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筹资不妨一试(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霞[1](2020)在《我国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融资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8月20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且贵的问题一直是其快速发展的阻碍,解决此问题成为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所幸近年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带来了曙光,新型的网络融资平台突破了传统金融的限制进而成为相关企业的新宠。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有关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第三章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内容;第四章阐述了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产生的几种融资模式并进行了相关介绍,最后通过X公司互联网金融融资的案例说明网络融资平台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难题;第五章通过分析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建议企业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第六章是对中小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
谢安民[2](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陈文苑[3](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方旭东[4](2018)在《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文中认为这是一项得益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视角的田野研究。所选田野是皖西南的一个自然村落——该研究中的Z村。“过日子”是村落社会基本的生存心态。“过日子”的主体是人,“过日子”的意义是为了“好好活着”。“活着”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品格。“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又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时代变迁中的“活着”、“活法”,有什么新的变化?什么因素导致如此变化?变化的结果如何?以上追问是本研究希望求解的内容。围绕村落社会的日常生活,“活着”这一生命哲学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感,立足时空与事件的周期性往复运动,赋予“活着”特定意义、特定方法,最终都可归结到“为了家”这一理念与行动之中。“家”成为村落社会得以可能的一个关键词。“家”不仅是村民人生意义的原结构,也是村落社会结构中的组织单元。同时,“家”也是村落社会中重要的情感结构,与乡关联到一起形成人文地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中的地方性——“家乡”。家乡是在历史与实践合意中生成的地方性主体自觉意识。不只是从外围“观看”乡村,深入乡村内部去理解“家”,很大程度上更容易阐释乡村。树立起村民——生活者这一主体身份,以家为主轴尝试理解村落社会的时代际遇便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家”在该研究中是一个分析单位,也不妨理解为洞察社会变迁的一种方法。历史社会学的叙事基调贯穿研究始终。时间段是1980年代至今。大致时间分别对应着三段:1980年代,1990——2010年,2010年至今。空间上从家屋——邻居——村落——乡镇——城市展开。情感结构上从家福——在家——家族——村落共同体——家乡推进。针对不同时段“活着”的特点,文章分为“在家”、“离家”、“回家”三个部分。1980年代的在家生活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家福的民俗约定确立起“家”的神圣性。家屋到村落空间的拓展,依照差序格局原则,内嵌着从家户到“大家”的村落共同体感形成。“靠山吃山”,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着家计需要的基本满足。乡村手工业成为小农经济必要的补充。血缘(家族)、地缘(邻居)情谊中生成的互助式劳动、礼俗经济与社交等,充当着村落社会福利功能;一定程度上,通过互相帮扶,确保了“家”的平民化再生产。长老统治与乡贤主导村落事务,充当着人格化社区治理的功能。民间道士、风水师把持着乡村民俗文化仪轨。总体而言,1980年代的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村民拥有相对完善的“在家”与“在一起”的礼俗系统与国家制度保证。1980年代制度性成就乡野之家最后的顶峰。1990年——2010年,“家”被分离成两部分:进城务工者与留守者。宏观社会结构调整,导致“靠山吃山”的在家生活难以为继,“离开家才能’为了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家”被分裂、村落成员被分离,导致“家”为主轴的乡村生活系统逐渐瓦解。进城务工人员遭遇的主要困难并非是承受体能劳动的高度抗压,而是实际生活脱嵌于曾经习惯且被承认的在家生活方式。进城务工者身体与情感悬挂于两种生活系统的边缘状态,过着“身在城市、心在家乡”的生活。“想家”与“牵挂”成为进城务工者、留守者普遍的精神叙事。身体与情感必须同时忠诚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且无法在实践中相统一,是对农民最大的伤害。农民的实践感中不再能维护总体性“活着”的意义。拥有手工业技能的村民是第一批次进城务工人员。与这些村民具有地缘、血缘上密切相关的人,一般是只拥有“蛮力”的“老实人”——成为被技术民工带进城的第二批进城务工者。第三批进城务工者主要是第一批、第二批进城务工村民的子女。村落共同体内部横向社会关系与家庭内部代际关系互相胶合,成为村民进城务工模式。“家”作为一个隐性成本成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牺牲品,农民、农村却没有获得应得的名声。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体的“农民工”被生产出来。在宏观社会结构高压与近乎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雇佣关系中,进城务工人员成为被公德流放者。在实践中得不到法律保证与公德的沐浴,必要的时候,有意识主动成为“无公德的个人”,被他们视为是“保全自身”必要的武器。“农民工”一旦返乡,又会还原其在熟人社会关系中由礼俗约定的农民面目。“农民”的生活世界与自然、乡土具有不可分割性。传统农民过的是一种总体性生活,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在代际中传承且循环。