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1](2020)在《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文中提出北大师生对五四历史的集体记忆对北大的发展也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和纪念不断影响着北大人的现实行动和精神世界。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发生时,北大师生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这场运动,并看到了不同的五四面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五四记忆。不同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北大中的老师和同学走上不同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逐步展现出来,曾经亲历五四的北大的师生们也根据现实的需求向五四运动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一部分人将五四前发生在北大的文学纷争、思潮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思想铺垫,将五四后发生在社会上的思想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成果,从而将北大内部的文化生态和五四运动的发生、社会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在渲染五四历史的同时也放大了记忆里北大的荣光。还有一部分人聚焦于五四运动的革命内涵。但无论是回忆五四的文化性还是革命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下的回忆总是不一致的。此外,北大师生与五四运动历史的互动是在多个层面发生的,他们不仅仅是利用五四运动来呼吁自己的事业,也不仅仅是用北大的历史来理解五四,赋予五四新的内涵,还会将五四历史放入北大的校史框架中认识和勉励自己,并以此奠定了五四的作为北大神话素材的基础,为一代又一代人利用五四建构北大的社会形象、影响师生行动做下了铺垫。在战争时代,艰难生存的北大便以五四历史作为斗争武器。每当学校受到冲击或国家社会面临危机时,五四记忆就会得到召唤,支持和影响着北大师生的行动。在学校面临合并的时候,他们手握的利剑便是自己的历史,对五四运动的记忆既在精神上支撑着他们不妥协,也在行动上予以了参考。在国家遭受侵略,政府却无所作为的时候,五四记忆就是他们反思现状、反思内部分歧的一面镜子。在猛烈的炮火中,北大的师生总是以各种形式延续着五四记忆,在西南联大时期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坚持纪念五四。每当他们为了控诉政府进行学生运动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他们延续了五四精神。五四记忆对于北大人来说蕴含了绵延不尽的精神力量。建国以后,心向人民的新政权对记忆的统一做出了要求,北大内部也开始对五四记忆进行改造和适应,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现实的迷茫,以及大家对五四历史和中国现实的关系变化的认识不到位,曾一度造成记忆的混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加深,五四运动影响北大师生的方式以及北大师生回忆、纪念五四运动的原因、目的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的世纪,五四运动的记忆不再作为北大师生具体行动的指导而存在,而是作为北大师生的精神支撑而存在。人们纪念五四时也不再指向当下的具体问题,而是指向未来。随着五四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的改变,北大人的五四记忆内容、传递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官方主导的纪念行为,北大里的许多老师们更是身体力行地传递五四记忆。其内部坚持纪念五四所形成的共识构成了北大师生集体认同的坚实基础。但是五四记忆同样给北大带了很多现实挑战,对内它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警惕对五四历史的滥用和误用,对外要能够承受五四运动的社会记忆所带来的压力。
武晶[2](2020)在《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刘绍棠运河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绍棠作为大运河之子,终其一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进行新中国的理想化建构。他在京东北运河边土生土长,写出的是与大运河相关的“土气”的作品,形成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的乡土文学即“运河文学”,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本论文以刘绍棠的“运河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独特的乡土文学创作实践及其诗意运河的建构方式,力求从历史、叙事等方面挖掘刘绍棠运河文学创作的主题意义及创作价值。第一章以历史、文化、地域为基点,阐释刘绍棠小说对新中国的理想化构建。其一,在小说中以农村生活小事来反映大的时代背景,将政治叙事与农民日常生活、情感态度相连;其二,将北运河当地独有的风习融入于农民的生活内容,建构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的审美世界;其三,梳理小说的故事发生地点,圈定文本地理范围,对京东北运河沿岸的风光景色、村落样貌进行概观。从而明确“大”的历史叙事和田园牧歌式的“小”叙事都是想象新中国的重要方式。第二章阐释刘绍棠笔下的运河故事。他力图表现“新中国”诞生前后各个时期京东北运河地区的时代变迁和整体风貌,把二十世纪运河儿女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都纳入小说的表现内容,赋予了运河小说较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同时,描摹出运河儿女的群像,赞颂他们在面对历史浮沉时保持不变的精神内核。第三章论述运河小说田园牧歌风格的呈现样貌。以“武戏文唱”的方式表现宏大时代背景下运河儿女对命运的挣扎、苦难生活中的人情之美,以具有丰富文化内蕴的本土化语言和具有色彩美和音乐美的风情画展现出京东北运河的风土人情。同时,从运河所在的独特区位出发,通过将“城镇”与“乡村”进行比照,表现此地农民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状态,从而把握乡土存在的独特价值。第四章探讨刘绍棠运河文学呈现出诗意运河的建构方式。他将运河乡土视为创作源泉而“深挖一口井”,立足家乡儒林村,运用“评书”模式和“无主角戏”的创作手法,展示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刘绍棠在创作中并不规避生活中的黑暗,试图创作“暴露”来干预生活,但其有意无意地遮蔽了生活的复杂性,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执着地创作具有真善美力量的文学作品,讴歌人情人性的美好,成为他自觉而又主动选择的创作基调。