性能及耐腐蚀性进行测试。研究表明:1)水泥泵车所有部位管件中,以末臂弯管磨损量最大,弯管失效的主要原因为磨损,并伴随一定的腐蚀因素影响。磨损形式为磨料磨损和冲刷腐蚀磨损;2)在等温淬火温度240℃到320℃范围内,ADI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冲击韧性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增加,残奥含碳量增加;3)在240℃到320℃范围内,ADI耐蚀性先增加后减小,在等温温度280℃时达到最佳,而硅含量2.4%的试样及硅含量2.4%铜含量0.6%的试样湿砂橡胶轮磨损性能均在280℃时达到最佳,冲刷腐蚀磨损性能分别在260℃和300℃达到最佳;4)在硅含量1.9%2.9%的范围内,随着硅含量的增加,ADI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含碳量先增加后减小,当硅含量为2.65%时残奥含量及其含碳量达到最大;5)在硅含量1.9%2.9%的范围内,随着硅含量的增加,ADI耐蚀性不断增强,湿砂橡胶轮磨损失重在硅含量2.1%时达到最大,冲刷腐蚀磨损失重在硅含量2.4%时达到最大;6)在铜含量0%1.1%范围内,硬度值变化不大,冲击韧性先降低后升高,含铜量达到0.6%时,湿砂橡胶轮磨损失重最小,而冲刷腐蚀磨损失重相差不大;7)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直管,管口直径及管壁厚越小,石墨球数量就越多,在300℃380℃等温淬火温度下热处理后,石墨球多的ADI试样冲蚀磨损性能好,耐蚀性差,在等温温度360℃时其冲刷腐蚀磨损失重达到最小。
张红云[6](2014)在《耐磨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奥一贝球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一般通过等温淬火的方式得到,所以也称为等温淬火球铁(国外称为Austempered Ductile Iron,简称ADI)。但是,等温淬火生产工艺存在着能源消耗大、费用高、环境污染等缺点,故本文根据合金元素的作用及热力学计算模拟,基于合金化考虑,设计了合理的化学成分,以期通过离心铸造的手段得到高性能铸态奥一贝球铁。在此基础上,对该奥-贝球铁的热处理工艺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给定成分的铸态奥-贝球铁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考察钒元素对其影响;(2)考察铸态奥-贝球铁静态连续冷却转变行为;(3)模拟不同等温温度、等温时间对其组织和硬度的影响;(4)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考察不同等温盐浴淬火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考察铸态及热处理状态试样的耐磨损性能,并分析其磨损机理。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可以得到铸态奥-贝球铁,组织为针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和石墨,硬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好,冲击韧性较差;钒元素能有效细化奥-贝组织,提高力学性能。(2)铸态奥-贝球铁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时,在较低冷速(≥0.04℃/s)下仍然得到马氏体组织,马氏体转变开始点在180℃左右,未能测到马氏体转变结束点。(3)利用相变仪模拟热处理工艺实验中,随等温温度升高,奥-贝球铁组织由下贝氏体转变为上贝氏体,马氏体量减少,硬度逐渐降低;随等温转变时间延长,奥氏体转变充分,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硬度逐渐降低;但400℃等温时间过长时,硬度有所上升。(4)在280~325℃等温盐浴淬火时,奥-贝球铁组织中贝氏体铁素体片层与奥氏体相间分布,贝氏体形核于奥氏体基体上,不稳定奥氏体于室温下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随等温温度升高,组织粗化,残余奥氏体量增加,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冲击韧性和抗压强度逐渐增高。(5)在低应力石英砂磨粒磨损实验中,奥-贝球铁的耐磨性优于高硬度45#钢;钒能有效提高球铁耐磨性;随等温温度升高,奥-贝球铁的耐磨性降低。磨损表面上存在犁沟和切削划痕,说明在低应力磨料磨损过程中奥-贝球铁磨损机理为切削磨损和冲击塑性变形磨损。
张立文[7](2008)在《压铸机冲头的失效分析及奥—贝球铁冲头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首次采用多元低合金奥-贝球铁作为压铸机冲头的材质,成功的制作了奥-贝球铁冲头,很好的解决了普通压铸机冲头寿命低、易造成缸体划伤,铍青铜压铸机冲头价格昂贵且有毒等关键问题。通过压铸机冲头的失效分析得出:冲头在往复运动过程中,铝液很容易嵌入缸体和冲头之间,铝液凝固,形成磨粒,对冲头产生切削作用,造成冲头的磨损。其次冲头受到冷热及应力循环及铝合金腐蚀的影响加速了冲头的失效。为研究奥-贝球铁冲头提供了理论依据。奥-贝球铁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有着优良耐磨性及抗疲劳性。通过对奥-贝球铁冲头的铸态组织、合金成分、等温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及奥-贝球铁材料的磨损性能的研究获得了制作奥-贝球铁冲头的工艺参数。铸态球铁成分为:C3.6%、Si2.4%、Mn0.4%、Cu0.7%、Mo0.3%、Ni0.4%;一次孕育加入0.5%硅铁,二次孕育加入硅钡钙铝复合孕育剂0.3%+Sb0.02%;最佳等温热处理工艺:奥氏体化温度920℃、奥氏体化时间90min、等温温度350℃、等温时间60min。通过在东方有色压铸有限公司的装机实验,表明用奥-贝球铁作为冲头的材质,对提高冲头的抗摩擦性能有很显着的作用,使冲头的使用寿命在原来1500多次的基础上提高到了4000多次。为奥-贝球铁冲头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猛[8](2008)在《奥—贝球铁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等温淬火球铁,作为近五十年来铸铁冶金方面重大成就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在强度较高时其塑性和韧性优良,机械性能稳定,耐磨性能好,疲劳强度高等。