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丧失与自我调适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吴俊峰[1](2021)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过低评价和中职学生因为长期学习成绩较差而形成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心理问题越来越严峻。目前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心理疾病的发现和矫正,但是对问题的过分关注并没有使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重点关注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准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重塑自信,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为中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打下基础。本文以广东省M中职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开展M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心理品质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下降、个性自责自卑、人际敏感焦虑、职业素养偏低。另外,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各维度发展并不一致,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分别是超越维度的信念与希望品质、节制维度的宽容和谦虚品质,发展最差的是认知维度的创造力品质、人际维度的领导力品质和勇敢维度的真诚品质。与全国高中生常模相比,中职生在认知、公正、节制维度高于全国高中生,而在勇敢、人际、超越维度低于全国高中生。相关分析表明,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与专业满意度、人际支持、学校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程度、积极心理品质均存在显着性负相关;中职学生自杀想法与人际支持、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之间存在显着性负相关,说明中职生获得的人际支持程度和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对自杀想法的产生有影响,且人际支持越多,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越高,越不会产生自杀想法;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人际支持、学校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程度存在显着性正相关。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专职管理机构缺失、管理者专业素养不足、管理内容片面等特点。影响M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和积极品质发展有学校、社会、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的因素。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为指导,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探讨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提升策略:成立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分层管理;完善管理内容,开展积极心理管理,包括创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档案、营造积极心理环境、强化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加强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训练以及对影响中职学生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子进行主动识别和积极管控等;构建积极支持系统等对策建议。
熊龙[2](2021)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文中提出价值观作为个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个人态度、观点和看法等多方面的集合,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思考与追求。价值观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规范、导向、激励和凝聚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目标是促进他们精神层面的发展,把握住人生道路的方向,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来看,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价值观会有着不同的状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发展变化,形成的价值观也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了解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难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和满足自我需求之间所做出思考、评判和选择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需要具备个人需要、自我意识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前提,这些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内在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意志调节等内在条件在价值观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得价值观形成带有主体的一系列特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除了考虑内在条件,还应该着重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外部条件,这些也都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先是通过对社会事物的初步理解,从而对社会事物产生认同并做出进一步的选择,然后将社会事物的全部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这些整合的信息就会逐渐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他们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在两者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价值观形成也随之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价值主体方面更加的突出自我个性,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出内外不统一的矛盾现象,在价值追求方面更加考虑社会现实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多样,其中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网络信息化的覆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学校因素方面主要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方式、高校教学内容和高校教师队伍;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有父母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个人因素方面主要有个人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外在和内在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体系,需要将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联合作用,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教育举措,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发展。
