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弧菌所致肠道感染一例

溶藻弧菌所致肠道感染一例

一、溶藻弧菌引起肠道感染1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凤,潘微,栾明春,宋晓昀,薄志坚[1](2021)在《2017—2019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大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污染状况及人群中这3类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7—2019年根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开展食品样品中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定性和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和定量)、弯曲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异尖线虫、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及颚口线虫的检测。根据2017—2019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诺如病毒。结果 2017—2019年大连市共检测16大类,35类食品样品548份,检出阳性样品29份,总检出率为5.29%;2017—2019年大连市共采集食源性疾病患者样本4 805份,其中检出阳性标本526份,检出率为10.95%;2017—2019年大连市2种来源样品致病病原检出率逐年降低,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3、12.049,均P<0.05)。食品样品中致病细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副溶血性弧菌(26%)、溶藻弧菌(13%)、金黄色葡萄球菌(7%)、沙门菌(3%)、河弧菌(3%);异尖线虫占比较高,达39%;诺如病毒占比6%;甲型肝炎病毒占比3%。食源性疾病患者样品中致病细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副溶血性弧菌(75%)、致泻大肠埃希菌(2%)、沙门菌(2%)和志贺菌(0);诺如病毒占比较高,达21%。结论大连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隐患,如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溶藻弧菌、诺如病毒和异尖线虫在食品中检出率较高。人群监测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

高晓建[2](2021)在《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效益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罗氏沼虾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中病害频发,并出现了生长缓慢现象,养殖户称为“铁壳虾”,给罗氏沼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尤其从2017年以来,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幼体出现暴发性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是造成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并且该病原可持续反复感染。因此,本文对阴沟肠杆菌的致病性以及感染宿主后引发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索了阴沟肠杆菌与罗氏沼虾“铁壳虾”的相关性,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探索阴沟肠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致病机制,以期为揭示阴沟肠杆菌持续反复感染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从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的发病幼体分离到优势生长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征测定及16S rRNA和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同时通过人工回感实验、组织病理分析、毒力基因及毒力因子检测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和仔虾大量死亡的病原为阴沟肠杆菌,代表菌株XL3-1对蚤状幼体和仔虾的LD50分别为3.2×106 CFU/mL和3.5×106 CFU/mL;该分离菌感染可引起罗氏沼虾肝胰腺小管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变大、细胞空泡化严重以及肠道肌层损伤严重;该分离菌携带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铁载体外膜受体蛋白基因(fhuA)、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B)、类志贺样毒素基因(sltA)、鞭毛蛋白基因(flaD)和外膜蛋白基因(ompX)等毒力相关基因;该分离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但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2.为了揭示阴沟肠杆菌感染罗氏沼虾后宿主免疫反应,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罗氏沼虾应答病原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12 h后的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9731个高质量的unigenes。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在感染后12 h后出现249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1365个基因上调,1133个基因下调,其中C型凝集素(CLEC1、LEC3)、抗脂多糖因子(ALF2)、血蓝蛋白亚基(hemocyanin1)、热休克蛋白(HSP7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免疫系统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生物粘附和抗氧化活性等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类别显着富集。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吞噬体、溶酶体等免疫相关的通路显着富集。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抗阴沟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转录组分析结果选择ALF2、CLEC1、LEC3、hemocyanin1、HSP70和SOD 6个显着上调的免疫基因,采用qRT-PCR分析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肠道和血细胞中免疫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ALF2等免疫基因在感染6-24 h后表达显着上调,其中肝胰腺中ALF2、LEC3、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血细胞中ALF2、HSP70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鳃中hemocyanin1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SP70、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在肠道中SOD的表达量于6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ALF2等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抵御阴沟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机体健康情况的监测指标。3.罗氏沼虾“铁壳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铁壳虾”携带大量阴沟肠杆菌,同时阴沟肠杆菌也是导致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因此,本研究探索了病原阴沟肠杆菌与“铁壳虾”的相关性。“铁壳虾”与健康罗氏沼虾共同养殖后,导致健康虾生长缓慢,证明了“铁壳虾”具有传染性;阴沟肠杆菌(103 CFU/mL)感染健康罗氏沼虾,可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缓慢,感染30 d和60 d后,感染组罗氏沼虾的体长、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并且几丁质酶(CHIT3)、组织蛋白酶(Cat)、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HEH)、胰蛋白酶(TRY)、蜕皮激素受体(ECR)生长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同时抑制生长的蜕皮抑制激素(MIH)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另外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与在“铁壳虾”中表达一致。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阴沟肠杆菌是引起罗氏沼虾“铁壳虾”发生的可能原因之一。4.为进一步揭示阴沟肠杆菌在水环境中持久存活并导致罗氏沼虾幼体疾病暴发的机制,本研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深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应对环境胁迫和毒力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采用RNAi技术构建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稳定沉默株,并通过qRT-PCR检测rpoS基因沉默效率,结果显示,沉默株中rpoS的表达量相对于野生株降低了 82.62%。对沉默株与野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得到488个DEGs,包括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458个,其中环境应答、生物被膜形成、细菌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与生存及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沉默株中显着下调。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双组分系统、ABC转运蛋白、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群体感应系统等生存及毒力相关通路。研究结果表明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生存和毒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5.为进一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本研究测定了 rpoS基因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生存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rpoS基因在高渗和饥饿胁迫后显着上调表达;rpoS基因沉默后显着降低阴沟肠杆菌的生长能力及在饥饿、高渗、低pH、氧化应激胁迫下的存活能力,并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bfr等抗胁迫和hmsh等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rpoS基因可通过调控抗胁迫基因表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阴沟肠杆菌在逆境生存。