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分离提取及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魏彤[1](2020)在《绿豆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性质及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γ-氨基丁酸,别名4-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它有很多生理功能并且这些生理功能非常重要。谷氨酸脱羧酶(GAD,EC 4.1.1.15)是γ-氨基丁酸(GABA)的催化酶,可催化L-谷氨酸以产生成γ-氨基丁酸。制备GABA利用植物组织代谢GAD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绿豆具有较高的GAD活力。论文中的GAD是从绿豆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主要研究的是GAD活性、GAD的分离纯化和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以及试剂这几个因素对GAD的影响以及对GAD结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绿豆中GAD的活性,为进一步利用绿豆GAD富集产生GABA提供理论基础。在论文中,用FDNB柱前衍生化法衍生GABA,该反应使用谷氨酸脱羧酶催化L-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的这一反应特性,检测绿豆中GAD活力。在360 nm下检测衍生物,使用HPLC Lichrospher C 18色谱柱进行分离样品,因而可以得到GABA的含量,以及可以得到绿豆组织中的GAD活力;建立了硫酸铵沉淀法、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色谱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层析法分离纯化绿豆中的GAD;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硫酸铵盐析GAD蛋白样品的沉淀效果的影响,并且对纯化后的绿豆GAD的酶学性质(包括温度、pH、化学试剂金属离子)进行研究;通过Native-PAGE电泳、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E-HPLC)和质谱法检测得到分子组成以及分子量;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GAD的二级结构,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三级结构,从而研究和了解了绿豆GAD的结构。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硫酸铵盐析GAD蛋白样品的沉淀效果的最佳沉淀条件为:最佳硫酸盐浓度为50%,最佳沉淀时间12 h,pH 6.0;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色谱法最佳条件为:在30℃条件下将pH 7.0的绿豆GAD(浓度为0.4 mg/mL)提取液分别以1.5 mL/min流速上柱,上样量为6 mL;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层析法最佳条件为:上样量5 mL,用蒸馏水洗脱,洗脱流速0.2 mL/min,于280 nm下测吸收度;分离纯化绿豆中的GAD后得到两种同工酶,是分子量为155 kDa(GAD1)和75 kDa(GAD2)的二聚体,可知GAD1和GAD2的纯化倍数,酶的比活力以及酶回收率。将纯化后的两种GAD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可以得到GAD1和GAD2的最佳活性酸碱度值分别为pH 6.1和pH 5.5,最适温度是40℃,GAD2具有更广泛、稳定的酸碱度范围和温度范围;KI,MgSO4,AgNO3和SDS对绿豆GAD活性有抑制作用;吐温(Tween)80,Ca2+、Cu2+和低浓度辅酶PLP对绿豆GAD活性有促进作用,但是Fe2+仅能增加GAD2活性。通过对GAD进行结构研究可知,GAD1具有较高含量的酸性氨基酸,而GAD2具有较高含量的碱性氨基酸,两种绿豆GAD同工酶均由相近含量的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组成。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GAD的二级结构可以知道,在GAD2中发现了更高的有序结构含量,更高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决定了GAD2的稳定性较高,并且通过荧光分析显示GAD1具有更灵活和暴露的分子结构,而GAD2的构象更紧凑和保守。综上可知,确定了最佳沉淀条件:最佳硫酸盐浓度为50%,最佳沉淀时间12 h,pH 6.0;优化和确定了分离纯化的条件,并且分离出两种GAD,GAD1和GAD2是二聚体且酶活较高;通过酶学研究可知GAD2的pH和温度有更广泛的稳定性,而只有少部分金属离子对GAD2活性有影响,使其活性降低,在GAD2中发现了更高的有序结构含量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稳定性;通过荧光分析检测,酸碱度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酶的结构变化,降低酶的活性,且GAD2的构象更紧凑和保守更进一步说明了其稳定性,金属离子Ca2+参与了GAD的钙调蛋白结合域的结合,诱导了一个“埋藏”的致密结构,而SDS诱导的GAD的展开破坏了酶的活性。在绿豆内发现了相对较高的GAD活性。利用绿豆制备GABA具有良好的前景,并且绿豆是廉价易得的,研究内容对绿豆精深加工和新型GABA的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能丰富对植物GAD的了解,并从理论上为绿豆富集GABA提供支持。
孙坤坤[2](2020)在《苦荞麦酚类物质的鉴定、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苦荞不同环境下游离酚、结合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的含量和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并且还分析苦荞萌发期和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γ-氨基丁酸的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期能够筛选出优质的苦荞品种和合理利用苦荞资源。通过分析湖北江汉平原低海拔地区种植的49份苦荞籽粒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三种抗氧化测试模型综合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其酚类物质的组成进行鉴定。游离黄酮和游离酚的含量分别在13.36-34.95mg/g和10.10-29.34 mg/g,分别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90.98%和79.44%,因此多酚和黄酮主要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山奈酚、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3’-O-吡喃葡萄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是苦荞籽粒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其中游离酚以芦丁和槲皮素为主,结合酚以表儿茶素和芦丁为主。49份苦荞品种提取物的三种抗氧化活性变化趋势一致,结合态的抗氧化活性占比较小,因此抗氧化性主要来源游离态提取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苦荞品种的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显着相关。因此通过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和组成筛选出高品质的苦荞品种,以满足市场食品加工生产的需求。以苦荞品种‘昭苦2号’籽粒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化学技术测定苦荞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含量、组成、抗氧化活性和γ-氨基丁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苦荞籽粒萌发到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黄酮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显着升高,总酚、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萌发2~6 d快速提高,在第6天分别达到109.27 mg/g、137.73 mg/g和6.37 mg/g。游离酚和游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和总黄酮一致,萌发至第6天分别是萌发前苦荞籽粒的4.08倍和4.53倍以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第6天是苦荞籽粒的4.46倍。芽菜形成过程中,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显着提高,但占总酚和总黄酮的比值较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苦荞籽粒萌发前后提取物中同样鉴定出6种黄酮单体,游离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芦丁和槲皮素,其中芦丁的含量在萌发6~7 d增加缓慢,第6天达到50.80 mg/g,而槲皮素的含量在萌发1 d后不断降低。结合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表儿茶素和芦丁。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综合评价不同萌发期苦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苦荞籽粒萌发后游离态、结合态及总抗氧化活性均显着提高。