黄馨瑢[3](2021)在《迷困与笃行: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初任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开端,也是整个专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职业适应状况不仅决定了初任教师是否会在特殊教育教学领域内继续工作下去,而且决定了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但初任教师刚刚从大学步入工作岗位,虽然充满工作热情可由于缺乏经验,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技能,面对理想与教学实践的差距面前,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加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足,常常倍感压力或无所适从,在职业适应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帮助特殊教育学校初任教师实现专业发展,顺利度过初任阶段职业适应期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试图通过叙事的方式以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讲述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历程中各阶段的成长故事,并尝试探索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不同阶段的特点,就如何实现培智学校初任教师职业适应提出对策建议。培智学校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是一个持续且动态的过程,本研究纵向从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历程进行分析,将其专业发展分为职前准备期、入职适应期、调适整合期及抉择分化期四个阶段。同时,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历程的纵向分析工具,运用场域、资本和惯习等核心概念构建分析框架,对两位培智学校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历程进行深入探析,梳理出影响她们职业适应的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培智学校初任教师主要面临教学适应和人际适应上的问题,影响其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场域规则的支配,资本运作的能力和个体惯习的引领,三者相互依存。基于此,从营造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积极场域,重视初任教师专业资本积累和修正初任教师的不良惯习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创建合作互助的同事关系网络;师范教育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规范校内教师培训制度,提供更多公平学习机会;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实现自主发展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韧性。
岳燕[4](2021)在《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命题。城市老年人不但有物质养老保障的诉求,还有精神文化的渴求,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年团队学习作为一种老年人自我教育与学习、自主组织与管理、灵活弹性的老年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教育机构的这一困境。老年学习团队的核心人物——“带领人”不仅是老年学习者一员,更担负着组建与管理团队、帮教团员等重要使命。为此,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是如何构建角色认同的,其角色认同的特征是什么,进而探究优秀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成为”团队领袖历程中的角色认同机制,探究其在退休后角色再造中所体现的人的终身发展的主体性,以及从中升华的退休精神,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斯特赖克(Stryker)的角色认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象征符号及与之相关的意义诠释。角色认同显着性(Identity Salience)也是Stryker的关注焦点。本文以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为视野,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收集所甄选的六位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个案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编码,从身份承诺、他人支持、内外奖赏、角色投入四个维度叙事带领人建构“老年教育者”角色认同显着性的图景,再结合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分析框架即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个层面跨个例诠释不同带领人角色认同的特征,形塑老年教育者、终身学习者、组织活动者、团队管理者、志愿服务者、智慧长者等多重角色身份,形成带领人自我标定内在化即自我角色认同与社会角色认同的一致,回应了带领人通过角色认同占据某一社会位置的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执行过程。由此进一步揭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与本质。基于个案叙事和跨个案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和特征。主要概括为个体角色认知、“工作”角色情感、角色行为与互动三个层面。带领人从中形成了共通的角色认同特征:即协调团队成员,注重情感交汇;乐于奉献,具有志愿精神;上情下达,成为沟通桥梁;技艺见长,成长为老年教育者;处事见强,形成智慧积淀;各异的角色认同风格:强技艺专业特色型、强兴趣共同爱好型、强运营重视制度安排型三种。形成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主要表现为带领人价值观社会化构建社会认同,带领人组建团队学习活动强化社区(机构)认同,带领人终身学习促动自我角色认同三方面。带领人角色社会化体现为(PSPCLM)角色集合,它是带领人构建社会认同的依据;带领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表现为其自身与个体、团队、团队管理方、指导教师、赞助者、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形成的多元互动体,它是带领人强化社区(机构)认同的依据;带领人作为团队发展的“粘合剂”,争取外援的“主心骨”是其促动自我角色认同的依据。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者的互动整合。其中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终身学习、彰显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主要表现为对老年教育的启示: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在带领人实现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过程中则酝酿、沉淀、生成了智慧,它外显于为人处事、对待得失的超然态度,内修于涵泳道德,润泽文明的内心平静。由此重新诠释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和退休精神的内涵。本研究拓展了角色认同理论跨学科应用的场域,展示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退休精神,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培育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建议。
谢颖[5](2021)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路径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2.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知体验,分析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后的心理变化历程。3.初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为制定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研究及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间的关系模型,通过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差异,做出分析讨论。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不同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探析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知体验,为下一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提供理论基础。