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甘油保存阔筋膜治疗上睑下垂(论文文献综述)
费蒙辉[1](2021)在《手术矫正79例上睑下垂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收集整理79例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手术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住并行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患者资料,患者79人共107只患眼,其中男性患者43人60只眼,女性患者36人47只眼。年龄范围4~77岁。其中重度上睑下垂共计27只眼,中度69只眼,轻度11只眼。手术治疗中行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31只眼;行提上睑肌-Müller肌-睑板联合切除术5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CFS悬吊术62眼;行额肌瓣悬吊术9眼。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患者术前上睑下垂程度、提上睑肌肌力水平、术后上睑缘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79例患者107眼行手术治疗,17例患者术后眼睑出现闭合不全,占21.5%;5例患者出现过矫,占6.33%;5例患者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占6.33%;4例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水肿,占5.06%;1例患者矫正不足,占1.27%;1例患者术后出现结膜脱垂并行手术矫正,占1.27%。结论:随着对上睑解剖的研究日益深入和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既往的经典术式单独或者联合应用治疗上睑下垂均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患者术后仍然出现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及时处理后同样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魏楠[2](2019)在《儿童眼睑疾病对视觉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内眦赘皮及先天性上睑下垂都是常见的儿童眼疾。内眦赘皮表现的假性内斜,常常引起临床斜视的误诊断。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危险因素,可造成视觉发育期内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目前内眦赘皮随年龄发育而呈现的具体发育趋势未见报道;关于上睑下垂与发生弱视之间关系的研究多为主观性的,用以评价上睑下垂与弱视的发生关系,尚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已有研究发现上睑下垂更容易发生弱视,认为除了眼睑遮盖因素所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之外,尚有以屈光性为主的光学剥夺因素存在。本研究旨在研究上睑下垂对角膜不对称性遮盖,对眼轴发育及视觉发育的相互关系,探讨上睑下垂手术指征及术后评估。1.本研究以天津地区儿童为对象,利用全人群筛查模式,进行儿童先天性眼睑疾病临床筛查。得到儿童眼睑及颅面发育的特征性数据,分析儿童随年龄发育,其内眦部正常发育趋势,以及内眦赘皮形成的动态发育指标。分析假性内斜就诊的儿童中内眦赘皮是否影响其屈光发育。为临床诊治内眦赘皮提供量化指标。2.通过筛查确定天津地区汉族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发病率。3.观察先天性上睑下垂对视觉发育的影响,把握干预最佳的时间窗口,为预防及治疗上睑下垂引起的弱视危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4.观察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眼睑组织的病理表现,探讨组织病理学机制。研究方法1.2016年天津地区17,588名3至17岁的儿童眼病筛查工作中,通过SPOT筛查仪采集每一例受检儿童眼部资料,上传致数据平台,提取其中外观像、瞳距、屈光测量值等数据建立数据库,统计学分析如下指标:各年龄组儿童的瞳距(Inter-Pupillary Distance IPD)、内眦间距(Inter Epicanthal Folds Distance IEFD)以及反应眼睑-眶周-颅颌面比例关系的内眦间距-瞳距比(简称眦瞳比EFDPD ratio Inter epicanthal folds distance/Interpupillary distance ratio)等各参数正常值,绘制儿童以内眦位置为标记点的眼睑发育趋势图。对35例先天性内眦赘皮致假性内斜患者进行屈光发育数据收集工作。2.2017年采用全人群筛查模式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北辰区境内43所小学28190名6-13岁儿童进行主要包括上睑下垂在内的儿童发育性眼病进行整群筛查,并针对筛查中的阳性病例转至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儿童眼科进行全面检查,进行确诊,收集相应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3.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中单侧发病病例,并依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将其分组,测量先天性上睑下垂儿童的屈光状态、眼轴-角膜曲率比(Axial globe length/Corneal curvature radius AL/CR)等参数。4.对先天性上睑下垂进行矫正术中的眼睑相关组织取样(眶隔、眶脂肪、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及额肌组织),根据上睑下垂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进行病理结构观察及分析。