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炉锅筒过热后的安全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颖[1](2019)在《工业锅炉定期检验及安全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有各种工业锅炉上百万台,它们对工业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锅炉的在国民经济很多行业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但在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从事锅炉运行管理工作的人员和司炉人员素质还不高,表现在锅炉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锅炉爆炸、爆管和缺水等恶性事故还不能根除,直接危及着生产及人身安全,同时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近几年来锅炉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可知,因运行、管理不当发生的锅炉重大事故占到80%以上,已成为引起锅炉事故的主要原因。这点必须引起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定期检验是锅炉安全运行中确保其使用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优化定期检验工作出发,对于锅炉检验和安全管理中的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和建议,可以在提升从业人员的检验工作的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定期检验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对常见缺陷进行剖析查找产生原因,给出避免缺陷出现的采取措施。
刘毅[2](2017)在《干熄焦余热锅炉锅筒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研制》文中提出干熄焦工艺与历来采用的湿法熄焦工艺相比具有节约能源、水资源,保护环境,提升焦炭质量等优点。干熄焦余热锅炉是整套干熄焦工艺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套节能环保设备。干熄焦余热锅炉锅筒液位是锅炉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锅炉设备的自动调节总是要从锅筒液位自动调节开始。为新型节能设备干熄焦余热锅炉的锅筒液位控制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锅炉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现有的串级三冲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提出了单冲量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改造方案,通过建模和现场运行均表明其完全可以满足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运行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现阶段常用的串级三冲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进行改造,研制一种基于PID系统的单冲量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对改造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改造方案,介绍了该单冲量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以及其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并重点阐述了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核心部件: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运行传递函数和动态特征。(2)结合仿真软件KED对本文研究的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建模,模拟在不同工况下锅炉的运行情况,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建立热平衡图来显示锅炉的稳定运行。并将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应用于某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实际生产中,对该系统的投试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串级三冲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其完全可以满足该锅炉锅筒液位调节的质量要求,而且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经济性。本文中的干熄焦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已经在实际生产中试用,采用本文所述的液位自动调节器,既保证对液位的连续调节,又避免参数整定等手续,而且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因此有必要加强其研究和推广。
刘美丽[3](2013)在《带再热器的高炉煤气锅炉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炉煤气锅炉中设置再热器,将钢铁生产工艺中的低压饱和蒸汽通过再热器过热,与高炉煤气锅炉产生的中温中压蒸汽进入补汽凝气式轮机联合发电,不仅充分利用剩余高炉煤气,也提高低压饱和蒸汽利用效率。
尹凤亭,田丽华[4](2012)在《我国工业余能利用技术与市场浅析》文中指出介绍了工业余能的定义与分类、利用技术与能量回收装备。举例说明了主要余能利用技术工艺路线及特点,提出余能利用主要原则,介绍相关政策,并对市场现状与前景进行了分析。
