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文化节是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易梦婕[1](2021)在《信阳市茶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
龚天聪[2](2021)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久远。茶产业与旅游融合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当时中国各茶叶产地纷纷推广饮茶文化、普及茶叶知识,力图通过茶产业与旅游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1990年的国家级评选中,信阳毛尖品牌的绿茶综合品质就赢得了第一名,被冠之“绿茶之王”的美誉。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旅游业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反复性的考验,需要在疫情有效防控的基础上,发掘国内消费潜力,完成产业转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行业,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可找到茶产业和旅游契合点。自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信阳市浉河区以茶旅融合为主线,通过多渠道及多平台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但是目前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融合度不足,和茶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研究结合SERVQUAL理论评价方法,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方面建立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实例结合数据分析来论证,提出了影响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即旅游战略提升、茶旅融合质量、旅游体验质量,以期为茶旅融合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未来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作用。本文的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诸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茶旅融合、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并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茶产业、旅游产业、茶旅融合、茶旅融合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产业融合理论、旅游体验质量理论、旅游服务质量理论,以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对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访谈茶产业中茶农和茶企的现状以及茶旅融合后的发展、信阳市浉河区现有茶旅融合现状三方面分别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第四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用SERVQUAL模型构建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样本进行了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质量分析,包括信效度分析、总体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各维度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各指标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第五部分是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质量提升策略。根据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和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结果,得出目前与旅游的优质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结论。为了促进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提质增效,应该从旅游战略提升、茶旅融合质量、旅游体验质量三个方面来促进旅游质量的提升。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刘芝[3](2021)在《文旅融合视角下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历经几千年农业发展的中华民族,是当前拥有GIAHS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仍有许多有价值的农业系统未得到有效关注与保护,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的威胁。2016年12月,紫阳古茶园入围中国GIAHS遗产名录,证明其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且亟待保护,但学界缺少对其保护利用的相关研究。同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的保护与利用能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据此,文章以紫阳古茶园为研究对象,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利用动态保护有效途径之一的生态旅游开发对紫阳古茶园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期达到紫阳古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在充分研究文旅融合、农业文化遗产以及茶园景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探究紫阳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应以其遗产价值为基础,以满足游客的休闲、体验、科普、消费需求为目的。运用交叉式融合式模式、重组式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式融合模式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接着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民风民、生产技艺4个方面分析紫阳古茶园的遗产资源构成,归纳出3类遗产价值即生态环境价值、经济产业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并分析遗产保护现存问题。其次运用多学科综合法探索文旅融合视角下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健康可持续原则;文化传承,整体协调原则;经济提升,三产融合原则;以人为本,功能齐全原则。并提出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导向,即以生态与环境价值和休闲康养业融合、经济与产业价值和生产体验业融合、社会与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业、消费服务业融合开发出12种旅游产品。最后以紫阳县向阳镇营梁村为例,进行设计导向理论应用,探索理论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建立长效环境检测机制、引导多方协同参与、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的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不仅能活化紫阳古茶园遗产资源,促进紫阳古茶园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还能为紫阳建造一个包含茶叶种植消费、科普教育、生态康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并存的综合性茶文化生态观光园。并希望能为类似研究方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何鹏[4](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姜卫卫,陈臻[5](2020)在《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互动耦合是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向需求,对于完善茶文化产业的结构,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的机理,尝试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省2007~2017年间两个产业的耦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研究期内发展较快,二者呈现显着的耦合发展关系,但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茶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产业对茶文化产业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最后,提出健全茶文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等改进建议,以期促进两个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袁彩霞[6](2020)在《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地标。