对新中国的“歌颂”是他创作的最亮底色。刘绍棠的运河文学记录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变迁,抒写了苦难中的人情之美,讴歌了劳动人民的美德和恩情,表达了对新中国的赞美,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他以诗意方式构建新中国的乡土世界,呈现出清新、悠扬、和谐的风格,堪称是“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张家豪[3](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梁德学[4](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认为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杨静静[5](2017)在《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文中指出报刊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种最主要的新型传播媒介,也是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传播交流的最佳方式。对清末民国报刊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文学艺术界的一门“显学”。然而,戏剧期刊研究相对于其他文学类期刊的研究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出现一部戏剧期刊研究的专着,而对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以“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涉及五点。其一,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诞生背景。总体上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首先讲述了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其次概述了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史;最后从数量上对戏剧期刊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二,论述了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首先叙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创办者及其期刊特色,从而得出《二十世纪大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一个不足:提出了“戏剧改良”口号,却没有实践,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戏剧期刊史上的意义;其次论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为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树立了最初的模范,主要体现在其刊载的内容、编排方式和出版形式;最后讲述了“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同时探讨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的开创。其三,分析了戏剧期刊发展史上第一个“热潮”。首先介绍了“甲寅中兴”时期戏剧期刊同人性质的创办者及其特征,同时,亦分析了该时期出现戏剧期刊创办热潮的特点;其次讨论了该时期几种代表性期刊的个性特征,如《歌场新月》之“贾冯之争”、《剧场月报》之“独树春柳”、《新剧杂志》之“昌明新剧”、《戏剧丛报》之“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以及其前后承接的戏剧追求和艺术特色;最后讲述了戏剧期刊的价值和意义,如戏剧艺术自主性的回归、多种形式的留册方式、以及戏剧的三度创作方式等。其四,专章研究了《俳优杂志》与冯叔鸾。首先集中分析了现代戏剧思想萌芽之代表期刊《俳优杂志》的内容及其学理价值;其次分析了戏剧评论家冯叔鸾的《戏学讲义》之现代戏剧范畴学思维及体系建构;接着论述了冯叔鸾的《啸虹轩剧谈》之本体论戏剧研究方法和戏剧美学成就;最后总体分析论证了冯叔鸾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戏剧学的建构意义。其五,研究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首先论述了本时期出现的戏剧期刊总体状况;其次重点研究《新青年》之“戏剧专号”,如《新青年》的办刊历史、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方案、以及由其引起的“新旧论争”等;接着论述了《春柳》杂志原始资料保存意识及文献价值;最后具体论述了齐如山的戏剧理论价值及“梅兰芳”的艺术成长过程、艺术造诣和历史影响。总之,“戏剧改良”是贯穿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总线索。《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出“戏剧改良”口号,虽然没有切实实施,但是却迈出了戏剧改良探索的第一步;经过《歌场新月》、《剧场月报》、《新剧杂志》、《戏剧丛报》,《俳优杂志》等一步步深入而专业的探讨与摸索,积累了雄厚的经验,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直到《新青年》“戏剧专号”理论突破,明确了改良旧戏和创造白话剧的总目标;紧接着就有《春柳》的实践,探索出整理旧有资料和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戏剧新人才两道最佳路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戏剧期刊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为长达数十年的“戏剧改良”探索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戏剧的将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所以,笔者认为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20世纪戏剧期刊及戏剧的繁荣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至此,我们已经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戏剧的未来生态格局,即开始由戏曲一枝独秀变成戏曲和白话剧二元争艳并存的生态格局。
