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是一道打开的闸门(论文文献综述)
王湛,刘旭冉,闫永生,耿晔晗,李凯旋[1](2021)在《河道新型拦水闸技术特点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新发展,城乡水生态环境建设与河道拦水构筑物的结合日趋紧密,河道拦水构筑物在满足河道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灌溉功能的同时,需要着重提高城乡规划的景观效应。传统拦水构筑物橡胶坝在行洪安全、景观效果上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河道拦水构筑物的设计要求,通过调查分析和对比,归纳总结了5种新型拦水闸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情况,为河道水利工程拦水构筑物的选型与应用提供参考。
孙钰舒[2](2021)在《水利工程建筑物的造型设计》文中提出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它关系到防洪、供水、供电、粮食、生态等方面。以往的水利工程建筑受财力、政治环境和审美观点的限制,设计往往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唯一需求,加之水工建筑本身的限制性,水利建筑物的形象单一、重复、厚重、单调。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关注水利工程的美化设计,包括工程的生态设计以及建筑物的造型设计。近些年来,在世界建筑风格多元化的背景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风格也较为多样,目前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欠缺较为系统的指导原则和设计方法。本文通过调查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对水工建筑物造型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存在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探索水利工程建筑物造型设计方法的必要性。(2)以建筑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了影响水工建筑物造型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内因——功能,外因——地形、文化和技术,为后续探讨水利工程建筑物造型设计的方法做好铺垫。(3)阐述了水工建筑物关注造型的起源及目前发展状态,提出了关于水工建筑物风格的思考、造型设计的原则及造型设计的方法。同时运用相关方法对水闸、泵站等典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造型设计途径进行了探讨。(4)最后,将前文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具体的工程实例——界牌水利枢纽工程。在满足船舶通航、防洪减灾、水源调控、城市交通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场地、景观、文化等因素,通过形体、材料以及各种细节处的处理,设计出了满足审美、传承水利精神的现代水利工程。
陈晖[3](2021)在《如皋市九华镇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标准农田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农田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水资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本文对如皋市九华镇地区高标准农田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该地区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高标准农田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一是目前我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心在节水高效,生态效益关注不足;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田排水无法得到有效管理,造成水资源浪费及较为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基于以上两点,提出建立生态型高标准农田的基本思路。(2)以如皋市九华镇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建立了 4种生态型灌排模式,包括“明渠+明沟”模式、“管道+明沟”模式、“明渠+暗管”模式、“管道+暗管”模式。根据九华镇地区河沟分布密集的特点,各方案均做到内外分开,充分利用灌溉回归水,减少了农田面源污染。根据九华镇实际情况,分别出提出了生态渠道构建方案、田间生态拦截沟建设方案及生态河道建设方案。(3)选择九华镇典型田块,分别对各生态型高标农田建设模式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型“明渠+明沟”和生态型“管道+明沟”建设方案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生态型“管道+明沟”和生态型“管道+暗管”建设方案具有较高的节水、节地及省工效益,生态型“明渠+明沟”建设方案造价相对较低,同时兼具生态效益,可以用于经济欠发达并且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王京[4](2021)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在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展开后,女性主义与文化、艺术领域的碰撞中诞生了女性电影。