表明萌发至第6天的苦荞芽菜具有更广的市场应用价值。以苦荞品种‘昭苦2号’籽粒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苦荞提取物中多酚物质、黄酮化合物以及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和γ-氨基丁酸含量积累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游离酚和游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分别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90.06%和94.96%以上。苦荞中游离酚和游离黄酮的含量从花到种子成熟期显着降低,其中花期含量最高。随着叶片不断成熟至衰老阶段,游离酚和游离黄酮的含量不断降低。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占比较小,其中花期至种子未成熟之前含量较高,显着高于其他各个阶段。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变化趋势与游离酚和游离黄酮一致。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种子成熟至S2阶段显着高于其他时期,并且衰老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最低,达到0.75 mg/g。同样鉴定出的6种黄酮单体,其中芦丁的含量最高。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苦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显着相关,并且芦丁的含量与多酚、黄酮和抗氧化活性也显着相关。因此,综合考虑苦荞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苦荞多酚和黄酮以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和组成,以期能够合理利用和开发苦荞资源。
李雁琴[3](2020)在《红枣中GABA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研究报道,γ-氨基丁酸(GABA)可能是红枣中促进睡眠的功能成分。然而关于红枣中GABA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更好地掌握红枣中GABA的生物活性功能。因此,本文以红枣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HPLC测定GABA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然后分析了红枣生长过程中的Glu和GABA的变化;最后研究了红枣贮藏过程中Glu和GABA的变化。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红枣中Glu和GABA的HPLC测定方法优化通过研究得出:邻苯二甲醛衍生试剂中硼酸钠浓度0.05 mol/L,流速0.7 mL/min,流动相:甲醇(A)、甲酸浓度0.1%(B),洗脱梯度:0-15 min,35%-28%(B);15-16 min,28%-35%(B);16-20 min,35%(B)。优化后的条件具有流动相配制方便、分析周期短、流动相用量少、系统压力低等优点。在该分分析条件下,红枣中Glu和GABA能达到基线分离,出峰时间短,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都较好。分析了8个地方红枣品种Glu和GABA含量,发现不同品种红枣间Glu含量有差异(p<0.05),其中妈妈枣与双仁枣中Glu含量最高,为164.84μg/g DW和164.87μg/g DW,襄汾木枣Glu含量最低为127.44μg/g DW。不同品种红枣间GABA含量有差异(p<0.05)。其中妈妈枣GABA含量最高为474.46μg/g DW,晋骏1号GABA含量最低为202.12μg/g DW。2.红枣生长过程中的Glu和GABA的变化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种间Glu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红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Glu的含量会持续减少。8个品种红枣在幼果期时Glu的含量最高,骏优和骏枣Glu含量最高为1487.57μg/g DW和1220.82μg/g DW,大白铃Glu含量最低为556.11μg/g DW,8个品种红枣全红期Glu含量都没有超过250μg/g DW。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种间GABA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红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GABA的含量会逐渐减少。8个品种红枣在幼果期时GABA的含量最高,骏枣和骏优GABA含量最高为1228.65μg/g DW和1222.81μg/g DW,酸枣GABA含量最低为422.62μg/g DW。3.红枣贮藏过程中Glu和GABA的变化在贮藏期期间骏枣中Glu含量与贮藏时间有关(p<0.05)。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骏枣中Glu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8种处理的骏枣在第9周时Glu的含量最高,空白对照的骏枣Glu含量最高为189.05μg/g DW,1%壳聚糖和0.5 g/L水杨酸和1-MCP复合处理的骏枣Glu含量最低为158.48μg/g DW。在贮藏期期间骏枣中GABA含量与贮藏时间有关(p<0.05)。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骏枣中GABA的含量持续增加。8种处理的骏枣在第9周时GABA的含量最高,空白对照的骏枣GABA含量最高为638.95μg/g DW,0.5 g/L水杨酸和1-MCP复合处理的骏枣GABA含量最低为537.53μg/g DW。
高冬腊[4](2020)在《赛里木生牛乳和酸奶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高产γ-氨基丁酸菌株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赛里木酸奶是新疆拜城县当地维吾尔族农妇制作的一种传统且非常受喜爱的凝固型酸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赛里木酸奶中含有较同类酸奶产品中含量高的功能性因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推测是由微生物代谢而来。本文以赛里木镇的生牛乳和传统酸奶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0份生牛乳和30份传统酸奶进行宏基因组检测,用纯培养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富集,挑取生长的优势菌株分离纯化,制备菌株转化液,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检测其是否能产生GABA,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再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及序列鉴定技术进行菌株鉴定。结论如下:(1)高通量测序共获得高质量细菌16Sr RNA序列4,092,576条和真菌ITS序列4,056,820条。共鉴定出15个细菌门和18个真菌门,包含了218个细菌属和495个真菌属。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分别是生牛乳和酸奶的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为优势真菌门。巨型球菌属、乳杆菌属是分别是生牛乳和酸奶中的优势细菌菌属;假丝酵母属为优势真菌菌属。结果表明,赛里木生牛乳及酸奶中微生物物种丰富多样,两类乳品的菌群结构及丰度有较大差异。(2)利用MRS、M17和YPD培养基从60份样品中共分离187株菌。采用薄层层析法,初步筛选得到S8-42、S13-32、X26-42、S30-52、S33-32、X10-31、S20-31、X30-21共8株具有生成γ-氨基丁酸能力的菌株。(3)利用形态学鉴定,8株菌初步鉴定为3株酵母菌和5株乳酸菌,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菌株发酵液中GABA含量在150-400μg/m L之间,经过检测,有3株含量在300μg/m L以上,编号为S20-31、S30-52、S33-32,产量分别为302.72、397.68和331.80μg/m L。提取这3株菌的DNA并测序,将形态学、生理生化等传统鉴定结果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判定菌株S20-31、S30-52、S33-32分别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徳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ecies.Bulgaria)。经过筛选和鉴定,本实验获得徳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S33-32这株产GABA含量较高的菌株,为下一步优化GABA产量及制备优良发酵剂提供了依据。