结果1.眦瞳距比随年龄呈现比值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发育阶段:在6岁之前,内眦间距IEFD和瞳距IPD都以类似而且较快的速度发展,EFDPD比值不变;从7到12岁,IEFD和IPD的发展都开始减慢,IEFD更为明显,EFDPD比值下降更加明显;达到13岁之后,IEFD和IPD再次以相似的速度发展,并且EFDPD比值再次变平。学龄前儿童(<6岁)眦瞳比EFDPD ratio为0.63,随着年纪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至青春期(>13岁)眦瞳比EFDPD ratio为0.59;儿童因内眦赘皮致假性内斜视的患者眦瞳比EFDPD ratio值≥0.65。其患儿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的发生与正常群体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筛查天津市北辰区境内43所小学28190名学生(其中男生14986人),确诊上睑下垂51人(检出率0.18%),患病男生32人(0.21%),患病女生19人(0.14%),性别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2=1.626,P=0.129)。确诊儿童中,单眼患者40人(右眼患病21人,左眼患病19人)(男生24人,女生16人),双眼患者11人(男生8人,女生3人),眼别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2=0.177,P=0.674)。各年龄间发病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2=10.335,P=0.170)3.单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患侧眼与健侧眼之间的眼轴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散光发生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c2=9.848,P=0.002)。根据上睑下垂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后,发现4组间远视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5.117,P=0.002),4组间散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3.183,P=0.004)。重度组的轴率比明显比轻度组和正常组小,轴率比与上睑下垂严重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464,P=0.002);上睑下垂患儿的屈光参差发生率为24.4%,高于一般儿童(1.6%-4.3%)。单侧上睑下垂患儿的弱视发生率为43.9%,高于一般儿童(3.0%-3.2%)。4.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病理中提上睑肌腱膜标本均出现异常表现:纤维粗细不均,肌内膜细胞增多,且不规则。而在所有病例中有12例(70.6%)眼睑轮匝肌显示不同程度肌纤维发育不良的异常表现(纤维异常表现、内膜分布异常表现及纤维间红染物质)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显示横纹肌纤维红色或紫红色,并显示有横纹结构,有些肌纤维间结缔组织纤维增多,HE染色下的红染物质在Masson染色下呈中央淡绿色、周边呈红色。使用结蛋白(Desmin)染色,镜下观察可见部分粗细不均的横纹肌纤维具有明显的横纹,而HE染色下肌纤维间红染的物质对结蛋白呈阴性表达,提示这些物质可能是非横纹肌分化的组织。硫磺T染色后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下肌纤维间红染物质呈黄绿色,提示这些物质可能属于淀粉样物质。结论1.学龄前儿童(<6岁)患有内眦赘皮的比率明显较高,而7岁到12岁期间,随着面部发育,内眦赘皮的情况会得到改善,到13岁左右眦瞳比值趋于稳定(EFDPD ratio=0.58),其眦瞳比EFDPD ratio>0.65是假性内斜的主观判定值。先天性内眦赘皮对儿童屈光发育无影响。2.本研究提示先天性上睑下垂发病率为0.18%,并不受不受年龄、性别因素影响。上睑下垂儿童散光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87倍;其屈光参差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5.24倍;近视、远视发生情况与正常人群相比没有差异。3.先天性上睑下垂会进一步引起角膜表面形态非对称性改变,角膜曲率、屈光力也发生变化,导致患侧眼视物不清而减少使用,眼球发育受阻,屈光参差及弱视的发生率增加,是影响儿童屈光发育的危险因素之一。4.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提上睑肌发育不良和眼睑轮匝肌均具有发育不良的病理组织学表现,轮匝肌纤维间隙中有淀粉样物质存在。
陈园婧[3](2019)在《不同悬吊材料在额肌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选用不同额肌悬吊材料在额肌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的疗效,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额肌悬吊材料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索近10年采取不同悬吊材料进行额肌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文献,根据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处理。结果:本文最终纳入19篇文献,包括18篇英文文献及1篇中文文献,为病例对照及病例系列研究。分析结果提示:阔筋膜悬吊手术矫正成功率为86.9%(95%CI:80.6%-93.1%),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95%CI:14.1%-32.8%);ePTFE总体手术矫正成功率为91.1%(95%CI:82.9%-99.2%),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5%CI:6.0%-35.2%);硅胶管总体手术矫正成功率为 79.2%(95%CI:67.7%-90.7%),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95%CI:18.7%-40.1%);尼龙线总体手术矫正成功率为72.8%(95%CI:47.6%-90.8%),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6%(95%CI:5.5%-66.8%)。结论:根据本研究分析结果,ePTFE相较其他悬吊材料,表现出良好效果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我们认为ePTFE可以作为首选的人工悬吊材料。