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采用系统评价法对孤独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文献中研究时间、作者、干预模式、内容、时间、干预者等信息,结合研究内容1和研究内容2的研究结果,初步构建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结果: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1)老年人的孤独感、社会隔离及生活质量得分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通过孤独感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儿女数量、居住方式、疾病种类、日常生活能力、听力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儿女数量、听力、视力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社会隔离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收入、吸烟情况、听力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疾病种类、日常生活能力、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而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儿女数量、日常生活能力、听力、视力、孤独感与社会隔离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主要有5条路径存在差异,“孤独感→社会隔离”,居家与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849、-0.686,t=6.793,P<0.05;“孤独感→健康促进行为”,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031、-0.321,t=2.096,P<0.05;“孤独感→生活质量总分”,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309、-0.062,t=3.360,P<0.05;“社会隔离→健康促进行为”,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905、0.622,t=2.849,P<0.05;“健康促进行为→生活质量”,居家及机构养老模式分别为0.552、0.796,t=4.484,P<0.05。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提炼出老年人孤独感的风险因素、内心体验及应对策略3个主题。具体内容如下:(1)风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及环境因素3方面。(2)内心体验: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动力、情感依赖3方面。(3)应对策略:包括维持或主动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促进机构老年人的家庭参与、面对应激事件做好心理调适3方面。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结合量性研究及质性研究结果,总结系统评价中干预目标、干预者及干预方式等,发现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预防期(风险因素识别)、干预期(内心体验)、重建期(应对策略),主要内容涉及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及社交重建三个方面。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为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及社会隔离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政策建议。结论:1.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密切相关,且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对于机构养老模式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精神慰藉及人文关怀服务,还应定期评估老年人的社会隔离风险,保持老年人积极的社会参与,建立更多老年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以及与家庭之间的稳固联系,同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意识到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于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卫生工作者需针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提供情感支持及功能支持,尽可能削弱家庭养老支持资源少及家庭社会资本较弱的老年人因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2.孤独感是老年人的不良情绪体验,机构及社区层面应早期识别老年人孤独感风险,定期评估孤独感情况,同时老年人在遭受孤独感时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应建立家庭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老年人个体层面应引导老年人塑造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提升在应激事件中的心理调适水平。3.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初步构建包括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及社交重建三方面内容的孤独感干预模式,旨在为开展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干预计划实施,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李晓冉[6](2021)在《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质性研究 ——以聊城市H小学S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问题也逐渐进入研究视野。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研究一切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乡村教师队伍中的原住民,“原生态”的老龄教师群体却在教育研究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主力军”的身份也未能得到彰显,使得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优势逐渐被忽略。故了解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是研究乡村教育的重要问题。论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原生态”老龄教师个人生活的追踪,辅以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叙事研究法等搜集原始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登陆,进而规划出改善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新航线。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原生态”老龄教师所属场域定格,主要介绍研究的设计与思路、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研究过程;第二章是“原生态”老龄教师的独白,通过访谈研究对象,归纳出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四个方面;第三章是对“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深描,通过学生、同事、领导、家人以及研究者等“他者”对其生存状态进行补充;第四章是构建“原生态”老龄教师的新型生存状态,此章节是通过扎根理论对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生存困境进行高度归纳和分析,并提出老龄教师新型生存状态即走向安稳的栖居。研究发现,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生存的物质状态、生存的身心状态、生存的专业发展状态、生存的人际关系状态,且不同视域中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表现不同。通过扎根理论得出,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两种迥异的形式,并与生存状态的四个方面相对应地存在四种生存困境,而尊重并满足老龄教师的正当需要、正确认识老龄教师的存在价值、促进老龄教师的个人觉醒、引导老龄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等则是老龄教师走向安稳栖居的合理路径。