江增辉[6](2013)在《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竺可桢(1890-1974),我国着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中国全面学习引进西方科学并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持之以恒,深受同辈和晚辈的尊敬和爱戴。路甬祥说:“通过挖掘竺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竺可桢特别注重根据中国国情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他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思想与理念,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精神,建设学科平台,为推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取得的卓越贡献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密切相关,归纳总结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对于当代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的的科学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榜样力量。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对于竺可桢的研究具有追忆性、零散性、重复性和浅层性几个特征,缺乏成熟有效的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富有人文价值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主线,尝试建立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竺可桢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调研,利用科学计量法对其着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生平各个阶段中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竺可桢在西方科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体制的学习和引进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展开论述,这也是竺可桢以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领导者的多重身份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再次,对上述竺可桢科学贡献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竺可桢学术成就中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竺可桢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功勋卓着的科教成就绝非偶然,与他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对中西科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最后,就竺可桢对我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竺可桢在将西方科学融入中国本土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尊重国情而又大胆创新,以多种身份的优势注重内容与制度并举等经验尤其值得关注学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竺可桢这一典型人物的系统研究,吸取他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科学体制化道路、模式和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演化的艰难历程,而且可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现代化提供学习的榜样和不可多得的方法启迪。
林进[7](2012)在《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伦理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对文坛新鲜动态的敏感度;以及富于前瞻性与协调性的气质,必定能够继续肩负着日本文学风向标的使命,多一份成熟与余裕,顺利地走下去。
陈洪波[8](2008)在《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回顾了1928年之前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以史语所考古为代表的中国科学考古学诞生之前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而分析了史语所科学考古思想宗旨的起源和具体内容。说明史语所学术的指导思想在于在中国推行新学术,这是西方汉学和中国近代学术潮流相结合的结果,考古学是傅斯年新史学实践的工具,故而史语所考古学的特点也就是新史学的特点。傅斯年在中国科学考古学肇始期具有巨大事功,南京国民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在推进考古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史语所大陆时期20年的考古活动,本文分为4个阶段加以叙说和分析。分别是:1、探索期(1928—29),即小屯的前三次发掘,或者说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2、发展期(1930—34),从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发掘;3、鼎盛期(1934—37),即安阳第十—十五次发掘;4、延续期(1937—49),即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这四个时期体现了史语所科学考古学由草创到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渐进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了国家政治局势的密切影响,但指导思想始终未变。经由20年的努力,中国史前考古和殷商考古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在此过程中,中国考古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种种学术传统也逐渐形成。在回顾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之后,本文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了这一学术流派的特征、影响与局限性。