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四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

华北北部四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

一、华北北部4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成林[1](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赵凌强[2](2020)在《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自55Ma以来强烈抬升是由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汇聚作用所致,这种汇聚作用影响范围超出了青藏高原,在其周缘地区引起了广泛的新构造变形。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一个局部高原,正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扩展变形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汇聚区,也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剧烈的侧向逃逸、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以及快速垂直向隆升的三种构造变形运动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构造转换作用,祁连山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重要区域。本论文选取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地区为研究区,目标区包括腾格里沙漠腹地下方隐伏断裂,完成了南起西秦岭北至阿拉善地块沿2条NE向长剖面的大地电磁测量工作。基于2条剖面所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数据处理和二维、三维反演计算,获得该地区二维、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图像;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等,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地壳变形特征深层次原因以及多次地震的孕震环境等科学问题;结合已获得的祁连山中、西、东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框架、变形模式和演化过程等资料,讨论了祁连山东段与南北两侧地块的接触关系和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扩展的机制,分析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和高原前缘位置以及变形方式等科学问题。获得如下认识:(1)大地电磁数据精细化处理和反演计算:本文获得了2条横穿祁连山东段长剖面几百赫兹到上万秒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数据。利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倾子图示技术等获得二维偏离度角、主轴电性走向角、磁倾子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使用NLCG方法进行多变量二维反演计算,使用Mod EM软件进行多参数和多初始模型以及带地形的三维反演计算。根据定性分析结果以及地质构造等资料,对比二维、三维反演结果差异,选择最合理的二维、三维电性结构模型。(2)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分布特征沿两条剖面横向变化较大,而同一地块的电性结构类似性较强。电性结构变化最大的地方对应着主要活动断裂带(例如西秦岭北缘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北祁连断裂和龙首山北缘断裂等)。祁连-西海原断裂是研究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主边界断裂。断裂北部为大规模完整的南深北浅形似“鼻烟壶”状或似“橄榄球”高阻构造,推测为古浪推覆体。断裂南部陇西地块和南祁连地块上地壳为高阻结构,中下地壳以低阻特征为主。祁连山北缘断裂可能存在着向东继续延伸的区域,西秦岭北缘断裂,拉脊山断裂也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断裂带。民勤南部存在着隐伏在腾格里沙漠下方的红崖山-四道山断裂,该断裂可能和龙首山北缘断裂一起是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分界区,表明青藏高原高原边缘在已越过河西走廊到达阿拉善地块南部边缘。(3)祁连山东段及其邻近区域3个中强地震的地震构造:祁连地块东段附近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相互挤压碰撞环境以及古浪推覆体整体性运动可能是该地区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宏观动力学背景。在青藏高原块体北东向的推挤过程中,古浪推覆体整体向北活动,在中下地壳滑脱带先发生了1927年M8.0级古浪地震,随后在北侧前端发生1954年M7.0级民勤地震和南侧后端发生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4)祁连-西海原断裂带及两侧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地壳变形: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区地壳电性结构呈现为高、低阻相互堆积混杂的样式,中下地壳的低阻层在赋存深度具有波浪起伏特点,彰显出被推挤变形的弯曲趋势,佐证了该地区的隆升趋势主要以地壳缩短的形式实现。断裂以北的古浪推覆体地区呈现为完整的不易变形的高阻结构,在地貌上形成坡度较缓的山前盆地。表明不同地块电性结构对该地区现今的三维地壳变形和地貌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5)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祁连山东段主要由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祁连山北缘断裂、皇城-双塔断裂、祁连-西海原断裂等多条断裂形成一个由南向北扩展的发育的“花状”构造,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向北扩展以及垂直挤出特征。该地区多条断裂以高角度逆冲推覆和走滑方式进行的全地壳缩短和走滑剪切,以及阿拉善地块可能在深部的进行的低角度俯冲的变形方式共同作用主导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北东向拓展作用。

