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娜[1](2020)在《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化》文中指出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任务在于明确和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促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要通过教学活动实现上述目标还需充分彰显其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塑造施加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主动投入建设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
田洁[2](2020)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研究》文中认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肩负着重大政治责任和职业使命。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三观”确立与素质养成,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政治品格的魅力、智慧品格的魅力、教育情怀的魅力和道德品质的魅力。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发挥有助于学生“三观”的养成、有益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个案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总体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仍存在着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有待提升和强化、知识力和竞争力有所下降、教育情怀和职业精神有待提高、师德师风和公民道德有待重塑,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德育效果滞后性和教育思维功利化的影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等。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坚定政治立场、深耕马列经典、厚植教育情怀;另一方面,学校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任用标准、搭建思想政治课教师成长平台、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师评价制度;尤为重要的,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弱化教育功利化趋向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提高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地位。
段萌萌[3](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要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是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认知、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对学校内其他行为主体所产生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而扎根理论是一种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行为模式进行理论化,并将现象构建成理论的方法。借助于扎根理论,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维度关注和论述了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但对教师文化领导力的研究少之又少。运用扎根理论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不仅是对现象的描述,更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概念”的理论探索。不仅能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而且能有效指导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和发挥其文化领导力。运用扎根理论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领导力理论的分析,挖掘其理论基础,用最普遍的理论原理,对现有研究进行修正和检视,有助于使研究更加深刻,从宏观层面把握研究主题。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探讨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主要要素,得出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四个主要维度,包括价值观念、人格魅力、职业素养、交际策略等方面。由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多数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尚未意识到文化领导力的重要性。如何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发挥教师的文化领导力,对学校场域内的相关主体产生影响和引领,是必须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提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提升路径。认为要塑造思想政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其优秀的人格魅力、强大的专业文化素养以及合作互助的校园文化来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文化领导力。研究发现,现实中工具理性主义的倾向影响了部分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价值取向,使当前思想政治教师在文化层面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尚低。希望本研究能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提升及其研究提供参考。
张瀚文[4](2020)在《“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通常按照教师的预设有计划且连续性地开展,可是由于教师、学生、环境等多个教学要素的不断变化与交互影响,教学的连续性会发生转向或中断,并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生成一些突发性、偶发性的教学事件。根据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并会突然而然地出现各种突发性、非连续性的事件,这些事件不是外在的“干扰”,而是进行教育的途径,它的存在对人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这类教学事件,且将博尔诺夫论述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观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即“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偶然发生,但是必然存在,且存在着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认识这些事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场域内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能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将其价值发挥出来。本研究以存在主义教育理论、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生成性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涵、特征、范畴,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证了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表现形态以及课堂教学价值的应然状态。其次,从实践上描述了实然状态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具有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应对策略。为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本研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具体步骤、观点和结论包括在以下六部分中:第一部分:阐释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由于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与人产生矛盾的共同作用,人呈现出非连续性地发展,从而产生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为依据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它包括突发的危机、遭遇、挫折等,这些范畴既是教育表现出非连续性的原因与因素,也是“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具体内容。因此,“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具有偶然地发生,却又必然地存在,且对人有转折、顿悟、升华等必要性的价值的一系列特征。第二部分: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是一种以积极的、正面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本研究以此为视角,从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即使连续性的课堂教学发生中断与转向的事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常是课堂教学中“非连续性教育形式”产生的影响因素,使“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生成与预设异向型、价值观念冲突型以及教学环境诱发型三种主要的形态。