此外,为进一步分析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的运动能力、黏附能力、对罗氏沼虾的致病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结果发现,rpoS基因沉默后导致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黏附能力以及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和定植能力显着降低;rpoS能够正向调控阴沟肠杆菌的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其运动、黏附、定植及毒力。本研究揭示了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以及其与“铁壳虾”发生的相关性,同时阐明了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和毒力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预防和控制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罗氏沼虾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杨萌[3](2020)在《卵形鲳鲹JAK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是一类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递,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与造血、免疫和形成脂肪等过程密切相关。但卵形鲳鲹JAK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卵形鲳鲹JAK家族的TraJAK1、TraJAK2、TraJAK3和Tra TYK2的c DNA,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JAK家族基因的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同源性及构建N-J树;应用q PCR检测健康鱼体中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探讨在刺激条件下JAK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LPS、poly I:C和溶藻弧菌引起反应的关联性;构建p ET-32a-TraJAK3原核重组载体,纯化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现将主要研究成果简述如下:1、TraJAK1、TraJAK2、TraJAK3和Tra TYK2的全长c DNA分别为4998bp、4332 bp、3933 bp和4179 bp;ORF分别为3531 bp、3402 bp、3336 bp和3510 bp,分别编码的氨基酸个数为1176、1133、1111和1169。蛋白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其4个蛋白均具有FERM结构域、SH2结构域和2个激酶结构域。同源性分析显示,上述4个蛋白与鱼类JAK家族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73.8-93.3%、81.4-94.3%、65.0-94.1%和69.5-90.6%。N-J树分析显示,上述4个蛋白分别与鱼类的相应蛋白聚为一支,并与高体魳亲缘关系最近。表明TraJAKs与鱼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在硬骨鱼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2、检测健康卵形鲳鲹中上述4个基因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在各组织(脾脏、脑、鳃、头肾、心脏、肠、肝脏、皮肤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各不相同。TraJAK1、TraJAK2和Tra TYK2在肝脏表达量最高,TraJAK3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且均在肌肉组织表达量最低,表明TraJAKs在鱼体的各种稳态过程中发挥作用。3、LPS刺激后,在头肾、脾脏、肝脏和鳃组织中TraJAK1、TraJAK2、TraJAK3和Tra TYK2基因m RNA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而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并无明显变化。在头肾、脾脏和肝脏组织中,TraJAK1在刺激后6 h和12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在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在刺激后6 h显着上调,其余时间点虽上升但不显着。在头肾和鳃组织中,TraJAK2在刺激6 h和12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在脾脏和肝脏组织中,TraJAK2在刺激6 h、12 h和24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均在刺激后48 h下调至不显着。在头肾和脾脏组织中,TraJAK3在刺激后6 h和12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在肝组织中,TraJAK3在刺激后6 h、12 h和24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在鳃组织中,TraJAK3在刺激后12 h和24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在头肾组织中,Tra TYK2在刺激后6 h、12 h和24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脾脏组织中,Tra TYK2在刺激后6 h、12h和48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肝脏和鳃组织中,Tra TYK2在刺激后6 h和12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其余时间点表达量上升但不显着。poly I:C刺激后,TraJAK1在头肾、脾脏、肝脏和鳃组织中表达量均显着上调,分别在48 h、48 h、6 h和12 h达到峰值。TraJAK2在刺激第6 h和48 h的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上升,而在头肾和肝脏组织中,TraJAK2在刺激6h、24 h和48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TraJAK3 m RNA在头肾、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在刺激后6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分别在48 h、24 h和48 h时间点达到表达量的峰值,TraJAK3在刺激24 h时间点的鳃组织中表达量显着上调,并在48 h达到峰值。Tra TYK2在刺激后6 h的头肾、脾脏、肝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刺激后12 h的脾脏、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和在刺激后24 h的头肾组织表达量均显着上升,且均在刺激48 h后达到峰值。以上4个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均无显着变化。溶藻弧菌刺激后,在头肾组织中TraJAK1 m RNA在刺激后12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脾脏组织中TraJAK1 m RNA在刺激后6 h和12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在肝脏组织中TraJAK1 m RNA在刺激后24 h和48 h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鳃组织中TraJAK1 m RNA在刺激后48 h的表达量显着上升。TraJAK2 m RNA在刺激后6 h和12 h的头肾、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刺激后6 h的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在头肾、脾脏和鳃组织中TraJAK3在刺激12 h和24 h后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在肝脏组织中TraJAK3在刺激24 h和48 h后的表达量上调。头肾、脾脏、肝脏和鳃组织中Tra TYK2在刺激后6 h和48 h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上述4个基因在刺激后的肌肉组织表达量并无显着变化。以上结果表明,TraJAKs基因可能参与机体抵御细菌、病毒入侵等相关免疫反应。4、将TraJAK3 ORF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TraJAK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并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为TraJAKs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了解TraJAK3蛋白结构和相互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卓[4](2020)在《鼠李糖乳杆菌调节肠道稳态抵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肠道黏着率高,定植能力强,可构成肠道生物屏障,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促进肠道稳态平衡,进而增强机体抵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能力。然而,目前对鼠李糖乳杆菌调节肠道稳态抵抗致病菌感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鼠李糖乳杆菌与宿主互作调节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因此,为进一步认知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菌特性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本研究以鼠李糖乳杆菌肠道分离株CIQ249为模式菌,从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角度,探究鼠李糖乳杆菌调节肠道稳态抵抗肠道致病菌的潜在作用机制。第一部分,测定了CIQ249菌株的一步生长曲线与产酸能力、肠道定植能力、消化环境耐受能力及促进动物生长性能。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采用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以及16S r RNA基因测序比对,对保存的鼠李糖乳杆菌分离株CIQ249进行了确认,并进一步测定了该菌的一步生长曲线及相对应的产酸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菌体以1:100比例转接培养后4 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14 h达生长平台期,同时产酸能力也随菌体增殖而增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 H值降至3.0左右趋于稳定;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采用CFDA-SE荧光探针标记评价了CIQ249菌株的肠道定植能力,结果显示,灌服CFDA-SE标记菌后第1 d在小鼠空肠、回肠和结肠部的标记菌检出比分别为75.03%、86.43%和86.52%,随后逐渐下降,第7 d时在空肠、回肠和结肠部标记菌检出比平均在50%左右,灌服后第15 d检出比仍在20%以上,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肠道定植能力;评价了CIQ249菌株耐受消化环境的能力,结果显示,该菌对p H1.5的胃液、0.3%胆汁酸盐、9%氯化钠(高渗环境)等极端消化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同时在模拟肠液环境中出现生长趋势;此外,口服CIQ249菌株能够提高动物的日均采食量与日均增重。