本研究以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生存状态的了解和剖析,改善其生存困境,进而提高乡村教学水平,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以期对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徐帆[7](2021)在《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社区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却面临着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距离。不少社会工作者为此中断角色扮演,选择离职,但仍有不少社会工作者坚持在社区中提供服务,进行角色自我调适。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海10位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在社区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深入访谈,探讨他们在社区服务这一情境中进行角色自我调适的过程及策略,以期为即将进入社区场域中开展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启示。本研究首先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角色及其在社区场域中开展服务时的实践角色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他们面临的角色距离现状。其次,根据对访谈资料的归纳详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的过程状态,最后总结了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的行动策略。研究发现:第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过程可以总结为角色领悟期、角色建设期、角色稳定期三个阶段。角色领悟期是社会工作者找准角色定位,逐步获得角色观念的过程,角色建设期侧重社会工作者处理角色冲突、角色距离、角色实践不足等更复杂的问题。在每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都会经历不同的角色情感体验、角色自主意识,角色互动关系和行为惯习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在角色稳定期社会工作者形成了四种角色调适相对结果:“有服务有改变”的扎根社区、“有服务无改变”的弱存在感、“深陷权力”的背离初心、“理想主义”的中断扮演。第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行动策略既是对角色情境被动适应的产物,也是社会工作者自身主动建构、反思的结果,主要总结为调节角色情感、维系角色关系和应用角色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相关行动策略。以上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情况与社区权力结构关系、宏观社会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值得关注,但要为社区领域留住更多人才,更重要的是呼吁宏观社会体制层面的相关主体推进社会调适,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有利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吴茵琪(Ngyanki)[8](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安莉[9](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王诗琪[10](2020)在《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定”、“静”、“安”分别指意志坚定、镇静不躁、内心安稳,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方能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接近真理。所以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使人类精神和智力得以兴盛、蓬勃和进化。空间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精神的家园,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养料。所以对于以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精神蔽所”功能更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和发扬,然而这恰是当今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大学建设的重点,综合考量气候条件、健康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问题等内容,发现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在空间精神功能方面暴露出关注程度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设计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寻求增强校园精神功能的优化方法:然而个体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庞杂,众多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难以在统一的体系下展开研究。但精神功能的运行基础在于大脑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而这些过程依靠定向注意力这一基本的认知资源的维系和供能。定向注意力之于精神系统,犹如食物之于生理系统,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养料和动力,当定向注意力储备充足时,认知活动的运行速度提高,即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增多;定向注意力匮乏时,认知速度下降。这种资源会随着认知活动的暂停而得以休憩和恢复,所以定向注意力能够通过间歇性的休憩而进行自动补充,这是认知活动持久进行的保障。注意力恢复状况是认知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为大脑活动的具象化和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抓手。因此本文以定向注意力为切入视角,探究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根据注意力恢复对认知机能产生的各项影响,通过对寒地大学生学习效率、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确立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与校园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以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探究了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和校园空间特征推演出寒地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机制;建构了适用于寒地校园空间的恢复性环境设计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认知效率、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以促进注意力恢复为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统领原则,研究了“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增效利用自然景观”与“调试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并针对以上策略研究了具体设计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寒地校园因冬季环境恢复性缺失对学生心理和精神造成消极影响的现状,复兴校园的精神功能,促使学生的精神资源能够在高强度认知活动的压迫下保持活跃充沛的状态,从而保障高级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寒地大学校园注意力恢复性设计的提出,是从人本关怀、健康促进的角度建构寒地校园与使用主体之间相互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庞杂的压力来源,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造成了大学生认知资源的损耗,注意力恢复目标的引入,强调了空间环境对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利于指导校园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改善,从精神心理层面探讨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模式,建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校园空间环境。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丧失与自我调适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丧失与自我调适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要求 |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需要积极心理学的介入 |