刘冰,陈文[4](2017)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进展》文中认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由于上睑提肌发育不良,或支配上睑提肌的中枢、周围神经缺陷,造成上睑上提功能障碍而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上睑下垂不仅影响外观,严重者可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影响视功能。因此,及时矫治至关重要。上睑下垂矫正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睑裂高度,摆脱下垂上睑对视轴的干扰,在恢复生理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外形的恢复。本文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手术方法进行综述。
谢包根[5](2017)在《上睑联合筋膜鞘解剖及其在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睑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FS)进行尸体解剖学研究,为在临床上用CFS悬吊的方法矫正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提供解剖学依据。将其应用于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矫正,评价该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提供新的选择。方法1、采用5具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共10只眼睑的上睑进行解剖学研究,分离显露CFS,对CFS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2、并以此为解剖学基础,临床上对24例(2015年6月2016年12月)(29只眼)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上睑CFS悬吊上睑下垂矫正+重睑术。手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为6个月),治疗效果由以下指标进行评价及分析:⑴上睑缘位置;⑵上睑缘弧度;⑶眼睑自然闭合程度;⑷双侧重睑皱璧;⑸上睑迟滞现象;⑹结膜脱垂;⑺暴露性角膜炎;⑻患者满意度。结果1、解剖结果表明,CFS组织位于上睑提上睑肌与上直肌之间,前面与提上睑肌相连,后面与上直肌相连,为一层白色的致密鞘膜组织。CFS的后方是由提上睑肌和上直肌的筋膜延伸而来,前方沿伸至上穹窿部结膜。前后长约11.3±2.3mm(8-14.8mm),厚度约1.0±0.28mm(0.5-1.5mm),距结膜上穹窿约3.7±0.9mm(平均2.2-5.4mm),形状为较短底边在后的等腰梯形。2、本组24例(29只眼)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有3例(3只眼)欠矫,2例(3只眼)结膜脱垂,1例(1只眼)暴露性结膜炎,其余患者均矫正满意。上睑缘位置、弧度及重睑皱襞自然,未出现上睑迟滞现象和暴露性角膜炎,早期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术后16个月内一般均能完全恢复。结论CFS组织前面与提上睑肌相连,后面与上直肌相连,向前延伸至上穹窿部结膜。当牵拉CFS时,提上睑肌和上直肌也被牵拉;反过来,通过CFS的连接,上直肌可以辅助提上睑肌的睁眼运动。上睑CFS悬吊矫治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眼睑运动接近生理状态,在功能矫正的基础上同时获得美容效果,是矫正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理想术式。
宋琦,汤娟,蔡可杰,庞鹍鹏,魏艳,徐同辉,翟永华[6](2016)在《用于眼部的同种异体阔筋膜不同保存方法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同种异体阔筋膜在不同保存方法下生物学性能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新鲜同种异体阔筋膜,随机分成三组保存:Ⅰ组梯度乙醇固定保存,Ⅱ组深低温甘油保存,Ⅲ组复合抗生素溶液浅低温保存。于保存后不同时段检测理化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观察其变化,以新鲜阔筋膜作为对照。结果Ⅰ组:保存1个月、3个月时阔筋膜理化特性正常,保存6个月时阔筋膜表面色泽及柔韧性能发生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纤维排列密度逐渐降低。Ⅱ组和Ⅲ组:保存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阔筋膜理化特性均正常。三种方法保存6个月时生物力学性能与新鲜阔筋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保存方法均可用于同种异体阔筋膜的保存,在观察期内生物力学性能未见显着性变化。梯度乙醇固定保存在6个月后有形态学变化,深低温甘油保存和复合抗生素溶液浅低温保存则未观察到变化。长时间、大量保存同种异体阔筋膜时不建议使用梯度乙醇固定保存法。