郑心伟[5](2012)在《增压锅炉汽包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增压锅炉汽包寿命问题已经成为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各环节的关键技术,且与电站锅炉汽包相比,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性,一方面使增压锅炉汽包寿命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使对电站锅炉相关标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具有必要性。另外,在工程应用中也迫切需要一套适用于增压锅炉汽包应力分析的理论计算方法来检验现有应力分析软件的可靠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但研究现状已制约了我国增压锅炉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亟需。因此,开展增压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安全评定和断裂寿命的计算方法研究,并对工程应用提出建议,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1、在增压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最大周向温差与GB/T9222相同,而不应采用TRD301标准不计该温差热应力的做法;与TRD301标准不同,主应力差计算采用第三强度理论和该准则下应力幅值系列计算方法;以我国这一先进的低周疲劳设计曲线作为考核曲线;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作为安全准则,但与电站锅炉计算标准不同的是,总损伤分数应小于1。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薄膜应力与径向温差计算之间和考核点处内压应力与径向温差热应力计算之间及其合成原则应按同一时刻法;基于径向温差解析解的逼近解适用于增压锅炉汽包径向温差计算,而简化解法和GB/T9222的简化解修正法不适用的原因在于不能满足增压锅炉机动性外,简化解法不体现时间参数,GB/T9222法对增压锅炉汽包筒体结构(温度阻尼系数)修正程度不够;增压锅炉汽包筒体径向温差并不是筒壁越厚,温差越大,而还应考虑增压锅炉启停时间和速度共同作用的效应;增压锅炉汽包筒体结构决定的贝塞尔函数特征方程特征值构成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且汽包上半部筒体的特征值大,斜率也大;无孔增压锅炉汽包周向温差热应力计算公式中热应力比值的变化规律为汽包水位越低,该值越大,且按此时的最大值取值;汽包与连接管采用上焊下胀的连接方法是合理的;推导出的第三强度理论下的交变应力范围捷算方法,不仅减少了计算物理量和步骤,还简化了增压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美国ASME、英国BS DP 5500和GB/T9222标准计算法。总之,可采用ASME和BSDP 5500标准计算体系,但低周疲劳设计曲线和损伤安全准则不适用于本研究,疲劳考核点也不必为两个,径向温差需编程计算;TRD301标准不适用于本研究;GB/T9222标准中径向温差计算方法、内压应力和径向温差热应力计算合成的极值法和损伤安全准则不适用于本研究。本文提出的交变应力范围捷算法能够简化ASME、BS DP 5500和GB/T9222标准计算法,且本文法是对这些标准法的发展。2、在增压锅炉汽包安全评定和断裂寿命计算方法研究方面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BS7910-2005中1/4椭圆孔角裂纹的等效裂纹尺寸和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应力计算规定和我国COD这一先进的设计曲线,并在本研究应力计算方法和应力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简化安全评定计算方法,同时适用于弹性和塑性范围,并为断裂寿命计算提供了允许裂纹尺寸。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试验的裂纹扩展速率,建立了断裂寿命计算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JB/T1609标准中汽包表面质量检验数据不适用于计算裂纹的检验;计算裂纹的存在,使增压锅炉汽包寿命远远不能满足增压锅炉使用寿命要求。同时,开孔尺寸和增压锅炉停炉速度的增加均会缩短断裂寿命,当二者共同作用时,则还会加剧。3、对实际工程的建议1)汽包水位降低,会加剧缩短增压锅炉汽包寿命。因此,在设计和增压锅炉运行时应予以考虑;2)增压锅炉汽包上半部筒体与连接管间应采用焊接,下半部筒体应采用胀接,而过热器管束与其连接集箱间采用胀接;3)JB/T1609中汽包表面制造质量检验数据不适用于计算裂纹的检验,应加强这类裂纹的监督检查,同时在设计中尽量避免采用焊接式粗管径,并引入压力容器自强技术,在增压锅炉运行中要降低应力峰值;4)汽包材料的选择,应在满足低周疲劳寿命基础上,尽量采用断裂韧性高的材料,以确保汽包的安全可靠性。
张燕锋[6](2011)在《三废锅炉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三废锅炉技术是近些年来在国内发展应用起来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烧技术,是国家循环经济所支持的节能环保项目。它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吹风气、放空气等)、废渣(造气炉渣等)、除尘器细灰等掺入部分煤矸石在三废流化混燃炉内燃烧,达到制取高位热能蒸汽的目的,产生的中压蒸汽经背压可发电,背压后的低压蒸汽可供生产使用,混燃炉渣则可以作为生产高档水泥的原料。对于使用锅炉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节能减排,才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控制系统是关键。