中国科学考古学给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带来了巨大变化,在学术研究上引起了革命性变革。其主要特征包括组织管理上的现代性、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科学主义的学术定位和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阐述了诸特征得以形成的内在原因。以上这些特质构成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传统的主要内容。同时史语所考古的“史料学派”和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弊端。具体说来就是重发现,轻研究,资料积累有余,而综合研究不足,在理论方法上十分薄弱,这种风气是由傅斯年、李济的指导思想所决定,对学术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作用。
常艳芳[9](2004)在《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对大学精神的研究可采用多种视角来展开。本文选择人文主义的视角,既是大学精神这一命题的终极意义使然,也是为了综合运用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借助文献法、历史法和比较法来研究这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以达到揭示大学精神的涵义、追寻中西方的大学精神的流变和变迁、研析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挖掘大学精神的价值,通过探究大学精神的失落以达到实现重建大学精神而走向大学的未来的目的。 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六章: 导论。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大学精神的内涵探究。从追溯大学的起源和探究大学涵义入手,揭示大学精神的内涵;明晰大学精神的几个相关概念:大学理想、大学使命、大学目标;阐明人文视界的选择。 第二章:西方大学精神的历史流变。主要研究纽曼“大学为教学而立、为学生而立”的古典人文主义大学精神与牛津大学的“以人为本”、洪堡的新人文主义大学精神与柏林大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融合的美国现代大学精神及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精神,探究其渊源关系,及其对大学及大学人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变迁。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大学”的“大学之道”、北大、清华、南开、浙大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以及文革时期大学精神的畸变和晚近大学精神的回归。 第四章: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从时代精神的精华、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五个方面发掘出中西方大学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些共时性的东西。 第五章:大学精神的价值研究。主要从大学精神的功用的立场出发,从人文的视角、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分析大学精神的发展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第六章: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发扬。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精神失落的表现与根源,目的提出如何重建大学精神,以走向大学的未来。 结语。主要说明以人文主义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精神对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的意义和研究前景的展望及其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点。 本研究的贡献之点: 1、论题的选择。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大学是什么,大学应当怎样?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精神的价值何在?这是本论文研究大学精神的问题,也是当今大学改革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思考来反观中国的大学改革与发展,以重建大学精神。 2、视角的选择。以人文主义的视角通览古今中外大学精神、以人文主义的视角揭示大学精神的价值的系统、综合、全面的研究空间还很广阔,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看,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拓宽和深化的研究领域。 3、对大学精神的理论论证,以期对大学品格的造就和大学精神的建构提供理论参考。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刻的危机、冲突和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大学和大学人越来越呼唤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本文依据大学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揭示出大学精神的价值,提出了重建大学精神以走向大学的未来。
青青子衿[10](2002)在《蹉跎岁月——漫谈知青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喜欢历史的我看了很多关于文革题材的作品,有传记,有个说,还有历史记录……文革给我的印象是模糊荒诞的,我试图通过文字图片了解那个时代,体会那种感伤的情绪,但是我知道所有的一切只是用我的思维方式在演绎历史罢了。文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困惑,而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有很多话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铭记那个时代的教训,从历史中寻找前行的真理吧。
二、“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现状 |
1.记忆史的相关研究 |
2.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 |
3.关于五四运动阐释的研究 |
4.关于北大精神研究 |
5.文献述评 |