宋琦[7](2016)在《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作为人阔筋膜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阔筋膜为股部的深筋膜,其组织结构致密,生物力学强度大,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常作为移植物修补病变处的缺损。目前,临床应用的阔筋膜依据来源不同分为自体和同种异体两种。自体阔筋膜为患者的自身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取材时难免会对患者造成医源性创伤,增加病人的痛苦,且取材量受限;异体阔筋膜来源于供体,通过科学、规范的去抗原处理,具有免疫反应轻微、材料质地良好、移植后不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在修复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着阔筋膜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阔筋膜需求量是益增多,仅仅依赖患者自身或者同种异体阔筋膜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我们能否对异种来源的阔筋膜进行处理应用于临床以缓解供需矛盾?比较各种物种,我们认为猪来源丰富,组织器官解剖结构类似人类,是一种常见的与人类同源性高的物种。研究表明,猪的不同组织经脱细胞成功构建了人的心脏、心脏瓣膜、角膜、血管及皮肤等。但是截至目前有关猪阔筋膜去抗原的研究较少。[研究目的]利用异种来源的猪阔筋膜制备出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并根据人体对修复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形态学要求,首先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以新鲜人阔筋膜和未脱细胞处理的猪阔筋膜作为对照,检测脱细胞处理过程是否会对其生物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以及其生物力学性能与新鲜人阔筋膜、未脱细胞处理的猪阔筋膜是否有差异;然后在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体内建立皮下埋植的动物模型,以未脱细胞处理的猪阔筋膜和同种异体兔阔筋膜作为对照,针对埋植模型进行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安全性评估,检测其生物相容性,以期判定其作为人阔筋膜替代材料用于修复手术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人阔筋膜及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的制备及检测同种异体人阔筋膜来源于死亡后6小时之内的新鲜供体,并且要求供体经权威医学机构检验无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猪阔筋膜来源于经质检部门检验检疫确认健康的宰杀后6小时内剃取的猪背部阔筋膜。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对新鲜人阔筋膜和新鲜猪阔筋膜进行去抗原处理,制备出去抗原人阔筋膜、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和未脱细胞猪阔筋膜,并修剪成不同规格的样本,低温保存备用。2、人阔筋膜与脱细胞猪阔筋膜、未脱细胞猪阔筋膜的生物力学研究将人阔筋膜、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和未脱细胞猪阔筋膜在生物力学测试仪上进行拉伸试验,考察三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生物力学性能。3、脱细胞猪阔筋膜皮下埋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组织学观察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植入人阔筋膜、未脱细胞猪阔筋膜和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植片,于术后14天、30天、60天、90天分别取材。取材后分别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HE染色石蜡切片观察,动态观察植片植入后动物的组织反应。[研究结果]1、制备的脱细胞猪阔筋膜经组织学检查显示,去除了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成分,保留了完整的细胞外基质。2、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脱细胞猪阔筋膜、未脱细胞猪阔筋膜及正常人阔筋膜,三者极限抗张强度无显着性差异;脱细胞猪阔筋膜与正常猪阔筋膜断裂伸长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而两者与正常人阔筋膜比较,断裂伸{长率有显着性差异。3、随着植入动物体内时间的延长,脱细胞猪阔筋膜组和同种异体兔阔筋膜组的局部反应较正常猪阔筋膜组轻,正常猪阔筋膜组局部反应持续存在。术后90天,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脱细胞猪阔筋膜组与同种异体兔阔筋膜组植入的阔筋膜胶原纤维形态结构保持良好,胶原纤维间有成纤维细胞长入,仅植入物与受体交界处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正常猪阔筋膜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阔筋膜胶原纤维溶解吸收,形态紊乱。[结论]本研究制备出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并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动物体内埋植实验,证实脱细胞处理过程未对猪阔筋膜生物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其力学性能与新鲜人阔筋膜水平相当,而且保留了完整的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是安全可靠的异种移植替代物,作为人阔筋膜替代材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汤伟,张亦农,张清,孙松[8](2015)在《睑缘缩短联合阔筋膜兜带术治疗麻痹性睑外翻》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睑缘缩短联合阔筋膜兜带术治疗麻痹性睑外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例(6只眼)面神经麻痹性引起的睑外翻出现角膜疾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睑缘缩短联合阔筋膜兜带术矫正。