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贝贝[1](2021)在《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我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进程,北京等特大城市的情况尤为严重。2019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量为371.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6.3%。及时有效地发现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问题和健康风险,是制定老年人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维护老年人身体功能、减少疾病负担的基础。老年综合评估(CGA)已经成为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目前尚缺少易于使用、可供参考的规范化社区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评估工具。现有评估工具大多由单一量表或某些特定功能量表组合而成,多强调单一专业领域内容,存在条目繁多、题目重复、耗时过长等问题,而针对社区老年人的CGA评估量表,研究报道少,多存在维度涵盖不全,特别是忽视对营养不良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危险因素的筛查,缺少系统的应用研究和使用途径而未得到推广等问题。本课题综合分析全国和城市地区老年人群既往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和国外老年人群在慢病预防、膳食营养、运动、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建立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综合评估量表池,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通过预试验调整量表的语言表达,初步形成北京社区老年人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可接受度等指标进行人群验证,同时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进行现况分析。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构建适用于城市社区人群健康综合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编制适用于城市社区人群综合健康状态综合评价量表,评价该综合量表在北京社区老年人中应用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及可接受度,并对该人群综合健康状况结果进行分析,为北京及其他城市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提供可使用的参考工具,同时为完善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综合评估简易版量表,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为框架,相关领域文献研究为参考,构建初始量表条目池,并通过15位专家评议,形成德尔菲专家咨询表。根据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中专家打分和意见建议,筛选和修订量表条目及内容,形成初始量表。初始量表进行预试验,对量表进行表达效度进行评价,发现和修正量表在表达和初次应用中量表存在的问题,形成待验量表。而后使用待验量表在北京市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进行量表的信效度评价。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量表池: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依据,“中国老年人健康标准(2013)”为框架,文献检索1973年1月-2020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老年健康评估工具的文献(包括期刊、学位论文、书籍、论文集等形式),同时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及量表编制过程,并通过课题组及专家评阅、讨论,确定问卷维度和具体条目指标,设计条目具体下设问题和问题选项,编制量表条目池;课题小组根据量表池内容编写德尔菲专家咨询表。(2)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50位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营养学、心理学、护理学、运动康复学等领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熟悉研究领域、有兴趣且有意愿完成咨询的专家,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的方式将专家咨询表发给各位专家。采集专家个人信息,要求专家对各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1-5分),并填写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的大小,并对量表的维度和条目内容提出意见建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束后,根据各项打分统计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第二轮专家咨询表返还各位专家,继续进行第二轮函询,经过至少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社区老年健康综合评估初始量表。(3)预试验:采用方便抽样,由课题组成员使用初始量表对30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和身体测量预调查,确定量表语言表达调查对象能否理解、有无歧义,身体测量能否实施,对量表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待验量表。(4)量表的信效度验证:在北京市三个区抽取1983位老年人进行量表人群验证,其中371人进行二次调查,即两周后同一调查员对96位老年人使用同一量表进行量表复测,151位老年人由不同于第一次调查的调查员进行量表重测,124位老年人使用校标量表进行量表复测。回收人群现场调查数据,对量表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和可接受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量表条目池的构建:北京社区老年人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共包含疾患与身体功能、认知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饮食营养与生活方式五个维度,并增加反映肌肉状况的四项身体测量指标,最终构成40个核心条目、62个问题的初始量表池。(2)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50位相关领域专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0%、100%,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6,第一轮咨询结果维度及条目均值为3.98~4.92,满分比为0.48~0.98,变异系数≤0.34;第二轮咨询结果维度及条目均值为4.45~5.00,满分比为0.51~1.00,变异系数≤0.2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16、0.110(P<0.01),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较好、专家意见较一致,函询结果可靠。依据界值法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讨论,最终构建的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量表有5个维度(患病状况、身体功能、认知状况、社会支持与心理、饮食营养与生活方式),30个核心条目,4个测量指标。(3)预试验:为使量表更易被调查对象理解、无歧义,适用于调查人群,方便现场实施,修改身体功能维度5道题目,认知状况维度增设提问要求,社会支持维度替换2题,饮食营养和生活方式维度对身体活动能让增加时间设定,并对1题进行修改。(4)量表的信效度验证:量表的克朗巴赫α为0.849,各维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358-0.845;总重测信度为0.837,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579-0.910;总评定者组内相关系数为0.899,各维度评定者组内相关系数为0.280-0.860。量表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5%。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GFI、AGFI为0.961、0.951,均大于 0.9,CFI、IFI 的值分别为 0.926、0.927;大于 0.90,RMSEA为0.039,小于0.080,各维度的理论模型与真实数据拟合较好,结构效度较好。调查对象高分组的得分和低分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t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总量表和各维度量表有较好的区分度。量表平均填表时间为(12.8±4.8)分钟,量表回收率为99.2%,有效回收率为99.1%。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初步形成科学、可靠的城市社区人群的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并在北京地区进行老年人群验证,显示本量表及各维度量表基本上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评定者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均已通过验证,量表敏感性和可接受度较好。