(五) 研究问题 |
(六) 研究方法 |
一、亲历五四: 当事师生的记忆 |
(一) 从经历到回首: 北大师生定义五四 |
(二) 从一天到一个时代: 五四内涵的延伸 |
(三) 从影响他人到勉励自己: 北大历史荣耀的起点 |
二、利用五四: 硝烟中记忆的延续 |
(一) 复校风波中的五四回响 |
(二) 反日与反思五四 |
(三) 联大岁月的五四纪念 |
三、改造五四: 解放以后适应中的记忆 |
(一) 红色语境下对五四记忆的扬弃 |
(二) 迷茫现实中对五四记忆的误用 |
(三) 五四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改变 |
四、传承五四: 新世纪的五四记忆 |
(一) 安静的精神力量 |
(二) 五四记忆在北大的代际传递 |
(三) 北大五四记忆面对的时代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刘绍棠运河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运河文学的“新中国”想象 |
第一节 风起云涌的运河历史 |
第二节 牧歌情调的运河风俗 |
第三节 诗意风光的运河地域 |
第二章 “新中国”的运河故事 |
第一节 滚滚《狼烟》到《花天锦地》 |
一、建立新中国的序曲 |
二、农业合作化的生活 |
三、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运河儿女群像 |
一、农家子弟形象 |
二、水乡女性形象 |
三、革命知识分子 |
四、社会主义新人 |
第三节 “新中国”的引领者 |
第三章 “田园牧歌”的运河叙事 |
第一节 “蒲柳人家”的风土人情 |
一、武戏文唱的表现手法 |
二、本土化的语言表达 |
三、色彩美与音乐美 |
第二节 “京门脸子”的乡土内蕴 |
一、京东北运河的地域 |
二、城与乡的二元对立 |
三、运河乡土的心灵慰藉 |
第四章 诗意运河的构建 |
第一节 “深挖一口井” |
一、个人经验的投射 |
二、运河乡土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讲故事”的笔法 |
一、“评书”模式的运用 |
二、“无主角戏”的编排 |
第三节 歌颂——自觉选择 |
一、“暴露”之后的“歌颂” |
二、创作的自我定位与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4)《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人 |
二、日人报纸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
一、历史分期 |
二、所用史料 |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
一、日本报人群体 |
二、中国报人群体 |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
一、金子雪斋其人 |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
一、私谊网络 |
二、公共交往 |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
一、从《儿童》入社 |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
结论 |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论题来源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四、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总览 |
第一节 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 |
一、戏剧获得现代传播价值 |
二、新的戏剧演出形式出现——时装新戏 |
三、清末民初报刊创办主体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概述 |
一、史实数据的梳理 |
二、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 |
第三节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创刊数量研究 |
一、总体性比较研究 |
二、阶段性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一份戏剧期刊诞生——《二十世纪大舞台》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办戏剧期刊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及其创办者 |
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最初范式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内容及其特色 |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依附性出版方式 |
第三节 “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的舆论潮 |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开创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寅中兴”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期刊史上第一个“热潮” |
第一节 各界同人联袂创办戏剧期刊 |
一、商业化同人戏剧期刊 |
二、同人戏剧期刊的经营者及期刊特色 |
第二节 “热潮”中的戏剧期刊 |
一、数量攀升 |
二、本土化 |
三、专业性 |
第三节 戏剧艺术追求的继承与发展 ——从“冯贾之争”到“独树春柳” |
一、“冯贾之争”穿越梨园内外——《歌场新月》 |
二、唯爱“春柳”一枝独秀——《剧场月报》 |
三、戏剧艺术纯粹化 |
第四节 戏剧艺术旨趣的趋同与扩展 ——从“昌明新剧”到“偏新亦重旧” |
一、新剧公会的期许——《新剧杂志》 |
二、“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戏剧丛报》 |
三、未来中国戏剧蓝图的建构 |
第五节 戏剧期刊与戏剧发展 |
一、戏剧艺术回归自主 |
二、戏剧期刊突破了戏剧以往留存史册的形式 |
三、戏剧三度创作形式的开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甲寅中兴”之阆苑仙葩 ——《俳优杂志》与冯叔鸾 |
第一节 《俳优杂志》研究 |
一、个人创办戏剧期刊 |
二、《俳优杂志》之现代学术气息 |
第二节 《戏学讲义》研究 |
一、综合性文艺期刊连载戏剧文章——《游戏杂志》 |
二、现代戏剧范畴体系的建构 |
三、践行“论从史出”的研究思维 |
第三节 《啸虹轩剧谈》的开创意义 |
一、开创本体论意义上的戏剧研究方法论 |
二、戏剧美学意义上的理论突破 |
第四节 冯叔鸾戏剧研究的历史价值——现代戏剧学萌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观大讨论及其历史性转变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舆论潮中的《新青年》“戏剧专号” |