因此,在机械、冶金、交通运输和建材等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奥―贝球铁在耐磨件中的应用潜力还相当大,奥―贝球铁在耐磨件中的应用正逐步增多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耐磨材料高锰钢,在高冲击力的磨损工况下,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和冲击韧性。但是,在低冲击载荷的条件下,高锰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不大,其抗磨性能发挥不出来,磨损较快,使用寿命不高。本文对比了奥―贝球铁和高锰钢在冲击不大的使用条件下的磨损量。为进一步开发奥―贝球铁作为磨损件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是对奥―贝球铁的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组织和性能的进一步的研究:考察了添加不同含量的铜元素对奥―贝球铁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考察不同的等温淬火介质、不同的盐浴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考察不同的含碳量对奥―贝球铁组织中石墨球的数量和形态的影响。把含碳量2.2%球铁试样用980℃保温8小时的退火处理来消除碳化物,然后与含碳量3.6%的球铁试样一起在900℃奥氏体化保温60分钟,在330℃盐浴等温淬火50分钟,可以得到以贝氏体为主要基体,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硬度为350HV左右,综合性能比较好的贝氏体球墨铸铁。最后,对奥―贝球铁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多组对比实验,并对其耐磨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奥―贝球铁中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元素铜,能够显着提高奥-贝球铁的延伸率,对耐磨性的影响不大。2.奥―贝球铁中的石墨更容易被磨损掉,石墨较多的情况下,切断了基体组织的连续性,是使基体组织碎裂的发源地,对奥―贝球铁的耐磨性起有害作用。适当的降低含碳量能够减少石墨球的数量,从而提高奥―贝球铁的耐磨性。3.在低应力磨料磨损的实验条件下,奥―贝球铁的耐磨性超过高锰钢。磨损表面上存在犁沟、切削划痕和裂纹,说明在低应力冲击磨料磨损过程中磨损的机理主要以切削磨损为主,兼有冲击塑性变形磨损。
张枝树,刘博[9](2005)在《合金元素对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组织结构特点和合金元素对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的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Si具有抑制碳化物析出和增加焊缝金属中奥氏体体积分数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改善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Mn增加焊缝金属中马氏体量,因而导致降低奥—贝球铁焊缝金属力学性能。
陈历祥[10](2003)在《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轧辊是轧机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要求表皮硬度、强度高,内部塑性、韧性好等特点。传统轧辊通常采用冷硬铸铁、高铬铸铁或是球墨铸铁生产:但随着冶金工业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发展,导致传统方法生产的轧辊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具体要求。奥一贝球铁具有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好的优良综合机械性能,但目前奥一贝球铁的生产大都采用等温淬火工艺。为了克服等温淬火的不利条件、降低能量消耗、改善劳动条件和进一步提高轧辊的综合机械性能,研究在铸态下通过添加适量合金元素生产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通过对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进行成分优化、组织优化、计算机模拟轧辊凝固时的温度场和进行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的试制生产,确定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的最佳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具有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好的优良综合机械性能,其生产的最佳化学成分和镍、钼、铜合金元素的最适加入量以及最佳热处理工艺分别为:C3.7%、Si2.4%、Mn≤0.3%、S≤0.05%、P≤0.05%、含钡硅铁0.3%(孕育剂加入量)、Ni4%、Mo0.6%、Cu0.5%和250℃保温1小时后空冷;合金元素及其加入量和回火热处理工艺对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石墨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基体组织有重要影响,并且所加入的合金元素在基体上分布均匀,其基体组织为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在贝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比例约为4.5:l时,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达到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经凝固温度场模拟表明无缩孔、缩松产生,能稳定地应用于奥一贝球铁复合轧辊的实际生产。
二、等温热处理获得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温热处理获得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磨球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磨球发展概况 |
1.2.2 轧制磨球研究现状 |
1.3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发展与应用 |