因此,本文首先对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番梳理,然后进入对女性电影和女性意识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题材影片,通过大量阅片对该题材的影片进行初步归纳总结,尤其是对该题材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有了清楚的认识。西蒙·波伏娃所着《第二性》对作者从精神分析、生物学的角度认识母女矛盾的本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母女话语的识别到该题材影片的女性身份建构,这一研究过程使得女性意识的表达方式逐渐呈现。对男权话语的执行或推翻,是“母女关系”题材影片的核心命题,同样也是女性意识从压抑到觉醒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阻碍。本文分别对该题材影片中的女儿和母亲形象进行剖析,对母女关系的变化从性别意识的角度进行审视,最终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母女关系”题材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进而对该题材影片未来的创作,以及女性电影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牛晋坤[5](2020)在《重力坝水利枢纽布置优化及BIM族库的建立 ——以三湾水利枢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水利枢纽中,整个枢纽的合理性主要来自于枢纽方案的布置,在枢纽设计中,需基于多项枢纽布置方案综合评价后,选出一项最优布置方案。之前的布置方案是直接通过各种定量指标以及决策者的主观建议直接选取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并不严谨。本文将基于matlab的算法对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定量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更科学严谨的枢纽最优布置方案。在工程设计阶段,传统水利枢纽项目基于二维CAD图纸设计出图,成果不够直观,设计效率低,设计过程还比较繁琐。应用BIM技术,弥补了先前二维图纸设计的缺点,本文基于Revit实现了水利枢纽的三维可视化布置,凭借对设计方案的可视化管理及简单地形处理能力,使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初期就更加直观的了解项目预期成果;但就Revit而言,在水利枢纽工程领域的族库建立还处在萌芽阶段,导致水利工程的三维设计过于繁琐,本文建立了部分适用于一般重力坝水利枢纽的三维参数化族库,大大提升了该类水利枢纽的设计效率。Revit软件可以更方便得运用在国内水利项目中,必须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这一先行条件,即使Revit软件自身工程量计算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确的程度,但是生成的工程量明细表并不能较好的适用于国内项目中做工程概预算。本文基于Revit工程量计算方面进行了探索,编程开发了基于Revit的工程量计算插件,提升了Revit工程量的提取效率和精确性,通过将工程量清单导出到Excel表格中,解决了部分在国内项目设计中BIM软件适用度低、不规范、不符合国内标准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Matlab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从非定量指标的角度评价分析了水利枢纽中坝型选择、筑坝材料选择、泄洪闸门形式以及生态泄流形式4个部分的最优布置方案。以三湾水利枢纽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三湾水利枢纽项目专家对4项重点枢纽布置方案中非定量指标的不同意见,汇总并分别对每个枢纽布置评价项进行了打分,模糊综合评价后,分别得出三湾4项布置方案的最优选择。(2)基于Revit的参数信息化功能,创建了重力坝段、引水坝段、电站水轮机、泵站输水管道、闸门等适用于重力坝水利枢纽这一类项目中的参数化族库。将其应用在三湾水利枢纽中,通过改变参数创建了适用于三湾水利枢纽的三维构件;使用Revit基于传统CAD二维图纸将电站厂房以及泵站部分升华为三维模型,并在Revit中直接建立了生态流量发电小机组的布置;将模型及构件链接拼装在一起,实现了三湾水利枢纽总体布置的三维可视化模拟,最后基于Lumion制作了三湾水利枢纽的三维仿真动画渲染。(3)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编程开发了可以应用在Revit直接计算工程量的插件。相比较坝体其他部分,水工厂房结构较为复杂,工程量提取也更加繁琐,通过应用该开发插件提取三湾水利枢纽中厂房墙体的工程量,验证了该插件的功能及优势。
郁雯[6](2020)在《瞬息间是夜晚》文中指出第一章他是个左撇子王大海不知道这一天意味着什么。在他过往的四十八个年头里,降临的愉悦与哀痛,此起彼伏地喧闹,那种种变化多端的声音,是的,他只想这么形容它们,它们像风刮过麦田,一阵一阵,让他应接不暇。如今,一切都停息下来,被归拢到分格的抽屉里,储存在脑海或者心脏的某处,哐当一声关上闸门,虚无吞没了钥匙,钥匙遗失了。这值得庆幸,王大海再也不想触碰过去。