一、白话剧理念的诞生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戏剧期刊的面世 |
第二节 《新青年》之“戏剧专号”研究 |
一、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 |
二、《新青年》之新旧戏剧论争 |
三、“戏剧改良”观——创作白话剧与改良戏曲 |
第三节 《春柳》的国际性视野 |
一、《春柳》杂志的诞生 |
二、梳理保存原始材料 |
三、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戏剧人才——梅兰芳横空出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清末民国各大城市出刊戏剧期刊数量汇集表 |
附录二:冯叔鸾着:《戏学讲义·目录》 |
附录三: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竺可桢专着类 |
1.2.1.2 竺可桢纪念文集 |
1.2.1.3 学术论文研究 |
1.2.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科学先驱——竺可桢及其科学成就 |
2.1 竺可桢学术生涯的历程纵览 |
2.1.1 家庭背景及求学道路(1890-1916) |
2.1.2 教学与学术并重(1918-1935) |
2.1.3 投身中国教育事业(1936-1948) |
2.1.4 致力科学平台建设(1949-1974) |
2.2 竺可桢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
2.2.1 感同身受的社会背景(1890-1974) |
2.2.2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 |
2.2.3 融合交叉的学科背景 |
2.3 竺可桢学术历程的阶段分析 |
2.3.1 科学探索阶段(1916-1928) |
2.3.2 学术积累阶段(1929-1949) |
2.3.3 学术平台建设阶段(1949-1965) |
2.3.4 潜心研究阶段(1966-1974) |
2.3.5 小结 |
第三章 西学东渐的成功探索——对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引进运用 |
3.1 引进西学的早期探索 |
3.1.1 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3.1.2 对西方科学文化的理性认识 |
3.1.3 参加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 |
3.2 科学知识的传播践行 |
3.2.1 地理学知识的引进 |
3.2.2 气象学知识的传播 |
3.2.3 科学史研究的推广 |
3.3 中西融通的创新典范——历史气候学 |
3.3.1 科学知识的发掘与甄别 |
3.3.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创新 |
3.3.3 中西融通的成功探索 |
第四章 近代教育的艰难实践——对西方现代教育体制的移植嫁接 |
4.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渊源 |
4.1.1 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浸染 |
4.1.2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
4.1.3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熏陶 |
4.2 西方教育体制的移植探索——中国首个大学地学系的建立与解体 |
4.2.1 竺可桢创立地学系的动因分析 |
4.2.1.1 哈佛教育的地学背景 |
4.2.1.2 中国本土的地学传统 |
4.2.1.3 人才资源的短缺现状 |
4.2.2 地学系解体原因初探 |
4.2.2.1 地理学转向问题 |
4.2.2.2 学科发展不平衡 |
4.2.2.3 国际地学格局的变化 |
4.2.3 竺可桢早期教育思想试析 |
4.2.3.1 西学移植与国情传统的矛盾 |
4.2.3.2 推动西学东渐发展的客观性 |
4.3 西方教育体制的成功嫁接——浙江大学的长足发展 |
4.3.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
4.3.2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
4.3.2.1 对中国历史的高度重视 |
4.3.2.2 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 |
4.3.2.3 对世界教育制度的准确理解 |
4.3.3 竺可桢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
4.3.3.1 高瞻远瞩的培养目标——“领袖人才” |
4.3.3.2 独具特色的培养途径——重视“训” |
4.3.3.3 科学民主的管理核心——“教授治校” |
4.3.3.4 实事求是的建设保证——财政支持 |
4.3.3.5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旅行教育” |
第五章 理实交融的独特进路——中国科学体制化进程的率先垂范 |
5.1 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 |
5.1.1 日本发展的借鉴 |
5.1.2 苏联模式的影响 |
5.1.3 西方教育的渗透 |
5.2 创建中国气象研究机构的努力 |
5.2.1 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背景 |
5.2.2 气象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
5.2.2.1 筹备建立气象研究所 |
5.2.2.2 推动全国气象测候所的成立 |
5.2.2.3 气象研究所之成果 |
5.2.3 中央气象局的设立 |
5.3 推动中国地理研究机构的改革 |
5.3.1 统一中国地理学会 |
5.3.2 地理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
5.3.2.1 筹备地理研究所 |
5.3.2.2 地理研究所的合理布局 |
5.3.2.3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的成立 |
5.4 开拓中国现代物候学的研究 |
5.4.1 率先在中国展开现代物候研究 |
5.4.2 建立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 |
5.5 促进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展 |
5.5.1 带动中国科学史的专业研究 |
5.5.2 创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第六章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竺可桢学术成就的方法论价值 |
6.1 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 |
6.1.1 超凡的顽强毅力 |
6.1.2 独特的入世智慧 |
6.1.3 清醒的自我认识 |