“农民”一旦脱嵌于乡村时空,在当今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注定过着一种单向度的、矢量线性生活。农民进城务工结果,越发偏离“为了家”的进城务工初心。2010年以来,从观念到实践,村民逐渐踏上“回家”之路。“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回家”。第一批、第二批农民工有近乎30年的进城务工史,他们可能实现的最好未来是能够回家“养老”。第三批农民工渴望“回家”创业,再过上“城里人”生活。前者视“回家”为人生的彻底返回,家是身体与精神合一的归属。后者视“回家”为“逆城市化”的生存策略,将家乡当成一种创业资源。1980年代以来是村落社会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生活系统逐渐瓦解的过程。“乡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家的衰落。无论哪一种意义的返回,都可能导致乡村“空心化”状况暂时得到缓解——家等回它真正的主人。“家”一旦被思考,自我拯救的意识就可能被激活。国家应该对被瓦解的家给予最大的善意,在制度上保证进城务工者获得返乡的生存机会,还原乡野之家的本来面目:一家人、“在一起”过着“在家”、“在乡”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乡村,还是作为具备创业机会、“资本下乡”的乡村,长远来看乡村依然面临着不确定的命运。Z村人建设家园的实验性实践,如果放到“城乡结合度”的理念中,可能是化解城乡关系割裂、紧张的一种积极探索。彼此互相承认与嵌入各自合理的要素,在互通、互融中重塑新的城乡关系,才可能树立起各自“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的文明社会形象。
任一鸣[5](2017)在《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5.16万亿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一(1)。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供给侧改革”等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网络零售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随着网络零售市场细化,细分市场的网络零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网络零售企业产业链重构升级、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市场竞争的扩大等都会加重网络零售企业的运营成本,这意味着网络零售企业需要大量的筹资,筹资活动风险也会不期而至。由于网络零售行业起步晚,又具有轻资产、周期长、信息化等行业特点,目前针对该行业的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研究很少,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因此,如何高效的针对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进行风险控制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从网络零售企业在我国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地位入手,选取一手案例SS网络零售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本文以新资本结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风险控制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将筹资活动风险控制流程划分为五大关键环节,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控制流程,并以此列出了详细的风险清单,为企业的筹资活动风险控制增强参考和警示作用,也为下文的案例分析做铺垫。由于网络零售企业行业特点鲜明,又对其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的特殊性进行了梳理。随后选取SS网络零售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该公司成立不足5年,估值已高达40亿,企业扩张迅猛,筹资活动频繁,对该公司的筹资活动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案例部分以SS公司的经营现状和组织结构为切入点,结合该公司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了其资金需求和筹资方式。然后结合筹资活动控制流程,以相关数据和控制实务为基础,详细分析其筹资活动控制存在的风险点,紧接着对其存在风险点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对照上文分析的成因,对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提出优化意见,有利于完善SS公司筹资活动控制流程,降低该公司筹资活动风险,对丰富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理论,提升网络零售行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能力有一定参考作用。此外,在结合筹资活动控制流程和本文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扩充了原有内控指引的筹资活动风险,认为企业应当加强防范因信用等级降低而造成筹资难度增大、筹资成本增加、筹资渠道变窄的风险,为企业之后的筹资活动风险控制增强参考意义。
岳鹏星[6](2017)在《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时期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和税收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该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在筹议、筹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性关联。此种关联主要通过铁路起步阶段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的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铁路购地与铁路材料,铁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陆路关税、铁路厘金,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呈现出来。在铁路引入中国之前,清政府的财税实态奠定了税收制度与铁路事业互动的基础。在铁路事业的起步阶段,外国势力不断要求清政府兴办铁路充当了必要条件。清政府内部则经过数次论争和尝试,最终确立了兴建铁路的基本国策。该时期由于铁路甚少修筑,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国人的认知层面:主张兴建铁路者,认为通过铁路可以促进客货畅通,利于增加税收。部分反对铁路兴建的人,则提出铁路妨碍民生,有害于原有的税政体系。还有部分国人提出依靠税收修筑铁路的看法。