1.3.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发展 |
1.3.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应用 |
1.4 低碳球墨铸铁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1 低碳球墨铸铁的发展 |
1.4.2 低碳球墨铸铁变质剂的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化学成分设计 |
2.2 磨球的制备 |
2.2.1 熔炼与浇注 |
2.2.2 锻造与轧制 |
2.3 热处理工艺设计 |
2.3.1 Ms点的测定 |
2.3.2 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 |
2.3.3 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 |
2.4 实验及测试分析方法 |
2.4.1 微观组织分析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2.4.3 奥氏体含量及其含碳量计算 |
2.4.4 静态浸泡腐蚀试验 |
2.4.5 磨损试验 |
2.4.6 冲击腐蚀磨损试验 |
第三章 低碳球墨铸铁铸态组织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质剂的确定 |
3.3 衰退时间对低碳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影响 |
3.4 碳含量对低碳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影响 |
3.5 锻造对低碳球墨铸铁毛坯组织及硬度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对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磨球组织及力学性能梯度性 |
4.2.1 磨球微观组织梯度性 |
4.2.2 磨球力学性能梯度性 |
4.3 不同等温淬火温度下磨球表层组织与力学性能 |
4.3.1 磨球表层微观组织结构 |
4.3.2 磨球表层组织奥氏体含量及其含碳量 |
4.3.3 磨球表层组织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耐腐蚀磨损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磨球耐静态浸泡腐蚀性能 |
5.2.1 腐蚀失重分析 |
5.2.2 腐蚀形貌分析 |
5.3 磨球耐磨损性能 |
5.3.1 等温淬火温度对磨球试样耐磨损性能影响 |
5.3.2 载荷对磨球试样耐磨损性能影响 |
5.4 磨球耐冲击腐蚀磨损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几种常用半自磨机磨球组织性能对比研究 |
6.1 引言 |
6.2 组织对比 |
6.2.1 微观组织结构对比 |
6.2.2 奥氏体含量对比 |
6.3 力学性能对比 |
6.3.1 硬度分布对比 |
6.3.2 冲击韧性对比 |
6.4 冲击腐蚀磨损性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研发工作的进展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ADI研发、生产应用进展 |
1.1 ADI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将成为我国ADI产量新的增长点 |
1.2 ADI新产品的研发 |
1.3 CADI磨球产量取得较大进展 |
1.4 ADI (CADI) 在抗磨耐磨零件上应用取得突破 |
2 专业等温淬火热处理中心 |
3 铸态奥铁体球墨铸铁研究的新动向 |
4 2016年世界ADI论坛 |
5 存在的问题 |
6 结束语 |
(3)QTD1050-6奥贝球铁相变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贝氏体相变 |
1.2.1 贝氏体组织结构 |
1.2.2 贝氏体相变特征 |
1.2.3 影响贝氏体转变动力学因素 |
1.3 奥贝球铁曲线的测定 |
1.4 等温淬火球铁简介 |
1.4.1 等温淬火球铁 |
1.4.2 奥贝球铁获得途径 |
1.5 国内外球铁相变动力学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球铁相变动力学研究现状 |
1.5.2 国外奥贝球铁相变动力学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所需设备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QTD1050-6 奥贝球铁化学成分 |
2.2.2 试验流程图 |
2.3 实验过程 |
2.3.1 试样制备 |
2.3.2 相变动力学实验 |
2.4 金相组织观察 |
2.5 硬度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QTD1050-6 奥贝球铁等温转变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贝氏体转变 |
3.2.1 温度膨胀曲线 |
3.2.2 显微组织观察 |
3.2.3 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 |
3.2.4 TTT曲线的绘制 |
3.3 TTT曲线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QTD1050-6 奥贝球铁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奥贝球铁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 |
4.2.1 温度-膨胀量曲线 |
4.2.2 显微组织检验 |
4.2.3 硬度检验 |
4.2.4 临界点的确定及转变类型 |
4.2.5 临界速度 |
4.2.6 CCT曲线的绘制 |
4.3 CCT曲线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含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
1.2.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发展 |
1.2.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应用 |
1.2.3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在国内应用遇到的问题 |