结果术后随访250个月,6例下睑外翻均全部矫正,睑裂闭合不全完全治愈4例,明显好转2例。角膜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无感染、排斥反应、睑内翻或睑外翻出现,患者对手术疗效均表示满意。结论睑缘缩短联合阔筋膜兜带术治疗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麻痹性睑外翻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效果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袁路[9](2013)在《提上睑肌切除联合自体阔筋膜额肌悬吊术治疗Marcus-Gunn综合征》文中提出目的分析Marcus-Gunn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提上睑肌切除联合自体阔筋膜额肌悬吊手术治疗Marcus-Gunn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12眼)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进行术前评估,对患者行患侧提上睑肌切除联合同侧自体阔筋膜额肌悬吊手术(术前已对患有弱视及垂直性斜视患者进行评估及矫正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评价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男性4例,女性8例,p=0.248),眼别无统计学差异(右眼7例,左眼5例,p=0.564)。无家族史。手术时患者年龄4-39岁,平均年龄14.4岁。儿童患者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4岁。成人患者5例,年龄16~39岁,平均年龄24.2岁。12例患者术前患眼裸眼视力为0.04~1.0。弱视1例(8.3%),屈光参差2例(16.7%),斜视1例(8.3%)。12例患者术前健眼平均睑裂高度为8.75±0.45mm(8.0~9.0mm),患眼平均睑裂高度为4.42±1.08mm (3.0~7.0mm).患侧上睑下垂为4.33±1.07mm(2.0~6.0mm)。上睑联动幅度为2.0-7.0mm,平均4.67±1.44mm。患眼平均提上睑肌肌力为3.33±1.50mm(2.0-7.0mm)。术后随访5月~45月,平均随访期为23.3个月。所有患者双侧睑裂高度对称,弧度自然,患眼平均睑裂高度为8.58±0.79mm(7.0~10.0mm),外观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0/12例(83.3%)患者张口及咀嚼时上睑下颌联动现象完全解除,2/12例(16.7%)患者残余1.Omm联动。1/12例(8.3%)患者欠矫。4/12例(33.3%)患者术眼有轻度闭合不全,其中2例在术后半年内恢复。1例(8.3%)患者因上睑迟滞明显要求行二次手术治疗,行阔筋膜松解术后上睑迟滞明显改善。无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上睑下垂复发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期末,9/12例(75%)患者表示对手术效果满意,3/12例(25%)患者较满意。结论有求治欲望的Marcus-Gunn综合征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单侧提上睑肌切除联合同侧自体阔筋膜额肌悬吊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外观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Marcus-Gunn综合征的理想手术方式。
董丽,陈学英,张育敏,李宝兴,王旭昇,张乃丽,马绍英[10](2012)在《同种阔筋膜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近年来同种阔筋膜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同种阔筋膜应用基础、处理技术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同种阔筋膜具有细胞成分少、胶原纤维平行致密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原性低的特点,经过不同方式处理和保存后,以细胞外基质为主要成分的支架形式供临床应用,并成功应用于眼科、泌尿外科、骨科和整形外科等领域,并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同种阔筋膜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在临床修复缺损和功能重建中有着独特优势,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有望应用于更多领域。
二、长期甘油保存阔筋膜治疗上睑下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甘油保存阔筋膜治疗上睑下垂(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矫正79例上睑下垂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内容与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麻醉方法 |
2.3 手术方法 |
2.4 手术时机 |
2.5 术后处理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术式回顾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儿童眼睑疾病对视觉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内眦赘皮对儿童假性内斜诊断的影响与量化分析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筛查方法和眦瞳比EFDPD比值的计算 |