在吴淞铁路的交涉中,税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清政府确立兴建铁路的国策使得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逐渐紧密起来。晚清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聚焦于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主要通过官款进行资金挹注。其中,尤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最具代表性。官款作为铁路建设事业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政府的税源。中央专项铁路经费因为甲午战争的爆发而转移为军需,并没有持续用于铁路建设事业。战后,清政府确立了借债筑路政策,主要依靠大量的铁路外债,其中税收体现为信用担保的功能。税收担保,利弊兼有。铁路外债中的税收担保将以税为保的外债借款模式推向深入。清政府外债筑路政策造成了铁路利权大量流失,最终兴起了一股商办铁路的热潮,进而确立了商办铁路政策。商办铁路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大多实行股份制结构,出台一系列不同的筹款方法。除相对自愿性的商股之外,大部分主要依靠税收融资,其中新增的税收名目繁多。商办铁路的税收融资产生了一系列外部效应,既包括民众无法忍受而引发的直接抗税,也包含对于原有税政的扰动,甚至还助推部分铁路公司建设机制的转变,此间包含着不同政治与社会势力之间的复杂互动。与铁路筹资相伴随的是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其中围绕铁路购地、铁路材料产生了大量与税制相关联的内容。就铁路购地而言,清政府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地丁钱粮原额因为土地产权的转移而不流失。甲午战争前后,铁路购地与税收之间经历从零星关联到制度初建的过程。随着铁路建设高潮到来,清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大量思考和实践。1906年清政府拟定《铁路购地章程》,尝试统一全国的铁路购地规制。1908年清政府通过《铁路地亩纳税章程》对铁路地税进行集中而详尽的原则规定,并得到通行。从铁路购地程序上看,土地产权转移经历着从立契到投税印契,再到钱粮过割的过程,税收更是如影随行。就铁路材料而言,该时期国内铁路材料生产的迟滞和外国势力包办铁路材料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制度。该制度主要以铁路借款合同和行车合同为法定约束力,使得外洋铁路材料的垄断地位得以确立,而清政府自办铁路最初却得不到免税待遇。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各铁路公司以“在路言路”的立场,针对铁路材料免税的诉求持续不断。1907年苏、浙、皖、赣、闽五省铁路公司联合发起免税诉求,在邮传部与农工商部支持之下,打开商办铁路公司铁路材料免税的缺口。紧接着,其他铁路公司也竞相援引使得自办铁路铁路材料免税渐次推展。由于各铁路公司相继奏请免税影响到了国家税入,因此税务处开始尝试收束与管控,期间伴随着铁路公司与税务处之间的较力。关税制度是税收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对于关税制度的形塑有着重要影响力。晚清铁路与关税制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主要涉及到东清铁路、滇越铁路等跨境线路,尤以东清铁路最为典型。东清铁路修筑前服务于俄国利益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渐趋成型。俄国出于政治、经济、战略等考虑,促发了东清铁路的筹建。同时,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也波及到东清铁路的建设过程。日俄战争后,日俄双方分别在南北满洲划分了势力范围。中、日、俄三方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博弈日趋激烈,最终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得以出现。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问题开始进入实际生成的阶段。中俄之间的交涉作为明线,日俄之间的博弈作为暗线,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延宕日久。从《北满洲税关试办章程》到《满洲里并绥芬河两站中国税关暂行试办章程》,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最终确定。该制度维护了俄国在北满洲的经济、政治利益,扩展了旧有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并成为中日满韩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榜样。东清铁路与滇越铁路的陆路关税制度具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点。二者均构成了晚清陆路关税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是近代中国陆路关税制度的集大成者。厘金制度是晚清时期税制变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铁路厘金问题是铁路与厘金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铁路厘金缘于铁路运营对于原有厘金制度的冲击。张之洞开办汉口火车货捐局使得铁路厘金得以出现,并逐渐延展至其他线路。鄂豫、直豫火车货捐局为核心建立的制度体系构成此后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样板。铁路厘金产生之后,由于受到多方力量的博弈,差异化表现明显。在各方势力博弈的过程中,铁路厘金的稽征方式、税率、税卡均发生着变动。铁路厘金维护着地方财政,呈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疏离之象。铁路厘金虽然有助于补充地方财政的匮阙,但也对区域性的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沪宁铁路厘金作为晚清铁路厘金问题的代表,涉及到厘金制度内部水卡与旱卡、中央与地方、中国与英国、内政与外交等多层面的博弈而复杂多变。铁路厘金赓续了原有厘金制度的特质,并表现出新的内容,是晚清厘金制度变迁中的新动态。晚清时期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力较为突出。税制对于铁路的作用并不是全方位的影响。就税收征管而言,处于不断衰落过程中的常关在应对铁路运营对其的作用力之时,并不是一味的退让,有其自身应激和主动应对的一面。与常关不同,新兴的铁路厘局依附于铁路运营事业反映出厘金制度的主动作用力。从税制结构来看,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于铁路事业的作用力不同。租股作为田赋附加税类型,因其直接依附传统的税收征管体系,将普通民众与铁路紧密相联。盐税作为间接税类,涉及到了铁路公司的地方公股问题,影响到铁路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就税收负担而言,晚清时期针对铁路公司并没有营业税的制度设计,铁路公司的报效、税负转嫁构成了主要内在税负。普通民众作为外在税负承担者,伴随着干路国有政策出台,激发抗粮抗捐的斗争,最终改变晚清铁路事业的历史走向。晚清时期,铁路在线路过程中的内在特质以及税收制度在国家与社会领域中无处不在的情势,决定二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与不可分割。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耦合性关联是一种动态呈现。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铁路建设体制、机制的变化成为必然,税收制度领域内的变化成为常态。而变化过程中制度的逐渐形成,进而造成的功能性影响又推动着制度的调适和变动。在铁路事业与税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变是因为制度的力量,不变则因为制度的局限和边界。
