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时机选择探讨

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时机选择探讨

一、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机选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彩侠[1](2021)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高压氧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C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高压氧(HBO)的治疗效果, 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完成治疗及随访的30例SCI患者经DC后HBO治疗有效者的病历资料, 设为有效组;另收集同期医院完成治疗及随访的30例SCI患者经DC后HBO治疗无效者的病历资料, 设为无效组。设计一般资料填写表, 采集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 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 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检验, 分析SCI患者经DC后HBO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效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9.71±2.92) μg/L]、白细胞介素-6(IL-6)[(79.72±3.51)μg/L]水平高于有效组[(36.44±2.46) μg/L、(75.06±3.28)μg/L], HBO治疗时机为伤后>10 d(53.33%)、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40.00%)占比均高于有效组的23.33%、10.00%(P<0.05)。经单因素分析后,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 血清TNF-α、IL-6过表达、HBO治疗时机为伤后>10 d、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是SCI患者经DC后HBO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血清TNF-α、IL-6过表达、HBO治疗时机为伤后>10 d、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均可能是SCI患者经DC后HBO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

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2021)在《颅脑创伤高压氧治疗的专家共识》文中认为高压氧在颅脑创伤的临床应用始于1964年,半个多世纪以来,高压氧对颅脑创伤的治疗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1]。但是在具体使用中,高压氧在颅脑创伤康复治疗中的地位、作用,颅脑创伤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颅脑创伤高压氧治疗压力、疗程等问题仍未形成一致性意见。为了促进高压氧在颅脑创伤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化、规范化应用,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神经科学、康复医学和高压氧领域的专家,在充分了

叶待君[3](2020)在《应用高压氧治疗脑复苏的时机选择和疗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应用于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患者治疗时机和疗程对于疗效的影响,为高压氧治疗脑复苏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病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共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急救医学科(ICU病房)于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诊的心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术成功抢救后行脑复苏治疗,共219例。根据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130例(E组)。所有患者收治后即开始使用脑复苏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是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不同介入时机高压氧治疗,并依据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时机的不同将治疗组分为4个亚组,即患者抢救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12h内高压氧介入治疗组(A组)、1372h内高压氧介入治疗组(B组)、37d内高压氧介入治疗组(C组)、721d内高压氧介入治疗组(D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疗程后(1、2、3个疗程)的格拉斯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ion electro encephalogram,aEEG)变化,分析不同介入时机、不同疗程HBO治疗对脑复苏的影响。结果:(1)组间比较:(1)在治疗前,HBO治疗组各组(A组、B组、C组、D组)分别与对照组(E组)的GCS评分及aEEG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时,HBO治疗组各组(A组、B组、C组、D组)分别与对照组(E组)的GCS评分及aEEG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不同的介入时机HBO对于GCS评分及aEEG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O治疗不同疗程对GCS评分及aEEG评分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不同疗程间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GCS评分及aEEG评分随着HBO疗程增多而增加。结论:(1)HBO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复苏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2)在3个疗程内,随着HBO治疗疗程的增加,脑复苏的疗效越来越显着。(3)在21d内,HBO治疗介入时机的早晚对脑复苏疗效无明显影响。

