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蒋少孺[2](2021)在《病与贫循环机理下的重庆市健康扶贫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绍华[3](2021)在《战国秦汉兵阴阳家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高康[4](2021)在《宋代鬼故事中的士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何川[5](2021)在《宋代江西宫观祠庙研究 ——以士人参与为视角》文中指出
焦响乐[6](2021)在《敦煌莫高窟睒子本生故事画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睒子本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本生故事题材,在印度、中亚地区及国内各大石窟、造像碑中均有出现,通常以壁画或浮雕的形式表现。本文从印度睒子本生故事画入手,以经典内容与图像情节对照的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其所据经典以巴利文《本生经》为主,《罗摩衍那》为辅。敦煌莫高窟现存睒子本生故事画的经典依据基本为《佛说睒子经》。莫高窟睒子本生故事画集中出现在北周至隋时期,其反映的思想与北朝时期盛行的禅观与法华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想,因此睒子本生所体现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本文结合莫高窟睒子本生故事画所据的经典、反映的思想以及麦积山石窟睒子本生故事画对其构图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传承关系进行推断,认为莫高窟现存睒子本生故事画是受到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北方中原地区的睒子本生故事画的影响,并非受到龟兹石窟为中心的西域本生故事画的影响。在国内各石窟中,从睒子本生故事画的构图与技法来看,各地睒子本生故事画相互借鉴,既有相似之处又保留各自的特色。其中通过对麦积山石窟睒子本生故事画与敦煌莫高窟睒子本生故事画的对比,可知中原地区的文化向西传播,对莫高窟、凉州地区的佛教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地之间文化相互交流产生了多元化的佛教艺术。
贾佳[7](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指出
李佳忆[8](2020)在《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对象为南宋士人对韩愈人与文的批评,笔者先对其批评焦点于宏观处作归类整理;再结合相关作品、史料与近现代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微观上对各家论说的客观性、合理性与褒贬态度做出判断,由此发现南宋士人对韩愈为人与作文的评价是不平衡的——呈现出单面性地褒奖进而推尊其诗文而双面性褒贬地进而探讨其人格的总体趋势,当然,万事无绝对,南宋尊韩人、贬低或不称赞韩文者,亦不乏人,本文仅从宏观趋势予以考量。继而笔者将对深入分析造成这种批评现象的各方面原因,以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勒出韩愈在南宋士人心中的完整形象,以及南宋韩评对后世韩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我国近古的韩愈研究,于宋、清两个时期形成高峰,尤其是宋代,可以说基本奠定了后世韩评的格局,足见其影响之大。欧、王、苏、黄几位大家在批评与创作上对韩愈经典化的塑造与加强使得其在北宋“名不寂寞”,然南宋较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的批评者数量与批评字数均为北宋的二倍还多;且由于南宋理学、考据学的兴起,其对韩愈的批评角度与形式也愈加丰富,可补北宋无而发后来有。本文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南宋士人就韩愈所行诸事能否推演出其人格知行不一、汲汲名利、敖诞狂妄、不善处穷、失贤者态的激烈争论,以持贬抑态度者居多。第二章是南宋士人以学习者的心态对他学力、气力、才力、笔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均有明显的仰慕、赞许之情。比对前两章可知南宋士人对韩愈人格与文格的评价出现了割裂的现象:推尊其文而质疑其人。故第三章探析其失衡的原因,主要从对其人过分贬损和对其文过分抬高两个维度,思想与学说自身演进之规律、批评方法的选择、个人的与偶然的原因三个层面进行。第四章论南宋韩评的价值与影响:在对欧、王、苏、黄四位大家评韩或承继、或扬弃的基础上,南宋论者走向更为切实、创新的方向:考证本事、评述文章风格并发现了韩诗清新可喜的一面、与同韩愈有相似处的作家作比较研究、进一步阐释其在文学史的意义等。明清、近现代韩学中的论题几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广阔视野、丰富文献与方法论,使他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更深入的研究,于自己创作亦有启发。南宋文人盛赞其文而质疑其人与道,从中或可看出南宋在思想与文学两方面之得失:于文,多是一味肯定赞赏,少有批判眼光——南宋的诗、文发展确不及唐;于人于道,多是否定、质疑——南宋理学(新儒学)与韩愈旧儒学比,确是更加缜密、辩证,呈进步、上升趋势。综上,南宋韩评相较于后世固然有其局限,然不可因此而否定它的文献价值及对后世论者的启发处,故对其进行归类、述评、探因等研究具有理论意义。本文笔者运用材料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还原南宋韩愈批评的整体面貌;并运用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的批评方法,对其进行客观之再批评。
周燕芳[9](2020)在《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文中提出2001年我国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以来,课程建设更具灵活性,地方、学校更具自主性。不过,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教什么”及“怎么教”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更加直观解决那些问题,学校体育界开展了“好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然而,纵观这些年体育“好课”的说法则是众说纷纭。且最近几年把量化的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等作为评价好课的方向是否合理,亦值得商榷。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统筹考虑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和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立足点探析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研究目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审视。指出,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将体育课置于学校课程教育之外;一刀切式,如“掌握特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无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违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初衷。概括而言,之前的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均未能立足于体育课程教育应有的存在根基之上。(2)从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与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统筹考虑,认为体育课程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即,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动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进而,以此为基点,提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因材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全面发展、推陈出新。还围绕体育课程教学结构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设计了体育“好课”的评价等级表。(3)基于前面的论证,日本体育教师山本真美的“8秒钟跑、目标跳远、往返耐久跑”为分析对象,总结出三个案例为体育“好课”的共性及独特性;概括而言,通过教材加工,三个案例均做到了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还兼顾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还突出解决了各运动教材的重难点等。