本文首先对三废锅炉工艺流程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主要介绍了三废锅炉的工作过程及节能原理,分析了三废锅炉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三废锅炉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滑模控制和预测控制的方法用于三废锅炉的建模与控制优化,并在实践上,给出了三废锅炉的整个控制工艺设计,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及控制系统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考虑一类受扰非线性系统,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在线逼近外部干扰,并分析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参数的选择方法,证明了其收敛特性;针对输入不确定的情况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自适应滑模控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一个倒立摆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三废锅炉的床温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采用Lyapunov方法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对闭环系统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强,能够满足控制需求。2.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设计了SISO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详细分析了动态观测系统和闭环系统的性能,证明了闭环信号的有界性;并将结论推广,针对MIMO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滑模控制,在参数自适应中引入了动态干扰观测误差和切换函数,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各信号的有界性。以三废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为对象,设计了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在所有干扰未知的情况下,实现了温度的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3.将LS-SVM作为预测模型应用于三废锅炉汽包水位预测控制,进一步对其进行反馈校正控制、滚动优化。有效地解决了三废锅炉汽包水位预测在线滚动优化和非线性系统建模方面的困难。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对玉溪银河化工厂的55t/h三废锅炉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进而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做了详细描述;再以三废锅炉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为例采用PID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最终给出了系统的运行实现界面。通过实际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三废锅炉控制效果良好,节能效果明显。作者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把本论文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控制系统性能和节能效果。
高劲松[7](2007)在《锅炉受热面管的失效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锅炉受热面管的失效是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受热面管失效的研究和预防是锅炉检验和监察人员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失效的问题,以详实的工程素材,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对受热面管的主要失效模式进行了分类,针对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不同特点,系统地研究总结各种失效的机理,为建立受热面管的失效预防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2)用丰富图片和工程实例直观描述锅炉热面管的失效特征、分析失效的原因,并以工程实际中典型的受热面管失效为例,建立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与对策,提出了受热面管的检验要点。对检验和生产有较好的指导作用。(3)针对工程实际中受热面管的的寿命预测问题,介绍了通过内壁氧化皮厚度的测量进行受热面管寿命预测的方法,推荐了国内外先进的炉受热面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技术。
朱进[8](2003)在《锅炉锅筒过热后的安全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引言 因锅炉严重缺水,造成的锅炉本体过热事故,本市每年都要发生多起,而这些事故后的锅炉本体,尤其是锅筒,能否继续安全使用,须作出安全性能分析。本文以我市某厂一台DZL4-13-AⅡ型锅炉的材料性能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锅炉能否继续安全使用提出了建议。
邢玉庆,彭佩清[9](2001)在《常压热水锅炉锅筒鼓包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 概述目前,常压热水锅炉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与承压锅炉相比,它具有运行平稳、供热质量好、材质要求低、造价小、安全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但是,如果因为常压热水锅炉本身不承压、水质要求较宽而放松对锅炉的监督管理,特别是水质处理的监督管理,就会造成锅筒局部过热变形、鼓包,乃至穿孔事故。1999年11月,我单位安装投运了E-350型常压燃油热水锅炉,至2000年2月,运行2200小时,连续发生了锅筒过热鼓包穿孔事故,严重影响了正常供暖。
刘福仁[10](1992)在《我国锅壳式卧式外燃锅炉的发展与完善》文中研究说明全面阐述并分析了KZ型锅炉的发展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二、锅炉锅筒过热后的安全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锅炉锅筒过热后的安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锅炉定期检验及安全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工业锅炉的检验方法 |