随着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城市单纯的文化展示与传播主体。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在通过内容的创新和文创产业的延展,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改变旅游市场对博物馆运营的冲击和竞争压力。随着博物馆改革创新的日益临近,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工作也势必进行调整。因此,本文以杭州的运河博物馆为研究案例进行运营管理的优化探讨。经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文旅”概念引导发展,杭州运河博物馆在文物展示、文化展现和活动组织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但是随着我国提出文化自信、文化赋能等新的要求后,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博物馆正在承载着IP运营和发展的脉络。国内以故宫为首,正在逐步开展文化IP的运营和拓展工作。杭州运河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升级到运河文化IP运营和发展的思路上去,结合国内博物馆开展文化衍生产业的运作,形成运河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新的方向——立足运河文化IP发展文创产业。本文首先阐述了全文的研究的背景,通过实地调研与运河博物馆相关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了运河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且深度沟通了运河博物馆在目前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后,对运营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调整,本文认为运河博物馆应立足于运河文化IP开展运营管理工作,树立运营管理的战略意识及转变运营模式、基于演化竞争力明确运营管理的内容以及整合资源改进运营管理成果。为此,本文提出了运河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优化方案,从总体目标、定位、思路和原则以及竞争力演化模型研究明确了运河博物馆的优化内容,包括明确运河文化作为运营管理重点、增强运河文化的市场宣传、在运河文化IP产业链上开展创新。最后提出了倡导政府增强运河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引入运营管理人才和构建运营管理指标评价体系等保障措施。
黄芸[7](2020)在《广东省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旅游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备受欢迎的旅游休闲方式,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结合而成。乡村旅游既能实现人们亲近自然、感受乡村田园风光而获得身心放松的愿望,又有利于服务“三农”、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增加了城乡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多居住在城市甚至乡村地区的人们都热衷于这种时尚、低碳的活动形式。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特色化、市场化发展方向,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选取广东省丰顺县这一粤东地区典型的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文献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入手,通过对丰顺县乡村旅游资源全面调查,了解其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当前开发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掌握该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现状的相关资料,梳理了影响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和存在问题,发现其进入高铁时代的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立足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发展思路及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结果如下:(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初具规模。(2)区位交通便利、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化是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明显的优势,同时拥有省市县三级政策和规划扶持,发展潜力巨大。(3)调查结果表明丰顺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前有温泉和高铁作为强力支撑,但存在以下问题和难点:政府的科学规划未能及时落地、缺乏统一的规范部署、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实际有效的市场宣传推广手段、个别发展定位不合理、旅游资源存在时节性等。(4)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发挥政策优势、统筹规划部署、健全乡村旅游管理机制、构建服务体系方面加强发展引导力;在扩大宣传、打造品牌、推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完善基建、实现全年候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等方面增强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
李金霏[8](2020)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胡峄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文中提出胡峄阳文化是以青岛地区历史名人胡峄阳为文化符号、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传统乡村文化。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往往自发产生于乡民的生活实践和愿望,以某一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为基础形成特有的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规范,并通过宗族文化建构和传播仪式代代相传,胡峄阳文化即是典型代表。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胡峄阳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宋明理学的阐释,保存在胡峄阳的《易经征实》《易象蒙受》《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等着述中;二是流传在青岛地区、山东潍坊地区、东北三省等地的有关胡峄阳行迹的传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我国家训资料中少有的平民家训《竹庐家聒》,针对农家子弟施教,为后代乡民留下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四是满足当地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的“公共领域”:从胡氏宗祠到胡峄阳文化园。胡峄阳文化与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密不可分,从传播仪式观视角看,它通过宗祠修建仪式、祖先祭祀仪式、族谱修撰仪式等得以传承、传播。在向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符号的胡峄阳文化体现在当地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社区活动等各个方面,其内涵被不断丰富,其传播模式被不断更新,并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梁启玲[9](2020)在《日照市巨峰镇茶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发展,形成了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为一体的重要文化特质产品。