赵海彤[5](2020)在《水稻四种功能营养成分SSR关联分析及高/低抗性淀粉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稻米的品质需求,不仅注重口感等特质,而且要求水稻中富含多种功能营养物质,功能性水稻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除了具有一般水稻的特性之外,还兼具功能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各项机能。因此,开展水稻功能性营养品质研究,挖掘相关QTL/基因,对利用分子手段培育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08份水稻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抗性淀粉、总黄酮、谷蛋白和γ-氨基丁酸含量等4个功能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合69对多态性SSR标记,在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基础上,通过TASSEL3.0的GLM和MLM模型进行性状-标记的关联分析,并进一步挖掘优异等位变异以及相关载体材料。同时以高/低抗性淀粉品种龙锦1号和D109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灌浆初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取籽粒样品,测定抗性淀粉含量,并且进行转录组测序,进一步通过q RT-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为挖掘和利用抗性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017-2018两年测定的平均值筛选出高抗性淀粉品种10个,代表品种为降糖稻、P121、龙锦1号、花芒等;低谷蛋白品种10个,代表品种为龙香稻1号、红籼4号、万选4号、稻花香等;高总黄酮品种10个,代表品种为东农425、胭脂米、长白10、AC-1等;高γ-氨基丁酸品种10个,代表品种为B137、香芒稻、白光、暗红米等。其中AC-1、胭脂米、红籼4号、龙稻12号、香芒稻等5个品种兼具两种或三种优良营养成分。(2)利用Tassel 3.0的GLM和MLM两种模型共检测到与4个功能营养品质性状显着相关联的位点31个,累计61次显着关联,在12条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其中有13个位点在两种模型中同时被检测到。其中与抗性淀粉、总黄酮、谷蛋白和γ-氨基丁酸含量显着关联的位点分别为5、5、7和2个,有8个位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性状显着关联。(3)对两种模型同时检测到的13个位点进行优异等位基因挖掘,挖掘出29个相关的优异等位基因以及有代表性的载体材料,其中发现有携带多个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如降糖稻携带3个、B137携带2个、花芒携带3个、红籼4号携带5个、AC-1携带3个、胭脂米携带6个、P121携带7个优异等位基因。(4)利用筛选出的高/低抗性淀粉含量品种龙锦1号和D109在灌浆初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等4个时期籽粒取样进行抗性淀粉含量测定和转录组测序,根据对D109和龙锦1号4个时期的水稻籽粒总m RNA进行测序,共得到241.59Gb Clean Data,各样品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4.37%。RNA-seq结果表明,高/低抗性淀粉品种在灌浆初期有1849个差异基因、在乳熟期有3063个差异基因、在蜡熟期有7179个差异基因、在黄熟期有1027个差异基因。观察差异基因的动态变化,发现灌浆初期、乳熟期、蜡熟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呈现递增状态,且在蜡熟期的数量达到峰值,而在黄熟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趋于稳定状态,与抗性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对不同材料不同生育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生育时期中,特异表达基因GO条目的种类的相似程度较高,但每个GO条目中所含基因数量相差极大,大部分的相关基因在高抗性淀粉材料中上调表达。(5)选择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定量验证,定量结果和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趋势一致,显示转录组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陈青峰[6](2019)在《淡豆豉除烦功效及其GABA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的抗抑郁作用与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关系,分析淡豆豉炮制过程中高富集GABA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阐释淡豆豉的“除烦”功效和揭示淡豆豉炮制中GABA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1、本实验室前期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已建立规范的淡豆豉炮制工艺,本研究按此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取各炮制不同时间点样本。2、应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研究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与GABA含量的关系。(1)GABA含量测定:应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OPA)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样本的GABA含量。(2)CUMS抑郁模型制备:100只昆明小鼠(Kunming mice,KM)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GABA组、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再闷6 d、组、再闷15 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只单笼饲养。连续28天,按每天1种或2种刺激随机交替建立CUMS抑郁小鼠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单笼饲养及以下慢性应激刺激:禁食24 h,禁水24 h,潮湿垫料24 h,夹尾1 min(以小鼠发出哀鸣声为宜),45℃热水游泳3 min,斜笼24 h,4℃冷水刺激3 min,震荡2 min,通宵照明24 h,共9种刺激每天随机选取一种应激,持续应激28 d,使小鼠无法预知将要给予的应激。具体安排如下:第1、11、20 d为禁水;第2、10、21、28 d夹尾;第3、12、19 d为潮湿垫料;第4、13、24 d为热刺激;第5、15、22 d为禁食;第6、16、23 d为斜笼;第7、14、26 d为冷刺激;第8、18、27 d为通宵照明;第9、17、25 d为震荡。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28 d,观察体重、悬尾、强迫游泳、敞箱、糖水偏好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3、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初步分析应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淡豆豉炮制中pH、温度、水分、蛋白酶(酸、中、碱性)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1)淡豆豉炮制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利用pH计、温度计、干燥失重法、福林酚法及Berthelot显色法分别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温度、水分、蛋白酶和GAD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应用柱前在线衍生HPLC-OPA方法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GABA的动态变化。(2)统计学方法分析:以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个指标含量为横坐标,以相应时间点样本的GABA含量为纵坐标作散点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对各指标与GABA含量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用双尾检验法评价显着水平。用R2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评价,F检验法评价其回归方程的显着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比较各因素系数绝对值的大小,明确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4、淡豆豉炮制中产GABA微生物的产GAD能力分析根据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各优势微生物在不同pH和温度下产GAD的能力。结果1、按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淡豆豉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得以下不同时间点样本:黑大豆(H)、“黄衣上遍”阶段为发酵0、3、6 d(分别记为F0、F3、F6)“再闷”阶段为再闷3、6、9、12、15 d(分别记为Z3、Z6、Z9、Z12、Z15),成品性状: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浓郁,味微甘。样品性状和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2、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GABA含量的关系(1)各药物组中GABA含量:按前期建立的发酵炮制工艺获取淡豆豉炮制不同时间点样品,并测定样品煎煮液中GABA含量,此次运用柱前在线衍生色谱技术在黑大豆和发酵6 d中未检测出GABA,再闷6 d和再闷15 d的GABA含量分别为5.559 mg/g、8.421 mg/g。