(三)个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关注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中职生 |
(二)积极心理品质 |
(三)心理健康 |
(四)心理健康管理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观察法 |
第一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与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关系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一)人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二)人本管理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关系 |
(三)人本管理理论与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关系 |
第二章 广东省M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访谈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一)对象的抽取与人口学特征 |
(二)施测与数据处理 |
三、调查结果 |
(一)人口学差异 |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广东省M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一)学习兴趣匮乏,学习动机较弱 |
(二)个性自责自卑,缺乏恒心和毅力 |
(三)人际交往敏感焦虑,主动交往意识较差 |
(四)职业素养提升缓慢,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
二、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 |
(二)社会原因 |
(三)家庭原因 |
(四)学生自身原因 |
第四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提升策略与建议 |
一、成立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完善管理机制 |
(一)设置不同功能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
(二)组建专业团队,提升管理者管理意识和能力 |
(三)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
二、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对不同对象实行分层管理 |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初级预防体系 |
(二)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学生的二级预防体系 |
(三)针对严重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的三级预防体系 |
三、开展积极心理管理,完善管理内容 |
(一)创建中职生心理档案 |
(二)创设有利条件,营造积极心理环境 |
(三)加强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强化心理调节技能训练 |
(四)激发学生潜能,开发和培养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 |
(五)防微杜渐,加强对心理健康风险因子的识别与干预 |
四、家校社区联动,构建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支持系统 |
(一)开展专业兴趣活动,提升专业满意度 |
(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支持度 |
(三)加强家校沟通,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
(四)加强社区管理,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其他 |
二、外文文献 |
附录1 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 |
附录2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态问卷 |
附录3 中职生人际支持现状及积极心理品质被关注度问卷 |
附录4 学校心理健康管理访谈提纲1:(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 |
附录5 学校心理健康管理访谈提纲2:(学校领导)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概述 |
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概念释义 |
2.1.1 价值观 |
2.1.2 价值观形成 |
2.1.3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
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目标导向 |
2.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目标 |
2.2.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高远目标 |
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同阶段 |
2.3.1 价值观形成的发生培育阶段 |
2.3.2 价值观形成的扩展探索阶段 |
2.3.3 价值观形成的适应稳定阶段 |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
2.4.1 有助于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
2.4.2 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步发展 |
2.4.3 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
2.4.4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
3.1.1 人的本质理论 |
3.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1.3 意识形态理论 |
3.1.4 实践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3.2.1 接受理论 |
3.2.2 灌输理论 |
3.2.3 传播理论 |
3.3 其他相关理论的借鉴 |
3.3.1 认知发展理论 |
3.3.2 价值澄清理论 |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机理 |
4.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前提 |
4.1.1 个人需要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前提 |
4.1.2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前提 |
4.1.3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前提 |
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条件 |
4.2.1 认知水平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起源 |
4.2.2 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依据 |
4.2.3 意志调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保障 |
4.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在条件 |
4.3.1 政治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制约 |
4.3.2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熏陶 |
4.3.3 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
4.3.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传播 |
4.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活动 |
4.4.1 对于事物信息的初步理解 |
4.4.2 对于事物信息的自觉认同 |
4.4.3 对于事物信息的理性选择 |
4.4.4 对于事物信息的有机整合 |
4.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规律 |
4.5.1 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
4.5.2 内在思想的相互转化 |
4.5.3 内外要素的相互统一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征 |
5.1.1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 |
5.1.2 在价值主体上突显出自我化 |