齐亚南[4](2020)在《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研究目的:比较早期不同压力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的作用效果。方法:将75只250g-300g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利用PCI3000精确颅脑撞击仪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ontrolled ortical impact,CCI)方法建立大鼠中重型TB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组、TBI组、假手术(sham)组(仅将颅骨开窗,不予头部打击)、1.5绝对大气压(absolute atmosphere,ATA)高压氧处理组(在TBI组的基础上给予1.5ATA HBO治疗)、2.5绝对大气压(absolute atmosphere,ATA)高压氧处理组(在TBI组的基础上给予2.5ATA HBO治疗),每组15只。所有大鼠分别在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D7)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并且进行颅脑核磁检查,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上显示高信号处取3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区,测量各点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病变侧与正常对侧ADC的比值,即相对ADC(relative ADC,r ADC)。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恢复情况,比较恢复差异。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和Graph Pad Prism6.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m NSS评分结果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m NSS评分均显着高于sham组(P<0.05);在D3和D7,2.5ATA、1.5ATA组m NSS评分逐渐降低,均低于TBI组(P<0.05),1.5ATA组与2.5ATA组无显着差异(P>0.05)。预实验结果表明sham组与control组无显着差别。2各组大鼠核磁共振ADC结果在D1,各组大鼠不同ROI的r ADC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3,1.5 ATA和02.5 ATAHBO不同ROI的r ADC值均低于TBI组(P<0.05),高于Sham组(P<0.05),1.5 ATA和2.5 ATAHBO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D7,1.5 ATA和2.5 ATAHBO r ADC值均低于TBI组(P<0.05),与Sham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1.5 ATA和2.5 ATAHBO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预实验结果表明sham组与control组无显着差别。结论:早期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确切疗效,但高压氧的治疗压力可能不是决定预后的关键环节。第二部分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压力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250g-300g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利用PCI3000精确颅脑撞击仪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ontrolled ortical impact,CCI)方法建立大鼠中重型TB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组、TBI组、假手术(sham)组(仅将颅骨开窗,不予头部打击)、1.5绝对大气压(absolute atmosphere,ATA)高压氧处理组(在TBI组的基础上给予1.5ATA HBO治疗)、2.5绝对大气压(absolute atmosphere,ATA)高压氧处理组(在TBI组的基础上给予2.5ATA HBO治疗),每组15只。所有大鼠分别在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D7)采集尾端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β,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和脑组织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β,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S100β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大鼠分别在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D7)断头取脑,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损伤侧BDNF和S100β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DNF、p75的表达情况。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和Graph Pad Prism6.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IL-1β、IL-10、SOD、BDNF和S100β表达情况(预实验结果表明sham组与control组无显着差别)1.1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IL-1β含量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在D3和D7,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IL-1β含量较TBI组均降低(P<0.05),1.5ATA组与2.5ATA组比较无差别(P>0.05)。1.2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IL-10含量较sham组均升高(P<0.05);在D3和D7,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IL-10含量较TBI组高(P<0.05);1.5ATA组大鼠的脑组织IL-10含量在D3和D7均高于2.5ATA组,血清IL-10含量仅在D7时高于2.5ATA组(P<0.05)。1.3在D1和D3,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SOD含量与sham组无明显区别(P>0.05),在D7,1.5ATA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SOD含量显着高于2.5ATA组(P<0.05)。1.4在D1和D3,各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无明显区别(P>0.05),在D7,1.5ATA、2.5ATA组脑组织BDNF水平高于TBI组(P<0.05),1.5ATA组与2.5AT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脑组织S100β含量较sham组均升高(P<0.05),在D3和D7,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脑组织S100β含量均较TBI组降低,1.5ATA与2.5AT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免疫组化结果(预实验结果表明sham组与control组无显着差别)2.1 S100β表达情况在S100β在大鼠海马区广泛表达,但表达强度低;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海马区S100β荧光表达强度均升高,而对照组和sham组未见明显变化;在D3、D7,TBI组大鼠海马区S100β荧光表达强度未见明显降低,而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脑组织S100β荧光表达强度均下降,但两组无明显差别。2.2 BDNF表达情况在BDNF在大鼠皮层、海马区广泛表达,但表达强度低;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损伤侧皮层、海马区BDNF表达水平降低,而对照组和sham组未见明显变化;在D7,TBI组大鼠损伤侧皮层、海马区BDNF表达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1.5ATA组和2.5ATA组大鼠损伤侧皮层、海马区域BDNF表达强度较TBI组升高,但两组差别不明显。3各组大鼠BDNF、p75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高压氧促进神经修复的信号通路,我们重点关注BDNF-P75受体信号通路。发现:sham组D1和D7的BDNF、p75表达无明显变化;在D1、TBI组、1.5ATA组和2.5ATA组BDNF和P75表达较对照组和sham组略降低;在D7,TBI组BDNF和P75表达较D1无明显变化,而1.5ATA组和2.5ATA组BDNF和P75表达较D1时明显升高,且均高于TBI组;在D7,1.5ATA组和2.5ATA组BDNF和P75表达水平无明显区别。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减轻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上调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高低不同压力的高压氧在减轻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和促进神经修复中无明显区别,但低压力高压氧具有提高大鼠抗神经炎症和抗氧化损伤能力的作用。