(2)淡豆豉抗抑郁作用与GABA的关系:采用单笼饲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复制抑郁模型,连续给药28 d后,各行为学指标变化如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体重、糖水偏好、跨格数和直立数均减少(p<0.01);悬尾及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表明CUMS抑郁模型建造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体重:造模前各组均无差异(p>0.05),造模后盐酸氟西汀组、GABA组、再闷6 d组、再闷15 d高、中剂量均增加(p<0.05),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糖水偏好:造模前各组间无差异(p>0.05),造模后阳性药组、GABA组、再闷6 d组(p<0.01)及再闷15 d高、中剂量(p<0.05)均增加,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敞箱实验:造模前各组的跨格数、直立数均无差异(p>0.05),造模后阳性药组、GABA组、再闷6 d组、再闷15 d高、中剂量跨格数增多(p<0.01),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阳性药组、GABA组(p<0.01)、再闷15 d高剂量组(p<0.05)的直立数增加,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再闷6 d组及再闷15 d中、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悬尾实验:阳性药组、GABA组、再闷6 d组及再闷15 d高、中剂量组不动时间均减少(p<0.01),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强迫游泳实验:各组游泳不动时间均缩短(p<0.01)。3、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1)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1)GABA含量:在炮制前原料黑大豆中含有微量GABA,进入“黄衣上遍”阶段未检测出GABA,洗去黄衣进入“再闷”阶段后,GABA含量逐渐增加,至再闷15 d后含量稳定。(2)pH值: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值总体处于偏弱酸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3)温度:炮制体系的温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黄衣上遍”初始阶段温度最高。(4)水分:水分在“黄衣上遍”阶段逐渐降低,进入再闷阶段后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5)蛋白酶:淡豆豉炮制过程中酸、中、碱性蛋白酶均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酸性、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最高分别达11.88 U/g、116.56 U/g和69.20 U/g。(6)GAD:GAD活性总体呈现先减后增,于再闷15 d时活性高达17.64 U/g。(2)淡豆豉炮制中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淡豆豉炮制过程中水分和酸性蛋白酶与GABA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211和-0.340,p值分别为0.324和0.228,相关性较小且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知,其它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为pH(-0.375)>温度(-0.284)>GAD(0.140)>碱性蛋白酶(0.047)>中性蛋白酶(-0.030),其中pH、温度和中性蛋白酶与GABA具有负相关性,GAD活力和碱性蛋白酶与GABA存在正相关性。4、淡豆豉炮制中产GABA微生物的产GAD能力: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d3和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15R3在pH=6.0、温度为34℃时产GAD活力最高,此时GAD酶活分别达19.43 U/h和11.18 U/h;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5r1在pH为5、温度为31℃时产GAD能力最高,酶活达3.41 U/h;极细支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ME4在pH为4、温度为28℃时产GAD较强,酶活为11.50 U/h;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MB2和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ME3均是在pH为7、温度为28℃时产GAD能力最高,酶活分别为41.97、3.44 U/h;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JD2在pH为7、温度为31℃时最适产GAD,酶活为25.78 U/h;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MA3在pH为8、温度为28℃时最适产GAD,酶活为12.49 U/h;白腐菌(Phanerochaete sordida)MG1在pH为6、温度为25℃时最适产GAD,酶活达15.74 U/h。结论1.本实验按前期建立的淡豆豉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其成品性状和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2.本研究首次运用经典的CUMS抑郁模型来评价淡豆豉的除烦作用,结果表明淡豆豉对模型小鼠的抑郁行为有较好改善作用,抗抑郁作用与样本的GABA含量有关,为后期进一步明确淡豆豉除烦功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3.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温度、GAD、中性及碱性蛋白酶等指标对GABA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主次顺序为pH>温度>GAD>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4.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优势菌种最适产GAD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各菌株最适产GAD的条件与淡豆豉自然炮制条件范围相吻合,为进一步阐明淡豆豉炮制过程中GABA动态变化的机制奠定基础。
李胜男[7](2019)在《短乳杆菌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的研究》文中认为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为一种分布于哺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具备降低血压、调节激素分泌、控制哮喘等多种生理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疗、农业等多个行业。本论文对产GABA菌株的筛选鉴定,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发酵工艺的建立以及全细胞催化合成GABA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酸菜、羊奶、酸奶、榨菜、泡菜等样本中共分离出90余株菌株。经复筛筛选到一株来自于榨菜的高产GABA的菌株DLF-19076,采用纸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菌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产量为4.23 g/L。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以及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菌株DLF-19076与Lactobacillus brevis KLDS 1.0726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与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相吻合,因此,确定该菌株属于短乳杆菌,将其命名为Lactobacillus brevis DLF-19076。2、对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碳源为葡萄糖30 g/L、氮源为棉籽饼粉20 g/L、底物谷氨酸钠60 g/L、MgSO4·7H2O 0.4 g/L、MnSO4·H2O 0.2 g/L、培养温度35℃、初始pH 5.0、接种量6%。在该最优条件培养72 h后,GABA产量为30.34 g/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6.17倍。建立高效合成GABA的发酵工艺,通过调控pH 5.0发酵72 h,L-谷氨酸钠和葡萄糖基本耗尽,GABA产量为44.73 g/L,摩尔转化率为91.67%。随后进行恒pH分批补料发酵,最终摩尔转化率达到81.74%,生产速率最高可达到1.05 g/(L·h),GABA浓度为64.81 g/L,与未控制pH和控制pH 5.0的产量相比分别提高47.43%和113.61%。本实验选择廉价的棉籽饼粉作为氮源生产GABA,既能够降低发酵成本,又可以提高棉籽饼粉附加值,实现农业副产物的综合化利用。3、对全细胞催化合成GABA的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缓冲体系为0.2 M柠檬酸-Na2HPO4、温度35℃、pH 4.5、PLP 10μM、细胞浓度100 g/L(湿重)、底物浓度为60 g/L。探讨不同的细胞透化性处理对催化合成GABA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在40KHz功率下超声处理40 min。经7 h催化反应,GABA产量为44.78 g/L,摩尔转化率为91.80%,生产强度最高可达13.65 g/(L?h)。全细胞分批补料转化实验,经过3次补料后,反应液中GABA产量为85.71 g/L,摩尔转化率为87.84%,最大生产强度为10.96g/(L?h)。与分批催化合成GABA相比,产量提高了91.40%。