袁音[2](2021)在《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老龄化与健康”是目前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老年人群的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支持等综合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死亡、失能、住院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发展。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量化评定健康状况,为个体健康状态的筛查和分级提供依据。衰弱是综合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标准。衰弱可升高死亡等多种负性事件的发生风险。识别衰弱的危险因素、评估衰弱的风险并早期给予精准干预,衰弱的状态可被逆转。机体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与疾病的关联密切,可动态反映细胞活动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代谢组学具有高效整合内源性和外源性暴露信息的潜力,分析老年衰弱的代谢特征有助于扩充衰弱的危险因素谱。方法第一部分通过伞状Meta分析探索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的老年健康因素,建立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条目池;第二部分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通过人群实证研究制定老年综合健康评分的常模。第三部分依托于多中心非住院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通过综合健康评估,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探讨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离散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以直观反映衰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并利用条件概率推理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对衰弱的作用强度。第四部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寻找衰弱、衰弱前期、非衰弱老年人群代谢产物的差异表达,分析衰弱相关代谢特征。结果1.伞状Meta分析提示多种健康因素与非住院老年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显着相关。经流行病学可信度评价为“可信”或“高度提示性”的危险性因素包括衰弱、低体能评分、每日步数减少、代谢综合征、低体质指数(body mas index,BMI)、营养不良、现在吸烟、认知受损、握力减退、步速下降、视力损害、尿失禁、丧偶及每日睡眠>6~8小时;保护性因素为地中海饮食、高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与全因死亡存在“提示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BMI、曾经吸烟、肌少症、共病和勃起障碍;保护性因素为低强度运动。每日睡眠<6~8小时和抑郁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绿地暴露增加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则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但证据级别均为“弱”。2.本研究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躯体生理、精神心理、社会支持与环境三大维度共29个题项的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信度、效度评价均良好。通过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计算得出老年综合健康评分,并在社区和养老院共2,040名老年人中进行实证研究,制定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均数、百分位和划界常模。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状态显着相关。3.开展多中心非住院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按照Fried表型、FRAIL和衰弱指数标准,衰弱的患病率分别为8.33%、8.03%和13.28%。贝叶斯网络分析提示,年龄、营养状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社会支持与衰弱存在直接相关。跌倒、慢性疼痛、焦虑、血肌酐水平、视力和听力与衰弱存在间接的网络联系。知晓以上任意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的状态,可利用条件概率推理衰弱的风险。4.基于第三部分的人群资料进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提示,衰弱和衰弱前期人群血浆中多种代谢物质发生显着改变,包括氨基酸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氧化脂质、胆汁酸、胆碱、酰基肉碱、甘油磷脂类等。共同的差异代谢物有4种,分别为吲哚-3-丙酸、4-甲氧基苯乙酸、胍基乙酸和D-尿胆原,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通路的扰动。差异代谢物中,胍基乙酸、sn-甘油-3-磷酸胆碱和5-氨基戊酸具有区分衰弱、衰弱前期与非衰弱状态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老年综合健康状况对全因死亡风险具有显着影响。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状态具有显着相关性。衰弱及其影响因素构成复杂的网络关联,其中年龄、营养状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社会支持与衰弱存在直接相关。衰弱和衰弱前期显着的代谢特征变化集中于氨基酸代谢通路。本研究为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的管理和干预提供了方法学支撑和实践指导,为衰弱的早期诊断、风险预测和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郑拯[3](2021)在《脑卒中病人应用interRAI-PAC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文中提出[目的]对汉化版interRAI-PAC进行信效度检验,探讨此评估工具在我国综合医院康复科使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临床医生、治疗师及家属提供客观的患者状况,使其做出合理有效的医疗决定,同时推进能够兼容不同医疗健康领域的评估工具在我国的广泛使用。[方法]1.由两名接受过interRAI专项培训的医务人员同时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92名脑卒中患者进行interRAI-PAC评估,测量其评估者间信度;2.2019年9月—2020年8月收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十家医院康复科1413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interRAI-PAC评估,测量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3.选取其中320名同时进行MOCA、MBI、HAMD评估,测量效标效度;4.邀请6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康复领域专家采用1~4级评分方法,测量interRAI-PAC的内容效度。[结果]1.interRAI-PAC测量者间信度:测量者间信度相关系数范围在0.796~0.934(P<0.01);2.interRAI-PAC 内部一致性信度:interRAI-PAC 中的认知能力、情绪和行为、健康状况、尿便控制四部分以及量表整体情况下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40~0.815(P<0.01),沟通和知觉、生理机能/功能状况、口腔与营养状态、治疗和处置、责任和预嘱五部分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511~0.656(P<0.01),疾病诊断、皮肤状况、用药情况三部分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0.144~0.364(P<0.01)。3.interRAI-PAC内容效度:内容效度为1.0;4.interRAI-PAC结构效度:认知能力部分提取两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7.648%,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588~0.867;沟通和知觉部分提取两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3.509%,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663~0.865;情绪和行为部分提取五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8.850%,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491~0.918;生理机能/功能状况部分提取三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7.648%,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481~0.864;健康状况部分提取八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7.584%,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390~0.925;口腔与营养状态部分提取两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4.681%,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356~0.907;用药情况部分提取三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6.946%,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390~0.925;责任和预嘱部分提取两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95.054%,因子负荷量绝对值为0.974~0.976;5.interRAI-PAC校标效度:interRAI-PAC与MoCA、HAMD以及MBI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0.405、0.822(P<0.01)。[结论]1.汉化版interRAI-PAC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评估者间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2.量表中认知、抑郁、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有可接受的校标关联效度。可以作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临床使用初筛工具,为临床医生、治疗师及家属提供客观的患者状况,使其做出合理有效的医疗决定。