茶旅游是建立在这种文化特质下的重要产物。近年来,巨峰镇深入贯彻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精神,抓住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将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巨峰镇茶旅游文化为主线,以生态资源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实际,发挥特色,全面提升茶旅游目的地形象。本文立足巨峰镇茶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托相关概念与理论指导,对巨峰镇茶旅游资源、市场与产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巨峰镇茶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出可行性建议。经过调查与系统分析,日照市巨峰镇茶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对巨峰镇茶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现状研究发现,巨峰镇茶旅游具有典型的优势:茶旅游产品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巨峰镇茶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正向驱动;同时也被高层次人才所青睐。但是其发展的弱势项也尤为突出:茶产品与旅游的结合度较低;茶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茶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不合理,远未达到全域发展的目标;旅游产业规模尚小,小规模生产作坊遍布、生产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突出;茶旅游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深入挖掘茶旅游产品;茶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力度未能满足建设全国重要茶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目标。为创新茶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体系,巨峰镇尚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体改造与政策介入,以实现茶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塑造。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积极实现茶旅游资源的有效空间联动;全方位构建茶旅游产品谱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扩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景区智慧化建设;明确文化定位,实现内涵式发展。茶旅游产品营销方面。创新茶旅游产品的营销途径,实现线上线下综合营销;开发持续性旅游营销活动,使节事营销成为提升茶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途径;立足质量,推进高质量茶产品平台建设,实现茶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茶旅游产品,打造保健型、研学型、观光型、节事型以及工业旅游等综合性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强化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
邓杰[10](2020)在《融媒体时代武陵山区茶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以伍家台贡茶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茶叶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其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茶叶企业的高度重视。伍家台贡茶产地位于武陵山腹地恩施自治州宣恩县境内,这里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资源优势,是我国优质茶叶生产地区之一,但其品牌整体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份额较少。因此,加大伍家台贡茶的品牌建设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是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茶叶品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伍家台贡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资源平台,结合传统媒体,形成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的传播格局,做大茶叶产业,做强茶叶品牌,不断提升其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分析了以伍家台贡茶为代表的武陵山片区茶叶品牌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策略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以期为其他茶叶企业实施品牌传播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助力该片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快实现百姓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
二、茶文化节是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文化节是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2)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茶产业 |
(二)旅游产业 |
(三)茶旅融合 |
(四)茶旅融合景区 |
(五)旅游高质量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旅游体验质量理论 |
(三)旅游服务质量理论 |
小结 |
第3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
(一)浉河区概况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历史 |
(三)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和旅游融合归纳分析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访谈 |
(二)信阳市浉河区茶企访谈 |
三、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
(一)宏观规划建设茶旅融合为核心的五大板块 |
(二)微观打造核心环南湾湖茶旅融合精品观光带 |
(三)发挥茶旅优势,建设百里茶廊 |
小结 |
第4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评价 |
一、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构建 |
(二)SERVQUAL评价模型的构建 |
二、基于调查样本的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质量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二)信效度分析 |
(三)总体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四)各维度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五)各指标间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
一、旅游战略提升 |
(一)健全治理架构,完善整体智治 |
(二)以质量效果为导向,精准定位建设 |
(三)培育市场体系,优化产业发展赋能 |
二、茶旅融合质量提升 |
(一)加强融合平台建设,促进完成三个转变 |
(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处理投诉 |
(三)提高社区参与程度,优化社区服务供给 |
三、旅游体验质量提升 |
(一)提升游客信任感,加强景区监管约束 |
(二)提升游客参与度,提倡个人定制 |
(三)活化融合创新度,顺应数字化产业趋势 |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发展质量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文旅融合视角下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农业文化遗产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旅融合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文旅融合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3.5 国外茶园景观研究现状 |