1.1.3 建立不同EFDPD比值的心理物理反应曲线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瞳孔间距(IPD)、内眦间距(IEFD)和EFDPD比值 |
1.2.2 对EFDPD比值的反应函数 |
1.2.3 先天性内眦赘皮(假性内斜)对儿童屈光发育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天津地区3-17 岁儿童内眦、瞳距发育趋势及对屈光发育的影响 |
1.3.2 内眦间距-瞳距比(即眦瞳比EFDPDratio)在3-17 岁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发育变化及对假性内斜的定量分析 |
1.4 小结 |
二、先天性上睑下垂对儿童屈光发育影响的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视力检查 |
2.1.3 屈光度检查 |
2.1.4 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检查 |
2.1.5 上睑下垂严重程度 |
2.1.6 诊断标准(屈光不正、散光、弱视、屈光参差) |
2.1.7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先天性上睑下垂发病趋势 |
2.2.2 上睑下垂41例患者正常眼与上睑下垂眼之间各个临床参数、屈光数据值的分析 |
2.2.3 根据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将82只眼分为四组间各个临床参数、屈光状态类型的比较 |
2.2.4 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先天性上睑下垂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 |
2.3.2 先天性上睑下垂对眼轴发育的影响 |
2.3.3 先天性上睑下垂对屈光发育的影响 |
2.3.4 先天性上睑下垂对弱视形成的影响 |
2.4 小结 |
三、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眼睑相关病理组织学的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手术方式 |
3.1.3 取材方法 |
3.1.4 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 |
3.1.5 Masson三色染色方法 |
3.1.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蛋白) |
3.1.7 硫黄素T染色方法 |
3.1.8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及眼轮匝肌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 |
3.2.2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眼轮匝肌组织的Masson染色检查 |
3.2.3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眼轮匝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3.2.4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眼轮匝肌组织的硫黄素T染色检查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发病特点与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悬吊材料在额肌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文献检索 |
2.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及结局指标 |
3.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4.文献质量评估 |
5.数据统计分析 |
结果 |
1.文献筛选结果 |
2.纳入研宄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
3.数据分析结果 |
讨论 |
1.阔筋膜 |
2.硅胶管 |
3.ePTFE |
4.尼龙线 |
5.颜筋膜 |
6.聚酯补片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上睑下垂的诊断及分度 |
2.上睑下垂的分类及病因 |
3.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 |
4.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评估 |
1.1 上睑下垂程度 |
1.2 上睑提肌肌力 |
1.3 MRD |
2 手术时机 |
3 手术方式 |
3.1 增强上睑上提综合体力量的术式 |
3.1.1 利用上睑提肌的相关术式 |
3.1.2 睑板-结膜切除术 (FS术) |
3.1.3 Müller肌-结膜切除术 (MMCR) |
3.2 利用额肌力量上抬眼睑的术式 |
3.2.1 额肌悬吊术 |
3.2.2 额肌瓣悬吊术 |
3.3 联合筋膜鞘 (CFS) 悬吊术 |
4 总结与展望 |
(5)上睑联合筋膜鞘解剖及其在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上睑联合筋膜鞘的相关解剖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上睑联合筋膜鞘悬吊治疗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术前评估 |
2.1.3 手术方法 |
2.1.4 术后疗效评价 |
2.2 临床结果 |
2.2.1 近期疗效 |
2.2.2 远期疗效 |
2.2.3 典型病例 |
2.3 讨论 |
2.3.1 上睑下垂矫正术的目的和要求 |
2.3.2 提上睑肌短缩术的手术原理 |
2.3.3 额肌瓣悬吊术的手术原理 |
2.3.4 本术式分析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方法的进展 |