李光科,巩浩波,董娣,郭卫英,李翠平[3](2019)在《重庆荣昌及邻区中强震前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文中认为分布于某一区域内的多个地震的P波初动方向记录的总和包含着该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的状态和地壳介质的某些信息,通过多个地震的P波初动方向求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可以了解当地构造应力场的状况.本文依据2000年1月—2017年4月共69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选取具有清晰的P波初动的记录,利用格点尝试法计算重庆荣昌及邻区中强震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小震综合断层面解,通过大量的不同时段的综合断层面解寻找在时间上稳定的空间规律性,由此推断出该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特征,从而分析其局部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中强震孕震过程中的孕震应力场有增强趋势,利用P轴转向可以得到孕震信息.此外,地震后一段时间内求解得到的小震综合断层面解中的P轴方向一旦背离背景构造应力场,在这个应力场调整过程中会发生多次3~4级地震,但不会有4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而4级以上地震的发生要在应力场调整到与背景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以后才会重新开始孕育,这一规律能够为今后重庆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提取有用的地震前兆信息,在中强地震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余中元[4](2016)在《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文中提出依兰-伊通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发震构造。不同于郯庐断裂带的潍坊-嘉山段和下辽河-莱州湾段,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地震事件记录较少。自东三省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一直缺乏6级以上强震的历史记录。1973年有台网记录以来,该断裂带上迄今为止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发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震级为Ms5.8级。因此,普遍认为它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舒兰盆和方正盆地存在全新世地表破裂的古地震遗迹,发生过7.0级以上强震,并且上次大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不长。这一结果改变了传统认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科学问题:(1)除了舒兰和通河2个全新世破裂段以外,是否存在其它的晚第四纪活动段?如果有,其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如何?(2)该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如何?是否存在分段特征?(3)该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新构造变形特征如何?对我国东部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有何启示?这些科学问题成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及东北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的最基础地球科学问题。因此,围绕这些科学问题,论文选取依兰-伊通断裂带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动断裂的分段研究作为主线,借助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槽探与钻探、地震勘探、地震学和构造地貌等研究方法,从断裂带的不同段落在几何结构、构造地貌、活动习性和深部地球物理场的差异性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系统地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分段活动习性,力求科学地评价其未来强震危险性,并从区域构造角度探讨其地球动力学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具备强震的孕震能力和构造背景。该断裂至少发育舒兰、通河、尚志和汤原4个全新世活动段,及萝北、依兰、延寿和五常4个晚更新世活动段。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该断裂“弱活动或不活动”的传统认识,对完善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活动构造图像,及开展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通过断裂带断错地貌填图和几何结构调查认为,断裂带几何结构分段特征明显。不同段的几何图像和运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各段规模不等,多在平面上呈左阶斜列展布,但断裂的主体已不再沿袭原来的边界断裂活动,而是迁移到盆地内部。这暗示着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现今活动具有新生性,处于新生阶段的生长期或幼年期。断裂带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不连续性,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分段特征。各段的走向、倾向、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岩性和沉积物厚度、断裂带组合形态、断裂带宽度和分支断裂以及横向构造的发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断裂带各个段落沉积物厚度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指示断裂带各段落运动性质和滑动速率方面所存在的差别;断裂带宽度的段落差异明显,段落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宽度发生陡变;同时,研究发现断裂带的宽度与横向断裂的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宽度大则横向断裂数量多,宽度越小则横向断裂数量少。断裂带数量的增加多发生于界限区,对应于断裂带宽度发生显着变化的位置。综合上述几何结构差异可将该断裂分为6个主段,即沈阳-昌图段、四平-吉林段、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长度分别为120Km、148Km、140Km、90Km、120Km和129Km,相邻主段落之间的界限区长度分别为55Km、23Km、20Km、14Km和16Km。