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念、经营和实力的角逐 访香江 话分销——活跃于中国市场的元器件分销商特别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邹俊[1](2013)在《政策、金融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以半导体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强有力地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半导体产业的发达程度是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现状息息相关的,它体现了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成本优势的驱使下,国际半导体产业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本土半导体产业也借助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及积极的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第一消费大国,但我们的半导体产业整体水平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面对着全球市场需求增加及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在机遇与危机共存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本文希望通过对世界半导体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来探讨如何制定政府政策及金融政策来扶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本论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半导体产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历史发展规律中探讨了半导体硅周期和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此外还介绍了半导体产业结构,以及随着产业的发展其自身产业价值链的转变。第二章主要回顾了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各半导体强国他们的产业发展历程,从中不然发现政府政策和金融体系在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第三章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发展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融资需求。另外也从金融机构的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参与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第四章则是对中国半导体整体产业现状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也阐述了中国目前半导体产业已经具备了初始的产业群聚效应,并利用SWOT方法对中国IC设计产业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晶圆代工产业的五力模型分析。最后第五章,根据中国半导体现状及中国国情,本人对政府政策制定和金融政策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高端核心技术的研发,及政府积极引导风险资金进入半导体产业等建议。
路小静[2](2010)在《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的出版业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的出版单位也经历了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公司制改造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由于出版业具有显着的意识形态特征,出版业长期以来受党和政府机关的重视,被过分地强调了其政治和教化功能,而出版物的商品性这一重要属性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由此以后,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国文化产业成长期的主导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出版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版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出版业必须“走出去”。而今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正面临着五大问题:我国出版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产生的阵痛一直没有消失;外国出版巨头开始涉足中国,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无法与之匹敌;缺乏出版业“走出去”人才、版权贸易人才、翻译人才,成为我国“走出去”的瓶颈;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改变着全球人们的阅读习惯;我国的出版行业组织、版权中介机构还远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1年我国加入WTO,这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我国出版业如何抓住机遇、大力改革、加快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以实现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是摆在所有从事出版从业人员面前的艰巨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出版业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系列问题,以下简要介绍全文内容。首先,本文对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制约因数进行了概述。具体表现在:中国出版业正在按中央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具备条件后可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这一改革正在全面推开;国内出版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作为国家特许经营的出版企业,经营风险较小,获利空间较大,“走出去”开拓国际业务动力不足,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走出去”的行动相对迟缓;分析了我国出版产业管理体制、市场结构以及出版集团、中介组织的弊端。其次,本文分析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出版物出口。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出版物实物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西方出版物市场所占份额极小,影响十分微弱,需在增加外文图书的基础上,扩大营销网点和营销渠道。二是版权输出,这是当前我国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我国的版权输出从改进内容入手,力求突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让承载中华文化精华的出版内容通过版权贸易方式进入到西方主流社会。三是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让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可利用直接设立新设、并购海外出版企业等方式在海外成立出版公司,以此让我国的出版企业在跨国出版传媒的传统领地上争得立足之地。再次,本文借鉴了国外出版业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模式与经验,通过分析发现,虽然美国出版物的输出重在强化资本的输出,英国的图书出口具有强大优势,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与输出特色十分鲜明。但是它们也存在共性的特点:一是将实物出口、版权贸易与资本输出完整联合起来,齐头并进地促进本国的出版业“走出去”;二是克服三种瓶颈,包括本土语言的教育和推广、国际市场的选择以及本土化运作;三是利用三种动力,即以政府相关部门为驱动,以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为起点,借高新科技相关领域之力量。最后,论文阐释了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对策:政府支持,从融资、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走出去的扶持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外向型”的人才;打造走出去的主体,即采取上市、并购等方式将我国出版企业做强做大;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促使出版企业“走出去”等。全文在文化产业、文化多样性、文化软实力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国情、依据我国图书出版业现状条分缕析,试图找到一条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及建议以供参考。