5.1.3 在价值选择上充满矛盾化 |
5.1.4 在价值追求上转向现实化 |
5.2 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
5.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
5.2.2 学校因素的影响 |
5.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
5.2.4 个人因素的影响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路径 |
6.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原则 |
6.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4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6.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方法 |
6.2.1 传统方法的继承 |
6.2.2 现代方法的运用 |
6.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机制 |
6.3.1 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
6.3.2 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
6.3.3 建立环境育人机制 |
6.3.4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
6.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举措 |
6.4.1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6.4.2 加强高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4.3 注重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
6.4.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6.4.5 占领高校网络媒体的前沿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迷困与笃行: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
二、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
三、培智学校初任职业适应的研究亟待加强 |
四、自身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培智学校 |
二、初任教师 |
三、职业适应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场域理论 |
二、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参与者的选择与确定 |
一、进入Q培智学校 |
二、选择参与者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叙事研究法 |
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节 研究的质量及伦理 |
一、研究的信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彷徨与挣扎:P老师的新手成长路 |
第一节 职前准备期:师范教育场域中的专业身份建构 |
一、选择与认同:被迫选择带来的专业身份排斥 |
二、专业努力:失落肆意后的认真与专注 |
三、职业选择:从好高骛远到理性务实 |
第二节 入职适应期:从憧憬期待到迷茫困惑的入场突围 |
一、职业期待:新起点,新期待 |
二、身份转变:“真”学生与“假”教师的角色混乱 |
第三节 调适整合期:培智学校场域下的教师职业适应 |
一、薪资待遇:资本比较中产生的不满 |
二、工作效能:在争取与妥协之间徘徊 |
三、人际交往:趋向闭合的互动交往 |
第四节 抉择分化期:痛苦挣扎后的无奈退场 |
一、惯习潜沉:“不适合这里还是不适合当特教老师” |
二、进退抉择:“换工作或者换环境” |
第四章 挑战与突破:X老师的新手成长路 |
第一节 职前准备期:师范教育场域中的专业身份建构 |
一、选择与认同:扎根心底的特教种子开始萌芽 |
二、专业学习:扎实的专业努力 |
三、职业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第二节 入职适应期:从信心满满到兵荒马乱的入场突围 |
一、职业期待:信心满满开启新篇章 |
二、身份转变: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变换 |
第三节 调适整合期:培智学校场域下的教师职业适应 |
一、薪资待遇:不合理的资本分配带来的落差 |
二、工作效能:坚持不懈地充实与提升 |
三、人际交往:主动建构和巩固关系网 |
第四节 抉择分化期:笃志拼搏中的坚守前行 |
一、惯习潜沉:热爱这份职业 |
二、进退抉择:扎根在此继续前行 |
第五章 两位培智学校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历程探究 |
第一节 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阶段特征分析 |
一、职前准备期:不同历史惯习下的专业储备 |
二、入职适应期:场域转换下的角色重构 |
三、调适整合期:场域规则探索中的资本运作 |
四、抉择分化期:场域形塑下的定位与选择 |
第二节 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场域规则的支配 |
二、资本运作的能力 |
三、个体惯习的引领 |
第六章 促进培智学校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建议 |
第一节 营造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场域 |
一、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 |
二、创建合作互助的同事关系网络 |
第二节 重视初任教师资本的积累 |
一、师范教育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
二、规范校内教师培训制度,提供更多公平学习机会 |
第三节 修正初任教师的不良惯习 |
一、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实现自主发展 |
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韧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现实背景:我国已呈现快速老龄化趋势 |
二、个人感情:老年阶段是必经的人生历程 |
三、工作实践:老年群体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
四、专业使命: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角色认同研究的基础 |
二、角色认同研究的三种取向 |
三、角色认同应用的相关研究 |
四、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老年学习团队 |
二、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 |
三、角色认同 |
四、社会认同 |
五、退休精神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多元化视角的角色认同研究 |
一、结构功能论与角色认同 |
二、批判论与角色认同 |
三、符号互动论与角色认同 |
第二节 斯特赖克(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 |
一、个体与社会 |
二、相关理论统合 |
第三节 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分析框架 |
一、带领人的老年学习团队认同 |
二、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第四节 多个案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个案选定依据 |
二、个案情况概览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四、研究调研实况 |
五、调研资料编码 |
第三章 个案一: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禀赋和爱好滋生终身学习瓷刻的土壤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毕生精研瓷刻技艺 |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建团队传承非遗文化 |
三、内外奖赏——团队成员互助,肯定学习价值 |
第二节 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工作层面 |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社区学校互动 |
第四章 个案二: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学习是福命的根源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心灵舞者的乐园 |
三、他人支持——交口称赞,情感融洽 |
第二节 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自尊与幸福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家庭、社区互动 |