陈林[7](2016)在《公益信托与众筹: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文中提出一、引言2016年3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慈善法》,该法专设"慈善信托"一章,明确指出"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因此,公益信托(慈善信托)可望迎来一个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信托(Trust)主要是一种财产管理关系。顾名思义,信托是基于信任而托付:委托人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意愿,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由
余欣[8](2016)在《回报类众筹项目成功性影响因子分析 ——以京东金融集团众筹平台为例》文中指出众筹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其具有为风投公司带来项目投资渠道、项目审核更加高效、提升融资谈判及融资的速率等众多优点。然而,由于这一新兴的融资模式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使得我国众筹项目成功性受到影响,部分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由于众筹资金募集不成功,而不得不宣告破灭。因此,探究影响众筹项目成功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成为当前企业管理者和市场经济参与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并总结国内外对众筹项目的研究和现状,提出本研究的重要方向是回报类众筹项目成功性的影响因子分析;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本论文在研究中所涉及的理论尤其是期望理论和羊群理论的相关研究情况;第三部分介绍国内众筹行业发展现状,通过对京东金融集团众筹业务的分析,找到目前回报类众筹项目的问题;第四部分研究假设模型,根据京东金融集团众筹平台的具体情况和回报类众筹产品的特性,明确提出相关假设,构建出相应的分析模型;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回报类众筹项目成功影响因子模型进行信度、效度验证以及Logistic回归等分析,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回报类众筹项目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且众筹的时间与项目的成功无明显的相关性。根据本文的研究,对众筹项目的筹资人如何更好的获得项目的成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众筹项目的平台如何更好的运营众筹项目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是对众筹项目的支持者,在选择项目上也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林冰清[9](2014)在《《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开发》文中指出为适应高中校本课程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不同期待,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本研究基于中学“经典阅读”类校本课程缺乏阅读策略指导、课程资源老旧和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笔者尝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发一门有关高中经典“悦”读的校本课程,通过“图读经典”“趣读经典”、“美读经典”和“易读经典”四个板块的构建,以“悦读”策略提升高中生的经典阅读水平;整合学生所喜爱的大众文化资源于教学,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营造高效愉悦的阅读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一、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和“经典阅读”类校本课程案例进行爬梳、分析,解释了高中学段“经典阅读”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现状和问题,对国内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做出简要总结。二、从学生、学校文化、课程资源三方面考察了笔者所选择的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环境,提出《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性质、理念和设计思路等设想,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安排和课程评价方式。三、说明《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阐释课程实施中的效应与体验,总结本次课程开发的问题和对策。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对语文校本课程《高中经典悦读》开发作了环境分析、设定目标、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反思等工作,构想了一套以培养阅读策略和提高高中生经典阅读兴趣为目标的课程方案,并追踪该课程方案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进而对理论加以检验和丰富。在本次研究中,积累了上万字的课程标准、课堂实录、调查分析、教学反思、访谈记录,似真正实践着“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也为今后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研究方式和思路上的借镜。