吴劭年[3](2009)在《对电子教育产品(ELP)厂商大陆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基于电子辞典、数码学习机类产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与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作为辅助学习、提高效率的工具,电子教育产品(e-learning products,缩写为ELP)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大陆的ELP行业历经了20年风雨洗礼,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竞争较为充分,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ELP是贴近教育、贴近民生的消费品。众多的ELP厂商致力于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积极运作市场,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推动大陆的ELP市场规模持续增长。ELP与普通消费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ELP厂商在大陆市场的营销策略,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提高ELP行业的市场推广效率,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本论文主要运用经典理论与营销实例相印照的研究方法——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宏观环境,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竞争环境,运用霍金斯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运用“市场营销组合”的观念分析厂商营销策略的共性,结合实例说明营销策略的差异化、创新营销方法的应用,剖析厂商营销策略的局限性,最后进行了论文总结,并且针对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ELP行业兼具了IT、消费电子以及高档礼品等行业的一些显着特征,处于大陆市场经济最活跃的领域。与家电、PC、手机、MP3、数码相机等行业相比较,ELP行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了相对良性的市场秩序。ELP厂商在营销策略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ELP行业的一些成功的市场营销经验,已经被其它行业借鉴使用。本论文聚焦于ELP行业,但是力图揭示一般性的营销策略,为其它行业尤其是高科技消费品行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熊曼辰[4](2010)在《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国际企业对中国的技术转移,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企业技术转移本身的商业目的和其延长技术生命周期、扩大技术效用或寻找出路战略,导致其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得中国产业技术主要源自国外,技术依赖情况严重;中国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缓慢;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给中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传统知名品牌的消失等。所以中国企业应当对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行有效的控制。本论文通过对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目的的分析和研究,以及研析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的目的和历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综合分析了技术转移以及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从中发现其缺少过程控制实施的引导。2、运用概念设计对接受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统一集成的资源环境下的运行,避开因只考虑单一的技术、制造、管理等因素,难以综合评价,无法有效控制技术转移。3、创新地提出概念设计下技术转移控制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结构:即技术控制层、转化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以三层控制模式实现对过程的控制,从选择技术、选择对接企业一直到引进技术真正的市场化,以实现市场利润。4、在三层模式下,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选择,涉及技术、经济两个方面。选择合适对接的企业接受技术,一方面依标准筛选对接企业,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统一选择适宜的技术。5、为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应充分应用组合贸易。论文共分七章,全面论述了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概念设计下技术转移的三层控制理论和其间的活动和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全面详尽,阐述相应的理论及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操作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控制。
李琪[5](2007)在《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对企业管理思想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就是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从孔子到张瑞敏;从《论语》到《海尔人》;从泰罗到德鲁克;从《科学管理原理》到《管理实践》,无不浸透着中国管理者探索与借鉴的辛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浩如烟海的管理论丛里,走出了众多杰出的中国管理实践者,他们正以轰轰烈烈的改革新篇续写着中国的管理思想。本文以时间进程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梳理了古今中外管理活动、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线条。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转型时期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前半期,我们主要借助基于经济人假设框架下的西方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管理手段以提高我们的管理绩效,这是一个模仿的时期,是粗放型的;而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我们所接受的是基于复杂人假设下的所谓麦克雷戈X理论、Y理论等诸多先进管理理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加之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已逐渐与世界同步,基于文化人假设前提下的最新的西方先进管理理念盛行于中国的企业界。当前,举国上下兴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学习热潮,以及对“中国式”管理的呼唤,足以引起我们自身的反思。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以西方管理理论的理性、严谨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传统管理思想,立足本土,使二者达到有机的统一和嫁接的“中国式”管理思想,方是未来中国企业发展的趋势。本文所选择的研究主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在此之前,还没有文献、着作从历史的视角系统研究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可以找到的有关文献大都是以研究西方管理思想史抑或中国古近代管理思想等为主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尝试借助基于人性假设为主线索的西方管理思想理论对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以及在此时期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进行研究,并试图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研究初步验证本文的主要结论。