通过探究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好课”有着清晰的定位,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目标,促进了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是沿着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轨道运行;其次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观下的评价基准是对体育课程价值、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教学规律本真的体现,其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学生学习进步和运动认识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探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能够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厘清体育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最可靠、最有效、最直接的反馈,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张悦[10](2020)在《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唐诗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文学繁盛的最突出代表。唐朝建国至五代,不过三百年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各成气候,五言、七言齐头并进,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诗风逐渐摆脱浮靡而追求风骨与雅正,唐诗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其盛世帝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唐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是满足而骄傲的,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诗歌方面,唐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编选同时代人的诗歌集子。这种现象到了元代被称作“唐人选唐诗”。唐人选唐诗在当时的数量应该是很多的,迄今我们可以考察到的就有一百几十种。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所涉猎唐五代的唐诗选本就有三十九种之多,但很多都已经散佚了,难以得见全貌。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整理辑校,现存唐人选唐诗共十七种。长久以来,在唐诗研究的领域中,唐人选唐诗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出现在唐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诗选现象,并没有成为研究者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更喜欢从唐以后的诗话和笔记中去寻找线索。自唐以降,历代都不乏唐诗选本,宋、元、明、清都在不同程度上宗唐和崇唐,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数目可观的唐诗选本,体现了各自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与倾向。而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唐人选唐诗不仅展现了盛世大唐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唐代诗歌审美趣味与诗歌特点,更可以观测出唐人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唐人选唐诗的溯源和述评,从最早的有关唐人选唐诗的资料入手,追溯唐代唐诗选本的源流与各个选本在唐代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上梳理选本自唐代出现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贡献,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对清代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和评述,更加精准地掌握唐人选唐诗的研究现状以及薄弱部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几种重要的唐代唐诗选本梳理唐代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探讨唐诗内部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研究受关注相对较少的新增的三种唐人选唐诗,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傅璇琮、陈尚君和徐俊先生等在既往编纂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覆校增订而出版的。其中新增三种唐诗选本即《元和三舍人集》、《窦氏联珠集》和《瑶池新咏集》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第四部分通过对几种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诗选本的分析,探究唐人选唐诗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原因及意义。第五部分通过对诗僧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收录情况以及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酬和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唐人选唐诗中收录僧诗的积极意义。第六部分是诗人个案分析。通过对几位唐代着名诗人在唐人选唐诗诸本中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并以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仕宦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分析,还原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被接受的真实情况,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和孟浩然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首先,第一次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评述,总结已有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于前人较少涉猎的女诗人群体及诗僧群体的观照和研究。分别列两章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探寻女诗人和诗僧这两类特殊群体在唐代唐诗选本出现的原因和价值意义,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体现了唐人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雅正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
二、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
一、为“述”而引 |
二、为“证”而引 |
三、寓“志”而引 |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
结语 |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敦煌莫高窟睒子本生故事画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睒子本生故事画相关经典与源流 |
第一节 睒子本生故事画相关经典与文献 |
第二节 睒子本生故事画的源头 |
第二章 敦煌睒子本生故事画研究 |
第一节 敦煌石窟睒子本生故事画所据经典 |
第二节 敦煌石窟睒子本生故事画直至北周出现的原因 |
第三节 敦煌石窟睒子本生画所反映的思想 |
第三章 敦煌以外各地区睒子本生故事画研究 |
第一节 新疆地区 |
第二节 北方地区 |
第三节 重庆地区 |
第四章 睒子本生故事画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各石窟睒子本生故事画的构图与技法分析 |