李伟峰,董新刚,姬令山,秦合伟,叶险峰[4](2021)在《血管性痴呆临床常用量表国内应用现状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探索血管性痴呆临床常用量表国内应用现状,为精细化临床量表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Wanfang)、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分析在北大核心期刊、CSSCI和CSCD中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有关血管性痴呆量表的临床应用情况,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8月31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采用NoteExpress软件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文献查重和筛查,根据研究需求,提取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此次研究初步检索相关文献4 246篇,剔除重复文献2 048篇,人工逐一核对筛除文献1 48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714篇,量表44种,量表使用总频次2 660次。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性痴呆临床常用量表种类繁多;为避免重复叠加使用功能相近的量表,在参照疾病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的同时,将量表的使用目的、使用途径、使用频次和量表自身功能等因素对评价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纳入选择量表的参考因素,是正确选用临床量表的必要条件;适时开发中医药特色优势量表对中医药临床客观评价十分必要。
段莉[5](2021)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内涵,始终是国内外精神心理卫生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抑郁症作为仅次于老年痴呆而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患,随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而趋于显着。但受确诊抑郁症筛选工具不同,样本来源、样本量、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等因素影响,抑郁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患病率的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考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不显着,消化、循环等躯体化症状往往会误导医生进行大量的内科检查,导致70%~90%的患者会被漏诊,甚至误诊。此外,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人及其家庭的首选养老方式,但因“4-2-1”家庭模式、子女工作节奏加快及居住距离的拉长、空巢家庭的增加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而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主流模式。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成为为居家及社区老人提供医疗照护及心理照护服务的第一个窗口。由此,本部分研究即应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现阶段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签约服务老人的抑郁症患病率及其患病特点。2、抑郁症作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患,在老年群体中的患病率高达10%-20%,导致老人产生社交能力障碍、躯体活动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并大大增加共患痴呆等疾病的风险。目前有关老年抑郁症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研究和调查分析较多,主要集于临床疾病特征、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作用过程的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老年抑郁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明确了预测老年抑郁症病情及转归的相关变量。但少有研究将探索视角放在将多个实际发挥作用的研究变量同时纳入影响体系,构建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模型。由此,本研究以姜乾金教授提出的心理应激系统模型为理论框架,在文献回顾及课题组讨论的方式,筛选预测变量,并确定研究工具。最后,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结合生物、心理及社会学因素对受试老年群体抑郁水平的影响,构建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3、重性抑郁障碍作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亿的患病群体,发病率近4.4%,且近十年来患者增速为18%,已成为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抗抑郁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成功治疗是抑郁症患者减少残疾、预防疾病复发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鉴于临床仍有大量患者对抗抑郁制剂的治疗反应不敏感或无反应,多数学者还在致力于开发非典型抗抑郁药物、中药/植物制剂,并不断探索与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或从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角度探求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的新途径。其他学者还根据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可接受性、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对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等观察指标,对比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学者们以重性抑郁障碍和(或)药物治疗为研究主题,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及效果探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并在有影响力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论文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即应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重性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探讨该研究主题的主要知识结构变化及主题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制定抑郁症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是应用大样本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全科/家庭医生,存在签约服务关系老年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研究所选老年受试群体来自辽宁省6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共发放问卷826份,有效回收656份(有效回收率79.42%)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04例(31.1%),女性452例(68.9%)。2、第二部研究是基于上述流行病学调查样本取样过程,同时自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抑郁症受试群体完成问卷调查。具体共发放问卷936份,有效回收737份(有效回收率为78.74%)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13例(28.9%),女性524例(71.1%)。之后,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模型。3、第三部分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是自Pub Med数据库中提取2001-2018年间有关重性抑郁障碍及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具体应用“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Depressive Disorder,Major”以及“Drug therapy”/“Antidepressive Agents”主题词检索的方法,分三个年段(6年/阶段)导出文献检索结果,并综合应用书目共现分析、双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MDD药物治疗的主题趋势及知识结果进行探究。结果:1、第一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分别用MINI、GDS、HAMD对656位受试老年社区居民进行筛查分析后发现,三种工具所对应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结果分别为20.7%,22.4%以及20.6%。进一步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居住方式、本人曾有精神疾病史、慢性疾病病史、职业类型、工作性质、本人经济收入、本人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体育锻炼及饮食习惯,共12个变量是影响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显着性因素(P<0.05)。