张孝锋[6](2006)在《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章是导言。论述了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和预期价值等。 第二章主要对产业转移的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把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归纳为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雁行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国际投资理论关于区位选择的部分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则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描述。大陆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分为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产业转移中的技术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四大类进行。从台湾企业转移动机与区位选择、台湾制造业企业进入大陆市场模式等角度对中国台湾地区博硕士论文中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雁行模式再到新经济地理理论,都是以产业转移实践的发展过程为背景而不断演化的。在对产业转移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生产要素由土地、资本和人力到科技;市场环境由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以致垄断等,这些理论中,着重从产业转移输出方考虑,对承接方的条件、正负面影响研究的不多;随着经济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金融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过去的理论已经很难圆满地说明现在。从国内的研究看,以FDI的地域分布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多,结合国际,以实证研究为主,深刻阐述产业转移规律与理论的研究尚不多见。而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往往以微观视角、个案研究为特征,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两者结合,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体制、机理、文化等因素的考虑,比较富有特色,但对承接方的条件进行研究的也不多见。为后续的研究开拓了广泛的空间。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首先,从移出地和承接地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一般分析。对产业移出地而言,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产业从转出区转移的动因主要是充分利用承接地的资源,包括土地、人力、资金、环境容量、市场、营销渠道等,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扩张的需要、产业分工的需要、综合利用资源的需要、企业重组的需要和政策性的产业转移等。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可从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环境三个方面考察。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积极影响包括:吸收先进技术、增加投资需求,促进GDP增长、增加就业、加速承接地工业化进程。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的消极影响包括:环境问题、本地工业问题、产业结构失衡等。其次,运用城市化框架对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进行了理论
郑大勇[7](2005)在《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昭示,在关键时期抓住技术革命或更新的机遇,发展新技术支撑的产业,是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和跨越的一般逻辑。中国正面临着从模拟电视系统向数字电视系统转换的历史性机遇。采取何种路径与策略是关系中国数字电视产业能否实现赶超的战略性课题。本文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展开的。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鉴别出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突破性技术创新特征;(2)复杂技术特征;(3)产业创新系统特征;(4)后发国家追赶特征。因此,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不同于后发国家传统产业追赶。鉴于以上判断,本文应用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复杂技术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追赶理论和突破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是复杂技术产业发展,其有效发展路径是市场率先突破。从复杂技术追赶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和市场障碍出发,本文识别出技术率先突破与市场率先突破两种不同的追赶道路,提出中国数字电视当前应以市场率先突破道路为适宜选择的发展思路。(2)从产业创新系统视角,结合数字电视产业创新特点和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分析,在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和分析了中国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发挥市场优势,取得市场率先突破,再带动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并最终提高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竞争力。(3)从追赶视角,结合突破性技术创新条件下的技术周期和市场轨道特点,本文借鉴后发国家产业发展的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进行优劣势分析,提出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可以从低端市场的破坏开始,先行市场追赶,进而实现技术追赶和产业追赶。
熊琼[8](2006)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东道国外资政策调整》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的外资政策对吸引和引导外资、增加东道国的收益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简称TRIMs)是东道国外资政策的内容之一,也是WTO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东道国采取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及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概念、种类着手,从理论和模型两个侧面分别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当地成分要求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汽车产业为例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经济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在对东道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跨国公司行为互动影响进行多角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作了相关案例简析。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发展趋势分析,进而提出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调整战略,研究和设计了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的思路和框架。 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提出研究问题,梳理了相关概念,阐述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简要总结了本文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研究的一些创新以及今后继续研究的几个方向。 第一章“文献综述”对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比较和综合性的学术评论,述评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述评,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内涵与外延、性质与特征、运用动因和目标、作用机制等进行了述评,并对相关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以及不同分支研究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做了归纳;二是对当地成分要求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当地成分要求的概念、福利效果、实证研究等展开述评,并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和观点。 第二章“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理论与模型分析”,首先从东道国的视角对外国直接投资、外资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体系框架进行了基本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主要形式当地成分要求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模型分析。 第三章“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汽车产业为例”,从中观层面以汽车产业为例,专门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既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在国外其他国家的运行效应展开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又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产化政策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四章“东道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跨国公司行为的互动影响”阐述认