2.1 常规检验 |
2.1.1 外观检验 |
2.1.2 锤击检查 |
2.1.3 超声波测厚仪检查组件壁厚 |
2.1.4 拉线检查和直尺检查 |
2.2 无损检测检验 |
2.2.1 液体渗透检测 |
2.2.2 磁粉检测 |
2.2.3 射线检测 |
2.2.4 超声波检测 |
2.3 水压试验 |
2.3.1 水压试验的目的 |
2.3.2 水压试验前的准备 |
2.3.3 水压试验压力的规定,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 |
第3章 工业锅炉的安全分析 |
3.1 锅炉事故处理的意义和分类 |
3.1.1 锅炉事故的定义 |
3.1.2 锅炉事故的分类 |
3.1.3 锅炉事故处理的意义 |
3.2 锅炉事故安全分析举例 |
3.2.1 锅炉缺水事故 |
3.2.2 锅炉超压事故 |
3.2.3 锅炉爆管事故 |
3.2.4 锅炉过热器爆管事故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江西某A盐化有限公司高温过热器长时超温爆管案例 |
4.2 江西某B盐化有限公司#2 锅炉炉水冷壁爆管事故 |
4.3 江西某C板材有限公司蒸汽锅炉检验案例 |
4.4 江西某D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蒸汽锅炉检验案例 |
第5章 定期检验方法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干熄焦余热锅炉锅筒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节能减排政策 |
1.1.2 炼焦工艺与传统湿法炼焦 |
1.1.3 干熄焦技术 |
1.1.4 干熄焦余热锅炉的结构特点 |
1.1.5 干熄焦余热锅炉的水循环系统 |
1.2 干熄焦余热锅炉液位调节的意义和过程分析 |
1.2.1 锅筒液位和给水量的关系 |
1.2.2 锅炉给水控制中三个重要变量的动态特征 |
1.2.3 研究锅炉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意义和要求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常用锅炉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改造 |
2.1 国内外常用锅炉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简介 |
2.1.1 PID自动调节系统 |
2.1.2 串级三冲量液位调节系统 |
2.1.3 现阶段干熄焦余热锅炉液位调节系统 |
2.1.4 信息化监控系统的构成 |
2.2 对串级三冲量液位调节系统的改造 |
2.2.1 改造的理由和必要性 |
2.2.2 单冲量调节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2.3 调节系统的改造方案 |
2.2.4 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结构分析 |
2.3.1 浮子式液位传感器 |
2.3.2 给水调节阀 |
2.3.3 电感式液位调节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感式液位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
3.1 调节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
3.1.1 调节器的系统图 |
3.1.2 调节器系统的连续性 |
3.2 调节环节的连续函数 |
3.2.1 调节环节 |
3.2.2 等效调节系统 |
3.3 动态特征和参数整定 |
3.3.1 调节品质 |
3.3.2 静差 |
3.3.3 增设死区 |
3.3.4 确认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试及应用 |
4.1 概述 |
4.2 用KED软件建模进行模拟运行实验 |
4.2.1 余热锅炉烟气侧建模 |
4.2.2 余热锅炉水侧建模 |
4.2.3 余热锅炉锅筒自动控制系统建模 |
4.2.4 模型的调试运行 |
4.3 电感式液位自动调节器的整定 |
4.3.1 调节器的整定 |
4.3.2 系统的投试运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带再热器的高炉煤气锅炉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75 t/h带再热器的高炉煤气锅炉设计 |
1.1 锅炉设计参数 |
1.2 锅炉整体布置 |
1.3 锅炉主要部分结构简述 |
(1) 炉膛和膜式水冷壁 |
(2) 过热器与汽温调节 |
(3) 再热器及冷却保护 |
(4) 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
1.4 燃烧系统 |
1.5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
2 运行情况 |
3 结束语 |
(5)增压锅炉汽包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增压锅炉装置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
1.1.1 主要结构 |
1.1.2 工作原理 |
1.2 增压锅炉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锅炉汽包疲劳问题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增压锅炉无孔汽包筒壁温差及其热应力计算研究 |
2.1 基于圆柱坐标法的弹性力学问题研究 |
2.1.1 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设 |
2.1.2 圆柱坐标中的基本方程 |
2.2 无孔汽包筒体周向(上下壁)温差及其热应力计算研究 |
2.2.1 无孔汽包筒体周向(上下壁)温差热应力计算研究 |
2.2.2 增压锅炉无孔汽包筒体周向(上下壁)热应力比值的计算研究 |
2.3 无孔汽包筒壁径向温差及其热应力计算研究 |
2.3.1 无孔汽包筒壁在非稳态温度场时的径向温差及其热应力计算研究 |
2.3.2 准稳态温度场时的无孔汽包筒壁径向温差热应力计算研究 |
2.3.3 无孔汽包筒壁径向温差及其热应力的国家标准计算方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压锅炉汽包应力集中系数研究 |
3.1 薄平板上圆孔的弹性应力集中系数 |