第二部分,评价了CIQ249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保护动物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能力以及对感染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采用抑菌圈法检测了CIQ249菌株代谢产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菌体培养离心后的上清(未调/调p H至7.0)对大肠杆菌K99、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O157、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溶血链球菌、粘质沙雷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费氏柠檬酸杆菌、溶藻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霍乱弧菌、拟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同时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致病菌体出现明显的皱缩,上述结果表明CIQ249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抑菌作用,但对植物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屎肠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未见抑制作用;将CIQ249菌株灌胃小鼠和雏鸡,然后分别用绝对致死量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K99口服感染小鼠以及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78口服感染雏鸡,同时设CIQ249组、致病菌组、CIQ249与致病菌混合组以及正常动物对照组,结果显示,口服CIQ249菌株能够为动物提供一定的抗肠道致病菌感染保护作用,其保护率可达60%,CIQ249菌株与致病菌混合组的动物存活率在50%以上,而感染致病菌组动物全部死亡;实验动物肠道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肠道致病菌感染可导致动物肠道黏膜发生严重病理损伤,而口服CIQ249菌株可有效减轻肠道黏膜损伤,促进肠绒毛生长,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降低被感染动物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改善被致病菌感染动物的生长性能。第三部分,评价了CIQ249菌株对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促进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作用以及调节黏膜抗体Ig A分泌作用。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q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CIQ249菌株体外和体内对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IQ249菌株体外作用猪肠道上皮细胞(PIEC)以及饲喂小鼠和雏鸡后能够显着促进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基因的m RNA转录与蛋白表达,感染致病菌组Zo-1和Claudin-1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与蛋白水平呈现下调,而实验动物在饲喂CIQ249菌株后再行感染致病菌Zo-1和Claudin-1的水平未见下调,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可通过增强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以抵抗致病菌的感染;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了饲喂CIQ249菌株小鼠血清和肠黏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7、IL-27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呈现显着上升趋势;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饲喂CIQ249菌株小鼠肠黏液以及血清中Ig A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饲喂CIQ249菌株可显着促进机体非特异性Ig A抗体的分泌;初步探究了鼠李糖乳杆菌调节Ig A产生的机制,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促进Peyer’s集合淋巴结CD4+T细胞中Bcl-6的表达,进而诱导CD4+T细胞向CXCR5+CD4+Thf细胞分化,同时B细胞在Thf细胞介导下逐渐分化成熟为B220-Ig A+浆母细胞。第四部分,为进一步解析鼠李糖乳杆菌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机制,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以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对口服CIQ249小鼠(CL组)、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小鼠(CP组)、口服CIQ249+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小鼠(CLP组)的肠道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分析,与C组相比,CL组获得728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251个和下调表达477个),CP组获得149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38个和下调表达111个),与CP组相比,CLP组获得5326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4019个和下调表达1307个)。其中,CL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调节细胞生长、凋亡、抗炎等信号通路,如p53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LRs信号通路等,而CP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a infection)信号通路,当使用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干预时,富集于此信号通路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数明显减少。此外,随机选取CP组vs.CLP组与宿主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MX2、Rnasel、IL-6、Il-13ra2、Il-22ra1、Pla2g2a、Anpep、Rap1gap、Galnt6、IGF2、Rsl1d1、Cfh、Masp2、Bdkrb1进行RT-q PCR符合性验证,结果显示,RT-q PCR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的基因表达趋势一致,表明RNA-seq测序结果可靠。以上测序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鼠李糖乳杆菌调节宿主免疫促进机体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综上,本研究显示,鼠李糖乳杆菌具有良好的肠道定植能力、消化环境耐受能力、促进动物生长等益生性,能够有效调节肠道稳态(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以增强动物抵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鼠李糖乳杆菌微生态生物制剂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持。

左妍斐[5](2020)在《新型非编码RNA Vvrr1参与溶藻弧菌毒力调控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溶藻弧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水及河口处,存在于多种海洋动物的体表及体内,是海洋养殖环境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海水温度上升的影响,溶藻弧菌感染的发病率显着增加,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课题组早期从自然发病的养殖大黄鱼中分离出具有较强毒性的溶藻弧菌ND-01菌株,并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种具有毒力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 Vvrr1(Vibrio virulence regulatory RNA 1)。本研究通过构建Vvrr1过表达菌株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多种与毒力相关的Vvrr1潜在靶基因,其中pykF及leuO在Vvrr1参与的溶藻弧菌毒力调控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此外,我们不仅利用GFP报告基因分析技术明确了Vvrr1与pykF的作用方式,还利用转录组测序及Chip-seq预测、筛选了LeuO靶基因及其靶标ncRNA,为Vvrr1、pykF、leuO参与调控溶藻弧菌毒力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在溶藻弧菌中总结出两种Vvrr1参与毒力调控的可能模式:(1)以“Vvrr1-pykF”为主轴的与粘附相关的毒力调控模式。其中Vvrr1通过直接调控pykF,间接调控pykF相关基因(eno、sdhB、glpF、cysH、ndk)来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粘附的毒力机制。在该模式中,Vvrr1、pykF、eno、sdhB、glpF、cysH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的成膜能力与粘附能力,而ndk仅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的粘附能力。(2)以“Vvrr1-leuO-LeuO靶基因/靶标ncRNA-BF通路基因”为主轴的与生物成膜相关的毒力调控模式。其中Vvrr1通过直接负调控leuO,进而间接调控LeuO靶基因或靶标ncRNA及BF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生物成膜通路中的多种代谢及信号传导过程。在该模式中,LeuO、ncRNA49、ncRNA212、ncRNA78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的成膜能力与粘附能力。