“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本身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它的发生,使课堂教学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师生复杂的课堂实践活动中生成,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存在潜在的危机,但通过积极应对,常常对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有着宝贵的教学价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加教师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而言,随着课堂教学“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发生、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情感在与这些课堂教学的偶发性事件地交互中能够得到提升,对学生德智美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第三部分: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调查了教师对“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认识情况和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诱发的“非连续性性教育形式”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在认识上,消极回避它的发生,并过度担心它对计划中的、连续性的教学产生的破坏性;在应对上,应对方式较简单,常常冷漠地熟视无睹或者极力地控制,并认为这种“一次性”的教学事件不值得反思。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掌控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重视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以至于课堂交往的生成性、开放性不足。第四部分:根据非连续性教育理论中看待非连续性事件的积极视角,生成性教学理论中提倡的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及课堂教学本身是由各种事件的存在构成,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这个机制在于教师对课堂“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这类事件能够足够敏感,及时理解,马上行动与反思,落实到具体的应对策略则表现为在发生前,采用预设性应对策略,即设置弹性的教学目标,多维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发生中,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教师对事件的教育意识,尊重事件,把握事件中的“关键点”,在和学生构建起了“你我”师生关系上,既用“告诫、号召”进行外在激励,又通过“顿悟”进行内在唤醒,以及依靠教师智慧,进行幽默化解和因势利导;最后,在发生后,教师能够进行主动且全面地反思。第五部分:运用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了以上应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检验了它的真实可行性。第六部分:为了保障应对策略的实现,良好的教学环境、教育氛围是保障的条件,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复杂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是关键,学生能自主、全面地参与课堂,且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是应对策略展开的基础。
金文瑜[5](2020)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文中认为"只有人格才可以作用于人格,能够养成性格的也莫过于性格。"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当下我国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开展也正是以"人格教育"为理念。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德育的主阵地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正向的行为和思想,所依赖的中介毫无疑问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榜样性的示范,将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展开研究,阐述人格魅力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具体可行的策略。
杨田静[6](2019)在《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塑造与升华。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性要素,要发挥其情绪力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情感”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校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探究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与现状,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首次将情绪劳动引入到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本质的分析,厘清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影响要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和教师情绪劳动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框架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质性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对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外显性情绪表达现状和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量化研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及相关变量进行调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综合分析及策略研究:通过对质性、量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找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结合对质性研究近19万字的文本分析和对904份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基于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厘清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形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预研究确定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的维度。结论二: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水平显着高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常模,正、负性情绪体验同时存在,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水平和个人成就感较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情绪劳动过程中主要采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且情绪劳动知觉水平较好。小学音乐教师在外显性情绪表达中的言语表达、表情表达和体态表达方面呈现出了显着“情绪先行”的学科特征。结论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小学音乐情绪劳动受到了来自教师自身、情绪表达规则和学校层面的交互影响。教师对音乐教学中情绪要素的理解、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和情绪状态都会对其情绪劳动产生影响。来自不同维度的情绪表达规则制约并影响着教师情绪劳动的认知和实践。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资源支持、文化环境、评价机制等都从外部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造成了影响。结论四:提炼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为其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个体发展,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升教师情绪涵养、明确情绪表达规则、改善情绪劳动环境共同助力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
宋冰清[7](2019)在《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空间偏好是指个体对空间吸引和空间选择,以缓解心理焦虑,产生心理认同的一种价值判断。课堂空间偏好是学生对课堂座位的选择。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多变量的影响,课堂空间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教师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其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空间环境中,教师、学生、环境和任务属性是影响学生课堂空间偏好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在个体层面,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方式。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问卷为测量工具,对安庆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美术专业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8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9份。研究包含两个分研究:研究一通过对关于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问卷的修编与施测,从实证层面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的影响及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二通过抽取有代表性的个案,从个体层面探讨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课堂空间偏好在性别、学业成绩、年级、专业上存在差异;其中男女生在课堂空间偏好上呈现差异化分布,课堂空间中,女生较男生倾向前区、左中区,男生更倾向右中区、后区;2.教师、环境、学生、任务属性因素与大学生的课堂空间偏好存在显着相关;其中,教师人格魅力对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的影响最显着;3.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有一定相关,不同课堂空间偏好下学生的学业成绩呈现优劣之分;其中,高成绩学生主要集中在前区和左中区,中等成绩学生主要集中在前区、左中区和后区,低等成绩学生主要集中在前区和左中区;4.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师所在位置,学生集中处于课堂空间的前区、左中区和中区。