第二节 麦积山睒子本生故事画对莫高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对韩愈为人行事的批评 |
(一)据“退之服硫磺”事探讨其人是否知行不一 |
(二)据“劝学谒官”“谀墓”事探讨其人是否汲汲名利 |
(三)据“不能下气”探讨其人是否敖诞狂妄 |
(四)据“两表不一”事探讨其人是否不善处穷 |
(五)据“华山之哭”事探讨其人有无失贤者态 |
二、对韩愈文学创作的批评 |
(一)杂取博收,能自树立 |
(二)气盛言宜,狂肆甚矣 |
(三)求新求怪,笔补造化 |
(四)清新可喜,冲淡圆融 |
三、南宋对韩愈人、文评价迥异的原因 |
(一)哲学思想不同导致贬抑其道,进而及人 |
(二)学说建构任务不同导致无法客观看待其人 |
(三)自我角色塑造不同导致对其人要求严格 |
(四)不恰当的批评方法导致对其人评价偏颇 |
(五)“唯韩文论”导致抬高其文 |
四、南宋韩愈批评的地位与价值 |
(一)上承北宋余绪 |
(二)奠定韩愈批评的新格局 |
(三)下开明清、近现代研究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概述 |
2、国内研究概述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 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及其价值取向 |
(一)体育“好课”的定位 |
1.常态化的体育“好课” |
2.艺术层次的体育“好课” |
(二)不同体育课程观及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1.体质教育论 |
2.三基论 |
3.“新课标”下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二)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内涵及类型 |
1.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内涵 |
2.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类型 |
3.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 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重建 |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
1、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 |
2、体育课程“文化”的共性 |
(二)体育“好课”的立足点 |
1.传承运动文化 |
2.培养“新人” |
(三)体育“好课”评价的要素 |
1.体育“好课”评价的内部要素 |
2.体育“好课”评价的外部要素 |
(四)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设计 |
1.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 |
2.体育“好课”的评价表 |
四 体育“好课”案例 |
(一)三个典型案例概况 |
1.8 秒钟跑 |
2.目标跳远 |
3.往返耐久跑 |
(二)三个案例的共性与独特性 |
1.案例的共性分析 |
2.案例的独特性分析 |
(三)三个案例的启示 |
1.教学设计方面的启示 |
2.案例的演绎推理 |
五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问卷调查 |
附录B:“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访谈大纲 |
附录C:“专家心中的体育好课观”访谈大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人选唐诗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的陆续出现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与诗话中的唐代唐诗选本 |
第三节 元代文人与唐代唐诗选本 |
第四节 明代“唐人选唐诗”研究 |
第五节 清代至1949年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六节 1949年至2000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七节 新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唐人选唐诗诸本与唐诗的发展 |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的发展历程 |
一、特殊阅读对象:初唐《翰林学士集》与中唐《御览诗》 |
二、“声律风骨始备”之盛唐气象——殷璠《河岳英灵集》 |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相感——元结《箧中集》 |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特色 |
五、沧海遗珠——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重要价值 |
六、慧眼识老杜,广选唐英才——韦庄《又玄集》 |
第二节 “雅正”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题材广泛,众体皆备 |
第三章 新增三种唐人选唐诗 |
第一节 《元和三舍人集》 |
一、同题而作,超群异彩——令狐楚出色的边塞诗 |
二、文人团体酬唱合集的现象叙述与意义评定 |
第二节 褚藏言《窦氏联珠集》 |
第三节 蔡省风《瑶池新咏集》 |
第四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女诗人诗歌 |
第一节 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代唐诗选本 |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女诗人 |
一、帝王和女官 |
二、女道士 |
三、文士之妻妾 |
四、倡伎 |
五、女郎 |
六、其他女性 |
第三节 女诗人的诗歌题材 |
一、交友酬赠诗 |
二、闺情诗 |
三、应制宴和诗 |
四、写景咏物诗 |
五、寓言诗 |
六、边塞诗 |
七、感兴诗 |
第四节 女性诗人入选唐人选唐诗的意义与价值 |
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女性文化圈的形成 |
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接受和肯定 |
第五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僧诗 |
第一节 僧诗的出现与繁荣 |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僧诗的产生 |
二、僧诗繁荣的原因 |
第二节 僧诗的题材与风格特色 |
一、僧诗的题材 |
二、僧诗的风格特色 |
第三节 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及士僧酬赠诗 |
一、唐代文人与佛教 |
二、唐代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
三、唐人选唐诗中的士僧酬赠诗 |
第四节 僧诗的繁盛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
一、僧诗在中晚唐唐人选唐诗中繁盛的原因 |
二、僧诗在诗歌发展中的贡献及意义 |
第六章 唐人选唐诗与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对李、杜、白诗歌的品评 |
一、壮美飘逸,“嚷出来”的诗歌代表——李白 |
二、仕途偃蹇,沉郁顿挫的“未来的开始”——杜甫 |
三、《又玄集》与《才调集》对白居易的诗歌品评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接受研究 |
一、“九龄文雅” |
二、张九龄未入辛文房《唐才子传》 |
三、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接受 |
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二、纵情山水 |
三、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病与贫循环机理下的重庆市健康扶贫效果研究[D]. 蒋少孺. 重庆工商大学, 2021
- [3]战国秦汉兵阴阳家专题研究[D]. 刘绍华. 辽宁大学, 2021
- [4]宋代鬼故事中的士人形象研究[D]. 高康. 浙江大学, 2021
- [5]宋代江西宫观祠庙研究 ——以士人参与为视角[D]. 何川. 南昌大学, 2021
- [6]敦煌莫高窟睒子本生故事画及相关问题研究[D]. 焦响乐. 兰州大学, 2021(12)
- [7]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南宋的韩愈批评研究[D]. 李佳忆.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D]. 周燕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D]. 张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