汪明玥[7](2020)在《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东水关与西水关是南京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根据相关史料可知,东水关的始建可追溯到杨吴时期,其前身为上水门,在五代宋元时期具有分流秦淮河的作用。明初在上水门的基础上扩建成为东水关,成为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并具有通航和军事防御功能。民国时期,为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曾对东水关进行多次维修改造。西水关的前身为下水门,与上水门兴建于同一时期,内秦淮河水自此出城与外秦淮河水合流。根据相关文献,下水门周边还有赏心亭、白鹭亭、二水亭、折柳亭、风亭、佳丽亭等古迹。明初以下水门为基础拓建而成的西水关设计精密,具有水利、防务两大功能。民国时期,为发挥其水利功能,亦曾对西水关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西水关建筑早年已大部分拆毁,东水关建筑保存相对完整。东水关与西水关的展示利用,存在着解读深度不够、旅游资源挖掘尚浅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在保护方面,东水关应坚持原真性原则,加强对建筑本体的保护与周围环境的管理;西水关可考虑重现本体建筑,恢复其原来面貌。在展示方面,二者可建立主题展览馆或水关文化体验区,添置各类解读设施,丰富阐述的手段。在利用方面,二者可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以加强宣传,并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真正发挥古代建筑的社会教育功能。
王曦月[8](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杨小姗[9](2019)在《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古代,南北政权的对峙现象在历史长河中反复且持续出现。南北对峙的东部地区,即两淮地区(今安徽、江苏及河南和湖北的部分区域),一直是南北军事力量交锋的前沿地区。尤其在两宋时期,两淮地区是两宋政权坚守的生死线,先后成为了北宋时期的经济后备区和南宋时期的前线防御区。本文以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及水防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内军事水系环境、区域水防、军事城池水防、各类防御工程建设以及水防建筑等内容进行研究。首先,以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研究为切入点,梳理两宋两淮地区的自然条件,研究其区位条件、地理环境及水系条件;通过对两淮地区政治、军事、经济背景的解析,分析水防工程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战略地位。其次,从两淮区域水防工程体系入手,系统阐述两宋两淮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及特色要素,总结两淮区域独特的“点、线、面”水防格局,对其重要水系防线的防御形势与战略进行分析。并从防御构筑物或工程技术的角度,对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与战术进行分类阐述。再次,从军事城池角度对水防工程体系进行考察与研究。从两淮军事城镇总体的防御体系入手,分析两淮军事城镇的形成与历史沿革、防御空间特征、防御策略等内容。从城池选址的角度,提出临水筑城、城水一体的选址策略;从城池水防空间的角度,按照城内水防、城上水防、城外水防等三个空间层次,探讨了城池水防工程体系的防御特色及建造工程。最后,对两宋时期水防建筑物的研究,研究其在整个水防工程体系中的运作与功能。其中选取较为典型的水坝、水关、水闸这三种建筑形式,分别对其起源发展、分类形制、运行机制、建造用材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其遗留至今的建构物遗产进行统计梳理。本文对古代两宋时期两淮战区的军事地理、军事城池、水防工程、水防建筑遗址进行实地调查,以史籍、地方志等文献和多学科资料为参考,在历史遗存的基础上,研究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和水防建筑,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总结其文化价值,为保护利用提供借鉴与指导。
刘发青[10](2019)在《通道闸机防尾随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提出传统类型的单道门闸机由于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将逐渐被更加智能、准确、高效的自助验票方式所取代。本文研究、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具有防尾随功能的通道闸机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了闸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对行人自助通关的放行控制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重点开展了基于测量光幕的尾随识别技术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光幕的通关行人感知方法,建立了基于测量光幕的行人通关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数据的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GA-MSPNN神经网络模型的尾随通关事件静态识别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隐含层径向基函数的平滑参数进行寻优,提高尾随事件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模型的尾随通关事件动态识别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物体动力学模型的卡尔曼滤波器对通关目标进行跟踪,通过分析通关目标是否具有行人行走过程中的步态特征,判断是否有尾随事件的发生。