(3)断裂带附近的地貌特征及河流水系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断裂带两侧的地形地貌起伏和断裂的几何展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河谷坡降、河流弯曲度和纵剖面等地貌特征在不同段差异显着,而小尺度微观地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规模不等,反映了断裂不同段的活动性存在差异。根据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的差别可将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这4个主段细分成8个亚段,即缸窑亚段、五常亚段、尚志亚段、延寿亚段、通河亚段、依兰亚段、汤原亚段和萝北亚段,长度分别为80Km、51Km、30Km、55Km、70Km、30Km、20Km和104Km。亚段界限区的长度分别为9Km、5Km、12Km和13Km,各亚段分段界限区对应着地形的突变区,和明显的地形高差起伏差异。8个新活动段形成的微地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陡坎、线性槽谷、小水塘和小丘陵隆起等微地貌并存;地表破裂延伸长度不一,变化幅度介于1.5Km-70Km之间;陡坎微地貌高度不等,变化从1.0m至4.4m;这些微地貌所发育的位置均位于上述主段的划分框架之内,没有突破主段的分段界限区,且较好的对应了8个亚段的划分结果。(4)通过典型点的地貌测量、年代样品测定、古地震探槽的揭露和历史地震考察,获得了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时间段的滑动速率,得到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8个段落存在强震活动的证据。各新活动段除了具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历史外,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晚期表现出丛集活动的特征。(5)地球物理勘探和航磁重力异常等深部探测资料表明该断裂的地表分段结果在深部有较好的对应性。断裂各段活动历史不尽相同,控制的盆地形态差异显着,断裂不同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存在分段性和不均匀性。跨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具有显着不同的沉积演化差异,尤其表现在控盆断裂及其结构特征等方面。断裂带的6个段落分别控制了6个盆地的结构、沉积和演化过程,差异显着。沿断裂带走向的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像、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对应的分段差异。断裂带沿走向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反映了不同段落地壳结构和断裂切割地壳深度的差别。综合来看,依兰-伊通断裂带存在层次分段的特征,几何结构分段、构造地貌分段、活动习性分段和深部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据此可将其分为6个主段和8个亚段两个不同的段落层次。主段的分段依据主要是综合分段结果,亚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微地貌和古地震的差别。但无论是亚段的规模还是亚段界限区的规模,分别都小于主段的规模,和主段落分段界限区的规模。(6)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变异(宽度陡变,走向弯曲和阶区的发育)和横向构造的发育构成了断裂带分段界限区的最主要标志。此外,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条数的变化、地貌的陡变等在分段界限区也较为常见。界限区的几何结构多比较复杂,而各段落的几何结构则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的界限区均发育有断裂几何结构的变异和横向构造,构成了分段的几何障碍体。相对于主段而言,4个亚段界限区的标志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几何变异和横向构造的发育,但其规模均小于主段界限区。(7)依兰-伊通断裂带及其邻区新生代期间广泛发育挤压变形构造。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以松辽盆地、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大安-德都断裂带为代表的东北盆地群和区域性NE向断裂现今运动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逆冲挤压特征,表明东北地区处于近EW向主应力与近SN向主张应力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环境。依兰-伊通断裂带西部的松辽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挤压反转构造。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平面上呈左阶雁列展布的4段,剖面上表现为宽约20-30Km的断褶变形带;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大安-德都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表现为“断裂相关褶皱”,最新活动时代为Q2早期。如果假定其反转变形的时间为65Ma,并假定缩短缩率固定不变,则大安-德都断裂新生代以来的缩短量约2.26Km,缩短速率约0.03mm/a。未来短时间内该断裂难以积累大于Ms7.0级地震的能量。(8)新生代构造挤压变形在东北地区可能是多阶段的过程。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在新生代期间均经历了该挤压变形,形成了T02(65Ma)、Td(23Ma)、Ttk(5.3Ma)和T01(1.8Ma)4期明显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代表着该地区经历了至少4次强烈的幕式挤压变形。同时,该构造挤压反转可能是区域性的。三江、方正、汤原、伊通和渤海湾等东北地区一系列新生代盆地中均发生了同时期的挤压构造变形,并形成了相应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这指示东北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期的挤压缩短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新构造变形,其动力学来源可能综合受控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9)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具备强震的孕育和深部背景。相反,位于松辽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则只具备中强地震(M<7.0)的构造背景。这暗示着松辽盆地作为独立的活动地块,其内部变形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的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都发生在盆地的边界断裂带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我们对依兰-伊通断裂及其邻区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能为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一点科学参考。