1.3 低碳球墨铸铁的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化学成分的确定 |
2.1.1 超低碳ADI中常见的化学元素 |
2.1.2 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化学成分的确定 |
2.2 试样的制备 |
2.2.1 熔炼与浇铸试样 |
2.2.2 试样的加工 |
2.2.3 实验设备与检测仪器 |
2.3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设计 |
2.3.1 奥氏体化温度的确定 |
2.3.2 影响碳化物稳定性的奥氏体化温度确定 |
2.3.3 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2.4 耐磨性试验 |
2.4.1 湿态磨损 |
2.4.2 干态磨损 |
2.5 残留奥氏体含量及其含碳量的测定 |
第三章 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铸态组织 |
3.1 石墨和碳化物的分布 |
3.2 铸态的基体组织 |
3.3 影响超低碳ADI铸态组织中的球状碳化物的因素 |
3.3.1 含碳量对球状碳化物的影响 |
3.3.2 冷却速度对球状碳化物的影响 |
3.3.3 形成球状碳化物的冷却速度 |
3.4 球状碳化物的形核核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工艺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球状碳化物的稳定性 |
4.2 等温时间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2.1 等温时间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组织的影响 |
4.2.2 等温时间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性能的影响 |
4.2.3 等温时间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残奥及其含碳量的影响 |
4.3 等温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3.1 等温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组织的影响 |
4.3.2 等温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性能的影响 |
4.3.3 等温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及其含碳量的影响 |
4.4 奥氏体化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4.1 奥氏体化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组织的影响 |
4.4.2 奥氏体化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性能的影响 |
4.4.3 奥氏体化温度对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残奥及其含碳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耐磨性能研究 |
5.1 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湿态磨损性能 |
5.1.1 MLS-225型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 |
5.1.2 等温温度对球状碳化物ADI湿砂磨损性能的影响 |
5.1.3 奥氏体化温度对球状碳化物ADI湿砂磨损性能的影响 |
5.2 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干磨损性能 |
5.2.1 MG-2000型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 |
5.2.2 温度对球状碳化物ADI干磨性能的影响 |
5.2.3 载荷对球状碳化物ADI干磨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水泥泵车管组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由来 |
1.2 ADI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DI简介 |
1.2.2 ADI研究现状 |
1.3 ADI国家标准 |
1.4 磨料磨损及冲蚀磨损 |
1.4.1 磨损分类 |
1.4.2 磨料磨损 |
1.4.3 冲蚀磨损 |
1.5 ADI的发展趋势 |
1.6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主要内容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化学成分设计 |
2.2 试样制备 |
2.3 热处理工艺设计 |
2.3.1 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2.3.2 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2.3.3 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
2.4 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奥含碳量测定 |
2.5 组织及性能检测 |
2.5.1 硬度检测 |
2.5.2 韧性检测 |
2.5.3 金相与扫描图像采集分析 |
2.5.4 X射线分析 |
2.6 磨损腐蚀试验 |
2.6.1 磨损试验 |
2.6.2 电化学腐蚀试验 |
第三章 水泥泵车弯管失效分析 |
3.1 引言 |
3.2 水泥泵车弯管受力分析 |
3.3 水泥泵车管微观失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工艺对ADI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球墨铸铁成分 |
4.2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2.1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组织的影响 |
4.2.2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奥氏体含量的影响 |