何春柳,彭淼云[5](2019)在《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及预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压氧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于伤后16~30 d接受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于伤后8~12 d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R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重残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伤后8~12 d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优于伤后16~30 d高压氧治疗,患者重残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临床预后指标更优,临床推广价值高。

付聪[6](2018)在《早期应用高压氧及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及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采取早期亚低温联合后期高压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亚低温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组织氧分压、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预后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组织氧分压、颅内压在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24 h、48 h、72 h,观察组的组织氧分压、颅内压均较入院时改善(P<0.05),其组织氧分压均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其颅内压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两组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入院时增高(P<0.05),而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预后方面,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早期亚低温治疗的疗效优于早期亚低温联合后期高压氧,不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缺氧状况,还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修复,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其预后结局。

倪泽鹏[7](2018)在《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在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观察不同疗程、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疗程、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常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的高压氧组49例。高压氧组内,根据治疗疗程不同,归为高压氧A组(28例)和高压氧B组(21)例。根据高压氧治疗时机不同,归为高压氧Ⅰ组(26例)和高压氧Ⅱ组(23例)。(1)分别比较高压氧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的第2周、4周、6周患者格拉斯格昏迷(GCS)评分及治疗后6周的GCS有效提高率;(2)分别比较高压氧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3月后格拉斯格预后(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3)分别比较高压氧A、B组和高压氧Ⅰ、Ⅱ组患者治疗后6周GCS评分;(4)分别比较高压氧A、B组和高压氧Ⅰ、Ⅱ组患者治疗后6周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5)评价高压氧在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结果:(1)高压氧组与常规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6周后GCS评分及治疗6周后GCS有效提高率高压氧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月后患者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高压氧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压氧组内,治疗6周后GCS评分,高压氧A组优于高压氧B组,高压氧Ⅰ组优于高压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压氧组内,治疗6周后GOS评分及GOS预后良好率,高压氧A组略优于高压氧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Ⅰ组均优于高压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及预后情况;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预后效果情况更佳;不同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情况差异不明显,但多疗程对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效果更佳。

钱留宾[8](2016)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颅脑损伤是全身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其发生率占全身部位创伤的1/5左右,致残率居第1位。颅脑损伤按伤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型颅脑损伤、中型颅脑损伤和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及颅内血肿,它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遗留后遗症、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重型颅脑损伤一直是神经外科救治过程中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用于治疗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阶段的颅脑损伤。HBO能迅速纠正和改善脑组织缺氧情况,降低颅内压和减轻颅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何时进行HBO治疗能达到最佳疗效,仍无明确报道。本研究主要就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性分析,对比高压氧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影响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诸多因素,为临床重度颅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提供借鉴经验。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组有36例,进行和高压氧治疗组一样的常规治疗组36例,对比二者的疗效。对可能影响HBO疗效的7个常见因素:损伤原因、损伤后刚入院时GCS评分、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进行HBO治疗疗程数量以及伤后首次HBO治疗时间进行分析,并按其主要影响因素分组作疗效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可能影响因素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疗效对比: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效果有显着差异(χ2=11.986,p=0.008):进行高压氧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只进行常规治疗组(p<0.05),而植物生存状态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HBO组重残率虽高于常规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高压氧治疗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本课题研究了对高压氧组的疗效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的原因、刚入院时GCS评分、伤后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气管切开与否和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疗程。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压氧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为刚入院时GCS评分、颅脑损伤后第一次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间和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然而进行高压氧治疗疗程则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1高压氧治疗组(HBO组)与进行常规治疗组疗效有显着差异(p<0.01),高压氧治疗组恢复良好,植物生存和致死率降低。2影响HBO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气管切开与否、入院时GCS评分及伤后首次HBO治疗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越高、首次HBO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建议患者伤情稳定后1周内实施HBO治疗,疗程数量视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而定。