田玲[8](2019)在《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的精细定位及基因候选》文中提出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发现,部分稻米中富含一种功能性营养成分—γ-氨基丁酸(GABA),然而,目前对于作物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特性和代谢合成方面,对作物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规律研究极少。因此,充分发掘富γ-氨基丁酸水稻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规律,不仅对培育富γ-氨基丁酸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作物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Y-氨基丁酸含量低的宁农黑粳为母本与γ-氨基丁酸含量高的高粱稻-1为父本杂交,获得杂交F1,自交后获得F2及F2:3家系。以6162个F2及F2:3家系单株组成的精细定位群体为试验材料,以初级定位结果RM342和RM515为上下游侧翼标记,开发新的标记,将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精细定位在RM342和G121之间大约183Kb的范围内,根据水稻基因组注释,发现该区间内存在29个预测基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初定位结果中3个贡献率高的SSR标记对21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分析主效QTL位点及位点的作用效果,确定以第8号染色体上的位点qGABA8为主效QTL位点,获得用于交换株筛选的最佳基因型是HBA或BHA。2.利用侧翼标记逼近法,以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上、下游标记RM342和RM515为侧翼标记,设计了 102对InDel标记,共筛选出11对多态性标记,其中位于RM342和RM515之间的G56与G58标记对初定位遗传图谱进行进一步加密;以宁农黑粳/高粱稻-1杂交F2及F2:3家系4350个单株组成的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子标记进行重组个体筛选,以获得目标区段为杂合且具有高粱稻-1遗传背景的材料,共获得定位区间内发生遗传重组的交换单株151个,将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 qGABA8次级定位在标记RM342与G56之间大约235Kb的范围内。3.以次级定位筛选到的151株交换株及其85个F2交换株衍生出的F2:3家系1020株,66个F2:3交换株衍生出的F3:4家系792株单株为试验材料,共1963株;利用次级定位中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RM342与G56为上下游标记,在次级定位区间设计了 30对InDel标记,其中有1对多态性标记(G121);利用侧翼标记逼近法,进行交换株筛选,最终,在RM342与G121内筛选到53株交换株,结合交换单株表型进行分析,将qGABA8精细定位在RM342与G121标记183Kb区间内。4.结合qGABA8精细定位区间,发现该区间有29个基因,对这29个基因分别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有2个未知功能基因,有27个基因编码已知结构域蛋白。在27个已知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有3个基因与逆转录病毒GAG蛋白有关,表明在该区间存在一个编码病毒受体蛋白家族的基因簇;有21个基因与表达蛋白有关,在21个表达蛋白中,有6个基因,根据TMHMM和Signal PHMM推测,具有跨膜结构域或信号肽,说明有可能为蛋白激酶,也有可能为转录因子,因此可能在水稻生命活动中起作用。还有3个基因有着不同的作用,LOCOs08g32280.1基因调节水稻根系全蛋白质组内上调和下调的蛋白质斑点;LOCOs08g32370.1基因是粘蛋白相关的表面蛋白;LOC Os08g32500.;基因中 nucleobase-ascorbatetransporter(NAT)是高度疏水的蛋白质,在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发现了相似数量的基因。
王康恺[9](2019)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含量优良育种后代材料》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以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的杂交F4代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稻米籽粒中控制γ-氨基丁酸含量的3个QTL位点基础上,利用SSR标记对F4代进行基因型检测,获得了不同基因类型,并进行基因组合类型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4代不同基因组合类型子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结合F2代,分析不同世代组合与其Y-氨基丁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检测F4代籽粒性状,分析其含量与籽粒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富Y-氨基丁酸的后代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F4群体中,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为12.89mg/100g,含量最低为2.99mg/100g,平均含量为6.82mg/100g,处于双亲之间。2、对F4群体单株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做频率分析:γ-氨基丁酸含量呈连续性分布,有69个单株含量集中在5~10mg/100g,占总群体数109的63.3%;对F4代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发现:F4代单株籽粒的Y-氨基丁酸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出现明显的超亲现象。3、在F2代和F4代的所有组合中,代表高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BBA组合)中Y-氨基丁酸的检测结果均值最高,代表低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AAB组合)中Y-氨基丁酸的检测结果均值最低,其检测结果与基因型表现一致,差异显着性分析表明,γ-氨基丁酸含量与基因组合类型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4、相比于F2代,F4代的BBA组合中γ-氨基丁酸的平均含量增高,而F4代的AAB组合中γ-氨基丁酸的平均含量降低,且组合内单株的γ-氨基丁酸含量变异范围减小。特别是低含量纯合基因型材料符合度从53%上升到75%,其结果显示低含量纯合材料有趋于稳定趋势。5、γ-氨基丁酸含量与籽粒相关性分析表明.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相对胚重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且与粒厚呈显着负相关,与粒色呈显着正相关;结果表明:选择相对胚重较大,粒厚、千粒重适中,粒色较深的材料,可为筛选Y-氨基丁酸含量高的后代材料提供基础。6、根据F4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合其基因型的分析结果,获得编号1、6、7、8且基因组合类型均为BBA类型的单株为综合性状优良的后代材料。
杨曼[10](2019)在《筛选产γ-氨基丁酸(GABA)乳酸菌及其发酵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简称GABA),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动植物中。在人体内可以发挥多种生理功能,比如降血压,抗焦虑,改善抑郁情绪,增强记忆力,改善脑机能,抑制哮喘等。GABA作为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因子,成为了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在不仅仅在食品行业成为关注热点,在医药、畜牧业,甚至在化妆品行业也开始渐渐成为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满足人们对其生理功能的需求。多年研究表明,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典型代表,具有够维持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平衡,降低血清胆固醇,抗癌及抗衰老等益生功能。随着老年痴呆、失眠、焦虑、抑郁症等相关患者的增加,GABA益生功能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GABA的植物乳杆菌D-9,首先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优化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产GABA能力,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从浙江家庭传统发酵腌制品中分离得到了 218株初步确定为乳酸菌菌株。采用了薄层层析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出来的菌株发酵液中GABA情况进行了定性初筛和定量复筛。最终筛选出了一株GABA产量较高的分离菌D-9,GABA产量为0.672 g/L。(2)对分离菌D-9进行了生理生化和生物分子学鉴定。对分离菌D-9菌落形态特征、个体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分离菌D-9属于乳杆菌属。经过16S rDNA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在基因水平鉴定得出,分离菌D-9是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3)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9的生理特性。经过试验得出,植物乳杆菌D-9在12h时达到对数生长期,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培养pH值为6.5,具有较强的耐渗透压变化能力。(4)优化了植物乳杆菌D-9的GABA产量及培养基和发酵条件。通过对培养基的成分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8%(w/v)酵母膏,1.5%(w/v)葡萄糖,1.5%(w/v)L-谷氨酸钠,初始pH为5.5。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植物乳杆菌D-9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v/v),发酵温度为31℃,发酵时间为42h,得到最高的GABA产量可以达到1.413 g/L。