王殿尧[10](2013)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筹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上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呼声越来越强。而解决好资金供给问题是社区居家养老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搞好社区居家养老筹资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目前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筹资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如何向政府申请经费的角度,笔者更注重筹资的社会多元化,力图将筹资体系细化。文章主要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出发,运用来自武汉市中华路街道的调查资料及有关的文献资料展开研究。文章在取得理论和实地调查支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社区居家养老筹资中心,并通过对企业管理、NGO组织结构和运营、非营利组织筹资方式的学习,建构社区居家养老筹资中心的组织架构,主张采取经营收入、投资收益、政府投资、接受捐赠、税租减免五种主要筹资方式进行筹资活动,并且明确了每种筹资方式对应的筹资渠道。将社区居家养老筹资的体系细化,使筹资过程更具有可行性。同时参考了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对筹资过程所产生的筹资成本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多个基金会收入支出的考察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实体架构、政策支持、明确的使命和指导原则社区居家养老筹资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第二,“社会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筹资是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筹集的必然选择;第三,有效的财务管理会为社区居家养老筹资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社区居家养老的关注点放在筹资体系的建立上,认为资金是社区居家养老实施的关键,提出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和方案,细化了筹资的方式和渠道,将财务管理的理念融入筹资方案,注重筹资过程的成本和收益。
二、网络筹资不妨一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筹资不妨一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融资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指导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定义和理论概述 |
2.1 相关定义 |
2.1.1 互联网金融 |
2.1.2 中小企业 |
2.2 相关理论 |
2.2.1 金融中介理论 |
2.2.2 长尾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互联网金融背景的分析 |
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3.1.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突出,遭遇融资困境 |
3.1.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2 互联网金融概论 |
3.2.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3.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2.3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障碍 |
3.2.4 资管新规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 |
3.3 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融资的优劣势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4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
4.1 网络贷款模式 |
4.2 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 |
4.3 众筹 |
4.4 银行系统借助互联网金融融资 |
4.5 X公司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融资举措 |
4.5.1 公司及其融资背景 |
4.5.2 公司的宜人贷历程 |
4.5.3 案例分析 |
4.6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 |
4.6.1 企业初创期融资模式的选择 |
4.6.2 企业成长期融资模式的选择 |
4.6.3 企业成熟期融资模式的选择 |
4.6.4 企业衰退期融资模式的选择 |
5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监管,信贷风险较大 |
(二)信息技术发展不够成熟,技术风险高 |
(三)互联网融资规模小,影响力不够 |
(四)缺乏专业性人才,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 |
6 建议及展望 |
6.1 建议 |
6.1.1 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议 |
6.1.2 商业银行的建议 |
6.1.3 相关部门的政策建议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分析框架 |
1.4 资料方法 |
1.5 本文观点 |
2.精英的转换 |
2.1 传统士绅 |
2.2 民国新乡绅 |
2.3 集体农村干部 |
2.4 改革后新乡贤 |
3.“双轨”的重建 |
3.1 平衡双轨 |
3.2 长单轨 |
3.3 强单轨 |
3.4 复合双轨 |
4.礼堂的复兴 |
4.1 传统礼堂 |
4.2 近代礼堂 |
4.3 农村礼堂 |
4.4 文化礼堂 |
5.新乡贤的参与 |
5.1 规划选址 |
5.2 规模设计 |
5.3 建设筹资 |
5.4 布局展陈 |
6.内在的动力 |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
6.4 宗族的吸引 |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
7.自我的限制 |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
8.基层政府的策略 |
8.1 行政动员 |
8.2 业务指导 |
8.3 被动支持 |
8.4 特意排斥 |
9.乡村交往的重构 |
9.1 “礼治”交往 |
9.2 文化交往 |
9.3 再组织化 |
9.4 村域外交往 |
10.结论 |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
参考文献 |
(3)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