王旭涛[8](2019)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信任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的双路径模型探索》文中提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学动机理论的重要概念。从宏观角度来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必然受到教育政策改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课程安排变更、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从人际互动角度来说,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其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也在发生转变。从个体角度来说,学业兴趣作为影响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新高考选考背景下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因此,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模型,本研究探索了教师信任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分析了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间作用。本研究采用教师信任意愿量表、学业兴趣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学科教师信任问卷、学科兴趣问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选取山东省三市五所高中的2017级的724名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一般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在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显着;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在家庭结构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来说,城镇高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一般教师信任、学科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科兴趣显着高于农村高中学生;学生干部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兴趣、学科兴趣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独生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均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高中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显着高于非单亲家庭高中学生。(2)一般教师信任、学科教师信任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并且在一般教师信任、学科教师信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一般教师信任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
易高颖[9](2019)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注意力聚焦的重要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失焦现象普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更多的是无奈地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传授知识与塑造品德的双重任务,但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相比其他课程更为抽象和沉闷,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构建高效课堂乃至影响学生今后人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提出教师应通过关爱学生、提升气质、不断反思、终身学习等途径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会对缓解学生注意力失焦问题有很大帮助。
钟小康[10](2018)在《不同学段体育教师魅力及其对学生体育行为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让体育回归教育不再是口号。广大的青少年除了学习所谓主流文化知识外,参加体育运动和赛事不再是口号。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研究体育教师魅力对于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区域的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这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来研究体育教师魅力对上文所述不同情况的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情况、影响程度等。并分析研究影响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体育教师魅力因素。旨在为相关研究、相关部门、学校等提供一定有意义的参考。以学生为主体,为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主导作用作出现状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本研究选取的研究样本为云南省10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文所述的本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调查统计与分析。首先对体育教师魅力以及学生行为意识进行界定,探讨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内容与构成;其次在关于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后提出一定的建议。研究结果:1、体育教师的魅力并不是仅由单一的结构构成,它是由诸多要素构成,既有外在可见的特征,也有内在含蓄的特质。一个有魅力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其身上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的魅力让体育教师能够很大程度上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对学生产生感召和影响,能够对学生的行为意识产生影响,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体育教师的魅力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的主观感官对于体育教师有一个整体印象后,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思维和主观想象力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体育教师魅力对体育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首先通过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影响,再进一步的由意识指导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消费行为、体育参与行为等行为有很大程度的影响。3、总的来说,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是更利于同学们接受体育、爱上体育并更好地塑造自己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体育习惯的。4、做一名体育教师的先决条件就是他们对自己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崇尚,并且要做好一个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有先进的学习理念。由于大部分人们对于体育事业较为不重视,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大专学历已经算高的了。而生在如今科技水平发展迅速,知识快速更新换代的时代下。作为体育教师就必须要不断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和积极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5、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也提出体育教师通过修养完善的人格、智慧的语言、积极的沟通、熟练的教学、渊博的学识和自然的形象来提高自身的魅力。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 |
2、不足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概述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概念界定 |
1、人格 |
2、教师人格魅力 |
3、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 |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 |
1、政治品格的魅力 |
2、智慧品格的魅力 |
3、教育情怀的魅力 |
4、道德品质的魅力 |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意义 |
1、有助于学生“三观”的养成 |
2、有益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
3、有利于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现状分析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整体人格魅力释放呈良好态势 |