魏可[6](2020)在《中华乌塘鳢重要免疫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乌塘鳢属(Bostrychus),系河口咸淡水暖水性小型鱼类,具有生命力强、生长快、喜穴居等特点。生理学研究表明,中华乌塘鳢耐干露能力强,干露20h不死亡,非常适合活体运输远销。近年来,广西、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掀起了一股养殖中华乌塘鳢的热潮,使其成为重要的人工养殖对象。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包括肠炎病、赤皮病、弧菌病、寄生虫病等各种养殖疾病也相继出现,对中华乌塘鳢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中华乌塘鳢养殖病害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台州患病中华乌塘鳢体内分离出1株优势菌,通过回归感染、组织病理切片、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患病中华乌塘鳢开展病原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利用中华乌塘鳢在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脾脏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和建立cDNA文库,然后筛选了以下4个重要的先天免疫基因进行分析:1.中华乌塘鳢超氧化物歧化酶(BsCu/Zn-SOD与BsMn-SOD)基因的克隆及mRNA表达分析本研究克隆获得中华乌塘鳢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家族的两个亚型,即BsCu/Zn-SOD和BsMn-SOD的编码基因(Coding sequence,CDS)序列,其中Cu/Zn-SO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包含465bp核苷酸,编码154个氨基酸;Mn-SO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包含678bp核苷酸且编码2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u/Zn-SOD基因无信号肽,为胞内蛋白;Mn-SOD基因在N端含有27aa线粒体靶向序列。正常组织分布检测显示,BsCu/Zn-SOD与BsMn-SOD基因在检测的脑、皮肤、肌肉、鳃、头肾、脾脏、肝脏、外周血、心脏中均有分布,BsCu/Zn-SOD基因在肌肉中分布最广泛,而BsMn-SOD基因主要在肌肉中分布。在副溶血弧菌和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下,BsCu/Zn-SOD与BsMn-SOD基因在肝脏、脾脏、外周血和头肾四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2.中华乌塘鳢过氧化氢酶(BsCAT)基因的克隆、mRNA表达及功能分析本研究克隆获得中华乌塘鳢过氧化氢酶基因(BsCAT)的CDS序列,BsCAT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包含1578bp核苷酸,编码5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BsCAT基因与其它硬骨鱼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尤其是过氧化氢酶近端活性位点与过氧化氢酶近端血红素配体签名序列都非常保守和三个氨基酸催化位点His75,Asn158和Tyr358。正常组织分布检测显示,BsCAT基因在健康的中华乌塘鳢的脑、皮肤、肌肉、鳃、头肾、脾脏、肝脏、外周血、心脏中均有分布,但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副溶血弧菌和Poly(I:C)感染下,实时荧光定量显示,BsCAT基因在肝脏、脾脏、外周血和头肾四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纯化的重组BsCAT蛋白分析表明其最佳温度和pH分别为15℃和pH 7.0。3.中华乌塘鳢溶菌酶(BsLysG与BsLysC)基因的克隆、mRNA表达及功能分析本研究克隆获得中华乌塘鳢溶菌酶基因家族的两个亚型,即BsLysG和BsLysC的CDS基因及基因组序列,其中BsLysG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包含591bp核苷酸,编码196个氨基酸,其基因组总共包含5046bp核苷酸,四个内含子五个外显子组成;BsLysC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包含465bp核苷酸且编码154个氨基酸,其基因组总共包含2493bp核苷酸,3个内含子4个外显子组成。序列分析显示,BsLysG含有3个保守的催化位点Glu72,Asp85和Asp102及GLMQ基序(Gly97,Leu98,Met99 and Gln100),没有预测到信号肽,是一种胞内蛋白;BsLysC也包含两个保守的催化位点Glu52和Asp69;同时含有8个保守的Cys,形成4对二硫键。N端具有信号肽,为一种分泌蛋白。正常组织分布检测显示,BsLysG和BsLysC基因在检测的脑、皮肤、肌肉、鳃、头肾、脾脏、肝脏、外周血、心脏中均有分布,BsLysG和BsLysC基因均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副溶血弧菌和Poly(I:C)侵染下,BsLysG和BsLysC基因在肝脏、脾脏、外周血和头肾四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变化,但两种基因在组织中的免疫反应的时间和程度有一定的组织和时空差异性。纯化的重组BsLysG蛋白在35°C和pH 5.5下具有最佳活性;BsLysC蛋白在50°C和pH 6.0下具有最佳活性。4.中华乌塘鳢Hepcidin基因的克隆、mRNA表达及功能分析抗菌肽是许多物种(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保护这些生物免遭微生物入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中华乌塘鳢Hepcidin基因CDS序列及基因组序列,其中BsHep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273bp核苷酸,编码90个氨基酸;基因组总共含有507bp核苷酸,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结构预测显示,BsHep基因有信号肽24AA、前肽40AA和成熟肽26AA组成,成熟肽中包含8个保守的Cys,形成4对二硫键。正常组织分布检测显示,Hepcidin基因在检测的脑、皮肤、肌肉、鳃、头肾、脾脏、肝脏、外周血、心脏中均有分布,其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脾脏和外周血中次之。在副溶血弧菌和Poly(I:C)侵染下,Hepcidin基因在肝脏、脾脏、外周血和头肾四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通过合成hepcidin多肽,分析结果表明它具有较强的的抗菌活性。

周柯,孙菲,查定军,刘家云,马越云,郝晓柯,徐修礼[7](2020)在《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分离溶藻弧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溶藻弧菌的鉴定方法和生物学特性,为溶藻弧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慢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部脓液标本分离的病原菌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采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耐药表型。结果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药敏试验显示其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疾病预后相符合。结论 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溶藻弧菌的鉴定准确可靠,对溶藻弧菌感染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供临床参考。

毕晓泽[8](2019)在《大菱鲆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制备及其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经济名贵鱼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但随着大菱鲆养殖产业的日益发展,以弧菌为病原菌的细菌性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且此病一旦发生,病鱼死亡率可高达15%以上。噬菌体这种天然抑菌剂绿色、安全、环保,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药物具有不引发耐药性、不残留、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本研究以溶藻弧菌噬菌体PVA1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研制出一种可常温保存的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同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验证了溶藻弧菌对大菱鲆的致病性,并对由溶藻弧菌引起的大菱鲆弧菌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溶藻弧菌浸浴攻毒半数致死量为7.85′106 CFU/mL,腹腔攻毒半数致死量为1.52′106 CFU/g;浸浴攻毒治疗时MOI≈10即浓度为2.66′107PFU/mL为最佳治疗浓度;腹腔注射攻毒治疗结果为MOI≈1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2)溶藻弧菌噬菌体PVA1急、亚慢性腹腔攻毒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腹腔注射攻毒中100倍治疗浓度的溶藻弧菌噬菌体不会引起大菱鲆短期内死亡,并未检测出溶藻弧菌噬菌体LC50;为期1个月的亚慢性腹腔注射攻毒对实验大菱鲆生存率、体重体长无明显影响;本部分实验对大菱鲆各项血浆生化、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细胞无显着性影响。(3)对大蒜素在常温下对噬菌体的保藏作用进行研究,研发出一种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其配方为:含有4.32′107 PFU/mL噬菌体、0.1250 mg/mL大蒜素、2.5mmol/mLNaCl和5.0 mmol/mL MgCl2,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噬菌体制剂实验组大菱鲆生存率为70.00%,与5 mg/L强力霉素(Doxycycline)实验组76.7%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

顾雯雯[9](2019)在《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及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虾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易驯养、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当年繁殖的虾苗经3-5个月养殖即可达上市规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在我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养殖,我国已成为全球罗氏沼虾产业大国。随着罗氏沼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生产中大量死亡现象频繁发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病害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制约罗氏沼虾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2017至2018年,江苏某地区多家罗氏沼虾养殖场出现大量死亡情况,发病的罗氏沼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摄食减少、活力弱、虾体发红、空肠、空胃等症状。