其次,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闸机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了一种具有防尾随功能的双道门结构的闸机;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确定行人在通道内活动所需的空间范围,以及通道的形体、尺度和使用范围,完成了通道闸机系统的机械结构、硬件布局与外观设计,提出了闸机系统设计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工作模式和通行识别能力方面的要求。再次,根据通道闸机系统的功能需求,对防尾随通道闸机的硬件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详细地介绍了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摆闸门的运动控制方法;对通道闸机的软件系统进行了总体架构设计,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助通关业务服务流程,完成了上位机软件整体设计以及行人放行控制流程设计,实现系统的通道放行控制、身份认证、闸门放行控制、通行识别的判断和处理以及超时响应等功能。最后,展示了所设计的防尾随通道闸机系统;通过在实验样机平台上布置测量光幕,对常见的几种通行情况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尾随识别算法进行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行人步态模型的尾随识别算法准确率更高,与行人通关流程相结合,能够有效的防止尾随事件的发生。
二、创新是一道打开的闸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是一道打开的闸门(论文提纲范文)
(1)河道新型拦水闸技术特点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各种拦水闸的技术特点 |
1.1 钢坝闸 |
1.2 翻板闸 |
1.3 气盾闸 |
1.4 液压闸 |
1.5 合页闸 |
2 技术应用进展 |
3 结语与展望 |
(2)水利工程建筑物的造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存在问题 |
1.3.1 形式单调 |
1.3.2 缺乏自己的风格 |
1.3.3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欠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5.1 水利工程 |
1.5.2 水利工程建筑物 |
1.5.3 建筑造型 |
1.5.4 研究范围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 |
1.6.2 研究的意义 |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影响水工建筑物造型的关键要素 |
2.1 建筑功能要素 |
2.1.1 建筑功能的概念 |
2.1.2 水利功能 |
2.1.3 拓展功能 |
2.2 地理要素——地形地貌 |
2.2.1 地形地貌的概念 |
2.2.2 地形的分类 |
2.2.3 地形与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 |
2.2.4 地形与水工建筑物造型的关系 |
2.3 文化要素 |
2.3.1 文化的概念 |
2.3.2 水文化 |
2.3.3 地域文化 |
2.4 技术要素 |
2.4.1 结构的创新 |
2.4.2 新材料的应用 |
2.4.3 生态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工建筑物造型构建的方法论 |
3.1 水工建筑物的起源 |
3.1.1 国外水工建筑物的起源 |
3.1.2 国内水工建筑物的起源 |
3.2 水工建筑物的发展状态 |
3.3 水工建筑物造型设计的方法 |
3.3.1 关于水利工程建筑风格的思考 |
3.3.2 水利工程建筑物造型设计的原则 |
3.3.3 水利工程建筑物造型设计的内容 |
3.3.4 水闸的建筑造型设计 |
3.3.5 泵站的建筑造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案例 |
4.1 项目概述 |
4.2 工程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 |
4.2.1 功能要素 |
4.2.2 地理要素 |
4.2.3 文化要素 |
4.2.4 技术要素 |
4.3 工程总体构思 |
4.3.1 规划设计理念 |
4.3.2 工程总体布局 |
4.4 造型设计 |
4.4.1 单体介绍 |
4.4.2 造型设计理念 |
4.4.3 风格与造型设计的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实践 |
致谢 |
(3)如皋市九华镇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溉排水研究进展 |
1.2.2 植物护坡研究进展 |
1.2.3 植物对水体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 |
2.1.2 地形、地貌及地质 |
2.1.3 水利工程 |
2.1.4 田间工程 |
2.2 存在问题 |
第3章 生态型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 |
3.1 生态型高标准农田规划的基本原理 |
3.1.1 高标准农田发展趋势 |
3.1.2 生态型高标准农田的概念 |
3.1.3 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理论 |
3.2 典型田块选择及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
3.2.1 典型田块选择 |
3.2.2 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
3.3 灌排模式设计 |
3.3.1 “明渠+明沟”模式 |
3.3.2 “管道+明沟”模式 |
3.3.3 “明渠+暗管”模式 |