1.3.6 国内茶园景观研究现状 |
1.3.7 文献评价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旅融合 |
2.1.2 农业文化遗产 |
2.1.3 茶园景观 |
2.2 基础理论概述 |
2.2.1 文旅融合理论 |
2.2.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 |
2.3 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3.1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3.2 景观美学原理 |
2.3.3 环境行为学原理 |
2.4 小结 |
第三章 紫阳古茶园遗产资源特征与现状研究 |
3.1 紫阳古茶园遗产资源研究 |
3.1.1 紫阳古茶园遗产资源构成 |
3.1.2 紫阳古茶园遗产资源价值 |
3.2 紫阳古茶园现存问题 |
3.2.1 地域文化与茶园景观衰弱 |
3.2.2 种质资源与传统技艺保护乏力 |
3.2.3 遗产资源整合度低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文旅融合视角下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导向 |
4.1 设计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健康可持续原则 |
4.1.2 文化传承,整体协调原则 |
4.1.3 经济提升,三产融合原则 |
4.1.4 以人为本,功能齐全原则 |
4.2 总体导向 |
4.2.1 生态与环境价值和休闲康养业融合 |
4.2.2 经济与产业价值和生产体验业融合 |
4.2.3 社会与文化价值和教育科普业融合 |
4.2.4 社会与文化价值和消费服务业融合 |
4.3 小结 |
第五章 文旅融合视角下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基址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地形地貌 |
5.1.3 气候水文 |
5.1.4 经济产业 |
5.2 场地SWOT分析 |
5.3 设计定位与目标 |
5.3.1 设计定位 |
5.3.2 设计目标 |
5.4 规划设计 |
5.4.1 总体设计 |
5.4.2 结构布局 |
5.4.3 交通分析 |
5.4.4 功能分区 |
5.4.5 植物种植 |
5.4.6 建筑及景观小品意向 |
5.5 小结 |
第六章 紫阳古茶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建立长效环境监测机制 |
6.2 引导多方协同参与 |
6.3 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作用机理分析 |
2 研究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耦合评价模型 |
2.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与指标权重确定 |
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指标权重确定 |
3)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值计算。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 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实证分析 |
3.2.1 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分析 |
3.2.2 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6)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博物馆运营方面 |
1.2.2 文化主题旅游方面 |
1.2.3 智慧旅游方面 |
1.2.4 旅游运营模式和管理方面 |
1.2.5 游客的需求和决策方面 |
1.2.6 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贡献与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和内涵 |
2.1.1 旅游目的地 |
2.1.2 运营管理 |
2.1.3 竞争力演化 |
2.1.4 文化IP |
2.2 运营相关理论 |
2.2.1 运营战略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服务运营管理理论 |
第3章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杭州运河博物馆发展概述 |
3.1.1 杭州运河博物馆简介 |
3.1.2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现状 |
3.2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运营管理的系统设计问题及原因 |
3.2.2 运营战略定位问题及原因 |
3.2.3 运营管理系统创新性问题及原因 |
第4章 杭州运河博物馆的发展环境分析及运营定位调整 |
4.1 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行业竞争比较分析 |
4.2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定位调整 |
4.2.1 基于文化赋能转变运营思路 |
4.2.2 基于演化竞争力明确运营管理重心 |
4.2.3 基于整合资源增强运营管理创新 |
第5章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优化方案 |
5.1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5.1.1 方案设计的总体目标、定位、思路和原则 |
5.1.2 基于竞争力演化模型设计运营管理内容 |
5.2 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优化内容 |
5.2.1 将运河文化整体作为运营管理主题 |
5.2.2 增强运河文化的市场宣传 |
5.2.3 运河文化IP产业链上开展创新 |
5.3 保障措施 |
5.3.1 倡导政府增强运河文化的影响力 |
5.3.2 积极引入运营管理人才 |
5.3.3 构建运营管理指标评价体系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东省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文章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1.2 乡村旅游的类型 |
2.1.3 乡村旅游的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政府职能理论 |
第3章 广东省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丰顺县基本概况 |
3.1.1 基本介绍 |
3.1.2 区位条件 |
3.1.3 文化背景 |
3.2 丰顺县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
3.2.1 丰顺县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
3.2.2 丰顺县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
3.3 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4章 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调查与研究 |
4.1 对丰顺县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调查 |
4.1.1 访谈调查设计 |
4.1.2 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划 |
4.1.3 当前实施乡村旅游发展举措存在的困难 |
4.1.4 丰顺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 |
4.2 游客问卷调查与分析 |
4.2.1 问卷调查说明 |
4.2.2 问卷调查分析 |
4.2.3 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行为分析 |
4.2.4 游客满意度评价分析 |
4.2.5 问卷调查数据综合分析结论 |
4.3 实地调查综合分析 |
4.3.1 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
4.3.2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
5.1 加强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引导力 |
5.1.1 发挥政策优势,抓牢乡村旅游发展新机遇 |
5.1.2 统筹规划部署,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蓝图 |
5.1.3 发挥政府职能,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 |
5.1.4 构建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
5.2 增强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 |
5.2.1 利用原有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
5.2.2 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