(一)研究主旨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三)田野经历 |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
(一)剑川历史概述 |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
(二)木雕行业崇拜 |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
(一)双重属性 |
(二)高成本性 |
(三)惯力性 |
(四)传承性 |
(五)商业开发性 |
(六)易转换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教育培训 |
(二)传播交流 |
(三)市场调节 |
(四)权力引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中插图 |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
后记 |
(4)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问题意识 |
1.2 问题意识的缘起 |
1.2.1 私人化生活体验 |
1.2.2 生活者与“家” |
1.2.3 “乡村空心化”与“泛乡愁”叙述 |
1.3 文献综述 |
1.3.1 “差序格局”说 |
1.3.2 “家庭伦理”说 |
1.3.3 “过日子”说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分析框架 |
1.4.3 关键概念 |
1.4.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5 叙述章节 |
1.5 Z村基本面貌 |
1.5.1 影响Z村的文化地理 |
1.5.2 变迁中的Z村概况 |
第一章 家福、家屋与村落空间 |
1.1 家福 |
1.1.1 福与家 |
1.1.2 宅基地选取与风水文化 |
1.1.3 屋—物体系 |
1.2 从家屋到村落空间 |
1.2.1 老屋为中心 |
1.2.2 大集居、小聚居 |
1.2.3 “出场”、“家门口”与半开放公共空间 |
第二章 家计、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意义 |
2.1 家户单位的劳动分工与“持家” |
2.2 林地资源与有限市场 |
2.2.1 槽场、造纸业与精神物品支出 |
2.2.2 竹木业与城市化 |
2.3 土地资源活性 |
2.4 八十年代的城乡差别及反转 |
2.5 乡村百工与“商业” |
2.5.1 手工业 |
2.5.2 村子里的“时尚” |
2.5.3 “商业” |
2.6 “在一起”劳作的精神意义 |
第三章 家户关系 |
3.1 分家与家族 |
3.1.1 由分家到“天下一家” |
3.1.2 邻居 |
3.1.3 兄弟情谊 |
3.2 互助与共享 |
3.2.1 借 |
3.2.2 帮 |
3.2.3 换 |
3.2.4 送 |
3.2.5 看 |
第四章 乡贤、在家与家乡 |
4.1 人格化乡村治理 |
4.1.1 乡贤回归动因 |
4.1.2 乡贤与村落社会 |
4.2 “在家” |
4.2.1 “在家”的意义 |
4.2.2 “在家”与伦理社会 |
4.3 家乡意识 |
4.3.1 情感结构中家的空间边界 |
4.3.2 从家到家乡 |
第五章 人口新政与乡村治理行政化 |
5.1 Z村的计划生育叙事 |
5.2 从“家国同构”到对权力的恐惧 |
5.3 只生一胎的动因及后果 |
5.3.1 只生一胎的动因 |
5.3.2 只生一胎的后果 |
第六章 家与人口外流 |
6.1 “靠山吃山”的衰变 |
6.2 “文化人”与乡村 |
6.3 农民工的生产与再生产 |
6.3.1 拥有手工业技术的第一批农民工 |
6.3.2 第二批农民工被“带出” |
6.3.3 第三批农民工出现 |
6.4 进城务工辐射行业及结果 |
6.5 “农民工”主体的生成 |
第七章 留守 |
7.1 留守儿童 |
7.2 留守老人 |
7.2.1 “天伦之乐”成为老来负担 |
7.2.2 进养老院 |
7.2.3 送老困难 |
7.2.4 “砸棺”与推行火葬 |
7.3 从在家到留守 |
第八章 脱嵌于乡土的家及小家庭化 |
8.1 与土地分离的乡村 |
8.2 无手工业村落生活与人情化变 |
8.3 家的屋舍结构及空间变化 |
8.3.1 实用主义家居美学 |
8.3.2 家居封闭性挤压公共性 |
8.3.3 楼房结构与小家庭意识兴起 |
8.3.4 个体化的起源及其反思 |
8.4 “过年”的流变 |
第九章 1990年代为分水岭的本土化信仰变迁 |
9.1 九十年代以前民间道教为主的信仰 |
9.1.1 以小农生活为本 |
9.1.2 保全伺农劳动力为主旨 |
9.2 九十年代以来佛教信仰的兴起 |
9.2.1 “都市欲望”与“佛教信仰” |
9.2.2 村里出现了和尚 |
9.2.3 皈依:村民从信士到居士 |
9.2.4 求财在祝撒内容中竞胜及信仰后果 |
第十章 “返乡”创业与“回家”养老 |
10.1 “农民工”的集体焦虑与生存心态 |
10.2 返乡创业 |
10.3 回家养老 |
第十一章 新乡贤共同体与乡村建设 |
11.1 老人带头参与公益 |
11.2 新乡贤共同体 |
11.2.1 “礼”之社交内聚化及其后果 |
11.2.2 家庭宴请社交 |
11.2.3 新乡贤共同体形成 |
11.2.4 新媒介与新乡贤共同体推动的乡村建设 |
11.2.5“亮灯工程”后续效应 |
11.2.6 Z村乡村建设与社会救助的启示 |
11.2.7 村庄整治与“美丽乡村” |
结语 |
1.1 家与“己”、村落社会的关系 |
1.1.1 “家”是“己”生成的原结构 |
1.1.2 家是村落社会自主性生活系统 |
1.1.3 “过日子”与家 |
1.1.4 “在家”与“在一起”是家实现的前提 |
1.2 人与家的分离 |
1.2.1 “共同体”及“共同体解体” |
1.2.2 精神创伤大于肉体抗压的伤害 |
1.2.3 “无主体农民工”到独立主体自我追赋 |
1.2.4 乡村生活系统自主性势弱 |
1.2.5 “自由市场”政治置换了“家政”意义 |
1.2.6 道教信仰祛魅到“佛佑乡村” |
1.3 乡愁的文化政治 |
1.3.1 对乡村遭遇表述危机的反思 |
1.3.2 乡村之眼的都市文明 |
1.3.3 历史性乡愁与实践性乡愁 |
1.3.4 “回家”的情感结构 |
1.3.5 “为了家”的另一种实践转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 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 |
2.1.1 新资本结构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风险控制理论 |
2.2 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一般理论 |
2.2.1 企业筹资及其分类 |
2.2.2 筹资活动控制流程及其风险点 |
2.2.3 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的特殊性 |
3 SS网络零售企业概况及其筹资活动控制风险点分析 |
3.1SS网络零售企业相关简介 |
3.1.1 SS公司基本概况 |
3.1.2 SS公司组织架构 |
3.2 SS公司的资金需求和筹资方式 |
3.2.1 SS公司的资金需求 |
3.2.2 SS公司的筹资方式 |
3.3 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控制风险点 |
3.3.1 资本结构欠佳,信用评级存在隐患 |
3.3.2 筹资方案风险评估欠缺,筹资审批一言堂 |
3.3.3 筹资结构不合理,负债期限结构单一 |
3.3.4 筹资资金管控不严,账务处理不严谨 |