6.2 对中西科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
6.2.1 从“归纳-演绎法”到“假说—演绎法” |
6.2.2 还原论、整体论及其融汇互补 |
6.3 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 |
6.3.1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态度 |
6.3.2 “求真理”的科学追求 |
6.4 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
6.4.1 对实践方法的强调重视 |
6.4.1.1 “两只手” |
6.4.1.2 地图法 |
6.4.2 对方法创新的执着探索 |
6.4.2.1 历史气候法 |
6.4.2.2 物候现象法 |
6.4.2.3 旱涝比值法 |
第七章 融入本土的科学发展——竺可桢对中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 |
7.1 弘扬科学的不懈努力 |
7.1.1 竺可桢促进科教发展的经验总结 |
7.1.2 对科学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
7.2 尊重国情的创新发展 |
7.2.1 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的科学传播 |
7.2.2 我国交叉科学的率先探索 |
7.3 内容与制度并举的高瞻远瞩 |
7.3.1 多重身份的互相促进 |
7.3.2 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懈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竺可桢全集》前四卷目录汇总(1916—1973) |
附录二:竺可桢参与社会组织与任职年表 |
附录三:人名索引 |
附录四: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确定 |
二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 选题的研究基础 |
四 选题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 关于“日本现当代文学”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战时的芥川奖 |
第一节 芥川奖的设立及其在战争中的异变(1935—1944) |
一 战争结束前的日本文坛 |
二 芥川奖的设立及地位 |
三 战时芥川奖的文学轨迹 |
第二节 石川达三与《苍氓》 |
一 纯文学的纪实体验 |
二 芥川奖之开篇作——《苍氓》 |
第二章 战后恢复期的芥川奖 |
第一节 由战争记忆向日常生活的转换(1949—1960) |
一 战后的日本社会与文学 |
二 恢复期的芥川奖及发展轨迹 |
第二节 井上靖与《斗牛》 |
一 中间小说的功臣 |
二 “鲜明的创作风格”——《斗牛》 |
第三节 小岛信夫与《美国学校》 |
一 第三新人——小岛信夫 |
二 占领体制下日美文化的冲突——《美国学校》 |
第四节 石原慎太郎与《太阳的季节》 |
一 “太阳族”的代言人 |
二 芥川奖的划时代——《太阳的季节》 |
第五节 开高健与《皇帝的新装》 |
一 “文学新时期的象征” |
二 对美好、纯真世界的追求——《皇帝的新装》 |
第六节 大江健三郎与《饲育》 |
一 现代文学的巨匠 |
二 大江文学的空间 |
第三章 混沌期的芥川奖 |
第一节 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芥川奖(1961—1980) |
一 激烈变动的时代与文学 |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61—1980) |
第二节 柴田翔与《然而,我们的日子……》 |
一 “挫折文学”的代表 |
二 文学混沌期的发端——《然而,我们的日子…》 |
第三节 村上龙与《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
一 村上龙与透明族 |
二 走向巅峰的芥川奖——《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
第四章 新世纪前后的芥川奖 |
第一节 发达的现代社会与芥川奖的新视野(1981-2010) |
一 现代社会与文明的批判 |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81—2010) |
第二节 多和田叶子与《入赘的狗女婿》 |
一 翻转语言、翻转传统 |
二 全球视域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
第三节 柳美里与《家庭电影》 |
一 家庭的解体与重建 |
二 现代文明下“家庭”的解体——《家庭电影》 |
第四节 丝山秋子与《在海浪上等待》 |
一 “为自己写小说” |
二 现代文明下的异化——《在海浪上等待》 |
第五章 芥川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芥川奖文学的特点 |
一 创作主题的流变 |
二 人物形象与艺术表现特点 |
第二节 芥川奖的性格与未来 |
一 芥川奖的性格 |
二 芥川奖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历届芥川奖获奖篇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8)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之回顾 |
1、民国时期的有关论着 |
2、解放后大陆学术界的民国考古学史研究 |
3、1949年以来台湾和海外学者的民国考古学史研究 |
4、西方学者对中国考古学史的认识 |
三 方法论的探讨 |
第一章 1928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 |
一 20世纪初期西方考古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
二 新材料的扩充和甲骨学研究的意义 |
三 科学思想与田野方法的引入 |
四 传统学者对考古学的认识及其实践 |
五 李济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萌芽 |
六 小结 |
第二章 史语所考古在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 |
一 傅斯年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二 现代学术机构史语所的创立 |
三 史语所考古学的思想入口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史语所考古的探索期(1928—29)——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 |
一 安阳发掘的前奏 |
二 殷墟第一次试掘及其特点 |
三 李、董第二次发掘以及方法上的改进 |
四 第三次发掘及其重大收获 |
五 中央与河南在考古活动上的政治博弈 |
六 小结 |
第四章 史语所考古的发展期(1930—34)——从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发掘 |
一 城子崖发掘与龙山文化的研究 |
二 安阳第四次发掘和“殷墟漂没说”的解决 |