3.1.1 单向应力状态下带小圆孔的平板 |
3.1.2 两向应力状态下带小圆孔的平板 |
3.2 内压应力集中系数 |
3.2.1 德国TRD301《蒸汽锅炉技术规程》推荐的数值 |
3.2.2 美国ASME标准推荐的数值 |
3.3 径向温差热应力集中系数 |
3.4 周向(上下壁)温差热应力集中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增压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计算研究 |
4.1 增压锅炉汽包工作和寿命特点 |
4.2 汽包低周疲劳寿命的局部应力-应变法 |
4.3 美国ASME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4.3.1 低周疲劳设计曲线 |
4.3.2 循环应力幅的确定 |
4.3.3 疲劳寿命计算 |
4.3.4 疲劳损伤计算 |
4.4 英国BS PD 5500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4.5 德国TRD301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4.5.1 低周疲劳设计曲线 |
4.5.2 疲劳损伤计算 |
4.5.3 交变应力范围的确定 |
4.5.4 疲劳寿命计算 |
4.6 我国电站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国家标准计算方法 |
4.6.1 疲劳考核点处计算载荷 |
4.6.2 合成主应力计算 |
4.6.3 给定循环工况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 |
4.6.4 累积损伤安全准则 |
4.7 增压锅炉汽包低周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的确定研究 |
4.7.1 计算载荷种类确定分析 |
4.7.2 疲劳考核点确定研究 |
4.7.3 疲劳考核点低周疲劳寿命计算步骤 |
4.7.4 疲劳考核点处应力计算确定研究 |
4.7.5 合成主应力计算说明 |
4.7.6 给定循环工况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说明 |
4.7.7 疲劳考核点处内压应力和径向温差热应力合成的相位关系研究 |
4.7.8 交变应力范围捷算法研究 |
4.8 增压锅炉汽包筒体与管束之间的连接方法研究 |
4.8.1 汽包筒体上半部合成主应力在增压锅炉启停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
4.8.2 汽包筒体下半部合成主应力在增压锅炉启停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
4.8.3 汽包低周疲劳累积损伤计算与讨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压锅炉汽包安全评定和断裂寿命计算研究 |
5.1 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
5.1.1 线弹性断裂力学 |
5.1.2 弹塑性断裂力学 |
5.2 增压锅炉汽包焊接管孔边纵向角裂纹简化安全评定方法研究 |
5.3 疲劳裂纹扩展规律与寿命计算方法 |
5.3.1 疲劳裂纹扩展过程 |
5.3.2 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 |
5.3.3 疲劳裂纹亚临界扩展速率及寿命计算 |
5.4 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 |
5.4.1 原始数据 |
5.4.2 简化安全评定 |
5.4.3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三废锅炉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1.1.2 三废锅炉概述 |
1.1.3 三废锅炉的控制问题 |
1.2 滑模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1 预测控制在锅炉建模与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
1.3.2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控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三废锅炉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三废锅炉工艺分析 |
2.3 三废锅炉工作过程 |
2.3.1 空气的流动过程 |
2.3.2 混合燃料的燃烧过程 |
2.3.3 烟气的传热过程 |
2.3.4 水的汽化过程 |
2.4 三废锅炉的控制系统分析 |
2.4.1 燃料控制系统 |
2.4.2 送风量控制系统 |
2.4.3 床温控制系统 |
2.4.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
2.4.5 床压控制系统 |
2.4.6 底渣控制系统 |
2.4.7 二氧化硫控制系统 |
2.4.8 烟温控制系统 |
2.4.9 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
2.4.10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三废锅炉床温自适应滑模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滑模控制 |
3.3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 |
3.4 输入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
3.5 仿真研究 |
3.5.1 数值仿真 |
3.5.2 三废锅炉床温控制系统仿真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三废锅炉主蒸汽温度自适应滑模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糊干扰观测器设计 |
4.3 SISO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 |
4.4 MIMO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 |
4.5 仿真研究 |
4.5.1 模糊干扰观测器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比较 |