2、第二部分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737位老年受试群体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回归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子女情况、精神疾病个人病史、老年人生活事件、睡眠质量、艾森克人格分型、低挫折的非理性信念、躯体化症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家庭功能及社会功能障碍、心理弹性坚韧、力量与乐观维度评分是影响老年人罹患抑郁症风险的显着因素。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所构建的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进一步确认,社会功能障碍,躯体化症状为轻度及以上、非理性信念低挫折耐受维度评分≥22分、睡眠质量差、心理弹性量表力量维度评分<26分、老年生活事件量表≥65分、心理弹性量表乐观维度得分<14分,以及神经质人格(抑郁质/胆汁质人格特质)特点可作为预测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统计检验该模型的分类正确判断率为89.4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10%、92.17%、81.94%、92.73%;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为0.951(0.934-0.968)。3、第三部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6年,2007-2012年,2013-2018年,自Pub Med数据库检索到以MDD药物治疗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数量分别为1577篇、2680篇、2848篇。战略坐标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6年未开发或研究不成熟的主要主题聚类是抗抑郁药物在病理生理学、神经内分泌学和神经生物化学方面作用机制的分析。这些主题在2007-2012年被抗抑郁药(辅助或未辅助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以及基于脑影像学对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所替代。之后,在2013-2018年,又被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疗效分析,对有高危自杀风险MDD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预防性干预,应用基因或生物标记预测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及临床疗效所替代。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发现,抗抑郁药物(antidepressive agents)、第二代/不良反应(second-generation/adverse effects)、重性抑郁障碍/代谢(depressive disorder,major/metabolism)、心理治疗/方法(psychotherapy/methods)、脑(结构与功能)/药物作用(brain/drug effects)等主题词被认为是2007-2012年和2013-2018年的新兴研究热点。结论:1、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签约服务老年居民的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即应用MINI、GDS及HAMD筛查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0.7%,22.4%以及20.6%,该老年群体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应受到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精神)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关注。2、躯体化症状轻度及以上、个人阳性精神疾病病史、应激性生活事件多、睡眠质量差、神经质人格类型、低挫折耐受的非理性信念得分高、社会及家庭功能障碍是增大老人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心理弹性较好则是降低老年抑郁症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3、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所构建的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包括的危险因素变量为社会功能发生障碍、躯体化症状显着、高应激生活事件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低、非理性信念低挫折耐受水平高、睡眠质量差、神经质人格。统计分析显示,该模型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社区等卫生机构内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筛选。4、研究所分析目前尚未开发或研究不成熟的主题聚类内容,以及新兴研究热点有助于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明确抑郁症药物治疗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拓展思路寻找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开展老年抑郁症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姚春玲[6](2020)在《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确伴随和不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在主观和客观睡眠参数以及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中的差异,探讨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门诊诊疗过程中收集失眠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基本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按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分为无焦虑抑郁组和焦虑抑郁组,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体动仪(ACT)评估失眠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睡眠状态,运用视听整合持续测试(IVA-CPT)和瑞文推理测验(RPM)评价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1两组之间主客观睡眠的差异(1)两组之间主观睡眠得分的差异两组之间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上有显着差异(P<0.05),其余因子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之间客观睡眠参数的差异两组之间在体动仪睡眠参数结果中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之间认知功能得分的差异(1)两组之间IVA-CPT得分的差异两组之间在IVA-CPT的综合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综合控制力、视觉控制力和听觉控制力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之间瑞文推理测验的得分差异两组之间在瑞文推理测验的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抽象推理能力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总的推理能力、知觉辨别能力、抽象推理能力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主客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1)主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推理能力和PSQI的睡眠效率因子(r=-0.171,P<0.05)、睡眠紊乱因子(r=-0.150,P<0.05)显着相关;综合控制力和入睡时间(r=0.217,P<0.01)显着相关;综合注意力和日间功能障碍(r=-0.204,P<0.05)显着相关;(2)客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推理能力和体动仪的睡眠潜伏期(r=-0.153,P<0.05)显着相关;综合控制力和体动仪睡眠潜伏期显着相关(r=-0.146,P<0.05);综合注意力和睡眠潜伏期(r=-0.217,P<0.01)、睡眠效率(r=0.247,P<0.01)显着相关。4 SAS、SDS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分析(1)SAS、SDS与IVA-CPT之间的相关分析SAS与综合注意力显着相关(r=-0.237,P<0.01);SDS与综合注意力显着相关(r=-0.296,P<0.01)。(2)SAS、SDS与瑞文推理测验得分的相关分析SAS与推理能力显着相关(r=-0.230,P<0.01);SDS与推理能力显着相关(r=-0.302,P<0.01)。5 SAS、SDS与主客观睡眠参数的相关分析(1)SAS、SDS与主观睡眠的相关分析SAS与PSQI总分(r=0.290,P<0.01)、睡眠质量(r=0.185,P<0.05)、入睡时间(r=0.167,P<0.05)、日间功能障碍(r=0.352,P<0.01)因子分显着相关;SDS与PSQI总分(r=0.224,P<0.01)、睡眠质量(r=0.143,P<0.05)因子分显着相关。(2)SAS、SDS与客观睡眠的相关分析SAS与客观睡眠参数无显着相关;SDS与体动仪睡眠潜伏期显着相关(r=0.156,P<0.05)。6主客观睡眠、SAS、SDS对认知功能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SDS(Beta=-0.295,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睡眠效率(Beta=0.171,P<0.05)、睡眠紊乱因子(Beta=-0.164,P<0.05)是影响是失眠患者推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入睡时间(Beta=-0.217,P<0.01)是影响失眠患者综合控制力的主要因素;SDS(Beta=-0.299,P<0.01)、体动仪睡眠效率(Beta=0.254,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睡眠紊乱因子(Beta=-0.150,P<0.05)是影响失眠患者综合注意力的主要因素。结论:(1)伴随抑郁情绪的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更严重的损害;(2)持续注意力的损害可能是伴随焦虑抑郁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特征;(3)抑郁情绪越严重,主客观睡眠效率越低,主观入睡时间越长,睡眠紊乱的影响因素越多,失眠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就越严重。