3.3.5 内审监督疏于形式,筹资人员约束力不足 |
4 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控制存在风险点的原因分析 |
4.1 缺乏筹资活动风险控制意识 |
4.1.1 缺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监测 |
4.1.2 忽视了信用等级对网络零售企业的重要性 |
4.2 筹资方案论证和审批机制存在漏洞 |
4.2.1 筹资方案可行性论证不完整 |
4.2.2 筹资方案审批控制欠缺 |
4.3 缺乏切实可行的筹资计划 |
4.3.1 筹资方式组合欠佳 |
4.3.2 筹资期限规划不合理 |
4.4 筹资计划实施缺乏相应的制度要求 |
4.4.1 缺乏筹资资金管理机制 |
4.4.2 筹资执行中的会计控制落实不到位 |
4.5 筹资活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未落到实处 |
4.5.1 内部监管机制失效 |
4.5.2 缺乏相应评价与激励机制 |
5 优化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的措施 |
5.1 强化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意识 |
5.1.1 建立筹资风险全面预警机制 |
5.1.2 加强对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视 |
5.2 健全筹资方案论证和审批流程 |
5.2.1 完善筹资方案可行性论证 |
5.2.2 建立联签和集中审议制度 |
5.3 制定切实可行的筹资计划 |
5.3.1 拓展基于行业特点的筹资方式 |
5.3.2 合理规划负债期限结构 |
5.4 强化筹资计划实施的管控力度 |
5.4.1 加强筹资资金集约化和信息化管理 |
5.4.2 完善筹资执行中的会计控制制度 |
5.5 加强筹资活动各环节的监督与评价 |
5.5.1 健全筹资活动监督制约机制 |
5.5.2 建立筹资活动评价与激励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铁路起步的财税背景与历史情境 |
第一节 晚清铁路起步前的财税制度 |
一、清代前期的财税结构 |
二、道、咸、同时期的财税新变化 |
第二节 晚清铁路起步的历史情境 |
一、外部的冲击与清政府的正言拒绝 |
二、清政府的态度转变与兴办铁路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 |
一、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衍生 |
二、国人认知内容的构成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上):税收助力与税收担保 |
第一节 官款中的税收助力: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为视点 |
一、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出台 |
二、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财政运作 |
三、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税源分析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外债与税收担保 |
一、晚清铁路外债政策的形成与影响 |
二、税收担保的实施与运作 |
三、税收担保的利弊与税收功能的扩展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下):商办铁路税收融资 |
第一节 寓商于路:商办铁路政策的出台与运行 |
一、商办铁路政策的形成 |
二、商办铁路政策的运行实绩 |
第二节 寓税于路:税收融资的举措与税项 |
一、各路税收融资的举措 |
二、税项与总量分析 |
第三节 作用与反作用:税收负担与因应 |
一、弱者的反抗:以皖路税收融资为视点 |
二、盐政的扰动:以盐斤加价为对象 |
三、体制的转变:以粤路和西潼铁路为观照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税收问题 |
第一节 铁路购地与税收的联动 |
一、早期铁路购地与税收的初涉 |
二、制度建构:《铁路购地章程》与《铁路地亩纳税章程》的出台 |
三、铁路购地程序与税收的勾联 |
第二节 铁路材料与税政的变动 |
一、“丛雀渊鱼”: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的制度生成与影响 |
二、“在路言路”:自办铁路的材料免税诉求与渐次推展 |
三、不免与免:税务处的收束与铁路公司的力争 |
小结 |
第五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上):陆路关税——以东清铁路为中心 |
第一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东清铁路修筑前中俄边境陆路贸易与关税制度 |
二、东清铁路的筹议与修筑 |
第二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生成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触及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与意义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意义:以陆路关税制度变迁为视点 |
小结 |
第六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下):铁路厘金 |
第一节 铁路厘金的发源 |
一、“挹彼注兹”:汉口火车货捐局的诞生和初步运行 |
二、“援照办理”: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出现 |
第二节 铁路厘金的流变 |
一、稽征方式、税率、税卡的变动不居 |
二、存与废的博弈 |
第三节 铁路厘金的影响 |
一、督抚之利与区域之困 |
二、商民的负担与因应 |
三、政府的弊政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沪宁铁路厘金为例 |
一、沪宁铁路厘金的出现与初期交涉 |
二、各方力量的博弈 |
三、沪宁铁路厘金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晚清税制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 |
第一节 税收征管机构的效用 |
一、晚清常关与铁路运营、管理的互动:以张家口和崇文门税关为重心 |
二、清末铁路厘局的税收征管能力:以浙丝运宁被扣案为视点 |
第二节 税制结构的影响 |
一、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租股为中心 |
二、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盐税为中心 |
第三节 税收负担的分配 |
一、晚清铁路公司的税收负担 |
二、商民的税负分配 |
小结 |
余论 |
一、晚清时期铁路与税收制度的耦合性关联 |
二、变与不变:制度的力量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后记 |
(7)公益信托与众筹: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特定人出资vs.资金公募:众筹型公益信托呼之欲出 |
三、银监会“93号文”的突破与局限 |