本研究针对发病的罗氏沼虾养殖场进行了病原分离检验、分离菌的致病性、表型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的同源性,研究结果表明,非01/0139群霍乱弧菌是危害罗氏沼虾重要病原之一,菌株GXFL1-4感染罗氏沼虾96 h后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5×106 CFU/mL;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菌株GXFL1-4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在血平板上呈β型溶血;对35种抗菌类药物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菌株GXFL1-4对红霉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22种药物耐药;对发病罗氏沼虾的肝胰腺和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病的罗氏沼虾出现组织细胞坏死、炎症等现象;菌株GXFL1-4毒力因子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溶血素活性,但不具有明胶酶活性;菌株GXFL1-4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携带toxR、hlA、ompW、U、hap、rtxA 和rtx7 个毒力相关基因,不携带ctxA、ctxB、tcp ace和zot基因,为深入研究非01/0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布、宿主范围及病害防控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进行了病原非01/0139群霍乱弧菌对宿主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不同时间点罗氏沼虾肝胰腺和血细胞HSP70、Crustin、Lysozyme、TRL1、ALF1、Lectin、Peroxinectin、proPO 和 SOD等 9 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罗氏沼虾感染非01/0139群霍乱弧菌6 h和12 h后肝胰腺组织和血细胞中9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都显着上调,24 h开始下调,并逐渐恢复到初始水平,研究结果为揭示病原非01/0139群霍乱弧菌和宿主罗氏沼虾的免疫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王青柏,李良秋,徐鹏,曾绮文,王东东,王嘉铭,谭雨婷[10](2019)在《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污染病原,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人类机会致病菌,与全世界大部分食用污染海鲜致死的案例有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食用海鲜产品的人群变多,我国创伤弧菌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简要综述了创伤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的最新进展,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二、溶藻弧菌引起肠道感染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藻弧菌引起肠道感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2017—2019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食品样品
        1.1.2 食源性疾病患者样品
        1.1.3 试剂和设备
    1.2 方法
        1.2.1 食品样品
        1.2.2 食源性疾病患者样品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食品样品的病原生物检出情况
        2.1.2 食源性疾病患者样品的病原生物检出情况
    2.2 不同种类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检出情况
        2.2.1 食品样品
        2.2.2 食源性疾病患者样品
3 讨论

(2)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
        1.1.1 罗氏沼虾养殖概况
        1.1.2 罗氏沼虾主要疾病研究概况
        1.1.2.1 细菌性疾病
        1.1.2.2 病毒性疾病
        1.1.2.3 真菌性疾病
        1.1.2.4 寄生虫疾病
        1.1.3 罗氏沼虾“铁壳虾”研究概况
        1.1.3.1 病原感染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1.1.3.2 养殖环境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1.1.4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策略
        1.1.4.1 控制病原
        1.1.4.2 改善养殖环境
        1.1.4.3 增强宿主体质
    1.2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1.2.1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
        1.2.2 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1.2.3 阴沟肠杆菌致病过程
        1.2.3.1 黏附和侵袭
        1.2.3.2 释放毒素
        1.2.4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1.3 rpoS基因研究进展
        1.3.1 rpoS基因概述
        1.3.2 rpoS基因的表达调控
        1.3.2.1 rpoS基因的转录调控
        1.3.2.2 rpoS基因翻译的调控
        1.3.2.3 rpoS基因翻译后的调控
        1.3.3 rpoS基因与细菌的逆境生存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病原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致病性及宿主免疫反应
    2.1 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实验动物
        2.1.1.2 主要试剂
        2.1.1.3 病原细菌分离
        2.1.1.4 分离菌XL3-1致病性检验
        2.1.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2.1.1.6 分离菌XL3-1的鉴定
        2.1.1.7 分离菌XL3-1毒力因子及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1.1.8 分离菌XL3-1药物敏感性测定
        2.1.2 结果
        2.1.2.1 疾病发生情况
        2.1.2.2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幼体致病性
        2.1.2.3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的组织损伤
        2.1.2.4 分离菌XL3-1鉴定结果
        2.1.2.5 阴沟肠杆菌毒力因子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1.2.6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2.1.3 讨论
    2.2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免疫反应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实验动物与菌株
        2.2.1.2 主要试剂
        2.2.1.3 人工感染及样品采集
        2.2.1.4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2.2.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拼接注释
        2.2.1.6 差异表达基因及富集分析
        2.2.1.7 转录组测序结果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2.2.1.8 免疫相关基因感染前后组织表达分布
        2.2.2 结果
        2.2.2.1 转录组序列组装拼接
        2.2.2.2 基因功能注释
        2.2.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2.2.4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2.2.2.5 qRT-PCR验证结果
        2.2.2.6 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分布规律
        2.2.2.7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肝胰腺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8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血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9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鳃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10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肠道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3 讨论
第3章 罗氏沼虾“铁壳虾”与阴沟肠杆菌相关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菌株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铁壳虾”和健康虾显微组织观察
        3.1.5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
        3.1.6 “铁壳虾”病原检测
        3.1.7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生长指标测定
        3.1.8 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2 结果
        3.2.1 “铁壳虾”和健康虾组织学差异
        3.2.2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结果
        3.2.3 “铁壳虾”病原检测结果
        3.2.4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3.2.5 “铁壳虾”与健康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3.2.6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第4章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
    4.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株构建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4.1.1.2 主要试剂
        4.1.1.3 shRNA寡核苷酸的设计及退火
        4.1.1.4 pCM130/tac质粒提取与线性化
        4.1.1.5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构建及鉴定
        4.1.1.6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转入阴沟肠杆菌
        4.1.1.7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效率测定
        4.1.1.8 沉默株与野生株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4.1.1.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1.1.10 qRT-PCR验证稳定沉默后差异表达基因
        4.1.2 结果
        4.1.2.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的沉默效率
        4.1.2.2 沉默株与野生株转录组数据质量评估
        4.1.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4.1.2.4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4.1.2.5 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4.1.2.6 q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
        4.1.3 讨论
    4.2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环境胁迫下rpoS基因表达量测定
        4.2.1.2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长曲线测定