王凤[7](2020)在《中文版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其与MMSE测试性能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通过探索中文版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The Rowland Universal Dementia Scale,RUDAS)在我国轻中度痴呆症人群的信效度,为我国轻中度痴呆症筛查提供一种新型筛查工具;2.对比中文版RUDAS量表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Examination,MMSE)的测试性能,明确中文版RUDAS量表用于痴呆症筛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价值,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中文版RUDAS量表的信效度检验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湖州市2家养老院及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及住院的痴呆症患者358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MSE和中文版RUDAS量表对参与者进行调查,评价中文版RUDAS量表的信效度。应用SPSS21.0和AMO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项目分析鉴别条目区分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及重测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2.中文版RUDAS量表与MMSE测试性能的对比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6月12月选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3家养老机构及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认知功能正常和轻、中度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由一名老年精神科主任、两名神经内科医生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对纳入参与者进行诊断,对痴呆症和认知功能正常参与者进行确诊。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RUDAS量表和MMSE对参与者进行人口学特征和认知功能调查。采用SPSS21.0和MedCalc?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人口学变量对中文版RUDAS量表和MMSE得分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两量表测试性能比较,以临床专家组的诊断作为金标准,以中文版RUDAS量表和MMSE实测得分作为自变量绘制ROC曲线,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两量表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比采用McNemar检验。研究结果:1.项目分析显示,各条目高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条目决断值t值均>3.00,表明各条目具有较好的鉴别度。中文版RUDAS量表各维度得分与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3720.622,各维度相关系数均大于0.3,提示中文版RUDAS量表各题项内容能够较好的反映测量主题。中文版RUDAS量表共2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即视空间方向、模仿与判断力、视觉结构、延迟回忆、语言沟通能力1、语言沟通能力2,其中语言沟通能力维度与原量表相比,呈现了降维现象;各条目因子载荷为0.5940.960,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58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c2/df=1.031,GFI=0.882,AGFI=0.853,CFI=0.996,TLI=0.996,RMSEA=0.014,各适配度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79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5030.930,重测信度为0.91。2.一般人口学资料显示,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是否患病及老年痴呆症病史在正常组和痴呆症组无显着的差异(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居住地在正常组与痴呆症组间有显着的差异(P<0.05)。两量表筛查痴呆症的ROC曲线结果显示,中文版RUDAS量表的AUC值为0.894,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21分,敏感性为84.49%,特异性为84.45%。MMSE筛查痴呆症患者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SE的AUC值为0.862,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23分,敏感性为77.54%,特异性为85.45%。两量表AUC值差值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RUDAS量表的敏感性显着高于MMSE(P<0.05),中文版RUDAS量表与MMSE的特异性无显着的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影响中文版RUDAS量表的测试结果,对中文版RUDAS量表得分变异的贡献率为18%(F=16.453,P=0.000);教育程度和年龄影响MMSE的测试表现,对MMSE得分变异的总体贡献率为22.1%(F=20.937,P=0.000)。研究结论:1.中文版RUDAS量表在痴呆症筛查方面的信度和效度较为稳定,可以为该量表进一步的诊断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2.中文版RUDAS量表与MMSE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此量表敏感性优于MMSE,且人口学变量对中文版RUDAS量表的偏倚更少。因此,推荐中文版RUDAS量表应用于我国痴呆症患者的筛查中。
镇雪婷[8](2020)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认知功能管理是延缓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人群疾病进程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国内外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较低,极大影响了认知功能管理的干预成效。针对认知功能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外多集中在管理项目的种类、开展形式及效果评价等领域,尚缺乏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整体依从性评价工具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1.按照量表规范化开发流程,编制“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为揭示老年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意识的差异性提供量化的测评工具。2.验证“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性能,从而为定量评价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水平提供精准有效度量工具。研究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经文献回顾、相关指南参考、半结构式访谈形成包含43个条目的量表初始条目池,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形成的量表初始条目池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包含34个条目的初始量表,并开展了预调查,进一步检验条目测量的可行性。应用初始量表对200名湖州地区老年MCI者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的暂定版量表对赤峰地区200名老年MCI者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运用SPSS 21.0与Amos 24.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采用专家函询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釆用项目分析法进行条目分析和筛选;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量表信度的评定。研究结果:最终版“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32个条目,即易感性认知维度(7个条目),严重性认知维度(4个条目),行为效益维度(3个条目),行为障碍维度(7个条目),行动线索维度(3个条目)和自我效能维度(8个条目)。量表专家函询内容效度指数为0.92,表明量表内容效度较好;此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为0.904,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8570.953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总体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1.64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方检验与自由度比值(χ2/df)=2.228、Tucker-Lewis指标(TLI)=0.891、比较适配指数(CFI)=0.901、增值适配指数(IFI)=0.902和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902,拟合指标基本达标,模型拟合度较好,显示量表结构效度较好。研究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此量表的编制将为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的评估提供一套科学可靠的测评工具,同时为评价不同认知功能干预技术的效果提供了一项客观的指标参考。