引言 |
1 利用提上睑肌力量的手术 |
1.1 提上睑肌松解术 |
1.2 提上睑肌折叠术 |
1.3 提上睑肌腱膜前徙术 |
1.4 提上睑肌腱膜修补术 |
2 利用Müller肌力量及睑板切除的手术 |
2.1 经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 |
2.2 睑板结膜切除术 |
2.3 睑板腱膜切除术 |
3 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 |
3.1 间接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 |
3.2 直接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术 |
4 固定悬吊术 |
4.1 Whitnall韧带悬吊术 |
4.2 眶骨膜悬吊术 |
4.3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 |
总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用于眼部的同种异体阔筋膜不同保存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同种异体阔筋膜 |
1.1.2 其他 |
1.2 方法 |
1.2.1 同种异体阔筋膜取材 |
1.2.2 阔筋膜抗原成分的去除 |
1.2.3 去抗原异体阔筋膜的保存 |
1.3 检测 |
1.3.1 理化特性检测 |
1.3.2 生物力学性能检测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三种方法保存的同种异体阔筋膜理化特性分析 |
2.1.1 物理学对照 |
2.1.2 无菌状态检测 |
2.1.3 组织结构观察 |
2.2 三种方法保存6个月的同种异体阔筋膜与新鲜阔筋膜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
3 讨论 |
(7)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作为人阔筋膜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去抗原人阔筋膜及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的制备及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人阔筋膜与脱细胞猪阔筋膜、未脱细胞猪阔筋膜的生物力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脱细胞猪阔筋膜皮下埋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组织学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提上睑肌切除联合自体阔筋膜额肌悬吊术治疗Marcus-Gunn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次 |
1. 引言 |
2. 数据与方法 |
2.1 一般数据 |
2.2 术前评估 |
2.3 手术方法 |
2.4 术后评估 |
2.5 数据分析和统计 |
3. 结果 |
3.1 术前评估 |
3.2 手术疗效评价 |
4. 讨论 |
5. 图片及说明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同种阔筋膜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同种阔筋膜的应用基础 |
1.1 解剖学位置和组织学结构 |
1.2 生物力学性质 |
1.3 免疫原性 |
2 同种阔筋膜处理技术 |
3 同种阔筋膜的临床应用 |
3.1 在眼科的应用 |
3.2 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3.3 在骨外科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
4 展望 |
四、长期甘油保存阔筋膜治疗上睑下垂(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矫正79例上睑下垂临床疗效分析[D]. 费蒙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儿童眼睑疾病对视觉发育影响的研究[D]. 魏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不同悬吊材料在额肌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的系统评价[D]. 陈园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4]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进展[J]. 刘冰,陈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05)
- [5]上睑联合筋膜鞘解剖及其在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应用[D]. 谢包根.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6]用于眼部的同种异体阔筋膜不同保存方法的比较[J]. 宋琦,汤娟,蔡可杰,庞鹍鹏,魏艳,徐同辉,翟永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05)
- [7]脱细胞猪阔筋膜细胞外基质作为人阔筋膜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D]. 宋琦. 山东大学, 2016(01)
- [8]睑缘缩短联合阔筋膜兜带术治疗麻痹性睑外翻[J]. 汤伟,张亦农,张清,孙松.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01)
- [9]提上睑肌切除联合自体阔筋膜额肌悬吊术治疗Marcus-Gunn综合征[D]. 袁路. 浙江大学, 2013(03)
- [10]同种阔筋膜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董丽,陈学英,张育敏,李宝兴,王旭昇,张乃丽,马绍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