林广志[9](2006)在《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通常为澳门史学界所忽略。本文基于丰富的史料并运用以史料重现史实的方法,首次对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由此将澳门史的研究从古代史延伸至近代史,从一般性的中葡关系史拓展至澳门本土的华人华商史。 本文主要涉及了鸦片战争后澳门华商崛起的背景,华商作为晚清澳门最大的商贸群体对澳门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与贡献,一批着名的华商家族的不同道路,华商组织的近代化进程与华人社会形态的变迁,华商崛起后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所导致的晚清澳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华商的伦理观及其行为对华人社会习俗的影响,华商在晚清政治漩涡中的态度和作为及其生存之道等重大问题。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一、鸦片战争之后,澳门所有经济领域都已被华商控制,华人经济已由早期的附庸型转变为主控型,澳门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华人手中;二、1880年之后,随着华商担任澳葡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务,早期清一色的澳门葡人政治已发生松动,华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政治表达”;三、华商组织从妈阁庙开始,在经历了若干阶段后,至澳门商会的成立,逐步完成了其近代化的进程;四、晚清澳门华人社会完成了从渔农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在氹仔、路环二岛,保甲组织仍长期作为澳葡政府城市治理的辅助力量。与此同时,华商阶层的伦理观及其行为对华人社会习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华商对澳门多元化文化局面的形成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五、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华商既加入葡籍,又捐官纳粟,并深度介入晚清中国政治风云,其“双重效忠”的心态和行为,成为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华商特有的生存之道。 根据上述研究和发现,本文认为,晚清澳门的经济就是华人的经济,澳葡政府制定的一整套的法规章程,都是围绕华人及其商业的需要而展开的;作为“澳门之魂”,华商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与贡献,推动了晚清澳门向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过渡;华商之于晚清澳门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新的学术课题,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问题仍值得澳门史学界广泛关注和大力开拓。
王林立[10](2004)在《京华产业集团跨国并购英国约翰逊安全有限公司分析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国并购是指投资主体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手段,取得外国企业部分或全部的股份或资产,从而对其经营管理实施实际或完全的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的融合,企业国际化经营日益活跃,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诞生了大批实力颇强的企业。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国际化成为其提高自身实力,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而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 中资企业的跨国并购,机遇与挑战并存。欧美企业先进的技术、品牌、矿产资源、市场是激发并购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并购本身不确定性很大,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刚刚加入 WTO,市场经济洗礼时间短的中资企业来说,跨国并购的风险就更大,必须慎重出击。 本文深入分析了京华产业集团跨国并购英国约翰逊安全有限公司。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对英国运钞车及安全产品进行了行业分析,包括市场细分、行业趋势、主要竞争对手。第二章,从基本面和财务报表分析两方面,对约翰逊安全有限公司进行评价。第三章,对京华产业集团的评价,包括核心竞争力、市场环境、竞争战略。第四章,着重讨论并购的协同效应,从产业价值链、产业整合、资本市场三点依次分析此次并购的合理价值。第四章,从并购成本、文化障碍、人力资源、技术和品牌四方面讨论风险及风险回避。第六章对JOHNSON 进行了价值评估。第七章是支付方式、尽职调查、法律、税务和并购整合。从中可以看出跨国并购是一项战略性工程,要达到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很好的完成战略实施措施,必须对各个环节全面分析、系统规划、谨慎操作、合理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京华集团是北京一家大型民企,约翰逊是英国一家个人控股非上市公司,运超车及安全产品是一个相当狭窄的全球市场。本文的一些观点、得出的结论与经验,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跨国并购的价值。
二、理念、经营和实力的角逐 访香江 话分销——活跃于中国市场的元器件分销商特别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念、经营和实力的角逐 访香江 话分销——活跃于中国市场的元器件分销商特别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金融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半导体产业概述 |
1.1 半导体产业驱动世界经济发展 |
1.2 半导体产业硅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 |
1.3 半导体技术引导其产业结构和价值链转变 |
1.3.1 半导体产业结构 |
1.3.2 半导体产业价值链转变 |
第2章 半导体产业全球领先者的发展历程 |
2.1 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 |
2.2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路 |
2.3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路 |
2.4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路 |
2.5 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路 |
第3章 金融体系支持高新科技产业发展 |
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
3.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阶段的金融融资需求 |
3.3 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4章 中国半导体产业现状和竞争力分析 |
4.1 中国半导体产业之现状 |
4.2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群聚分析 |
4.3 SWOT 分析中国 IC 设计产业 |
4.4 五力模型分析之中国晶圆代工行业 |
第5章 结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政策及金融对策之建议 |
5.1 中国政府扶持政策之建议 |
5.2 中国金融市场机制之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中国实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回顾 |
1.2.1 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2.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2.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历史回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述评 |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2 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文化多样性、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理论 |
2.1.1 文化多样性 |
2.1.2 文化软实力 |
2.1.3 文化产业 |
2.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
2.3.2 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
2.3.3 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