赵妍[9](2020)在《重度痴呆患者格托斯临床测试问卷的汉化及其信效度检验》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引进希腊的重度痴呆患者格托斯临床测试问卷(Gatos Clinical Test-GCT Questionnaire),对其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试,根据我国的医疗文化背景修订中文版重度痴呆患者GCT问卷。对中文版GCT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价,通过客观量化的指标探索其在我国重度痴呆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方法:1.获得原问卷研制者的同意和授权,进行系统的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后形成正式调查问卷。2.抽样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度痴呆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数据经双人核对后录入,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正式调查问卷进行条目筛选和因子分析,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对问卷进行效度评价,采用内部一致性检验、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研究结果:1.中文版重度痴呆患者GCT问卷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包括与患者病理特征相关的6个一般信息(A:听力,B:视力,C:一般状态,D:病人行为,E:面部表情,F:行走-运动能力),主要部分由3个维度,14个条目组成,分别是自主性/警觉性(5个条目),直觉/认知力(5个条目),躯体功能/睡眠(4个条目)。14个条目表达通俗易懂,简洁清晰,符合我国医疗文化背景。2.中文版重度痴呆患者GCT问卷的效度检验:总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91,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各因子特征值分别为6.300、1.704和1.16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513%,各条目因子载荷系数介于0.5190.902之间。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870.895,各条目与归属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5980.921之间,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766、0.736,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600、0.387,问卷的相关性显着。3.中文版重度痴呆患者GCT问卷的信度检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系数为0.898,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为0.901、0.734、0.850;总问卷的评定者间信度为0.986,各维度评定者间信度为0.976、0.975、0.877;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959,各维度重测信度分别为0.951、0.953、0.882。研究结论:中文版重度痴呆患者GCT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的维度和条目能够系统全面的评估患者的自主性、认知力和躯体功能,条目数量和评估时长适中,可作为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评估重度痴呆患者的工具。
刘强[10](2020)在《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国内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一般日常生活护理等。干预组给予正念减压训练,共进行8周,每周1次,每次50min,对照组在干预组进行干预的相同时段,在另一地点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干预的频率和时长同干预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生存质量进行测评,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CSDD、Mo CA、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CSDD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o 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干预后CSDD中除周期性功能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及CSDD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CSDD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干预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Mo CA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Mo CA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训练可有效降低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量表条目池的构建 |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3 预试验 |
3.4 量表的信度评价 |
3.5 量表的效度评价 |
3.6 量表的敏感性 |
3.7 量表的可接受性 |
4 讨论 |
4.1 量表编制科学性 |
4.2 量表适用对象及内容 |
4.3 量表信效度评价 |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社区老年人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发表文章 |
(2)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2 伦理审查证明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调查员手册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老年综合健康与全因死亡风险的伞状Meta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文献的筛选和质量评定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情况 |
3.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3.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4 综合健康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关联的伞状Meta分析 |
3.5 流行病学可信度评价 |
3.6 综合健康状况与全因死亡关联汇总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常模制定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 |
2.2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项目分析、效度、信度检验 |
2.3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现场调查与常模制定 |
2.4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的关联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Delphi专家咨询情况 |
3.2 第一轮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
3.3 第二轮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
3.4 指标体系项目分析 |
3.5 指标体系确定和权重分配 |
3.6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
3.7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计算 |
3.8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常模制定 |
3.9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综合健康的老年衰弱相关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
3.2 研究对象衰弱情况 |
3.3 衰弱相关因素比较 |
3.4 社区与养老院研究对象衰弱状态和临床特征比较 |
3.5 衰弱的影响因素探讨 |
3.6 老年衰弱离散贝叶斯网络构建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非靶向代谢组学老年衰弱代谢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2.3 统计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质谱分析总体情况 |
3.3 主成分分析 |
3.4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5 显着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6 差异代谢产物汇总 |
3.7 共同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3.8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9 差异代谢物的衰弱诊断效能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研究现状和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脑卒中病人应用interRAI-PAC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评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血管性痴呆临床常用量表国内应用现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 |