        4.2.1.3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测定
        4.2.1.4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存活能力测定
        4.2.1.5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
        4.2.1.6 qRT-PCR检测抗胁迫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4.2.2 结果
        4.2.2.1 环境胁迫下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表达的变化
        4.2.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4.2.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逆境胁迫下存活能力的影响
        4.2.2.4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4.2.2.5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抗胁迫基因的调节作用
        4.2.3 讨论
    4.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毒力调控机制
        4.3.1 材料与方法
        4.3.1.1 沉默株与野生株运动能力测定
        4.3.1.2 沉默株与野生株黏附能力测定
        4.3.1.3 沉默株与野生株致病力测定
        4.3.1.4 细菌负载量测定
        4.3.1.5 qRT-PCR检测毒力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4.3.2 结果
        4.3.2.1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4.3.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4.3.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4.3.3 讨论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文章不足及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卵形鲳鲹JAK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JAK成员及结构
    2 JAK参与的信号通路
        2.1 JAK/STAT信号通路
        2.2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2.3 Raf/MEK/ERK信号通路
    3 哺乳动物JAK的功能
    4 鱼类JAK的功能研究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TraJAKs家族基因的克隆与免疫应答分析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动物处理与菌株
    3 实验方法
        3.1 卵形鲳鲹脾脏总RNA提取与c DNA的合成
        3.2 TraJAK家族基因的中间片段扩增
        3.3 TraJAKs家族基因的末端扩增
        3.4 TraJAKs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5 TraJAKs家族基因的免疫应答分析
    4 结果
        4.1 卵形鲳鲹总RNA提取样品质量检测
        4.2 TraJAKs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TraJAKs在正常组织的分布
        4.4 经LPS刺激后TraJAKs家族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5 经poly I:C刺激后TraJAKs家族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6 经溶藻弧菌刺激后TraJAKs家族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5 讨论
        5.1 TraJAK1 基因的克隆与免疫应答分析
        5.2 TraJAK2 基因的克隆与免疫应答分析
        5.3 TraJAK3 基因的克隆与免疫应答分析
        5.4 TraTYK2 基因的克隆与免疫应答分析
第三章 TraJAK3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纯化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菌株与质粒
    3 实验方法
        3.1 TraJAK3 基因ORF的克隆
        3.2 引物设计
        3.3 将目的片段添加酶切位点
        3.4 目的片段与空载体(p ET-32a)双酶切
        3.5 连接
        3.6 转化
        3.7 阳性克隆检测
        3.8 提取重组质粒
        3.9 p ET32a-TraJAK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可溶性分析
        3.10 p ET32a-TraJAK3 重组蛋白的纯化
        3.11 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
    4 结果
        4.1 TraJAK3 基因ORF的扩增
        4.2 TraJAK3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 p ET32a-TraJAK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4.4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4.5 p ET32a-TraJAK3 重组蛋白的纯化
        4.6 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
    5 讨论
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鼠李糖乳杆菌调节肠道稳态抵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肠道稳态
        1.1.1 肠道内环境
        1.1.2 肠道黏膜屏障
        1.1.3 肠道免疫屏障
    1.2 肠道致病菌
    1.3 益生菌
        1.3.1 概述
        1.3.2 益生菌的主要功能
        1.3.3 鼠李糖乳杆菌
    1.4 转录组测序在肠道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细胞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2.1.4 抗体
        2.1.5 引物
        2.1.6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鼠李糖乳杆菌的鉴定
        2.2.2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2.3 鼠李糖乳杆菌抑制致病菌作用
        2.2.4 鼠李糖乳杆菌对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1 表达的调节
        2.2.5 鼠李糖乳杆菌对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
        2.2.6 鼠李糖乳杆菌对IgA抗体分泌的调节
        2.2.7 口服鼠李糖乳杆菌小鼠肠道转录组分析
        2.2.8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鼠李糖乳杆菌的鉴定
        3.1.1 革兰氏染色结果
        3.1.2 生化鉴定结果
        3.1.3 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
    3.2 鼠李糖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3.2.1 一步生长曲线与产酸水平结果
        3.2.2 鼠李糖乳杆菌耐受模拟胃液环境检测结果
        3.2.3 鼠李糖乳杆菌耐受模拟肠液环境检测结果
        3.2.4 鼠李糖乳杆菌耐受胆汁酸盐检测结果
        3.2.5 鼠李糖乳杆菌耐受高渗环境检测结果
        3.2.6 鼠李糖乳杆菌肠道定植能力检测结果
        3.2.7 鼠李糖乳杆菌促进动物生长性能的检测结果
        3.2.8 鼠李糖乳杆菌对肠道绒隐比影响的检测结果
    3.3 鼠李糖乳杆菌抑制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3.3.1 鼠李糖乳杆菌代谢产物体外抑菌作用检测结果
        3.3.2 鼠李糖乳杆菌代谢产物致病原菌损伤的检测结果
        3.3.3 鼠李糖乳杆菌保护动物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研究结果
    3.4 鼠李糖乳杆菌对肠道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Zo-1 和 Claudin-1 调节
        3.4.1 鼠李糖乳杆菌对PIEC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节
        3.4.2 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肠道细胞Zo-1和Claudin-1 蛋白表达的调节
        3.4.3 鼠李糖乳杆菌对雏鸡肠道细胞Zo-1和Claudin-1 蛋白表达的调节
    3.5 鼠李糖乳杆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检测结果
    3.6 鼠李糖乳杆菌对黏膜IgA抗体分泌的调节作用结果
        3.6.1 IgA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3.6.2 鼠李糖乳杆菌促进肠道IgA+浆细胞分化作用的研究结果
    3.7 口服鼠李糖乳杆菌小鼠肠道转录组测序结果
        3.7.1 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结果
        3.7.2 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分析结果
        3.7.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7.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3.7.5 差异性表达基因测序结果的RT-q PCR符合性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功能特性的意义
    4.2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4.3 鼠李糖乳杆菌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4.4 鼠李糖乳杆菌维持肠道稳态抗感染的机制探讨
    4.5 口服鼠李糖乳杆菌抗致病菌感染的肠道转录组学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新型非编码RNA Vvrr1参与溶藻弧菌毒力调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海水养殖业弧菌病的研究概况
    1.2 溶藻弧菌的研究概况
        1.2.1 溶藻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1.2.2 溶藻弧菌的流行病学
        1.2.3 溶藻弧菌的致病机理
    1.3 细菌粘附的研究进展
        1.3.1 粘附的研究概况
        1.3.2 影响粘附的相关因子
        1.3.3 粘附的研究方法
    1.4 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4.1 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概况
        1.4.2 生物膜细菌的致病机制
    1.5 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1.6 pykF基因的研究进展