三 第五次发掘与“后冈三叠层”的发现 |
四 河南古迹研究会及其初期活动 |
五 殷墟第六—九次发掘及发掘方法的进步 |
七 类型学探索与考古学解释 |
八 小结 |
第五章 史语所考古的鼎盛期(1934-37)——安阳第十—十五次发掘 |
一 梁思永领导下的殷陵发掘及重大收获 |
1、殷墟第十次发掘 |
2、殷墟第十一次发掘 |
3、殷墟第十二次发掘 |
二 殷墟第十三—十五次发掘和遗址发掘方法的成熟 |
三 山东古迹会的调查和两城镇发掘 |
四 河南古迹会在历史期考古上的努力 |
五 史语所考古活动向安徽的延伸 |
六 考古调查、发掘和整理方法的逐步形成 |
七 小结 |
第六章 史语所考古的延续期(1937—49)——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期间的考古活动 |
一 吴金鼎与西南考古的开拓 |
1、苍洱古迹考察团 |
2、川康古迹考察团 |
3、琴台整理工作团 |
二 夏鼐在西北地区的考古成就 |
三 石璋如的田野活动和史语所的民族考古学探索 |
1、晋绥调查、天工学社与史语所的民族考古学实践 |
2、西北史地考察团的考古活动 |
四 史语所考古人才队伍的构成分析 |
1、资历 |
2、教育背景 |
3、地缘和派系 |
4、社会阶层与出身 |
五 战争期间史语所的考古学研究 |
1、陶器的分类整理 |
2、青铜器的分类与研究 |
3、李济类型学思想的来源及特点 |
4、西方类型学思想在中国的译介 |
5、李济的思想行为特征 |
六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一 史语所考古学的基本特征 |
1、国家学术与集众研究 |
2、历史学的学科定位 |
3、科学主义原则 |
4、民族主义立场 |
5、自由主义精神 |
二 科学考古学对社会与学术的影响 |
三 批评与反思 |
1、与西方考古学发展潮流的疏离 |
2、中西考古学价值观的差异 |
3、对史语所考古学科学主义取向的反思 |
参考书目 |
致谢 |
(9)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 |
二、 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精神: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 |
一、 大学的起源及大学的涵义 |
二、 大学精神的内涵 |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 |
四、 大学精神与大学使命 |
五、 大学精神与大学目标 |
六、 大学精神与人文视界 |
第二章 追寻大学精神:西方大学精神的历史流变 |
一、 中世纪大学的世界精神 |
二、 纽曼与牛津大学的“重视教学,以人为本” |
三、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
四、 美国大学与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精神的融合 |
(一) 美国大学精神的哲学基础 |
(二) “崇是求真”与哈佛大学 |
(三) “威斯康星思想”与威斯康星大学 |
五、 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精神 |
第三章 追寻大学精神: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变迁 |
一、 中国古代“大学”的“大学之道” |
二、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自由创新” |
三、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的“教授治校,通识为本” |
四、 张伯苓与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五、 竺可桢与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 |
六、 文革时期大学精神的畸变和晚近大学精神的回归 |
第四章 大学品格之造就: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 |
一、 时代精神的精华 |
二、 大学理想的追求 |
三、 学术传统的承传 |
四、 办学特色的彰显 |
五、 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 |
第五章 大学生活世界之根:大学精神的价值 |
一、 发展价值 |
(一) 人的发展 |
(二) 大学的发展 |
(三) 社会的发展 |
二、 科学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科学精神 |
(三) 科学的社会功用 |
三、 人文价值 |
(一) 人文与人文精神 |
(二) 文化精神 |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四、 美学价值 |
(一) 大学人的人格气质美 |
(二) 大学人文环境的美学价值 |
(三) 校园环境的陶冶功能 |
第六章 大学之未来: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发扬 |
一、 大学之遗忘:当代大学精神的失落 |
(一) 制度文化背景与社会因素的制约 |
(二) 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凸显 |
(三) 大学人牛虻精神的迷失 |
(四) 大学师生关系的疏离 |
(五) 大学校长的暗淡无光 |
二、 大学之未来: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发扬 |
(一) 重建大学精神的呼唤和努力 |
(二) 大学精神的时代追求 |
(三) 大学校长的超凡魅力 |
(四) 大学师生相互砥砺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D]. 陈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刘绍棠运河文学研究[D]. 武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5]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D]. 杨静静.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3)
- [6]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D]. 江增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7]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D]. 林进. 吉林大学, 2012(03)
- [8]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D]. 陈洪波. 复旦大学, 2008(04)
- [9]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 常艳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10]蹉跎岁月——漫谈知青文化[J]. 青青子衿. 网络与信息,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