4.2.3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4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腐蚀性能的影响 |
4.2.5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磨损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对ADI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1 硅含量对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2 硅含量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2.1 硅含量对ADI组织的影响 |
5.2.2 硅含量对ADI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硅含量对ADI腐蚀性能的影响 |
5.2.4 硅含量对ADI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对ADI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6.1 铜含量对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2 铜含量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2.1 铜含量对ADI组织的影响 |
6.2.2 铜含量对ADI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3 铜含量对ADI腐蚀性能的影响 |
6.2.4 铜含量对ADI磨损性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热处理工艺对离心铸造ADI直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7.1 实验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
7.2 铸态组织分析 |
7.3 等温淬火温度对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7.3.1 等温温度对ADI直管组织的影响 |
7.3.2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直管硬度的影响 |
7.3.3 等温温度对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
7.3.4 等温温度对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文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耐磨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耐磨材料的分类 |
1.1.1 锰钢 |
1.1.2 铬系白口铸铁 |
1.1.3 贝氏体钢 |
1.1.4 奥-贝球铁 |
1.2 奥-贝球铁概况 |
1.2.1 奥-贝球铁的诞生 |
1.2.2 奥-贝球铁的发展 |
1.2.3 奥-贝球铁的应用 |
1.3 奥-贝球铁的生产工艺 |
1.3.1 等温淬火 |
1.3.2 分级淬火工艺 |
1.3.3 铸态生产 |
1.3.4 连续冷却 |
1.4 研究背景与内容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化学成分设计 |
2.2.1 合金元素对奥-贝球铁的影响 |
2.2.2 热力学软件简介与化学成分优化 |
2.3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4 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方法 |
2.5 微观组织分析方法 |
2.5.1 金相组织观察设备及样品制备方法 |
2.5.2 透射电镜分析设备及样品制备方法 |
2.5.3 扫描电镜分析与EBSD分析设备及样品制备方法 |
2.5.4 X射线衍射分析设备及样品制备方法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2.6.1 硬度实验 |
2.6.2 拉伸实验 |
2.6.3 压缩实验 |
2.6.4 冲击实验 |
2.7 磨损实验 |
第3章 铸态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铸态奥-贝球铁的微观组织分析 |
3.2.1 离心力对球化及组织的影响 |
3.2.2 钒元素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3.2.3 扫描电镜成分分析 |
3.2.4 EBSD分析 |
3.2.5 电子探针面扫描 |
3.2.6 TEM分析 |
3.2.7 X射线衍射分析 |
3.3 铸态奥-贝球铁力学性能测试 |
3.4 不含钒奥-贝球铁的静态连续冷却转变规律 |
3.4.0 相变点的确定 |
3.4.1 冷却速率对不含钒奥-贝球铁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2 不含钒奥-贝球铁的静态CCT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处理对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
4.2.1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的确定 |
4.2.2 等温淬火温度及时间的确定 |
4.3 对不含钒奥-贝球铁的热处理研究 |
4.3.1 利用相变仪优化选择热处理工艺 |
4.3.2 等温盐浴淬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奥-贝球铁的耐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磨料磨损机理 |
5.2.1 微观切削磨损机理 |
5.2.2 多次塑变磨损机理 |
5.2.3 疲劳磨损机理 |
5.2.4 微观断裂机理 |
5.3 磨损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磨损实验结果 |
5.3.2 磨损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压铸机冲头的失效分析及奥—贝球铁冲头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各种压铸机冲头的应用概况 |
1.2.1 灰口铸铁冲头 |
1.2.2 砂铸球墨铸铁冲头 |
1.2.3 连铸球墨冲头 |
1.2.4 涂层钢冲头 |