第五章 个案三: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做老年学习的宣传者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学习带动他人学习 |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织运行虚拟网上学习团队 |
三、内外奖赏——内外力驱动团队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机构互动 |
第六章 个案四: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编织退休的学习生活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团员拥戴,担任领头雁 |
三、他人支持——组团得法,调和矛盾 |
第二节 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信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机构互动 |
第七章 个案五: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丹青挥墨述人生 |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坚持学习书画 |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无私奉献,服务团队 |
三、他人支持——分组学习,书画协调共进步 |
第二节 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尊感 |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社区互动 |
第八章 个案六: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
第一节 合唱团的起伏全记录 |
一、角色投入——一波三折,坚持学习 |
二、身份承诺——教学齐鸣 |
三、他人支持与内外奖赏——合唱业绩推动团队持续发展 |
第二节 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
二、角色情感:角色使命与责任感 |
三、角色互动:与机构互动及意义协商 |
第九章 跨个案分析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知 |
一、带领人学习力分析 |
二、带领人性别分析 |
三、带领人退休前职业分析 |
第二节 带领人“工作”角色情感 |
一、带领人“工作领导力”分析 |
二、带领人领导力管理风格分析 |
三、带领人团队管理力分析 |
第三节 带领人角色互动 |
一、夫妻关系更趋于和睦 |
二、代际关系更趋于互补 |
三、增进社区参与的黏合力 |
四、增加个体对社区的认同度 |
第十章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本质 |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
一、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 |
二、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 |
三、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 |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 |
一、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的终身学习 |
二、角色认同彰显人的全面发展 |
三、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 |
第三节 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 |
一、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 |
二、角色认同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 |
三、角色认同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
一、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
二、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共通性特征与各异性特色风格 |
三、形成带领人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 |
四、挖掘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
五、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 |
六、诠释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 |
七、重释退休精神的内涵 |
第二节 实践启示 |
一、政府推动与老年学习团队自我发展相协同 |
二、培育老年学习团队与培训带领人相同步 |
三、知识技能与老年学习者资源化主张相互补 |
四、老年学习团队与全年龄段学习团队相融合 |
第三节 论文突破与反思 |
一、论文突破点 |
二、论文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受访对象的研究事项说明 |
访谈提纲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假设 |
5 理论基础 |
6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评价工具 |
4 数据分析 |
5 质量控制 |
6 研究结果 |
7 讨论 |
8 结论 |
第二部分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孤独感认知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老年人孤独感干预模式的初步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干预模式构建依据 |
3 干预模式构建 |
4 干预模式实施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质性研究 ——以聊城市H小学S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概念界定 |
一、扎根田野:“原生态”老龄教师所属场域定格 |
(一)研究设计与思路 |
(二)选择研究对象 |
1.S镇及H小学基本情况 |
2.选择合作教师 |
(三)研究过程 |
1.进入研究场地 |
2.资料的收集 |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4.研究成文反思 |
二、“谷堆上的独白”:“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之浅绘 |
(一)“说来还算满意”:生存的物质状态 |
1.“工资还行吧”:满足中的遗憾 |
2.“发不下来”:有名无实的补贴 |
3.“从泥水地到水泥地”:不断优化的工作环境 |
4.“优越与负担”:近在咫尺的家校距离 |
(二)“想来全是无奈”:生存的身心状态 |
1.“小小慢性病”:身体的亚健康 |
2.“焦虑与偏执”:心理的亚健康 |
3. “感觉到累”:身心的双重压力 |
(三)“道起难上加难”:生存的专业发展状态 |
1.“好几年没参加培训了”:专业发展渐趋迷茫 |
2.“我现在不行了”:自我否定与职业荣耀的冲突 |
3. “曾经的名师梦”:多重现实引发职业认同转变 |
4. “不是文盲,但是机盲”:难以走进的计算机 |
(四)“谈及已经习惯”:生存的人际关系状态 |
1.“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家长在支持中推责 |
2.“能让就让”:同事之间的脆弱关系 |
3. “认识多年了”:学校领导的“二哥” |
4. “圈内的圈外人”:尴尬的乡村成员 |
三、“田垄间的合唱”:“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之深描 |
(一)学生眼中“不苟言笑”的他 |
1.“严厉与仔细”:被认可的教学 |
2.“理解与沟通”:疏离的师生关系 |
(二)同事眼中“安常守故”的他 |
1.“热心肠”:乐于助人的品质 |
2.“不接受新事物”:自我发展意识较差 |
(三)领导眼中“明理通达”的他 |
1.“工作助手”:后勤志愿者与关系协调者 |
2.“季孟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四)家人眼中“顶天立地”的他 |
1.“多亏了这个工作”:家庭收入的主力军 |
2.“顾不上地里的活”:“务工”与务农时有冲突 |
(五)研究者眼中“举步维艰”的他 |
1.“落伍中挣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2.“老当益壮也会累”:闲暇流失在喘息之间 |
四、安稳的栖居:构建“原生态”老龄教师新型生存状态 |
(一)非正即反:生存状态的两种表现 |
1.“活到老学到老”:积极的生存状态 |
2.“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的生存状态 |
(二)抽丝剥茧:发现生存困境 |
1.困境一:不清不楚的福利与工资 |
2.困境二:生命意识淡漠 |
3.困境三:专业发展陷于停滞 |
4.困境四:理不清的人际关系 |
(三)规划新航线:安稳的栖居 |
1.尊重并满足老龄教师的正当需要 |
2.正确认识老龄教师的存在价值 |
3.促进老龄教师的个人觉醒 |
4.引导老龄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资料(节选) |
附录三 文本资料搜集 |
附录四 访谈时间表 |
附录五 三级编码登陆过程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研究 |