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现状 |
3.1.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出版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现状 |
3.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制约因素分析 |
3.2.1 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出版业"走出去" |
3.2.2 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出版业"走出去" |
3.2.3 出版企业竞争力不足制约了其"走出去" |
3.2.4 中介机构功能缺失制约了出版业"走出去" |
4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模式及分析选择 |
4.1 出版物实物出口 |
4.1.1 我国图书出口现状 |
4.1.2 图书出口现存问题分析 |
4.1.3 我国实物出口模式的利弊总述 |
4.2 版权输出 |
4.2.1 我国版权输出现状 |
4.2.2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 |
4.2.3 版权输出现存问题分析 |
4.2.4 我国版权输出模式的利弊总述 |
4.3 资本输出 |
4.3.1 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的现状 |
4.3.2 中国出版业资本输出的形式 |
4.3.3 基于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现状的分析 |
4.3.4 我国对外资本输出模式利弊的总述 |
5 国外出版业"走出去"战略模式与经验分析 |
5.1 美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1.1 美国的图书出口 |
5.1.2 美国的版权输出 |
5.1.3 美国的出版资本输出 |
5.2 英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2.1 英国的图书出口 |
5.2.2 英国的版权输出 |
5.2.3 英国的出版资本输出 |
5.3 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3.1 日本动漫产业的兴起 |
5.3.2 日本动漫"走出去"的特点 |
5.4 国外出版业"走出去"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 |
5.4.1 有效克服语言、市场和当地风俗三种阻力 |
5.4.2 合理利用政府、行业协会和新科技三种力量 |
6 促进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
6.1 完善政府对出版业的宏观管理 |
6.1.1 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 |
6.1.2 强化出版业"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力度 |
6.1.3 完善出版企业的融资渠道 |
6.2 培育出版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 |
6.2.1 建立与完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 |
6.2.2 通过并购实现出版企业的规模扩张 |
6.2.3 打造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6.2.4 实施本土化战略,"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
6.2.5 创立出版业"走出去"的国际品牌 |
6.3 加强数字出版对出版业"走出去"的支持 |
6.3.1 数字出版发展概述 |
6.3.2 数字化出版的具体形态 |
6.3.3 利用数字出版加快出版"走出去"的建议 |
6.4 完善行业管理和中介机构的功能 |
6.4.1 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
6.4.2 完善版权代理机构对出版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对电子教育产品(ELP)厂商大陆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基于电子辞典、数码学习机类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PEST分析法 |
1.3.2 波特"五力"模型 |
1.3.3 霍金斯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 |
1.3.4 "市场营销组合"的观念 |
2 大陆ELP行业发展状况 |
2.1 大陆ELP行业发展历程 |
2.1.1 城头变幻大王旗——躁动不安的发展历史 |
2.1.2 科技进步与营销创新不断焕发行业活力 |
2.2 大陆市场中主要的ELP厂商 |
2.2.1 锋芒正健的市场新锐 |
2.2.2 伺机反扑的昔日王者 |
3 大陆ELP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替代品的威胁 |
3.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2.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同业之间的竞争 |
3.3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 |
4 大陆市场中ELP厂商营销策略的共性分析 |
4.1 实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略 |
4.1.1 以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为导向研发新产品 |
4.1.2 按消费者的需求差别设立产品组合 |
4.1.3 以给消费者带来独特利益为导向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 |
4.2 实施以降低消费者付出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
4.2.1 根据消费者的认知定价 |
4.2.2 降低消费者的非货币性支出 |
4.3 实施以提高消费者购物便利性为导向的渠道策略 |
4.3.1 小区域独家代理制使渠道扁平化 |
4.3.2 紧贴虚拟渠道使服务更加个性化 |
4.4 实施以沟通力为导向的促销策略 |
4.4.1 广告宣传叩响消费者的心扉 |
4.4.2 明星代言解除消费者的疑虑 |
4.4.3 终端促销推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
5 大陆市场中ELP厂商营销策略的差异化 |
5.1 产生营销策略差异化的原因与基础 |
5.2 营销策略差异化的典型案例 |
5.2.1 好记星——借鉴保健品营销手法 |
5.2.2 诺亚舟——在细分市场中野蛮生长 |
5.2.3 快译通——致力于科技领先 |
5.2.4 步步高——敢为天下后 |
6 ELP厂商在大陆市场中灵活运用创新的营销方法 |
6.1 好记星——电视直效营销强劲助推 |
6.2 好易通——概念营销的资深玩家 |
6.3 步步高——事件营销润物有声 |
6.4 卡西欧——体验式营销的践行者 |
7 ELP厂商在大陆市场营销策略的局限性 |
7.1 面对不成熟的购买者群体 |
7.2 无序的业内竞争 |
7.3 与内容提供商衔接不通畅 |
7.4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
8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企业接受国际技术转移历程 |
1.1.2 接受国际技术转移被控制的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3 立题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设计的控制的理论描述 |
2.1 概念设计定义 |
2.2 CD—TTE模式的准备工作 |
2.2.1 国际企业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
2.2.2 CD-TTE模式的客观条件 |
2.3 CD—TTE模式的基本认识框架 |
2.3.1 需要控制的因素 |
2.3.2 CD—TTE模式的理论框架 |
2.4 CD—TTE模式的基本方式描述 |
2.4.1 控制的基本方式和组合控制方式 |
2.4.2 CD—TTE模式的三层级结构 |
2.4.3 CD—TTE模式的成本费用 |
2.5 CD—TTE模式的执行要点 |
2.5.1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2.5.2 建立计算机集成管理平台 |
2.5.3 调整价值转向 |
2.6 小结 |
第三章 CD—TTE模式中技术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3.1 技术价值的控制 |
3.1.1 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动机 |
3.1.2 技术价值认定 |
3.1.3 技术期权定价 |
3.1.4 在现技术价值 |
3.2 技术因素的控制 |
3.2.1 控制技术转移的层次 |
3.2.2 控制投资的技术要素 |
3.2.3 控制项目的技术要素 |
3.3 指标体系的理论方法 |
3.3.1 原则和案例 |
3.3.2 目标和程序 |
3.4 技术控制层的指标体系 |
3.4.1 思路和说明 |
3.4.2 指标体系 |
3.5 技术控制层的模型选择 |
3.5.1 主观性指标和权重确定 |
3.5.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3.6 小结 |
第四章 CD—TTE模式中转化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4.1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分析 |
4.1.1 生产能力评估 |
4.1.2 研发能力评估 |
4.1.3 企业实例 |
4.2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提升 |
4.2.1 市场营销能力提升 |
4.2.2 市场理财能力提升 |
4.2.3 企业实例 |
4.3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建立 |