1.2.5 铍青铜冲头 |
1.3 冲头材质采用奥贝球铁 |
1.4 奥-贝球铁的综述概况 |
1.4.1 奥-贝球铁的发展概况 |
1.4.2 热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的影响 |
1.4.3 化学元素对奥-贝球铁的影响 |
1.4.4 奥-贝球铁磨损性能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用原材料 |
2.2 实验方法及过程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熔炼、孕育、球化、浇注 |
2.2.2.1 熔炼过程 |
2.2.2.2 孕育、球化过程 |
2.2.2.3 浇注过程 |
2.2.3 铸态球铁冲头材料的等温热处理 |
2.2.4 奥-贝球铁冲头的制作 |
2.3 奥-贝球铁组织微观分析 |
2.4 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压铸机砂型铸造球铁冲头磨损失效分析 |
3.1 引言 |
3.2 失效分析 |
3.2.1 砂型铸造冲头的有关参数与制作方法及宏观失效分析 |
3.2.2 冲头的微观失效分析 |
3.2.2.1 显微组织分析 |
3.2.2.2 磨损表面显微分析 |
3.2.3 热疲劳模拟实验 |
3.2.3.1 设计方法 |
3.2.3.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结果整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铸态球铁冲头材料的设计 |
4.1 成分的设计 |
4.2 复合孕育设计思想 |
4.2.1 硅铁孕育 |
4.2.2 复合孕育 |
4.3 二次复合孕育对球铁石墨形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3.1 二次复合孕育对球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4.3.2 二次复合孕育对球铁铁组织的影响 |
4.3.3 孕育过量对球铁冲头的影响 |
4.3.4 二次复合孕育对球铁性能的影响 |
4.4 二次复合孕育对奥-贝球铁的组织及性能影响 |
4.4.1 二次复合孕育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二次孕育对组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铸态球铁冲头材料的等温热处理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等温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
5.2.1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
5.2.2 等温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
5.2.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5.3.2 等温热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2.1 奥氏体化温度对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2.2 奥氏体化时间对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2.3 等温热处理温度对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2.4 等温时间对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3 等温热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组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奥-贝球铁冲头材料的磨损行为 |
6.1 引言 |
6.2 磨损式样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 |
6.3 奥-贝球铁在干摩擦磨损工况下的磨损行为 |
6.3.1 奥-贝球铁的干摩擦磨损性能 |
6.3.1.1 不同等温温度对干摩擦磨损的影响 |
6.3.1.2 载荷对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 |
6.3.1.3 磨损时间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 |
6.3.2 干摩擦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6.4 奥-贝球铁在磨粒擦磨损工况下的磨损行为 |
6.4.1 奥-贝球铁的磨粒磨损性能 |
6.4.1.1 不同等温温度对磨粒磨损的影响 |
6.4.1.2 不同磨粒粒度对磨粒磨损的影响 |
6.4.1.3 不同载荷对磨粒磨损的影响 |
6.4.2 磨粒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奥-贝球铁冲头的应用试验 |
7.1 压铸机冲头试制 |
7.1.1 试验方案 |
7.1.2 熔炼及浇注 |
7.1.3 热处理工艺 |
7.1.4 奥-贝球铁的金相组织 |
7.2 压铸机冲头试用 |
7.2.1 服役条件 |
7.2.2 实验地点、设备及时间 |
7.2.3 实验结果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8)奥—贝球铁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奥—贝球墨铸铁的发展 |
1.1.1 奥—贝球墨铸铁简介 |
1.1.2 奥—贝球铁性能特点 |
1.1.3 奥—贝球铁的应用 |
1.1.4 奥—贝组织的形成机理 |
1.2 奥—贝球铁的生产工艺 |
1.2.1 等温淬火工艺 |
1.2.2 铸态奥—贝球铁生产工艺 |
1.2.3 连续冷却淬火工艺 |
1.2.4 准铸态奥—贝球铁生产工艺 |
1.2.5 分级淬火工艺 |
1.3 奥—贝球铁的组织 |
1.3.1 贝氏体 |
1.3.2 奥氏体 |
1.3.3 马氏体 |
1.3.4 白亮区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1 化学成分的选择 |
2.1.1 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2.1.2 确定化学成分 |
2.1.3 原材料的选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熔炼及浇注工艺 |
2.2.2 试样制备 |
2.3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