(二)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存在人格魅力弱化的问题 |
1、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有待强化 |
2、知识力和竞争力有所下降 |
3、教育情怀和职业精神有待提高 |
4、师德师风和公民道德有待重塑 |
(三)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弱化的原因 |
1、德育效果滞后性和教育思维功利化的影响 |
2、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
3、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
4、教师综合素质欠缺对其人格魅力释放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路径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重视自我塑造 |
1、保持政治清醒,坚定政治立场 |
2、深耕马列经典,养成良好道德 |
3、厚植教育情怀,培养职业精神 |
(二)学校重视教育环境的有效塑造 |
1、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用标准 |
2、搭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成长平台 |
3、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机制 |
(三)国家社会重视教育环境的外部塑造 |
1、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
2、弱化教育功利化趋向注重核心素养培养 |
3、提高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研究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领导力 |
2.1.2 文化领导力 |
2.1.3 教师文化领导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教师领导力理论 |
2.2.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3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重要性 |
2.3.1 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途径 |
2.3.2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
2.3.3 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推动力量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与结果 |
3.1 研究前期准备 |
3.1.1 确定研究对象 |
3.1.2 拟定访谈提纲 |
3.2 研究资料获取 |
3.2.1 进入研究现场 |
3.2.2 采集研究资料 |
3.3 研究结论与检验 |
3.3.1 整理与分析资料 |
3.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的要素分析 |
4.1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价值观念:以德育德 |
4.1.1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品德修养 |
4.1.2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教育理念 |
4.1.3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敬业精神 |
4.2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人格魅力:以身立教 |
4.2.1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思想渗透力 |
4.2.2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行为引领力 |
4.2.3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人格亲和力 |
4.3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职业素养:传道授业 |
4.3.1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 |
4.3.2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学术素养 |
4.3.3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素养 |
4.4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交际策略:团结友爱 |
4.4.1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处理师生关系能力 |
4.4.2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交往合作意识 |
4.4.3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团队合作能力 |
5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提升路径 |
5.1 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前提 |
5.1.1 转变思想政治教师教育理念 |
5.1.2 提升思想政治教师敬业精神 |
5.1.3 加强思想政治教师品格修养 |
5.2 优秀的人格魅力是保障 |
5.2.1 加强思想政治教师人格亲和力 |
5.2.2 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精神感召力 |
5.2.3 发挥思想政治教师行为示范力 |
5.3 强大的专业文化素养是关键 |
5.3.1 促进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
5.3.2 培养思想政治教师的文化自觉性 |
5.3.3 提升思想政治教师学术引领力 |
5.4 营造合作互助的校园文化是基础 |
5.4.1 转变科层制学校管理体制 |
5.4.2 改善教师群体的人际关系 |
5.4.3 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教师文化领导力访谈提纲 |
附录2 :部分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1.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有利于师生的发展 |
2.教师缺乏应对“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有效策略 |
3.“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不充分 |
(二)概念界定 |
1.“非连续性教育形式” |
2.“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课堂教学 |
3.“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研究 |
2.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形态研究 |
3.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理论基础 |
4.研究方法 |
5.研究步骤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阐释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涵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特征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范畴 |
1.危机 |
2.遭遇 |
3.挫折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阐释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内涵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特征 |
1.出现的偶然性 |
2.存在的必然性 |
3.潜在的危机性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类型 |
1.生成与预设异向型 |
2.价值观念冲突型 |
3.教学环境诱发型 |
(四)“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
1.教师因素 |
2.学生因素 |
3.环境因素 |
(五)“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价值 |
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价值 |
2.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价值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1.教师面对课堂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认识 |
2.教师应对课堂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方式 |
(二)存在问题 |
1.认识上的问题 |
2.应对上的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1.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主体地位 |
2.重视教师“教”而忽略学生的“学” |
3.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不足 |
四、“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构建 |
(一)应对策略的构建依据 |
1.非连续性教育理论 |
2.生成性教学理论 |
3.“教学事件”理念 |
(二)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 |
1.敏感 |
2.理解 |
3.行动 |
4.反思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具体应对策略 |
1.课前预设型策略 |
2.课中应对型策略 |
3.课后反思型策略 |
五、“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案例分析 |
(一)预设性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二)课堂具体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三)反思性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六、有效应用“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建议 |
(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
1.具有安全感的物质环境 |