二、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分离提取及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分离提取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绿豆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性质及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γ-氨基丁酸 |
1.1.1 生产来源及分布 |
1.1.2 GABA的生理功能 |
1.1.3 GABA的检测方法 |
1.1.4 应用前景 |
1.2 谷氨酸脱羧酶 |
1.2.1 谷氨酸脱羧酶的来源及分布 |
1.2.2 GAD的生理功能 |
1.2.3 GAD的结构 |
1.2.4 应用前景 |
1.3 谷氨酸脱羧酶与γ-氨基丁酸的关系 |
1.4 植物中钙调素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绿豆GAD的提取及测定 |
2.2.2 绿豆GAD的制备与纯化 |
2.2.3 绿豆GAD的酶学性质研究 |
2.2.4 绿豆GAD的结构研究 |
2.2.5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绿豆GAD的分离纯化 |
3.1.1 (NH_4)_2SO_4 分级沉淀 |
3.1.2 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 |
3.1.3 DEAE-Cellulose 树脂分离纯化 |
3.1.4 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G-100 纯化绿豆谷氨酸脱羧酶 |
3.1.5 GAD 分离纯化结果 |
3.2 绿豆GAD酶学性质 |
3.2.1 酸碱度对GAD活性的影响 |
3.2.2 温度对绿豆GAD活性的影响 |
3.2.3 化学试剂和金属离子对GAD活性的影响 |
3.3 绿豆GAD的结构研究 |
3.3.1 绿豆GAD酶活测定 |
3.3.2 绿豆GAD氨基酸组成 |
3.3.3 GAD的二级结构 |
3.3.4 GAD的三级结构 |
3.3.5 Native-PAGE法鉴定绿豆GAD纯度并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
3.3.6 绿豆GAD分子量分布 |
3.3.7 MS法测定绿豆GAD相对分子质量 |
4.讨论 |
4.1 绿豆GAD的分离纯化 |
4.2 绿豆GAD酶学性质 |
4.3 绿豆GAD的结构研究 |
4.4 测定绿豆GAD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苦荞麦酚类物质的鉴定、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苦荞麦文献综述 |
1.1 苦荞麦 |
1.1.1 苦荞麦概述 |
1.1.2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功能 |
1.1.3 苦荞麦原料产品的加工开发 |
1.2 苦荞酚类化合物(黄酮)研究进展 |
1.2.1 酚类化合物概述 |
1.2.2 黄酮物质的理化性质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
1.2.4 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 |
1.2.5 黄酮物质的测定方法 |
1.3 苦荞中γ-氨基丁酸(GABA)的研究进展 |
1.4 苦荞不同环境下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1.4.1 低海拔地区种植苦荞酚类物质的研究 |
1.4.2 萌发对苦荞酚类物质的影响 |
1.4.3 苦荞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期酚类物质的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低海拔地区不同苦荞品种酚类物质的鉴定、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游离酚提取 |
2.2.2 结合酚提取 |
2.2.3 总酚含量测定 |
2.2.4 黄酮含量测定 |
2.2.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组成 |
2.2.6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0 不同苦荞品种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 |
2.3.1 不同苦荞品种游离黄酮和结合黄酮含量 |
2.3.2 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组成 |
2.3.3 抗氧化性分析 |
2.3.4 聚类分析 |
2.3.5 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低海拔地区不同苦荞品种多酚组成与分布 |
2.4.2 低海拔地区不同苦荞品种抗氧化能力分析 |
2.5 结论 |
3 苦荞芽菜多酚物质、γ-氨基丁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苦荞麦发芽 |
3.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苦荞不同萌发期多酚和黄酮含量 |
3.3.2 酚类物质的组成及含量 |
3.3.3 γ-氨基丁酸含量 |
3.3.4 抗氧化活性分析 |
3.3.5 苦荞不同萌发期多酚、黄酮、抗氧化活性和芦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萌发期苦荞多酚组成和分布 |
3.4.2 不同萌发期苦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
3.4.3 不同萌发期苦荞提取物γ-氨基丁酸 |
3.5 结论 |
4 苦荞不同器官不同时期多酚物质、γ-氨基丁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2.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苦荞不同器官不同时期多酚含量 |
4.3.2 苦荞不同器官不同时期黄酮含量 |
4.3.3 苦荞不同器官不同时期黄酮的组成和含量 |
4.3.4 苦荞不同器官各个时期γ-氨基丁酸的含量 |
4.3.5 抗氧化性分析 |
4.3.6 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苦荞不同器官各个时期多酚和黄酮含量和组成 |
4.4.2 苦荞不同器官各个时期GABA含量 |
4.4.3 苦荞不同器官各个时期抗氧化活性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红枣中GABA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1章 概述 |
1.1 枣 |
1.2 GABA |
1.3 GABA的检测方法 |
1.3.1 比色法 |
1.3.2 层析法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4 其他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枣中Glu和 GABA的 HPLC测定方法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 |
2.3.2 样品处理 |
2.3.3 标准溶液配制 |
2.3.4 邻苯二甲醛衍生试剂配制 |
2.3.5 流动相溶液配制 |
2.3.6 流速 |
2.3.7 初始有机相浓度 |
2.3.8 衍生、上样、测定峰面积 |
2.3.9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硼酸钠浓度对衍生效果的影响 |
2.4.2 衍生剂放置时间对衍生效果的影响 |
2.4.3 流动相对分离度的影响 |
2.4.4 流速对压力、分离度和出峰时间的影响 |
2.4.5 初始有机相浓度对出峰时间的影响 |
2.4.6 标准色谱图与样品色谱图 |
2.4.7 标准曲线 |
2.4.8 精密性试验 |
2.4.9 稳定性试验 |
2.4.10 加标回收率试验 |
2.4.11 红枣样品测定 |
2.4.12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枣生长过程中Glu和 GABA的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色谱条件 |
3.3.3 衍生、上样、测定峰面积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枣生长过程中Glu含量的变化 |
3.4.2 红枣生长过程中GABA含量的变化 |
3.4.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枣贮藏过程中Glu和 GABA的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预处理 |
4.3.2 样品处理 |
4.3.3 色谱条件 |
4.3.4 衍生、上样、测定峰面积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骏枣贮藏过程中Glu含量的变化 |
4.4.2 骏枣贮藏过程中GABA含量的变化 |
4.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赛里木生牛乳和酸奶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高产γ-氨基丁酸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综述 |
1.1 赛里木生牛乳及酸奶概述 |