钟华贵[9](2015)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HBO介入的时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4医院入院后经康复科常规药物治疗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后的颅脑损伤患者2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112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9例。根据其是否进行高压氧治疗分成2组,高压氧治疗组和非高压氧治疗组(常规疗法,不介入高压氧疗法)。根据其伤后介入高压氧疗法时间分为4组:A组(伤后15天内)、B组(伤后1630天)、C组(伤后31天及其31天以上),D组(非高压氧治疗)。治疗组进行3个疗程高压氧治疗,非治疗组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治疗前进行GCS评分,治疗后进行GOS评分。分别就各组进行高压氧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比较高压氧治疗组与非高压氧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两组GOS评分及有效率,其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A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为9.72±3.56,B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9.85±3.24,C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9.78±3.72,D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9.52±3.44。A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为13.94±1.01,B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12.61±1.09,C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11.78±1.21,D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10.73±1.08。(3)A组患者治疗后依照GOS系统评分:1分患者0人,2分患者1人,3分患者1人,4分患者17人,5分患者49人;B组患者治疗后依照GOS系统评分:1分患者0人,2分患者1人,3分患者9人,4分患者21人,5分患者41人;C组患者治疗后依照GOS系统评分:1分患者0人,2分患者4人,3分患者14人,4分患者10人,5分患者37人;D组患者治疗后依照GOS系统评分:1分患者0人,2分患者10人,3分患者19人,4分患者7人,5分患者28人。(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文化程度、致伤原因等差异对高压氧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情差异对高压氧疗法治疗颅脑损伤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受伤方式对高压氧疗法介入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疗效没有影响。(2)颅脑损伤患者介入高压氧治疗时且患者损伤程度相等时,高压氧疗法介入治疗颅脑损伤患者越早,疗效愈佳。(3)颅脑损伤患者介入高压氧治疗,高龄患者预后较差。(4)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介入高压氧治疗,其预后效果较之常规治疗组有提高(P<0.05),轻度颅脑损伤患者介入高压氧治疗,其预后效果较之常规治疗组没有差异(P>0.05)