5.2.3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文化丰顺的新名片 |
5.2.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5.2.5 扩大特色宣传,落实立体有效的宣传推广措施 |
5.2.6 精准匹配时节,实现全年候的特色乡村旅游 |
5.3 进一步推行华侨的“故土怀旧之旅”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8)传播仪式观视域下胡峄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资源 |
一、中国乡村文化理论 |
二、传播的仪式观 |
三、针对胡峄阳文化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参与式观察 |
二、非结构式访谈 |
三、文献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胡峄阳文化的内容 |
第一节 胡峄阳生平:教书育人、潜心学问的乡贤大家 |
第二节 世代延续的胡峄阳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三节 胡峄阳家训:胡氏宗族的道德规范 |
第四节 胡峄阳文化园:“公共领域”的精神寄托 |
第二章 胡峄阳文化的宗族仪式 |
第一节 胡氏宗族的由来及解析 |
第二节 胡氏宗族文化的构成 |
一、宗祠的修建与祭祀:仪式的传承形式 |
二、族谱的修缮:寻根溯源的“树系”笔下仪式 |
三、社会转型中的胡氏宗族文化:动荡中的仪式去留 |
第三节 胡氏宗族文化的意义 |
一、口头文化:文化的口口相传 |
二、聚吃文化:群体的共同认知 |
三、宗教活动:乡村的共同信仰 |
第三章 关于胡峄阳文化的传承传播解析 |
第一节 胡峄阳传说民间信仰的传播特性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中胡峄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
一、在商业方面:胡氏品牌的市场营销 |
二、在文艺方面:社会生活的文化沿袭 |
三、在文体方面:学校教育的传承发展 |
四、在节日活动方面:传统仪式的神圣内涵 |
五、周三大讲堂:公共领域的信息传递 |
六、新媒体传播:新兴媒介的大众传播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访谈稿 |
(9)日照市巨峰镇茶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茶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
1.1.2 日照绿茶是江北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
1.1.4 巨峰镇具有发展茶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研究 |
2.1.2 茶旅游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茶文化概念的研究 |
2.2.2 中国茶文化发展研究 |
2.2.3 茶旅游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2.3.1 概念研究方面 |
2.3.2 研究主题方面 |
2.3.3 研究方法方面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分析界定 |
3.1.1 文旅融合 |
3.1.2 茶文化 |
3.1.3 茶旅游 |
3.1.4 旅游深度开发 |
3.2 相关理论 |
3.2.1 RMP(昂普)分析理论 |
3.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产业融合理论 |
第四章 巨峰镇茶旅游的RMP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区域概况 |
4.1.2 巨峰镇茶种植历史 |
4.1.3 特色小镇建设 |
4.2 巨峰镇茶旅游资源分析 |
4.2.1 巨峰镇旅游资源概况 |
4.2.2 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
4.2.3 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 |
4.3 巨峰镇茶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
4.3.1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
4.3.2 旅游者的人口社会经济学分析 |
4.3.3 游客对茶旅游的认知分析 |
4.3.4 茶旅游参与意愿分析 |
4.4 巨峰镇茶旅游产品发展条件分析 |
4.4.1 茶旅游产品开发有利条件分析 |
4.4.2 茶旅游产品开发限制条件分析 |
第五章 巨峰茶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
5.1 茶旅游产品的开发 |
5.1.1 空间联动,有效整合茶旅游资源 |
5.1.2 全方位构建茶旅游产品谱系 |
5.1.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
5.1.4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智慧旅游建设 |
5.1.5 明确茶文化定位,实现内涵式发展 |
5.2 茶旅游产品的营销 |
5.2.1 创新茶旅游产品营销途径 |
5.2.2 开发持续性旅游营销活动 |
5.2.3 立足质量,推进茶旅游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
5.2.4 丰富茶旅游产品,强化旅游吸引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融媒体时代武陵山区茶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以伍家台贡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区域品牌 |
(二)品牌传播 |
(三)茶品牌传播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融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融媒体内涵 |
一、融媒体的概念 |
二、融媒体的特点 |
第二节 融媒体时代品牌传播分析 |
一、品牌传播的概念 |
二、融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特点 |
三、融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手段 |
第三章 融媒体时代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现状 |
一、伍家台贡茶品牌发展历程 |
二、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品牌管理规范不力 |
二、媒介整合传播不强 |
三、受众体验程度不深 |
四、特色文化宣传不够 |
五、推广经费保障不足 |
第四章 融媒体时代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策略 |
第一节 突出品牌整体效应 |
一、注重产品质量 |
二、明确品牌定位 |
三、突出品牌形象 |
第二节 做好整合营销传播 |
一、聚合线上营销方式 |
二、强化受众参与体验 |
三、着力线下品牌推广 |
第三节 拓宽媒介平台渠道 |
一、大数据——为品牌传播精准聚力 |
二、微传播——为品牌传播助力添彩 |
第四节 推动“茶+”融合发展 |
一、搭建平台,“茶+旅游”融合发展 |
二、聚合优势,“茶+文化”融合发展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伍家台贡茶品牌传播深度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四、茶文化节是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 [1]信阳市茶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 易梦婕. 石河子大学, 2021
- [2]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旅融合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龚天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文旅融合视角下紫阳古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5]广东省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姜卫卫,陈臻. 茶叶学报, 2020(04)
- [6]杭州运河博物馆运营管理优化研究[D]. 袁彩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7]广东省丰顺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 黄芸.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8]传播仪式观视域下胡峄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D]. 李金霏. 青岛大学, 2020(02)
- [9]日照市巨峰镇茶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梁启玲.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融媒体时代武陵山区茶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以伍家台贡茶为例[D]. 邓杰.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