3.3.4 “管道+暗管”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渠道建设 |
4.1 生态渠道的概念与建设原则 |
4.1.1 生态渠道的概念 |
4.1.2 生态渠道建设原则 |
4.2 渠道断面设计 |
4.2.1 斗渠断面 |
4.2.2 农渠断面 |
4.3 生态渠道结构设计 |
4.3.1 渠底生态廊道设计 |
4.3.2 生物通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拦截沟建设 |
5.1 生态拦截沟建设的基本原理 |
5.1.1 生态拦截沟的概念及拦截机理 |
5.1.2 生态拦截沟的基本条件及建设原则 |
5.2 生态拦截沟构建 |
5.2.1 生态拦截沟断面及沟壁 |
5.2.2 生态拦截沟辅助设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河道建设 |
6.1 生态河道内涵与构建原则 |
6.1.1 生态河道内涵 |
6.1.2 生态河道构建原则 |
6.2 河道生态护坡建设研究 |
6.2.1 植物护坡特征及机理 |
6.2.2 护坡植物选择原则 |
6.3 河道护坡模式研究 |
6.3.1 景观型护坡模式 |
6.3.2 自然型护坡模式 |
6.4 河道植物篱构建 |
6.4.1 植物篱的概念 |
6.4.2 植物篱护坡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九华镇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 |
7.1 基本情况 |
7.2 “明渠+明沟”建设方案设计 |
7.2.1 灌排系统规划布置 |
7.2.2 水泵及配套电机选择 |
7.2.3 渠道设计 |
7.2.4 排水沟设计 |
7.2.5 生态河道设计 |
7.2.6 工程量 |
7.3 “管道+明沟”建设方案设计 |
7.3.1 管道管网布置 |
7.3.2 系统设计流量 |
7.3.3 管道水力计算 |
7.3.4 水泵及配套电机选型 |
7.3.5 工程量 |
7.4 “明渠+暗管”建设方案设计 |
7.4.1 排水暗管布置 |
7.4.2 工程量 |
7.5 “管道+暗管”建设方案设计 |
7.6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比较 |
7.6.1 效益计算 |
7.6.2 建设方案比较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女性电影 |
1.1 女性主义视角 |
1.1.1 作为一种方法论 |
1.1.2 作为建构女性电影的关键 |
1.2 女性电影 |
1.2.1 对女性电影的多种解读 |
1.2.2 女性电影理论的三个发展时期 |
1.3 女性意识 |
1.3.1 女性电影与女性意识 |
1.3.2 母女关系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表达 |
第二章 母女关系建构 |
2.1 识别母女话语 |
2.1.1 厄勒克特拉情结下的交锋 |
2.1.2 女儿是母亲的第二自我——布娃娃游戏 |
2.2 “母女关系”题材影片中的女性身份建构 |
2.2.1 母亲——颠覆传统“圣母”形象 |
2.2.2 女儿——父权家庭中被动的客体 |
2.2.3 妻子——悲剧婚姻的受害者 |
2.3 女性电影中母女关系的形式 |
2.3.1 对立型母女关系 |
2.3.2 相依为命型母女关系 |
第三章 母女关系变化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具体体现 |
3.1 女儿——从男权话语执行者到女性意识觉醒 |
3.1.1 初潮翻涌的青春期 |
3.1.2 在成长疼痛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
3.2 母亲——冲破男权对女性意识的压制 |
3.2.1 对男权的反抗、家庭话语权的争夺 |
3.2.2 传统母亲形象的异化 |
3.3 母女关系的恶化——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压抑 |
3.3.1 性别意识的觉醒——女儿的日记 |
3.3.2 性别意识的压抑——母亲的剪刀 |
第四章 作品《小伤口》阐述 |
4.1 故事梗概 |
4.2 “母女关系”题材影片的女性意识表达 |
4.3 “对立型”母女关系 |
4.4 女性意识从沉默到觉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影剧本《小伤口》 |
致谢 |
(5)重力坝水利枢纽布置优化及BIM族库的建立 ——以三湾水利枢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BIM软件 |
1.2.1 BIM的概述及特点 |
1.2.2 BIM核心建模软件介绍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三湾水利枢纽概况 |
1.3.2 水利枢纽布置优化 |
1.3.3 国内外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4 国内外Revit二次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
1.3.5 国内Revit工程量计算现状 |
1.3.6 国内外现状总结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枢纽布置方案综合评价 |
2.1 matlab算法介绍 |
2.1.1 matlab模糊综合评价算法介绍 |
2.1.2 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 |
2.2 三湾水利枢纽布置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 |
2.2.1 坝型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
2.2.2 筑坝材料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
2.2.3 泄洪闸门形式模糊综合评价 |
2.3 生态流量形式模糊综合评价 |
2.3.1 保证生态流量的重要性 |