曲延军,王海涛,邬成栋,冯建刚,陈宇卫,李莹甄,王想[5](2010)在《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中国大陆具备相对完整资料的367次5级以上地震,分5个工作片区进行统一定性要求的地震空区图像扫描,得到194次震前的空区图像.其中震前有空区地震与研究地震的比例分别为:华北片区14∶36;华东南片区21∶24;川滇片区68∶124;青藏高原北部片区36∶82;新疆片区55∶101.震前出现空区图像比例最低的为华北地区,最高的为华东南地区,新疆与川滇地区基本相当.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空区形成后发生的主震与空区形成持续时间、空区空间分布尺度及围空地震震级等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空区的持续时间、空间尺度与主震震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其误差较大.而围空的起始震级在5级主震前为ML2.5左右,6级主震前为ML3.5左右,7级以上主震前为ML4.0左右.主震通常发生在空区的边缘及附近的外部地区.5级、6级和7级地震前出现空区图像的比例分别为45.8%、72.6%和100%,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震前空区图像是强震前的重要异常判据.

李瑞芬,高伟[6](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指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皇甫岗[7](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指出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吴晶[8](2007)在《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区域性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地震各向异性是地球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剪切波分裂则是分析地震各向异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剪切波分裂是指,当剪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会分裂成两列波,速度较快的为快剪切波,速度较慢的为慢剪切波,两列剪切波的偏振方向近似相互垂直。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慢剪切波时间延迟是描述地震各向异性的两个主要参数。本研究主要是从两个主要方面研究了剪切波分裂的特性。1)首都圈地区与福建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研究剪切波分裂计算对观测资料质量要求较高,要求选择剪切波窗口内、高信噪比的波形资料。因此,在我国大陆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建成并运行前,有关我国大陆不同区域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并不多见。随着20世纪末,大量区域地震台网的建成与运行,现已积累了大量地震波形资料,这为研究中国大陆区域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提供了条件。首都圈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块体北部,包括太行隆起、燕山隆起与华北盆地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区内的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该区重要的活动构造。福建地处欧亚板块东南缘,临近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接部位,是地质活动较强烈的构造活动区。首都圈地区与福建地区应力环境均比较复杂,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地区。本研究分别根据首都圈地区地震台网资料(2002年1月~2005年8月)与福建地区区域地震台网资料(1999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SAM分析方法(高原等,2004),分析区域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首都圈地区各台站有效记录的平均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79.9°±44.3°,福建地区各台站有效记录的平均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109.4°±42.6°,前者与华北地区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一致,后者与福建地区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一致,这表明,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是反应区域构造应力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2)位于不同构造分区内的台站,台站下方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有所不同。(3)局部应力环境对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有明显作用:位于活动断层上或附近的台站,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通常与活动断层走向一致;位于两组断裂交汇位置的台站,快剪切波偏振方向比较复杂,呈现出两个优势偏振方向。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会造成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的复杂化。2)冰岛2000年强震前剪切波分裂参数特征研究有关地壳介质各向异性随时间的分布特征,是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地壳介质各向异性随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对观测资料要求更为苛刻,需要剪切波窗口内较为连续的小震资料。冰岛位于欧洲最西部,大洋中脊在此穿过,分别于冰岛的北部与南部出露。冰岛境内活山活动、小震活动比较频繁,这为研究地壳介质各向异性随时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大量资料。2000年6月发生在冰岛西南部转换断层上的一组M>6.0强震,是冰岛地区30年来最强的一组地震。这次强震前,记录到了大量小震资料。本研究根据SWAS方法,重新分析了冰岛2000年6月强震序列前近半年的小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序列发生前,台站SAU与BJA均能够观测到慢剪切波延迟时间随应力积累而增大的现象,以及在临震前慢剪切波延迟时间随裂隙闭合而突然下降的现象。综合冰岛地区其它地震、美国的几个震例、中国大陆的震例与中国台湾地区的集集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分析,通过数据拟合,进一步证实了震级与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在地震前增加的持续时间、临震前下降的持续时间的对数,存在一个正比线性关系。根据对首都圈地区和福建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进行了多种观测结果的综合讨论。综合区域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与地震活动性、小震精定位、小震震源机制解、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地震层析成像、GPS观测结果等其它地球物理现象,得到以下初步认识。震源机制解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通常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方向一致;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分布较为复杂的地区,似乎与速度结构有一定的关联性;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关系能够反应区域浅部与深部介质动力学特征,并暗含区域动力机制信息;GPS观测结果显示地表速度运动特征,同地壳介质各向异性方向一样,可以验证区域介质应力环境的复杂空间分布特征;地震活动与小震精定位能够反应区域构造信息,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方向的区域应力环境相对应。本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与其它地球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一些结论对地震各向异性和应力特性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黄圣睦,董瑞英[9](2005)在《地震活动图像特征与强震危险区经验性预测依据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研究近期(10年)强震危险性判定和总结四川地区19722002年强震预测经验的基础上,清理了中国大陆19202002年47次浅源大震事件前地震活动图像特征(M≥4.7),提炼出10个方面12项经验性预测依据:主体活动区、多发时段、关联序列、大陆及地区地震异常图像、地区(带)—地段(震源区)地震增强图像(含信号震、诱发地震、地震条带)、相关地震、窗口地震、复发间隔、大陆及地区缺震、地段缺震与地段强震-缺震转折等。它们在47次震例中的综合出现率≥0.58(即依据比7/12以上)占42例;≥0.66(即8/12以上)占34例。因此,强震(M≥4.7)活动图像经验性预测依据可以作为预测有较大可能发生大地震危险区的依据之一。