1.2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γ-氨基丁酸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赛里木生牛乳和酸奶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赛里木生牛乳和酸奶中高产γ-氨基丁酸菌株的初筛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赛里木生牛乳和酸奶中高产γ-氨基丁酸菌株的鉴定 |
4.1 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水稻四种功能营养成分SSR关联分析及高/低抗性淀粉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功能性水稻 |
1.1.1 功能性水稻的定义 |
1.1.2 功能性水稻的类别 |
1.1.3 功能性水稻的发展前景 |
1.2 水稻功能营养品质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
1.2.2 水稻总黄酮研究进展 |
1.2.3 水稻谷蛋白研究进展 |
1.2.4 水稻γ-氨基丁酸研究进展 |
1.3 关联分析 |
1.4 水稻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5 抗性淀粉合成途径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
1.6 水稻转录组分析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功能营养成分测定 |
2.2.3 水稻DNA提取与SSR分析 |
2.2.4 功能性水稻营养成分关联分析 |
2.2.5 转录组测序 |
2.2.6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7 qRT-PCR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种功能营养成分含量的表型分析 |
3.2 特种稻功能营养成分的关联分析 |
3.2.1 群体结构分析 |
3.2.2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3 关联分析 |
3.3 优异等位基因及载体材料 |
3.4 高/低抗性淀粉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
3.4.1 转录组材料选择和抗性淀粉含量测定 |
3.4.2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3.4.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统计 |
3.4.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
3.4.5 GO富集分析 |
3.4.6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4.7 候选基因确定 |
3.4.8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富含功能营养成分水稻品种的筛选 |
4.2 与前人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比较 |
4.3 高/低抗性淀粉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及差异基因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淡豆豉除烦功效及其GABA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淡豆豉“除烦”功效与GABA含量的关系研究 |
1.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淡豆豉的炮制及不同时间点样本的获取 |
2.2 淡豆豉抗抑郁作用与GABA含量的关系研究 |
2.2.1 药物的制备 |
2.2.2 各组药物中GABA的含量测定 |
2.2.3 分组及给药 |
2.2.3.1 分组 |
2.2.3.2 给药 |
2.2.4 CUMS小鼠抑郁模型的建造 |
2.2.5 小鼠行为学指标的测试 |
2.2.5.1 体重 |
2.2.5.2 糖水偏好实验 |
2.2.5.3 敞箱实验 |
2.2.5.4 强迫游泳实验 |
2.2.5.5 悬尾试验 |
2.2.6 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0 淡豆豉炮制不同时间点样品性状 |
3.1 药物中GABA的含量 |
3.2 体重指标 |
3.3 糖水偏好指标 |
3.4 敞箱实验 |
3.5 悬尾实验 |
3.6 强迫游泳实验 |
4.讨论 |
第二章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初步研究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GABA含量测定 |
2.2 pH值测定 |
2.3 温度的测定 |
2.4 水分的测定 |
2.5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2.5.1 溶液的配制 |
2.5.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5.3 粗酶液的制备 |
2.5.4 样品测定 |
2.6 谷氨酸脱羧酶活力测定 |
2.6.1 溶液的配制 |
2.6.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6.3 GABA含量测定 |
2.6.4 酶液的提取 |
2.6.5 酶活测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GABA含量动态变化 |
3.2 pH值 |
3.3 温度 |
3.4 水分 |
3.5 蛋白酶活力 |
3.5.1 方法学考察 |
3.5.1.1 L-酪氨酸标准曲线的建立 |
3.5.1.2 精密度考察 |
3.5.1.3 重复性实验 |
3.5.1.4 稳定性实验 |
3.5.1.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5.2 蛋白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3.6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
3.6.1 方法学考察 |
3.6.1.1 GABA标准曲线的制作 |
3.6.1.2 精密度实验 |
3.6.1.3 重复性实验 |
3.6.1.4 稳定性实验 |
3.6.1.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6.2 GAD酶活的动态变化 |
3.7 统计学分析 |
4.讨论 |
第三章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GABA微生物的产GAD能力分析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1.1 基本试剂 |
1.1.2 菌株 |
1.1.3 培养基 |
1.2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试剂的配制 |
2.2 微生物的活化 |
2.3 微生物液体培养 |
2.4 微生物GAD酶液的制备 |
2.5 GAD酶活的测定 |
3.结果与分析 |
3.1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GABA细菌的产GAD能力 |
3.1.1 pH对 Xd_3、15R_3及15r_1产GAD的影响 |
3.1.2 温度对Xd_3、15R_3及15r_1产GAD的影响 |
3.2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GABA真菌的产GAD能力 |
3.2.1 pH对六株真菌产GAD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六株真菌产GAD的影响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录 |
(7)短乳杆菌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γ-氨基丁酸概述 |
1.1.1 GABA的理化性质 |
1.1.2 GABA的生理功能 |
1.1.3 GABA的合成与分解代谢途径 |
1.1.4 GABA的制备方法 |
1.1.5 GABA的应用 |
1.2 乳酸菌生产GABA研究现状 |
1.3 立题背景及创新点 |
1.3.1 立题背景 |
1.3.2 创新点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菌株筛选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筛选结果 |
2.3.2 GABA产物鉴定 |
2.3.3 菌株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3 Lactobacillus brevis DLF-19076 培养优化及分批发酵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L.brevis DLF-19076 的种龄的确定 |
3.3.2 培养基成分对GABA合成的影响 |
3.3.3 培养条件对合成GABA的影响 |
3.3.4 分批补料发酵生产GABA |
3.4 本章小结 |
4 Lactobacillus.brevis DLF-19076 细胞催化合成GABA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细胞催化合成GABA反应条件优化 |
4.3.2 细胞透化性处理对生物催化合成GABA的影响 |
4.3.3 L.brevis DLF-19076 细胞催化合成GABA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菌株L.brevis DLF-19076的16S rDNA测序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的精细定位及基因候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γ-氨基丁酸研究概述 |
1.2.1 γ-氨基丁酸在动植物中的分布 |
1.2.2 植物γ-氨基丁酸的形成机理 |
1.2.3 γ-氨基丁酸在动植物中的富集方法 |
1.2.4 γ-氨基丁酸在植物中的作用 |
1.2.5 γ-氨基丁酸在人体中的作用 |
1.2.6 水稻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
1.2.7 作物中影响γ-氨基丁酸含量的因素 |
1.3 作物QTL定位研究 |
1.3.1 QTL定位的原理 |
1.3.2 QTL定位常用DNA分子标记 |