4.3.1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
4.3.2 构建新型企业 |
4.3.3 企业实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CD—TTE模式中执行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5.1 国际许可贸易 |
5.1.1 技术成果保护 |
5.1.2 技术操作规定 |
5.2 国际技术转移 |
5.2.1 途径和形式 |
5.2.2 双重征税 |
5.3 组合贸易 |
5.3.1 组合贸易的实质 |
5.3.2 组合贸易的操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概念设计下的CD-TTE的实践 |
6.1 企业简介 |
6.2 概念设计下的技术控制层 |
6.3 概念设计下的转化控制层 |
6.4 概念设计下的执行控制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5)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五节 选题的理论背景 |
第二章 中西管理思想演进及评述 |
第一节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 |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 |
第二节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
一、科学人阶段 |
二、社会人阶段 |
三、丛林化阶段 |
四、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对西方管理理论的思考: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 |
一、科学主义范式 |
二、人本主义范式 |
三、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密不可分 |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1949-1976) |
第一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企业管理思想(1949-1952) |
一、《共同纲领》规定与宏观管理策略 |
二、“三反”、“五反”运动与企业管理制度 |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经济计划的编制与责任制 |
四、《工会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功效 |
第二节 全面学习前苏联时期的企业管理思想(1953-1957) |
一、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企业管理责任制的变迁 |
第三节 “大跃进”与“八字”方针时期的企业管理思想(1958-1965) |
一、健全经济责任管理制度 |
二、鞍钢宪法的形成—总结推广企业管理经验 |
三、克服企业管理中的“左”倾错误 |
五、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健全 |
六、大庆模式及其管理经验 |
第四节 “十年动乱”时期的企业管理思想(1966-1976) |
一、企业管理秩序紊乱 |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修正 |
第五节 回顾与总结 |
一、国有企业管理思想、制度的逐步形成 |
二、企业管理的制度性缺陷成为改革开放的动因 |
第四章 管理启蒙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1978-1984)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分析 |
一、国际背景 |
二、思想背景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一、传统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 |
二、企业改革的思想障碍 |
三、企业管理“双轨制”的出现 |
四、采取增量改革战略的消极后果 |
第三节 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理论的最初影响及引进 |
一、有关企业的理论 |
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
三、西方管理思想的初步引进 |
第五章 制度创新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1985-1991) |
第一节 现状分析 |
一、对前期改革成效及不足的分析 |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三、改革战略的争论 |
四、改革战略转变,进行全面改革的尝试 |
第二节 管理制度的建立及管理理念的创新 |
一、宏观管理制度逐步配套完善 |
二、西方企业踏入国门,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的转变 |
三、海尔的OEC管理法则与“零缺陷”管理 |
第六章 中西融合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1992-2000) |
第一节 南巡讲话开创开放新的发展阶段 |
一、南巡讲话 |
二、改革整体进入新局面 |
三、整体推进战略的纵深发展 |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制的试点改革 |
一、大型国企的公司化改制推进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
第三节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进一步融合 |
一、取得的成就 |
二、企业管理理念日益创新 |
第七章 接轨国际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2001-2006) |
第一节 接轨国际时期的经济环境分析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 |
三、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 |
一、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
三、企业战略的发展和创新 |
第三节 透视联想集团管理模式 |
一、科研立身的“一叶小舟” |
二、着眼全球的市场战略 |
三、“大船结构”的管理模式 |
四、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 |
第八章 结言 |
第一节 中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比较 |
一、对中国的企业管理思想思考 |
二、对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评价 |
三、中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异同 |
第二节 中外企业管理思想的互融 |
一、借鉴外来优秀管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精华相融合 |
二、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的应用 |
第三节 创建“中国式管理”的若干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 |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预期价值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产业转移的理论来源 |
2.1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2.1.1 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2 雁行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2.1.3 国际投资理论关于区位选择的部分 |
2.2 中国大陆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2.2.1 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2.2.2 产业转移中的技术转移 |
2.2.3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 |
2.2.4 对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 |
2.3 中国台湾地区博硕士论文中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研究 |
2.3.1 台湾企业转移动机与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
2.3.2 台湾制造业企业进入大陆市场模式的研究 |
2.3.3 台湾近年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的整体描述 |
2.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1 产业转移的动因 |
3.1.1 转出区的动因分析 |
3.1.2 产业承接地区的特征 |
3.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2.1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 |
3.2.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3 产业转移中要素流动的一般规律 |
3.3.1 要素流动对区际经济影响的一般分析 |
3.3.2 区际劳动力流动 |
3.3.3 区际资本流动 |
3.3.4 区际技术与创新传播 |
3.3.5 高光学纯度L-乳酸案例分析 |
3.4 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 |
3.4.1 三峡机组国产化案例分析 |
3.4.2 产业创新策略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产业转移的宏观效应与政府作用 |