2.3.1 热处理方案一 |
2.3.2 热处理方案二 |
2.4 冲击磨料磨损实验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含碳量球铁的金相组织 |
3.2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金相组织 |
3.2.1 低碳球铁 |
3.2.2 等温铅浴 |
3.2.3 等温盐浴 |
3.3 等温转变温度对奥—贝球铁组织的影响 |
3.4 等温淬火时间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4.1 对组织的影响 |
3.4.2 对硬度的影响 |
3.5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第四章 奥—贝球铁的耐磨性研究 |
4.1 磨料磨损的机制 |
4.1.1 显微切削机理 |
4.1.2 多次塑性变形机理 |
4.1.3 疲劳磨损机理 |
4.1.4 微观断裂机理 |
4.1.5 冲蚀机理 |
4.2 磨损试验的主要目的 |
4.3 磨损实验方法 |
4.4 铜含量对ADI耐磨性的影响 |
4.5 碳含量对ADI耐磨性的影响 |
4.5.1 磨损实验结果 |
4.5.2 磨损分析 |
4.5.3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4.5.4 影响磨料磨损的基本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奥-贝球铁的发展状况 |
1.2 奥-贝组织的形成机理 |
1.3 奥-贝球铁的生产 |
1.3.1 奥-贝球铁的化学成分 |
1.3.2 奥-贝球铁的热处理生产工艺 |
1.3.3 奥-贝球铁的连续冷却淬火工艺 |
1.3.4 奥-贝球铁的合金化铸态工艺 |
1.3.4.1 Cu-Nb合金化 |
1.3.4.2 Cu-Mo合金化 |
1.3.4.3 Si-Mn合金化 |
1.3.4.4 Mn-Cu合金化 |
1.4 轧辊的发展状况及常用轧辊的特点 |
1.4.1 轧辊的发展状况 |
1.4.2 常用轧辊及特点 |
1.4.2.1 冷硬铸铁轧辊 |
1.4.2.2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 |
1.4.2.3 球墨铸铁轧辊 |
1.4.2.4 高铬铸铁轧辊 |
1.4.2.5 高速钢复合轧辊 |
1.4.2.6 贝氏体球铁轧辊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材质的确定 |
2.1 试验方法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2.1.3 金属型模具图 |
2.1.4 熔炼及浇注工艺 |
2.1.5 试样的制备 |
2.1.5.1 Y型试样 |
2.1.5.2 拉伸试样 |
2.1.5.3 冲击试样 |
2.1.5.4 金相试样 |
2.1.5.5 扫描电镜分析试样 |
2.1.5.6 能谱分析试样 |
2.1.5.7 X射线衍射试样 |
2.1.5.8 硬度的测量 |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1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
2.2.1.1 金属型制取铸态奥-贝球铁正交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 |
2.2.1.2 金属型制取铸态奥-贝球铁正交试验的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2.2.2 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2.2.1 镍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2.2.2 钼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2.2.3 铜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2.2.4 孕育剂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2.2.2.5 小结 |
2.2.3 合金元素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金相组织的影响 |
2.2.3.1 合金元素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2.2.3.2 合金元素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2.2.3.3 合金元素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金相组织的影响分析 |
2.2.4 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的扫描电镜分析 |
2.2.5 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的能谱分析 |
2.2.6 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回火处理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方法 |
3.1.1 原材料 |
3.1.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3.1.3 金属型模具图 |
3.1.4 熔炼及浇注工艺 |
3.1.5 试样的制备 |
3.1.5.1 Y型试样 |
3.1.5.2 拉伸试样 |
3.1.5.3 冲击试样 |
3.1.5.4 金相试样 |
3.1.5.5 扫描电镜分析试样 |
3.1.5.6 能谱分析试样 |
3.1.5.7 X射线衍射试样 |
3.1.5.8 硬度的测量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
3.2.1.1 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回火处理正交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 |
3.2.1.2 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回火处理正交试验的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3.2.1.3 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回火处理正交试验的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3.2.1.4 小结 |