4.5.2 三废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仿真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S-SVM的三废锅炉汽包水位预测控制系统 |
5.1 三废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
5.2 基于LS-SVM的预测控制 |
5.2.1 预测控制在锅炉控制系统的应用 |
5.2.2 基于LS-SVM的锅炉预测控制算法 |
5.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
5.4 基于LS-SVM逆系统的预测控制 |
5.5 三废锅炉水位预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玉溪银河化工三废锅炉管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6.1 管控一体化系统总体架构 |
6.2 系统的具体设计 |
6.2.1 三废锅炉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 |
6.2.2 三废锅炉管控一体化系统功能设计 |
6.2.3 设备的选择 |
6.3 三废锅炉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3.1 锅炉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 |
6.3.2 汽包锅炉液位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6.4 三废锅炉控制系统的实现 |
6.5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锅炉受热面管的失效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立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锅炉结构简介及其特点 |
1.2.1 工业锅炉 |
1.2.2 电站锅炉 |
1.2.3 结构特点 |
1.3 锅炉受热面管失效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1 工业锅炉 |
1.3.2 电站锅炉 |
1.4 存在问题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存在问题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受热面管的失效模式及其失效机理 |
2.1 受热面管的失效模式 |
2.2 受热面管的主要失效模式 |
2.2.1 长期过热 |
2.2.2 短期过热 |
2.2.3 碱腐蚀 |
2.2.4 酸腐蚀 |
2.2.5 氢脆 |
2.2.6 应力腐蚀 |
2.2.7 氧腐蚀 |
2.2.8 腐蚀疲劳 |
2.2.9 高温腐蚀 |
2.2.10 高温氧化 |
2.2.11 疲劳 |
2.2.12 磨损 |
2.2.13 珠光体球化和碳化物聚集 |
2.2.14 石墨化 |
2.2.15 合金元素的重新分配 |
2.2.16 热脆性 |
2.2.17 低温硫腐蚀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工业锅炉受热面管的失效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
3.1 高温损伤 |
3.1.1 缺水 |
3.1.2 结垢 |
3.1.3 管内积炭 |
3.1.4 水循环故障 |
3.2 氧腐蚀 |
3.3 垢下腐蚀 |
3.4 低温硫腐蚀 |
3.5 磨损 |
3.6 其他原因 |
3.7 受热面管高温损伤后的判用意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站锅炉“四管”的失效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
4.1 各受热面管的主要失效模式 |
4.2 水冷壁管 |
4.3 过热器和再热器管 |
4.4 省煤器管 |
4.5 各种失效模式的交互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受热面管的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 |
5.1 剩余寿命预测原理 |
5.1.1 内壁氧化皮厚度测量 |
5.1.2 当量温度计算 |
5.1.3 剩余寿命的预测 |
5.2 状态评估技术与寿命预测系统 |
5.2.1 内壁氧化皮测定和状态评估系统 |
5.2.2 锅炉管寿命管理系统 |
5.2.3 壁温监测诊断系统 |
5.2.4 剪力-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锅炉锅筒过热后的安全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锅炉定期检验及安全分析方法研究[D]. 张金颖. 南昌大学, 2019(02)
- [2]干熄焦余热锅炉锅筒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研制[D]. 刘毅.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3]带再热器的高炉煤气锅炉的设计[J]. 刘美丽. 工业锅炉, 2013(03)
- [4]我国工业余能利用技术与市场浅析[J]. 尹凤亭,田丽华. 通用机械, 2012(09)
- [5]增压锅炉汽包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D]. 郑心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5)
- [6]三废锅炉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张燕锋.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7)
- [7]锅炉受热面管的失效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D]. 高劲松. 南昌大学, 2007(06)
- [8]锅炉锅筒过热后的安全性能分析[J]. 朱进. 城市质量监督, 2003(Z1)
- [9]常压热水锅炉锅筒鼓包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邢玉庆,彭佩清.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2001(01)
- [10]我国锅壳式卧式外燃锅炉的发展与完善[J]. 刘福仁.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