4.1 产业转移的新古典模型 |
4.1.1 数学模型 |
4.1.2 模型的经济解释 |
4.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 |
4.2.1 产业转移可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
4.2.2 产业转移的条件分析 |
4.2.3 产业集群的优势与不足 |
4.3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 |
4.3.1 政府“招商引资”的作用及问题 |
4.3.2 政府作用的理论分析 |
4.3.3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
4.4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政策取向 |
4.4.1 承接地的政府政策取向 |
4.4.2 移出地的政府政策取向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
5.1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 |
5.1.1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5.1.2 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
5.1.3 中国轿车产业的案例分析 |
5.2 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以日本对中国的FDI为例 |
5.2.1 “雁行模式”的基本内容 |
5.2.2 “雁行模式”遇到的挑战 |
5.2.3 日本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
5.3 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
5.3.1 机遇: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 |
5.3.2 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的趋势 |
5.3.3 从“微笑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4 加快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
6.1 江西产业结构分析 |
6.1.1 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2 发展战略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初步调整 |
6.1.3 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路 |
6.2 江西产业集群分析 |
6.2.1 江西产业集群的类型分析 |
6.2.2 江西产业集群的布局分析 |
6.2.3 产业集群的成因溯源及其对江西的启示 |
6.3 对招商引资及引进企业的分析 |
6.3.1 江西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6.3.2 转移企业的访谈及统计分析 |
6.3.3 星火有机硅工业园案例分析 |
6.4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
6.4.1 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
6.4.2 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利条件 |
6.4.3 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
7.1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 |
7.1.1 宏观背景 |
7.1.2 困境 |
7.2 产业转移与区际协调发展的思考 |
7.2.1 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
7.2.2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内在结合的基础要件 |
7.2.3 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不足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1、论文部分 |
2、课题部分 |
后记 |
(7)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章节结构 |
第2章 关于后发国家产业追赶的文献概述 |
2.1 产业追赶研究溯源 |
2.2 基于后发优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传统产业追赶研究综述 |
2.3 后发国家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4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
第3章 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 |
3.1 数字电视产业概述 |
3.2 国外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 |
3.3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历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复杂技术视角 |
4.1 复杂技术创新及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4.2 数字电视的复杂技术特性 |
4.3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复杂技术追赶路径 |
4.4 数字电视追赶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创新系统视角 |
5.1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
5.2 数字电视的产业创新 |
5.3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创新系统发展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突破性创新视角 |
6.1 突破性技术创新条件下的产业追赶:文献综述 |
6.2 数字电视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特性 |
6.3 突破性创新条件下的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 |
7.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7.2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持与障碍 |
7.3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7.4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7.5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 |
8.1 条件接收系统概述 |
8.2 中视联的条件接收案例 |
8.3 永新同方的条件接收案例 |
8.4 发展路径与策略比较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东道国外资政策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文献述评 |
第二节 关于当地成分要求的研究述评 |
第二章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一节 外国直接投资、外资政策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
第三节 当地成分要求经济效应的理论与模型分析 |
第三章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经济效应分析: 以汽车产业为例 |
第一节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在东道国汽车产业的运用 |
第二节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在国外汽车产业的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效应分析 |
第四章 东道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跨国公司行为的互动影响 |
第一节 东道国运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东道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影响跨国公司经营理念与策略 |
第三节 跨国公司行为对东道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变化的影响 |
第四节 东道国与跨国公司博弈分析 |
第五章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发展趋势与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战略 |
第一节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战略思考 |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外资政策调整战略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一: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
附录二: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具体形式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晚清澳门华商的创业历程——不该忽略的历史片段 |
一、选题动机与研究史回顾 |
二、晚清澳门华商概念的界定 |