(一) 银监会“93号文”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适用关系 |
(二) 突破公开宣传以及书面合同的限制 |
(三) 突破委托人资格、人数及金额上的限制 |
(四) 合理看待受托人管理费和监察人报酬 |
(五) 信托财产的投资渠道及限制 |
四、迈向开放式公益信托:可持续接受捐赠 |
五、信托众筹化的参考案例:信托100 |
六、公益众筹的信托化 |
(一) 众筹及公益众筹的兴起 |
(二) 公益众筹平台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公益众筹的风险隔离和第三方托管:信托机制的引入 |
(四) 信托公司涉足公益众筹的初步尝试 |
七、结语 |
(8)回报类众筹项目成功性影响因子分析 ——以京东金融集团众筹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众筹基本概念 |
2.1.1 众筹的定义 |
2.1.2 众筹项目的组成者 |
2.1.3 众筹项目分类 |
2.2 回报类众筹特点 |
2.3 期望理论 |
2.4 羊群理论 |
第3章 京东金融集团回报类众筹项目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国内众筹行业回报类现状 |
3.2 京东金融集团介绍 |
3.3 京东金融集团回报类众筹项目介绍 |
3.3.1 京东金融集团众筹平台 |
3.3.2 回报类项目与其他众筹平台对比 |
3.4 京东金融集团回报类众筹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 |
4.1 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
4.1.1 基于期望理论的假设 |
4.1.2 基于羊群理论的假设 |
4.2 分析方法选择及变量选取 |
4.2.1 分析方法选择 |
4.2.2 样本及变量的选定 |
4.2.3 因变量 |
4.2.4 自变量 |
第5章 假设检验以及讨论 |
5.1 数据的采集与统计特征 |
5.1.1 数据采集方法 |
5.1.2 数据的基本信息 |
5.1.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4 数据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5.2.1 信度验证 |
5.2.2 效度检验 |
5.2.3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2.4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5.3 结果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展望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9)《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引论 一、缘起 二、研究目的 第一章 |
“经典阅读”类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二、“经典阅读”类校本课程开发概况综述 第二章 |
《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的准备 一、《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环境 二、《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第三章 |
《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评价 一、《高中经典悦读》课程目标 二、《高中经典悦读》课程设计 三、《高中经典悦读》课程评价 第四章 |
《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一、图读经典的教学设计案例 二、趣读经典的教学设计案例 三、美读经典的教学设计案例 四、易读经典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章 |
《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的实践反思 一、课程开发的效应与体验 二、课程实施的疑难与对策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反思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10)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筹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提出问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理论视角 |
2 社区居家养老筹资管理体系 |
2.1 指导原则确立 |
2.2 社区养老资金筹集责任主体的组织架构 |
2.3 社区居家养老资金多元筹资方式 |
2.4 参考案例——上海市罗山会馆 |
3 社区居家养老筹资渠道 |
3.1 收取与服务有关的费用 |
3.2 政府财税政策支持 |
3.3 接受捐赠 |
3.4 从事经营活动 |
3.5 从事投资活动 |
4 社区居家养老筹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
4.1 交易成本分析 |
4.2 财务分析——以桃源居公益事业基金会为例 |
4.3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基本结论 |
5.2 几点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网络筹资不妨一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融资模式探究[D]. 张玉霞.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2]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3]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D]. 方旭东. 上海大学, 2018(02)
- [5]SS网络零售企业筹资活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 任一鸣. 安徽财经大学, 2017(08)
- [6]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D]. 岳鹏星. 苏州大学, 2017(06)
- [7]公益信托与众筹: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J]. 陈林. 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 2016(02)
- [8]回报类众筹项目成功性影响因子分析 ——以京东金融集团众筹平台为例[D]. 余欣.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9]《高中经典悦读》校本课程开发[D]. 林冰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10]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资金筹集问题研究[D]. 王殿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