张晓东,傅征祥,张永仙,牛安福,黄辅琼,彭克银,卢军[10](2003)在《1999~2002年地震预报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中国在 1999~ 2 0 0 2年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进展 .重点回顾了在此期间利用地震学、形变、电磁、流体和综合 5类学科方法开展中短期地震预报研究的成果 ,以及这些成果在地震预报实践中的探索性应用

二、华北北部4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北部4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3 论文技术路线
        1.4.4 论文框架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2.1.1 沂沭断裂带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2.2 区域构造单元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主要构造单元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3.1.1 GPS观测概况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研究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强烈的构造变形
        1.1.2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最前缘地带
        1.1.3 研究区近期中强地震频发
        1.1.4 研究区及其邻近区域现今形变场分布复杂
        1.1.5 研究区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和不足
    1.2 研究区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分章节内容简介: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与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2.1 研究区地块单元划分和断裂分布
        2.1.1 研究区主要地块分布
        2.1.2 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
    2.2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概述和数据采集、处理及定性分析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概述
    3.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2.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3.2.2 大地电磁数据预处理
        3.2.3 远参考道处理
        3.2.4 典型测点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特征分析
    3.3 定性分析
        3.3.1 电性结构维性和电性结构走向分析
        3.3.2 磁感应矢量和相位张量不变量分析
    3.4 大地电磁反演介绍
        3.4.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NLCG方法)
        3.4.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NLCG方法)
        3.4.3 大地电磁二维和三维反演实例
    3.5 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深部结构中的探测研究
        3.5.1 大地电磁方法在隐伏断裂带深部延展状态探测研究现状
        3.5.2 大地电磁方法在大型地块之间深部接触关系探测研究现状
        3.5.3 大地电磁方法在中强地震区的地震构造、孕震背景的探测研究现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4.1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4.1.1 DKLB-N剖面二维反演
        4.1.2 DKLB-N剖面三维反演
        4.1.3 DKLB-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1.4 DKLB-N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4.2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计算
        4.2.1 LJS-N剖面二维反演计算
        4.2.2 LJS-N剖面三维反演计算
        4.2.3 LJS-N剖面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4.2.4 LJS-N剖面最终解释结果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 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5.1.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5.2 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2.1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5.2.2 祁连-西海原断裂以北断裂电性结构特征
    5.3 电性结构特征与研究区岩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孕震环境和地震活动性研究
    6.1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多次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1.1 1927年古浪M8.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1.2 1954年民勤M7.0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1.3 2016年门源M6.4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
    6.2 研究区综合孕震环境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综合分析
    7.1 祁连山东段与阿拉善地块接触关系
    7.2 电性结构特征与地震学资料的对比
    7.3 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与流动重力场、地表形变关系研究
        7.3.1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流动重力场关系研究
        7.3.2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地表形变场关系研究
    7.4 大地电磁方法对红崖山-四道山断裂的精确厘定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内低阻层分布与高原北东向运动关系
        7.5.1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东西分布
        7.5.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低阻层的分布特征
        7.5.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低阻层与东北向物质运移的关系
    7.6 青藏高原北东向拓展的启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问题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之处
    8.3 论文的不足
    8.4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3)重庆荣昌及邻区中强震前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 荣昌及邻区应力场变化特征
3 结 论