    1.7 leuO基因的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1.8.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2 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的培养
        2.2.2 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2.2.3 Vvrr1 突变菌株的构建
        2.2.4 稳定沉默菌株的构建
        2.2.5 基因过表达、突变、稳定沉默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2.2.6 Northern杂交分析
        2.2.7 蛋白质组学分析
        2.2.8 原核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分析
        2.2.9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分析
        2.2.10 GFP报告基因分析
        2.2.11 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2.2.12 鱼体粘液的制备
        2.2.13 体外粘附实验
        2.2.14 生物成膜实验
        2.2.15 溶血实验
        2.2.16 生长曲线测定
        2.2.17 平板运动性实验
        2.2.18 活体感染
        2.2.19 数据处理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Vvrr1 潜在的毒力调控机制与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3.1.1 Vvrr1 结构与序列的预测及验证
        3.1.2 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Vvrr1 表达水平的验证
        3.1.3 Vvrr1 敲除菌株的构建以及粘附能力的检验
        3.1.4 Vvrr1 过表达菌株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3.1.5 ND-01 菌株与Vvrr1 过表达菌株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3.1.6 差异蛋白GO分类及富集分析
        3.1.7 差异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3.1.8 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验证
        3.1.9 Vvrr1 靶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3.1.10 pykF对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3.1.11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3.1.12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成膜与粘附能力的影响
        3.1.13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溶血能力的影响
        3.1.14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3.1.15 Vvrr1 过表达菌株及pykF稳定沉默菌株的毒性检测
        3.1.16 pykF相关基因稳定沉默菌株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3.1.17 ndk、eno、sdhB、glpF、cysH基因对溶藻弧菌成膜能力与粘附能力的影响
        3.1.18 Vvrr1与pykF序列分析及作用位点的预测
        3.1.19 Vvrr1 与靶标pykF的相互作用方式
        3.1.20 讨论与分析
    3.2 Vvrr1 潜在的毒力调控机制与原核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分析
        3.2.1 对Vvrr1 潜在靶基因的预测及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验证
        3.2.2 leuO稳定沉默菌株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3.2.3 leuO稳定沉默菌株的毒性检测
        3.2.4 leuO稳定沉默菌株对毒力表型的影响
        3.2.5 溶藻弧菌野生株与leuO稳定沉默菌株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2.6 差异基因的GO二级分类
        3.2.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及注释通路图
        3.2.8 leuO靶标ncRNAs的筛选及验证
        3.2.9 leuO对 BF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3.2.10 ncRNAs对 BF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3.2.11 ncRNAs对溶藻弧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3.2.12 ncRNAs对溶藻弧菌生物成膜与粘附能力的影响
        3.2.13 ncRNAs对溶藻弧菌溶血能力的影响
        3.2.14 ncRNAs对溶藻弧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3.2.15 讨论与分析
    3.3 Vvrr1 潜在的毒力调控机制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分析
        3.3.1 Chip-Seq文库构建流程
        3.3.2 DNA超声片段化
        3.3.3 建库结果的检测
        3.3.4 reads在转录起始位点(TSS)两侧的分布
        3.3.5 Peak相关基因的GO二级分类
        3.3.6 Peak相关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3.7 Peak相关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3.8 目的蛋白LeuO与 DNA结合的motif分析
        3.3.9 转录因子LeuO靶标的筛选及验证
        3.3.10 ncRNA78 对溶藻弧菌生物成膜的影响
        3.3.11 ncRNA78对BF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3.3.12 讨论与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6)中华乌塘鳢重要免疫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ct
第1章 综述
    第1节 中华乌塘鳢及研究进展
    第2节 鱼骨先天免疫防御机制
        2.1 鱼类免疫防御机制
        2.2 超氧化物歧化酶
        2.3 过氧化氢酶
        2.4 溶菌酶
        2.5 Hepcidin
第2章 中华乌塘鳢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病原菌分离
        2.1.3 人工感染试验
        2.1.4 病原菌形态与理化特性检测
        2.1.5 16S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2.1.6 药敏试验
        2.1.7 主要器官的组织病理观察
    2.2 结果
        2.2.1 患病症状
        2.2.2 病原菌
        2.2.3 人工感染实验
        2.2.4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2.2.5 16SrDNA序列分析
        2.2.6 药敏试验结果
        2.2.7 主要器官的组织病理观察
    2.3 讨论
第3章 中华乌塘鳢超氧化物歧化酶(BsCu/Zn-SOD与 BsMn-SOD)基因的克隆及mRNA表达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3.1.2 实验器材及试剂
        3.1.3 中华乌塘鳢脾脏基因组的提取
        3.1.4 中华乌塘鳢各组织总RNA的提取及c DNA合成
        3.1.5 BsCu/Zn-SOD与 BsMn-SOD基因的CDS序列分子克隆获得
        3.1.6 BsCu/Zn-SOD与 BsMn-SOD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7 BsCu/Zn-SOD与 BsMn-SOD基因的组织差异性表达
        3.1.8 免疫刺激后BsCu/Zn-SOD与 BsMn-SOD基因的表达变化
        3.1.9 副溶血弧菌刺激后BsCu/Zn-SOD与 BsMn-SOD基因的酶活性变化
    3.2 结果
        3.2.1 中华乌塘鳢Cu/Zn-SOD和 Mn-SOD基因CDS序列克隆分析
        3.2.2 中华乌塘鳢Cu/Zn-SOD和 Mn-SOD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3.2.3 中华乌塘鳢Cu/Zn-SOD和 Mn-SOD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3.2.4 中华乌塘鳢Cu/Zn-SOD和 Mn-SOD基因结构分析
        3.2.5 中华乌塘鳢Cu/Zn-SOD和 Mn-SO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分布表达
        3.2.6 免疫刺激后中华乌塘鳢Cu/Zn-SOD和 Mn-SOD基因的表达
        3.2.7 BsSODs酶活性测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中华乌塘鳢过氧化氢酶(BsCAT)基因的克隆、mRNA表达及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中华乌塘鳢BsCAT基因的CDS序列分子克隆获得
        4.1.3 中华乌塘鳢BsCAT基因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4.1.4 中华乌塘鳢BsCAT基因的组织差异性表达
        4.1.5 中华乌塘鳢过氧化氢酶蛋白纯化表达
        4.1.6 中华乌塘鳢过氧化氢酶纯化蛋白的最适温度和pH值测试
    4.2 结果
        4.2.1 BsCAT基因的序列分析
        4.2.2 中华乌塘鳢BsCAT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4.2.3 中华乌塘鳢BsCAT基因表达分析
        4.2.4 中华乌塘鳢重组BsCat的表达和纯化
        4.2.5 中华乌塘鳢重组rBsCAT的酶活性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中华乌塘鳢溶菌酶(BsLysG与 BsLysC)基因的克隆、mRNA表达及功能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中华乌塘鳢BsLysG与 BsLysC基因的CDS和基因组序列分子克隆获得
        5.1.3 中华乌塘鳢BsLysG与 BsLysC基因序列的分析
        5.1.4 中华乌塘鳢BsLysG与 BsLysC基因的表达分析
        5.1.5 中华乌塘鳢BsLysG与 BsLysC蛋白纯化表达
        5.1.6 中华乌塘鳢rBsLysG与 rBsLysC酶活性测定
    5.2 结果
        5.2.1 BsLysG与 BsLysC基因的序列分析
        5.2.2 中华乌塘鳢BsLysG与 BsLysC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5.2.3 中华乌塘鳢BsLysG与 BsLysC基因表达分析
        5.2.4 中华乌塘鳢r BsLysG与 r BsLysC表达和纯化
        5.2.5 中华乌塘鳢重组rBsLysG和 rBsLysC的蛋白活性检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中华乌塘鳢Hepcidin基因的克隆、mRNA表达及功能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中华乌塘鳢Hepcidin基因CDS和基因组序列分子克隆获得
        6.1.3 中华乌塘鳢Hepcidin基因序列的分析