2.3.2 生态泄流形式模糊综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族库及水利枢纽建模 |
3.1 重力坝水利枢纽族库及厂房的建立 |
3.1.1 挡水坝 |
3.1.2 泄洪闸 |
3.1.3 水电站 |
3.1.4 加压泵站 |
3.1.5 鱼道建筑物 |
3.1.6 取水坝段 |
3.1.7 生态放流模型布置 |
3.2 枢纽总体布置 |
3.3 基于Lumion的渲染 |
3.4 重力坝水利枢纽族库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evit工程量计算插件开发及测试 |
4.1 在水利枢纽中Revit工程量计算的局限性 |
4.2 Revit二次开发技术 |
4.2.1 二次开发条件 |
4.2.2 二次开发流程 |
4.3 二次开发技术路线 |
4.4 开发代码 |
4.5 插件具体功能展示 |
4.6 结合三湾案例具体应用 |
4.7 插件的优势体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瞬息间是夜晚(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他是个左撇子 |
第二章白色疑案 |
第三章盛大的机会 |
第四章什么挡住了我们? |
第五章出轨 |
第六章埋葬黑狗的夜晚 |
第七章成长的风景 |
第八章一场婚姻 |
第九章当希云第一次遇见王大海 |
第十章身体是有记忆的 |
第十二章太阳城的花招 |
第十三章黑暗中的一丝捉摸不透的光亮 |
第十四章无字签 |
第十五章丢失和隐藏的时光 |
第十六章落幕 |
(7)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所涉相关概念的定义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南京城墙东水关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上水门 |
一、上水门的修造与别称 |
二、上水门的航运、军事功能 |
三、上水门的水利功能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东水关 |
一、明清文献所见东水关 |
二、明清东水关的建筑结构及航运、军事功能 |
三、明清东水关的水利功能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东水关 |
一、晚清民国文献所见东水关名称的变化 |
二、民国时期对东水关的维护 |
三、民国时期东水关与城市水利 |
第二章 南京城墙西水关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下水门 |
一、文献所见下水门及周边建筑 |
二、下水门的功能 |
三、秦淮门可能是下水门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西水关 |
一、文献所见西水关及周边设施 |
二、西水关的建筑功能及管理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西水关 |
一、南京造币厂管理时期(1912—1926) |
二、南京市工务局管理时期(1926—1949) |
第三章 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保护利用 |
第一节 东水关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东水关的保护情况 |
二、东水关的展示利用现状 |
三、东水关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水关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西水关的保护情况 |
二、西水关的展示利用现状 |
三、西水关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水关、西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
一、东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
二、西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9)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1.3.1 两宋两淮地区 |
1.3.2 军事水防工程体系 |
1.3.3 水防建筑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两宋军事地理研究 |
1.4.2 有关两宋国防体系的研究 |
1.4.3 有关两宋两淮城池防御用水的研究 |
1.4.4 有关水防建筑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工程体系的形成 |
2.1 两宋两淮地区自然条件 |
2.1.1 军事区位 |
2.1.2 地理环境 |
2.1.3 水系条件 |
2.2 两宋两淮地区历史背景 |
2.2.1 政治背景 |
2.2.2 军事背景 |
2.2.3 经济背景 |
2.3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的兴起 |
2.3.1 两宋两淮军事防御策略 |
2.3.2 两淮水防的历史发展过程 |
2.3.3 两淮水防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宋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体系 |
3.1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整体格局 |
3.1.1 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要素 |
3.1.2 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格局 |
3.1.3 沿淮河防御线 |
3.1.4 沿长江防御线 |
3.1.5 沿运河防御线 |
3.2 两宋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与战术 |