(4)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活动断裂分段的理论基础
    1.2 活动断裂的分段标志与方法
    1.3 活动断裂分段的应用研究
    1.4 分段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中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主要技术思路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2.1 东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依兰-伊通断裂带在东北地区构造演化中的作用
    2.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2.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分段结果
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差异
    3.1 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走向、倾向和力学性质
    3.2 断裂带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差异
    3.3 断裂带结构组合形态差异
    3.4 断裂带及两侧分支和横向断裂差异
    3.5 小结
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地貌差异
    4.1 断裂带两侧宏观地貌差异(盆地和山脉)
    4.2 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差异
    4.3 断裂带内部微地貌差异
    4.4 小结
5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差异
    5.1 不同段落古地震、离逝时间、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差异
    5.2 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演化差异
    5.3 微震活动和其它地球物理场的差异
    5.4 活动习性分段小结
    5.5 关于分段结果合理性和分段界限区持久性的讨论
    5.6 关于该断裂破裂分段及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6 依兰‐伊通断裂和松辽盆地的新构造变形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6.1 依兰‐伊通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运动性质差异
    6.2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与新构造变形
    6.3 挤压变形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多阶段性和区域性讨论
    6.4 松辽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6.5 小结
7 结语及讨论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7.2 论文主要进展
    7.3 主要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震空区的扫描识别与判定
2 典型地震空区图像示例
3 中国大陆及分区地震活动空区的统计特征
    3.1 空区概况
    3.2 空区持续时间与主震关系统计分析
    3.3 空区尺度与主震关系统计分析
    3.4 围空地震震级与主震关系分析
    3.5 空区与主震位置关系分析
    3.6 空区打破时间与主震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7)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1.3.1 重要问题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2.1.1 主要构造运动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2.3 地壳介质特性
        2.3.1 地壳结构特征
        2.3.2 介质品质Q值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3.1 地震活动记载
        3.1.1 历史地震
        3.1.2 仪器记录地震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4.1.1 主要地震带(区)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4.2.1 时间成丛特征
        4.2.2 空间迁移特征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4.3.1 b值的差异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5.1 地震序列类型
    5.2 震源机制解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6.1.2 讨论和结论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7.2.1 地震实况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7.3.1 地震实况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7.4.1 地震实况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7.5.1 地震实况
        7.5.2 地震预测过程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8.2 主要创新点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8.3.5 慢地震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8)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区域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地震各向异性基本概念
    2、剪切波分裂
    3、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意义
    4、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前景
    5、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方法
    1、分析方法
    2、选用震相
    3、本文选用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首都圈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1、首都圈地区地质地震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
    2、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3、首都圈东南部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4、首都圈西南端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第四章 福建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1、地震应力环境与结构概况
    2、地质构造背景与资料
    3、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分析方法
    4、剪切波分裂特征
    5、剪切波分裂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
    6、小结
第五章 冰岛2000年强震前剪切波分裂参数特征研究
    1、地质构造与基本地球物理现象
    2、地震活动概况
    3、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4、2000年强震前剪切波分裂参数特征
    5、小结
第六章 讨论
    1、首都圈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及其与其它地球物理现象的关系
    2、福建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及其与其它地球物理现象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生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博士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摘要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地震活动图像特征与强震危险区经验性预测依据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预测大地震危险区的地震活动异常图像经验性依据的内涵与判别
    2.1 中国大陆、地震区大地震活动格局中已出现的主体活动区、带
    2.2 处于中国大陆、地震区、地震带大地震盛衰变化中的多发时段
    2.3 大地震关联序列中已出现6级地震连发—缺震,后续时段有利大震发生
    2.4 中国大陆、地震区(含大型地震带)出现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异常图像
        2.4.1 中国大陆6级地震的成组活动
        2.4.2 地震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增强与起伏
    2.5 地震带—地段(震源区)中强地震活动
        2.5.1 信号震
        2.5.2 出现诱发地震
        2.5.3 出现中强地震短期连发异常条带
        2.5.4 发生最后地震
        2.5.5 关于前震的统计与分析
    2.6 先发生窗口地震
    2.7 强震相关区已发生地震
    2.8 大地震复发间隔的优势年份外推的发震时段
    2.9 大陆、地震区已出现强震或中强震的缺震事件
        2.9.1 中国大陆M≥6级缺震事件
        2.9.2 地震区中强震缺震事件
    2.10 地段地震活跃—缺震—主震或缺震—活跃—主震的转折异常
3 经验性强震预测依据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讨论
    3.1 预测指标的综合出现率分析
    3.2 从预测指标呈现特征划分的大震震例类型
    3.3 指标综合出现率与震例数量分析
4 结语
    4.1 应用经验性判别指标预测年度重点危险区的分析要点
    4.2 大地震危险区年度性预测的难点

四、华北北部4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祁连山东段及其邻区三维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壳变形研究[D]. 赵凌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3]重庆荣昌及邻区中强震前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J]. 李光科,巩浩波,董娣,郭卫英,李翠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2)
  • [4]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D]. 余中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5]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J]. 曲延军,王海涛,邬成栋,冯建刚,陈宇卫,李莹甄,王想. 地震学报, 2010(05)
  • [6]《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7]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8]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区域性特征研究[D]. 吴晶.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7(02)
  • [9]地震活动图像特征与强震危险区经验性预测依据的初步研究[J]. 黄圣睦,董瑞英. 四川地震, 2005(04)
  • [10]1999~2002年地震预报研究进展[J]. 张晓东,傅征祥,张永仙,牛安福,黄辅琼,彭克银,卢军. 地震学报, 2003(05)

标签:;  ;  ;  ;  ;  

华北北部四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