李建波[10](2014)在《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说明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延安医疗集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入院后23天行床旁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 TCD)检查,根据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分为脑血流速度增快组和脑血流速度减慢组。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抗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能耐受高压氧治疗后行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于高压氧治疗前、高压氧治疗10天后,高压氧治疗后第30天探测双侧大脑中动(MiddleCerebral Artery MC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Peak PelocityVs),平均血流速度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iastoli VelocityVd),搏动指数(Puls Atility Index 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l)。1个疗程后行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2个疗程后再次GCS评分。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分。结果:脑血流增快组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s、Vm、Vd、PI、RI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Vs、Vm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PI、RI仍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Vm、PI、RI接近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无统计学意(P>0.05)。脑血流减慢组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s、Vm、Vd升高,PI、RI下降,差异显着,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Vs、Vm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PI、RI仍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Vs、Vm接近于正常参考值范围,PI、RI稍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底动脉(BA)治疗一个疗程后Vs、Vm、Vd与治疗相比提高,对照组差异不显着,观察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s、Vm、V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显着。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s、Vm、Vd相比升高更明显,差异显着。观察组和对照组1个疗程后GCS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着。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较入院前明显提高,差异显着,观察组GCS评分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行GOS评分,对照组预后良好22例(30.56%),观察组预后良好45例(13.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0例(13.89%),观察组死亡5例(7.14%),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压氧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降低血管阻力,改善缺血、缺氧,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促进患者苏醒。2、高压氧治疗可以缓解颅脑损伤恢复期脑血管痉挛,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脑代谢,减少患者的后遗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机选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机选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应用高压氧治疗脑复苏的时机选择和疗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心肺复苏后的病理生理特点
        1.1.1 缺氧脑损伤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1.1.2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1.1.3 心肌损伤
        1.1.4 原发疾病的持续性损伤
    1.2 高压氧在脑复苏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1.2.1 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
        1.2.2 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1.2.3 抗神经元凋亡
        1.2.4 抑制炎症反应
        1.2.5 稳定血脑屏障作用
    1.3 高压氧在脑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4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第2章 引言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伦理学
    3.2 治疗方法
        3.2.1 HBO治疗方案
        3.2.2 常规药物治疗
    3.3 疗效判定标准
        3.3.1 GCS评分
        3.3.2 aEEG评分
    3.4 研究方法
    3.5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心脏骤停后脑复苏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1.1 两组性别的比较
        4.1.2 两组年龄的比较
        4.1.3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
        4.1.4 治疗前两组a EEG评分比较
        4.1.5 两组患者心跳停止时间比较
        4.1.6 两组患者心跳复苏时间比较
        4.1.7 治疗组各亚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4.2 GCS评分的数据分析
        4.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同一疗程不同介入时机的GCS评分比较
        4.2.2 治疗组不同介入时间不同疗程的HBO治疗对GCS评分的影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4.2.3 治疗组中不同基础病因心脏骤停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比较
    4.3 aEEG评分的数据分析
        4.3.1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同一疗程不同介入时机的aEEG评分比较
        4.3.2 治疗组不同介入时间不同疗程的HBO治疗对a EEG评分的影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4.3.3 治疗组中不同基础病因心脏骤停患者治疗前后的aEEG评分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及预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1.3.2 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DRS、GOS评分的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ADL和Fugl-Meyer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6)早期应用高压氧及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组织氧分压、颅内压比较
    2.3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7)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高压氧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1.1.2 高压氧组内分组
        1.1.2.1 高压氧A组与高压氧B组
        1.1.2.2 高压氧Ⅰ组与高压氧Ⅱ组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常规治疗组
        1.3.2 高压氧治疗组
        1.3.3 高压氧A、B组
        1.3.4 高压氧Ⅰ组、Ⅱ组
        1.3.5 随访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高压氧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2.1.1 GCS评分
        2.1.2 GCS评分有效提高
        2.1.3 GO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
    2.2 高压氧组内比较
        2.2.1 GCS评分
        2.2.1.1 高压氧A组与高压氧B组
        2.2.1.2 高压氧I组与高压氧II组
        2.2.2 GO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
        2.2.2.1 高压氧A组与高压氧B组
        2.2.2.2 高压氧Ⅰ组与高压氧Ⅱ组
3 讨论
    3.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述
    3.2 高压氧治疗概述
    3.3 高压氧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意识状态
    3.4 高压氧改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情况
    3.5 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疗程及时机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8)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创伤性颅脑损伤后HBO介入的时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情况
        2.1.2 影像学检查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内容
        2.2.1 资料收集方法
        2.2.2 治疗方法
        2.2.3 病情评估方法
        2.2.4 疗效判断标准
    2.3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3 个月后GOS分级统计及疗效评估
    3.2 单因素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一般情况对高压氧疗法疗效的影响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文化程度
        3.2.4 职业
        3.2.5 收入情况
        3.2.6 损伤程度
        3.2.7 致伤原因
    3.3 不同伤情、不同治疗时机对高压氧疗法疗效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10)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3 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Vd、Pl、Rl)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
第三章 讨论
    1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2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的作用
    4 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的作用
    5 高压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6 高压氧治疗时机及疗程对患者的影响
    7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8 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发表论文

四、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机选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高压氧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杨彩侠.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1(06)
  • [2]颅脑创伤高压氧治疗的专家共识[J]. 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1(03)
  • [3]应用高压氧治疗脑复苏的时机选择和疗程探讨[D]. 叶待君.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不同压力高压氧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齐亚南.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5]不同时机介入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及预后比较[J]. 何春柳,彭淼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4)
  • [6]早期应用高压氧及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J]. 付聪.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6)
  • [7]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的研究[D]. 倪泽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8(02)
  • [8]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 钱留宾. 郑州大学, 2016(03)
  • [9]创伤性颅脑损伤后HBO介入的时效性研究[D]. 钟华贵. 南昌大学, 2015(04)
  • [10]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D]. 李建波. 延安大学, 2014(02)

标签:;  ;  ;  ;  

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时机选择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