1.3.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研究 |
1.3.3 关于角色调适的研究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框架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质性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地域的选择 |
1.5.3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情况介绍 |
1.5.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6 研究伦理 |
第2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距离 |
2.1 角色期望:进入社区前的理想愿景 |
2.1.1 恪守服务者的专业角色定位 |
2.1.2 提供纯粹的专业服务内容 |
2.1.3 灵活运用专业方法与技能 |
2.2 角色实践: 进入社区后的日常服务 |
2.2.1 行政力量冲击下的专业角色定位 |
2.2.2 被扭曲的专业服务内容 |
2.2.3 应用尴尬的专业方法与技能 |
2.3 角色距离: 期待与实践的冲突 |
2.3.1 角色距离的总体表现 |
2.3.2 角色距离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过程 |
3.1 角色领悟期 |
3.1.1 排斥角色 |
3.1.2 领悟角色 |
3.1.3 承认角色 |
3.2 角色建设期 |
3.2.1 收获与焦虑并存的角色情感体验 |
3.2.2 坚定与妥协并存的角色权利意识 |
3.2.3 亲密与脆弱并存的角色关系状态 |
3.3 角色稳定期 |
3.3.1 “有服务有改变”的扎根社区 |
3.3.2 “有服务无改变”的弱存在感 |
3.3.3 “深陷权力”的背离初心 |
3.3.4 “理想主义”的中断扮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行动策略 |
4.1 角色情感的调节 |
4.1.1 自我心理调节 |
4.1.2 寻求情感支持 |
4.2 角色关系的维系 |
4.2.1 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边界的控制 |
4.2.2 与居委会关系建构中的学习者角色 |
4.2.3 寻找与社区原有工作的契合点 |
4.2.4 与领域专家“弱关系”的人际联结 |
4.3 角色技能的学习 |
4.3.1 专业知识的创造性转化 |
4.3.2 方法与技巧的灵活性运用 |
4.3.3 其他技能的持续性学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情况访谈提纲 |
(8)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建议 |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词 |
个人学习经历 |
致谢 |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9)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
一、文化自信解读 |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二)文化自信释义 |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
注释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注释 |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压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
1.1.2 健康理念下大学校园设计趋势 |
1.1.3 恢复性环境设计方法的推广 |
1.1.4 寒冷气候下恢复性环境的缺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解析 |
2.1 注意力恢复的研究基础 |
2.1.1 人类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
2.1.2 定向注意力的研究突破 |
2.1.3 恢复的本质解析 |
2.1.4 注意力恢复效益的科学依据 |
2.2 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 |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减压理论 |
2.2.2 亲生物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
2.3 大学生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 |
2.3.1 心理健康内涵 |
2.3.2 现状及问题 |
2.3.3 空间环境的影响作用 |
2.4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理论关联 |
2.4.1 恢复特征呼应校园环境的构成特点 |
2.4.2 恢复结果契合使用主体的空间需求 |
2.4.3 恢复效益匹配校园空间的功能价值 |
2.5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实证关联 |
2.5.1 调查方案的制定 |
2.5.2 个体恢复需求与空间环境恢复性现状分析 |
2.5.3 研究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推演 |
3.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的影响因素 |
3.1.1 寒地气候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
3.1.2 寒地景观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
3.1.3 人工建构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
3.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作用机制 |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
3.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体系建构 |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
3.4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导向 |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对注意力的积极调和 |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对注意力的恢复强化 |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对注意力的正向引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
4.1.1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
4.1.2 光疗空间纾解冬季抑郁 |
4.1.3 强化光影提示时间感受 |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
4.2.1 多元庇护单体保障必要活动 |
4.2.2 低温气流循环诱发唤醒状态 |
4.2.3 动态室内温度支持调控行为 |
4.3 风雪要素的激活强化 |
4.3.1 冰雪景观引发审美体验 |
4.3.2 风雪运动开启分心机制 |
4.3.3 冰雪活动建立地域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
5.1.3 全年性绿色花园的重点运用 |
5.2 寒地景观形态的提炼转译 |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6.1 日常生活感受的规避 |
6.1.1 心理内容的更新 |
6.1.2 身体位置的远离 |
6.1.3 学科环境的交互 |
6.2 持久环境引力的构筑 |
6.2.1 空间要素供给感知信息 |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体验 |
6.2.3 功能设置支持恢复活动 |
6.3 个体活动目标的兼容 |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丧失与自我调适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 吴俊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 熊龙. 河北大学, 2021(09)
- [3]迷困与笃行:培智学校两位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叙事研究[D]. 黄馨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D]. 岳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 谢颖.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质性研究 ——以聊城市H小学S教师为个案[D]. 李晓冉. 渤海大学, 2021(02)
- [7]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D]. 徐帆.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8]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10]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