2.2 血管性痴呆量表临床应用目的 |
2.3 基于临床研究目的分类后血管性痴呆量表的应用 |
2.3.1 筛选评估类 |
2.3.2 疗效评价类 |
2.3.3 关联性评估 |
2.4 血管性痴呆量表合并其他疾病 |
2.4.1 合并其他疾病类 |
2.4.2 未合并其他疾病类 |
2.5 血管性痴呆量表在中医药及其相关文献中的应用 |
3 讨论 |
(5)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社区老年居民 |
2.1.2 抽样方法 |
2.1.3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状况调查表 |
2.2.2 MINI调查工具 |
2.2.3 老年抑郁量表 |
2.2.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2.3 资料收集过程 |
2.4 研究伦理审查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 |
3.2 老年抑郁症总体患病率的结果 |
3.3 各分变量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决策树对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社区老年居民 |
2.1.2 老年抑郁症患者 |
2.1.3 抽样方法 |
2.1.4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 |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
2.2.4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 |
2.2.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2.2.6 心理弹性量表 |
2.2.7 非理性信念量表 |
2.2.8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
2.2.9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
2.2.10 家庭关怀指数问卷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 |
3.2 抑郁及非抑郁老年受试群体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变量对老年抑郁的回归分析结果 |
3.4 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
4 讨论 |
4.1 研究变量的选择 |
4.2 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中各变量的影响作用 |
4.2.1 社会功能 |
4.2.2 躯体化症状 |
4.2.3 老年人生活事件 |
4.2.4 非理性信念 |
4.2.5 心理弹性 |
4.2.6 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 |
4.2.7 神经质人格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重性抑郁障碍药物治疗主题趋势知识结果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矩阵构建 |
2.1.1 数据来源 |
2.1.2 高频主题词的提取,词篇矩阵及共现矩阵的构建 |
2.2 高频词主题词/副主题词的双聚类分析 |
2.3 战略坐标分析 |
2.4 社会网络分析 |
3 结果 |
3.1 MDD药物治疗相关研究文献分布特征 |
3.2 MDD药物治疗相关研究高频主题词统计分析 |
3.3 MDD 药物治疗相关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的分析 |
3.4 MDD 药物治疗相关研究的知识结构的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社区老年抑郁症防治干预现状及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重性抑郁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辽宁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基线调查手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失眠的诊断与评估 |
2 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 |
3 失眠的发病机制 |
4 失眠模型和假说 |
4.1 3p模型 |
4.2 刺激控制模型 |
4.3 神经生物学模型 |
4.4 认知神经模型 |
5 失眠、情绪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5.1 失眠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
5.2 失眠与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 |
5.3 情绪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 |
6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主观和客观睡眠的标准 |
1.4 失眠的临床评估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2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ornell Medical Index,CMI) |
3.2 睡眠的评估 |
3.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
3.2.2 体动仪(Actigraphy) |
3.3 情绪的评估 |
3.3.1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
3.3.2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
3.4 认知功能评估 |
3.4.1 视听整合持续测试(Continuous testing of audiovisual integration,IVA-CPT) |
3.4.2 瑞文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RPM) |
4 实施过程与质量控制 |
5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1 一般背景资料 |
2 两组之间主客观睡眠参数的比较 |
2.1 两组之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的比较 |
2.2 两组之间体动仪(ACT)睡眠参数的的比较 |
3 两组之间认知功能的比较 |
3.1 两组之间IVA-CPT结果的比较 |
3.2 两组之间瑞文推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
4 睡眠、情绪、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4.1 主客观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4.2 SAS、SDS和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4.3 SAS、SDS和主客观睡眠的相关分析 |
5 失眠患者认知功能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1 主客观睡眠、SAS、SDS 对瑞文推理能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2 主客观睡眠、SAS、SDS对综合控制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5.3 主客观睡眠、SAS、SDS 对综合注意力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慢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主客观睡眠的分析 |
2 慢性失眠患者的主客观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分析 |
3 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分析 |
第四章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失眠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中文版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其与MMSE测试性能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痴呆症防治具有迫切性 |
1.1.2 痴呆症依靠现有技术和手段仍然无法治愈 |
1.1.3 及时而准确的痴呆症筛查具有重要作用 |
1.1.4 传统痴呆症筛查工具在实践应用中存在限制 |
1.1.5 中文版RUDAS量表可较好的弥补MMSE的应用局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适用于疾病早期的筛查工具 |
1.2.2 适用于功能分级的筛查工具 |
1.2.3 功能发展型筛查工具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一: 中文版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样本量及抽样方法 |
2.1.6 研究工具 |
2.1.7 预调查 |
2.1.8 资料收集 |
2.1.9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
2.2.2 中文版RUDAS量表内容效度 |
2.2.3 中文版RUDAS量表项目分析 |
2.2.4 中文版RUDAS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
2.2.5 中文版RUDAS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 |
2.2.6 中文版RUDAS量表与MMSE的效标关联效度 |
2.2.7 中文版RUDAS量表的信度检验 |
2.3 讨论 |
2.3.1 中文版RUDAS量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
2.3.2 中文版RUDAS量表功能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 |
2.3.3 中文版RUDAS量表的调适 |
2.3.4 RUDAS量表在国外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我国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
3 研究二:中文版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试性能的对比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样本量及抽样方法 |