3.2.2 回火处理工艺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2.1 回火温度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2.2 回火时间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2.3 冷却条件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2.4 小结 |
3.2.3 回火处理与铸态未处理时机械性能的比较 |
3.2.4 回火处理工艺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金相组织的影响 |
3.2.4.1 回火处理工艺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3.2.4.2 回火处理工艺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3.2.4.3 回火处理工艺对金属型铸态奥-贝球铁金相组织的影响分析 |
3.2.5 回火处理试样的扫描电镜分析 |
3.2.6 回火处理试样的能谱分析 |
3.2.7 回火处理试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凝固的温度场模拟 |
4.1 导热过程的传热学基本方程 |
4.1.1 热平衡微分方程 |
4.1.2 热平衡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4.1.2.1 初始条件 |
4.1.2.2 第一类边界条件 |
4.1.2.3 第二类边界条件 |
4.1.2.4 第三类边界条件 |
4.1.2.5 第四类边界条件 |
4.2 结晶潜热的处理 |
4.3 几何形状模型的确定与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假设 |
4.3.1 几何形状模型的确定 |
4.3.2 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假设 |
4.4 热传导中的变分方法及求解列式 |
4.4.1 热传导中的变分方法 |
4.4.2 求解列式 |
4.4.3 轴对称问题的变分 |
4.5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凝固温度场的程序实现 |
4.5.1 内部单元的求解及程序实现 |
4.5.1.1 温度插值函数 |
4.5.1.2 内部单元的求解及程序实现 |
4.5.2 传热边界条件的求解及程序实现 |
4.5.2.1 第一类边界条件 |
4.5.2.2 第二类边界条件 |
4.5.2.3 第三类边界条件 |
4.5.2.4 第四类边界条件 |
4.6 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格式及解的稳定性 |
4.7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凝固温度场模拟的分析计算过程 |
4.8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凝固温度场模拟结果的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生产 |
5.1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生产的工艺参数及铸造简图 |
5.2 试验方法 |
5.2.1 熔炼及浇注工艺 |
5.2.2 金属型模具图 |
5.2.3 试样的制备 |
5.2.3.1 Y型试样 |
5.2.3.2 拉伸试样 |
5.2.3.3 冲击试样 |
5.2.3.4 金相试样 |
5.2.3.5 硬度的测量 |
5.3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机械性能 |
5.4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金相组织 |
5.4.1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石墨形态 |
5.4.2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金相组织 |
5.5 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生产使用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等温热处理获得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轧制低碳球墨铸铁磨球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韩子昂.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2]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研发工作的进展与发展趋势[J]. 曾艺成,李克锐,张忠仇,徐明君,卫东海. 铸造, 2017(09)
- [3]QTD1050-6奥贝球铁相变动力学研究[D]. 刘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5)
- [4]含球状碳化物超低碳ADI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李卓情.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3)
- [5]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水泥泵车管组织和性能研究[D]. 陈一帆.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3)
- [6]耐磨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张红云. 东北大学, 2014(08)
- [7]压铸机冲头的失效分析及奥—贝球铁冲头的研制[D]. 张立文. 吉林大学, 2008(10)
- [8]奥—贝球铁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D]. 李猛. 东北大学, 2008(03)
- [9]合金元素对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张枝树,刘博.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05(04)
- [10]奥—贝球铁复合轧辊的研制[D]. 陈历祥. 福州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