三、征用史料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澳门华人的商业活动 |
第一节 清初以前的居澳中国商人 |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的居澳中国商人 |
一、禁海时期澳门的华夷贸易 |
二、清政府对澳门华夷贸易的管理 |
三、沈天爵——一位华商的成长及其启示 |
四、早期华商代表:买办、行商和绅商 |
五、三街会馆——早期华商涉足的行业及其组织 |
第三节 十三行商人与澳门贸易 |
一、十三行商人与澳葡的关系 |
二、十三行商人“下澳”贸易 |
第四节 鸦片走私贸易与澳门的经济转型 |
一、持续衰落的澳门经济 |
二、华商与鸦片走私贸易 |
三、华商与清代澳门的经济转型 |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澳门华商崛起的背景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澳门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 |
一、香港开埠后澳门经济的彻底衰落 |
二、葡萄牙人终于夺得了澳门的管治权 |
三、大批华人涌入澳门带来的商业转机 |
第二节 华商崛起的制度因素——澳葡政府对商业与市政的管理 |
一、商业管理机构的设立和作用 |
二、商业法规与章程的陆续颁布 |
三、市政建设与管理及其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商业垄断:专营制度的有效实施与作用 |
一、专营制度的有效实施 |
二、专营制度与华人商业寡头 |
三、对专营制度利弊的初步分析 |
第三章 华商的崛起:华商与澳门经济的近代化(一) |
第一节 华商参与的鸦片与苦力贸易 |
第二节 华商对博彩业的推动与控制 |
第三节 华商投资房地产业与澳门城市的发展 |
第四节 以华商为主导的澳门对外贸易 |
第四章 华商的崛起——华商与澳门经济的近代化(二) |
第一节 华人的金融与典当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华商与澳门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旅游城市的雏形——华商与澳门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完全由华商控制的澳门渔业 |
第五节 军火贸易——“卖枪之店皆是华人” |
第五章 华商的崛起:澳门最大的业主 |
第一节 纳钞最多的是华人 |
第二节 华商:澳门最大的业主 |
一、华人商铺遍及澳门与离岛 |
二、华商拥有的土地 |
三、华商拥有的物业——“澳门人的房子都卖给了华人” |
第三节 澳门之魂——华商的社会地位及其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
第六章 华商的不同道路——华商家族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王禄家族——咸同年间的大业主 |
第二节 何连旺家族——亦商亦政的华人领袖 |
第三节 卢九家族——纵横省澳的赌博世家 |
第四节 其他着名华商家族——是谁“一个小时买下洋威酒店” |
一、曹有家族 |
二、冯成家族 |
三、陈六家族 |
四、柯六家族 |
五、林莲家族 |
六、陈芳家族 |
七、萧瀛洲家族 |
八、李镜荃家族 |
第七章 华商组织与华人社会 |
第一节 晚清澳门华人社会形态的变迁 |
一、渔农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 |
二、从保甲之民到近代城市居民的过渡 |
三、商人阶层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 |
第二节 华商组织的发展及其特点 |
一、神缘性组织——宗教热情掩映下的华商聚所 |
二、业缘性组织——行会的建立与作用 |
三、慈善性组织——世俗化的商人团体 |
四、联谊性组织——华商俱乐部的琴韵 |
五、政商性组织——澳门商会成立的背景 |
第三节 华商价值观及其行为与华人社会风俗 |
一、以商人为主流的华人加入葡籍问题 |
二、华商与《澳门华人习俗之条例》 |
三、忠孝义善——华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与传承 |
第八章 晚清政治旋涡中的澳门华商及其生存之道 |
第一节 从几起事件看澳门华商与清政府的关系 |
一、“以商制夷”事件中华商与广东政府的合作 |
二、从经元善案看华商的政治取向 |
三、卢九之死与广东政治形势 |
第二节 华商与革命党和维新派的过从 |
一、孙中山欲在镜湖医院寻觅“热心同志” |
二、何廷光的人品及其与保皇会的关系 |
第三节 双重效忠——晚清澳门华商的生存之道 |
一、华商对葡人治权的隐忍默认 |
二、“天朝赤子”的情感归依与保身祈财的折冲 |
结语 |
附录一 《民夷交易章程》 |
附录二 何连旺像 |
附录三 卢九像 |
附录四 卢廉若像 |
附录五 孙中山在卢园春草堂前门廊与镜湖医院值理合影 |
附录六 卢廉若墓园 |
附录七 清咸丰年间澳门地形图 |
附录八 澳葡政府商业管理章程选录(选自《澳门宪报》) |
澳门及所属地方各华人行铺生意公钞及点街灯公钞章程 |
澳门娼寮章程 |
澳门屋宇建造工程管理章程 |
集股有限公司章程 |
附录九 何桂、冯成、何连旺、卢九、胡衮臣与公物会签定的鸦片、番摊、猪肉生意承充合同 |
附录十 何连旺创办之粤和昌缫丝厂地基图(1884年)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京华产业集团跨国并购英国约翰逊安全有限公司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京华产业集团跨国并购英国约翰逊安全有限公司分析 |
前 言 |
第一章 英国运钞车及安全产品行业分析 |
1.1 基本分析 |
1.2 英国的 CIT 车辆市场 |
1.3 市场细分 |
1.4 行业趋势 |
1.5 主要竞争对手 |
第二章 JOHNSON 安全有限公司评价 |
2.1 基本分析 |
2.2 JOHNSON 安全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第三章 京华产业集团评价 |
3.1 核心竞争力 |
3.2 市场分析 |
3.3 竞争对手分析 |
3.4 竞争战略 |
第四章 并购的协同效应 |
4.1 产业价值链 |
4.2 产业整合 |
4.3 资本市场 |
第五章 风险揭示与回避 |
5.1 并购成本的风险 |
5.2 文化障碍 |
5.3 人力资源风险 |
5.4 技术和品牌风险 |
第六章 JOHNSON 的价值评估 |
6.1 市盈率法 |
6.2 资产基准法 |
6.3 价值评估的目的 |
第七章 交易计划 |
7.1 支付方式 |
7.2 尽职调查 |
7.3 并购有关的法律、税务方案 |
7.4 整合 |
附 录 |
第二篇 上市公司消费电子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
前 言 |
第一章 股票价值判断 |
第二章 投资决策分析 |
2.1 000542 TCL |
2.2 00016 深康佳 |
2.3 600870 夏华电子 |
2.4 600060 海信电器 |
2.5 600839 四川长虹 |
第三章 β 值计算 |
第四章 公司融资方式及其变化 |
第五章 红利政策分析比较 |
第六章 财务业绩及成长性评价 |
6.1 财务业绩的变化及原因 |
6.2 可持续增长率计算 |
6.3 成长方式分析及预期结果 |
第七章 流动资产管理 |
7.1 流动资产总体情况 |
7.2 流动资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7.3 管理建议 |
第八章 TCL 公司并购汤姆逊彩电分析 |
第三篇 中联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转型期营销战略分析 |
第一章 中联公司介绍 |
第二章 公司战略和营销战略的重新定位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分析 |
第四章 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趋势 |
第五章 中联公司业务转型分析 |
5.1 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状况和竞争分析: |
5.2 中联业务转型的特点 |
第六章 营销战略的制定及营销方案的实施 |
第七章 中联公司营销战略分析和评价 |
第四篇 彩电价格联盟分析报告 |
前 言 |
第一章 需求供给分析 |
第二章 卡特尔联盟 |
第三章 价格博弈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历 |
四、理念、经营和实力的角逐 访香江 话分销——活跃于中国市场的元器件分销商特别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金融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融合[D]. 邹俊.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2]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 路小静. 武汉大学, 2010(05)
- [3]对电子教育产品(ELP)厂商大陆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基于电子辞典、数码学习机类产品[D]. 吴劭年. 复旦大学, 2009(02)
- [4]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 熊曼辰.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5]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研究[D]. 李琪. 复旦大学, 2007(06)
- [6]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孝锋. 南昌大学, 2006(11)
- [7]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 郑大勇. 清华大学, 2005(04)
- [8]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东道国外资政策调整[D]. 熊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9]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 林广志. 暨南大学, 2006(06)
- [10]京华产业集团跨国并购英国约翰逊安全有限公司分析报告[D]. 王林立. 清华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