3.1.5 研究工具 |
3.1.6 资料收集方法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参与者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2 中文版RUDAS量表筛查痴呆症患者的ROC曲线分析 |
3.2.3 MMSE筛查痴呆症患者的ROC曲线分析 |
3.2.4 中文版RUDAS量表与MMSE筛查痴呆症患者的ROC曲线对比 |
3.2.5 人口学特征对中文版RUDAS量表和MMSE得分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人口学变量对中文版RUDAS量表和MMSE测评得分的影响 |
3.3.2 中文版RUDAS量表痴呆症筛查效能优于MMSE |
3.3.3 中文版RUDAS量表筛查痴呆症的最佳截断值及诊断价值分析 |
3.3.4 MMSE用于痴呆症筛查的最佳截断值分析 |
4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研究局限性及建议 |
4.3.1 研究局限性 |
4.3.2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痴呆症的严峻性 |
1.1.2 MCI是痴呆症最佳干预窗口期 |
1.1.3 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是干预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 |
1.1.4 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评价工具尚待开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轻度认知障碍概述 |
1.2.2 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技术 |
1.2.3 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现状 |
1.2.4 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的评估工具 |
1.2.5 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
1.2.6 老年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一: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编制 |
2.1.1 研究设计 |
2.1.2 成立研究小组 |
2.1.3 理论框架 |
2.1.4 量表条目池的初步构建 |
2.1.5 半结构式访谈 |
2.1.6 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
2.1.7 预调查 |
2.2 研究二: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筛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样本量 |
2.2.6 抽样方法 |
2.2.7 研究工具 |
2.2.8 收集资料 |
2.2.9 统计分析 |
2.2.10 质量控制 |
2.3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基于文献回顾的结果 |
3.2 基于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 |
3.2.1 老年MCI访谈者一般人口学信息 |
3.2.2 老年MCI者访谈结果 |
3.2.3 精神疾病医护专家访谈结果 |
3.3 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形成 |
3.4 专家函询的结果 |
3.4.1 专家基本情况 |
3.4.2 专家的积极性及权威程度 |
3.4.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
3.4.4 专家内容效度 |
3.4.5 专家函询条目调整结果 |
3.5 预调查的结果 |
3.6 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信效度检验的结果 |
3.6.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6.2 量表项目分析结果 |
3.6.3 量表效度检验结果 |
3.6.4 量表信度检验结果 |
4 讨论 |
4.1 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实用价值 |
4.2 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科学性 |
4.2.1 量表编制的理论依据 |
4.2.2 量表编制的整体构思和设计原则 |
4.2.3 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专家函询结果分析 |
4.3 老年MCI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性能分析 |
4.3.1 量表的效度评价 |
4.3.2 量表的信度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 |
5.3.1 研究的局限性 |
5.3.2 后续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重度痴呆患者格托斯临床测试问卷的汉化及其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 |
2.1.1 痴呆及重度痴呆 |
2.1.2 信度 |
2.1.3 效度 |
2.2 痴呆的流行病学特征 |
2.3 国内外重度痴呆患者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 |
2.3.1 严重损害量表 |
2.3.2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重度 |
2.3.3 严重损害测试 |
2.3.4 严重认知损害量表 |
2.3.5 格托斯临床测试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样本来源和抽样方法 |
3.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1.3 样本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工具 |
3.2.2 问卷的评价 |
3.3 研究步骤 |
3.3.1 问卷的汉化 |
3.3.2 本研究相关伦理 |
3.3.3 预调查 |
3.3.4 正式调查 |
3.4 统计分析 |
3.5 质量控制 |
3.5.1 课题实施前 |
3.5.2 课题实施阶段 |
3.5.3 数据处理阶段 |
3.6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4.2 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4.2.1 专家积极程度 |
4.2.2 专家赋值依据 |
4.2.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4.2.4 专家咨询结果 |
4.3 条目分析与筛选 |
4.3.1 条目分布 |
4.3.2 临界比值法 |
4.3.3 相关系数法 |
4.4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4.1 内容效度 |
4.4.2 结构效度 |
4.5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5.1 内部一致性 |
4.5.2 重测信度 |
4.5.3 评定者间信度 |
5 讨论 |
5.1 问卷的翻译与修订 |
5.2 问卷的条目分析 |
5.3 问卷的信效度评价 |
5.3.1 问卷的效度评价 |
5.3.2 问卷的信度评价 |
5.4 问卷的临床使用价值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性 |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方案制定 |
1 正念减压训练干预方案的制定依据 |
2 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的正念减压干预方案 |
第二部分 干预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文献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及正念减压干预抑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与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四、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D]. 刘贝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D]. 袁音.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脑卒中病人应用interRAI-PAC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D]. 郑拯.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血管性痴呆临床常用量表国内应用现状探析[J]. 李伟峰,董新刚,姬令山,秦合伟,叶险峰.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 [5]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D]. 段莉.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 姚春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中文版罗兰通用痴呆症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其与MMSE测试性能的对比研究[D]. 王凤.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8]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认知功能管理依从性预测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D]. 镇雪婷.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9]重度痴呆患者格托斯临床测试问卷的汉化及其信效度检验[D]. 赵妍.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10]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研究[D]. 刘强.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论文; 内容效度论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论文; 结构效度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