1.3.3 QTL初级作图群体及初级定位 |
1.3.4 QTL精细定位作图群体及精细定位 |
1.3.5 QTL定位分析方法 |
1.3.6 作物中部分已克隆QTL精细定位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主效QTL位点的基因型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主效QTL位点的确定 |
2.3.2 以第9号染色体RM3600为主进行分析 |
2.3.3 F_2群体在两个主要QTL位点的基因型分型分析 |
第三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的次级定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2.1.1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3.2.1.2 DNA的提取 |
3.2.2 SSR分子标记检测 |
3.2.3 表型测定 |
3.2.4 InDel引物的开发、合成及筛选 |
3.2.5 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亲本间InDel标记的多态性筛选 |
3.4.2 重组交换单株筛选结果 |
3.4.3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的次级定位及构建加密连锁图谱 |
第四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的精细定位及基因候选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亲本间InDel标记的多态性筛选 |
4.4.2 重组交换单株筛选结果 |
4.4.3 构建精细加密遗传图谱 |
4.4.4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GABA8基因的QTL精细定位 |
4.4.5 基因候选 |
第五章 讨论 |
5.1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 |
5.2 作物数量性状QTL定位的作图方法的比较分析 |
5.3 分子标记及群体对QTL定位的影响 |
5.4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主效QTL qGABA8的精细定位 |
5.5 候选基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含量优良育种后代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 |
1.2 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
1.2.1 γ-氨基丁酸的应用研究 |
1.2.2 γ-氨基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
1.3 水稻籽粒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
1.3.1 品种筛选 |
1.3.2 含量差异 |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富γ-氨基丁酸后代材料的含量差异及遗传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杂交F_4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
2.2.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
第三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基因组合类型的关联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后代群体基因型分析 |
3.2.2 杂交材料单株籽粒基因组合类型及其对应γ-氨基丁酸含量 |
3.2.3 杂交后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基因组合类型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
3.2.4 不同基因组合类型含量间的比较 |
3.2.5 纯合高含量基因组合类型与纯合低含量基因组合类型材料符合度的比较 |
第四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杂交F_4代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2.2 杂交F_4代优良单株的筛选 |
第五章 讨论 |
5.1 杂交F_4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及遗传分析 |
5.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基因组合类型的关联分析 |
5.3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4 富γ-氨基丁酸水稻品系的筛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筛选产γ-氨基丁酸(GABA)乳酸菌及其发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γ-氨基丁酸(GABA)简介 |
1.1.1 GABA的结构及代谢途径 |
1.1.2 GABA的生理功能 |
1.1.3 GABA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 GABA发展前景 |
1.2 乳酸菌概述 |
1.2.1 乳酸菌简介 |
1.2.2 乳酸菌生理功能 |
1.3 产GABA的乳酸菌 |
1.3.1 GABA的制备方法 |
1.3.2 乳酸菌产GABA的机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菌株及来源 |
2.1.3 试剂 |
2.1.4 仪器与设备 |
2.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6 培养基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 |
2.2.2 产GABA菌株的初筛与复筛 |
2.2.3 产GABA分离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5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2.6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 |
3.2 产GABA菌株的初筛与复筛 |
3.2.1 产GABA菌株的初筛 |
3.2.2 产GABA菌株的复筛 |
3.3 产GABA分离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1 菌落特征及菌体形态 |
3.3.2 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
3.3.3 分离菌株细菌的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 植物乳杆菌D-9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 |
3.4.1 培养基初始pH对植物乳杆菌D-9生长影响 |
3.4.2 培养温度对植物乳杆菌D-9生长情况结果 |
3.4.3 NaCl浓度对植物乳杆菌D-9生长情况影响结果 |
3.4.4 植物乳杆菌D-9生长情况及产酸情况结果 |
3.5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5.1 碳源的选择 |
3.5.2 氮源的选择 |
3.5.3 发酵培养基的单因素试验 |
3.5.4 发酵培养基的正交试验 |
3.6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6.1 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 |
3.6.2 发酵条件响应面优化结果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附录 |
四、米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分离提取及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豆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性质及结构研究[D]. 魏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2]苦荞麦酚类物质的鉴定、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孙坤坤. 长江大学, 2020(02)
- [3]红枣中GABA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D]. 李雁琴.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4]赛里木生牛乳和酸奶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高产γ-氨基丁酸菌株的筛选[D]. 高冬腊. 塔里木大学, 2020(03)
- [5]水稻四种功能营养成分SSR关联分析及高/低抗性淀粉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分析[D]. 赵海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淡豆豉除烦功效及其GABA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D]. 陈青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短乳杆菌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的研究[D]. 李胜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位点qGABA8的精细定位及基因候选[D]. 田玲. 宁夏大学, 2019(02)
- [9]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含量优良育种后代材料[D]. 王康恺. 宁夏大学, 2019(02)
- [10]筛选产γ-氨基丁酸(GABA)乳酸菌及其发酵特性研究[D]. 杨曼.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