        6.1.4 中华乌塘鳢Hepcidin基因的表达分析
        6.1.5 中华乌塘鳢Hepcidin肽的生物合成
        6.1.6 中华乌塘鳢Hepcidin合成肽的抗菌活性检测
        6.1.7 BsHep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6.1.8 鱼类存活率测定
    6.2 结果
        6.2.1 BsHep基因的序列分析
        6.2.2 中华乌塘鳢BsHep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6.2.3 中华乌塘鳢BsHe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6.2.4 中华乌塘鳢BsHep基因的表达分析
        6.2.5 BsHep肽的抗菌活性
        6.2.6 BsHep肽的免疫调节和体内保护
    6.3 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分离溶藻弧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 方法
        3.1 细菌的分离培养
        3.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
        3.3生化鉴定
        3.4 自动化鉴定和药敏试验
        3.5 16SrRNA基因测序
结果
    1菌落及革兰染色形态
    2细菌鉴定与生化反应
    3药敏试验
    4 16SrRNA基因测序
讨论

(8)大菱鲆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制备及其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大菱鲆养殖现状
        1.1.1 大菱鲆简介
        1.1.2 大菱鲆细菌性疾病简介
    1.2 溶藻弧菌简介
        1.2.1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弧菌病及其病原菌
        1.2.2 溶藻弧菌
    1.3 噬菌体在水产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1.3.1 噬菌体简介
        1.3.2 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3.3 噬菌体安全性
    1.4 噬菌体保藏方法
        1.4.1 噬菌体保藏方法
        1.4.2 植物提取物在水产中的应用
        1.4.3 大蒜素简介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
    1.7 技术路线
2 噬菌体治疗大菱鲆溶藻弧菌感染效果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条件
        2.2.3 实验菌种
        2.2.4 实验噬菌体
        2.2.5 引物合成
        2.2.6 实验主要试剂
        2.2.7 实验溶液的配制
        2.2.8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病原菌活化
        2.3.2 溶藻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3 攻毒用溶藻弧菌制备
        2.3.4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2.3.5 噬菌体扩增
        2.3.6 噬菌体效价测定
        2.3.7 噬菌体浓缩
        2.3.8 大菱鲆溶藻弧菌攻毒的噬菌体治疗实验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溶藻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结果
        2.4.2 病原菌半数致死量(LD_(50))实验结果
        2.4.3 大菱鲆溶藻弧菌攻毒的噬菌体治疗实验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3 溶藻弧菌噬菌体PVA1 安全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3.2.2 实验主要试剂
        3.2.3 实验溶液配制
        3.2.4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噬菌体浓缩纯化
        3.3.2 溶藻弧菌噬菌体急性腹腔注射攻毒实验
        3.3.3 溶藻弧菌噬菌体亚慢性腹腔注射攻毒实验
        3.3.4 麻醉与解剖
        3.3.5 血清生化检验
        3.3.6 组织切片制作
        3.3.7 HE染色
    3.4 实验结果
        3.4.1 溶藻弧菌噬菌体急性腹腔注射攻毒实验结果
        3.4.2 溶藻弧菌噬菌体亚慢性腹腔注射攻毒实验结果
        3.4.3 血清生化检验实验结果
        3.4.4 溶藻弧菌噬菌体亚慢性腹腔攻毒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4 可常温保存的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4.2.2 实验主要试剂
        4.2.3 实验溶液配制
        4.2.4 实验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大蒜素(40%)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
        4.3.2 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制备
        4.3.3 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应用效果评价
    4.4 实验结果
        4.4.1 大蒜素(40%)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实验结果
        4.4.2 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制备实验结果
        4.4.3 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应用效果评价实验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及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氏沼虾产业现状
    1.2 罗氏沼虾常见疾病
    1.3 霍乱弧菌
        1.3.1 霍乱弧菌生物学特征
        1.3.2 霍乱弧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1.4 水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4.1 抗菌药物防治
        1.4.2 微生态制剂防治
        1.4.3 中草药防治
        1.4.4 免疫防治
        1.4.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分离鉴定与毒力特征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被检病(死)罗氏沼虾
        2.1.2 健康养殖的罗氏沼虾
        2.1.3 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病原细菌分离
        2.2.2 分离菌致病作用检验
        2.2.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2.2.4 分离菌透射电镜观察
        2.2.5 分离菌理化特性测定
        2.2.6 分离菌分子鉴定
        2.2.7 分离菌胞外产物活性测定
        2.2.8 分离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2.9 分离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2.3 结果
        2.3.1 患病罗氏沼虾临床症状
        2.3.2 分离菌致病性分析结果
        2.3.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2.3.4 分离菌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
        2.3.5 分离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
        2.3.6 分离菌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
        2.3.7 分离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2.3.8 分离菌对3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致病性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菌株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人工感染实验
        3.2.2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 结果
        3.3.1 感染后肝胰腺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3.3.2 感染后血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1.1 溶血素
    1.2 MARTX毒素
    1.3 铁载体
    1.4 荚膜多糖
2 创伤弧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1 常规PCR技术
    2.2 多重PCR技术
    2.3 DPO-PCR技术
    2.4 RT-qPCR技术
    2.5 MPN-PCR技术
    2.6 LAMP技术
3 结语

四、溶藻弧菌引起肠道感染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2019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 陈玉凤,潘微,栾明春,宋晓昀,薄志坚. 职业与健康, 2021(11)
  • [2]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D]. 高晓建. 扬州大学, 2021
  • [3]卵形鲳鲹JAK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杨萌. 广西大学, 2020(07)
  • [4]鼠李糖乳杆菌调节肠道稳态抵抗肠道致病菌感染的作用研究[D]. 王卓.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新型非编码RNA Vvrr1参与溶藻弧菌毒力调控的机制研究[D]. 左妍斐. 集美大学, 2020(08)
  • [6]中华乌塘鳢重要免疫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D]. 魏可.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7]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分离溶藻弧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 周柯,孙菲,查定军,刘家云,马越云,郝晓柯,徐修礼.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2)
  • [8]大菱鲆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制备及其应用效果评价[D]. 毕晓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及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顾雯雯.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王青柏,李良秋,徐鹏,曾绮文,王东东,王嘉铭,谭雨婷.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5)

标签:;  ;  ;  ;  ;  

溶藻弧菌所致肠道感染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