2.充满教育爱的精神氛围 |
(二)教师转换教学的思维方式 |
1.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性思维转换 |
2.从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 |
(三)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 |
1.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2.促进师生平等对话与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
(一)魅力的根本:优秀的品格 |
(二)魅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 |
(三)魅力的灵魂:拳拳爱子心 |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
(一)促使学生形成正向的三观 |
(二)激励学生学业的发展 |
(三)陶冶学生的道德和情感 |
三、初中思政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策略 |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
(二)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 |
(三)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 |
四、结语 |
(6)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国家对教师情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
(二)学理背景——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较为匮乏 |
(三)现实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情绪需求 |
二、研究问题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本研究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混合研究设计方案 |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小学音乐教学本体的相关研究 |
二、小学音乐教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 |
一、情绪劳动的概念及结构 |
二、情绪劳动的测量 |
三、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
一、我国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
二、国外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
小结 |
一、研究方法:缺少质性、量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
二、研究对象:缺少对不同学科教师情绪劳动特点的研究 |
三、研究变量:缺少从不同侧面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研究 |
四、策略研究:缺少策略及及情绪表达规则的探讨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研究准备 |
一、抽样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三、预研究过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论域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的论域 |
一、研究对象及场域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属性寻根 |
二、心理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心理学定位解析 |
三、社会学基础:教师情绪形成的社会学探究 |
第四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研究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情绪表达的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的实施过程 |
二、课堂观察的信效度检验 |
三、课堂观察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人际交往中情绪表达的访谈 |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
二、访谈的信效度说明 |
三、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音乐教师关于情绪劳动的理解 |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特征 |
三、对音乐教学要素的理解差异带来的表达方式差异 |
四、情绪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的课堂情绪氛围及教学效果差异 |
五、音乐教学工作中高强度的情绪需求带来的情绪消耗 |
第五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研究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访谈 |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
二、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特征突出 |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个性差异显着 |
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 |
四、尚未明确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
五、受到不同困境影响的情绪劳动实践 |
第六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
一、教师的自身因素 |
二、情绪表达规则的条件因素 |
三、学校层面的资源因素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 |
一、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契合 |
二、与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契合 |
三、与音乐教育时代育人使命的契合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建议 |
一、发挥内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师情绪涵养 |
二、提供依据——明确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
三、借助外力——改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环境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研究之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课堂观察记录表(样表) |
附录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一阶段) |
附录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二阶段) |
附录四: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2.1 空间偏好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空间偏好 |
2.1.2 课堂环境 |
2.1.3 场所认同 |
2.1.4 心理动力场理论 |
2.2 课堂空间偏好的相关研究 |
2.2.1 影响课堂空间偏好因素 |
2.2.2 课堂空间形态对学生学习心理影响 |
2.2.3 课堂空间形态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 |
2.3 课堂空间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2.3.1 课堂空间偏好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
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研究程序 |
3.3 概念界定 |
3.3.1 空间偏好 |
3.3.2 学业成绩 |
4 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
研究一 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问卷编制及施测 |
4.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1.2 问卷的编制 |
4.1.3 正式问卷的实测 |
4.1.4 讨论与分析 |
研究二 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关系的个案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假设 |
4.2.3 研究方法 |
4.2.4 研究结果 |
4.2.5 讨论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信任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的双路径模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价值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价值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信任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关于信任的研究综述 |
2.1.2 本研究对教师信任的分类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概况 |
2.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结构与测量 |
2.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 |
2.2.4 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
2.2.5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
2.3 学业兴趣、学科兴趣研究综述 |
2.3.1 学业兴趣、学科兴趣的概念 |
2.3.2 学业兴趣、学科兴趣的测量 |
2.4 教师信任、学业兴趣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论述 |