3.2.1 兴修水寨 |
3.2.2 修建塘泊 |
3.2.3 江河设防 |
3.2.4 河渠坝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宋两淮地区军事城池水防工程体系 |
4.1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工程体系构成要素 |
4.2 两淮军事城池的水环境及其设施 |
4.2.1 凭水御敌的城池选址 |
4.2.2 依水为运的水工设施 |
4.2.3 重点水防要素——护城河 |
4.3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分区 |
4.3.1 城外水防 |
4.3.2 城上水防 |
4.3.3 城内水防 |
4.4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战术 |
4.4.1 以攻为守,以击解围 |
4.4.2 以器制器,因技守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建筑物 |
5.1 水防建筑物的类型与作用 |
5.1.1 水防建筑物的主要类型 |
5.1.2 水防建筑物的作用 |
5.2 水坝 |
5.2.1 分类与形制 |
5.2.2 现存遗址分布 |
5.3 水闸 |
5.3.1 分类与演变 |
5.3.2 建造形制 |
5.3.3 历史位置分布 |
5.3.4 现存水闸遗址分布 |
5.4 水关 |
5.4.1 定义与功能 |
5.4.2 建造形制 |
5.4.3 现存水关遗址分布 |
5.5 章节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论文图表来源 |
附录B: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10)通道闸机防尾随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通道闸机系统 |
1.2.2 通道闸机系统通行识别技术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通道闸机防尾随关键技术 |
2.1 生物感知技术 |
2.1.1 虹膜识别 |
2.1.2 指纹识别 |
2.1.3 声纹识别 |
2.1.4 步态识别 |
2.1.5 红外温谱图 |
2.2 通关行为的感知优化 |
2.2.1 感知方法 |
2.2.2 传感器空间布局 |
2.2.3 数据特征提取 |
2.3 尾随通关行为静态识别 |
2.3.1 概率神经网络 |
2.3.2 PNN神经网络建模 |
2.3.3 基于GA-MSPNN算法的尾随识别 |
2.4 尾随通关行为动态识别 |
2.4.1 步态模型 |
2.4.2 卡尔曼滤波器设计 |
2.4.3 通关目标跟踪算法 |
2.4.4 基于步态模型的尾随识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尾随通道闸机结构设计 |
3.1 闸机的组成结构 |
3.2 闸机的系统布局 |
3.2.1 外在限制条件 |
3.2.2 传感器通道设置方案 |
3.3 系统功能 |
3.3.1 区域划分 |
3.3.2 工作模式 |
3.3.3 通关目标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尾随通道闸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 通道闸机硬件系统设计 |
4.1.1 硬件总体设计 |
4.1.2 电机驱动系统设计 |
4.2 电机运动控制方法 |
4.2.1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原理 |
4.2.2 无刷直流电机PWM调速 |
4.2.3 电机运动控制 |
4.3 通道闸机软件系统设计 |
4.3.1 软件总体架构 |
4.3.2 上位机软件 |
4.3.3 系统应用软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样机搭建 |
5.2 尾随识别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1 GA-MSPNN算法实验结果 |
5.2.2 卡尔曼滤波器跟踪实验结果 |
5.2.3 静态和动态识别结果对比分析 |
5.3 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创新是一道打开的闸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道新型拦水闸技术特点及应用进展[J]. 王湛,刘旭冉,闫永生,耿晔晗,李凯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03)
- [2]水利工程建筑物的造型设计[D]. 孙钰舒. 扬州大学, 2021(02)
- [3]如皋市九华镇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D]. 陈晖. 扬州大学, 2021(08)
- [4]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D]. 王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重力坝水利枢纽布置优化及BIM族库的建立 ——以三湾水利枢纽为例[D]. 牛晋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6]瞬息间是夜晚[J]. 郁雯. 作家, 2020(10)
- [7]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D]. 汪明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D]. 杨小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通道闸机防尾随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 刘发青.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