2.4.1 教师信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4.2 学业兴趣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4.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4.4 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3.5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一般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科兴趣与学科教师信任的描述分析 |
4.2.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分析 |
4.2.2 一般教师信任的描述性分析 |
4.2.3 学业兴趣的描述性分析 |
4.3 各变量人口学特征的差异分析 |
4.3.1 各变量人口学特征(性别)的差异分析 |
4.3.2 各变量人口学特征(生源地)的差异分析 |
4.3.3 各变量人口学特征(家庭结构)的差异分析 |
4.3.4 各变量人口学特征(学生干部)的差异分析 |
4.3.5 各变量人口学特征(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4.4 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者间的相关分析 |
4.4.1 一般教师信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4.4.2 一般教师信任与学业兴趣的相关分析 |
4.4.3 一般教师信任与学科兴趣的相关分析 |
4.4.4 学科教师信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4.4.5 学科教师信任与学业兴趣的相关分析 |
4.4.6 学科教师信任与学科兴趣的相关分析 |
4.5 中介效应的双路径模型检验 |
4.6 调节效应的双路径模型检验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问卷信效度讨论 |
5.1.2 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在教师信任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
5.1.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一般教师信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调节作用 |
5.2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一般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2.1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一般教师信任、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在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5.2.2 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兴趣、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2.3 学科兴趣和学科教师信任在家庭结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研究贡献与展望 |
6.1 研究贡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七章 教育建议 |
7.1 共建育人新模式,发挥家校合作的支持力量 |
7.2 丰富教师教育内涵,保障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
7.3 掌握亲子互动策略,提升家庭本位参与质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不同学段体育教师魅力及其对学生体育行为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体育教师魅力相关研究 |
2.1 关于魅力的研究 |
2.2 关于体育意识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行为的研究 |
2.4 关于教师魅力的研究 |
2.5 关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
2.6 影响学生体育行为意识的因素 |
2.7 体育教师魅力含义及其特征 |
2.7.1 体育教师魅力的涵义 |
2.7.2 体育教师魅力的特征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经验总结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学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相关调查分析 |
4.1.1 学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学段差异 |
4.1.2 小学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整体分析 |
4.1.3 初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分析 |
4.1.4 高中生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分析 |
4.1.5 小学生和初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比较分析 |
4.1.6 小学生和高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比较分析 |
4.1.7 初中生和高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比较分析 |
4.1.8 学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整体分析 |
4.1.10 初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
4.1.11 高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
4.1.12 学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区域差异整体分析 |
4.1.13 小学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区域差异分析 |
4.1.14 初中生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相关调查分析 |
4.2.1 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分析 |
4.2.2 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分析 |
4.2.3 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分析 |
4.2.4 小学体育教师和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比较分析 |
4.2.5 小学体育教师和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比较分析 |
4.2.6 初中教师和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比较分析 |
4.2.7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
4.2.8 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
4.2.9 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
4.2.10 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性别差异分析 |
4.2.11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区域差异整体分析 |
4.2.12 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3 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区域差异分析 |
4.2.14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魅力特征评价的学段差异整体分析 |
4.3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的特征分析 |
4.3.1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特征评价分析—小学 |
4.3.2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特征评价分析—初中 |
4.3.3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特征评价分析—高中 |
4.3.4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特征评价小学、初中比较分析 |
4.3.5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特征评价小学、高中比较分析 |
4.3.6 体育教师魅力对学生行为意识影响特征评价初中、高中比较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
5.2.2 提高教师魅力 |
5.2.3 建立终生体育的观念 |
5.2.4 学习先进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优化[J]. 刘博娜.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25)
- [2]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研究[D]. 田洁. 渤海大学, 2020(05)
- [3]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文化领导力要素研究[D]. 段萌萌.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4]“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D]. 张瀚文. 西南大学, 2020(01)
- [5]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J]. 金文瑜. 天津教育, 2020(12)
- [6]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D]. 杨田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大学生课堂空间偏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宋冰清. 扬州大学, 2019(02)
- [8]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信任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的双路径模型探索[D]. 王旭涛. 青岛大学, 2019(02)
- [9]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注意力聚焦的重要因素[J]. 易高颖. 北方文学, 2019(14)
- [10]不同学段体育教师魅力及其对学生体育行为意识的影响研究[D]. 钟小康.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